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反應堆工程概論作業(yè)全集_第1頁
核反應堆工程概論作業(yè)全集_第2頁
核反應堆工程概論作業(yè)全集_第3頁
核反應堆工程概論作業(yè)全集_第4頁
核反應堆工程概論作業(yè)全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核反應堆工程概論 2007.9核反應堆工程概論習題作業(yè)劉巧芬 2011212386第二章 核物理基礎2.1假設一個成年人體內(nèi)含有0.25kg的鉀,其中0.012%的鉀是放射性Beta的發(fā)射體鉀-40(半衰期1.3x109a)。試計算該人體的活度。2.2以MeV為單位計算下列三種聚變反應中釋放的能量: 使用質量 = 1.007825; = 2.014102; = 3.01605; = 3.01603; = 4.002603; = 1.008665。質量單位為原子質量單位u:1u = 1.6605655x10-27kg。假設前兩個反應以相同的速率同時發(fā)生,而第二種反應中生成的3H(氚)又迅速地發(fā)生

2、了第三個反應。試估算1kg的氘發(fā)生上述三中聚變反應后理論上可得到多少能量。將結果與1kg的235U裂變所釋放的能量相比較。2.3氫的熱中子俘獲微觀截面為0.33靶,氧是2x10-4靶。試分析水分子的熱中子俘獲宏觀截面(水的密度取1.0噸/米3)。比較該宏觀截面中氫和氧的貢獻比例。2.4如果每100個鈾原子裂變產(chǎn)生25個穩(wěn)定的裂變產(chǎn)物氣體原子(氣體為單原子氣體),試分析一座熱功率為3000MW的反應堆運行一年產(chǎn)生的裂變氣體在標準狀態(tài)下的體積。2.5每次裂變的裂變產(chǎn)物衰變熱可近似描述成 Pd=2.85x10-6 T-1.2 MeV/s。3000MW熱功率的反應堆穩(wěn)定運行T0時間后停堆。試推導停堆后

3、t時刻裂變產(chǎn)物衰變熱(剩余發(fā)熱)功率。時間T、T0、t均以天為單位。2.6 100萬千瓦電功率的反應堆內(nèi)每年約多少噸235U裂變?同樣電功率的燃煤鍋爐每年要燃燒多少噸煤?假設:核電站和火電站的熱電轉換效率分別為33%和40%。核反應堆內(nèi)的裂變能皆由235U產(chǎn)生,每次裂變的可回收能量為200MeV。煤的熱值取每噸7x106Kcal。第三章 中子的擴散、慢化與臨界理論3.1試確定在H、C介質中2.0MeV的快中子慢化到1.0eV所經(jīng)歷的平均碰撞次數(shù)。3.2(選做)無限大、中能段無吸收的慢化介質中快中子源強為So。定義慢化密度q(E)為單位時間單位體積內(nèi)慢化到能量E以下的中子數(shù)目。中能中子段的通量可

4、近似表示為(E)=C/E,其中C為常數(shù)。試推導慢化密度的表達式。并利用穩(wěn)態(tài)情況下q(E)=So,確定常數(shù)C。3.3 設有均勻化了的一座水慢化反應堆和一座石墨慢化反應堆,它們歸并的單群參數(shù)如下:熱群參數(shù)D (cm)a (1/cm)f (1/cm)f (1/cm)水堆0.35430.1210.18510.07527石墨堆1.62950.0035480.0063660.002575按照單群理論,分別求解下列問題:(1) K,(2)擴散長度,(3)反應堆材料曲率,(4) 具有最小堆芯體積的圓柱形反應堆臨界尺寸,(5) 使Keff=1.2并堆芯體積最小的圓柱形反應堆幾何尺寸。思考造成水堆與石墨堆臨界尺寸

5、差別的原因。 第四章 反應堆動態(tài)物理反應性變化與控制4.1 裂變產(chǎn)物135I(碘)和135Xe(氙)的簡化衰變鏈如下圖所示,(1):請列出碘和氙兩個核素的平均核素密度(NI和NX)隨時間變化的微分方程。碘和氙的衰變常數(shù)為I和X,氙的微觀吸收截面為a。(2):給出反應堆穩(wěn)定運行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碘和氙的平均核素密度(NIo和NXo)的解析表達式。(3):計算滿功率穩(wěn)態(tài)運行時NXo的具體數(shù)值 (注意T1/2 = ln2/)。(4):在(3)的基礎上,估算由于135Xe的存在而導致的對Keff的補償量,可忽略氙中毒對中子泄漏的影響。裂變材料裂變產(chǎn)額wI = 6.45% 衰變 衰變135 Cs135 Xe

6、135 IT1/2 = 9.1 h T1/2 = 6.6 h(n , )反應a = 2.65x106 barn(1barn = 10-24 cm2)136 Xe135I(碘)和135Xe(氙)衰變鏈簡化示意圖第五章 中子動力學5.1 求使反應堆穩(wěn)定周期為20秒的階躍反應性引入量。取 va (1+L2B2)-1 = 10-4秒。第六章 反應堆輻射屏蔽思考題4.4 試述下列各單位的物理意義:貝可、戈瑞、希沃特、居里、倫琴、拉德、雷姆。4.5 輻射防護規(guī)定(GB8703-88)對輻射工作人員和公眾規(guī)定的年有效劑量當量限值各為多少?4.6 壓水堆核電廠輻射屏蔽設計準則(EJ317-88)對壓水堆核電廠

