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第五單元圓的教案_第1頁
六年級第五單元圓的教案_第2頁
六年級第五單元圓的教案_第3頁
六年級第五單元圓的教案_第4頁
六年級第五單元圓的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五單元:圓第一課時:圓的認識教學目標:1使學生認識圓,掌握圓的各部分名稱。2通過動手操作、實驗觀察探索出圓的特征及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3初步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培養(yǎng)學生的作圖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在動手操作中掌握圓的特征,學會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圓上的概念,歸納圓的特征。 教學過程 : 一、導入新課一:演示操作,揭示課題 師:一個小球,小球上還系著一段繩子,老師用手拽著繩子的一端,將小球甩起來。 1教師提問:你們看小球畫出了一個什么圖形?(小球畫出了一個圓) 2小結(jié)引入:(出示鐵絲圍成的圓)這就是一個圓。圓也是一種平面圖形,這節(jié)課

2、我們就來學習圓的認識。(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一)畫圓中感受“圓”你能想辦法在紙上畫一個圓嗎?介紹各種畫圓方法,并實踐(二)認識半徑、直徑的特點及關系。1、用圓規(guī)畫幾個不同大小的圓,剪下來,沿著直徑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會有什么發(fā)現(xiàn)?2、反饋:把圓沿任何一條直徑對折,兩邊可以重合。一個圓里的半徑有無數(shù)條,直徑有無數(shù)條。同一圓內(nèi),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都相等,直徑的長度是半徑長度的2倍。(三)認識圓心、半徑作用1、圓的中心位置由什么決定的?半徑?jīng)Q定圓的什么?圓心確定了圓的中心位置就確定了。半徑?jīng)Q定了圓的大小。三、練習中深化認識圓四、運用圓設計圖案 請你試著用圓規(guī)和直尺畫一畫

3、下面的圖形。五、實踐與應用(一)判斷 1畫圓時,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是半徑的長度。( ) 2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 3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 4半徑2厘米的圓比直徑3厘米的圓大。( ) 5所有圓的半徑都相等。( ) 6在同一個圓里,半徑是直徑的 。( ) 7在同一個圓里,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 ) 8兩條半徑可以組成一條直徑。( ) (二)按下面的要求,用圓規(guī)畫圓。 1半徑2厘米。 2半徑2.5厘米。 3直徑8厘米。 (三)怎樣測量沒有圓心的圓的直徑?六、全課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七、布置作業(yè)作業(yè):第58頁,做一做。第60頁練習十

4、三,第5題、第10題。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教師讓學生舉例說明周圍哪些物體上有圓。 (二)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和圓的特征。 1學生拿出圓的學具。 2教師:你們摸一摸圓的邊緣,是直的還是彎的?(彎曲的) 教師說明:圓是平面上的一種曲線圖形。 3通過具體操作,來認識一下圓的各部分名稱和圓的特征。 (1)先把圓對折、打開,換個方向,再對折,再打開這樣反復折幾次。 教師提問:折過若干次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在圓內(nèi)出現(xiàn)了許多折痕) 仔細觀察一下,這些折痕總在圓的什么地方相交?(圓的中心一點) 教師指出:我們把圓中心的這一點叫做圓心圓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教師板書:圓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圓心到圓上任意

5、一點的距離,看一看,可以發(fā)現(xiàn)什么? (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教師指出:我們把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做半徑,半徑一般用字母r表示。(教師在圓內(nèi)畫出一條半徑,并板書:半徑 ) 教師提問:根據(jù)半徑的概念同學們想一想,半徑應具備哪些條件? 在同一個圓里可以畫多少條半徑? 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嗎? 教師板書: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shù)條半徑,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 (3)同學繼續(xù)觀察:剛才把圓對折時,每條折痕都從圓的什么地方通過?兩端都在圓的什么地方? 教師指出:我們把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直徑一般用字母 d來表示。(教師在圓內(nèi)畫出一條直徑,并板書:直徑 ) 教師提問:根據(jù)

