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二 雙水相萃取α淀粉酶分配平衡_第1頁
實驗二 雙水相萃取α淀粉酶分配平衡_第2頁
實驗二 雙水相萃取α淀粉酶分配平衡_第3頁
實驗二 雙水相萃取α淀粉酶分配平衡_第4頁
實驗二 雙水相萃取α淀粉酶分配平衡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二 雙水相萃取 -淀粉酶的分配平衡實驗一、實驗目的與要求1掌握雙水相萃取技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影響因素。 2了解目標產(chǎn)物的性質如等電點、電荷和分子量等。3掌握熟悉聚乙二醇(PEG /硫酸銨體系雙水相萃取實驗操作。4明確 PEG 分子量、硫酸銨濃度、 pH 和添加 NaCl 等因素對 -淀粉酶分配系數(shù)的影響。 二、實驗器材和試劑1. 實驗器材 :低速離心機;酸度計;渦流混合器;分光光度計2. 實驗試劑 :PEG :(分子量分別為 1000、 2000、 4000、 6000、 8000 、硫酸銨、 -淀粉酶、 磷酸氫二 鈉、磷酸二氫鈉、氯化鈉、考馬斯亮藍 G-250 三、實驗原理雙水相萃取技術

2、在萃取胞內酶中應用廣泛,最常采用的雙水相體系是 PEG/Dex或 PEG/低分子鹽系統(tǒng), 其中低分子鹽最常采用的是硫酸銨、磷酸鉀和硫酸鎂。 PEG/磷酸鉀雙水相體系相圖如上所示。 T 為上相濃度, B 為下相濃度 , C 為系統(tǒng)臨界點, TCB 為臨界線 或雙節(jié)線,雙節(jié)線以上為兩相區(qū)、以下為一相區(qū)或均相區(qū)。因此兩相濃度要足夠高才可以形成兩相。雙水 相萃取分配系數(shù) K=Ct /Cb ,為上相和下相的濃度比。雙水相系統(tǒng)分配系數(shù)的影響因素包括系統(tǒng)本身的因素如系統(tǒng)組成、聚合物分子量、聚合物濃度、鹽和 離子強度、 pH 等,以及目標產(chǎn)物的性質如疏水作用、電荷、等電點和分子量等。利用雙水相技術可以獲得 特

3、定蛋白質和生物大分子的最適宜分離的相系統(tǒng)和最優(yōu)分配。相圖中 TMB 為系線,其長度由相組成的總濃度決定,表征兩相差異程度。在臨界點附近系線長度趨 近于零,表示上相和下相的組成相同,因此分配系數(shù)應為 1。隨著 PEG 、硫酸銨和鹽濃度增大,系線長度 增加,上相和下相相對組成的差別就增加,酶在兩相中的分配系數(shù)會受到極大的影響。本實驗采用 PEG/硫酸銨雙水相體系研究 -淀粉酶的分配,具體研究 PEG 分子量、硫酸銨濃度、 pH 和 添加 NaCl 濃度對 -淀粉酶分配系數(shù)的影響。參考:-淀粉酶是廣泛應用的生物酶類, B.Subtilis 細菌 -淀粉酶是研究和應用較多的 -淀粉酶, 其分子量為 4

4、8 KD , PI 約為 5,最適 pH5.3-6.4,在 pH4.8-8.5之間穩(wěn)定。四、實驗步驟1. PEG/硫酸銨雙水相體系相圖繪制(全班都做配制 40%PEG1000和 43%硫酸銨原液(沒有混合前的液體,混合后濃度是相圖中最終濃度,分別取0.7gPEG1000、 2000、 4000、 6000原液(PEG10002000、 4000、 6000密度分別為 1.037g/mL、 1.066 g/mL 、 1.03 g/mL 、 1.07,因此加入 0.7g 對應體積分別為 0.68 mL、 0.66mL 、 0.68 mL、 0.66 mL ,加入 0.5mL 水,按圖 1流程繪制相

5、圖,按表 1記錄數(shù)據(jù)。注意少量多次加入硫酸銨原液,系統(tǒng)出現(xiàn)渾濁時記錄加入硫 酸銨體積,計算重量(43%硫酸銨原液密度為 1.2g /mL , 再加入適量水,使體系變澄清,計量加入的水, 再加硫酸銨,使系統(tǒng)再次變混濁,如此反復操作,原液冰箱放置。將數(shù)據(jù)記錄到表 1中,計算系統(tǒng)混濁不 同時刻 PEG 和硫酸銨在系統(tǒng)中的質量百分濃度(或質量體積百分比 ,繪制 PEG 和硫酸銨的雙水相相圖。第 1組同學做 PEG 分子量 1000的相圖,第 2、 3、 4組分別做 PEG 分子量 2000、 4000和 6000的相圖。 圖 1 PEG/硫酸銨雙水相相圖繪制流程表 1 PEG/硫酸銨雙水相體系相圖繪制

