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8─2009學年第二學期《民法學》期末考試試卷(A卷)_第1頁
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8─2009學年第二學期《民法學》期末考試試卷(A卷)_第2頁
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8─2009學年第二學期《民法學》期末考試試卷(A卷)_第3頁
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8─2009學年第二學期《民法學》期末考試試卷(A卷)_第4頁
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8─2009學年第二學期《民法學》期末考試試卷(A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法學院民法學期末考試試卷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8 2009學年第二學期民法學期末考試試卷(A卷)課程代碼及課序號:LAW210-1 2、3學號:姓名:成 績:班級: 課序號: 任課教師: 題號-一一-二二-三合計分值303040100得分一、多項選擇(共15道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得分1. 某甲17周歲,已參加工作,有固定收入,某日因某甲在街上尋釁滋事,將某乙打傷, 某乙要求賠償醫(yī)藥費,對此下列表述哪些正確?( CD)A. 某甲的父母必須承擔賠償醫(yī)藥費的義務B. 某甲的父母無須承擔賠償醫(yī)藥費的義務C. 某甲的父母可以選擇是否替某甲賠償醫(yī)藥費D. 某甲的父母如賠償了醫(yī)藥費,

2、則對某甲有追償權2. 下列行為,與民事行為能力無關而不影響其效力的是(ABCD )A 8歲兒童在詩歌大賽中獲得一等獎B. 11歲兒童得到其叔叔的 200元的贈與C. 13歲的中學生購買教材 5本D. 16歲的已經(jīng)工作的甲因其創(chuàng)作的詩歌獲得的著作權3.2001年9月1日,甲在一次沉船事故中下落不明,有關機關于9月20日證明甲不可能生還,甲的妻子乙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甲死亡。人民法院作出死亡宣告后,根據(jù)甲的遺囑,甲的妻子乙繼承了一輛奧迪汽車、 甲的兒子丙繼承了一輛寶馬汽車, 丙繼承寶馬汽車后, 很 快將寶馬車贈與自己的女友丁。 幾年后甲重新出現(xiàn),并申請人民法院撤銷了死亡宣告。 對此,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3、:(CD )A乙向法院申請宣告甲死亡的最早日期為2005年9月2日B. 乙向法院申請宣告甲死亡的最早日期為2003年9月2日C. 丁可以不向甲返還寶馬汽車D. 丙應當給甲適當補償?shù)?頁共8頁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法學院民法學期末考試試卷4. 下列不屬于屬于民事法律關系的是( ABC )A. 甲對乙說:我兒子如果考上重點大學,我一定請你喝酒B. 教授甲舉辦學術講座時, 在禮堂外的張貼欄中公告其一部新著的書名及價格,告知有意購買者在門口的簽字簿上簽名。 學生乙未留意該公告, 以為簽字簿是為簽到而設, 遂 在上面簽名。C. 某企業(yè)在某商場外面舉行產(chǎn)品推銷現(xiàn)場促銷會,不少人圍觀,促銷主持人說,如果下面觀眾有

4、人舉手, 就表示愿意購買其企業(yè)的商品。 這句話剛剛說完, 一個路人走過來湊 熱鬧, 正好看見自己的朋友也在此地, 便舉手向自己的朋友致意。 該促銷主持人將該路人喊 上舞臺,要該路人購買自己企業(yè)的產(chǎn)品,遭路人拒絕。D. 甲公司得知乙公司正在與丙公司談判。甲公司本來并不需要這個合同,但為排 擠乙公司, 就向丙公司提出了更好的條件。乙公司退出后,甲公司也借故中止談判,給丙公 司造成了損失。5. 下列屬于不完全法律行為的是( ACD )A. 某超市的某種商品的價格為每單位29元錢。該超市為了促銷,在該商品上貼上每單位 15 元的標簽。某顧客看到該標簽,覺得很值,便提走2 單位到超市付款處付款,付款后,

