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_第1頁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_第2頁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_第3頁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_第4頁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云南省曲靖市師宗縣龍慶中心完小 龔春梅內容提要 :情感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點并貫穿學校教育的始 末,而在語文教學中更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作為語文教師應 如何改變觀念, 示范并引導學生有所感悟, 本文就在小學語文教學中 情感教育應該注意的事項作了簡單闡述。關鍵詞 :語文教學 情感教育一、引言情感教育貫穿學校教育的始終, 尤其在語文教學中更為突出。 教 學大綱指出: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 要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 字,熱愛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情感, 培養(yǎng)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愛國主義精 神,培養(yǎng)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 引導學生關心當代文化情趣和 一定的審美能力;引導

2、學生關心當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樣文化, 提高 文化品位,發(fā)展健康的個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夏丐尊先生指出:“在 許多學校教育中單從外形的制度方法上、 走馬燈花似的變更迎合, 而 對于教育的生命的東西,從未有人培養(yǎng)顧及。”猶如挖井,有人說方 的好;有人說圓的好; 朝三暮四地改個不休,而對于井之所以為井的 要素水,反無人注意。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愛。教育上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之井語文學科在培養(yǎng)學生思想品德素質方面有獨特的優(yōu)勢。 因為教育 本身是高度情感化的過程, 其深層本質乃是發(fā)于真情, 出于自愿的行 為。在語文教材中,選編了情文并茂文質兼美的優(yōu)秀作品,這些作品 為塑造學生高尚的靈魂提供

3、了豐沃的土壤。 但是, 長期以來,我們的 語文教學由于只注重語文學科的思想性和工具性,而忽略了“人文” 這一重要甚至是主要的性質特點, 因而教學中把思想性變成外加的東 西。加之受應試教育的長期影響, 往往把充滿情感魅力的語文上成肢 離破碎的“知識課”。目前,我國的教育模式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換的過程中, 一些有識之士主張將情感的發(fā)展列為評價人的發(fā)展的重要指標。 戈爾 曼也提出同樣的觀點: “人的知識、理解、掌握情感的能力和邏輯思 維能力一樣,可以影響人的一生的機遇。 “知識經(jīng)濟時代與中國的教 育信息相關,經(jīng)濟全球化對中國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 “學 有專長”外,還要求學生健康心理和完

4、美人格、良好交際能力等多方 面能力和素質能力協(xié)調發(fā)展。就學生的個性而言,擁有良好的個性、 和諧的情感, 也將為其一生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前蘇聯(lián)教育家霍 姆林斯基說: “我們對兒童的愛,應當做到能啟發(fā)他的心靈去關懷周 圍的世界, 關懷人本身,關懷人所創(chuàng)造和使用的一切,當然,首先是 關懷人本身”。他還進一步指出: “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為的肥沃土 壤,”可見,實施槍桿教育是學校進行德育教育達到教育目的的不可 缺少的部分, 是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好基礎, 使之成為適應社會需要 的重要手段。從學校教育來說,所有科目的教學目的、教學過程都可 以實施情感教育。二、語文學科的特殊性卻決定了其情感教育的主渠道

5、地位。 這體 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工具性特點決定語文學科的基礎性作用。 語言學家呂淑湘先生曾經(jīng)指出: “語文的性質,主要就是語言和 文字的關系?!?也就是說,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yǎng)學生口頭語 言和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 而這種能力無論是在自然科學中還是在社 會科學中, 應用都十分廣泛, 從而奠定了語文學科實施情感教育的基 礎。(二)、 語文學科的人文特點決定了他的德育功能。我國是一個古老的文明禮儀之幫,有五千多年的文化積淀。 “問 以載道”、 “文道合一”是我國文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同時也是語文教學 的寶貴經(jīng)驗。語文作為文化載體,教材中有大量的名家名篇,許多人 物形象。 如果加上語文教師至誠

