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周末專項練習_第1頁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周末專項練習_第2頁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周末專項練習_第3頁
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周末專項練習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五年級人教版語文下冊文言文閱讀理解周末專項練習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閱讀理解。楊氏之子梁國楊氏(sì shì)之子九歲,甚(shèn  shèng)聰惠??拙皆劊▃h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wéi  wèi )設果,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眱簯▂ng  yì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qíng)?!?選擇正確的讀音,打“”。2先解釋帶點詞的意思,再解釋整句話的意思。(1)孔

2、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 )(2)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保?  )( )(   )(3)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保?  )3楊氏之子的語言妙在哪里?_4想象一下,當孔君平聽到楊氏之子的話之后,會有什么樣的表現(xiàn)?自己試著寫一寫。_5這篇文章表達了怎樣的一種思想感情?_2. 課內(nèi)閱讀。子曰:“溫_而知_,可以為師矣?!弊釉唬骸耙奯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_也。”1在橫線上填上恰當?shù)脑~語。2解釋所填的詞語,把意思寫在下面的橫線上。_:_:_:_:3說說這兩句話的意思。_3. 閱讀理解。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

3、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1解釋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漫浪:_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急:_2讀書中的“三到”指的是_3為什么說“三到之中,心到最急?!保ㄓ迷木渥踊卮穑4第一句名言啟發(fā)我們讀書要_,由此,我想到了許多名人讀書的故事,例如:孔子“韋編三絕”、_、_。你有什么好的讀書方法,請寫出一兩點來。_4. 課外閱讀?;⑶蟀佾F而食之,得狐。狐曰:“子無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長百獸。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為不信,吾為子先行,子隨我后,觀百獸之見我而敢不走乎?”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

4、獸見之皆走?;⒉恢F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注釋:逆:違抗。不信:不誠實,不可靠。1解釋下列加點的字。(1)天帝使我長百獸(_)(2) 獸見之皆走(_)(3)子以我為不信(_)2翻譯下列句子。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_3從這則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語是_,與這個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語或四字詞語是_,它們都是用來比喻_的一類人。4你是如何評價文中的這只狐貍的?_5. 課外閱讀。精衛(wèi)填海又北二百里,曰發(fā)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wèi)”,其鳴自,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wèi)。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漳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5、。注釋:發(fā)鳩(ji)之山:古代傳說中的山名,舊說在山西境內(nèi)。柘(zhè)木:柘樹。文首:頭上有花紋。其鳴自詨:它的叫聲像是在呼喚自己的名字。少女:小女兒。1解釋下列的詞語。(1)白喙:_(2)以堙于東海:_2翻譯句子。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_3文中畫橫線的句子表現(xiàn)了女娃怎樣的精神?_4讀了這個神話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體會?_6. 閱讀理解。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說乎?有說則止,無說則退。”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弊⑨專褐梗号c

6、下文“退”相對,指留下。臣里:我家鄉(xiāng)。東家之子:東邊鄰居的女兒。著(zhuó):搽。施朱:涂煙脂。束素:一束白色生絹。這是形容腰細。含貝:比喻牙齒整齊潔白。1上文哪些語句影響到課文白鷺作者的遣詞造句?請用“_”畫出來。2找出文中的兩組反義詞,寫在下面的括號里。例:(止)(退) (_)(_) (_)(_)7. 回憶課文,回答問題。梁國楊氏子九歲,??拙剑覆辉?,乃。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曰:“此是。”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補充原文。2判斷下面的說法,對的打“”,錯的打“×”。(1)“君”與“夫子”都是對人的尊稱。(_)(2)句中的“家禽”和

7、現(xiàn)在的“家禽”意思一樣。(_)3文章的第一句話點明了人物及其特點,起到_的作用。4楊氏之子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孔君平與楊氏子很熟?_5你認為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_8. 閱讀課文節(jié)選,完成練習。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鄙龠x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日:“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辩娮悠谒?,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1選擇帶線字的解釋,在括號里打“”。  (1)伯牙鼓琴  樂器(   )   彈奏(   )   發(fā)動(   )  (2)洋洋

8、乎若江河  如果(   )   好像(   )   你(   )  (3)志在流水  志向(   )   記住(   )   記號(   )(4)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足夠(   )   值得(   )   腳(   )2解釋帶線字的意思。  (1)方鼓琴而志在高山(   )  (2)巍巍乎若泰山(   )  (3)少選之間(   ) 

9、 (4)洋洋乎若江河(   )  (5)伯牙破琴絕弦(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_(2)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_4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  從文中_可以看出伯牙和鐘子期是知音。鐘子期死后,伯牙 _,是因為_。文中_和_兩個動詞寫出了伯牙_的心情。5現(xiàn)在,人們常常用“高山流水”來比喻_。9. 小古文閱讀。王華還金王華六歲,與群兒戲水濱,見一客來濯足,以大醉,去,遺所提囊。取視之,數(shù)十金也。公度其醒必復來,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少頃,其人果號而至,公迎謂曰:“求爾金耶?”為指其處。其人喜,以一鋌為謝,卻不受。注

10、釋以:因為。遺:丟失。度:估計,思考。復:再。爾:你,你的。為:替,給。鋌:同“錠”。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1)與群兒戲水濱(_) (2)其人果號而至(_)2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這個故事發(fā)生在王華六歲時,地點是水邊。B.王華將金子投到水中,是想等人們走后,自己再取走,沒有想到那人找回來了,于是只好把金子還給他。C.其人“號”是因為擔心找不到他的金子,其人“喜”是因為金子失而復得。D.王華拒絕那人的報酬更加體現(xiàn)了他拾金不昧的可貴品格。10. 課內(nèi)閱讀我最棒。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父不在,  

11、;。為設果,  ??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眱簯暣鹪唬骸拔绰効兹甘欠蜃蛹仪??!?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填空。2寫出所填句子的意思。 _ _11. 閱讀短文,完成練習。濫(làn)竽(yú)充數(shù)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ln)食(sì)以數(shù)百人。宣王死,愍(mn)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選自韓非子)注釋:濫竽:不會吹竽。竽,一種古代樂器。處士:古代稱有學問、有品德而沒有做官的人為處士。說:通“悅”,喜歡。廩食以數(shù)百人:拿數(shù)百人的口糧來供養(yǎng)他們。廩,糧倉。食,供養(yǎng)。愍王:齊國國君,宣王的兒子。1

12、下列語句翻譯是否正確,正確打“”,錯誤打“×”。(1)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齊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_)(2)宣王說之:宣王對南郭處士說。(_)2宣王時,南郭處士能為王吹竽的原因是_,愍王時,南郭處士逃走的原因是_。(請用原文回答)3“濫竽充數(shù)”本來的意思是_,現(xiàn)在我們常用這個成語來諷刺那些_的人。12.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殼入口?;蛟唬骸笆沉忭毴?。”其人自護其短,曰:“A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去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B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產(chǎn),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注釋:

13、連同。 有的人。想要。因為、由于。1讀注釋,聯(lián)系上下文,解釋畫線句子的意思。A_B_ 2本文對你的啟發(fā),可以用論語中的句子 來說明。(  )A.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智也。B.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人不學而不蘊,不亦君子乎13. 課內(nèi)閱讀。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眱簯暣鹪唬骸拔绰効兹甘欠蜃蛹仪荨!?寫出文中加點字的意思。甚聰惠(_)   為設果(_)2“孔君平詣其父”中的“其”指的是_。3文章的第一句話點明了人物以及人物特點,起到_作用。4楊氏之子是一個怎樣的孩子?_14. 文言短篇閱讀。園中有樹,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