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六年級下學期語文古詩閱讀專項綜合練習題_第1頁
語文版六年級下學期語文古詩閱讀專項綜合練習題_第2頁
語文版六年級下學期語文古詩閱讀專項綜合練習題_第3頁
語文版六年級下學期語文古詩閱讀專項綜合練習題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文版六年級下學期語文古詩閱讀專項綜合練習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閱讀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感受不一樣的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宋蘇軾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1從這首詩的題目上看,這是一場_(季節(jié))的雨。2詩中描寫“雨前”的詩句是“_ ”;描寫“雨中”的詩句是“_ ”;描寫“雨后”的詩句是“_”。3從全詩來看,詩人所描寫的雨是(   )A.和風細雨 B.毛毛細雨 C.連綿陰雨 D.疾風驟雨4這樣選擇是因為詩中的“_” 四個字和“_ ”三個字給出了答案。2. 古詩文閱讀。

2、己亥雜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1這首詩的作者是 _( 朝代 )詩人_ 。2找出本詩中的兩個成語_、_。塞下曲六首(其一)唐 李白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1詩中的“樓蘭”指的是(   )A.西漢時樓蘭的一個國王。B.唐朝時的一個樓臺。C.一個人名。D.一個地名。2請將“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一句翻譯成白話文: _。3找出古代出征敲擊鉦、鼓的句子:_。4這首詩第一句:“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p>

3、五月正值盛夏,為什么還會有雪有寒?_5你還知道李白其他的詩嗎?把它們寫下來吧。_滅 胡 曲唐 岑參都護新滅胡,士馬氣亦粗。蕭條虜塵凈,突兀天山孤。1對“蕭條虜塵凈,突兀天山孤”中的“凈”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敘說敵人被消滅干凈,邊塞十分安寧。B.敘說消滅敵人的場景。C.飽含著對勝利的喜悅。D.飽含著對艱苦征戰(zhàn)的回味。2“都護新滅胡,士馬氣亦粗”的意思是:_3全詩通過_和 _,表現(xiàn)了_。4概括全詩主要內容。_3. 閱讀古詩文,回答問題。江郎山和韻辛棄疾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尋不可干。正直相扶無依傍,撐持天地與人看。

4、(注釋)千尋:古以八尺為一尋。千尋,極言其高。干:這里指接觸。1這首詩寫出了江郎山山勢的什么特點?_2詩人借描繪江郎山表達了怎樣的人生理想?_4. 古詩閱讀。樵父詞(清)朱景素白云堆里撿青槐,慣入深林鳥不猜。無意帶將花數(shù)朵,竟挑蝴蝶下山來。這首歌前兩句體現(xiàn)環(huán)境清靜的景物有_、_。城南(北宋)曾鞏雨過橫塘水滿堤,亂山高下路東西。一番桃李花開盡,唯有青青草色齊。這首詩的前兩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圖”,請你發(fā)揮想象把它描繪出來。_5. 補全詞句,完成練習。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嗚蟬。_,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_。1補全詞句2畫波浪線的詞句

5、中,作者描寫的景物有_、_、_、_。透過這些景物,我仿佛看到了_,聽到了_。3閱讀這首詞和宿律德江,補全下面的對話。甲:宿建德江和本詞都描寫了月夜的景色,但我不知道它們的區(qū)別,你能給我講講嗎?乙:沒問題,宿建德江中,作者通過“_,_”兩句表達了自己內心的_之情;而本詞中,作者通過“_,_”兩句表達了自己內心的_之情。4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人描繪了一幅山村仲秋月夜圖充滿了清幽恬靜的鄉(xiāng)土氣息,抒發(fā)了豐收在望的喜悅心情。B.這首詞既寫了景,也寫了人,用側面烘托、動靜相映的手法,把景和人寫得生動活潑,給人以美的享受。C.上闋中的驚鵲、鳴蟬、蛙聲以動寫靜,突出了月夜鄉(xiāng)村的溫馨;

6、下闋中能表現(xiàn)恬靜氣氛的景物有疏星、微雨等。6. 閱讀下面的古詩詞,完成練習。青玉案·元夕宋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注釋)青玉案:詞牌名?;ㄇ?花燈之多如千樹開花。星如雨:指焰火紛紛,亂落如雨。寶馬雕車:豪華的馬車。鳳簫:指笙、簫等樂器演奏。玉壺:比喻明月。魚龍舞:指舞動魚形、龍形的彩燈。蛾兒、雪柳、黃金縷:皆古代婦女元宵節(jié)時頭上佩戴的各種裝飾品。指盛裝的婦女。盈盈:聲音輕盈悅耳。闌珊:零落稀疏的樣子。1青玉案·元夕中“元夕”指的是

