淺析軸承加工工藝的過程_第1頁
淺析軸承加工工藝的過程_第2頁
淺析軸承加工工藝的過程_第3頁
淺析軸承加工工藝的過程_第4頁
淺析軸承加工工藝的過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目 錄引言.11滾動軸承的基礎知識.11.1滾動軸承的結構.11.2滾動軸承的零件.11.3滾動軸承的分類及各自特點.2 1.4滾動軸承的基本代號.61.5滾動軸承的工作狀況.6 1.5滾動軸承的特點.,.7 2滾動軸承的基本加工過程.72.1主要零件的加工過程.72.2 滾動軸承的裝配過程.9 3滾動軸承的防銹工作.113.1 軸承生銹的原因.123.2 軸承生銹的鑒別.123.3 軸承防銹.124軸承的潤滑.144.1 潤滑材料及方法.144.2 潤滑的目的.165 軸承的損傷及其對策.16結束語.18 致謝.18 附錄.19引 言軸承(滾動軸承簡稱)是機械工業(yè)使用廣泛、要求嚴格的配套件和

2、基礎件, 被人們稱為機械的關節(jié)。由于使用范圍廣泛, 決定了軸承品種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軸承的基本結構是由內圈、外圈、滾動體、保持架四種零件組成,因此,對于軸承行業(yè)外的人,大多認為軸承是“四小件”,對于軸承行業(yè)內的人,則普遍號稱軸承是“四大件”。軸承制造業(yè)是一種精密的基礎件制造業(yè),由于要求嚴,決定了軸承質量和性能的重要性。軸承制造業(yè)是一種精密的基礎件制造業(yè),它的精度以0.001毫米(mm)來衡量, 在軸承的生產制造及質量方面與先進的工業(yè)大國相比還存在著相當的差距,軸承工業(yè)的發(fā)展關系著我國重大技術裝備的制造水平及機械設備的出口能力。所以我國的滾動軸承行業(yè)正面臨很大的挑戰(zhàn)。一、滾動軸承的基礎知識軸承的

3、定義軸承是一個支撐軸的零件,它可以引導軸的旋轉,也可以承受軸上空轉的零件,軸承可分為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一般來說的軸承指的是滾動軸承。滾動軸承的定義 將運轉的軸與軸座之間的滑動摩擦變?yōu)闈L動摩擦,從而減少摩擦損失的一種精密的機械元件,叫滾動軸承。1.1結構滾動軸承(以下簡稱軸承)一般由內圈、外圈、滾動體和保持架組成。(如圖1.1) 1.2零件外圈:外圈通常與軸承座或機械殼體孔形成過渡配合,起支撐作用。內圈:內圈通常與軸緊密配合,并與軸一起運轉。滾動體:滾動體(鋼球、滾子或滾針)在軸承內通常借助保持架均勻地排列在兩個套圈之間作滾動運動,它的形狀、大小和數量直接影響軸承的負荷能力和使用性能。保持架:

4、保持架除了能將滾動體均勻地分隔開以外,還能起引導滾動體旋轉及改善軸承內部潤滑性能等作用。保持架可分為五種類型,分別是:浪型保持架、冠型保持架、E型保持架、實體保持架、菊型保持架。 防塵蓋和密封圈:滾動軸承的組成除了四大主要部件以外,有的軸承還需防塵蓋或密封圈。防塵蓋的作用是不讓外部的塵埃侵入軸承內。可卸式防塵蓋俗稱“活蓋”不可卸式防塵蓋俗稱“死蓋”“固定蓋”;密封圈作用是不讓外部的油、水、介質侵入軸承內,可分為:接觸式密封圈、非接觸式密封圈1.3分類及常見軸承的特點軸承受負荷時作用于滾動面與滾動體之間的負荷方向與垂直于軸承中心線的平面內所形成的角度稱作接觸角,接觸角小于45主要承受徑向負荷稱為

5、向心軸承,在4590之間主要承受軸向負荷稱為推力軸承,根據接觸角和滾動體的不同,通用軸承分類如下: 深溝球軸承(單、雙列) 向心球軸承 角接觸球軸承(單、雙列)四點接觸球軸承調心球軸承 向心 圓柱滾子軸承(單、雙、四列)軸 向心滾子軸承 圓錐滾子軸承(單、雙、四列)滾 承 滾針軸承(單、雙列)動 調心滾子軸承軸承 推力球軸承 推力球軸承(單、雙列) 推力角接觸球軸承(單、雙向) 推 力 推力圓柱滾子軸承 軸 推力滾子軸承 推力圓錐滾子軸承 承 推力滾針軸承 推力調心滾子軸承 深溝球軸承深溝球軸承是應用范圍最為廣泛、最具代表性的滾動軸承。此類軸承內外圈滾道都呈圓弧狀深溝,可承受徑向、軸向及合成負

6、荷。結構簡單,容易得到高精度,適合高速旋轉。深溝球軸承一般采用鋼板沖壓保持架,但尺寸較大不易沖壓成型或用于高速旋轉的,則采用車削成型保持架。此類軸承通常會有帶防塵蓋、帶密封圈、非接觸膠蓋、接觸膠蓋或止動環(huán)軸承。角接觸球軸承角接觸球軸承的鋼珠與內外圈接觸點的連線與徑向成一角度。接觸角度一般分為15、25、40,分別用字母C、AC、B表示。角接觸球軸承主要承受較大單向軸向負荷,接觸角度越大,承受負荷能力越大。保持架材料有鋼板、黃銅或工程塑膠,成型方式有沖壓或車削,視軸承形式或使用條件不同而選用。其它尚有組合角接觸球軸承、雙列角接觸球軸承及四點接觸球軸承。圓柱滾子軸承圓柱滾子軸承是滾子軸承中構造最為

