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拉丁美洲、巴西_第1頁
地理拉丁美洲、巴西_第2頁
地理拉丁美洲、巴西_第3頁
地理拉丁美洲、巴西_第4頁
地理拉丁美洲、巴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拉丁美洲、巴西2一、拉丁美洲的范圍組成墨西哥中美地峽西印度群島南美洲一、位置及范圍75W北部: 墨西哥高原 中美地峽(中美洲) 西印度群島 南部:南美洲1.范圍:美國以南的美洲國家和地區(qū) 1.地形高原:墨西哥高原 巴西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山地:安第斯山脈(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平原:亞馬孫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一、自然區(qū)域特征5拉丁美洲的島嶼西印度群島西印度群島火地島火地島麥哲倫海峽麥哲倫海峽 2.氣候拉丁美洲氣候特點:濕熱原因:位于赤道兩側 周圍海洋廣闊氣候分布: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亞馬遜平原,熱帶草原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主要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一、自然區(qū)域特征平原地區(qū)高原地

2、區(qū)高山地區(qū)40S以南安第斯山1234地形對氣候的影響氣候濕熱氣候比較溫和氣候垂直變化明顯西側迎風坡多雨東側背風坡少雨地形對氣候的影響為什么南美洲西岸氣候沿為什么南美洲西岸氣候沿太平洋沿岸狹長分布?太平洋沿岸狹長分布?A為_氣候B為_氣候 造成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_和_ 南美洲西岸氣候沿太平洋沿岸狹長分布南美洲西岸氣候沿太平洋沿岸狹長分布原原因因地中海溫帶荒漠大氣環(huán)流地形因素9 拉丁美洲氣候“濕熱”的成因10亞馬孫河流域形成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qū)原因南、北、西三面為高原山地,東面向大西洋敞開沿岸暖流經過,增溫濕潤東北信風、東南信風從大西洋帶來濕熱氣流匯集內陸水汽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東南信風

3、東南信風東北信風東北信風3.水文一、自然區(qū)域特征的的喀喀湖的的喀喀湖拉普拉塔河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巴拉那河亞馬孫河亞馬孫河以安第斯山為界,分屬大西洋和太平洋水系:以安第斯山為界,分屬大西洋和太平洋水系:太平洋水系短小流急太平洋水系短小流急大西洋水系河流多大西洋水系河流多,流量大流量大 世界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世界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亞馬孫河:亞馬孫河: .第一大河(世界水量最大、流域最廣)第一大河(世界水量最大、流域最廣),第二第二長河長河.水量大:流經雨林氣候區(qū),降水豐富水量大:流經雨林氣候區(qū),降水豐富.支流多支流多,流域廣:流域廣: 平原廣闊,水流平緩,利平原廣闊,水流平緩,利航運航運 .源于安第斯

4、山,經赤道地區(qū)入大西洋源于安第斯山,經赤道地區(qū)入大西洋 12巴拿馬運河1.人口一、人文區(qū)域特征1.人種:以混血人種為主2.人口分布:經濟比較發(fā)達和氣候條件比較好的西印度群島,巴西東南部,阿根廷沿海3.人口自然增長率:僅次于非洲4.城市發(fā)展:少數大城市迅速膨脹,而中小城市發(fā)張緩慢,人口聚集于少數大城市自然資源豐富1礦產:石油:加勒比海沿海(墨西哥、委內瑞拉) 白銀:墨西哥,鐵:巴西, 銅:智利和秘魯 2水能:巴西高原3漁業(yè):秘魯漁場4森林:熱帶雨林(紅木、烏木等),5草場: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牛)6.獨特動物:樹懶、大食蟻獸、卷尾猴、 巨嘴鳥2.資源一、人文區(qū)域特征石油:墨西哥、委瑞內拉銀:墨西