7、傳統(tǒng)節(jié)日中的_,此夜稱元夕或元夜?!扒嘤癜浮笔窃~的_。2描寫元宵夜的燈光,以花喻燈,表明燈的燦爛多姿的詞句是()。A.東風夜放花千樹。 B.更吹落,星如雨。C.寶馬雕車香滿路。 D.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3結合注釋,試著描述下面詞句描寫的熱鬧的場面。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_4詞的上闋以生花妙筆渲染佳節(jié)之夜歡騰熱鬧的景象,其中寫到的傳統(tǒng)習俗有:_、_、_等。5下面對這首詞的理解與賞析中,不正確的一項是()。A.“更吹落,星如雨”描寫了漫天的繁星,一明一滅,好像雨一樣落下來,比喻新穎奇特,而又貼切自然。B.“寶馬雕車香滿路”描寫達官顯貴也攜帶家眷出門觀燈。跟

8、下句的“魚龍舞”構成萬民同歡的景象。C.詞的上闋極力渲染元夜繁華熱鬧的場面,為下闋人物的出現(xiàn)布置好背景。D.“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這兩句詞寫的是元宵觀燈的女人,她們穿著美麗的衣服,戴著漂亮的首飾,歡天喜地朝前奔去,所過之處,陣陣暗香隨風飄來。7. 課內閱讀。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1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纖纖(xinqiàn) 盈盈(yínyíng) 脈脈(mòmài)2這首詩選自_。3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誰?抒發(fā)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

9、么社會現(xiàn)實?_4迢迢牽牛星中借牽牛星、織女星表達人間綢繆夫婦的哀愁怨恨情思的語句是:_8. 朗讀古詩泊船瓜洲,完成練習。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1請在正確的讀音后打“”。京口瓜洲一水間(jiànjin),鐘山只隔數(shù)(shùsh)重(chónzhòn)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huánhái)。2泊船瓜洲是_代詩人_寫的。這首詩寫的是詩人停船在瓜洲之后,望著僅僅一江之隔的_,想到離京口并不是很遠的_,不禁勾起了濃濃的_之情。其中“綠”的意思是_,還”的意思是_。3選擇正確的解釋。(1)詩

10、中'一水'指的是:(_)。A、珠江;B大運河;C黃河;D長江。(2)詩人'還鄉(xiāng)'所經(jīng)過的方向、路線是:(_)。A、從北到南,先經(jīng)京口,再到瓜洲。B、從南到北,先經(jīng)瓜洲,再到京口。C、從北到南,先經(jīng)瓜洲,再到京口。D、從南到北,先經(jīng)南京,再到北京。4我能用自己的話講出泊船瓜洲的詩意:_5分析并理解句子。(1)“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可以換成哪些字?詩中用“綠”字好在哪里?_(2)讀下面的語句,你各想到了那一個成語?山一程,水一程(_);風一更,雪一更(_)。(3)寫幾句表達作者思鄉(xiāng)之情的詩句。_6像“明月何時照我還”這樣借月亮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詩句還有很多。請把下

11、列與月亮有關的詩句連一連。舉頭望明月  清泉石上流露從今夜白  月是故鄉(xiāng)明  明月松間照  低頭思故鄉(xiāng)9. 閱讀宋詞,完成練習。卜算子 送鮑浩然之浙東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1這首詞的作者是_代詞人_。2這首詞的詞牌名是_,題目是_。3題目中的鮑浩然是作者的_,鮑浩然要去的地方是_。這是一首(_)(填序號)A寫景詞   B言志詞 C思鄉(xiāng)詞   D送別詞4“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边@兩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水比作_;把山比作_。詞人運

12、用這樣的比喻意在凸顯(_)A山水的柔美多姿 B山水像人一樣有情有義 C作者內心的明朗歡喜 D作者內心的郁悶愁苦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5句子中的“春”有兩層含義,既指_,也喻指_。6用自己的話說說詞句的意思。_10. 詩歌鑒賞。菊鄭  谷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注)瓦松:一種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處的植物,能開花吐葉,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沒有什么用處。1這首詩用“露濕秋香滿池岸”來描寫菊花在秋天早晨開放的景象,請發(fā)揮想象,把該詩句中所呈現(xiàn)的景象描繪出來。_2菊花生長在沼澤低洼之地瓦松則長高大建筑之上。作者卻說“由來不羨瓦松高

13、”,是用_(填手法),其目的是_。11. 古詩閱讀。觀書有感文/唐朱  熹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1“半畝方塘一鑒開”把_比作_。2“渠”在本詩中指什么?渠水非常清澈的原因是什么?_3這首詩告訴我們什么道理?_12. 讀一讀下面的詩詞,完成練習。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北宋蘇軾_,_。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1將古詩補充完整。2這首詩是蘇軾在望湖樓_的時候所寫的一首詩。3這首詩中的每一句都是一幅圖畫。請你參照示例,補充所缺的圖畫名字。第一句:云翻圖 第二句:_第三句:風卷圖 第四句:_4第一句詩人把烏云比作_,形象逼真;一個“未”字,突出了天氣變化之_。第二句中的“跳”和“亂”寫出了_。第三句的“_”字用得十分精妙,突出天色變化之快,顯示了風的巨大。13. 課內閱讀。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1采薇(節(jié)選)選自_。 “薇”指_。2給多音字組詞。行走háng(_)xíng(_)載重zi(_) zài(_)3“依依”在詩中有什么作用?_4這首詩表達了遠征的戰(zhàn)士怎樣的思想感情?_14. 課外閱讀。清明唐杜牧清明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