7、簡單的一類軸承,內輪、外輪與滾子呈線接觸,徑向負荷能力大,適宜于高速旋轉。圓柱滾子軸承為分離型,安裝、拆卸比較簡便?;拘问接?N、NU、NF、NJ、NUP:N形:內圈有雙檔邊,與滾子不可分離,外圈無檔邊,可從兩邊自由脫落;NU形:外圈有雙檔邊,與滾子不可分離,內圈無檔邊,可從兩邊自由脫落;NF形:內圈有雙檔邊,與滾子不可分離,外圈有單檔邊,只能從一邊自由脫落;NJ形:外圈有雙檔邊,與滾子不可分離,內圈有單檔邊,只能從一邊自由脫落;NUP形:外圈有雙檔邊,與滾子不可分離,內圈單檔邊,可從一邊自由脫落,內圈檔邊一側有一定位檔圈,可以取下。圓柱滾子軸承還有雙列NN形、NNU形及四列圓柱滾子軸承。圓

8、柱滾子軸承一般采用鋼板沖壓保持架,尺寸較大或用于高速旋轉的則采用黃銅車削保持架,雙列或四列圓柱滾子軸承則采用插銷保持架,以延長軸承使用壽命。圓錐滾子軸承圓錐滾子軸承內外圈及滾子的圓錐頂點是與軸承中心線上的某一點一致的,內外圈是分離型的。單列圓錐滾子軸承能夠承受徑向負荷與軸向負荷的合成負荷。圓錐滾子軸承在設計時有一種特殊情況即設計成具有國際互換性,即在一組相同型號的軸承中,無論將任何一個外圈裝到某一帶滾子的內圈上,都不至于影響軸承的使用效果。其它尚有雙列及四列圓錐滾子軸承。圓錐滾子軸承保持架尺寸較小的是以鋼板沖壓成型,尺寸較大的采用黃銅或軟鋼車削而成,用于重負荷時,則采用插銷形保持架。調心球軸承

9、調心球軸承的外圈軌道面呈與軸承中心點一致的球面,內圈具有雙列軌道。外圈軌道加工成球面,使內圈與珠子的組合能在外圈內保持一定程度的自由傾斜,即所謂的自動調心性能。因此可自動調整軸和軸承箱因加工、安裝不當而產生的軸心偏移。保持架一般采用鋼板沖壓或工程塑膠沖壓制成。特別注意的是內圈內孔有時會設計成帶錐度,配合緊定套使用,安裝、拆卸更為方便。調心滾子軸承調心滾子軸承是內圈有雙列滾道,外圈滾道設計為球面滾道,滾子為鼓形的軸承。外圈滾道面中心與軸承中心一致,具有自動調心性能,即使由于在軸與軸承箱之間有安裝誤差或軸有撓曲,使內外圈產生傾斜的場合下亦能正常使用。此類軸承徑向負荷能力大,亦能承受重大荷重及沖擊負

10、荷。而且因為具有自動調心性能,在某種程度上能承受兩個方向的軸向負荷。因此此類軸承可以適用于軸可能撓曲或裝配誤差難以避免的大型機械設備如造紙機械、振動篩及一般產業(yè)機械等設備。 自動調心滾子軸承的保持架,較小尺寸采用鋼板沖壓成型,較大尺寸則采用黃銅或軟鋼車船削制成。平面推力球軸承平面推力球軸承有單向和雙向之分,單向平面推力球軸承是在一套滾道圈之間加裝有鋼球,接觸角度一般為90,僅能承受單向軸向負荷,不適宜于高速旋轉。此類軸承可以分離成三片,俗稱為三夾片軸承,兩個墊片都有供滾珠滾動的圓弧狀深溝。雙向推力球軸承有安裝于軸上的中間圈和兩個外圈,在中間圈與外圈之間分別加有鋼球,能夠承受雙向軸向負荷。平面推

11、力球軸承外圈平面座有平面座型、調心座型和帶調心墊圈座型。單向、雙向推力球軸承保持架一般采用鋼板沖壓成型。帶座外球面軸承帶座外球面軸承是將滾動軸承與軸承座結合在一起的一種軸承單元。大部分滾動軸承都是將軸承心的外圈的外徑做成球面,與帶有球狀內孔的軸承座安裝在一起,結構形式多樣,通用性和互換性好。同時,此類軸承在設計上也具有一定調心性,易于安裝,具有雙重結構的密封裝置,可以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下工作。軸承座一般是采用鑄造成型。常用座有鑄造立式座(P)、鑄造方形座(F)、鑄造凸臺方形座(FS)、鑄造凸臺圓形座(FC)、鑄造菱形座(FL)、鑄造環(huán)形座(C)、鑄造滑塊座等(T)。軸承心的種類常見的有以下兩種:l

12、帶緊定螺釘外球面UC類軸承;2 帶圓錐孔外球面UK類軸承;帶座外球面軸承分為軸承心和軸承座,在叫法上是以軸承心加上軸承座稱呼,如帶緊定螺釘外球面軸承UC205配鑄造立式座稱UCP205。 帶座外球面軸承由于具有很強的互換性,軸承心可以隨意裝配在同一規(guī)格不同形狀的軸承座。滾針軸承:窄截面的特點使之適用于有限的徑向空間,可承受高徑向載荷。廣闊的設計范圍包括與其它軸承相組合,適合承受徑向和軸向的載荷,提供給簡單、緊湊和經濟的軸承布置。單向軸承:單向離合器俗稱單向軸承,也就是僅能單一方向(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反方向)傳導的連軸器。當動力源傳動被動元件時只能單一方向來傳動,若動力源改變方向時,(如順時針C

