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通病防治措施1_第1頁
質量通病防治措施1_第2頁
質量通病防治措施1_第3頁
質量通病防治措施1_第4頁
質量通病防治措施1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3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西昌木里白碉35千伏輸變電程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 工程規(guī)模22 編制依據(jù)33 適用范圍及目的34 組織機構35 組織機構人員職責46 各管理機構的職責47 工程質量管理通病防治的措施58 質量控制點的設置1141、工程規(guī)模1 .工程概況西昌木里白碉35千伏輸變電新建工程:線路長度26.9KM:線路路徑:線路從鋤頭灣llOkV變35kV構架,從HOkV鋤頭灣變出線后右轉到磨 房溝,向南方向前進至羊窩子,后經民海子、藥鋪溝、馬場、上藥鋪、下藥鋪、陰山再 右轉近白碉變,線路起于鋤頭灣llOkV變35kV構架至白碉變電站,全長26. 9km。本工程 10mm、20mm冰區(qū)A、C相導線推薦采用LGJ-1

2、20/20鋼芯鋁絞線,B相導線采用16芯OPPC 光纖架空相線,全線架設一根LBGJ-50-20AC鋁包鋼絞線地線,避雷線不進站;2.施工規(guī)模工程名稱西昌木里白碉35千伏輸變電工程起迄點起于110KV鋤頭灣變電站35KV側龍門架,止于35KV白碉變電站側龍 門架線路長度26. 9km曲折系數(shù)1. 21電壓等級35千伏桿塔總數(shù)127 (已含利舊1基)平均檔距211m導線LGJ-120/20最大使用張力31680. 6 (N)地線LBGJ-50-20AC最大使用張力32939 (N)0PPC-16B1-120/20絕緣子U70BP/146-1U70BP/146D防振措施導、地線均采用防振錘主要氣象

3、條 件最大設計風速V=27m/s; 導線覆冰均采用10mm、20mm。地震烈度11.度年平均雷電日70天污穢等級E3-C (中)級污區(qū)海拔高度2100m4000m沿線地形局山大嶺70%:山地:30%沿線地質巖石30%松砂石70%,基礎型式掏挖基礎(TW型基礎)和預制基礎(底盤、拉盤)兩種汽車運距15km平均人力運距1. 0km2、編制依據(jù)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工作要求及技術措施2010119號輸變電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實施管理規(guī)定(Q/GDW248-2008)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施工工藝示范手冊輸變電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實施管理規(guī)程(電力工程部分2009年版本);關于強化

4、輸變電工程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數(shù)碼采集與管理的工作要求(基建質量20101322 號)國家電網公司輸變電工程質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術措施(基建質量2010 19號)3、適用范圍及目的1.1 本措施適用于西昌木里白碉35千伏輸變電工程。1.2 其目的旨在預防、消除工程施工中常發(fā)生的質量通病,確保本工程質量達到優(yōu)良級水平。4、組織機構1.3 組長:管雄偉副組長:陳東北成 員:李后余、趙浪、李滔、趙慶平、陳強勝、陳鋒1.4 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制定西昌木里白碉35千伏輸變電線路工程質量通病治理實施 細則,對現(xiàn)場進行檢查、指導,對成功經驗、好的工藝、方法進行總結、交流和推廣, 組織檢查、評比,對質量通病治理

5、效果好的施工隊及個人進行表彰。對治理效果差的施 工隊進行批評。5、組織機構人員職責組長:組織編制符合工程項目實際的質量通病防治措施實施性文件,并負責落實 和監(jiān)督;組織制定質量管理實施計劃,對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有關要求執(zhí)行情況進行檢查、 分析及糾偏:針對工程實施和檢查中出現(xiàn)的重大問題,負責妥善處理,提出有關方協(xié)調 解決,并制訂糾正預防措施;組織工程內部驗收和質量評定工作,申請工程驗收,安排 工程竣工后期相關管理工作。副組長:定期組織項目專業(yè)管理人員,檢查或抽查工程的質量,當工程項目質量存在 問題或隱患時,提出技術解決和防范措施。成員:積極協(xié)助項目經理全面負責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管理工作;認真貫砌