6、直徑的概念同學們想一想,直徑應具備什么條件? 在同一個圓里可以畫出多少條直徑?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個圓里的幾條直徑,看一看,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嗎? 教師板書: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shù)條直徑,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 (4)教師小結(jié):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在同一個圓里有無數(shù)條半徑,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有無數(shù)條直徑,所有直徑的長度也都相等。 (5)討論:在同一個圓里,直徑的長度與半徑的長度又有什么關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這種關系? 反過來,在同一個圓里,半徑的長度是直徑的幾分之幾? 教師板書:在同一個圓里,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 (三)反饋練習。1、P58 12、填表半徑(cm) 0.241.4

7、2直徑(cm)0.841.04(四)圓的畫法。 1、學生自學,看書57頁。 2、學生試畫。 3、學生通過試畫小結(jié)用圓規(guī)畫圓的方法,注意的問題。4、教師歸納板書:1定半徑;2定圓心;3旋轉(zhuǎn)一周。 教師強調(diào):畫圓時,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不能改變,有針尖的一腳不能移動,旋轉(zhuǎn)時要把重心放在有針尖的一腳。 5、學生練習 (五)教師提問 :為什么同學們畫的圓不一樣呢?什么決定圓的大?。渴裁礇Q定圓的位置? 教師板書:半徑?jīng)Q定圓的大小,圓心決定圓的位置。 (六)思考:體育課上,老師想在操場畫一個大圓圈做游戲,沒有這么大的圓規(guī)怎么辦? 三、實踐與應用(一)判斷 1畫圓時,圓規(guī)兩腳間的距離是半徑的長度。( ) 2兩端

8、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 3圓心到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都相等。( ) 4半徑2厘米的圓比直徑3厘米的圓大。( ) 5所有圓的半徑都相等。( ) 6在同一個圓里,半徑是直徑的 。( ) 7在同一個圓里,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 ) 8兩條半徑可以組成一條直徑。( ) (二)按下面的要求,用圓規(guī)畫圓。 1半徑2厘米。 2半徑2.5厘米。 3直徑8厘米。 (三)怎樣測量沒有圓心的圓的直徑?四、全課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第二課時:圓的周長教學目標: 1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推導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并能正確的進行簡單的計算。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及動手

9、操作能力。3領會事物之間是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辯證唯物主義觀念以及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的辨證思維方法。4結(jié)合圓周率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學重點:推導并總結(jié)出圓周長的計算公式。教學難點:深入理解圓周率的意義。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圓桌和菜板都有點開裂,需要在它們的邊緣箍上一圈鐵皮。分別需要多長的鐵皮???同學們,你們有辦法解決嗎?二、探究新知(一)測量圓周長1、課件演示2、像這樣,圍成圓的曲線的長是圓的周長。除了上面的方法,還可以怎樣求圓的周長呢?圓的周長和圓的大小有關系,圓的大小取決于圓的半徑(二)探究圓周長與直徑的關系。1、讓我們來做一個實驗:找一些圓形的物品,分別量出它們的周長和直徑,并算出

10、周長和直徑的比值,把結(jié)果填入下表中,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通過計算發(fā)現(xiàn):原來一個圓的周長總是它的直徑的3倍多一些。2、認識圓周率。其實,早就有人研究了周長與直徑的關系,發(fā)現(xiàn)任意一個圓的周長與它的直徑的比值是一個固定的數(shù),我們把它叫做圓周率,用字母表示。它是一個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shù),3.1415926535但在實際應用中常常只取它的近似值,例如3.14。如果用C表示圓的周長,就有: (三)學習例1 三、知識應用 四、介紹數(shù)學史 五、布置作業(yè)作業(yè):第65頁練習十四,第1題第6題。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起猜想:認識圓的周長 (一)激發(fā)興趣小黃狗和小灰狗比賽跑,小黃狗沿著正方形路線跑,小灰狗沿著圓形路線跑,結(jié)果小灰狗獲