13、W變?yōu)槟鏁r針CCW方向),被動元件會自動脫離不產生任何動力傳動的功能。直線滾珠軸 直線滾珠軸承是與軸作滾動接觸,并以軸為軌道,在軸方向上能做無限直線運動的高精度軸承。軸承外筒內裝有保持架、鋼球、側板等,在構造上是由保持架引導使鋼珠做極為圓滑的循環(huán)。具有摩擦阻力小、噪音低、貫性力小、耐腐蝕等優(yōu)點,廣泛應用于電子機械、印刷機械、物料搬運機械和各種精密測量儀器等。1.4滾動軸承的主要尺寸與基本代號方法對于軸承的主要尺寸,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為保證國際上的互換性和生產中的經濟性,已制定了統(tǒng)一的國際標準ISO15、ISO355、ISO104,分別對向心軸承、圓錐滾子、推力軸承的主要外形尺寸作了相應的

14、規(guī)定。主要尺寸標準化是指軸承輪廓尺寸,即內徑、外徑、寬度或高度以及倒角尺寸,對于內部尺寸,原則上不規(guī)定。國家標準GB/T272-93規(guī)定軸承的代號由三部分組成:前置代號、基本代號、后置代號?;敬柺禽S承代號的基礎。前置代號和后置代號都是軸承代號的補充,只有在遇到對軸承結構、形狀、材料、公差等級、技術要求等有特殊要求時才使用,一般情況可部分或全部省略 ?;敬柋硎据S承的基本結構、尺寸、公差等級、技術性能等特征。滾動軸承的基本代號由軸承類型代號、尺寸系列代號、內徑代號三部分組成。例如:6204 6類型代號;(0)2尺寸系列代號;04內徑代號軸承尺寸的選擇, 一般是根據作用于軸承的負荷以及對軸承

15、壽命與負荷容量(額定負荷)的要求來進行考慮的。滾動軸承的規(guī)定標記滾動軸承的精度軸承精度主要指尺寸精度和旋轉精度,國標參照國際標準分別規(guī)定了不同的精度等級及主要尺寸的公差及公差值,軸承精度分為P0 (G)、P6 (D)、P5 (E)、P4 (B)、P2 (C)五個等級。 我國把各種類型的滾動軸承分為B、C、D、E、G五個等級。B為最高精度級,G為普通精度級,應用最為普級。為了更好地區(qū)分加工軸承的等級精度,工廠里常使用不同顏色的加工工藝流轉卡。如C級的用紅色的加工工藝流轉卡;D級用藍色的;E級用黃色的;G級用白色的。1.5工作狀況 如下兩圖所示,軸承在工作(按一定轉速轉動)時,具有承受徑向和軸向載

16、荷的能力并會產生徑向與軸向的跳動。1.6特點滾動軸承的優(yōu)點滾動軸承雖有許多類型和品種,并擁有各自固定的特征,但是,它們與滑動軸承相比較,卻具有下述共同的優(yōu)點:(1)、起動摩擦系數小,與動摩擦系數之差少。(2)、國際性標準和規(guī)格統(tǒng)一,容易得到有互換性的產品。(3)、潤滑方便,潤滑劑消耗少。(4)、一般,一套軸承可同時承受徑向和軸向兩方向負荷。(5)、可方便地在高溫或低溫情況下使用。(6)、可通過施加預壓提高軸承剛性。 二、滾動軸承的基本加工過程滾動軸承的加工過程在大致上可分為主要零件的加工過程和裝配過程。主要零件就是只軸承的四要素(外圈、內圈、鋼球、保持架)。(以調心滾子軸承圈套加工為例)1 .

17、零件加工套圈的加工過程: 軸承內圈和外圈的加工依原材料或毛坯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整個加工過程為:材料鍛造加工 車削加工 熱處理 磨削加工 裝配(1) 鍛造加工(鍛造加工是軸承套圈加工中的初加工,也稱毛坯加工。)在加工前首先了解毛坯的材質、鍛后狀態(tài)(一般為正回火狀態(tài),查閱鍛件合格證即材質書)。其次要檢查毛坯是否有疊層、裂紋等缺陷。 測量毛坯外型尺寸。測量毛坯內外徑、高度尺寸、計算加工余量,較準確地估算出車削加工的分刀次數。 套圈鍛造加工的主要目的是:1. 獲得與產品形狀相似的毛坯,從而提高金屬材 料利用率,節(jié)約原材料,減少機械加工量,降低成本。2. 消除金屬內在缺陷,改善金屬組織,使金屬流線分

18、布合理,金屬緊密度好,從而提高軸承的使用壽命。 鍛造大致過程如下:鋼材加熱下料加熱壓力機平鍛機汽 錘壓力機平鍛機擴孔機整形機退火780810 8001100 8001100 毛坯(2)車削加工(車削加工是軸承套圈加工中的半成品加工,也可以說是成型加工)磨削 端面內徑 端面外徑 端面打標記 車削加工的主要目的是:1使加工后的套圈,與最終產品形狀完全相同。2 為后面的磨削加工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毛坯半成品倒角油溝滾道(3)熱處理(熱處理是提高軸承內在質量的關鍵加工工序) 熱處理的主要目的是:1 通過熱處理使材料組織轉變,提高材料機械性能。2 提高軸承內在質量(耐磨性、強韌性),從而提高軸承使用壽命。半成

