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長沙市城市規(guī)劃管理技術規(guī)定面積指標計算篇新舊版本比對分析表章節(jié)新版舊版比對分析指標計算的相關規(guī)定3.6.1地下室及半地下室:3.6.1.1建筑物地下室、半地下室內的停車庫和必須的設備用房(報審圖紙應進行詳細布置和標注,且出具相應的專業(yè)設計圖紙)以及為其服務的交通設施部分可不計算容積率,其它用房均應按相關規(guī)定計算建設容量指標。補充規(guī)定附件一第三條:容積率計算:(一)地下、半地下空間設置的車庫、地下設備用房(配電間、水泵房、地下水池、空調機房等)、地下交通用房(樓梯間、電梯間及前室)等設施用房面積不計入容積率指標,但作為其他性質使用的地下空間(含物業(yè)用房)均應計入容積率指標;新版技術規(guī)定明確“
2、報審圖紙應進行詳細布置和標注,且出具相應的專業(yè)設計圖紙”。3.6.1.2符合本規(guī)定中地下室、半地下室要求且頂板標高平均高出鄰近的城市道路、小區(qū)道路或消防車道(沒有道路則按周邊地坪計算)0.3米的建筑空間計入地下層,其作為配套設施用房(指停車庫、設備用房以及為其服務的交通設施部分)使用的部分不計算建筑密度,作為非配套設施用房使用的部分,只能通過該建筑的室內垂直交通(電梯、樓梯等)進入的,不計算建筑密度,可通過其它方式進入的則須按其投影面積計算建筑密度。長規(guī)發(fā)(2014)118號文附件:2.地下室及半地下室的界定按如下規(guī)則執(zhí)行:(l)符合建筑面積計算國標要求且首層頂板底標高平均高出周邊地坪不超過1
3、.5米的建筑空間計入地下層數與面積,其作為配套設施用房使用的部分不計算建筑密度,作為非配套設施用房使用的部分,符合國標中地下室要求且只能通過垂直交通(電梯、樓梯、臺階)進入的,不計算建筑密度,否則須按其投影面積計算l/2建筑密度。新版技術規(guī)定中頂板底標高平均高出周邊地坪高度改為0.3米;不滿足條件的非配套設施用房部分計算全密度3.6.1.3不符合上述第3.6.1.2條要求但利用地形設置且有不少于1/4連續(xù)周長完全埋于地下的建筑空間計入地下層,其作為配套設施用房使用的部分,不計算建筑密度,作為非配套設施用房使用的部分按其投影面積計算建筑密度。(2)不符合(1)條要求但利用地形設置且有不少25%連
4、續(xù)周長完全埋于地下的建筑空間,其作為配套設施用房使用的部分計入地下層數與面積,不計算建筑密度;作為非配套設施用房使用的部分按其投影面積計算l/2建筑密度,如其首層頂板底標高平均高出周邊地坪不超過1.5米,計入地下層數與面積,否則計入地上層數與面積。新版技術規(guī)定中取消“其首層頂板底標高平均高出周邊地坪不超過1.5米,計入地下層數與面積,否則計入地上層數與面積”,可認為滿足該條的非配套設施用房計全密度且計入地下層3.6.1.4不符合上述第3.6.1.2條和第3.6.1.3條要求的地下和半地下建筑空間均計入地上層,且按相關規(guī)定計算建設容量指標。(3)符合上述(l)或(2)條中要求的直接臨外側設置的非
5、配套設施用房(如臨街商業(yè)),直接計入地上層數與面積,按其投影面積計算l/2建筑密度;不符合上述(1)和(2)條的建筑空間計入地上層數和建筑面積,并按其投影面積計算建筑密度。3.6.1.5上述情況中的建筑密度計算均不包含上部塔樓部分,如該部分投影與上部塔樓重合,則按該建筑物的最大投影面積計算建筑密度。(4)上述情況中的建筑密度計算均不包含上部塔樓部分。僅表述變化3.6.2架空層:建筑底層層高3.6米的共享架空開放空間(包括利用地形高差或裙房屋頂設置的塔樓底層架空開放空間)按其頂板水平投影計算建筑面積,不計算容積率。建筑物底層空間作車庫、雜物間使用,結構層高在2.2米及以上的計算全面積并計算容積率
6、,結構層高在2.2米以下的計算1/2建筑面積并計算容積率。長規(guī)發(fā)(2014)118號文附件:架空層、設各層、管道層、避難層、結構轉換層按國標計算全面積,但其架空區(qū)域、設備管道區(qū)域、避難區(qū)域、結構轉換區(qū)域不參與容積率核算。新版技術規(guī)定中對架空增加高度的要求補充規(guī)定附件一第四條:(三)建筑物底層空間作車庫、雜物間使用,層高2.2米(含2.2米)以上的計算全面積,層高2.2米以下的不計算建筑面積。新版技術規(guī)定明確建筑物底層空間作車庫、雜物間需計算面積并計容3.6.3地上室內集中式停車庫:建設項目在設置的地下車庫停車位達到本規(guī)定停車配置數量90%的前提下,另行在地面以上建設的室內集中式停車庫,在建筑結
7、構凈高3.0米,出入口除滿足國家規(guī)范要求必須開設的出入口外沒有再開設其它出入口的,該停車庫和為其服務的交通設施部分可不計算容積率,但建筑密度等其它指標需按相關規(guī)定進行計算。/新增條文,與國標保持一致3.6.4建筑物頂部:3.6.4.1建筑物頂部有圍護結構且其正投影面積不超過建筑物中間層(標準層)投影面積1/8的樓梯間、電梯機房等輔助用房計入建筑面積,不計入容積率指標,超過1/8則將全部計算建筑面積和容積率(包含無圍護結構有永久性頂蓋計算1/2面積的部分)。補充規(guī)定附件一第三條:(二)建筑物頂部有圍護結構的且不超過屋面1/8的樓梯間、電梯機房計入建筑面積,不計入容積率指標。僅表述變化3.6.4.
