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語文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_第1頁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_第2頁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_第3頁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_第4頁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語文研究性學習初探  初中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尤其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初中語文教學采用何種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造?教學中,我嘗試著把“研究性學習”這一新的教育理念和學習方式引入到初中語文教學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 以尊重學生為前提,保證“研究性學習”中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 教育領域有一個很知名的“三主論”,即“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這本是一個很不錯的命題。但在教學中,“學生為主體”卻得不到真正的落實,很

2、多教師在具體的教育活動中并沒有真正體會“主導”的實質(zhì)含義,而把“主導”演繹成了潛意識里的“主人”和“領導”。于是就希望學生順從、聽話;于是就有了老師“專場演講式”的“滿堂灌”、“一言堂”;就有了學生正襟危坐的“聆聽”。課堂上積極主動地舉手發(fā)問的學生鳳毛麟角。 學生們似乎也早以習慣“起立-作答-坐下”的形式,希望接受訓導,不想自己探究;喜歡聽講,不喜歡思考;愛照著練,不愛用心去創(chuàng)造。華東師大教授葉瀾說:“沒有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育就可能蛻變?yōu)橛柅F式的活動?!币粋€智商再高的兒童,當他的求知探索的沖動一旦泯滅于最富相象聯(lián)想的年齡段,這個人一生的發(fā)展也就有限了;而一個國家,當它的國民的創(chuàng)造性探索精神普

3、遍消失于學生時代,那么,這個國家的發(fā)展就必然充滿危機??梢?,還學生主體學習地位已是時代的必然。而研究性學習的應運而生為 我們醫(yī)治教學上的“滿堂灌”、“一言堂”這一痼疾提供了良藥。研究性學習的著眼點在于讓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意識,學會必要的研究方法,形成初步的研究能力,養(yǎng)成平等態(tài)度,具備獨立精神以及相應的實踐習慣。研究不是追求某種“達成度”,價值取向不是向外的,而是一種學習方式,是養(yǎng)成觀念,是提高和發(fā)展自己,是為終身學習奠基。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對以往“授-受”學習方式的一種挑戰(zhàn)。同時也使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有了切實的落腳點。  

4、;要使學生這一“主體”“主動地探索、發(fā)現(xiàn)和體驗”,教師必須切實轉變觀念,樹立服務意識,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學中要著力組織激勵學生進行討論研究,刺激學生的發(fā)現(xiàn)欲,從而讓他們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讓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無論會不會答,都應給予熱情的表揚和鼓勵,表揚他們勤于思考的可貴精神,鼓勵他們敢于在別人未發(fā)現(xiàn)問題的地方大膽質(zhì)疑的勇氣。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權利和學習個性,真正保證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語文教學之所以要保證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也是由中國語言文字本身的特點決定的。中國語言文字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由

5、此也就決定文學作品的豐富性和多義性。一篇文章往往能提供給讀者多角度的理解。“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币虼?,對一篇文章,就應該允許有各種不同看法的存在,允許有自己獨特的視角。既然如此,學生提出自己不同于老師、不同于教參的理解,又為何不可呢?教師的作用是指導學生學會閱讀,而并不是一定要學生接受老師的觀點。也只有這樣,我們的語文課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才能真正讓學生有屬于自己的思維空間,從而使學生在主動的探索、發(fā)現(xiàn)和體驗中增進思考力和創(chuàng)造力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 以課堂提問為突破口,營造“研究性學習”的氛圍。    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

6、們在符合他們身心特點和發(fā)展水平的探究活動中,常常興趣盎然,動機強烈,情緒高漲,接受知識和綜合運用知識的效率也特別高。而“研究性學習”較之其他語文實踐活動更需要主體發(fā)揮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梢?,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對研究性學習來說具有重要的特殊的價值。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教材的興趣”。只有學習者對學習內(nèi)容充滿興趣和疑問,其思維才會處于積極主動的活躍狀態(tài),從而產(chǎn)生研究的欲望,積極主動地去閱讀思考,對課文做出較為深刻甚至是獨到的評判。如:講授孔乙己時,一開始就問學生:“孔乙己姓甚名誰?”,這樣一個看似簡單卻又一下子難以回答的問題,很自然地迫使學生認真地研讀課文,興趣盎然地深究

7、其名的來源,在此基礎上,教師順勢利導地讓學生認識孔乙己沒有名字的深刻性,也解決了本文的教學難點??梢?,激疑激趣的疑問,會誘發(fā)學生研究的欲望,讓學生學得主動積極,學有所悟,學有所得。當然,要上好一節(jié)語文課,要使課堂始終處在一種研究性學習的氛圍之中,單靠一兩個提問是不夠的,它需要教師站在高處,從整節(jié)課整篇課文來謀劃,設計出一組有計劃、有步驟的系統(tǒng)化提問,這樣的提問才有一定的思維深度,才能激發(fā)學生研究的欲望,使課堂在研究性學習的氛圍之中從多方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乃至創(chuàng)造能力。如在教授變色龍一文時,可以采用這種分層設問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先提出問題:奧楚蔑洛夫斯的基本性格是什么?這個問題學生較容易回答

