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工藝設計_第1頁
味精工藝設計_第2頁
味精工藝設計_第3頁
味精工藝設計_第4頁
味精工藝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摘  要 :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是一種鮮味劑。本設計是年產味精5.9萬噸(其中99%味精1.77萬噸,80%味精4.13萬噸),折合純味精5.0563萬噸,年生產日為320天每天生產味精158噸。發(fā)酵車間選用18個發(fā)酵罐,日運轉9個發(fā)酵罐,每天裝9罐。等電點灌車間選用18個等罐,日運轉9個等電點罐,每天裝9罐。等電點提取的發(fā)酵方法生產味精。以大米為原料,經糖化、發(fā)酵、提取、中和、精制工藝制成商品味精。谷氨酸發(fā)酵受溫度、pH、排氣通風量等因素的影響,整體操作要在無菌的條件下進行。本設計從工藝流程,物料和熱量衡算,用水量,設備選型,主

2、要設備工藝尺寸的計算。  關鍵詞:谷氨酸鈉  發(fā)酵  工藝 Abstract : The main composition of MSG is monosodium glutamate, is a kind of freshness. This design is an annual output of 59000 tons of monosodium glutamate (99% of monosodium glutamate, 17700 tons of monosodium glutamate, 41300

3、tons), or pure monosodium glutamate, 50563 tons of annual produc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monosodium glutamate, 158 tons a day, 320 days. Selects 18 fermentation tank, fermentation workshop day nine fermentation tank, running every day 9 cans. Isoelectric point selection of filling workshop in 18,

4、pot, nine days running isoelectric point cans, 9 pot every day.Isoelectric point extraction methods of fermentation production of MSG.Using rice as raw materials, saccharification, fermentation, extraction, neutralization, refined workmanship goods monosodium glutamate. Glutamic acid fermentation te

5、mperature, pH, exhaust ventilation rate, the influence of such factors as the overall operation under aseptic conditions. The design process, from material and heat balance, water consumption, equipment type selection, the calculation of main equipment process size, the fermentation workshop design.

6、 Keywords: monosodium glutamate fermentation process1設計產品種類1.1味精的主要性質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鹽(MSG),又名谷氨酸鈉、味素等,它具有強烈的鮮味,是食品中添加的增鮮劑1。此外味精還含有少量食鹽、水分、脂肪、磷、鐵、糖等其他物質。味精是一種具有肉類鮮味的物質,食用后受胃酸的作用,通過化學反應生成谷氨酸。谷氨酸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不僅是組成人體蛋白質的主要成分,而且還參與體內許多其他代謝過程。 味精的中文化學名稱:L-谷氨酸單鈉一水化物;L-氨基戊二酸1,5單鈉一水化物。 味精的商品名稱:味精、味

7、素、俗稱麩酸鈉、谷氨酸鈉。 味精的英文名稱:Monosodium L-glutamate,簡寫:MSG;Monosodium L-glutamate monohydrate;Gourmet powder 1.1.1味精的物理性質 性狀:無臭,有特殊鮮味,是一種無色至白色的柱狀結晶或白色的結晶性粉末。 分子式:C5H8NO4Na·H2O 結構式:HOOC-CH2-CH2-CH(NH2)-COONa·H2O  分子量:187.13 密度:粒子相對密度1.635

8、;視相對密度0.800.83 結晶系:斜方晶系柱狀八面體 pH:7.0 熔點:1950(在1250以上容易失去結晶水) 溶解度:味精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機溶劑,難溶于純酒精。 1.1.2味精的化學性質 味精可在水中解離;在鹽酸作用下可生成谷氨酸(Glu)或谷氨酸鹽酸鹽(Glu·HCl);在強堿作用下可生成谷氨酸二鈉鹽,但加酸后仍可生成谷氨酸鈉;在水溶液中長時間加熱,可脫水生成吡咯烷酮羧酸鈉,它在酸或堿的作用下仍可水解成谷氨酸鈉或谷氨酸,谷氨酸鈉水溶液在不同溫度、時間下的脫水狀況不同。 味精的化學式是C5H8

9、O4NNa·H2O,是一種外觀白色的結晶粉末,與酸、堿都能反應。 與鹽酸作用生成谷氨鹽酸鹽: C5H8NO4Na+HCl      C5H9O4N+NaCl               +HCl    C5H9O4N·HCl  與堿作用生成谷氨酸二鈉鹽: C5H8O4NNa+Na