11、勝。小黃狗看到小灰得了第一名,心里很不服氣它說這樣的比賽不公平。同學們,你認為這樣的比賽公平嗎?(二)認識圓的周長1.回憶正方形周長:小黃狗跑的路程實際上就是正方形的什么?什么是正方形的周長? 2.認識圓的周長:那小灰狗所跑的路程呢?圓的周長又指的是什么意思? 每個同學的桌上都有一元硬幣、茶葉筒、易拉罐等物品,從這些物體,找出一個圓形來,互相指一指這些圓的周長。(三)討論正方形周長與其邊長的關系。 1我們要想對這兩個路程的長度進行比較,實際上需要知道什么? 2. 怎樣才能知道這個正方形的周長?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3. 那也就是說,正方形的周長和它的哪部分有關系?正方形的周長總是邊長的幾倍? (

12、四)討論圓周長的測量方法 1.討論方法: 剛才我們已經(jīng)解決了正方形周長的問題,而圓的周長呢? 如果我們用直尺直接測量圓的周長,你覺得可行嗎?請同學們結(jié)合我們手里的圓想一想,有沒有辦法來測量它們的周長? 2.反饋:(1)“滾動”把實物圓沿直尺滾動一周;(2)“纏繞”用綢帶纏繞實物圓一周并打開;(3)“折疊”把圓形紙片對折幾次,再進行測量和計算;(4)初步明確運用各種方法進行測量時應該注意的問題。3.小結(jié)各種測量方法。 4.創(chuàng)設沖突,體會測量的局限性,剛才大屏幕上小灰狗跑的路線也是一個圓,這個圓的周長還能進行實際測量嗎?那怎么辦呢? 5.明確課題: 今天這堂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圓周長的計算方法。(板

13、書課題)(五)合理猜想,強化主體:1.請同學們想一想,正方形的周長和它的邊長有關系,而且總是邊長的4倍,所以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我們能不能像求正方形周長那樣找到求圓周長的一般方法呢?小組討論并反饋。2.正方形的周長與它的邊長有關,你認為圓的周長與它的什么有關?向大家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3.正方形的周長總是邊長的4倍,再看這幅圖, 猜猜看,圓的周長應該是直徑的倍? (正方形的邊長和圓的直徑相等,直接觀察可發(fā)現(xiàn),圓周長小于直徑的四倍,因為圓形套在正方形里;而且由于兩點間線段最短,所以半圓周長大于直徑,即圓周長大于直徑的兩倍)4.小結(jié)并繼續(xù)設疑: 通過觀察和想象,大家都已經(jīng)意識到圓的

14、周長肯定是直徑的24倍之間,究竟是幾倍呢?你還能想出辦法來找到這個準確的倍數(shù)嗎?活動二:動手操作,探索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系。(一)分組合作測算1.明確要求:圓的直徑我們已經(jīng)會測量了,接下來就請同學們選擇合適的測量方法,確定好測量對象,實際測量出圓的周長、直徑,并利用計算器幫助我們找出圓周長與直徑之間的關系,填入表格里。提一個小小的建議,為了更好的利用時間,提高效率,請你們在動手測算之前考慮好怎樣合理的分配任務:測量對象圓的周長(厘米)圓的直徑(厘米)周長與直徑的關。2.生利用學具動手操作,師巡視指導、收集信息。3.集體反饋數(shù)據(jù)(選取34組實驗結(jié)果,大屏幕展示)(二)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初步認識圓周率1.