8、出來“善變”;然后再問: 他“善變”的特征有哪些?這下學生的熱情高漲,紛紛答“變得快”、“反復無?!?、“蠢”、“好笑”等;在此基礎上,老師繼續(xù)問:他雖變來變?nèi)?,但有一點是沒變的,那是什么?學生由于有了前面的問題作鋪設,可以不費勁地回答:“看風使舵”。最后,教師就順勢利導,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問題:是什么原因使他一變又變?作者為什么要塑造這個形象? 這樣一組從易到難,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設問,在教師的引導下,在學生反復研讀課文地過程中,學生對本文重點難點的學習很容易地就解決了。 三、 以課堂討論、辯論為形式,促進"研究性學習"的深入 中學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教學過程應突出

9、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fā)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煩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教學實踐表明: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充分激活學生的思維,尤其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促進“研究性學習”向縱深發(fā)展,離不開課堂討論和課堂辯論。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要求教師真正作到“精講”,學生已理解的堅決不講,不是教學重點的不講或少講;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全面開花,也不能不動腦筋地把教參上的東西和盤端給學生。而應當鼓勵學生認真思考,鼓勵他們質(zhì)疑問難的探索,幫助學生克服思維惰性,幫助學生擺脫盡信書,盡信教師的思維桎枯。引導

10、學生不僅從常規(guī)常式上去生疑,也從特殊變式上去生疑,教會學生思。并通過與人交流激活思維,解開思維的“死結”迸發(fā)創(chuàng)造的火花,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其次,要改變備課、授課的方式,把“教學目的”改成“學習目標”,從學生學習的角度詳盡寫出每課所需達到的知識、能力、情感、創(chuàng)造等方面的目標。從授課上,應留給學生教學活動的空間、時間。如果可能的話,每篇課文都要提供給學生討論的話題,讓學生思考和探索,拓寬他們的思路,進行多角度的思維。話題可以是學生質(zhì)疑提出的問題,可以是課文中有爭議的問題,也可以是對課文的評述性問題等等。這時教師的任務是為學生的討論、辯論獲得預期的效果提供幫助和指導,引導學生把“研究性學習”引向深入。&

11、#160;如上完愚公移山后,我就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了一場“愚公移山還是搬家好”的辯論賽,同學們就此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有的學生認為愚公不必移山,他或可以搬家,或可以開山辟路,或是靠山吃飯發(fā)展經(jīng)濟;甚至有學生認為愚公“投諸渤海之尾”的做法是利己不利人,是破壞環(huán)境、破壞生態(tài)等等。在教授曹劌論戰(zhàn)一文時,我就曾組織過一場“魯莊公真的鄙嗎?”的討論會,引導學生結合時代背景辨證分析魯莊公的形象,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會上同學們暢所欲言,有的同學說:魯莊公作為國君,在國難當頭的時候,不僅能夠接見曹劌,而且還能誠懇地與之探討戰(zhàn)前的政治準備,禮賢下士,任人唯賢,這說明他是開明的,這在當時封建專制社會是難

12、能可貴的。還有的同學說:在“長勺之戰(zhàn)”中,魯莊公作為國君虛心聽從曹劌的指揮,甘愿扮好“配角”,這說明魯莊公具有明君的胸懷最后,同學們一致公認:魯莊公并非傳統(tǒng)說法的平庸國君、昏君,而是一位明君,只不過是一位缺乏軍事才能的明君罷了。 在學習孔乙己范進中舉這個比較單元時,我也采用了討論為主的教學方式。鼓勵不同意見的同學持之以據(jù)地分析,然后也從課本出發(fā),點撥學生,讓他們在相互交流與碰撞中,深入領會文章,從而達到了研究性學習的目的。四、以小論文、小作文為依托,形成"研究性學習"的結果  初中語文研究性學習重在過程,思維方法的學習和思維水平的提高。語文研究

13、性學習的成果不一定是“具體”有形的制作“成果”,它可以是自己的一種見解,一種認識,甚至可以是一種由此及彼的聯(lián)想。這一學習過程不在于學生觀點是否新穎,見解是否獨特,而在于研究性學習過程所體驗到的學習樂趣,在于對課文深入理解領會后的傾吐表達,而這也正是大綱所要求的。因此,在進行完課堂討論或課堂辯論后,我往往要求學生把他們討論、辯論的結果、心得寫成小論文或讀后感,或就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寫作特點的某一點寫出自己的認識。有時還要求學生對課文進行改寫、縮寫、擴寫等等,以練為主,成文即可,不作過高要求,以此來培養(yǎng)他們的研究意識和寫作能力。在小論文的寫作中,我要求他們做到行文規(guī)范,所引用材料都必須標明出處,在文后注釋;另外要符合邏輯,觀點鮮明,論據(jù)充分不空發(fā)議論。以此養(yǎng)成研究的習慣,培養(yǎng)研究的能力。  如在學完孔乙己之后,同學們就寫出了我說孔乙己、孔乙己之死孔乙己是個可笑又可悲的人、孔乙己是個可憐又可憎的人、走進孔乙己等文章,學生們深入挖掘教材各抒己見,由表及里,全面深刻的分析孔乙己這一人物形象,從而帶動了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