10、OH      C5H7O4NNa2+H2O 味精的等電點:pI=6.96。谷氨酸鈉是一種氨基酸的鈉鹽。在某一pH的溶液內,氨基酸解離呈陰、陽離子的趨勢相同,呈電中性,所帶的凈電荷為零,此時的溶液pH就是該氨基酸的等電點。 1.1.3味精的鮮味和化學結構 L-谷氨酸鈉(MSG)有非常濃的鮮味,它的鮮味的強度與pH值有關,中性時鮮味最強,酸性或堿性情況下鮮味均降低2。在酸性氨基酸中,羧基以-COOH的形式存在,在堿性氨基酸中,氨基以-NH2的形式存在,氨基與羧基之間的靜電吸引減少,所以鮮味消失。 

11、1.2味精與人體健康 谷氨酸普遍存在于人的體內,人體蛋白質的20%是谷氨酸鹽。味精不僅能起到調味的作用,而且還能為人體補充谷氨酸鈉。味精味道很鮮美,有健身補腦功效,可用于藥膳調料,能提高鮮味、增進人們的食欲。對于體質虛弱的人,能起到增加營養(yǎng)吸收和消化的作用,使消化系統得到改善。 人體食用味精后,味精可以經過胃酸作用,轉化為谷氨酸,谷氨酸又被消化吸收構成蛋白質,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谷氨酸雖然是一種非必需氨基酸,但是在人體內一些反應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谷氨酸對于中樞神經和大腦皮質有益,食用后大約有96%在人的體內被吸收。 脫氨基作用。經過輔酶的作用,谷氨酸反應生成-酮戊二

12、酸,-酮戊二酸進入三羧酸循環(huán)(TCA Cycle),成為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的中間代謝的一個連接者。 谷氨酸能在人體內轉化為糖,然后再進入糖代謝。 1.3味精的應用 1.3.1食品工業(yè) 味精在食品類方面可以作為一種添加劑,能夠產生“鮮味”是其重要的功能。此外,味精還可以改善食品的自然風味,使食品克服異味。隨著國家現代化、社會化的發(fā)展,食品加工業(yè)也在不斷地壯大,同時對味精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味精在罐頭、冷藏食品、熟食品加工、小食品和快餐調料等方面的應用也日益廣泛。 然而,我們在使用味精時,應該注意使用溫度和烹飪方法。燒菜時,不要過早地放入

13、味精。當烹調加熱至120以上時,谷氨酸鈉會發(fā)生化學變化,生成焦谷氨酸鈉,既失去了鮮味,又對人體沒有營養(yǎng)價值,而且還會有輕微的毒害作用。所以平時炒菜、做湯時,應該在臨出鍋時放入味精,并且不要把它放在有小蘇打或堿的菜中,以免味精中的谷氨酸反應生成谷氨酸二鈉,從而失去其鮮味。炒菜、做湯時,加點味精可以使菜、湯更加鮮美,但是,味精也不是越多越鮮,放多了反而會使舌頭發(fā)麻,產生一種似咸非咸、似澀非澀的怪味。 1.3.2醫(yī)藥工業(yè) 谷氨酸鈉進入到胃腸后,會很快分解出的谷氨酸,并且立即參與人體內正常物質代謝的過程;當人體內葡萄糖供應不足時,谷氨酸還能及時替補葡萄糖,作為腦組織活動的能源,改善

14、大腦組織的一些機能;谷氨酸能與人體內血氨結合生成無毒的谷氨酰胺,具有保肝的重要生理功能并輔助治療肝病、肝功能不全、肝功能受損及肝昏迷;谷氨酸鈉在臨床上用于治療某些精神病疾患、增強記憶、安定情緒及對神經衰弱等有明顯的效果和輔助治療精神分裂癥和癲癇病,谷氨酸鈉已被列入許多國家的藥典2。 1.3.3制造工業(yè) 焦谷氨酸鈉(味精脫水后生成的產物),具有很好的吸濕性,能夠保持皮膚濕潤,防止皮膚干燥,并且可以增強皮膚、毛發(fā)的柔軟性和彈性。日本已經有以谷氨酸鈉(或谷氨酸)作為原料生產的化妝品、高級人造革和洗滌劑等產品。 1.3.4農業(yè)領域 谷氨酸作為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可以

