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旋復花入藥宜蜜炙研究_第1頁
談旋復花入藥宜蜜炙研究_第2頁
談旋復花入藥宜蜜炙研究_第3頁
談旋復花入藥宜蜜炙研究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談旋復花入藥宜蜜炙研究談旋復花入藥宜蜜炙研究提要針對旋復花臨床應用多以生品入藥的現(xiàn)象,結合歷代本草、現(xiàn)代典籍所載分析藥材性質(zhì)、炮制、功效的相互關系,提出旋復花應蜜炙后入藥,并指出蜜炙后能增強旋復花向下之力,不僅能助其潤肺祛痰、止咳平喘,而且能補中下氣。關鍵詞旋復花;蜜炙旋復花為菊科植物旋復花InulabritannicaL.varchinensis(Rupr.)Reg.的干燥頭狀花序,其性微溫,味苦、辛、咸;功能消痰行水,降氣止嘔。臨床應用時大多以生品入藥為主,而筆者以為旋復花應蜜炙后入藥為妥?,F(xiàn)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一些看法,與同仁商榷。1 .藥材性質(zhì)與功效的關系單從旋復花功效而言,不難看出其作

2、用趨向是向下的,然李時珍曰:“酸咸無升,辛甘無降,寒無浮,熱無沉。其性然也”1旋復花之性微溫,味苦咸與辛兼?zhèn)?,從其性味來看,其消痰行水、降氣止嘔的向下作用并不明顯;且其質(zhì)輕而上揚,雖有“諸花皆升,旋復獨降”之說,若不經(jīng)過炮制,實現(xiàn)其向下的作用恐非易事,正如中藥大辭典轉錄本草正義所言:“或謂旋復花降氣則止知疏泄之力足以下降,而不知其飛揚之性本能上升況旋復花之尤為輕而上揚者乎?!?2 .炮制對藥材性質(zhì)的影響藥材經(jīng)炮制后,由于炮制所用輔料的影響和炮制本身所起的作用,可引起藥材性味的變化,從而改變其作用趨向,達到炮制目的。一般藥材生用時,其作用于機體的趨向,大多向外向上,經(jīng)過炮制后,大多向內(nèi)向下,此正

3、所謂“生升熟降”之理。故旋復花若經(jīng)過炮制后再入藥,借助輔料及炮炙過程本身的作用,其消痰行水,降氣止嘔的向下作用必定更為顯著。3 .炮制對藥材功效的影響因蜂蜜性味甘平,有甘緩益脾、潤肺止咳的功效,所以旋復花經(jīng)蜜炙后,一能增強潤肺祛痰、止咳平喘的功效3 5用于痰涎壅肺,咳喘痰多等證;二能增加補中益氣的作用,可用于治療因脾胃氣虛、痰濕上逆所致的嘔吐噫氣、心下痞滿之證4 o這與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關于旋復花補中下氣的記載是相一致的5 o4 .歷代本草關于旋復花炮制的有關記載歷代本草中有關旋復花的收載很多,如雷公炮炙論之“取花蕊,蒸,從已至午,曬干用”6;圣濟總錄之“微炒”;本草害利之“蒸曬干用”;普濟方有焙法

4、;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有蒸法;其它本草文獻中尚有去莖去根等修治方法3o說明古代醫(yī)家在使用旋復花時,并不純粹用生品,而是根據(jù)當時的情況,適當選用炮制品。5 .現(xiàn)代典籍以及有關炮制規(guī)范關于旋復花的要求中藥大辭典中國藥典1985年版及1990年版旋復花炮制項下,均收載了蜜炙品;江蘇省中藥飲片炮制規(guī)范上海市中藥飲片炮制規(guī)范刀四川中藥志8旋復花條目中皆收載了蜜炙品。6 .討論從上所述可知,歷代本草文獻在記載旋復花時,大多收載了其炮炙品;旋復花功效以祛痰行水、降氣止嘔為主,這與旋復花經(jīng)蜜炙后的作用是一致的;現(xiàn)代藥典以及有關炮制規(guī)范都分別收載了旋復花蜜炙品,因未特別強調(diào)使用蜜炙品,所以各地在臨床應用時,往往都用

5、生品入藥,忽略了蜜炙這一炮制環(huán)節(jié),筆者認為是不可取的。旋復花雖有“諸花皆升,旋復獨降”之說,但因其質(zhì)輕性揚,而功能消痰行水、降氣止嘔,作用方向是向下的;臨床若以生品入藥,是與“生升熟降”的炮制理論相悖的。經(jīng)過蜜炙以后,一能增強潤肺祛痰、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之證;二能助旋復花補中益氣,用于脾胃氣虛,痰濕上逆之證。故筆者認為旋復花應蜜炙后再入藥。參考文獻明。李時1.珍。本草綱目。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4:2 .江蘇新醫(yī)學院。中藥大辭典(下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73.社,1977:2216.3 .徐楚江,葉定江,傅寶慶,等。中藥炮制學。上海:上??萍汲霭嫔?,1987:124.4 .凌一揆,顏正華,林乾良,等。中藥學。上海:上??萍汲霭嫔?,1985:173.5 .魏。吳普。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1981: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