5、看到小票上打印的價格是每單位 29 元錢,便與服務臺總臺進行交涉,要求退貨。該 商品買賣行為。B. 某縣政府為鼓勵縣屬酒廠多創(chuàng)稅利,縣長與酒廠廠長簽訂合同約定:酒廠如果 完成年度稅收百萬元的指標,第二年廠長和全廠職工都可以加兩級工資。該合同行為。C. 公民甲與房地產(chǎn)開發(fā)商乙簽訂一份商品房買賣合同,乙提出,為少交契稅建議 將部分購房款算作裝修費用, 甲未表示反對。 后發(fā)生糾紛, 甲以所付裝修費用遠遠高于裝修 標準為由,請求法院對裝修費用予以變更。該商品房買賣合同。D. 甲向首飾店購買鉆石戒指二枚,標簽標明該鉆石為天然鉆石,買回后即被人告 知實為人造鉆石。該戒指購買行為。6. 我國物權法中規(guī)定了建

6、設用地使用權,據(jù)物權法法理,該項權利屬于(BCD )A. 自物權 E.用益物權C.他物權 D.限制物權7. 繼受取得, 又稱傳來取得, 是指通過某種法律行為從原所有人那里取得對某項財產(chǎn)的 所有權,下列屬于繼受取得的方式有 ( CD ) 。A出租房屋獲得租金 1000元的所有權B. 房屋所有人取得附合于自己房屋的財產(chǎn)的所有權C 通過受贈取得的 100臺電腦的所有權D 繼承人依法定繼承方式取得遺產(chǎn)的所有權8. 甲租住乙的房屋期間在地面打膠鋪上了地毯, 天花板上打孔安裝了吊燈, 在墻壁上打 孔安裝了熱水器。租期期滿,地毯、吊燈、熱水器應如何處理?( ABD )A雙方有約定的,按約定處理B. 雙方無約

7、定的,上述物品歸甲所有,但甲需向乙做適當賠償C. 雙方無約定的,上述物品歸乙所有D. 雙方無約定的,易拆卸的物品可由甲拆走,不易拆裝的歸乙所有,由乙適當給 甲以補償9. 甲自制的玩具被占有人乙轉讓給了丙, 甲在下列哪些情況下, 有請求丙返還該玩具的 權利?( BC )A 甲將自制的玩具借給乙玩,乙未告知甲即把該玩具賣給了丙,丙以為該玩具是 乙的就將其買下了B 甲不慎將自制的玩具丟失被乙撿到,乙將該玩具賣給丙,丙以為該玩具是乙的 就將其買下了C 甲將自制的玩具借給乙玩,乙未征求甲的意見就把該玩具送給了丙,丙以為該 玩具是乙的就收下了D 甲自制的玩具被小偷偷走拿到某賣玩具的公共市場上賣,乙買下該玩

8、具后送給 了丙,丙以為該玩具是乙的就收下了10. 甲擅自將乙借給他的一塊手表轉讓給了丙,下列表述中哪些是正確的?(AD )A甲若以自己的名義轉讓給丙,甲、丙之間的合同屬于效力未定的合同B甲若以乙的名義轉讓給丙,甲、丙之間的合同應是有效的C丙只能因乙的追認才能取得該手表的所有權D若丙在受讓時認為該手表是乙的就可以取得該手表的所有權11. 下列哪些合同不能轉讓 ?( ABD )A. 甲公司與韓國乙公司舉辦中外合資企業(yè),合資合同經(jīng)過審批機關批準后,甲公司未 經(jīng)乙方同意將合同權利義務轉讓給丙公司B. 甲教授曾答應為乙校講課,但因講課當天臨時有急事,便讓自己的博士生代為授課C. 債權人李某因急需用錢便將

9、債務人楊某欠自己的兩萬元債權以1萬5千元的價格轉 讓給了柳某,李某將此事打電話通知了楊某D. 丁對丙的房屋享有抵押權,為替好友從銀行借款提供擔保,將該抵押權轉讓給了銀行12. 下列合同條款無效的是哪些?( AC )A. 勞動合同中約定如遇到工傷事故概不負責的B. 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反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C. 無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D. 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chǎn)13. 下列行為屬于可撤銷的合同是哪些?(BD )A. 8歲的小張接受其叔叔 5000 元贈與的行為B. 江某以欺詐手段與朱某簽訂的買賣鋼材的合同C. 12歲的小李與當代商城簽訂的購買一臺價值 5000 元的電腦的合同D. 王某基于重