8、2建筑物頂部有圍護結構且其正投影面積不超過建筑物中間層(標準層)投影面積1/4的樓梯間、電梯機房等輔助用房不計入建筑層數與建筑高度,超過1/4則需計入建筑層數與建筑高度。/新增條文,與國標保持一致3.6.4.3形成建筑空間的坡屋頂(含其它斜面結構),結構凈高在2.1米及其以上的部位計算全面積和容積率,結構凈高在1.2米以上至2.1米以下的部位計算1/2面積和容積率,結構凈高在1.2米以下的部位不計算建筑面積。/新增條文,與國標保持一致3.6.5設備層、管道層、避難層、結構轉換層:對于建筑物內為整棟建筑服務的的設備層、管道層、避難層、結構轉換層等有結構層的樓層,結構層高在2.2米及以上的,應計算
9、全面積;結構層高在2.2米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設備層的設備區(qū)域、管道層的管道區(qū)域、避難層的避難區(qū)域、結構轉換層的轉換區(qū)域的建筑面積不參與容積率計算,用作為其它用途(如樓梯間、電梯井、其他功能用房等)的則須計算容積率。長規(guī)發(fā)(2014)118號文附件:4.架空層、設備層、管道層、避難層、結構轉換層按國標計算全面積,但其架空區(qū)域、設備管道區(qū)域、避難區(qū)域、結構轉換區(qū)域不參與容積率核算。新版技術規(guī)定中明確“為整棟建筑服務”的設備層等參照此條執(zhí)行,將原設備管道區(qū)域分開為設備區(qū)域及管道區(qū)域3.6.6保溫層:建筑物的外墻外保溫層,應按其保溫材料的水平截面積計算,并計入自然層建筑面積和容積率。有外墻保溫
10、層須提供保溫層的結構詳圖。/新增條文,與國標保持一致3.6.7半面積控比的規(guī)定:居住建筑按正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筑面積的部分(如外挑式陽臺、超出規(guī)定的飄窗、空調擱板等),其正投影面積之和不應超過該戶套內建筑面積的15%,超過15%的,超出部分按正投影面積計算建筑面積和容積率。其中套內建筑面積為入戶門內所包含的各部分建筑面積之和。長規(guī)發(fā)(2014)118號文附件:(6)居住建筑按正投影面積的l/2計算建筑面積的部分(如陽臺、套內花園、結構板等),其投影面積不應超過該戶建筑面積的10%。超過10%的,超過部分按正投影面積計算。新版技術規(guī)定中“戶建筑面積”改為“戶套內建筑面積”,10%改為15%3
11、.6.8陽臺、套內花園、共享空中花園:3.6.8.1居住建筑的外挑式陽臺(如凸陽臺)按正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筑面積及容積率;其它形式的陽臺(如凹陽臺、有承重結構的陽臺)均按正投影面積計算建筑面積及容積率;半凸半凹陽臺,凸出部分參照凸陽臺計算規(guī)則,凹進部分參照凹陽臺計算規(guī)則;封閉陽臺按正投影面積計算建筑面積及容積率。1.陽臺及套內花園建筑面積計算規(guī)則(1)凸陽臺(外圍有結構柱的除外)計算1/2面積。(2)凹陽臺均計算全面積。(3)半凸半凹陽臺,凸出部分參照上述1)條中凸陽臺計算規(guī)則,凹進部分參照上述2)條中凹陽臺計算規(guī)則。(4)封閉陽臺計算全面積。(5)套內花園參照陽臺計算規(guī)則。僅表述變化3.