19、品淬火已淬火半成品(二次回火)回火清洗800840 190210 (4) 磨削加工(磨削加工是軸承套圈和滾子加工中的最終加工,稱為成品加工。)消除應力回火外徑或內徑 磨削加工的主要目的是:1 使套圈和滾子的尺寸精度和形狀精度達到設計要求。2 為軸承裝配提供合格的套圈和滾子。待裝配套圈精研滾道已淬火半成品外徑滾道端面(5)軸承裝配(軸承裝配是軸承生產過程中的最后工序,對軸承性能具有重要的影響。) 軸承裝配的主要目的是:1 把經過多種工序加工的零件(外圈、內圈、滾子和保持架)裝配成軸承產品。2 按不同的技術要求,裝配成各種精度、各種游隙和其他特殊要求的軸承產品。內圈和外圈滾道尺寸分選 內徑、外徑和

20、寬度檢驗待裝配的內圈和外圈 滾動體:自行加工或采用定點廠家的鋼球滾子,精度等級要符合圖紙要求,滾動體相互差小于5%0,軸承裝配前要進行表面磁粉探傷和超聲波探傷,出具探傷報告。保持器:采用定點廠家生產的保持器,采用材料符合圖紙要求,裝配使用前要進行嚴格檢測,出具檢測報告。密封圈:采用定點廠家生產的密封條。裝配前要進行嚴格檢測,并出具檢測記錄。待裝配的滾子 外觀檢驗 滾子直徑分選選配游隙內圈和外圈滾道尺寸分選 軸承清洗最終檢驗合套待裝保持架滾子直徑分選軸承入庫外包裝真空內包裝防銹處理2. 裝配 滾動軸承是一種精密部件,對機械的運轉起著重要的作用 ,如果裝配時質量達不到要求,會使軸承能力下降,產生噪

21、音及發(fā)熱,加快軸承磨損,嚴重時造成停車。所以說認真做好滾動軸承裝配前的準備工作,對保證質量和提高裝配工作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2.1滾動軸承裝配前的準備工作1滾動軸承裝配所需要的工具量具要備齊。2.按要求檢查與軸承配套的一系列零部件,如軸頸、軸承箱孔、泵軸等端面是否有毛刺、鐵銹、鈍邊、凹陷、裂紋及固體顆粒用銼刀和砂紙打磨好,洗干凈放好備用。利用千分尺、內徑量表核對軸孔及軸承尺寸是否符合要求,0-260mm內徑軸承的過盈量0.01-0.03mm。3. 檢查軸承的外觀,表面應無缺陷,拿在手里,捏住內圈,轉動外圈應轉動靈活,無阻滯、雜音。4清洗軸承: 1)先把軸承上的防銹油或潤滑脂清除干凈,對用防銹油

22、封存的軸承可用煤油清洗;對用厚油或防銹油脂防銹的軸承,可放到機油中加熱(油溫95)把軸承放入油中,帶防銹油脂融化,取出冷卻后用煤油清洗,清洗完用清潔的棉布將軸承擦拭干凈(不準用棉紗擦拭),放好備用。 2)清洗時,一手握軸承內圈,一手慢慢轉外圈,直到軸承的滾動體、保持架上的油污全部去除。在清洗時請注意,開始時應緩慢轉動,反復搖晃,不能用過大力度旋轉。否則軸承的滾道和滾動體易被附著的污物損傷。2.2裝配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1、當軸承采用機油和軸承加熱器加熱進行熱裝,溫度不得超過100。2、軸承外圈與開式軸承座及軸承蓋的半圓孔不準有卡住、歪斜現象。接觸良好,用涂色檢查時,與軸承座在對稱于中心線120、

23、與軸承蓋在對稱于中心線90的范圍內應均勻接觸。在上述范圍內用塞尺檢查時,0.03mm的塞尺不得塞入外圈寬度的1/3。3、軸承外圈裝配后與定位端軸承蓋端面應接觸均勻。4、需用錘擊軸承時,應墊紫銅棒、鋁棒等。5、采用潤滑脂的軸承,裝配后應注入相當于軸承空腔容積約50%的符合規(guī)定的清潔潤滑脂,凡稀油潤滑的軸承,不準加潤滑脂。6、可拆卸軸承時,必須嚴格按原組裝位置,不得裝反或與別的軸承混裝,可調頭裝的軸承,裝配時應將軸承的標記端朝外。7、標有代號的一面應裝在可見的方向,以便更換時查對;8、嚴格防止污物、雜屑進入軸承內。2.3滾動軸承裝配常用的方法和特點1.壓裝法:(1)用手錘和重物沖擊,壓入方法簡單,

24、但導向性不宜控制,適用于配合要求低、長度短的裝配;(2)用液壓設備或機械壓力設備,壓入時導向性好,生產率高。2.熱裝法:(1)介質加熱,使用柴油或機油作介質加熱,熱油溫度90320,熱脹均勻,適用于過盈量較小的裝配;(2)電阻爐、紅外線輻射加熱,溫度400以上,適用于批量生產。3.冷裝法:(1)干冰冷縮,可冷卻到-78。(2)低溫冷縮箱冷縮,可冷卻到-40140.(3)液氮冷縮,可冷卻到-195,適用于過盈量大的零件。(對于過盈較小的配合可采用錘擊法)對于承受負荷較大,旋轉精度要求較高的軸承,大多要求無游隙或少量過盈狀態(tài)下工作安裝時進行預緊。所謂預緊,就是在安裝軸承時用某種方法產生并保持一定軸

