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4《碳和碳的化合物》綜合檢測_第1頁
#專題4《碳和碳的化合物》綜合檢測_第2頁
#專題4《碳和碳的化合物》綜合檢測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考總復習分類專題訓練化學(四)(內容:碳和碳的化合物)班級姓名學號成績說明:1 .測試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2.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Ca:23 O : 16一、單項選擇題(以下第1-10小題,每小題 3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1、區(qū)別CO、CO2、O2三種氣體,應采用的方法是()A、將氣體分別通入水中B、將氣體分別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將氣體分別通入紫色石蕊試液D、將燃著的木條分別伸入到三個盛氣體的集氣瓶中2、用二氧化碳的水溶液澆灌鹽堿地的植物,其主要作用除改良堿性土壤外,還能A、促進植物的呼吸作用B、加速植物的光合作用C、增加植物生長所需的微量元素D、

2、代替碳酸氫銨等作氮肥施用3、 某同學用塑料瓶設計了制取并檢驗CO2性質的簡易裝置(如右圖),拉動銅絲,把布袋浸入醋酸后有氣泡產生。則下面敘述錯誤.的是()A、藍色石蕊試紙變紅色B、可以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C、可驗證醋酸比碳酸的酸性弱D、所用材料體現(xiàn)了資源利用意識4、 2008年“世界環(huán)境日”的主題是“促進低碳經濟”,警示溫室效應對人類的危害?,F(xiàn)已證實引起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是()A6B.N2C.H2D.CO25、CO2和。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兩種氣體,下列對它們的認識中,正確的()A .都含有氧分子B .都能供動物呼吸C .都不溶于水D .密度都比空氣大6、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中,不正確

3、的是()A、供給呼吸B、用作氣體肥料C、用于滅火D、生成碳酸飲料7、科學實驗室的鉛蓄電池中裝有硫酸。如果不慎將硫酸灑到大理石地面上,會發(fā)出嘶嘶聲并有氣體產生。這種氣體是()A . CO2B . N2C. H2D . O28、學了化學后,請給煤炭工人一個建議,在煤礦礦井里,為了防止發(fā)生爆炸事故,常采用的 安全措施是()A .進礦井前,先做燈火實驗B .準備足夠的滅火器材C .通風并嚴禁煙火D .戴呼吸面具9、二氧化碳占空氣總體積的0.03%,正常情況下能維護這個含量基本不變是因為自然界存在如下圖所示的循環(huán)過程,圖中A處不包括下列哪項()A、人和動物的呼吸C、用H2作燃料驅動火箭B、植物的呼吸作用

4、D、含碳燃料的燃燒10、有關的輔色護物的光合柞用 二氧化碳的黯環(huán)二、 雙項選擇題(以下第11-13小題,每小題 3分,共9分。每小題有兩個選項符合題意, 全部選對的得 3分,漏選得1分,錯選不選得 0分。)11、 下列有關二氧化碳的檢驗、制備和用途能達到目的的是()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 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溶液變紅C .用塊狀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備大量二氧化碳D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火焰立即熄滅,證明瓶內原有氣體就是二氧化碳12、 為確保生命安全,下列處理事故的方法正確的是()A. 進入深洞,燃著的火把熄滅后不得繼續(xù)前進B. 廚房內管道煤氣(主要成分是CO)泄漏,馬上點火燃

5、燒C桌面上酒精燈內酒精灑出,著火燃燒,立即用濕抹布撲滅D.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刻澆水滅火13、 美國首顆嗅碳”衛(wèi)星在2009年2月24日在發(fā)射升空過程中因運載火箭出現(xiàn)故障墜毀,這顆衛(wèi)星的主要任務是繪制全球二氧化碳循環(huán)地理分布圖。下面關于二氧化碳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B .二氧化碳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C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消耗途徑是植物的呼吸作用D .固態(tài)二氧化碳俗稱干冰,升華時發(fā)生化學反應吸收大量熱,因而用作制冷劑三、 填空題與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30分)14、( 8分)在金剛石石墨炭黑木炭焦炭活性炭干冰酒精中,可用來冶煉生鐵的是 以下

6、用序號回答 ;可用于防毒面具中吸附毒氣的是;可用于制造黑火藥的是 ;可用于裝在鉆探機的鉆頭上或刻劃玻璃的是;可用作電極的是 ;可用作致冷劑的是 ;可用來制油墨的是;可用于未來的綠色能源之一,用于內燃機燃料的是 。15、(5分)世界都是一分為二的,研究化學也是如此。(1)二氧化碳具有 、等性質,決定其可以滅火。(2)當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過多可能產生的后果是 、。16、 ( 5分)環(huán)境問題是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必須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溫室效應被列為21世紀人 類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已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旨在限制發(fā)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 抑制全 球范圍內氣候持續(xù)變暖的京都議定書,已于 2005年2月16日