12、6.8.2套內花園建筑面積計算參照陽臺計算規(guī)則。3.6.8.3辦公樓、會所、餐飲、娛樂等公共建筑或商業(yè)建筑按正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筑面積的部分(如外挑式陽臺、超出規(guī)定的飄窗、空調擱板等),其投影面積不應超過同層建筑面積的2%,超過2%的,超出部分按正投影面積計算建筑面積和容積率。/新增條文3.6.8.4在建筑樓層靠外墻設置且與公共交通直接相連而挑高的開敞式(沒有封閉)共享空中花園,當其挑高高度不小于三個標準層層高時,空中花園按其正投影面積計算一層建筑面積,但不計算容積率;若挑高高度小于三個標準層層高或外側有圍護結構,則該空中花園按其所跨自然層層數計算建筑面積和容積率。長規(guī)紀(2014)262
13、號文五、建筑內部的鏤空形式建筑面積計算規(guī)則問題:(三)共享空中花園:共享的空中花園達到三個或三個以上層高有圍護結構則計算全面積,無圍護結構則計算1/2面積;并按正投影面積計算建筑密度。新版技術規(guī)定中明確“挑高高度小于三個標準層層高或外側有圍護結構,則該空中花園按其所跨自然層層數計算建筑面積和容積率”3.6.9飄窗(凸窗):建筑外墻突出的飄(凸)窗出挑寬度不宜超過0.6米,窗臺的結構高度距同層樓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0.3米且不得與樓板相連,同時飄窗寬度不應與房間等寬。當飄窗的窗臺高度0.45米、出挑寬度0.6米或窗臺高度0.3米且0.45米、窗高2.1米、出挑寬度0.6米時可不計算建筑面積,超過以
14、上規(guī)定時則按飄窗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筑面積和容積率。3.飄窗(凸窗)須突出外墻,凸出外墻不應超過0.6m;窗臺與室內樓地面高差小于0.45m但大于0.3m且結構凈高在2.10m以下(或窗臺與室內樓地面高差不小于0.45m);不可與房間等寬且不得與樓相連;累計飄窗(凸窗)總長度(與凸出外墻陽臺一同納入計算)不應超過該向主體外墻總長度的60%。滿足上述所有條件的飄窗(凸窗)不計算建筑面積;當飄窗(凸窗)不滿足上述任條件時按1/2面積計算,并參與容積率核算。新版技術規(guī)定取消累計飄窗(凸窗)總長度的控制3.6.10空調擱板:3.6.10.1當居住建筑中每套住宅或每間公寓用于放置分體式空調外機的空調擱
15、板的數量不超過居室(公寓)數量,且水平總投影面積不大于1.0平方米×居室(公寓)個數時,空調擱板可不計算建筑面積;如超出上述規(guī)定,空調擱板按超出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筑面積和容積率。用于放置分體式空調外機的空調擱板寬度不應大于0.9米,如超出0.9米,空調擱板按其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筑面積及容積率。如有兩套或兩套以上住宅共用一個空調擱板,則按等比例對其進行面積分攤。7.空調擱板建筑面積計算按如下規(guī)則執(zhí)行:(l)建筑分體式空調擱板同時滿足以下條件的可不計算建筑面積,如超出該規(guī)定,空調外機擱板按超出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積的l/2計算建筑面積和容積率,居住建筑還須納入10%控比
16、進行統一控制:分體式空調外機擱板寬度不大于0,9米。每套住宅或每間公寓用于放置分體式空調外機的空調擱板的數量不得超過居室數量,且每套住宅空調擱板水平總投影面積不大于1.0平方米×居室個數。如有兩套或兩套以上住宅共用一個空調擱板,則按等比例對其進行面積分攤。僅半面積控比比例變化3.6.10.2當每套住宅(公寓)用于放置分戶式中央空調外機等的設備平臺(空調擱板)水平總投影面積不大于1.0平方米×居室(公寓)個數且不大于4.0平方米,同時沒有另行設計分體式空調外機擱板時,該設備平臺(空調擱板)可不計算建筑面積;如超出上述規(guī)定,設備平臺(空調擱板)的超出部分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積的1/
17、2計算建筑面積和容積率。(2)建筑物的設備平臺(戶式中央空調擱板)同時滿足以下條件的可不計算建筑面積,如超出該規(guī)定,空調外機擱板按超出部分的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筑面積和容積率,居住建筑還須納入10%控比進行統一控制:設計統一采用集中空調。每套住宅用于放置分戶式中央空調外機等的空調擱板(設備平臺)僅l個,且水平投影面積不大于4.0平方米。沒有另行設計分體式空調外機擱板。新版技術規(guī)定對空調設備平臺增加了“面積不大于1.0平方米×居室(公寓)個數”的要求3.6.10.3非居住建筑中用于放置分體式空調外機的空調擱板寬度不應大于0.9米且不與建筑空間相連通,如超出上述規(guī)定,空調擱板應按其