6、至精的講解,學生便不難體會出 “先 天下之優(yōu)而優(yōu),后天下之樂而樂?!?“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 士具歡顏?!钡膽n國憂民之心。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 索?!苯逃龑W生樹立遠大的抱負。從“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教育學生體會舐犢關愛之情 , 由此可見, 語文學科是實施情感教育 的豐富的人文載體。(三)、語文學科的交流性特點, 決定了其實施情感教育的有效 性何和多樣性。語文教學的目的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 詞匯修辭、 邏 輯、文體知識等都是為之服務的,在達到該目的的過程中,無時不體 現(xiàn)著教師對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因為學生在練習聽說讀寫的時候, 總是從模仿開始的, 而語文教師正

7、是學生模仿的一個范本。 教師只不 過告訴學生模仿什么, 怎么模仿。 所以學生對認識對象輸入模仿的知 情到輸出自己個性化的知情意,實際上就是把教師的知情意完成轉 換。只要教師做到以情傳意, 情景互融, 就能創(chuàng)設出較多的故事情景, 審美情景和問題情景等等。這樣就能較好地與學生產(chǎn)生情感上的交 流,以至形成共鳴,多形式,有效地實施情感教育。在學會生存一書中指出: “教育的一個特定目的就是要培養(yǎng) 情感方面的品質,特別是人和人的關系的感情訓練?!鼻楦薪逃诂F(xiàn) 代教育目標體系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語文學科作為實施情感教育的主 渠道,其基礎性和時效性毋庸置疑, 但具體體現(xiàn)多少,實現(xiàn)多少卻要 看教師觀念和行動夠不

8、夠示范, 技能和手段能不能引導。 因為在教育 教學中的三個主要環(huán)節(jié)教師、 教材、學生, 同時也是情感教育的主要 環(huán)節(jié)。也就是說,教師是情感信息的發(fā)出者和示范者,教材是情感信 息的載體,學生是情感信息的模仿者和接受者。三、作為語文教師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才能真正負擔起情感 教育的重任。第一、樹立現(xiàn)代教師觀念,提高自身情感素質修養(yǎng)。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扭曲和影響, “師道尊嚴” 仍然在左右著 很多教師的言行。教師“金口玉言”以“傳道者”自居,學生就只能“人言亦言”,唯命是從,不敢越雷池半步,倘若稍有違逆,就會遭 到教師“居高臨下”的批評,甚至冷嘲熱諷。如此,便人為地割斷了 師生之間的情感聯(lián)系

9、, 更不必說進行情感交流了。 有人曾經(jīng)做過統(tǒng)計 測試, 學生最受不了的是教師的挖苦諷刺。 教師要把學生當作平等的 人。比如,在語文教學中多組織學生討論互動教師提出問題,并加入 學生的討論之中。絕對不能說 “你怎么連這個問題都不懂?”之類的 語言,多啟發(fā)、誘導學生,多鼓勵學生。盡最大努力多找出學生的閃 光點,加以激勵學生?,F(xiàn)代教師觀認為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還是民主平等師生關 系的建立者,是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yǎng)者??梢?,教師觀念的轉化是教 學過程中,情感教育傳遞渠道通暢的重要保證。然而,觀念的轉化一 定要以外化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才能給學生以直觀的啟迪, 無聲的教育。 所謂觀念外化, 就是教師良好人

10、格的外化, 產(chǎn)生特殊的人格魅力,從 而形成強大的鼓舞力, 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前蘇聯(lián)教育家家里寧曾 經(jīng)說過:“教師的世界觀、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對每一現(xiàn)象的態(tài) 度都這樣或那樣地影響著學生?!笔堑?,人,只能由人來建樹。這就 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情感體驗, 切實提高自己的情感素養(yǎng), 不但 要有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敏銳細致的洞察力, 還要具備民主平等的 寬容精神。這樣才能在教育教學中體察學生情緒的變化, 并因人而異, 因地制宜地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幫助, 自然而然地對學生傳遞出對生活 的熱愛和向往之情, 以及強烈的愛憎和鮮明的是非觀。 因此語文教師 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情感素質修養(yǎng), 才能學情于心

