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高處墜落應急預案1、 編制依據1、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2、安徽省交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置程序(試行);3、安徽省公路水運重點工程項目安全生產管理指南(第二版);4、安徽省交通建設工程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試行);5、S215宜徽公路皖蘇省界至廣德鳳橋段公路改建工程02標應急總體預案;6、JGJ80-91建筑施工高處作業(yè)安全技術規(guī)范。二、工程概括及可能發(fā)生的安全事故類型(一)工程概括S316巢廬路(廬城至桐城段)改建工程位于廬江縣境內,起點:位于G3京臺高速與廬城外環(huán)南路交口,起點樁號:K0+000,經柯坦鎮(zhèn)、在槐林莊上跨舒廬干渠,經黃家小
2、院、菜花店,在勝利莊利用廬銅鐵路預留的下穿框架橋下穿廬桐鐵路,轉左樂經何家屋、沿樂橋鎮(zhèn)規(guī)劃區(qū)外圍環(huán)鎮(zhèn)大道展線,經龍廟。止于樂橋鎮(zhèn)小章院;終點樁號:K9+000,路線全長:9.0公里沿線主要城鎮(zhèn):柯坦鎮(zhèn)、樂橋鎮(zhèn)。主要河流:舒廬干渠及排澇灌溉的小溝渠。本合同段大橋1座,跨徑組合(1-69),結構類型:下承式鋼箱系桿拱橋,上跨G3京臺高速,橋梁全長84.52m。全線共有圓管涵70道,主線43道,改路27道,箱涵18道,倒虹吸1道。(二)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危險源辨識應全面考慮三種時態(tài)、三種狀態(tài)、和六種類型,經過對施工生產全過程可能發(fā)生的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確認可能發(fā)生高處墜落事故的作業(yè)活動和作
3、業(yè)內容等因素。一旦發(fā)生高處墜落事故,可能造成人員重傷,甚至發(fā)生死亡事件。三、應急救援原則按照“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工作方針,切實落實防汛工作責任制,做到責任到位、指揮到位、人員到位、物資到位、措施到位、搶險及時,確保各項工作正常進行。為此,我項目部統(tǒng)一部署,為確保人員安全,杜絕重特大事故的發(fā)生,確保一旦發(fā)生險情,能夠及時有序、科學地采取相應有效措施,迅速排除高處墜落造成的危險,最大限度地減少施工現場人民生命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本項目高處墜落應急預案。4、 應急救援專項預案 (一)機構與職責 根據工作要求我標成立應急處置領導小組,成員如下: 1、現場指揮組 指 揮 長:張軍
4、副指揮長:吳燕歸、謝振武 成 員:武松偉、王昌盛、方磊、方春寶、遲高飛、楊康、諸長明、都壽春、任立明、丁至兵 職責:負責組織與指揮整個事故現場的搶救工作,向各應急小組調配應急所需的資源(人力、物力、資金)并對突發(fā)事件的應急響應工作做出決定。 2、搶救疏散組 組 長:張軍 副組長:吳燕歸成 員:方磊、武松偉王昌盛 職責:負責組織搶救受傷人員、疏散物資材料、汽車、設備工作,了解事故現場需要搶救人員的數量和搶救地點、危險程度并具體組織搶救疏散。負責車輛及相應工具的供應,通過各種方法了解事故現場全面情況及其變化,及時向現場指揮組提供真實可靠的情況。 3、后勤供應組 組 長:張軍 副組長:吳燕歸 成 員
5、:姚友軍 方 磊 職責:主要負責組織搶救傷員的應急救護工作。及時撥打報警電話說明事故發(fā)生地點,現場情況,以及傷員情況如何等。組織應急救援車輛運送輕傷者離開危險區(qū)域。 4、安全警戒組 組 長:王昌盛 副組長:武松偉 組 員:方 磊 姚友軍職責:負責現場警戒工作、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保護好事故現場。(二)救援隊伍1、應急隊伍預備由各工區(qū)組成名單如下: 遲高飛、任立明、范勁松、丁至兵、徐國強、吳章強、趙文俊、朱吉、吳明春、陳萬春、王猛。 2、應急隊伍的職責1)、一旦出現高處墜落事故,搶險應急隊伍應立即出動,聽從搶險應急領導小組的指揮和安排,具體實施強應急搶險工作。2)、應急搶險隊伍要挑選身強體壯的人員