18、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筑面積及容積率。/新增條文3.6.10.4非居住建筑用于放置模塊式中央空調外機等的設備平臺(空調擱板)應集中設置,其水平總投影面積每層不大于10平方米/1000平方米建筑面積(指該層建筑面積,建筑面積小于1000平方米時按1000平方米計,大于1000平方米時按每200平方米為單位同比例增加設備平臺面積),且設備平臺最大總面積不得超過50平方米,同時沒有另行設計分體式空調外機擱板或其它形式的中央空調時,該設備平臺(空調擱板)可不計算建筑面積;如超出上述規(guī)定,設備平臺(空調擱板)的超出部分的按其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筑面積和容積率。3.6.11騎樓、過街樓、消防通道
19、、人行通道:3.6.11.1騎樓指建筑物底層沿街面后退且留出公共人行空間的建筑空間。按本規(guī)定第3.5.10.3條要求必須設置的在建筑主體(含裙房)正投影范圍內且寬度3米且5米、層高3.6米的騎樓底層不計算容積率,但建筑密度等其它指標需按相關規(guī)定進行計算;其它騎樓均應按相關規(guī)定計算建設容量指標。補充規(guī)定第十一條臨路幅寬度12米(含12米)以上城市道路的商業(yè)建筑應設置寬度不小于2.4米的騎樓(臨城市道路已設置集中的人流出入口的大型商業(yè)建筑除外),且應配建為其服務的相對獨立的停車場(庫)。騎樓部分不計算建筑面積及容積率。新版技術規(guī)定明確騎樓設置的高度及寬度要求3.6.11.2過街樓指跨越道路上空并與
20、兩邊建筑相連接的建筑物,過街樓下面的室外空間不計算建筑面積及容積率。/新增條文,與國標保持一致3.6.11.3符合防火規(guī)范要求,為解決消防疏散問題而設置的穿過建筑物底層且面向社會24小時開放的公共人行通道和車行通道不計算建筑面積。補充規(guī)定第七條為解決消防疏散功能要求而設置的穿過建筑物底層且面向社會24小時開放的公共人行通道和車行通道不計算建筑面積。新版技術規(guī)定明確需符合防火規(guī)范要求3.6.12走廊、連廊、檐廊、挑廊:3.6.12.1建筑物外有圍護結構的挑廊、走廊、檐廊,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建筑面積及容積率,結構層高在2.20米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層高不足2.20米者應計算1/2
21、面積;有永久性頂蓋無圍護結構有圍護設施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的1/2計算建筑面積及容積率。/新增條文,與國標保持一致3.6.12.2住宅10層(含10層)以上的交通、消防連廊,無圍護結構有圍護設施的按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筑面積及容積率,有圍護結構的按正投影面積計算建筑面積及容積率。/新增條文,明確空中連廊設置條件3.6.12.3建筑物內有圍護結構的架空走廊,應按其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建筑面積及容積率,層高在2.2米及以上者應計算全面積,層高不足2.2米者應計算1/2面積;有永久性頂蓋無圍護結構的應按其結構底板水平面積的1/2計算建筑面積及容積率。/新增條文,與國標保持一致3.6.1
22、3雨篷雨篷指建筑出入口上方為遮擋雨水而設置的部件。本條僅限于設置在建筑物首層出入口的雨篷。長規(guī)發(fā)(2014)118號文附件:5.雨篷、采光井按國標施行,但僅限于地下、半地下室等無法直接平行采光的空間設置的有頂蓋的采光井和設置在建筑物首層出入口的雨篷。新增條文,與國標基本一致,明確本條文雨篷適用條件有柱雨篷應按其結構板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筑面積及容積率,無柱雨篷的結構外邊線至外墻結構外邊線的寬度在2.10米及以上的,應按雨篷結構板的水平投影面積的1/2計算建筑面積及容積率;挑出寬度在2.10米以下的無柱雨篷和頂蓋高度達到或超過兩個樓層的無柱雨篷不計算建筑面積。/新增條文,與國標保持一致3.
