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內飾板設計規(guī)范_第1頁
門內飾板設計規(guī)范_第2頁
門內飾板設計規(guī)范_第3頁
門內飾板設計規(guī)范_第4頁
門內飾板設計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門內飾板總成設計規(guī)范 門內飾板總成設計規(guī)范1 范圍1.1 本規(guī)范適用于車門內飾板總成設計。 1.2 本規(guī)范適用于所有車。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規(guī)范的引用而成為本規(guī)范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后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規(guī)范,然而,鼓勵根據本規(guī)范達成協(xié)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規(guī)范。GB 8410-2006汽車內飾材料燃燒特性GB 115521999 轎車內部凸出物3 術語PP:聚已稀PVC:聚氯乙烯PU:聚氨酯4 目標性能41門內飾板的主要功能是包覆金屬門板,提供優(yōu)美外觀,并滿足人機工

2、程、舒適性、功能性和方便性等要求;為滿足更多的儲物功能,設置地圖袋、卡片夾、煙灰盒等;在側撞時提供適當的吸能保護,對車外噪聲提供屏蔽作用;42符合GB 8410-2006汽車內材料的燃燒特性;43滿足GB 115521999轎車內部凸出物法規(guī)要求5 門內飾板總成組成門內飾板本體、上飾板、嵌飾條、儲物袋、扶肘、拉手盒(蓋)、門腳燈蓋板及吸音綿等6設計方法 6.1 結構設計6.1.1門內飾板本體本體又稱基板或門飾板骨架,是聯(lián)接和安裝門內飾板系統(tǒng)中其他功能件和裝飾件的載體,應設計有定位和緊固系統(tǒng)使整個門飾板安裝到鈑金上。本體要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保持門飾板的形狀,需有布置合理的緊固點位置和設計合理的緊

3、固件使安裝時插入力小而拔出力大,還必須留有一定的變形空間起到以達到乘員保護的目的。上飾板有硬質和軟質兩類。硬質上飾板可單獨分塊,無造型或材料特殊要求也可與本體合為一個零件;軟質上飾板通常由表皮、發(fā)泡層和骨架三部分組成。上飾板與骨架通過孔銷定位,用焊接或螺釘方式連接。6.1.3嵌飾板嵌飾板用以提供手肘倚靠,以軟質為多,分層結構由表皮(面料、革或真皮)、發(fā)泡層和骨架三部分組成。嵌飾板有分離式和整體式兩種,整體式與本體一起成型,分離式可通過卡腳聯(lián)接固定或熱熔焊接。6.1.3.1硬質嵌飾板斷面,見圖1卡腳設計斷面尺寸卡接固定門內飾板本體嵌飾板硬質嵌飾板裝配關系斷面 圖16.1.3.2軟質嵌飾板斷面,見

4、圖2背裝式嵌飾板裝配斷面前裝式嵌飾板裝配斷面 圖2材料:表皮:推薦PVC發(fā)泡:PU嵌飾板基本:PP儲物袋門內飾板下部儲物空間通常稱為儲物袋。典型的儲物袋一般由從背面裝配上去的一塊裝飾板和門內本體共同構成,裝飾板與門基板的典型連接方式為熱鉚焊。門內飾板本體熱焊柱分布距離70100mm,結構及型面難以保證的區(qū)域取小值,相反,平坦的區(qū)域取大值。見圖3儲物袋裝配關系斷面儲物袋熱鉚焊接柱本體焊接柱斷面尺寸 圖36.1.5扶手分為整體式和分離式兩種。整體式一般與本體或嵌飾板一起成型,結構簡單、造價便宜;分離式扶手是在整體式不能滿足功能或造型要求的情況下設計的。分離式由扶手骨架、發(fā)泡層、包覆材料等部分構成。