15、看了幾組同學的測算結(jié)果,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2.雖然倍數(shù)不大一樣,但周長大多是直徑的幾倍?3.剛才同學們已經(jīng)對大小不同的圓進行了比較準確的測算,如果我們?nèi)芜x一個圓再進行測算,結(jié)果還會怎樣?(課件進行驗證)板書: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三:認識圓周率、介紹祖沖之1我們把圓的周長與直徑的比值叫做圓周率,用希臘字母表示 2介紹祖沖之 3.理解誤差 看完這段資料,同學們都在為我們國家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數(shù)學家而感到驕傲,可不知同學們想過沒有,為什么我們的測算結(jié)果都不夠精確呢?4.解答開始的問題現(xiàn)在你能準確的判斷出小黃狗和小灰狗誰跑的路程長了嗎?四:總結(jié)圓的周長公式1怎樣求周的長?如果我用字母c代表圓的周長

16、,d表示圓的直徑,那圓的周長公式用字母怎樣表示? 教師板書:Cd 2圓的周長還可以怎樣求? 教師板書:C2r 3圓的周長分別是直徑與半徑的幾倍? 五:課堂反饋 六、補充練習一、判斷 1=3.14 ( ) 2計算圓的周長必須知道圓的直徑. ( ) 3只要知道圓的半徑或直徑,就可以求圓的周長。( ) 二、選擇 1較大的圓的圓周率( )較小的圓的圓周率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2半圓的周長( )圓周長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3、實踐操作、老師家里有一塊圓形的桌布,直徑為1米。為了美觀,準備在桌布邊緣鑲上一圈花邊。請問,老師至少需要準備多長的花邊?、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畫一個周長是12

17、.56厘米的圓,先討論如何畫,再操作 六:課堂小結(jié)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問題嗎?第三課時:圓的面積(1)教學目標:1、通過操作、觀察,引導學生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并滲透極限、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3、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動手實踐和數(shù)學交流的能力,體驗數(shù)學探究的樂趣和成功。4、在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中,運用轉(zhuǎn)化的思考方法,通過讓學生觀察“曲”與“直”的轉(zhuǎn)化,向?qū)W生滲透極限的思想,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教學重點:通過觀察操作,推導出圓面積公

18、式及其應用。教學難點:極限思想的滲透與圓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怎樣計算一個圓的面積呢?能不能和學過的圖形聯(lián)系起來呢?如果知道了圓的半徑,可以計算出圖中圓內(nèi)外的兩個正方形的面積,圓的面積介于這兩個正方形面積之間。二、探究新知(一)探索圓面積的計算方法1、你們還有別的方法嗎?動畫課件從上圖中可以看出圓的半徑是r,長方形的長近似( ),寬近似于( )。因為長方形的面積( )×( )所以圓面積( )×( )( )如果用S表示圓的面積,那么圓的面積計算公式就是 : (二)應用公式1、出示:圓形草坪的直徑是20m,每平方米草皮8元,鋪滿草坪需要多少錢?2、從題目中

19、你都知道了什么?要求鋪滿草坪需要多少錢,先要求出圓形草坪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3、學生嘗試解決20÷210(m)314×82512(元)3.14×10²314(m²)答:鋪滿草皮需要2512元。(三)探索圓環(huán)面積的計算方法1、出示:光盤的銀色部分是一個圓環(huán),內(nèi)圓半徑是2cm,外圓半徑是6cm。圓環(huán)的面積是多少?2、怎樣利用內(nèi)圓和外圓的面積求出圓環(huán)的面積?3、學生嘗試4、匯報3.14×6²3.14×2²113.0412.56100.48(cm²)3.14×(6²2²)3

20、.14×32100.48(cm²)答:圓環(huán)的面積是100.48 cm²。三、知識應用1. 一個圓形茶幾桌面的直徑是1m,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1÷20.5(m)3.14×0.5²0.785(m²)答:它的面積是0.785m²。先求出半徑,再求圓的面積。2. 一個圓形環(huán)島的直徑是50m,中間是一個直徑為10m的圓形花壇,其他地方是草坪。草坪的占地面積是多少?3.14×(25²5²)3.14×6001884(m²)要求草坪的占地面積,也就是求圓環(huán)的面積。四、布置作業(yè)作業(yè)