23、6.14自動扶梯(斜步道滾梯)、自動步道(水平滾梯)位于建筑室內或建筑主體結構以內的自動扶梯和自動步道參照電梯間或樓梯間的計算規(guī)則,按自然層計算建筑面積;位于建筑物外墻或主體結構以外的自動扶梯和自動步道參照室外樓梯的計算規(guī)則,并入所依附建筑物的自然層,按水平投影的1/2計算建筑面積;無頂蓋的自動扶梯和自動步道(上層的扶梯視為下層扶梯的頂蓋)不計算建筑面積。/新增條文3.6.15建筑樓層內鏤空空間:建筑樓層內除內天井等因設計需要而設置的鏤空空間外,無功能用途的鏤空空間應計算建設容量指標。建筑樓層內鏤空處于主體結構以內且位于戶型之內,臨建筑物外側為墻、窗、結構梁、柱等時,該鏤空空間均按自然層數計算
24、該部分的建筑面積及容積率,并按正投影面積計算建筑密度;鏤空部分位于公共位置時,有圍護結構的按自然層數計算該部分的建筑面積及容積率,并按正投影面積計算建筑密度,無圍護結構則不計算建筑面積。長規(guī)紀(2014)262號文五、建筑內部的鏤空肜式建筑面積計算規(guī)則問題建筑鏤空設計形式面積按照以下規(guī)則計算:(一)奇數層與偶數層陽臺(或套內花園)錯落情況下的兩層通高:陽臺(或套內花園)及與其相連的通高空間(奇偶錯落的上部空間)均位于主體結構以內,通高部分根據通高底層建筑空間計算規(guī)則按其所跨自然層數計算建筑面積,且按正投影面積計算建筑密度。(四)建筑樓層內樓板鏤空:建筑樓層內鏤空處于主體結構以內且位于戶型之內時
25、,臨建筑物外側為墻、窗、結構梁、柱等,該鏤空空間均按自然層計算全面積,并按正投影面積計算建筑密度。建筑樓層內鏤空位于公共位置時今有圍護結構的按自然層計算全面積,并按正投影面積計算建筑密度,無圍護結構則不計算建筑面積和建筑密度。(六)建筑附屬構件(陽臺、空調擱板、結構板)臨建筑物外部鏤空并連接結構拉梁:此類設計形式報局行政審批例會明確。新技術規(guī)定明確鏤空判斷原則3.6.16采光井:地下、半地下室等無法直接側向采光的空間設置的有頂蓋的采光井按一層計算面積,且結構凈高在2.1米及以上的,應計算全面積;結構凈高在2.1米以下的,應計算1/2面積。長規(guī)發(fā)(2014)118號文附件:5.雨篷、采光井按國標
26、施行,但僅限于地下、半地下室等無法直接平行采光的空間設置的有頂蓋的采光井和設置在建筑物首層出入口的雨篷。僅表述變化3.6.17其它情況:3.6.17.1建筑樓層內的無規(guī)定術語解釋和計算規(guī)則的空間,有永久性頂蓋有圍護結構的按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建筑面積及容積率,有永久性頂蓋無圍護結構的按結構底板水平面積的1/2計算建筑面積及容積率。補充規(guī)定附件第五條:(一)建筑樓層內無規(guī)定術語解釋和計算規(guī)則的空間,有永久性頂蓋和圍護結構的,按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有永久性頂蓋無圍護結構的,按結構底板水平面積的1/2計算。僅表述變化3.6.17.2住宅套型建筑面積的計算:一般住宅的套型建筑面積僅包括住宅套
27、內面積和該層的公共分攤面積,不含該棟住宅的入口大堂、架空層、消防避難層、電梯機房、出屋面樓梯間等附屬用房和設施的面積。/新增條文3.6.18以下情況不計算建筑面積:3.6.18.1利用引橋、高架橋、高架路、路面作為頂蓋的房屋。補充規(guī)定附件第四條:(五)以下情況不計算建筑面積:1、起隔熱作用的非結構墻體;2、利用引橋、高架橋、高架路、路面作為頂蓋的房屋;新技術規(guī)定條文中取消“起隔熱作用的非結構墻體"3.6.18.2樓梯已計算建筑面積的下方空間。3、樓梯已計算建筑面積的下方空間;無變化3.6.18.3成套復式住宅上層為空的相關外圍墻體。4、成套復式住宅上層為空的相關外圍墻體;無變化3.6
28、.18.4地下層中的水池。5、地下層中的水池。無變化3.6.19綠地率的計算:3.6.19.1綠地面積計算的起止界:寬度1.5米的園路、宅間路、組團路和小區(qū)路算到路邊線;小區(qū)路設有人行便道時,算到人行便道邊線;臨城市道路時,算到道路邊線;距房屋墻腳1.5米;對其它圍墻、院墻算到墻腳。補充規(guī)定附件一第六條:()綠地面積計算的起止界:宅間路、組團路和小區(qū)路算到路邊線;小區(qū)路設有人行便道時,算到人行便道邊線;臨城市道路時,算到道路邊線;新版技術規(guī)定明確了寬度1.5米的園路算至道路邊線。3.6.19.2建筑物架空開放空間內的綠化不計入綠地率。(二)建筑物架空開放空間內的綠化不計入綠地面積;與原規(guī)定一致