11、,寄情于文, 在教 學過程中隨文隨語, 隨情隨景地實施情感教育, 才能真正體現(xiàn)情感教 育“潤物細無聲”的境界。第二、樹立現(xiàn)代教學觀念,提高挖掘教材情感素材的能力。 教學觀就是教學的認識或對教學的主張,就是教師對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教學對象等基本問題的認識。長期以來,陳舊的教學觀念與語文教學中“少慢差窄”的痼疾有 著莫大關系。 教學中教師說這篇文章很美, 何以見得?這個字猶如點 睛之筆,妙在何處?這些問題的解決,應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去感知、 體會、思考,才能達到學以至用的目的。但是,為了應付考試,讓學 生最大限度地識記課堂傳授的知識, 成為大部分教師的中心和唯一任 務。以練代講,以教代學,統(tǒng)包統(tǒng)

12、攬,一講到底。即使偶爾提幾個 問題,答案已限定為“對”、“錯”。課堂成了“一言堂”,學生成 了死記硬背的機器。除了少數(shù)“精英”,多數(shù)學生成了聽不懂話、說 不清話、讀不通文、寫不出文的呆板現(xiàn)代“八股”式人才。這不能不 說是目前語文教學的失敗。我們常說,知情意行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而情意是知行的保證。 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手段就是讓學生體會多種情感。 語文教材所隱含 的大量情感素材正是互通的橋梁。 因為教材是情感信息的載體, 教師 善于挖掘教材中情感因素,方可以情傳文, 以情傳意,學生整理后才 能體其情、明其意、會其文。從而促進知識的發(fā)展,能力的提高。所 以,我們必須提高挖掘教材情感因素的能力, 使學

13、生在多種情感交流 中選擇、提煉、升華,從而培養(yǎng)學生和諧全面的感情和良好個性,促進學生知情意行全面發(fā)展。第三、樹立現(xiàn)代學生觀,提高培養(yǎng)學生參與教學的能力。 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在傳統(tǒng)教育中往往是“制造者”與“復制品” 的關系, 教育管理和教師意志放在了第一位, 學生很少有機會質疑問 難,其主體地位發(fā)生了錯位, 學生變成了被動吸收知識的容器。 可想 而知, 在這種學生觀念指導下的教育, 是不可能體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原 則的。書以明智”。唯其如此,才冰心曾經(jīng)說過:“我們可以給孩子以指導不能給孩子以思想。” 這深刻地說明了學生作為獨立完整的人, 有其獨立的人格和情感, 是 教育活動的主體。 如果沒有學生積極主

14、動的學習, 教師的任何教育措 施將無法實施。 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信任每一個學生的主體能力, 堅 持民主作風,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尊重其情感體現(xiàn),調動學 生參與教學的主動性、積極性,最大限度挖掘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潛能。 要樹立現(xiàn)代學生觀, 首先是要把學生看作是具有主觀能動性, 充滿活 力的人, 尊重其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給學生留下思維的空間, 尊重學生所 發(fā)表的意見,延緩對學生意見的評判。學生學習, 不是毫無熱情地把 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頭腦里, 而是師生之間每時每刻都去進 行的心靈接觸。其次,要樹立現(xiàn)代學生觀,教師要完成從“主演”到 “導演”的轉化,創(chuàng)設師生互相尊重、 和諧的環(huán)境,讓學生在沒有壓 力的環(huán)境中發(fā)表各種見解,充分將個人的主體力量釋放出來。再次, 是建立教師與學生、 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項互動體系, 形成一個情感 交流的網(wǎng)絡,真正做到“言為心聲”、每個學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后, 生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 ,為了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的發(fā)展創(chuàng)設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