25、向力,以消除軸承中的游隙,并在軸承體和內外圈接觸處產生初變形,預緊后的軸承受到工作載荷時,在內外圈的徑向和軸向相對移動量要比未預緊的軸承大大減少,這樣提高了軸承在工作狀態(tài)下的剛度和旋轉精度。 軸承的預緊:先將兩個向心推力軸承進行預緊,將兩個軸承放到一根車削好的預緊軸上(比正常軸小0.050.10)兩個軸承要背對背成對安裝,然后用備母鎖緊,用手反方向轉動兩個軸承,稍微用力能輕微轉動即可。如果上緊以后轉不動則需再兩軸承之間加不銹鋼皮或銅皮調整軸承內圈,如果上緊以后外圈比較松動則需要把不銹鋼皮或銅皮加在外圈上,直到兩個軸承上緊以后反方向旋轉能用力輕微轉動即完成了向心推力軸承的預緊工作(軸承的預緊就是

26、通過調整內外圈間隔套的厚度來調整)2.4裝配后檢查項目及標準 1、在同軸的兩個軸承中,必須有一個可以隨軸熱膨脹時產生軸向移動,熱膨脹間隙L,一般不大于0.5mm. 2、滾動軸承裝好后,用手轉動應靈活、。3、用塞尺測量軸徑與通蓋孔之間的間隙,圓周不準有高點,0.15-0.3mm沿圓周全部塞入。4、軸承箱螺栓均勻緊固,預緊力為0.03-0.06mm。5、油路是否接好,且清潔、暢通。6、軸承內圈應緊靠軸向定位端面,其允許最大間隙,對圓錐滾子軸承和角接觸軸承為0.05 mm,其他軸承為0.1mm。7、試運轉后,轉動平穩(wěn)、噪音小,工作溫度一般不宜超過65。8、振動值(位移量)最大不宜超過7.1mm/s。

27、9、油量適宜、回油暢通,無泄露現象。2.5滾動軸承的失效原因1.裝配不當:過早失效的軸承中16是由于裝配不當和未正確使用裝配工具造成的。2.潤滑不當:盡管可以安裝各種免維護密封軸承,但任有36是由于潤滑技術運用不正確或潤滑不良造成的提前失效。3.污染:軸承是精密零件,如果軸承及潤滑脂受到污染,軸承將無法有效運行。由于已經注有潤滑脂的免維護密封軸承只占所有軸承中的一小部分,所以所有提前失效的軸承中至少有14是由于污染問題造成的。4.疲勞:如果機器出現過載、使用或維護不當,軸承都會受到影響,導致軸承提前失效的軸承中有34是由于疲勞引起的。2.6游隙配合:軸承安裝時軸承內徑與軸、外徑與外殼的配合非常

28、重要,當配合過松時,配合面會產生相對滑動,稱做蠕變。 蠕變一旦產生會對磨損配合面,損傷軸或外殼,而且,磨損粉末會侵入軸承內部,造成發(fā)熱、振動和破壞。過盈過大時,會導致外圈外徑變小或內圈內徑變大,會減小軸承內部游隙,另外,軸和外殼加工的幾何精度也會影響軸承套圈的原有精度,從而影響軸承的使用性能。軸承游隙在裝配后會因為內孔的漲大及外圓的縮小而導致減少,游隙的減少量=過盈量60%(軸承室是鋁的除外)。比如軸承裝配前游隙是0.01mm,裝配時過盈量為0.01mm,則軸承裝配后的游隙為0.004mm。在理論上軸承在零游隙時噪音和壽命都達到最佳的狀態(tài),但在實際運轉中考慮到溫升等問題,軸承在裝配后游隙為0.

29、002mm-0.004mm較好。 選擇配合,根據軸承承受負荷的方向和內圈、外圈的旋轉狀況而定,一般參照下表 表2.1負荷的性質和配合軸承旋轉條件圖例負荷性質配合方式內圈:旋轉負圈:靜止負荷方向:固定 內圈旋轉負荷外圈靜止負荷 內圈:采用靜配合(過盈配合)外圈:可用動配合(游隙配合) 內圈:靜止負圈:旋轉負荷方向:與外圈同時旋轉 內圈:旋轉負圈:靜止負荷方向:固定內圈靜止負荷外圈旋轉負荷內圈:可用動配合(游隙配合)外圈:采用靜配合(過盈配合) 內圈:靜止負圈:旋轉負荷方向:與內圈同時旋轉 三、軸承防銹制造軸承內外套圈、鋼球的材料均為軸承鋼(真空熱處理)。國內大多數的軸承,使用鉻鋼(GCr15)。

30、其實軸承鋼的化學成分,在世界上各個國家作為軸承用的材料已經規(guī)格化。使用該材料,有效地提高了軸承的扭矩性能、降低噪音、延長壽命。在潮濕或者高溫的環(huán)境下,需要使用馬氏體型不銹鋼材料。滾動軸承鋼:GCr15化學成分見圖表3-1, 馬氏體不銹鋼材料化學成分見表3-2。 表3-1 滾動軸承鋼:GCr15,GB/T 18254-2000高碳鉻軸承鋼統(tǒng)一數字代號牌號化 學 成 分/%B00150GCr15CSiMnCr0.951.050.150.350.250.451.41.65 表-2 馬氏體不銹鋼:9Cr18, GB 3086-1982 高碳鉻不銹鋼軸承牌號 化 學 成 分/%9Cr18, C Si M