10、大誤解與錢某簽訂的買賣大米的合同14. 甲將一幅名畫出售給乙,約定1 個月后交付。丙知道甲出售名畫后,愿出比乙更 高的價格購買。 甲便將該畫賣給丙, 并當場交付與丙, 但丙未付款。 下列那些說法是正確的? ( BCD )A. 乙有權要求丙將該畫交付給自己,因為其與甲的買賣合同成立在先B. 乙有權要求甲交付該畫,甲應當向丙請求返還該畫C. 乙無權要求丙交付該畫,但可以要求甲承擔違約責任D. 丙未交付價金,未取得該畫的所有權15. 根據(jù)磚廠與某煤廠簽訂的兩份合同,磚廠應供應給煤廠價值 10 萬元的紅磚;煤廠應供應給磚廠價值 10 萬元的燃煤。至交貨期限,磚廠單方提出雙方義務抵銷。合同法 規(guī)定,雙方

11、債務的處理錯誤的是( ABC )A. 可以抵銷B. 不可抵銷C. 等價部分抵銷D. 經(jīng)雙方同意可抵銷、判斷正誤并說明理由 (共 3道小題,每小題 10分,共 30分)得分1. 甲在某商店購買了一款商店自稱為瑞士進口的手表,士原裝進口,而是國產(chǎn)手表。甲便與某商店多次交涉,歷時甲買完手表后發(fā)現(xiàn)此手表并未瑞1 年零 11 個月,未果。甲便找到當?shù)氐摹胺ňW(wǎng)恢恢”律師事務所的某乙,咨詢該案子應當怎樣處理。某乙說,“幸你及時來找我,否則,訴訟時效期間已過,你到法院起訴你的實體權利也會喪失的?!痹撀蓭煹恼f法是對的答:律師某乙的說法不對。首先,因為商店自稱國產(chǎn)手表為瑞士手表,交付給甲的并非為雙方所約定的瑞士進

12、口 手表,所以,商店應當承擔違約責任。甲可以主張商店向自己承擔違約責任。本案涉及的 是“出售質(zhì)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問題,因此,訴訟時效應當是 1 年。(民法通則 第 136 條)訴訟時效期間是可變期間,可因為一定事由發(fā)生中止、中斷、延長的效果。在本案中, 守約方甲多次向違約方乙主張權利,構成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根據(jù)我國民法的規(guī)定,訴 訟時效中斷的法律效果是法定事由發(fā)生時,訴訟時效中斷,法定事由發(fā)生之前已經(jīng)經(jīng)過的 訴訟時效期間全部歸于無效,訴訟時效期間自時效中斷時起重新計算。 (民法通則第 140 條)本案中,守約方甲多次與商店交涉,多次向商店主張權利,訴訟時效中斷的事由多次 發(fā)生,訴訟時效

13、期間多次重新起算,雖然甲與商店的交涉經(jīng)過了 1 年零 11 個月,但 1 年的 訴訟時效期間仍然沒有經(jīng)過。不存在不及時找律師乙,訴訟時效既過的問題。另外,此案還涉及除斥期間的問題。在本案中,涉案手表本來為國產(chǎn)手表,商店卻稱 其為瑞士進口的手表,為欺詐。根據(jù)我國合同法的規(guī)定,因欺詐而導致的合同屬于可 撤銷合同。受欺詐一方享有撤銷權。該撤銷權為形成權,除斥期間為 1 年。除斥期間不同 于訴訟時效,不發(fā)生中止、中斷和延長的效果。 (合同法第 54 條、第 55 條)雖然甲與 商店多次交涉, 但已經(jīng)經(jīng)過 1 年零 11 個月, 除斥期間已經(jīng)經(jīng)過, 甲已經(jīng)不能夠行使撤銷權。再者,訴訟時效期間經(jīng)過的結果是