6、執(zhí)行 上級和公司頒發(fā)的規(guī)章制度,質量標準,參與編制符合實際情況的工程創(chuàng)優(yōu)施工實施細 則,并在施工過程中監(jiān)督落實和業(yè)務指導。6、各管理機構的職責西昌木里白碉35千伏輸變電程質量通病及防治措施6.1 施工項目部工作職責6.1.1 負責具體落實質量通病的治理工作,成立組織機構,制定活動實施細則,明 確活動目標、內容、責任、措施。進一步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強化施工質量控制的具體 措施,針對承建工程情況,詳細研究和優(yōu)化施工工藝,優(yōu)選施工隊伍,加強施工力量, 加大人員設備投入。特別是項目部主要負責人,要進一步增強質量意識,高度重視、嚴 密組織,做好宣傳、動員,營造好活動氣氛,將質量責任細化、分解到施工隊、個

7、人, 將活動的開展落到實處。6.1.2 負責編寫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經監(jiān)理單位審查、業(yè)主項目部批準后實 施。6.1.3 必須做好原材料、半成品的第三方試驗檢測工作,未經復試或復試不合格的 原材料、半成品等不得用于工程施工。試驗檢測應執(zhí)行見證取樣制度,必須經電力建設 工程質量監(jiān)督機構認證的第三方實驗室進行檢測或經監(jiān)理單位審核認可并報質監(jiān)機構 備案的第三方實驗室進行檢測。采用新材料時,除應有產品合格證、有效的新材料鑒定 證書外,還應進行必要檢測。6.1.4 負責記錄、收集和整理質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技術交底和隱蔽驗收等相 關資料。6.1.5 5根據(jù)經批準的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對施工隊、人員逐

8、級進行技術交底, 并確保措施落實到位。6.1.6 工程完工后,認真填寫工程質量通病防治工作總結。3.2施工隊工作職責6. 2.1負責具體執(zhí)行質量通病的治理工作,成立由施工隊長負責、成員協(xié)助制度, 認真履行經批準的工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增強質量意識、按照成員工作能力、素 質進行工作分配,保證工程質量。6.2.2工作前認真檢查施工工器具,調整好保證質量的可控因素,定期對成功經驗、 好的工藝、方法進行學習總結。7、工程質量管理通病防治的措施7.1 基礎分坑、開挖質量通病防治的技術措施:7.1.1. 遇特殊地質條件(如:流沙、泥水、稻田、山地等),開挖前應將桿塔中心樁引 出。輔助樁應采取可靠保護措施,

9、基礎澆制完成后,必須恢復塔位中心樁。7.1.2. 拉線桿(塔)基礎分坑時應以中心樁高程為準,其主桿、拉線坑埋深應符合設計 要求。7.1.3. 基坑開挖應設專人檢查基礎坑的深度,及時測量,防止出現(xiàn)超深或欠挖現(xiàn)象。7.1.4. 掏挖基礎如需放炮時,應采用多點放小炮的方式,嚴禁放大炮爆破,避免破壞原 地質結構。7.1.5. 基坑開挖完成后要及時進行下道工序施工,當溫度降至0以下時應采取防凍措 施,嚴禁坑底受凍。雨、雪天氣后,必須把坑內積水(雪)和淤泥清理干凈方可進行后 續(xù)施工。7.2 基礎位移、扭轉質量通病防治的技術措施:7.2.1. 基坑開挖前要對基礎中心樁進行二次復核,并設置穩(wěn)固的輔助樁位,確認