31、n P S Cr Mo0.901.000.80.80.0270.02017.0019.00 -這僅是為防治大氣腐蝕采取的措施之一,并不代表使用了耐腐蝕材料后,軸承生產過程中就不會生銹,多年實踐證明,在軸承制造過程中若不采取正確的防銹措施和管理方法,銹蝕是不可避免的。3.1 造成銹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部分企業(yè)在生產軸承的過程中沒有嚴格按清洗防銹規(guī)程和油封防銹包裝的要求對加工過程中的軸承零件和裝配后的軸承成品進行防銹處理。如套圈在周轉過程中周轉時間太長,外圈外圓接觸有腐蝕性的液體或氣體等。2、部分企業(yè)在生產中使用的防銹、清洗煤油等產品的質量達不到工藝技術規(guī)定的要求。3、由于軸承鋼價格一降再降

32、,從而造成軸承鋼材質逐漸下滑。如鋼材中非金屬雜質含量偏高(鋼材中硫含量的升高使材料自身抗銹蝕性能下降),金相組織偏差等?,F生產企業(yè)所用的軸承鋼來源較雜,鋼材質量更是魚龍混珠。4、部分企業(yè)的環(huán)境條件較差,空氣中有害物含量高,周轉場地太小,難以進行有效的防銹處理。再加上天氣炎熱,生產工人違反防銹規(guī)程等現象也不乏存在。5、一些企業(yè)的防銹紙、尼龍紙(袋)和塑料筒等軸承包裝材料不符合滾動軸承油封防銹包裝的要求也是造成銹蝕的因素之一。6、部分企業(yè)軸承套圈的車削余量和磨削余量偏小,外圓上的氧化皮、脫碳層未能完全去除也是原因之一。3.2 軸承銹蝕的鑒別.測定銹坑深度,1肉眼觀察:觀察進口軸承外表銹蝕狀態(tài)。2借

33、助放大鏡(510倍)進一步觀察進口軸承外表銹蝕狀態(tài)。3借助顯微鏡(25100倍)分析銹蝕產物。分析查明腐蝕原因。4通常根據銹蝕水平,銹蝕可分為三種:5輕銹:進口軸承外表失去金屬光澤,出現暗灰色。6中銹:進口軸承外表出現黃色、紅褐色、淡褐色或有少量銹粉末。7重銹:進口軸承外表呈黑色片狀銹層或凸起銹斑3.3軸承防銹(1) 軸承零部件加工中的防銹軸承制造工藝流程:材料鍛造 車削熱處理磨削超精加工檢查裝配油封包裝出廠鋼管在軸承加工工序中,磨削加工是一道非常重要的精密加工工序,作為軸承的主要零部件都要經過,如,內圓、外圓、平面、溝槽等磨床做精加工。工件表面與水及加工液受熱分解、氧化所產生的硫、二氧化碳、

34、氯離子、硫化氫、酸、堿等腐蝕性介質接觸,則會被腐蝕,機床與之接觸同樣也會被腐蝕。為保證機床與工件不被腐蝕,因此要求磨削液必須具有防銹作用。軸承工廠一般都擁有較多數量的各種類型的磨床,對于生產高精度軸承廠家,其磨床占得比例更大。而磨削加工大量使用的冷卻液,則是工序間防止銹蝕的一個重要因素。 磨削液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油基磨削液;一種為水基磨削液。油基磨削液的磨削性能有許多優(yōu)點,如潤滑性好等。但是它在使用中不安全,易產生油霧,污染環(huán)境,危及操作者的身體健康;而且工作時會冒煙、起火;成本又較高。因而除成型磨削、超精加工等特殊加工領域使用外,基本都使用水基磨削液。軸承行業(yè)也基本如此,除超精加工及少數工

35、廠磨削使用油基磨削液外,多數都使用水基磨削液(2)軸承零部件工序間的防銹軸承防銹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特別是工序間的防銹,像軸承在熱處理車間經過酸洗、清洗、磨削加工后,還有許多道工序。當產品不是采用流水生產時,一次順序地加工完畢就要儲存在中間庫內,因此工序間儲存的軸承套圈必須進行防銹。工序間防銹一般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1.浸在防銹槽內將軸承圈套浸在5亞硝酸鈉和0.6碳酸鈉的水溶液中,防銹效果尚好,但要許多防銹槽等設備,占用大量的空間,管理也不方便。2.浸涂濃亞硝酸鈉溶液亞硝酸鈉為代表的中性介質緩蝕劑因其價格低廉、防銹性好,而被廣泛使用。將產品清洗后,浸入含有15-20的亞硝酸鈉和0.6碳酸鈉

36、的溶液中,再將它堆放起來。亞硝酸鈉作為中性緩蝕劑,其添加量一般在0.5%以下,而作為工序間防銹則添加量需5%以上。亞硝酸鈉能在鋼鐵表面生成致密的-Fe2O3膜,從而起到防腐蝕作用。采用這種方法其防銹期較短,一般僅能保持7-14天,而且在梅雨季節(jié),由于天氣潮濕,只能保持2-3天就必須重新處理,需要花費人工和金錢。3.涂油油溶性緩蝕劑習慣上又稱防銹添加劑,是油的表面活性劑。在礦物油中加入油溶性緩蝕劑后,油溶性緩蝕劑能在金屬表面緊密吸附形成屏蔽層,阻擋氧、水等物質接觸金屬表面,從而防止銹蝕的產生。軸承裝配工序間的防銹一般以油為主。因為裝配完成后的成品軸承多用油封存防銹。裝配工序間用的防銹油要求不能影

