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原則講義_第1頁
防治原則講義_第2頁
防治原則講義_第3頁
防治原則講義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防治原則第一節(jié)預防1 .治未病的概念預防,就是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傳統(tǒng)稱為“治未病”。預防,對于健康人來 說,可增強體質,預防疾病的發(fā)生:對于病者而言,可防止疾病的發(fā)展與傳變。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 和既病防變兩個方面。2 .未病先防<1)養(yǎng)生以增強正氣。其措施主要有:順應自然,養(yǎng)性調神,護腎保精,形體鍛煉, 調理飲食,針灸、推拿、藥物調養(yǎng)等。(2)防止病邪侵害。其措施主要有:避其邪氣,素問上古天真論曰:“虛邪賊風,避之 有時?!彼幬镱A防以防止病邪傷害。3 .既病防變既病防變是指在疾病發(fā)生之后,力求做到:<1)早期診治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

2、治者治皮毛,其次治 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保?)防止疾病的傳變:阻截病傳途徑;先安未受邪之地。既病防變屬于A.治病求本B.治未病C.因人制宜D.因地制宜E.因地制宜I1正確答案B答案解析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兩個方面。第二節(jié)治則一、治則、治法的概念治則,是治療疾病時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如扶正祛邪、調整陰陽、正治反治、治標治本、三因 制宜承治法,是在一定治則指導下制訂的針對疾病與證的具體治療大法、治療方法和治療措施。其中治療 大法是針對某一類相同病機的證而確立的,如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八法。二、正治與反治1 .正治(逆治)逆其證候性質

3、而治的一種常用治療法則,適用于疾病征象與疾病本質一致的病證。具體方法有: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則補之、實則瀉之。(1)寒者熱之是指寒性病證出現(xiàn)寒象,用溫熱方藥來治療。即以熱藥治寒證。(2)熱者寒之是指熱性病證出現(xiàn)熱象,用寒涼方藥來治療。即以寒藥治熱證。(3)虛則補之是指虛損性病證出現(xiàn)虛象,用具有補益作用的方藥來治療。即以補益藥治虛證。(4)實則瀉之是指實性病證出現(xiàn)實象,用攻逐邪實的方藥來治療。即以攻邪瀉實藥治實證。2 .反治(從治)是指采用方藥或施術的性質順從疾病的假象而治的一種治療原則。適用于疾病的 征象與其本質不完全吻合的病證廠具體方法有:熱因熱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1)熱因

4、熱用即以熱治熱,是指用熱性藥物來治療具有假熱征象的真寒假熱證。<2)寒因寒用即以寒治寒,是指用寒性藥物來治療具有假寒征象的真熱假寒證。<3)塞因塞用即以補開塞,是指用補益藥物來治療具有閉塞不通癥狀的真虛假實證。(4)通因通用即以通治通,是指用通利的藥物來治療具有通瀉癥狀的真實假虛證。三、治標與治本1 .定義在中醫(yī)學中常用來概括病變過程中矛盾的主次先后關系。治療疾病時,要根據(jù)病情的標本 主次不同,靈活掌握治療的先后緩急。2 .方法<1)緩則治本多用在病情緩和、病勢遷延、暫無急重病狀的情況下,此時必須著眼于疾病本質 的治療。如痛病肺腎陰虛之咳嗽,肺腎陰虛是本,咳嗽、潮熱、盜汗是標

5、,采滋補肺腎之陰以治其本, 本病得以恢復,咳嗽盜汗等諸癥也自然會消除。(2)急則治標適用于病情嚴重,在疾病過程中又出現(xiàn)某些急重癥狀的情況。這時則應當先治或 急治。如病因明確的劇痛,頻繁嘔吐,二便不通等,可分別采用緩急止痛、降逆止嘔、通利二便等治標 之法緩解危機。又如水瞰病人肝血瘀阻為本,腹水為標,先治標病之腹水,待腹水減退,病情穩(wěn)定后, 再治其肝病。又如大出血病人,應采用“急則治其標”緊急止血,待血I匕 病情緩和后再治其本。(3)標本兼治 病變過程中標本錯雜并重時,當標本兼治。如素體氣虛,抗病力低下,反復感冒, 如單補氣則易留邪,只解表則易傷正,當標本兼顧,治宜益氣解表等。四、扶正與祛邪1 .

6、扶正祛邪的概念扶正,即扶助正氣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適用于各種虛性病變,即“虛則補之”。祛邪,即祛除邪氣以安正氣。適用于各種實性病變,即所謂“實則瀉之”。2 .方法與運用扶正多用補虛的方法,祛邪多用瀉實的方法。<1)以正虛為主要矛盾,邪氣不盛的虛性病證,采用補虛法。(2)以邪實為主要矛盾,正氣未衰的實性病證,采用祛邪法。(3)正虛邪實病證,而且扶正不致留邪,祛邪不會傷正者,采用扶正祛邪兼用的方法。(4)雖邪盛正虛,但正氣尚能耐攻,若兼顧扶正反會助邪的病證,采用先祛邪后扶正的方法。(5)正虛邪實,正氣過于虛弱,若兼以攻邪,則反而更傷正氣者,應采用先扶正后祛邪的方法。五、調整陰陽1 .調整陰

7、陽為臨床治療的根本法則之一。2 .方法(1)損其有余 適用于陰陽中任何一方偏盛有余的實證。包括兩個方面:瀉其陽盛:適用于“陽勝則熱”的實熱證,即“熱者寒之”。損其陰盛:適用于“陰勝則寒”的實寒證,即“寒者熱之”。<2)補其不足(陰陽偏虛)也包括兩個方面:陰陽互制之調補陰陽:陰虛則熱的虛熱證,治宜滋陰以抑陽。陽虛則寒的虛寒證,治宜扶陽以抑 陰。陰陽互濟之調補陰陽:對于虛熱證與虛寒證,可用陰中求陽與陽中求陰的治法。此即陰陽互濟的 方法。陰中求陽:即補陽時適當佐以補陰藥;陽中求陰:即補陰時適當佐以補陽藥。(3)陰陽兩補(陰陽互損)對陰陽兩虛則可采用陰陽并補之法治療。但須分清主次而用:陽損及 陰,出現(xiàn)以陽虛為主的陰陽兩虛,則應在補用的基礎上輔以滋陰之品。陰損及陽,出現(xiàn)以陰虛為主的陰 用兩虛,則應在滋陰的基礎上輔以補陽之品。A.因人制宜B.因時制宜C.因病制宜D.因地制宜E.因證制宜I1正確答案A答案解析因人制宜是根據(jù)病人的年齡、性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