21、:第71頁,練習十五,第2題第4題。 第72頁,第5題。第四課時:圓的面積(2)教學目標:1、通過操作、觀察,引導學生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推理和概括的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并滲透極限、轉(zhuǎn)化的數(shù)學思想。3、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動手實踐和數(shù)學交流的能力,體驗數(shù)學探究的樂趣和成功。4、在圓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中,運用轉(zhuǎn)化的思考方法,通過讓學生觀察“曲”與“直”的轉(zhuǎn)化,向?qū)W生滲透極限的思想,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一、復習舊知1. 一個圓的周長是12.56cm,求它的半徑?12.56÷

22、3.14÷22(cm)2. 一個圓形茶幾面的半徑是3dm ,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3.14×3²28.26(dm²)二、探究新知1、中國建筑中經(jīng)常能見到“外方內(nèi)圓”和“外圓內(nèi)方”的設計。上圖中的兩個圓半徑都是1m,你能求出正方形和圓之間部分的面積嗎? 上圖中兩個圓的半徑都是1m,怎樣求正方形和圓之間部分的面積呢?題目中都告訴了我們什么?2、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3、那么我們解答得對不對呢?有什么方法驗證嗎?如果兩個圓的半徑都是r,結(jié)果又是怎樣的?當r1 m時,和前面的結(jié)果完全一致。三、知識應用(一)解決問題。右圖是一面我國唐代外圓內(nèi)方的銅鏡。銅鏡的直徑是

23、24.8 cm。外面的圓與內(nèi)部的正方形之間的面積是多少?(二)生活中的數(shù)學。車輪,井蓋四、布置作業(yè)作業(yè):1、第72頁練習十五,第9題。 2、第73頁練習十五,第10題第14題。第五課時扇形一、復習舊知1、你能指出這個圓的圓心、半徑和直徑嗎?(出示課件)2、一個底面是圓形的蒙古包,沿地面量得周長25.12m,它的占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二、探究新知1、什么是扇形?2、這些物體的外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認識扇形 圖上A、B兩點之間的部分叫做弧,讀作“弧AB”。一條弧和經(jīng)過這條弧兩端的兩條半徑所圍成的圖形叫做扇形。頂點在圓心的角叫做圓心角。4、下面各圖中,哪些角是圓心角?5、找特點在同一個圓中,扇形

24、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系呢?三、知識應用1、 指出下列物體中的扇形。2、 下面各圖中的實線圍成的圖形是扇形嗎?四、布置作業(yè)作業(yè):第76頁練習十六,第2題第4題。第六課時 確定起跑線教學目標:1通過該活動讓學生了解田徑場跑道的結(jié)構,學會確定起跑線的方法。2通過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利用小組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3通過活動讓學生切實體會到探索的樂趣,感受到數(shù)學在體育等領域的廣泛應用。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同學們,11月12日我國在廣州承辦了第十六屆亞洲運動會,我國的體育健兒們努力拼搏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 今天,我們一同來欣賞兩個精彩的比賽片段,你們注意觀察它們的起點位置和終點位置。 一、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問題1情景導

25、入:(100米和400米的比賽實況錄像) 師:同學們對剛剛的兩場比賽有什么看法?生:終點位置相同,起點位置不同。2賽事回放:欣賞運動場上運動員起跑時的圖片。師:對比這兩組圖片,你們看到了什么?為什么?生:100米起跑在直道,距離相等;400米要經(jīng)過彎道,起點不一樣在彎道。)師:同學們的想法與我們體育比賽中的想法一樣,進行400米的比賽。如果從同一條起跑線起跑,外道比內(nèi)道長,相鄰跑道之間有差距,那就不公平了。為了公平的原則 ,400米比賽時會將起跑線依次向前移。那么這個距離可以隨便移動的嗎?如果不是隨便移動的,各跑道的起跑線應該相差多少米呢?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走進運動場,用我