14、勝訴權的喪失,而非實體權利的喪失。 (民法通則 第 138 條)綜上,律師某乙的說法不對。2. 甲將自己的一處鋪面房租給了乙, 租賃期一年。 兩個月后, 甲告知乙準備將該鋪面房 產(chǎn)賣掉。到第六個月時, 甲將該鋪面房賣給了丙, 并辦理了該房產(chǎn)產(chǎn)權的過戶手續(xù)。丙買房 后持房產(chǎn)證找到乙,要求乙在兩周內(nèi)搬出,丙對乙說: “我現(xiàn)在已是此房的所有權人,所有 權是最完全、最充分的物權,你享有的租賃權不過是債權,根據(jù)物權優(yōu)先于債權的原則,我 有權利要求你搬出! ”丙的說法是對的,符合法理,其要求應當?shù)玫街С帧?答:丙的說法不對,其要求不能得到支持。(1)在同一標的物上物權與債權并存時,物權得優(yōu)于債權實現(xiàn),此為

15、物權效力的一般 原則;但法律也規(guī)定了例外規(guī)則“買賣不破租賃” ,即:出租人在租賃期間將租賃財產(chǎn) 轉讓給第三人時,第三人取得租賃物的所有權,但承租人的承租權不因買賣關系的成立而 消滅,承租人在租賃期間對租賃財產(chǎn)仍享有租賃權。 “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fā)生所有權變動的, 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 ”(見合同法第 229 條)(2)租賃權雖是基于租賃合同所生之債權,但因其內(nèi)容是對物的占有、使用,故類似 于用益物權。在 “買賣不破租賃 ”的規(guī)則下,承租權更具有了用益物權的特質(zhì)。我國物權第 7 頁 共 8 頁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法學院民法學期末考試試卷法第120條規(guī)定:“所有權人不得干涉用益物權人行使權利。”綜上理

16、由,甲、乙間的租賃合同對鋪面房的新所有人丙仍有約束力,在該租賃合同租 期屆滿前,乙得繼續(xù)用益此房,丙無權要求乙搬出。3. 贈與合同是實踐性行為, 贈與人不交付贈與物則該民事行為無效,贈與人無需承擔責任。答:錯。我國合同法規(guī)定贈與合同是諾成合同,當事人達成合意即有效成立。只不過在實 際交付之前享有任意解除權。諾成性行為是指僅以意思表示為成立要件的行為。其特點是,只要行為人的意思表示 一致,就能發(fā)生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約定的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就開始設立。例如買賣 合同、租賃合同都是諾成性行為,大多數(shù)雙方行為都屬于諾成性行為。實踐性行為是指除意思表示外,還需要以物的交付作為成立要件的行為,又稱要物行

17、 為。例如借用合同是實踐性行為。民事法律行為是否為諾成性行為或?qū)嵺`性行為依法律規(guī)定、交易習慣確定。兩者的區(qū) 別主要在于諾成性行為依行為人的意思表示一致即成立;而實踐性行為除行為人的意思表 示一致外,還需要交付標的物才能成立。三、案例分析(共3道小題,共40分)得分案例1:( 13分)陸某是本市一套房屋的產(chǎn)權人。去年5月,陸某兒子拿著他的印章、 身份證和房屋產(chǎn)權證原件委托一家房產(chǎn)中介公司出售房屋。中介公司及時找到了下家徐某。去年6月,陸某兒子拿陸某印章和徐某簽了房屋買賣合同,并到房地產(chǎn)交易中心辦理了房屋過戶手續(xù)。去年8月,徐某要求入住房屋時,遭到陸某的拒絕。陸某認為,自己的印章、身份證和房屋產(chǎn)權