15、增加柑橘果實的含糖量,降低酸度。另外,谷氨酸鈉還可用于制備農藥。谷氨酸鈉不僅是西紅柿的保護性殺菌劑,還是防治果樹腐爛病的殺菌劑。它還可以用做微肥的載體,發(fā)揮微量元素的效果。 1.4味精工業(yè)的發(fā)展及現狀 1.4.1世界味精工業(yè)的發(fā)展歷程 味精既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又是食品工業(yè)中的一種高利稅產品。原材料市場充裕,價格便宜是其最大的特點。 味精作為商品問世,發(fā)展到現在已經有100年的歷史。味精發(fā)展的初期,是德國的立好生從小麥面筋(醇的可溶部分)硫酸分解物之酸性氨基酸中最先單離出谷氨酸。隨后人們對谷氨酸的結構和旋光性有了科學的了解。到1909年,日本的

16、池田與鈴木三郎創(chuàng)建了味之素公司,商品味精開始問世,從此誕生了味精工業(yè)。味精發(fā)展的轉換期是1936年到1966年,美國國際化學藥品公司以甜菜廢糖液為原料,利用抽出法生產味精。中國沈陽味精廠以脫脂大豆粕生產味精。后來又出現了發(fā)酵法、合成法。20世紀60年代到今天,是味精的發(fā)展期,1962年韓國的味元和第一制糖公司以發(fā)酵法生產味精。1963年法國的傲桑(ORSAN)公司以甜菜糖蜜原料生產味精。19641965年,中國的上海、沈陽、天津等廠以淀粉原料發(fā)酵生產味精。1972年朝鮮平壤味精廠用粗砂糖為原料以發(fā)酵法生產味精。1974年印尼與韓國合資以糖蜜生產味精。1975年美國Stauffer化學公司以糖蜜

17、原料制造味精,1983年停產。此外,泰國、意大利、法國、巴西、馬來西亞等國的味精廠在60年代后也逐步興起,均用發(fā)酵法生產味精 。 味精最初是利用大豆、面筋為原料水解生產的,隨著發(fā)酵技術的發(fā)展,發(fā)酵生產味精使味精生產成本顯著下降了。到了六、七十年代,開始試用糖蜜為原料進行味精的生產。至本世紀八十年代,糖蜜味精發(fā)酵生產已經使味精產業(yè)成本很低,成為世界味精生產發(fā)展的趨勢,并占領和壟斷了味精市場。 1.4.2我國味精工業(yè)的發(fā)展史 我國味精生產始于1923年,到現在已經有80多年的歷史了。中國味精的發(fā)展經歷了創(chuàng)建期、轉換期和發(fā)展期三個歷史階段。上海天廚味精廠的創(chuàng)辦

18、是我國味精工業(yè)的開端。起初以面筋作為原料,用水解法生產味精。后來逐漸發(fā)展為用糖、淀粉、糧食等為原料,采用發(fā)酵工藝生產味精。到了現階段,我國味精生產原料多樣化,工藝裝備水平不斷改進提高,產量驟增。 我國的工業(yè)味精生產,近十幾年來得到了很大的發(fā)展。1992年,我國年產味精只有34萬噸,到2001年,我國味精年產量已經達到了71.4萬噸,可以說味精產量以每年10%的速度迅速遞增。目前,我國的味精總產量已經居世界第一位,但是人均消費水平卻仍然較低,日本、韓國、法國的年人均消費味精量達800克以上,而我國年人均消費量只有400克左右。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味精消費量一定會持續(xù)增長。按年人

19、均消費600克計算,我國每年需求味精量72萬噸,再加上食品、醫(yī)藥及其它工業(yè)的需要,味精市場需求潛力是非常大的。 1.4.3我國味精工業(yè)的發(fā)展現狀 味精在我國的生產和消費有著悠久的歷史,味精行業(yè)經過幾十年的不斷革新創(chuàng)造,中國工業(yè)味精的生產能力及相關技術均得到了較大提高。我國現有味精生產廠200多家,味精年產量居世界首位4?,F階段我國味精廠大部分是以糧食為原料經發(fā)酵工藝制取的。淀粉質原料經水解成為葡萄糖,再經過谷氨酸棒桿菌發(fā)酵而生成谷氨酸,然后經堿中和生成谷氨酸鈉結晶5。 目前我國味精生產技術與世界先進技術比較,還存在以下問題:規(guī)模小;技術水平低;生產過程自動水平低,

