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實驗報告_第1頁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實驗報告_第2頁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實驗報告_第3頁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實驗報告_第4頁
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實驗報告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實驗報告實驗一:比較有蓋和無蓋杯子中水量的變化。(1)實驗材料:兩個大小相同的杯子、塑料薄膜、橡皮筋。(2)實驗步驟:向兩個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標出水的高度。用塑料薄膜蓋好其中一個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另一個不蓋。把它們放到通風和向陽的位置。23天后,觀察兩個杯子中水量的變化。(3)實驗現(xiàn)象:兩個杯子中水的高度全部低于標出的高度,沒有塑料薄膜杯子 中的水比有塑料薄膜杯子中的水少。塑料薄膜上有水珠出現(xiàn)。(4)實驗結(jié)論:水變成水蒸氣進入到空氣中。實驗二:觀察倒扣在地面上的塑料盒中的變化。(1)實驗材料:透明的塑料盒。(2)實驗步驟:將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放置

2、一段時間, 觀察盒中的變化。(3)實驗現(xiàn)象:放置一段時間后,塑料盒內(nèi)部出現(xiàn)細小的水珠, 放置時間越長水珠越大,當水珠增長到一定大小時會流下或落到地而 o(4)實驗結(jié)論:地面上的水變成水蒸氣進人到空氣中,進入到空氣中的水蒸氣可以變成水珠重新落回到地面上。實驗三:給燒杯里的水加熱,觀察和記錄水在加熱過程中的變化。(1)實驗材料:燒杯、清水、石棉網(wǎng)、三腳架、酒精燈、溫度計。(2)實驗步驟:在燒杯中加入一些清水,放在火上加熱。觀察加熱過程中水的變化和溫度的變化,記錄水沸騰時的溫 度。觀察水沸騰時,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的各種現(xiàn)象。將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騰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擠壓過), 觀察袋子的變化。(

3、3)實驗現(xiàn)象:加熱過程中,燒杯壁開始變模糊并且水面冒熱氣,杯底開始產(chǎn) 生小氣泡,氣泡上升;隨著加熱進行,小氣泡越來越多,上升速度越 來越快;燒杯口有水汽形成,加熱一段時間后,液面開始沸騰。加熱過程中,水的溫度逐漸上升,溫度升到100時,水出現(xiàn) 沸騰現(xiàn)象;再繼續(xù)加熱,水的溫度不再發(fā)生變化;移走酒精燈后,溫 度開始緩慢下降。漏斗上的塑料袋鼓起來。(4)實驗結(jié)論:一般情況下,當溫度上升到100時水會沸騰。 水加熱后有氣體產(chǎn)生。實驗四:觀察并記錄水結(jié)冰過程中的各種變化。(1)實驗材料:試管、燒杯、溫度計、食鹽、純凈水、碎冰、記號筆、藥匙或小勺。(2)實驗步驟:在一支試管中加入約14的純凈水,用溫度計測

4、量水的溫度, 在水面處做好標記。將裝有純凈水的試管放入盛滿碎冰(加入了食鹽)的容器(燒杯) 中,用溫度計測量試管中水的溫度。溫度計插入水中的位置保持不變,等待試管中的水結(jié)冰。當試管中的水開始結(jié)冰時,記錄溫度。水完全結(jié)冰后,在試管上標記冰柱的高度。(3)實驗結(jié)論:當環(huán)境溫度低于0,水的溫度下降到0時, 水開始結(jié)冰。水結(jié)冰時,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會長時間保持在0C。水 結(jié)冰之后體積變大。實驗五:觀察并記錄冰融化成水的過程中有哪些變化。(1)實驗材料:一支結(jié)冰的試管,燒杯,熱水,記號筆、溫度 計。(2)實驗步驟:取一支結(jié)冰的試管,在冰面處做上標記,把試管浸在熱水里, 觀察冰的融化過程。在冰融化過程中,記