29、3.6.19.3利用地形高差實施并滿足本地植樹綠化覆土要求,方便行人直接通達的建筑屋頂,符合本規(guī)定第3.6.1.2條或第3.6.1.3條要求時,不計算建筑密度部分的屋頂綠化按全面積計入綠地面積,計算建筑密度部分的屋頂綠化按表4.1.4進行折算后計入綠地面積。(三)利用地形高差實施的綠地,滿足本地植樹綠化覆土要求,方便行人直接通達的屋頂綠化按全面積計入綠地面積;新版技術規(guī)定明確了不計算建筑密度部分的屋頂綠化按全面積計入綠地面積,計算建筑密度部分的屋頂綠化按表進行折算后計入綠地面積。3.6.19.4植草的隱形消防通道按100%計入綠地面積,實施為植草磚的場地按40%計入綠地面積;人行通道、集散廣場
30、、人行出入口等場地不得布置植草磚。(五)植草的消防通道計入綠地面積,植草的停車場按40%計入綠地面積。與原規(guī)定一致,規(guī)定了哪些場地不得布置植草磚3.6.19.5水面、水景按全面積計入綠地面積,綠化休閑廣場需有明確界線且實施綠化的用地須達到廣場面積的60%以上方可全部計入綠地面積。(四)水面、水景、綠化休閑廣場按全面積計入綠地面積;長規(guī)發(fā)(2013)242號文第三條:綠化休閑廣場需有明確界線且綠地須達到廣場面積的70%以上方可按100%計入綠地面積。綠化休閑廣場的綠地比例由70%調整為60%。3.6.19.6植草的足球場按100%計入綠地面積。長規(guī)發(fā)(2013)242號文第四條:足球場按100%
31、計入綠地。新版技術規(guī)定明確了植草足球場。4.1.4為鼓勵建設項目進行立體綠化,豐富城市景觀,亦考慮到集約節(jié)約用地項目的特點,經城鄉(xiāng)規(guī)劃主管部門和園林綠化主管部門批準,可采取將屋面能夠通過公共交通直接到達的覆土種植綠化面積(每塊面積不得小于100平方米)折算成地面綠地面積。其折算公式如下:F=M×N公式中F指地面綠地面積,M指屋面地栽綠化面積,N指有效系數(見下表)。第8.4條位于建筑間距I類地區(qū)的建筑基地,確實難以達到規(guī)定綠地指標的,經城市規(guī)劃行政主管部門和城市綠化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可采取補償措施(補償辦法由有關部門另行制訂),亦可將屋面地栽綠化面積(每塊面積不得小于100平方米)折
32、算成地面綠地面積。其折算公式如下:F=M*N公式中F指地面綠地面積,M指屋面地栽綠化面積,N指有效系數(見下表)。使用范圍及折算系數變化,且新版技術規(guī)定明確了計算建筑密度部分的屋頂綠化需按表進行折算后計入綠地面積。4.1.2可計算綠地率的綠化用地,是指可通過各級道路直接到達、地下沒有建筑物或有建筑物但建筑物頂板標高(覆土厚度不計入)高出周邊道路或地坪的平均高度0.3米的綠地,包括建設用地內的集中綠地和房前屋后、道路兩側以及建筑間距內單塊最小寬度3米、面積50平方米的條狀和面積50平方米的塊狀零星綠地;綠地內宜多種植具有地方特色的高大喬木。技術規(guī)定第8.2條:計算綠地率的綠地面積,包括建筑基地內
33、的集中綠地面積和房前屋后、街坊道路兩側以及規(guī)定的建筑間距內的零星綠地面積。居住組團內的集中綠地應不小于規(guī)定綠地總面積的30%,單獨集中綠地用地面積不應小于400平方米。新版技術規(guī)定明確了可參與綠地率計算的綠地包括單塊最小寬度3米、面積50平方米的條狀和面積50平方米的塊狀零星綠地。3.6.20建筑層數的計算:3.6.20.1夾層、假層、附層、插層等,如果結構層高2.2米無論是否計算面積,均按自然層計入建筑總層數;若其結構層高2.2米則不計入建筑總層數。補充規(guī)定附件第七條:(一)假層、夾層、附層、插層,如果層高在2.2米(含2.2米)以上無論是否計算面積,均按自然層計入建筑總層數;與原規(guī)定一致3
34、.6.20.2坡屋頂住宅頂層樓面至檐口的高度如1.2米,視為一個自然層;如1.2米按0.5層計算相關指標。(二)坡頂住宅頂層其外墻檐口高度如超出1.2米(含1.2米),視為一個自然層;如在1.2米以下,建筑層數表示為XF(自然層數)+0.5(閣樓),即XF+0.5,如6F+O.5;在總圖標注中,頂層為坡屋頂閣樓、復式或躍層時,層數統一表示為XF+1,如6F+1,總圖建筑面積按6.5層計算;與原規(guī)定一致,取消“在總圖標注中,頂層為坡屋頂閣樓、復式或躍層時,層數統一表示為XF+1,如6F+1,總圖建筑面積按6.5層計算”的相關條文;(三)建筑底層作為架空層或層高小于2.2米的車庫、雜物間等,其層數