37、響零件的尺寸精度,故使用的油不僅要達到防銹的效果還要油層薄、清潔度高。(3) 常用的中間庫(制品庫)的防銹方法常用的中間庫防銹方法有全浸泡法、噴淋發(fā)、氣相柜法、涂油法、干燥法等,新防銹工藝方法介紹經過與相關廠家共同攻關,多年的生產實踐表明,對工序間防銹進行多次改進,以采用淋噴式的防銹效果比較好。最初對滾柱防銹進行試用,將半成品和成品每天用亞硝酸鈉水溶液沖洗一次,3個月后抽驗結果沒有發(fā)現銹蝕,現在對軸承圈套半成品采用淋噴式防銹,效果亦如此。淋噴式防銹工藝比較簡單,其方法如下:1.設備的購建根據半成品儲存多少,建立一個中間庫,地面用水泥地坪,中間可設置一條走道,約1.5m,用來通行軸承套圈的小車。

38、在通道的末端放一個存放亞硝酸鈉水溶液水池,溶液配方為5-10亞硝酸鈉加上0.6碳酸鈉,并在地面上做好回水溝,而后將軸承套圈堆放在兩旁地板上,每堆軸承套圈之間留著0.6m的走道。可講中間庫設計為64m2左右,其亞硝酸鈉水溶液水池為1m3。2.工藝方法每天上午用亞硝酸鈉水溶液沖洗一次,水溶液由水泵從水池內吸出來,經橡皮管道通到蓮蓬頭,像淋噴那樣沖洗軸承套圈。沖洗后的水溶液由回水溝流回水池,在回水溝末端水池上層,用細鐵絲網及紗布做一個過濾網以紡織灰塵垢物流入水池內。中間庫應保質清潔。水池的溶液每2天化驗一次,根據化驗結果進行補充,池內溶液的更換期限按不同月份進行,4-9月每2周徹底調換一次,10月-

39、次年3月,每月調換一次。結論淋噴式防銹,管理比較方便,又節(jié)約勞動力,過去中間庫用2個人防銹還無法完成,現在用一個人還可兼做其它工作,從防銹效果來看亦很顯著。曾在2003年3月份對7002136及3620滾柱4000多粒,采用淋噴式防銹,將近一年多來還保持十分光亮,沒有銹蝕。此外對化學品的消耗亦有很大節(jié)約,過去滾柱車間每月需消耗亞硝酸鈉4000多千克,而現在只用200千克,節(jié)約近一半。淋噴式防銹法經過相關廠家近幾年來的試驗與使用,證明對中、大型、批量多、周期長的軸承半成品非常適合。四、軸承的潤滑滾動軸承的元件(滾動體、內外圈滾動道及保持架)之間并非都是純滾動,由于在外負荷作用下零件產生彈性變形,

40、除個別點外,接觸面上各點均有相對滑動。滾動軸承各元件接觸面積小,單位面積壓力往往很大。因此,如果潤滑不良,元件很容易發(fā)生膠合,或因摩擦使溫升過高,引起滾動體回火而使軸承失效。4.1軸承潤滑材料及潤滑方法(1)潤滑材料:滾動軸承常用的潤滑材料是潤滑油和潤滑脂。有的特殊場合,也可 以用固體或氣體做潤滑劑。滾動軸承的潤滑1潤滑油:主要是礦物油。其主要性能指標是:粘度、粘度指數、油性、閃點、凝點等。其中:粘度是最重要的指標,也是選擇軸承用潤滑油的主要依據。 潤滑油粘度的選擇可根據經驗或實驗方法確定。同一機器,在相同的條件下工作,功耗小,溫升低的潤滑油,其粘度大小較合適。根據軸承的壓強和軸頸圓周速度確定

41、油的型號。2 潤滑脂:是用礦物油與稠化劑(鈣、鈉、鋁等金屬皂)混合而成的。它的主要性能指標是:稠度(針入度)和滴點。工業(yè)上應用最廣的是:鈣基潤滑脂(鈣脂)。此外還有: 特點:稠度大,不易流失,承載能力大。但性質不如潤滑油穩(wěn)定,摩擦功耗大。所以,不宜在高速和溫度變化大的場合應用。通常用于:如軸頸圓周速度v 12m/s的場合。(2)潤滑方法是指向軸承供給潤滑油或潤滑脂的方法。潤滑油和潤滑脂的供給方法不同: 對潤滑油: 對脂潤滑:只能間歇供給。最常用的就是:黃油杯,也常用黃油槍供給。滾動軸承的潤滑方式可根據如下系數選擇: (14-1)P316式中:選配合時:較精密的可選:H8/f7 一般的可選:H8

42、/e7 H9/e8 粗糙的可選: H9/d8二推力軸承1止推面的形式:常有:實心端面推力軸頸由于邊緣速度大,磨損快,中心部分則磨損小。邊緣磨損后,則會使中心部分凸出,壓強增大很多。這是它的缺點。所以實際中,常采用空心軸頸和環(huán)狀軸頸,以便克服實心軸端的缺點。對混合潤滑的推力軸承,應驗算:p和pv的值。 (Mpa) (Mpa m/s)4.2 軸承潤滑的主要目的減少摩擦與磨損 在構成軸承的套圈、滾動體及保持架的相互接觸部分,防止金屬接觸,減少摩擦和磨損。 延長疲勞壽命 軸承的滾動疲勞壽命,在旋轉中,滾動接觸面潤滑良好,則延長;相反,油黏度低,潤滑油膜厚度不好,則縮短。 排除摩擦熱、冷卻 循環(huán)給油法等

