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臨床路徑(已完成2010-4-13)_第1頁
癲癇臨床路徑(已完成2010-4-13)_第2頁
癲癇臨床路徑(已完成2010-4-13)_第3頁
癲癇臨床路徑(已完成2010-4-13)_第4頁
癲癇臨床路徑(已完成2010-4-13)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癲癇臨床路徑(2009年版)一、癲癇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流程(一)適用對象。新診斷癲癇及癲癇術前評估患者(部分性癲癇發(fā)作,全面性癲癇發(fā)作)(二)診斷依據。根據臨床診療指南-神經內科學分冊(中華醫(yī)學會編著,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1.臨床上至少發(fā)作一次以上。2.存在發(fā)作易感性:包括遺傳、外傷、發(fā)熱和動脈硬化、腦電圖和或影像學改變等因素。3.伴隨社會和心理等方面問題。(三)治療方案的選擇。根據臨床診療指南-神經內科學分冊(中華醫(yī)學會編著,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藥物治療。2.藥物控制不佳或其他特殊癲癇綜合征者可請神經外科會診進行相應治療。(四)臨床路徑標準住院日為7天。(五)進入路徑標準。1.第一診斷必須符合I

2、CD-10:G40癲癇疾病編碼的新診斷癲癇和或癲癇術前評估患者。2.當患者同時具有其他疾病診斷,但在住院期間不需要特殊處理也不影響第一診斷的臨床路徑流程實施時,可以進入路徑。(六)住院后所必需的檢查項目:1.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大便常規(guī); 2.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肌酶、血脂、感染性疾病篩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3.腦電圖,心電圖;4.頭顱MRI(包括Flair相)或CT;5.有條件者可行相關血藥濃度測定。(七)藥物選擇。1.常用口服抗癲癇藥物:(1)一線抗癲癇藥物:卡馬西平、丙戊酸鈉、苯妥英鈉、氯硝西泮等;(2)二線抗癲癇藥物:奧卡西平、托吡酯、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等。2.口服抗癲

3、癇藥物治療的基本原則:依據發(fā)作類型及以前用藥及療效情況選擇抗癲癇藥物。3.藥物選擇時還需要考慮以下因素:禁忌證、可能的副作用、特殊治療人群(如育齡婦女、兒童、老人等)、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藥物來源和費用等。(1)局灶性發(fā)作:卡馬西平(或奧卡西平)、丙戊酸鈉、托吡酯、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等。(2)全面性發(fā)作:丙戊酸鈉、卡馬西平、苯妥英鈉、苯巴比妥、托吡酯、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等。(3)肝功能損害患者:慎用丙戊酸鈉。(4)腎功能損害患者:根據患者情況適當減少抗癲癇藥物用量。(5)過敏體質患者:慎用卡馬西平、奧卡西平、拉莫三嗪等藥物。(6)育齡期婦女患者:可酌情選用卡馬西平(或奧卡西平)、拉莫三嗪

4、,孕前3個月和孕初3個月每日加用葉酸5mg。(7)老年患者:酌情減少抗癲癇藥物用量。(8)兒童患者:按公斤體重計算抗癲癇藥物用量。(八)出院標準。 1.診斷明確,藥物治療方案確定,可門診隨訪。2.有手術指征者轉入神經外科接受手術治療。(九)變異及原因分析。1. 癲癇發(fā)作可能為非癲癇性發(fā)作,經住院檢查和觀察確認后,中止抗癲癇藥物治療并作相應處理。2.患者在住院期間出現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轉入癲癇持續(xù)狀態(tài)臨床路徑。注:如有重要臟器并發(fā)癥或必要的特殊情況,即終止路徑。二、癲癇臨床路徑表單適用對象:第一診斷為癲癇(ICD-10:G40):部分性癲癇發(fā)作,全面性癲癇發(fā)作患者姓名: 性別: 年齡: 門診號: 住

5、院號: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標準住院日:7天時間住院第1天住院第2天住院第3-4天主要診療工作 詢問病史,體格檢查 查看既往輔助檢查:影像學、腦電圖等 初步診斷,初步明確發(fā)作形式 向患者及家屬交待病情,與患者溝通,了解其治療目的 開化驗單及相關檢查單 完成首次病程記錄等病歷書寫 上級醫(yī)師查房,書寫上級醫(yī)師查房記錄 明確癲癇診斷和癲癇發(fā)作類型或癲癇綜合征 分析引起癲癇的病因 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病情變化及相關檢查 記錄并分析發(fā)作形式和發(fā)作頻率 根據患者病情、既往輔助檢查結果確定抗癲癇藥物治療方案 上級醫(yī)師查房,書寫上級醫(yī)師查房記錄 記錄并分析發(fā)作形式和發(fā)作頻率 必要時修正

6、診斷和治療方案 必要時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病情變化及相關檢查結果重點醫(yī)囑長期醫(yī)囑: 神經科護理常規(guī) 二級護理 飲食 口服藥物臨時醫(yī)囑: 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大便常規(guī) 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肌酶、血脂、傳染性疾病篩查 腦電圖,心電圖,24h VEEG 頭顱MRI或CT 有條件者可行血藥濃度測定長期醫(yī)囑: 神經科護理常規(guī) 二級護理 飲食 口服藥物臨時醫(yī)囑:長期醫(yī)囑: 神經科護理常規(guī) 二級護理 飲食 口服藥物臨時醫(yī)囑:主要護理工作 入院介紹及制度宣教 入院護理評估 指導患者及家屬相關注意事項 書寫護理病歷 協(xié)助行視腦電圖或頻腦電監(jiān)測的患者做好檢查前準備 健康教育 運用安全流程,進行安全護理 督導服藥,避免

7、自行減藥及停藥 書寫護理記錄 健康教育 根據醫(yī)囑督導服藥 做好安全護理 記錄發(fā)作情況 健康教育:針對具體情況作個體化指導疾病變異記錄無 有,原因:12無 有,原因:12無 有,原因:12護士簽名醫(yī)師簽名時間住院第5-6天住院第7天(出院日)主要診療工作 三級醫(yī)師查房,完成病程記錄和查房記錄 觀察患者癲癇發(fā)作情況及病情變化,評價藥物治療效果以及是否需要調整藥物 必要時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病情變化及相關檢查結果 根據頭顱影像學資料及24hVEEG結果等與神經外科協(xié)商有否具有手術指征 記錄會診意見 再次向患者及家屬介紹病出院后注意事項 患者辦理出院手續(xù),出院 轉科病人辦理轉科手續(xù)重點醫(yī)囑長期醫(yī)囑: 神經科護理常規(guī) 二級護理 飲食 口服藥物臨時醫(yī)囑 神經外科會診出院醫(yī)囑: 出院帶藥 門診隨診主要護理工作 根據醫(yī)囑督導服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