5、錄溫度的變化。當冰完全融化成水后,在試管內(nèi)的水面處做上標記,比較冰和 水的體積。(3)實驗現(xiàn)象:冰的溫度一直在升高,當溫度升高到0C時冰 開始融化,試管壁不斷有水珠流下,冰的體積慢慢變小,直至完全融 化。(4)實驗結(jié)論:冰融化成水后,由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體積變小。實驗六:設計一個實驗說明不同的物質(zh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能不 一樣。(1)實驗材料:2個完全相同的小燒杯、2根玻璃棒、食鹽、小 蘇打、純凈水、電子天平、量筒等。(2)實驗步驟:在2個小燒杯中分別放入50毫升水。分別取大約20克食鹽和小蘇打,再把它們平均分成8小份, 每小份約25克食鹽(也可以直接用電子天平稱量)。取一小份食鹽,加入一個小燒杯中

6、,用玻璃棒充分攪拌。在食 鹽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食鹽,繼續(xù)攪拌直到食鹽不能溶解 為止。按同樣的方法,將小蘇打一份一份地溶解,直到不能溶解為止。記錄食鹽和小蘇打溶解在50毫升水中的份數(shù)。(3)實驗結(jié)論:食鹽和小蘇打都可以在水中溶解,但兩者在水 中溶解的量不同,食鹽比小蘇打的溶解能力強。實驗七:探索溫度與溶解快慢的關系。(1)實驗材料:2個燒杯、食鹽、冷水、熱水、記錄表。(2)實驗步驟:分別向2個小燒杯中加入50毫升的熱水和冷水。取食鹽20克,平分為2份(每份約10克),同時分別放入2個小燒杯中,都不攪拌。靜止不動,觀察比較食鹽溶解的快慢。整理觀察信息,填寫實驗記錄表。(3)實驗結(jié)果:食鹽在熱

7、水中的溶解速度比在冷水中快。(4)實驗結(jié)論:食鹽在水中的溶解快慢與水的溫度有關,水溫 越高,溶解速度越快。實驗八:分離食鹽和沙的混合物。(1)實驗材料:食鹽和沙的混合物、水、燒杯、玻璃棒。(2)實驗步驟:將食鹽和沙的混合物加入水中,用玻璃棒輕輕攪拌。停止攪拌,靜置一會兒,觀察現(xiàn)象,做好記錄。(3)實驗現(xiàn)象:有部分固體消失不見了,但燒杯底部仍留有部 分褐色固體。(4)實驗結(jié)論:食鹽能溶解于水中,食鹽微粒與水分子形成均 一穩(wěn)定的溶液,肉眼看不到食鹽顆粒;沙不能溶解于水中,最終全部 沉淀于燒杯底部。實驗九:分離沙和食鹽溶液。(1)實驗材料:沙和食鹽溶液的混合物、燒杯、玻璃棒、漏斗、 帶鐵圈的鐵架臺、

8、濾紙。(2)實驗步驟:將濾紙對折兩次后,沿著一條邊打開,放入漏斗中。用玻璃棒沾點水潤濕濾紙,使濾紙緊貼漏斗,將漏斗固定在鐵 架臺的鐵圈內(nèi),漏斗頸的底端緊貼燒杯內(nèi)壁。玻璃棒傾斜約45。,一端輕靠三層濾紙。過濾時將混合物沿著 玻璃棒緩慢流入漏斗中,注意漏斗內(nèi)的液體液面要低于濾紙邊緣。觀察過濾前后燒杯中液體和濾紙的變化,認真記錄。實驗結(jié)論:通過過濾的方法將沙與食鹽溶液分離開。實驗十:分離食鹽和水。(1)實驗材料:蒸發(fā)皿、燒杯、玻璃棒、酒精燈、石棉網(wǎng)、三 腳架、珀煙鉗、放大鏡、實驗二中過濾得到的食鹽溶液。(2)實驗步驟:將蒸發(fā)蒸發(fā)皿放在三腳架的石棉網(wǎng)上,將酒精燈點燃放在石棉 網(wǎng)下方,向蒸發(fā)皿中加入約10毫升的鹽水。邊加熱邊攪拌。當蒸發(fā)皿底部出現(xiàn)大量白色晶體時,熄滅酒精燈,利用余溫將白色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