6、組成,人員由各工區(qū)負責上報至項目部匯總,并定期開展應急演練,提高實戰(zhàn)能力和應變能力。3)、應急搶險隊伍應隨時處于待命狀態(tài),一旦出現突發(fā)事件,要做到搶險及時。五、預防與預警 (一)危險源監(jiān)控 1、安全生產管理部負責重大危險源信息的收集、調查、處理、統(tǒng)計、分析、總結和報告,建立生產安全事故監(jiān)測、預警等資料信息,依托應急指揮中心信息平臺及局域網絡,構建安全監(jiān)控信息網絡,逐步建成集監(jiān)測、控制、管理和救援于一體的高度信息化的生產安全事故預防預警體系。發(fā)布安全預警信息及相應預防措施,實現資源共享。2、各單位應當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企業(yè)有關規(guī)定,做好本單位事故預防工作,防止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發(fā)生;對重大危
7、險源進行重點監(jiān)控,及時分析重點監(jiān)控信息并跟蹤整改情況,報局安全生產管理部備案。 (二)預警行動針對生產施工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安全事故和突發(fā)緊急事件,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風險分析和安全評價工作,當發(fā)現存在重大安全隱患時,以隱患整改通知、通報等形式傳遞預警信息,并責令責任單位立即進行隱患整改,對整改落實情況進行復查,督促消除隱患,做到早發(fā)現、早報告、早處置,實現事前預防、降低損失目的。六、信息報告程序 1、事故發(fā)生后,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后,立即采取應急措施。發(fā)生死亡、重傷或重大經濟損失事故時,應立即向工程局應急指揮中心報告,指揮中心或事故單位負責人應于1小時
8、內,向事故發(fā)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事故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一) 發(fā)生事故的單位名稱及工程詳細名稱;(二) 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三) 事故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四) 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五) 事故搶救處理的情況和采取的措施;(六) 需要有關部門和單位協(xié)助事故搶救和處理的有關事宜。(七) 事故的報告單位、簽發(fā)人和時間。(見附錄三:事故快報表) 2、事故單位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并迅速采取必要的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蔓延擴大。因搶救傷員、防止事故的擴大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
9、標志、拍照、錄像、詳細記錄和繪制事故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手證,封存內業(yè)資料,為事故調查提供原始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隱瞞、謊報。 3、當自有應急無法保證控制事態(tài)發(fā)展時,應尋求外部支援。 4、門衛(wèi)24小時值守。七、應急處置 (一)響應分級按安全事故災難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應急響應級別原則上分為、級。當達到本預案應急響應條件時,事故單位應啟動本預案,并根據事故等級及時上報。 1、級應急響應:造成3人以上死亡(含失蹤)、10人以上重傷的事故。需要啟動級應急響應的其他事故。 2、級應急響應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蹤)、3-10人重傷事故。發(fā)生與安全生產有關的,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事
10、件;需要啟動級應急響應的其他安全事故。 3、發(fā)生級(3人以下重傷、其他安全事故)應急響應的安全事故,由事故單位按其制訂的應急預案啟動。 (二)響應程序 1、應急響應流程應急響應流程分為:接警通報、判斷、應急啟動、指揮控制、應急響應、應急恢復和應急結束等幾個步驟。(見附錄:應急響應流程圖) 2、應急響應行動級響應行動發(fā)生級響應事故及險情應由事故單位立即上報工程局,工程局接到事故報告后,立即召開緊急會議,啟動局級應急預案,通知指揮中心有關成員,組成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就有關重大應急事項作出決策和部署,并將有關情況向總公司匯報。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趕赴現場參加、指導現場應急救援。當出現救援人員及現
