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北師大版語文下學(xué)期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習(xí)題_第1頁
五年級北師大版語文下學(xué)期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習(xí)題_第2頁
五年級北師大版語文下學(xué)期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習(xí)題_第3頁
五年級北師大版語文下學(xué)期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習(xí)題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五年級北師大版語文下學(xué)期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習(xí)題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閱讀樂園。懷素練字懷素是唐朝有名的和尚。他從小入廟出家,可他始終堅持了對書法的愛好,他的代表作自序帖可謂草書史上的典范之作。成就的取得,是他長期堅持不懈地練習(xí)的結(jié)果。能有這樣的“結(jié)果”,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僧人的本職是事佛、坐禪念經(jīng),要練字,就要把分分秒秒的休息時間全占滿。這一點,懷素完全做到了。他的毅力是令人贊嘆的。練字還需文房四寶俱全。寺廟中的生活本來就是清苦的,買筆買墨就得不少錢,還哪有錢去購買硯臺、紙張呢?可這并未難住懷素。聰明的懷素想出了一個省錢的辦法以芭蕉葉代替紙張。長沙的氣候溫暖、潮濕多雨,非常適合芭

2、蕉的生長。芭蕉葉子又肥又大,代替練字的紙倒也湊合。于是,懷素在房前屋后的隙地上栽了上萬株芭蕉,以供摘取葉子揮灑筆墨。他給自己掩映在芭蕉叢中的庵堂取名為“綠天庵”。由于懷素練字過勤,芭蕉葉子不夠使用。他又找了塊木板,刨平后刷上油漆。每年在芭蕉葉子沒長成之前,他就用木板練字。寫滿一板后,擦掉之后再寫。如此反復(fù)不已,時間長了,一場木板竟磨穿了。練字離不開筆,懷素對筆十分愛護,每寫完字都把它洗得干干凈凈。他沒有合適的盛水器皿,便就地取材;到屋外的一個小石頭池子里洗筆,拿它當了“筆洗”。日久天長,池子里的水全都變成了黑水。人們就叫它“墨池”了。懷素每天在芭蕉葉、木板上耐心地寫著字,筆用禿了一支又一支,幾

3、年后,用禿的筆有一大堆。懷素對這些筆感情很深,把它們葬在山下。他還為這些筆樹立了墓碑,名之為“退筆?!薄阉鼐褪沁@樣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勤習(xí)苦練,終于練就一手用筆盤旋、狂放,變化繁多而又揮灑自如的狂草,由一個愛寫字的小和尚成為一名值得效法、贊頌的書法大師。(1)文中有些詞語我們不常見到,請你試著說一下它們的意思。事佛_坐禪_狂草_(2)短文第二自然段中“結(jié)果”加了引號,這里引號的作用是   。(3)短文的文章結(jié)構(gòu)是   ,請你用曲線畫出文章前后呼應(yīng)的句子。(4)讀了短文,你有什么收獲?_2. 閱讀短文,完成練習(xí)。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

4、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yīng)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1)吾盾之堅。(_) (2)吾矛之利。(_)(3)或曰(_)   (4)弗能應(yīng)也。(_)2用自己的話說說下列句子的意思。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盻3那個人采用了什么辦法讓楚人啞口無言的?(用自己的話說一說)_4這個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_3. 閱讀理解。自護其短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殼入口。或曰:“啖菱須去殼?!逼淙俗宰o其短,曰:

5、“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去熱也?!眴栒咴唬骸氨蓖烈嘤写宋锓瘢俊贝鹪唬骸扒吧胶笊?,何地不有!”1解釋文中加點詞。而:_ 啖:_ 去:_ 欲:_2下列各組加點詞意思不一樣的一項是(   )A.仕于南方  不得已而從仕B.或曰:“啖菱須去殼?!?#160; 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C.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3在下列句中括號里填上句子省略的成分。(_)曰:“我非不知。并殼者,(_)欲以(_)去熱也?!?這個寓言告訴人們的道理是:_。4. 課內(nèi)閱讀。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

6、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1本文出自_代詩人_的作品。2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1)余嘗謂_   (2)心不在此_(3)卻只漫浪誦讀_   (4)心到最急_3用自己的話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_4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A.“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的原因是:心到,眼、口才能到。B.文段闡述了怎么讀書的問題,其中心到最重要。C.文段告訴我們讀書要高度集中注意力,這樣不僅能夠加快閱讀速度,還能提高閱讀質(zhì)量。5. 課外閱讀。嫦娥奔月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

7、母,羿妻姮娥竊之奔月,托身于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chuàng)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xué)仙有過,謫令伐樹。注釋:羿(yì):堯時的善射者,山海經(jīng)有后羿射日的記載。請:求。西王母:仙人名。姮(héng)娥:即嫦娥,羿之妻,漢代避文帝諱改姮為嫦。斫:砍。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1)羿請不死之藥()  (2)謫令伐樹()  (3)蟾蜍()()   (4)常斫之()2“嫦娥奔月”的“奔”用音序查字法應(yīng)查 ,再查音節(jié)   “奔”在這個

8、詞當中應(yīng)念(bnbèn),意思是   (奔走,急跑;直向目的地走去)。3翻譯下面的句子。羿妻姮娥竊之奔月,托身于月。_4請你寫出四個帶“月”字的成語。_5“嫦娥奔月”是神話,可人類登月卻已經(jīng)變成了現(xiàn)實,2003年,我國航天員_進入了太空,2005年我國航天員_和_又進入了太空,對此,你有何感想? _6.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練習(xí)。鐘氏之子鐘毓、鐘會少有令譽。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鐘繇曰:“可令二子來!”于是敕見。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有汗?”毓對曰:“A?!睆?fù)問會曰:“卿何以不汗?”對曰:“B?!保ㄗ⑨專┝钭u:好的名聲。鐘繇:三國時魏