7、的控制區(qū)分為哪幾個工作區(qū)?它們的劑量當量率的限值各為多少?習題4.2 若輻射工作人員每年工作50周,每周工作40h,如果年有效劑量當量限值均勻分配,則每小時的劑量當量應控制為多少?4.3 在某核事件中一個2000人的城鎮(zhèn)受輻射,其中500人受到0.001Sv,1000人受到0.002 Sv,另外500人受到0.003 Sv的劑量當量照射,求集體劑量。第七章 堆內(nèi)熱量的產(chǎn)生與傳輸思考題5.1 反應堆所允許釋放的熱功率主要取決于什么因素?5.2 堆內(nèi)的熱源起自何因?其空間分布如何確定?5.4 什么叫積分熱導率?5.7氣液兩相流在垂直加熱通道中流動時,一般有哪幾種流型?5.8 按傳熱機理沸騰可分為哪

8、幾類?5.9 什么叫臨界熱流密度?習題5.1 某壓水堆壓力容器內(nèi)表面某點處的光子注量率值如附表所示(設光子按能量分為7群,每群的平均能量分別為E=0.5;1;2;3;4;6;8MeV),壓力容器材料的射線能量吸收系數(shù)可取鐵的相應值,求該點處射線的體積釋熱率。附表:射線平均能量(MeV)0.5123468(cm-2/s)1.3×1082.26×1081.43×10102.38×10105.62×1091.35×1097.27×1085.4 某壓水堆中的某根燃料元件,其芯塊直徑du=8.43mm,燃料元件外徑dw=10mm,包殼

9、厚度=0.7mm,最大線功率密度ql(0)=460W/cm,冷卻劑進口溫度Tf,in=288,冷卻劑工作壓力p=15.5MPa,堆芯高度HeH=2.9m,冷卻該燃料元件的冷卻劑流量W=0.333kg/s。若軸向坐標z的原點取在元件的半高度處,燃料元件沿軸向的釋熱率按余弦分布,試求該燃料元件軸向z=+0.75m處冷卻劑與元件壁面間的傳熱系數(shù)h=4.73×104W/(m2·);冷卻劑比熱容cp=5.46×103J/(kg·),包殼熱導率Kw=20W/(m·);間隙傳熱系數(shù)hg=5678W/(m2·) 的冷卻劑溫度Tf、包殼外表面溫度Tw、

10、包殼內(nèi)表面溫度Tg、燃料芯塊表面溫度Tu和芯塊中心溫度T0。第八章 流體動力學 思考題6.1 單相流壓降通常有哪幾項組成?引起這些壓降的原因是什么?6.2 什么叫強制循環(huán)流動?什么叫自然循環(huán)流動?6.4 壓水堆中,冷卻劑流入堆芯時各通道的流量分配不均勻的原因有哪些?6.5 兩相流動不穩(wěn)定性對設備的運行和安全有什么不利影響?習題6.2 設有長度L=1.5m的豎直沸騰通道,通道的表面粗糙度相當于冷拉管。通道的橫截面為a×b=0.1×0.15m2。只在它寬邊的兩個面上均勻加熱,平均熱流密度q=80W/cm2,通道的運行壓力p=7.446MPa。進入通道的水是飽和水,入口流速vin

11、=1.2m/s。通道的平均壁面溫度Tw=292。試計算通道內(nèi)的流動壓降。6.4 有如圖6.10的冷卻劑系統(tǒng),若堆芯高度H12=3.66m,蒸汽發(fā)生器U形管高度H30=H04=11.5m,冷卻劑工作壓力為15.5MPa,堆芯入口冷卻劑溫度為290,堆芯出口冷卻劑溫度為330,堆芯出口點2與蒸汽發(fā)生器入口點3之間的垂直高度H23=6m。求主泵斷電時一回路系統(tǒng)的自然循環(huán)驅動壓頭。第九章 反應堆穩(wěn)態(tài)熱工設計思考題7.1 試述熱工設計準則。7.2 何為熱通道?何謂熱點?7.5影響臨界熱流密度的因素是什么?7.6試述單通道模型與子通道模型的差異。習題7.1 設反應堆中冷卻劑的工作壓力p=15.5MPa,質

12、量流速G=8.19×106kg/(m2·h),通道進口水的焓Hf,in=1.279×106J/kg,通道的當量直徑De=12.52×10-3m。冷卻劑通道軸向某高度z處的含汽量xe,z=(-0.2252),熱流密度qz=1.255×106W/m2.試用W-3公式計算z處的臨界熱流密度qDNB(不考慮冷壁效應等的修正)。7.2 已知某壓水堆以二氧化鈾作燃料,Zr-4合金做包殼,堆內(nèi)熱功率NT=2895MW,堆內(nèi)冷卻劑的工作壓力p=15.5MPa,堆芯進口處的冷卻劑總流量Wt=5.02×106kg/h,燃料元件外徑dw=9.5mm,包殼內(nèi)徑dg=8.36mm,芯塊直徑du=8.19mm,柵距P=12.6mm,燃料元件按正方形柵格排列,每個燃料組件內(nèi)的元件數(shù)為(17×17-25)根??紤]到燃料裝卸的要求,取組件間的水隙=0.8mm。堆芯高度L=3.66m,設燃料元件內(nèi)的釋熱量占堆總熱功率的份額Fu=97.4%,略去冷卻劑中的釋熱量,可供冷卻燃料元件的冷卻劑有效流量Wef占總流量Wt的91%。焓升核熱通道因子FNH=1.435,軸向核熱通道因子FNz=1.54,熱流密度核熱點因子FNq=FNHF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