11、場人員有可能受到傷害的緊急情況時,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宣布應急避險命令;當救援困難,事故有進一步擴大等緊急情況出現時,應擴大應急相應程序,請求外部支援。級響應行動級應急響應由各單位負責啟動,并向工程局報告。事故單位應急指揮中心成立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前往事故地點,指揮現場應急救援,組織應急救援隊伍開展醫(yī)療救護,后勤保障、善后處理、信息發(fā)布、治安保衛(wèi)、事故調查等應急救援工作。向工程局報告有關事故處理進展情況。級響應行動發(fā)生級以下應急響應的安全事故,由事故單位按其制訂的應急 預案啟動,采取相應措施,消除社會影響。在救援過程中,要考慮傷者及傷者的朋友和親屬的心理感受,應進行必要的心理撫慰,把事故發(fā)生
12、后主要采取的救治措施和將要采取的措施向其做簡單明了的交待,避免情緒過激影響救治人員的正常工作; (三)處置措施1、當施工現場發(fā)生高處墜落事故時,目擊者應高聲呼救,并撥打應急電話通報項目經理,同時通知附近的管理人員,管理人員應迅速趕到出事地點,對事故情況迅速做出初步判斷,除臨時承但指揮應急搶救工作外,應迅速通知項目經理及相關人員、現場救護員馬上趕到事發(fā)地點;電話通知時,應準確的說事故地點、時間、受傷人數和傷害程度;2、項目經理接到報告后應及時趕到現場或緊急授權應急小組其他領導負責救援工作,并第一時間進行現場救治;應急救援負責人應根據物體打擊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應急救援措施:(1)房屋建筑:新杭服
13、務區(qū)、收費站1)從腳手架上、樓面的臨邊洞口中掉到泥土面、混凝土地面或樓面,墜落高度超過3米以上的,傷勢一般是較嚴重的,應立即送醫(yī)院搶救,避免延誤時間;應急負責人可依據緊急情況,撥打120求助。指派項目警戒組迅速對現場進行警戒、并維持秩序。掉到地面的,出事地點的20米范圍要停止作業(yè),疏散人員,并不得有無關人員圍觀,特別是要防止腳手架上或臨邊的其它作業(yè)人員的圍觀。2)從腳手架上、樓面的臨邊洞口中掉到架體內的防護層上、電梯井內的水平安全網上或其它水平安全防護層上時,項目經理或應急領導負責人應迅速對掉落人員的受傷情況做出判斷,如有必要應護送醫(yī)院進行救治,避免延誤時間。指派項目警戒組迅速對現場進行警戒、
14、并維持秩序。掉落地點的所有作業(yè)要馬上停止,離開作業(yè)面,不得在現場圍觀或逗留;3)如掉落地點搶救難度大,首先應轉至平臺上才方便進行救治。因此應急救援領導人必須召集在現場醫(yī)務人員和現場搶險組一起確定轉移方案。如掉到與樓面高差不超過80cm的腳手架的操作層上,則由醫(yī)務人員視察墜落者的傷勢情況,如其本人能走動,則由二個救護人員在旁邊保護的情況下,自己走下來;如不能走動或已失去意識,則應派二個身強力壯的救護人員在醫(yī)務人員的指導下把傷者抬到樓面上;如掉到與樓面高差不超過80cm的腳手架的操作層上,則除由醫(yī)務人員先上去視察墜落者的傷勢外,其它救援人員必須要先做好防護的情況下才能上去救援,防護措施有使用爬梯、
15、系好安全帶、派人在旁邊看護等措施,避免救援人員在轉移時發(fā)生高處墜落事故。如墜落者掉到電梯井或管道井的水平防護層時,如防護層是模板、竹笆板或鋼筋網片等硬質材料上時,先由搶險人員察看防護結構的安全性能、使用荷載情況,在確定能多人上去時才由現場醫(yī)務人員上去察看墜落者的傷勢情況,然后派二個救護人員上去在醫(yī)務人員的指導下轉移到樓面平臺上,否則要先加固防護結構;如管道井空間小,不能由多人進行轉移時,必須要派體力強健的人員救援,并且醫(yī)務人員一定要把要點講清楚才能實施救援行動。如墜落者掉到電梯井或高支模架等的水平安全網等柔性防護層上時,只要在墜落過程中墜落者沒有在空中碰撞或沒有被同時掉下的硬物擊傷,墜落者應是
16、神志清醒的;救援人員首先要對其高聲喊話,要其不要亂動或用力掙扎,必須先保持安靜,避免水平安全網在墜落者的重力沖擊下或本身強度不足等原因在墜落者的掙扎下破裂,墜落者再一次墜地受到傷害;墜落者應該保持安靜,由身體強壯身系安全帶的救援人員(安全帶掛到由墜落地點的上層位置垂下的麻繩上)的幫助下爬到樓面。如果墜落者因在空中碰撞或物體打擊等原因已經昏迷或神志不清時,墜落者的下部要先有防護措施,應由二人以上的救援者系上安全帶,由上一層電梯井口或上一層架子上垂下來的麻繩牽引著進入安全網中共同把墜落者轉移至樓面上進行救治。(2) 橋涵工程橋梁施工過程中,高處作業(yè)的機會比較多,經常在四邊臨空的高處進行作業(yè),施工條