9、國相國。鐘毓:魏國車騎將軍。鐘會:魏國大將軍,后平蜀。敕:皇帝召見。卿:古時帝王對臣子的稱呼。1將“戰(zhàn)戰(zhàn)栗栗,汗不敢出”“戰(zhàn)戰(zhàn)惶惶,汗出如漿”填入文中A、B兩處。A_   B_2解釋下列加點詞。(1)鐘毓、鐘會少有令譽_(2)卿何以不汗_3翻譯下列句子。年十三,魏文帝聞之,語其父鐘繇曰:“可令二子來!”_4閱讀上文,試用自己的話說說主人公的聰明主要體現(xiàn)在哪里。_5通過這篇文章,簡單分析兩個孩子的特點。_7. 閱讀古文,回答問題。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節(jié)選)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義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爾。凡讀書,須整頓幾案,令潔凈端正,將

10、書冊齊整頓放,正身體,對書冊,詳緩看字,子細分明讀之。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shù),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注釋)大抵:大概。牽強暗記:勉強硬記,指沒有讀熟文章,就一句一句在心里硬記。云:說。見:同“現(xiàn)”。1給文中加點的字注音。幾案(_)   不可倒一字(_)   牽強暗記(_)2根據(jù)注釋和自己的理解,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_(2)書讀百遍,其義自見。_(3)不待

11、解說,自曉其義也。_3短文第1自然段告訴我們,讀書要先_,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_,這樣才能有所得。4讀書前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_5讀書的時候,要注意什么?請用“_”畫出來。6多讀的好處有哪些?請你根據(jù)短文歸納出兩點。_8. 課內(nèi)閱讀。梁國楊氏(sì shì)之子九歲,甚(shèn shèng)聰惠。 孔君平詣(zh   yì)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wéi wèi)設(shè)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眱簯?yīng)(yng   

12、yì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qín   qíng)?!苯o加點字選擇正確讀音。給下列句子中的“聞”字選擇正確解釋:A.聽見;B.聽見的事情、消息;C.有名望的;D.用鼻子嗅;E.姓。你號,今天有幸能見到你本人,真是百聞不如一見?。。?#160;)西湖是全國聞名的風(fēng)景區(qū)。(   )你知道嗎?今天晚間的新聞?wù)孀屓藢の?。?#160;)你聞出這是什么味了嗎?( )聞家的人都拌到外省去了。( )解釋文中語句??拙皆勂涓?,乃呼兒出。_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盻兒應(yīng)聲答曰:“未聞

13、孔雀是夫子家禽?!盻9. 閱讀學(xué)弈一文,回答下列各題。弈秋,通國之善弈也。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雖與之俱學(xué),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吾曰:非然也。注釋弈:下棋。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稱為弈秋。鴻鵠:天鵝1下列句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A使弈秋誨二人弈:教誨B惟弈秋之為聽:只C思援弓繳而射之:援助D雖與之俱學(xué):一起2翻譯:為是其智弗若與?吾曰:非然也。_3本文通過學(xué)弈這件小事,作者意圖在說明一個什么道理?_10. 閱讀理解。 愚公移山(有刪改)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

14、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A.愚公年紀大了,時間很多,想找點事情打發(fā)時間。B.愚公家住在山區(qū),北部很閉塞,出來進去都要繞路很不方便。C.愚公想證明智叟說的是錯的。2解釋下列加下劃線的字。 

15、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A.完成 B.于是,就3解釋下列加下劃線的字。 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  )A.死亡 B.沒有4從愚公移山的故事中,你領(lǐng)悟到了什么道理?(  )A.愚公是一個堅持不懈的人。 B.愚公是一個不聽從別人勸告、很固執(zhí)的人。11. 課內(nèi)閱讀。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拙皆勂涓?,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shè)果,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兒應(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解釋文中加點字的意思。甚:_ 惠:_ 詣:_   乃:_ 為:_設(shè):_ 示

16、:_ 未聞:_ 家禽:_2用/ 給短文劃分節(jié)奏。3用四字詞語夸一夸楊氏之子:_、_、_、_。4楊氏之子中哪一句可以看出孔君平與楊氏子很熟?_5你喜歡孔君平說的話還是楊氏之子說的話?為什么?_6我也會說:李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眱簯?yīng)聲答曰:“未聞_。”龍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眱簯?yīng)聲答曰:“未聞_?!?2. 課內(nèi)閱讀。自相矛盾楚(ch  chu)人有鬻盾與矛者,譽(y  yù)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wú  w)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yīng)也。夫(f&

17、#160; fú)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給加點詞選擇正確的讀音,畫上“_”。2下列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譽之曰(稱贊) B.于物無不陷也(刺破) C.吾矛之利(好處)D.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于矛(放在句首,表示將發(fā)議論)3“其人弗能應(yīng)也”的原因是什么?_4假如你是楚人,你該怎樣推銷你的矛和盾?_5學(xué)了這則寓言后,你得到了什么啟示?_13. 閱讀課文,回答問題。楊氏之子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shè)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眱簯?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字。(1)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詣:_ 乃:_(2)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示:_(3)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未:_  聞:_2仔細閱讀下面的句子,完成練習(xí)??字敢允緝涸唬骸按耸蔷夜??!眱簯?yīng)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保?)請你用自己的話說說上面這兩句話的意思。_(2)你認為楊氏之子的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