35、標注為1(架空層)+XF(自然層數),即1+F,如1+6F;新版技術規(guī)定取消相關條文3.6.1.2符合本規(guī)定中地下室、半地下室要求且頂板標高平均高出鄰近的城市道路、小區(qū)道路或消防車道(沒有道路則按周邊地坪計算)0.3米的建筑空間計入地下層。(四)首層標高平均高于周邊地坪1.5米,視為地上層,按自然層計入建筑地上層數;低于1.5米(含I,5米),視為地下層,不計入建筑地上層數。長規(guī)發(fā)(2014)118號文附件第2條:(l)符合建筑面積計算國標要求且首層頂板底標高平均高出周邊地坪不超過1.5米的建筑空間計入地下層數平均高出周邊地坪高度由1.5調整為0.33.6.1.3不符合上述第3.6.1.2條要
36、求但利用地形設置且有不少于1/4連續(xù)周長完全埋于地下的建筑空間計入地下層。(2)不符合(1)條要求但利用地形設置且有不少25%連續(xù)周長完全埋于地下的建筑空間,其作為配套設施用房使用的部分計入地下層數與面積,不計算建筑密度;作為非配套設施用房使用的部分按其投影面積計算l/2建筑密度,如其首層頂板底標高平均高出周邊地坪不超過1.5米,計入地下層數與面積,否則計入地上層數與面積。與原規(guī)定一致3.6.1.4不符合上述第3.6.1.2條和第3.6.1.3條要求的地下和半地下建筑空間均計入地上層。(3)符合上述(l)或(2)條中要求的直接臨外側設置的非配套設施用房(如臨街商業(yè)),直接計入地上層數與面積,按
37、其投影面積計算l/2建筑密度;不符合上述(1)和(2)條的建筑空間計入地上層數。新版技術規(guī)定取消“直接臨外側設置的非配套設施用房(如臨街商業(yè)),直接計入地上層數與面積”的規(guī)定。3.6.21建筑層高:3.6.21.1建筑層高原則上按建筑使用性質控制,但同層中除主要功能空間外的其他配套用房可按該層主要使用性質控制(如商場中的配套辦公用房按商業(yè)功能控制)。長規(guī)發(fā)(2013)242號文第二條:(一)層高原則上按建筑使用性質控制,但同層中除主要功能空間外的其他配套用房可按該層主要使用性質控制(如商場中的配套辦公用房按商業(yè)功能控制)。與原規(guī)定一致3.6.21.2居住建筑的層高宜為2.8米,且不宜超過3.6
38、米,當超過3.6米時則按兩個自然層計算建筑層數、建筑面積及容積率,超過7.2米以上時則按層高3.6米一層計算相應的建筑層數、建筑面積及容積率。低多層住宅、復式(躍層式)住宅等其它同類型住宅的門廳、客廳、餐廳挑空部分層高不宜超過7.2米,且挑空部分面積不應超過該戶底層套內建筑面積的40%,否則超過部分均按層高3.6米一層計算相應的建筑層數、建筑面積及容積率。補充規(guī)定附件第四條:除復式(躍層式)住宅外,公寓和住宅標準層層高超過3.6米(不含3.60米)的,按兩層計算建筑面積和層數;長規(guī)發(fā)(2013)242號文第二條:復式(躍層式)住宅僅限于客廳不受3.6米限制,且通高部分不能超過該戶建筑面積的30
39、%。新版技術規(guī)定明確住宅門廳、客廳、餐廳可超高,且明確超過7.2米,超過部分均按層高3.6米一層計算相應的建筑層數、建筑面積及容積率。住宅挑空比例由該戶建筑面積的30%調整為該戶底層套內建筑面積的40%3.6.21.3各類商業(yè)鋪面的建筑層高不宜超過4.5米,當超過4.5米時按兩個自然層計算建筑層數、建筑面積及容積率,超過9m以上時則按層高4.5米一層計算相應的建筑層數、建筑面積及容積率。補充規(guī)定附件第四條:商業(yè)建筑層高超過5.6米(不含5.6米)的,按兩層計算建筑面積和層數;長規(guī)發(fā)(2013)242號文第二條:電影院、展示廳、大型會議廳、大型商業(yè)用房(2000平方米以上功能集中布置的單一空間)
40、等確因建筑設計規(guī)范要求加大層高的,可按實際建筑面積計算容積率。局行政許可例會:小開間單元式設計的酒店類等商業(yè)建筑原則層高按4.5米控制。各類商業(yè)鋪面的建筑層高由原5.6米調整為4.5米;普通商業(yè)建筑(含高層建筑裙房)層高由原5.6米調整為5.4米;小開間單元式設計的酒店類等商業(yè)建筑層高與原規(guī)定一致。3.6.21.4普通商業(yè)建筑(含高層建筑裙房)層高不宜超過5.4米,當超過5.4米時按兩個自然層計算建筑層數、建筑面積及容積率,超過10.8米以上時則按層高5.4米一層計算相應的建筑層數、建筑面積及容積率;建筑公共部分的門廳、中庭和因功能需要的電影院、溜冰場、大型商業(yè)用房(2000平方米以上功能集中