17、件差,危險因素多。多年來,高墜傷亡事故占全部事故的比例較高,這種事情對社會影響較大,要作為安全預防等大事來工作。要避免發(fā)生高處墜落事故,必須加強監(jiān)控管理。對現場施工人員進行預防高處墜落的技術知識教育,使他們熟悉操作時必須使用的工具和防護用具。同進,在技術上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防止高處墜落事故的基本要求以預防墜落事故為目標,對于恐怕要發(fā)生墜落事故等事故的特定危險施工,在施工前制定防范措施,并應在日常安全檢查中加以確認。凡身體不適合從事高處作業(yè)的人員不得從事高處作業(yè)。從事高處作業(yè)的人員要按規(guī)定進行體檢和定期體檢。嚴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作業(yè)人員嚴禁互相打鬧,以免失足發(fā)生墜落危險。不得攀爬腳
18、手架。進行懸空作業(yè)時,應有牢靠的立足點并正確系掛安全帶。作業(yè)層上部周邊、基坑周邊等,必須設置1.2m高且能承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的臨時護欄,護欄圍密目式安全網。各種架子搭好后,項目安全負責人必須與架子工和使用的班組共同檢查驗收,驗收合格后,方準上架操作。3、現場應急救治措施高處墜落事故發(fā)生后,要對當事者進行及時的必要治療,現場搶救的重點應放在對休克、骨折和出血等幾種情形上?,F場救治困難或無效,應盡快送醫(yī)院進行搶救治療,避免延誤搶救的時間。1)首先由現場醫(yī)務人員觀察傷者的受傷情況、部位、傷害性質,如傷員發(fā)生休克,應立即處理。遇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臟擠壓。處于休克狀態(tài)
19、的傷員要讓其安靜、平臥、少動,并將下肢抬高約20度左右。2)如高處墜落者出現顱腦外傷,如傷者神志清醒,則先想辦法止血;如處在昏迷狀態(tài),則在止血的同時必須維持昏迷者的呼吸道暢通,要讓昏迷者平臥,面部轉向一側,以防舌根下墜或分泌物、嘔吐物吸入,發(fā)生阻塞。3)如高處墜落者出現骨折,不要盲目搬運傷者。應在骨折部位用夾板把受傷位置臨時固定,使斷端不再移位或刺傷肌肉、神經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處上下關節(jié)為原則,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竿等,在無材料的情況下,上肢可固定在身側,下肢與無骨折的下肢縛在一起,然后再用硬板擔架搬運。偶有凹陷骨折、嚴重的顱底骨折及嚴重的腦損傷癥狀出現,創(chuàng)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
20、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及時適醫(yī)院治療。4)發(fā)現脊椎受傷者,創(chuàng)傷處用消毒的紗布或清潔布等覆蓋傷口,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后。搬運時,將傷者平臥放在硬板擔架上,嚴禁只抬傷者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避免受傷者的脊椎移位、斷裂造成截癱或導致死亡。5)遇有創(chuàng)傷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如下:一般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1溶液)沖洗傷口,涂上紅汞,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加壓包扎止血法:用紗布、棉花等做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加以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1/2處(靠近心
21、臟位置),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腿上1/3處(靠邊近心臟位置)。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紗。每隔25-40min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min。 (四)應急過程中避免二次傷害的措施 1、發(fā)生高處墜落的傷者可能有骨折類傷害,搬運時要輕、穩(wěn)、快,避免震蕩,并隨時注意傷者的病情變化。沒有擔架時,可利用門板、椅子、梯子等制作簡單擔架運送。不要把刺出的斷骨送回傷口,以免感染和刺破血管和神經。有腹部創(chuàng)傷及背柱損傷者,應用臥位運送;胸部傷者一般取半臥位,顱腦損傷者一般取仰臥偏頭或側臥位子,以免嘔吐誤吸。避免救治不當引起二次傷害;2、如高處墜落者掉落時身體空有鋼筋、鋼管、木刺等異物時,不能隨便撥