7、正式生效。(1) 二氧化碳是大氣中的主要溫室氣體,我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位居世界第二,為減少二氧化碳這種溫室氣體的排放,我們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只填2種):(2)為減緩二氧化碳使全球變暖的趨勢,有科學家提出大膽設想:將排放到空氣中的二氧化 碳壓縮使其液化,然后將其壓入到冰冷的深海中。但也有科學家擔心海水中富含二氧化碳后酸度會增加,可能會殺死一些海洋生物, 甚至會溶解掉部分海床, 同時氣候變化也可能改變海洋 環(huán)流,把海底的二氧化碳又帶回海面,另外把二氧化碳壓入海底所消耗的能源可能會再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 二氧化碳氣體轉變?yōu)橐后w時將會 能量(填“釋放”或“消耗”); 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理用化學

8、方程式表示為:。17、( 3分)鉛筆為什么有軟和硬的差別呢?這是由于石墨太軟,光用石墨做筆芯,既易斷又 易磨損,因此,生產上常在石墨粉末中摻進一些粘土粉末以增加硬度。下表為部分普通 鉛筆的標號及筆芯原料的配比:2HHHB2B石墨(質量分數(shù))74.0%75.2%81.3%85.5%粘土(質量分數(shù))26.0%24.8%18.7%14.5%試回答下列問題:(1) 上表中硬度最大的鉛筆是(填序號) ;(2) 請列舉石墨的另外兩種用途 、。18、 (4分)今有CO、CO2、O2、出、CH4等氣體。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的是 ,與空氣混合后,能形成爆鳴氣的是 ,屬于有機物的是。(全對才

9、得分)19、( 5分)A、B、C、D是在中學化學中常見的四種化合物,它們各由兩種元素組成,甲、乙是兩種單質,A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D常溫下是液體,這些化合物和單質之間存在下圖 關系:(1 )化合物C中一定含'(2)單質甲的°)寫出一條單質甲;和化合物四、實驗探究;(本大題共化合物A 1.20. (6分)(1)設計試驗D請你單質乙(填“甲元素”或“乙元素猶口卑為,化合物B的化學式。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旦三二-2小題,共21分)1進入實驗室中用四種方法區(qū)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寫實驗方法)。 。(2)市場上有一些充氣包裝的食品 (如右圖)。裝食品的塑料袋內充滿了 氣體,氣體

10、充得鼓鼓的,看上去好像一個小“枕頭”。袋內充的是什么氣體呢? 初三(1 )班的同學有兩種猜想:(A)二氧化碳,(B)氧氣。請判斷哪種猜想更合理并說明理由初三(2)班的同學也有兩種猜想:(A)氮氣,(B)二氧化碳。請設計一個實驗,來判斷猜想(B)是否正確。21、(15分)下圖是實驗室制取和驗證 CO2化學性質的裝置圖圖中產生CO2是足量的,請回答:B1 儀器名稱:a, b, c2 裝置 A是制取 CO2的裝置,內裝藥品是 或和,反應現(xiàn)象是,。3裝置B中盛有澄清石灰水,反應現(xiàn)象是 。4 裝置C中盛有紫色石蕊試液,反應現(xiàn)象是 。5裝置D內放有兩支高低不同的蠟燭,現(xiàn)象是 ,這種現(xiàn)象說明CO2, 。6

11、寫出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五、計算題(本大題包括2小題,共10分)22. (4分)2010年45月間,我省多名患者因注射某制藥公司 生產的假藥“亮菌甲素注射液”而死亡。造成該事件的原因 是該制藥公司在購買藥用輔料丙二醇時,購入了二甘醇假冒 丙二醇以至釀成悲劇。根據下圖標簽作答。(1)寫出二甘醇的兩點化學性質 (2)二甘醇中C、H、O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 ,相對分子質量是 23. ( 6分)我市某校初三(1)班學生去湖光巖春游,帶回了幾小塊石灰石樣品。為了檢測樣品 中碳酸鈣的含量,甲、乙、丙、丁四位同學用質量分數(shù)相同的鹽酸與樣品充分反應來講行實驗 測定,(樣品中的雜質不溶于水,且不與鹽酸反應 ),測得數(shù)據如下表:試問答:甲同學乙同學丙同學丁同學所取石灰石樣品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