20、勞動生產率低;主要原材料價格過高,生產成本高;經營管理機制不健全,還不能完全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從而影響技術水平的發(fā)揮和生產穩(wěn)定。 1.4.4我國味精市場的前景 現在,全世界的味精產量有150萬噸左右。中國2003年的味精產量就已經達到了119萬噸,產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味精生產的中心,其主要的技術經濟指標,已經進入了世界的先進行列。我國生產技術水平在不斷提高,生產成本有所下降,已經扭轉了味精出口虧損的局面,成為味精出口大國6。 1.4.4.2徹底根治廢水污染 多數廠家已經認識到,生產應該把環(huán)保放在第一位。味精生產過程中,主要污染物是廢水。

21、生產廢水一定要根治達標。經過許多年的努力,我國已經找出了一條有效可靠的治理味精廢水的途徑。高濃度廢水經提取蛋白飼料后,再濃縮造粒,制成復混肥料;低度廢水用厭氧-好氧生化處理,然后達標排放。此方法可以變廢為寶,廢水治理由以前的投入型轉變?yōu)樾б嫘?。這樣,不僅解決了廢水治理難的問題,又帶來了十分可觀的經濟效益6。 當前我國味精行業(yè)要提高經濟效益,就應該做到以下幾點:合理利用原材料;采用新菌種、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提高技術水平,防止噬菌體污染,節(jié)能降耗;逐步實現自動控制,提高勞動生產率,全面降低成本,參與國際競爭;同時要搞好廢水治理,提高環(huán)境和社會效益。2味精生產工藝2.1生產方法的選擇

22、味精制造方法分為水解提取法、合成法和發(fā)酵法三大類?,F在水解提取法(蛋白質水解法和從廢糖蜜中提取法)與合成法已停用。目前世界生產味精的廠商都在采用發(fā)酵法生產味精。 2.1.1水解提取法 水解提取法包括植物蛋白質水解法和從甜菜糖蜜提取法。植物蛋白質水解法是生產味精的傳統工藝,是以豆粕或面筋等植物蛋白為原料,加酸水解,使蛋白質水解成多種氨基酸,然后單離出谷氨酸,再制成味精。從甜菜糖蜜提取法,在制糖的過程中,用石灰石處理甜菜糖蜜,谷氨酸轉化為焦谷氨酸,焦谷氨酸水解后可轉化為谷氨酸,由于此方法收率低,而且不經濟,已經停止使用。 2.1.2合成法 合成法是以丙烯腈、

23、糠醛、環(huán)戊二烯或其他物質為原料來合成谷氨酸,再加工制成味精?;瘜W合成方法制造味精有10多種方法,我國也曾經進行過合成法的小中型試驗,但是沒有工業(yè)化。 2.1.3發(fā)酵法 發(fā)酵法生產味精,是以糖蜜或淀粉為原料,經糖化、發(fā)酵、提取、中和和精制一系列工藝制成味精。 2.2味精生產工藝流程            2.2.1 味精生產工藝流程圖 原料的預處理及淀粉水解糖的制取    谷氨酸生產菌種子的擴大培養(yǎng)

24、谷氨酸發(fā)酵  谷氨酸的提取與分離  由谷氨酸制成味精及味精成品加工2.2.2發(fā)酵法生產味精工藝概述 味精生產總工藝流程圖 發(fā)酵法生產味精的總工藝流程7如圖2-2所示。味精的生產全過程可以分為四個工藝階段: (1)原料預處理和淀粉水解糖制備; (2)種子擴大培養(yǎng)與谷氨酸發(fā)酵; (3)提取谷氨酸; (4)谷氨酸制取味精。 由這四個工藝階段,味精生產廠家一般就把味精生產分為以下四個車間: (1)糖化車間; (2)發(fā)酵車間; (3)提取車間; (4)精制車間。 2.3淀粉糖