5、哥高原鐵:巴西銅、硝石:智利2.資源一、人文區(qū)域特征礦產資源石油,天然氣,鐵礦,銅,煤,此外,巴西的鈹、鉭、鈮,蘇里南和牙買加的鋁土,墨西哥的銀、硫磺,智利的硝石,古巴的鎳,哥倫比亞的綠寶石等均居世界前列。163.經濟一、人文區(qū)域特征都屬于發(fā)展中國家,努力發(fā)展現代工業(yè)且拉美地區(qū)普遍種植玉米、小麥、水稻、豆類等多種糧食作物和甘蔗、香蕉、可可、棉花、柑橘、咖啡等經濟作物。烏拉圭烏拉圭大豆、玉米阿根廷(阿根廷(出口出口農產品較多的農產品較多的國家)國家)大豆、玉米、棉花巴西巴西大豆、玉米、棉花哥斯達黎加哥斯達黎加大豆、棉花玻利維亞玻利維亞大豆智利智利大豆、玉米173.經濟一、人文區(qū)域特征國家近幾十年

6、來建立起來的工業(yè)部門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墨西哥鋼鐵、汽車、飛機制造肉類加工、機械制造石油加工石油加工現代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巴西巴西 1.位置一、自然區(qū)域特征巴西地跨西經35到西經74度,北緯5度到南緯35度。位于南美洲東南部,東臨南大西洋.大部分位于南回歸線和赤道之間(熱帶)世界上占有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世界上占有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拉美、南半球面積最大的國家拉美、南半球面積最大的國家2.地形、河流一、自然區(qū)域特征有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亞馬孫河。 亞馬孫平原(13) 巴西高原(23)3.氣候巴西大部分地區(qū)屬熱帶氣候,南部部分地區(qū)為亞熱帶氣候。亞馬遜平原年平均氣溫2528度,南部地區(qū)年

7、平均氣溫1619度。一、自然區(qū)域特征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氣候巴西高原:熱帶草原氣候,南部:亞熱帶季風氣候。亞馬遜森林案例作用亞馬孫河流域集中分布著地球上大約一半的熱帶森林,其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效應尤為顯著。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它的一呼一吸,深刻地影響著地球上大氣中的碳氧平衡。促進全球水循環(huán)、調節(jié)全球水平衡的作用熱帶雨林系統的優(yōu)勢光合作用強烈、生物循環(huán)旺盛、生物生長迅速,群落生產力高雨林生態(tài)的脆弱性有人說熱帶雨林是“長著森林的綠色沙漠”危害由于不合理的開發(fā),使得雨林不斷消減,導致雨林物種滅絕的速率加快。許多將來對人類可能具 有重要價值的物種,在還沒有被人類充分研究之前就已遭滅絕,有些物種甚至還未被

8、發(fā)現就已永遠消失了。這不能不說是人類財富的巨大損失。生物生物土壤土壤供給供給養(yǎng)分養(yǎng)分淋溶淋溶作用作用1.人口與城市一、人文區(qū)域特征人口1.4億,90在東南部沿海,人種復雜,白種人占一半稍多,使用葡萄牙語,信奉天主教。首都: 巴西利亞最大城市: 圣保羅最大港口: 里約熱內盧首都的遷移: 里約熱內盧巴西利亞 原因: 巴西首都原在東南沿海城市里約熱內盧,對廣大內地的管理和開發(fā)不便,為了開發(fā)內陸地區(qū),1956年,巴西將首都從東南沿海遷至中部高原上的巴西利亞。2.農產與資源一、人文區(qū)域特征1、農產品中,產量占世界首位的有:咖啡、甘蔗、香蕉和劍麻巴西主要出口的農產品:咖啡、蔗糖和大豆 但小麥仍需要進口。2.鐵礦,錳礦等產量豐富。3.森林資源豐富。4.水能資源豐富。90%的電力靠水力發(fā)電。伊泰普水電。3.經濟一、人文區(qū)域特征條件: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科技較發(fā)達部門:鋼鐵、汽車、造船、飛機制造、核電、通信、電子等分布:東南部鄰近鐵礦和海上交通便利的圣保羅、里約熱內盧能源:缺煤少石油,但水能資源豐富(90水電)人口城市分布特點及其影響因素巴西人文地理環(huán)境特征分析巴西高原熱帶濕熱氣候為主,高原地區(qū)氣候相對溫涼,適宜人口居住分布特征人口與城市原因東部沿海地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