10、樁位及 各個基礎腿的方位準確。7. 2. 2.基礎支模后、澆制前和澆制中要多次核對基礎模板、地腳螺栓或插入角鋼的方位, 保證其準確性。1.1.3. 當基坑有積水時)回填前應先將水排完,然后四周均勻填土、夯實,并隨時檢查 基礎是否位移。7.3 混凝土質量通病防治的技術措施:7. 3.1.混凝土施工前應取得有資質的試驗室出具的設計配合比(附有試配強度報告)。 進入冬期施工或更換添加劑時,應根據(jù)規(guī)范重新進行配合比設計。8. 3.2.基礎試塊養(yǎng)護條件應與基礎養(yǎng)護條件基本相同。記錄試塊養(yǎng)護期的日平均溫度, 當?shù)刃юB(yǎng)護齡期逐日溫度累計達到600c-d時送檢。9. 3.3.基礎模板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平整

11、度,應對其支撐強度和穩(wěn)定性進行計算。 基礎模板應能可靠地承受澆筑混凝土的重量和側壓力,防止出現(xiàn)基礎立柱幾何變形;模 板接縫處應采取粘貼膠帶等措施,防止出現(xiàn)跑漿、漏漿現(xiàn)象。10. .4.澆制中設專人控制混凝土的攪拌和振搗,現(xiàn)場質檢人員要隨時檢查混凝土的攪拌 和振搗過程,防止出現(xiàn)振搗不均勻或振搗過度造成的離析。11. .5.混凝土垂直自由下落高度不得超過2m,超過時應使用溜槽、串斗、防止混凝土 離析。12. 3. 6.基礎澆制時,應多方位均勻下料,防止地腳螺栓受力不均與基礎立柱不同心。13. 3.7.混凝土初凝前,采用多點控制的方法對基面高差進行測量,杜絕二次抹面。7.4 接地溝埋設深度不夠質量通

12、病防治的技術措施:7. 4.1.接地網地溝開挖時要充分考慮敷設接地體時出現(xiàn)彎曲的情況,留出深度富裕量。7.4.2.接地體敷設時要邊壓平邊回填,保證埋深。7. 4.3.桿塔引下線應豎直埋入土中,直至設計埋深。7.5 基面整理不規(guī)范質量通病防治的技術措施:7. 5.1.回填時應在坑口地面上筑防沉層。防沉層應平整規(guī)范,其寬度不小于坑口寬度, 其高度不應掩埋鐵塔構件。8. 5.2.基礎施工完成后及時清理施工現(xiàn)場,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9. 5.3.清理現(xiàn)場時應恢復現(xiàn)場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及地質滑坡。7.6 桿塔施工質量通病防治的技術措施7. 6.1鐵塔構件變形、鍍鋅層磨損等質量通病防治的技術措施:7. 6

13、.1.1.對塔材的運輸和裝卸,應采取防止變形及磨損的措施。7. 6.1.2.塔材進場檢驗前,各相關單位應對供應商提供的資料進行審查,必要時對塔材 材質和鋅層厚度進行復檢。7. 6.1.3.對于懸浮抱桿下拉線的設置宜采用吊裝帶,當采用鋼絲繩時必須對被綁扎的部 位進行保護。7. 6.1.4.塔材起吊時,要合理選定吊點的位置,對于過寬塔片、過長交義材必須采取補 強措施,對綁扎吊點處要設置圓木并綁扎襯墊材料保護。7. 6. L 5.地面轉向滑車嚴禁直接利用塔腿、基礎立柱代替地錨使用。應設專用卡具,或 采用在塔腿內側跟部設置的滑車錨固鐵件或錨固孔。7. 6.1.6.鐵塔組裝過程中發(fā)生構件連接困難時,要認

14、真分析問題的原因,嚴禁強行組裝 造成構件變形。7.7螺栓不匹配質量通病防治的技術措施7. 7.1,應按設計圖紙及驗收規(guī)范,核對螺栓等級、規(guī)格和數(shù)量,匹配使用。7. 7.2.桿塔組立現(xiàn)場,應采用有標識的容器將螺栓進行分類,防止因螺栓混放造成錯用。7. 7. 3.對因特殊原因臨時代用的螺栓做好記錄并及時更換。7. 8 螺栓緊固通病防治的技術措施:7. 8.1.設計單位應提供螺栓緊固力矩的范圍。螺栓緊固時其最大力矩不宜大于緊固力矩 最小值的120%o7.8.2.防止緊固工具、螺母擦傷塔材鋅層。緊固螺栓宜使用套筒工具,應檢查螺帽底部 光潔度,采取防止螺桿轉動的措施。7. 8.3.交叉鐵所用墊塊要與間隙