25、化工藝 糖化工藝是指將淀粉質原料轉化為葡萄糖的過程。糖化液稱為淀粉糖或者淀粉水解糖。淀粉糖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還有許多其他的復合糖類。分為原料及其預處理和淀粉水解糖的制備兩個過程。 2.3.1原料及其預處理  谷氨酸發(fā)酵生產的原料主要是淀粉,其次還有非糧食淀粉原料。淀粉的主要來源是糧食,工業(yè)上通常利用各種各樣的谷物淀粉或薯類淀粉。例如,北方常用玉米淀粉,南方常用番薯淀粉等。非糧淀粉原料,主要是指甜菜或甘蔗糖蜜,以及醋酸、乙醇、正烷烴(如液體石蠟)等。 非糧食原料一般均不需要預處理(糖蜜除外),就可以直接用來配制培養(yǎng)基。但是糖蜜中的生物色素含量過

26、高,雖然不影響生產菌正常生長,但是會導致生產菌光長菌體,不產谷氨酸。所以,如果采用蜜糖為原料進行谷氨酸發(fā)酵生產,就需要對糖蜜進行預處理。許多谷氨酸發(fā)酵菌都不能直接利用淀粉和糊精,如果谷氨酸發(fā)酵生產是以淀粉質為原料,就需要先將淀粉水解成葡萄糖,然后才能供發(fā)酵使用。將淀粉質原料(如淀粉、大米等)轉化為葡萄糖的過程就是糖化工藝。 2.3.2淀粉水解糖制備 淀粉糖化可分為酶解法、酸解法和酶酸法三種。三種糖化工藝,各有其優(yōu)缺點。從糖液質量、收得率、耗能以及對粗淀粉原料的適應情況來看,以酶解法最為優(yōu)越,酶酸法次之,酸解法最差。但是酶解法糖化設備較龐大,生產周期長。下面簡單介紹一下酶解法

27、。 酶解法又稱雙酶法。它是利用淀粉酶和糖化酶兩種酶,將淀粉轉化為葡萄糖。 3工藝計算:3.1設計依據:生產能力年產味精5.9萬噸(其中99%味精1.77萬噸,80%味精4.13萬噸),折合純味精5.0563萬噸,年生產日為320天。主要技術指標 發(fā)酵產酸率:4.5% 提取收率: 85%精制收率: 90%谷氨酸制味精轉化率:3.2物料衡算3.2.1發(fā)酵罐:每立方米發(fā)酵液產100%味精:年產發(fā)酵液:每天生產發(fā)酵液:發(fā)酵罐裝料系數80%,發(fā)酵作業(yè)周期(包括空消、實消或連消、進料、出料、清洗等)共48h。所需要發(fā)酵罐容積為:,因此選用500m3的發(fā)酵罐18臺。每日投料灌次:3.2.2種子罐取

28、發(fā)酵液量400m3,接種量為1%,培養(yǎng)時間12h,輔助時間4h,每灌需要種子量,因此選用5m3的種子罐18臺。一級搖瓶種子每天一瓶8001000ml,接種量為0.570.7%。3.2.3尿素罐總尿以3%計算,每天需用尿素:尿素水溶液平均濃度為50%,裝料系數80%,每灌需用尿素溶液:,每天總尿素溶液:因此選用300m3尿素罐1臺。3.2.4淀粉水解鍋每罐初糖濃度1111.5%,滅菌損耗約5%,以初糖12%計算:純糖 400×12%=48(m3)則20%糖液為水解時間共0.5h,每班2批次,每天一班,裝料系數為80%,每灌需用水解液每天所需水解液量:(m3)因此選用500m3的水解鍋3

29、臺。3.2.5等電點罐一般情況下,等電點罐的個數等于發(fā)酵罐的個數,有發(fā)酵罐18臺,所以等電點罐也取18臺。發(fā)酵液400 m3,高流分及鹽酸約20%,共480 m3。3.2.6離子交換柱離子交換上柱母液480 m3,谷氨酸含量1.6%,NH4+含量為0.5%,選用mm離子交換柱2臺。3.2.7離心機 濕谷氨酸(濕純90%),每天約選用SS1500型離心機,960r/min,三足式,不銹鋼或襯膠離心機6臺。4熱量衡算:4.1液化工序熱量衡算:4.1.1液化加熱蒸汽量:加熱蒸汽消耗量(D)有下式計算:式中,G-淀粉漿量(kg/h) C-淀粉漿比熱容kJ/(kg/k) -漿料初溫(20+273=293