22、出,避免體內大出血造成二次傷害;3、高處墜落者落在不易救援的地方時,要有可靠的防護措施之后才能接近進行救援,避免救援者或墜落者的二次墜落等事故;4、發(fā)生高處墜落處應立即封閉,禁止施工人員圍觀,避免人多擁擠造成無關人員的二次墜落或其它事故的發(fā)生;5、要特別防止墜落者的親屬和朋友在情緒失控的情況下對傷者的搬動、摟抱、晃動等動作或其它不正確的救援方法,避免不合理的動作造成對傷者的二次傷害;6、在及時對高處墜落點派專人進行看護或臨時進行防護,參與事故調查的人員應由熟悉現場環(huán)境的專職安全員帶路,前往現場調查取證,在取得充分證據,事故原因調查完畢后應及時對該位置和類似位置進行安全防護。防止人員從該位置再次
23、發(fā)生高處墜落造成二次事故的發(fā)生。 (五)應急心理輔導1、在救援過程中,要對傷者的朋友和親屬進行心理撫慰,主要把事故發(fā)生后主要采取的救治措施和將要采取的措施向其做簡單明了的交待,并征求其還有什么意見和要求,合理的意見給予采納,合理的要求予以滿足,避免情緒激動影響救治人員的正常工作;2、對墜落在危險位置,一時不能對其進行有效救援且神志清醒的高處墜落者,除了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外,還要由救援負責人或醫(yī)生對高處者,進行心理安慰,告訴其應急救援小組正在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救援,勸其平靜、不要亂動,也不要大喊大叫或大哭大鬧,避免其不當的動作造成二次墜落或由于情緒激動消耗體力加重傷勢。3、發(fā)生高處墜落后,人員往往受傷較重,特別是因傷致殘的時候,受傷人員會覺得很悲觀,應由傷者的朋友或親屬在旁邊對其進行鼓勵;同時項目領導或公司的領導要派專人對其進行安慰,使其恢復對生活的信心,從而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早日恢復,做好善后處理工作。八、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根據建筑工程事故類別、特點以及應急救援工作的實際需要,應急救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北京市海淀區(qū)重點初中高二物理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湖北省荊門市2025年物理高一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甘肅省定西市岷縣二中2025年物理高二下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qū)實驗中學2025屆高一物理第二學期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福建省泉州三中物理高一第二學期期末預測試題含解析
- 2025年內蒙古烏拉特前旗一中物理高二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解析
- 2025屆陜西省渭南市蒲城縣物理高二下期末達標檢測試題含解析
- 江蘇百校聯(lián)考2025屆物理高一下期末監(jiān)測試題含解析
- 腈綸產業(yè)綠色供應鏈-洞察及研究
- 企業(yè)校園宣講會策劃書
-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國企招聘筆試真題2024
- 電腦供貨方案、售后服務方案
- 姜黃素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云南省康旅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數據資產:會計研究的新領域
- 工業(yè)自動化設備交驗后的保修服務措施
- GB/T 15561-2024數字指示軌道衡
- 課內外文言文對比閱讀專題練(八上)2023年初中語文中考一輪教材復習
- 皮膚科進修后匯報
- GB/T 45089-20240~3歲嬰幼兒居家照護服務規(guī)范
- 護理參會后匯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