41、布置的單一空間)等有層高要求的部分,可按一層計算建筑面積。3.6.21.5小開間單元式設計的酒店類等商業(yè)建筑的標準層層高不宜超過4.5米,當超過4.5米時按兩個自然層計算建筑層數、建筑面積及容積率,超過9米以上時則按層高4.5米一層計算相應的建筑層數、建筑面積及容積率。3.6.21.6普通辦公建筑(含行政辦公、文化設施、教育科研、醫(yī)療衛(wèi)生、商業(yè)服務和商務辦公等)層高不宜超過4.5米。當超過4.5米時按兩個自然層計算建筑層數、建筑面積及容積率,超過9米以上時則按層高4.5米一層計算相應的建筑層數、建筑面積及容積率;建筑公共部分的門廳、中庭和因功能需要(如階梯教室、大型會議室等)等有層高要求的部分
42、,可按一層計算建筑面積。補充規(guī)定附件第四條:辦公建筑標準層層高超過4.50米(不含4.5米)的,按兩層計算建筑面積和層數。有特殊要求的用房除外。新版技術規(guī)定明確了普通辦公建筑包括行政辦公、文化設施、教育科研、醫(yī)療衛(wèi)生、商業(yè)服務和商務辦公等4.2廣場:4.2.2建設項目按規(guī)定設置的廣場應保證其形狀的規(guī)則、完整和實用,臨道路一側設置的廣場其長寬比應2:1,臨交叉口設置的廣場形狀宜為扇形、圓形、方形或其它形狀規(guī)整的類似多邊形。當所需配建廣場總面積2000平方米時可分散設置,但每個分散設置的廣場最小面積應1000平方米。技術規(guī)定第8.5條:高層建筑(純住宅除外)、重要及交通流量較大的公共建筑必須在基地
43、范圍內的主要道路一側或道路交叉口處設置廣場,廣場上建筑物退讓道路邊線的距離應在第五章的基礎上增加不小于5米的退讓距離新版技術規(guī)定明確了廣場設置的比例、形狀及面積要求與相鄰城市道路或建筑室外地坪高差超過1.5米的下沉式廣場不屬于按規(guī)定必須配置的建設項目廣場。新版技術規(guī)定新增要求建設項目廣場在滿足廣場寬度要求(參見4.2.1)的前提下,超出廣場最小寬度要求的部分可延伸至高層建筑或裙房內,其結構凈高不得小于5米(有柱時其柱間圍合面積在計入廣場面積時應進行折減,折減系數為70%),且該部分在計入廣場面積時不得超過廣場總面積的30%。廣場延伸至高層建筑或裙房內,其凈高不得小于5米,有柱時其柱間圍合面積在
44、計入廣場面積時應相應折減,折減系數為70%,且不得超過廣場總面積的30%。廣場臨城市道路綠線(綠線寬度不小于10米)的,道路綠線范圍面積的50%可計入廣場面積,且臨廣場的建筑物距綠化邊線的最小距離為10米。新版技術規(guī)定取消道路綠線范圍面積的50%可計入廣場面積的相關條文。5.4停車場配建規(guī)定:5.4.13為住宅建筑配建的停車庫的子母車位按2個車位計算,一個微型車位按0.7個有效車位計算。換算為有效車位后,子車位總數不得超過應配建車位總量的5%,子車位與微型車位的總數不得超過應配建車位總量的10%。長規(guī)發(fā)(2013)242號文第十二條:車庫中的子母車位按兩個車位計算。長規(guī)發(fā)(2015)53號文第十三條:為住宅配建的停車庫的子母車位按2個車位計算,個微型車位按0.7個有效車位計算。換算為有效車位后,子車位總數不得超過應配建車位總量的5%,子母車位與微型車位的總數不得超過應配建車位總量的10%。新版技術規(guī)定與長規(guī)發(fā)(2015)53號文第十三條規(guī)定一致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山東職業(yè)學院輔導員考試真題
- 2024年山東交通學院輔導員考試真題
- 年度團隊激勵計劃的實施
- 2024年陜西實驗高級中學招聘筆試真題
- 多樣化學習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計劃
- 2024年甘肅省鄉(xiāng)村振興局下屬事業(yè)單位真題
- 建材市場安全保障總結與規(guī)劃計劃
- 2024年瀘州市納溪區(qū)事業(yè)單位引進筆試真題
- 2025屆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qū)第四中學八下數學期末聯考試題含解析
- 應對壓力的心理調適計劃
- 廣東旅游車隊公司一覽
- ESD標準培訓資料ppt課件
- 河南省確山縣三里河治理工程
- 水利工程合同工程完工驗收工程建設管理工作報告
- photoshop實訓指導書
- 多級泵檢修及維護(1)
- 涵洞孔徑計算
- 測量未知電阻的方法
- 中國民主同盟入盟申請表
- 觀感質量檢查表
- 企業(yè)信息登記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