5、見圖4門內飾板扶手門內飾板本體門內飾板扶手段面 圖46.1.6門內飾拉手根據門內飾板造型需求,門內飾板拉手可設計為與門內飾本體成一整體式,也可但單獨做成盒蓋型式,但拉手處應用螺釘與車身門內鈑聯(lián)接,盒蓋通過卡接固定.見圖5整體式設計有拉手盒 圖5門腳燈蓋板為方便乘客上下車方便,設計有門腳燈及門燈腳蓋板門腳燈蓋板材料:PC裝配斷面如下:見圖6門腳燈蓋板門腳燈蓋板裝配關系斷面卡腳尺寸斷面 圖66.2定位和緊固定位設計門飾板的最上端為上下定位(一般扣在車門內板的止口上),前段端的一個定位銷或者卡扣作為前后定位,以保證和儀表板的匹配關系,以周圍一圈的卡扣的止位面作為左右定位; 見圖7圖76.2.2緊固設

6、計飾板的緊固點一般均勻分布在內飾板的前后及下部邊界附近。為了保證卡扣不被脫開,卡扣之間的間隙不宜太大,一般建議在150mm300mm之間。同時在結構及型面較難保證的區(qū)域,卡扣間距取小值。最上端的卡扣與車門鈑金內板的止口邊的間距要重點考慮,太大易導致上部的間隙不好控制,太小了可能會導致裝配困難。一般視具體的飾板結構而定。在內飾板的前下端和后下端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一定要增加緊固點以保證此處的間隙。見圖8圖8門內飾板緊固卡扣推薦采用陸風系列車現有卡扣,門內鈑金沖壓孔的方向一定要從里向外沖.見圖9 門內飾板安裝卡扣斷面結構門內鈑沖壓方向 圖96.3碰撞保護和隔音降噪的設計6.3.1碰撞保護的設計在結構設

7、計中巧妙的運用一些特殊結構,可以在車輛受到撞擊的過程中減少乘員所受的沖擊能量,以提高對乘員的被動安全保護,如局部減薄、加吸能塊或將緊固點弱化成可潰縮的結構6.3.2隔音降噪的設計為了滿足隔音降噪需求,使乘員有一個相對舒適安靜的乘車環(huán)境,在門飾板背部設計隔音墊,設計時須注意考慮門飾板與門鈑金內板的間隙并避開線束、螺釘及某些附件等易干涉的位置。6.4 門內飾板與周邊零件的尺寸限定6.4.1門內飾板與周邊內飾件6.4.1.1門內飾板與儀表板由于門內飾板是個運動件,既要考慮門關閉狀態(tài)與儀表板及周邊零件的配合關系,還要考慮在整個開關門過程中以其他零件不干涉不刮擦,所以在設計門飾板時要考慮過度關門的情況,

8、在門飾板與儀表板之間留出足夠的間隙且間隙均勻。推薦間隙為6-10mm。6.4.1.2門內飾板與座椅門飾板應在座椅的整個移動行程中保持足夠的間隙,當座椅側面布置有座椅調節(jié)旋鈕時,應留足夠的手操作空間;同時門飾板的扶手和座椅、副儀表板的扶手一樣,其高度和傾斜角度應滿足人機要求。門飾板與座椅之間間隙一般不小于16mm。6.4.2門內飾板與主要的車身系統(tǒng)6.4.2.1門內飾板與車身車身提供給門內飾板的安裝孔尺寸要嚴格控制,過大易松脫,過小安裝困難,另需注意車身油漆對安裝孔也會產生較大影響。玻璃升降過程中與門飾板要保持一定的間隙,門內拉手運動過程中不能出現干涉和刮擦。門內飾板與門內鈑金最小間隙一般大于4mm。門內飾板周邊與門鈑金間隙一般考慮兩種思路: A、保證兩者之間有0.5mm的間隙; B、內飾板的前后兩邊界為0mm,下部將間隙放開,為1mm。過渡區(qū)域盡量平緩。見圖10 圖106.4.2.2門內飾板與密封條門內飾板不能降低密封條的密封性能。門內飾板與周邊零件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應保持足夠的間隙,以防止門內飾板與密封條刮擦及預防門內飾板下沉與周圍零件干涉。門內飾板周邊到門框密封條間隙6-8mm,周邊要求間隙均勻,在門檻處可略大(該間隙處于不可見區(qū),略大的間隙可消除制造誤差對裝配的影響)。 見圖11 圖116.4.3門內飾板與開關、手柄等控制系統(tǒng)門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