6、數(shù)據(jù) 按圖 2流程,配制 40%PEG2000、 4000、 6000和 8000和 50%硫酸銨原液,混合后雙水相體系為 PEG4000 (20%g/mL 硫酸銨 (25%g/mL。分別取 4mL PEG和硫酸銨原液各 2份,一份做上下相空白樣,加入 0.5mL 水, 另一份加入 0.5mL 淀粉酶用于雙水相分配置于 15mL 刻度離心管中軸向充分混合, 3000r/min離心 4min ,讀 出上下相體積,計算相比。小心吸取上相 1mL, 加入 3mL 考馬斯亮藍,測定 595nm 下的吸光度 A 值。移去上相,棄去相界面處液體和 少量下相,小心吸取下相 1mL, 加入 3mL 考馬斯亮藍

7、,測定 595nm 下的吸光度 A 值。添入表 2,計算分配系數(shù) , 繪制趨勢圖。 (實驗 2、 3、 4、 5步驟均采用此方法測定上下相吸光度值,根據(jù)蛋白濃度標準曲線方程計算 出酶濃度標準曲線方程Y= 0.8292 X + 0.0272PEG10000.700g2O混均 圖 2 不同變量對雙水相萃取 -淀粉酶分配系數(shù)影響操作流程 表 2 不同 PEG 分子量對雙水相萃取 -淀粉酶分配系數(shù)的影響 3分別取 4mL40%PEG4000和 50%硫酸銨原液 8份, 按表 3加入不同 NaCl 濃度后, 空白樣加入 0.5mL 蒸餾 水,樣品加入 0.5mL 淀粉酶置于 15mL 刻度離心管中軸向充

8、分混合, 3000r/min離心 4min ,讀上下相體積, 計算相比。按步驟 2測定上下相中淀粉酶吸光度,按標準曲線計算濃度和 -淀粉酶分配系數(shù)。4. 不同硫酸銨濃度對雙水相萃取 -淀粉酶分配系數(shù)的影響(第 3組表 4 不同硫酸銨濃度對 -淀粉酶分配系數(shù)臺稱 總重 8.5mL求相比R =V上 /V下樣品加入 0.5mL 淀粉酶置于 15mL 刻度離心管中軸向充分混合, 3000r/min離心 4min ,讀上下相體積,計 算相比。按步驟 2測定上下相中淀粉酶吸光度,按標準曲線計算濃度和 -淀粉酶分配系數(shù)。5. 不同 pH 值對雙水相萃取 -淀粉酶分配系數(shù)的影響(第 4組取 4mL40%PEG

9、4000 8份,按表 5分別加入不同 pH 值含 50%硫酸銨原液各 2份,空白樣加入 0.5mL 蒸 餾水,樣品加入 0.5mL 淀粉酶置于 15mL 刻度離心管中軸向充分混合, 3000r/min離心 4min ,讀上下相體 積,計算相比。按步驟 2測定上下相中淀粉酶吸光度,按標準曲線計算濃度和 -淀粉酶分配系數(shù)。 對于 PEG4000 (15%g/mL 硫酸銨 (25% g/mL體系,按表 5記錄不同 pH 值時 -淀粉酶分配系數(shù)。 五、實驗注意事項1.加完物料后必須將離心試管沿軸向充分振搖,直至固體全部溶解。2. 上下相分離時注意吸管小心吸出上相,將多余上相和少量下相棄去,換吸管,吸出

10、下相。六、思考題1.常用雙水相體系有哪些? 2.雙水相體系形成的過程?3.雙水相體系形成的原因?4.分析 PEG 分子量、濃度、 pH 、添加 NaCl 和酶濃度等因素對 -淀粉酶分配系數(shù)的影響。 %1. 穿實驗服、預習實驗、不要大聲喧嘩。2. 下午一點半 2個班同時到實驗室, 1班在 607,2班在 608. 統(tǒng)一在 608講解后分別做實驗。3. 每組任務:相圖,一個變量對分配系數(shù)的影響, 1-4組分別做步驟 2、 3、 4、 5.4. 為避免分光光度計使用時間沖突,每班第 1組先做變量影響,每 45分鐘后輪換下一組使用。5. 每組選組長領藥品,實驗結束后洗干凈交回。每班第 3-4組值日。簽

11、到后檢查無誤給成績。 % 準備試劑:(4個班40%PEG1000、 2000、 4000和 6000 各 200mLL 。 (試劑瓶裝每個 2瓶 43%硫酸銨原液 500mL, 每組分成 4個小試管分裝,每管 4mL 。50%硫酸銨原液 150Ml, 每組分成 4個小試管分裝,每管 4mL 。pH 值分別為 4.8、 5.5、 7.0、 8.5的磷酸鹽緩沖液 100mL. (用于配 50%硫酸銨原液每組各 4mL, 共 4組 NaCl 濃度 0.085g 、 0.2125g 、 0.425g 、 0.663g ,各 4份 , 共 4組??捡R斯亮藍 G-250 800mL, 每組 100mL. (100mg 考馬斯亮藍、 85%磷酸 120Mml95%乙醇 50mL, 定容至 1L 1%-淀粉酶 10mL (每組 4份,每份 0.5mL 裝在 1mL 離心管中20%、 30%、 40%、 50%硫酸銨各 100mL. (每組各 4mL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