15、相匹配,使用墊片時不得超過2個;腳釘備母外側螺絲 不得露扣,確保腳釘緊固。7.8.4.螺栓緊固時應嚴格責任制,實行質量跟蹤制度。7. 9 混凝土桿質量通病防治的技術措施7.9.1.混凝土桿排焊時桿段支墊要穩(wěn)固、可靠;接地孔朝向應符合設計或運行要求。7. 9. 2.焊口不得出現(xiàn)咬邊、焊縫高度不足等現(xiàn)象。施焊時應先用3.2焊條打底,后用4.0焊條蓋面,以防止鋼圈溫度過高,必要時可采用濕毛巾纏裹等降溫措施。7. 9. 3.焊后鋼圈冷卻前不得立即刷漆防腐。7. 10 架線施工質量通病防治的技術措施7. 10. 1 導線磨損防治的技術措施7. 10.1.1.裝卸、運輸導線過程中應采取保護措施,防止導線磨

16、損和碰傷。7. 10.1.2.按跨越架(物)條件計算放線張力,減少導線與跨越架(物)摩擦,防止損 傷導線。7. 10.1.3.放線時應保證線軸出線與張力機進線導向輪在一條直線上,導線不得與線軸 邊沿摩擦。換線軸時,應防止導線與張力機、線軸架的硬、銳部件接觸。7. 10.1.4.余線回盤時,若連接網套被盤進線軸,應在連接網套和其他導線間墊一層隔 離物。張力機前、后的壓接和更換線軸時地面必須采取保護措施,禁止導線直接與地面 接觸。7. 10.1.5.完成牽張放線作業(yè)、各子導線臨錨后,子導線馳度應相互錯位,防止子導線 鞭擊。7. 10.1.6.卡線器不得在導線上滑動,卡線器后側導線應套橡膠管保護。7

17、.11子導線超差質量通病防治的技術措施:7.11.1. 放線滑車使用前要檢查保養(yǎng),保證轉動靈活,消除其對子導線弧垂的影響。7.11.2. 耐張塔平衡掛線時,劃印及斷線位置應標示清楚、準確。7.11.3. 避免在較惡劣的天氣緊線。7.11.4. 12 壓接管彎曲質量通病防治的技術措施:7. 12.1.壓接管壓接后應檢查彎曲度,不得超過2%L。有明顯彎曲時應校直,校直后如有 裂紋應割斷重接。7.12.2.經過滑車的接續(xù)管應使用與接續(xù)管相匹配的護套進行保護。當接續(xù)管通過滑車 時,應提前通知牽引機減速。7. 12.3.對于超過30°的轉角塔、垂直檔距較大、相鄰檔高差大的直線塔,要合理設置 雙放線滑車。7.13 附件安裝質量通病防治的技術措施:7.13.1. 開口銷不得漏裝,不得出現(xiàn)半邊開口和開口角度小于60°的現(xiàn)象。7.13.2. 合成絕緣子串附件安裝時,應使用專用工具,禁止踩踏合成絕緣子。7.13.3. 鋁包帶的纏繞應緊密,并與導線外層鋁股絞制方向一致。兩端露出線夾長度不 超出10mm,其端頭回繞于線夾內壓住。7.13.4. 絕緣架空地線放電間隙的安裝,應使用專用模具,控制誤差不超出±2mm。7.13.5. 地線與變電站架構連接處,應加裝絕緣子,并在連接線上設置便于站內接地電 阻檢測的斷開點。7. 14 防護工程質量通病防治的技術措施7. 14. 1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