26、們的知識找出相鄰起跑線相差多少米?確定一個公平的起跑線。(板書課題)二、觀察跑道,探究問題(一)了解跑道結(jié)構:(出示完整跑道圖)這是一個標準的運動場平面圖。一般來說,標準跑道是400米,共有8個道,最里面的一條我們通常叫做第一跑道,從里到外一次是1到8跑道。同學們這個400米的運動場400米指的是哪條跑道?(第一條跑道的內(nèi)側(cè)線)同學們還看懂了什么?生1:直道長都是85.96米,跑道寬是1.25米,第一條跑道的半圓形彎道的直徑是72.6米。生2:每一條跑道的兩個彎道能組成一個圓。師:一條跑道由哪幾部分組成(課件演示一條跑道)(兩個直道和兩個彎道)。在跑道上跑一圈的長度可以看成是哪幾部分的和? (

27、出示:跑道一圈長度=2個彎道長度+2個直道長度)師:8596米是指哪部分的長度?一條直道嗎?400米比賽,運動員繞著每條跑道跑,各跑道之間的差距會在跑道的哪一部分呢?生:差距在兩個彎道。 (二)討論尋求解決方法:1、請同學們拿出第一張學具,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 友情提示:(1)、彎道是什么形狀?左右兩個半圓形的彎道合起來是一個什么圖形?(2)、怎樣找出相鄰彎道的差距?相鄰彎道差距其實就是誰的長度之差?(3)、怎樣求相鄰跑道的長度差?2、匯報討論結(jié)果。(只要計算出各圓的周長,算出相鄰兩圓周長相差多少米,就知道相鄰跑道的差距,也就是相鄰起跑線相差多少米;求出跑道的全長,或求出跑道的彎道長,可以求

28、跑道差了)3、同學們開動腦筋,說得很好,下面請你們拿出第二張學具,以小組為單位,首先算一算第一條和第二條跑道的起點相差的距離是多少?(計算過程中,答案保留兩位小數(shù))算完后再把計算的結(jié)果填在表格中。(提醒表格中的周長和全長各指什么?)方法一:第一圈圓周長:3.14159*72.6228.08米 跑道一周的長度:85.96*2 + 228.08400米第二圈圓周長:3.14159*75.1235.93米跑道一周的長度:85.96*2+235.93=407.85米兩條跑道的差是:407.85-400=7.85米師:我們剛才的計算是先算兩個圓的周長,再算全長,最后算兩條跑道的差 ,計算起來很復雜,有沒

29、有什么簡單些的方法。方法二:直接用相鄰跑道的外圓和內(nèi)圓的周長相減。 3.14159*75.1-3.14159*72.6=7.85(米)相鄰兩條跑道的差=相鄰外圓周長一內(nèi)圓周長方法三:用相鄰外圓直徑與內(nèi)圓直徑的差*(75.1-72.6)*=7.85(米)相鄰兩條跑道的差=(相鄰外圓直徑-內(nèi)圓直徑)* (引導學生觀察直徑差兩個道寬,即道寬的2倍)方法四:相鄰兩條跑道的差=道寬*2*,(板書)1.25*2*3.14159=7.85(米)4、對比這四種方法,你們喜歡哪一種?為什么?生:最后一種。我們只知道一個條件就可以算出相鄰兩跑道的差。能給我們的計算帶來很大的方便。師:根據(jù)我們剛剛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其它相鄰

30、兩個跑道的差能算么?把剩下的填完整。師:經(jīng)過同學們的不斷努力我們最終得出了什么結(jié)論?到底要前移多少米呢?生:每相鄰兩條跑道的差都是7.85米,也就是說,每相鄰的外跑道的起跑線在內(nèi)跑道前7.85米的地方。過渡:剛剛我們學會了怎樣計算道差,接下來解決幾道生活中的問題。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師:在一次動物運動會,它們在比賽時調(diào)整了道寬,你能幫它們計算每道應依次提前多少米嗎?1、400米的跑步比賽,道寬為15米,起跑線該依次提前多少米?15×2×=3×314=942(米)2、剛才這個運動場進行的是400米賽,如果要進行200米的比賽,道寬為125米,起跑線又該依次提前多少米?生1:道寬與前面的400米一樣,我可以用前面算的785米除以2是3925米。生2:200米的比賽就只跑了400米的一半,跑了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