43、可以用油排出由摩擦產生的熱,或由外部傳來的熱,起冷卻作用。防止軸承過熱,防止?jié)櫥妥陨砝匣?其他 也有防止異物侵入軸承內部,或防止生銹、腐蝕的效果。5、 軸承的損傷及其對策 軸承屬于精密零件,因而在使用時要求有相當地慎重態(tài)度,即變是使用了高性能的軸承,如果使用不當,也不能達到預期的性能效果,而且容易使軸承損壞。5.1常見的軸承損壞形式滾動體軸承若運轉不正常時,通常表現出許多癥狀,大致可分為七大類:A:軸承過熱;B:噪音大;C:振動;D:機械性能達不到滿意效果;E:軸承在軸上松動 F:更換頻率高;G:軸心轉動困難。5.2原因及對策A:軸承過熱;原因: 1. 潤滑脂或機油失效或選用錯誤。相應的辦

44、法是:選擇正確的潤滑脂或機油,檢查潤滑脂或機油的相容性。 2.油位太低,潤滑劑從油封流失,軸承箱內潤滑脂不足。對策:油位應該略低于最下面一個滾動體的中心,軸承箱內潤滑脂填充約1/3至1/2空間。 3.油位太高或軸承箱潤滑脂完全添滿,這樣會導致潤滑劑充分攪拌而產生高溫或漏油。對策:潤滑脂添入箱內至1/2;若機油潤滑,油位略低于最下方滾動體的中心。 4.軸承間隙不適當,當有熱流通過軸心時,導致內環(huán)過分膨脹。對策:檢查過熱軸承的間隙是否是原始的設計范圍,如果是,請改用較大的間隙,改成C3或C3改成C4。5. 接觸型(摩擦)油封太干或彈簧過緊。對策:更換接觸型的油封,并潤滑其油封表面。 6.軸承箱內孔

45、不圓,軸承箱扭曲變形、支撐面不平坦、箱孔內徑過小。對策:檢查軸承箱、內孔,調整底座調整片均勻分布。 7.旋轉油封與壓蓋相磨擦,或軸肩摩擦到軸承密封蓋上。對策;檢查旋轉的油封的運轉間隙以避免摩擦,防止不對正。 8.交叉定位或一軸上有兩個定位軸承,由于過多軸向膨脹而導致軸承內間隙不足。對策: 1)在軸承箱和端蓋凸緣之間插入調整片以釋放軸承的軸向預壓。2)將任一軸承箱的端蓋往外移,利用調整片以獲得介于軸承箱和外環(huán)之間的間隙,有可能的話施加軸向彈簧力量在外環(huán)上,以降低軸的軸向浮動。 9.緊定套過分緊鎖:放松固定螺帽與套筒,重新鎖緊,確保軸承能自由的旋轉。 10.具有兩個或多個軸承的軸心耦合時,產生不正

46、確的直線偏差或角度歪斜。對策;由調整片來調整正確的對位,確保軸心耦合在一條直線上。 11.軸的直徑過大,導致內環(huán)膨脹過多,減少軸承間隙。對策:1)研磨軸徑,使軸與軸承內環(huán)之間獲得一適當的配合。2) 改用徑向間隙大的軸承。 12.由于軸承箱孔的材質太軟受力后孔徑變大,導致外環(huán)在箱孔內打滑。對策:改善箱體材質或加工一個鋼質襯套擠進箱孔,然后加工襯套內孔至正確尺寸。 B:噪音大 1潤滑脂或機油失效,潤滑劑型號選擇不當。對策:選擇適當的潤滑劑,應確認它們的相容性。 2油位太低或軸承箱潤滑脂不足。對策:油位應略低于最下方滾動體的中心,軸承箱內填充潤滑 脂1/31/2空間。 3.軸承內部間隙不適當,緊定套

47、筒過分鎖緊,軸徑過大與軸承內孔過盈太大等都能造成軸承間隙減小,當軸面有熱流通過時,導致內環(huán)過分膨脹。對策: 1)檢查過熱軸承間隙是否與原始設計相符,如果依舊,可以改用較大間隙。如由“0”組改成“C3”由“C3”改成“C4”。 2)改善緊定套筒鎖緊量,檢測徑向間隙,確定在適當的位置。3)調整軸與軸承內孔的配合關系。 C:振動 1.臟物、異物、砂粒或其它污染物進入箱體中。策:將軸承箱清洗干凈,更換新的油封。 2.水、酸、油漆或其它腐蝕性物質進入軸承箱中。對策:安裝一個保護性防塵蓋,改良油封。 3.軸承箱內孔不圓、扭曲變形、支撐面不平。對策:檢查軸承箱,調整支撐面、調整墊片。 4.軸徑小或緊定套未鎖緊。對策:檢測軸徑,選擇合適的配合量,重新鎖緊緊定套。 5.不平衡負荷,箱孔間隙大,外環(huán)在箱孔內打滑。 對策:更換合乎設計要求孔徑的軸承箱。 6.兩個或多個軸承耦合,產生軸心直線偏差和角度偏差。 對策:重新調整墊片,使軸心耦合在同一直線上。 7.不正確的安裝,用錘直接敲擊在軸承上。 8.軸承間隙過大。 9.設備振動。 D:機械性能達不到滿意效果 1.軸承內部間隙不適當,軸承預緊力不夠:選擇合適的軸承。 2.軸承箱中的碎片,臟物未清除干凈,或者運轉過程中臟物、水、酸性污染物進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