30、k) -液化溫度(90+273=363k)-加熱蒸汽晗,2738kJ/kg(0.3Mpa,表壓)-加熱蒸汽凝集水的晗,在363k時為377kJ/kg淀粉漿量G:根據物料衡算,日投工業(yè)淀粉339.72,連續(xù)液化,339.72/24=14.16(t/h),加水為1:2.5,則漿量為14.16(1+2.5)=49.56(t/h)粉漿干物質濃度:粉漿比熱C:式中,-淀粉質比熱容,取1.55 kJ/(kg/k) X-淀粉干物質量濃度,24.6% -水的比熱容,4.18 kJ/(kg/k)則, 蒸汽用量:4.1.2滅酶蒸汽用量:滅酶時將液化液由90加熱到100,在100時為419kJ/kg,則要求在20m

31、in內使液化液由90加熱到100,則蒸汽高峰量為:以上兩項合計平均量: 5.19+0.75=5.94(t/h)則,每天用量: 5.9424=142.56(t/d)高峰量: 5.19+2.25=7.44(t/h)4.1.3液化冷卻用水量板式換熱器,將物料由100降溫至65,用二次冷卻水,冷卻水進口溫度20,出口溫度為58.7,需冷卻水量W:4.2糖化工序熱量衡算每灌20%的糖液240m3,糖化操作周期30h,其中糖化時間25h,糖化罐100 m3,裝料為10075%=75m3,每罐需糖化罐:使用板式換熱器,使糖化液(經滅菌后)由85降至60,用二次冷卻水冷卻,冷卻水進口溫度20,出口溫度45,平

32、均用水量為:要求2h內把75m3糖液冷卻至40,高峰用水量為:每日糖化罐同運轉,取29罐每日放料罐次:240/75×9=28.8(灌),取29罐每日冷卻水用量: 2931.6729=26634.47t/d4.3發(fā)酵工序熱量衡算500 m3發(fā)酵罐裝料量為400m3,使用新鮮水,冷卻水進口溫度10,出口溫度20,冷卻水用量W:根據部分味精工廠的實測和經驗數,谷氨酸的發(fā)酵熱高峰值約為3.0×104kJ/(m3.h)日運轉9臺,高峰用水量: 287.089=2583.72(t/h)日用水量: 2583.720.824=49607.42(t/d)平均用水量: 49607.42/24=

33、2066.98(t /h)式中,0.8為各罐發(fā)熱狀況均衡指數。4.4谷氨酸提取工序冷量計算等電點罐600 m3,裝液量480 m3 ,相對密度1.06,由30降溫至5,降溫速度2/h,其冷量為:480 1031.0623.97=4.04106kJ/h式中,3.97為發(fā)酵液比熱容kJ/(kg/k)。中和時H2SO4對水的溶解熱為92kJ/mol,6h加98% H2SO45100kg,其溶解熱為:每天運轉9臺等電點罐,總制冷量:5水平衡用水量5.1糖化工序用水量1000kg純淀粉實際產100%MSG10001.198%50%86%92%1.27=541.60kg1000kg工業(yè)淀粉(含86%玉米粉

34、)產100%MSG:541.6086%=465.78kg1t100%MSG實際消耗工業(yè)淀粉量: 1000/465.78=2.15t年產53991t純味精實際消耗工業(yè)淀粉量: .15=.45t則320個工作日平均每天消耗淀粉量: .45/320=339.72(t/d)則在水平衡計算過程中:配料用水量,日投工業(yè)淀粉339.72t,加水比1:2.5,用水量為:339.722.5=849.30t/d因連續(xù)生產,平均水量=高峰水量=849.30/24=35.39t/h液化液冷卻水用水量: 平均量=高峰量=42.39t/h糖液冷卻水用量,每日用冷卻水量26634.47(t/d)平均量:26634.47/24=1109.77(t/h)高峰量:31.67(t/h)5.2用水量配料用水:(240-48)×1.00=192t 其中水的密度為1.00(t/m3)每日投料按9罐計算,需水量:192×9=1728(t/d)平均用水量:1728/24=72t/h要求在0.5h內加入192t水,所以高峰量:192/0.5=384(t/h)6等電點罐6.1罐體尺寸經驗上一般取等電點罐總容積為發(fā)酵罐有效容積的1.21.3倍,即式中 等電點罐的總容積(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