18、證 是被兒子偷出去的,兒子的所作所為他并不知情。雙方在交涉無果的情況下,陸某于去年8月15日起訴到法院,要求法院宣告房屋買賣合同無效。(1)請問該案應當如何判決?為什么?答:法院應當判決房屋買賣合同有效。駁回陸某的訴訟請求。此案中,陸某兒子拿著 路某的印章、身份證和房屋產(chǎn)權證原件,其有被授予代理權之外表或假象,而且相對人有 正當理由相信陸某兒子有代理權,相對人基于此信賴與陸某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構成了 表見代理關系。表見代理的法律效果是發(fā)生與有權代理相同的法律效果,所以,房屋買賣 合同是有效的。第6頁共8頁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法學院民法學期末考試試卷(2)請問徐某是否善意取得該房屋?為什么? 答:

19、徐某是否取得房屋的所有權并非基于善意取得。 因為善意取得的前提是無權處分。而在表見代理法律關系中,代理人因為外表授權的 存在而被授予代理權,所以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并非無權處分,所以不發(fā)生善意取得的問題。案例 2:(13 分)2005 年 8 月 5 日,甲在某首飾店精心打制了一枚戒指,其朋友乙看見后很是喜歡就提 出借戴幾天,甲答應了乙的請求。但 1 個月后,即 2005 年 9 月 5 日,甲發(fā)現(xiàn)此戒指竟然戴 在了丙的手上, 就問丙這枚戒指是哪來的, 丙說是從其同事丁的手中買來的。 于是甲就找到 乙詢問究竟,在甲的再三追問下,乙承認自己把戒指弄丟了。 經(jīng)查,丁在路上撿到了被乙弄 丟的戒指。 甲弄

20、清了情況后,于 2005 年 9 月 20 日找到丙,要求丙返還戒指,丙說該戒指是 自己花錢從丁那兒買的, 當時丁沒有說明戒指的來源, 她以為那戒指就是丁的, 因此拒絕向 甲返還。之后,甲又多次要求乙去向丙索要,但也被丙拒絕。無奈之下,甲于 2007 年 10 月 8 日將丙起訴到法院,要求其返還戒指。請根據(jù)本案案情,回答下列問題:1、丙與丁之間的買賣合同的效力如何?為什么? 答:丙與丁之間的買賣合同是遺失物拾得人擅自處分遺失物而成的合同,是無處分權 人處分他人財產(chǎn)的行為的一種,屬于效力未定(或效力待定)合同。在此種合同,因標的 物為遺失物,故買受人一方即便為善意也不能當然取得買受財產(chǎn)的所有權

21、。該財產(chǎn)的權利 人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nèi)向買受人主張遺失物返還的,買受人有義務返還。此時應認定 遺失物拾得人與買受人買賣遺失物的合同無效。財產(chǎn)權利人在法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內(nèi)未向 買受人主張其遺失物返還的,買受人不再負法定返還義務。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買受人 不愿意返還的,應認為遺失物拾得人與買受人的買賣遺失物的合同有效。 (參見合同法 第 51 條、物權法第 106 條、 107 條)2、本案中戒指的所有權歸誰所有?答:丙。3、若甲發(fā)現(xiàn)自己借給乙的戒指戴在丙的手上之時,即刻向人民法院起訴,她都可以提 出哪些主張?答:甲可要求該戒指的買受人返還原物?;蛞筮z失物拾得人返還不當?shù)美①r償損 失。也可以要求借用人乙賠償損失。4、甲請求丙返還戒指的請求是否能夠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為什么? 答:難以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因其遺失物原物返還請求權已超過訴訟時效。5、甲是否還能夠獲得救濟?如何獲得救濟?答:甲可以要求借用人乙賠償損失。案例 3(14 分 )2005年4月1日,甲鋼材廠在報紙上刊登一則廣告,稱本廠現(xiàn)有12mm薄鋼板500噸,擬以低于市場定價 7500元/噸的優(yōu)惠價格出售, 5日內(nèi)保證現(xiàn)貨供應,先來先買,款到后本 廠立即負責送貨。乙公司見報后認為有利可圖,遂于當日即給甲廠發(fā)去一份訂單寫明購買 1 00噸,并進一步明確最遲 4月 15日必須送到,并按 7500元/噸價格將款項通過銀行匯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