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電路原理圖及PCB設計規(guī)范報告_第1頁
(完整word版)電路原理圖及PCB設計規(guī)范報告_第2頁
(完整word版)電路原理圖及PCB設計規(guī)范報告_第3頁
(完整word版)電路原理圖及PCB設計規(guī)范報告_第4頁
(完整word版)電路原理圖及PCB設計規(guī)范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包路原理圖及PCEftS:計規(guī)范探討 一、原理圖繪制規(guī)范 1、電阻標號規(guī)范:電阻的標號統(tǒng)一采用Rn,R代表的是電阻,n代表的是編號1、2、3依照依次增大的原則。滑動電阻標號統(tǒng)一采用RPn,RP代表的是電阻,n代表的是編號1、2、3依照依次增大的原則。 2、電容標號規(guī)范:電容的標號統(tǒng)一采用Cn,C代表的是電容,n代表的是 編號1、2、3依照依次增大的原則。 3、其它元件的標號規(guī)范:三極管的標號統(tǒng)一采用Qn,排針和接頭都采用JPn,Q代表的是三極管,JP代表的是排針和接頭,n代表的是編號1、2、3依照依次增大的原則。 4、電源標識規(guī)范:正負電源統(tǒng)一采用+VCC,VCC。當有其它的不同電源值的電源的

2、時候,其規(guī)范為+或一所加的電源值,如正負電源3.3V分別表示為 +3.3V,3.3V。 5、布局規(guī)范:在設計允許的范圍內(nèi),盡量按照原理圖的設計思路,比如方波、三角波、正弦波之間的相互轉換。 6、其他規(guī)范:在元器件的放置時考慮美觀,原理圖對稱的時候放置元器件也對稱,走線也遵循這樣的原則,之后生成元器件報表。 7、原理圖 M UL 1I :、PCB計流程 (一)Pcb設計準備 1. 與項目主管確認電路原理圖設計已經(jīng)通過評審,且不會有較大更改。 2. 確認所有器件封裝都已經(jīng)建立,位丁Powerpcb標準器件庫或臨時器件庫。 3. 熟悉電路要求:了解電路原理、接口和模塊劃分;了解電路設計中對PCB 設

3、計有特殊要求的網(wǎng)絡和器件,如高速信號、設計關鍵點、特定封裝的器件 (如對丁安裝在印刷電路板上的較大的組件,要加金屆附件固定,以提高耐 振、耐沖擊性能);對PCB布局設計的特殊要求(如需要盡量放在正面的器件、需要考慮散熱的器件等)。 4. 了解結構制約:與項目主管、工業(yè)設計人員一起協(xié)商確定外部接口的要求、影響內(nèi)在結構的器件和電路板尺寸的要求。 5. 分析和確定PCB勺層數(shù)、基本布局、層安排、散熱考慮、產(chǎn)品EMC/ES菌。 3i| (二)Pcb布局設計(前期設計) 1. 網(wǎng)表輸入:運行“FILE-INPORT導入。 2. 規(guī)則設置:運行“setup”各菜單項,設置相關參數(shù),包括最小線寬和線間距、層

4、定義、過孔設置等。 3. 導入結構制約圖形 (如果有) 。通常結構制約采用AutoCAD輸出DXF建議R13DXF)文件后直接由PowerPCBmport。注意二者的尺寸單位要設置一致。 4. 定義板邊框。除了自定義,OUTLINED以根據(jù)DXFCHANGE成,也可建SYMBOL導入。 5. 元器件布局。運行“Tools-DisperseComponents進行器件分散后,依據(jù)模塊化、接口要求、結構制約等因素放置器件。 6. 前仿真分析。對拓撲復雜的網(wǎng)絡、所有并行總線、高速申行總線、時鐘都要進行仿真分析,制定布線規(guī)則,必要時調(diào)整器件布局或電路設計。 7. 布局確認??梢源蛴〕?:1包含元件管腳

5、和器件框圖的驗證圖紙,驗證器件封裝是否正確,與外部接口的線纜連接、信號順序是否正確,與項目主管、工業(yè)設計人員一起確認是否滿足模塊化、結構因素等要求。 通常在完成基本布局后,完成主要部品的下單采購和申請。 (三)Pcb布線設計 依據(jù)pcb設計規(guī)則完成走線、電源設計、鋪銅、文字調(diào)整等。 (四)檢查和驗證 運行“Tools-VerifyDesign”檢查間距、連接性、高速規(guī)則和電源層(Plane) 。檢查的項目有間距(Clearance)、連接性(Connectivity)、高速規(guī)則 (HighSpeech和電源層(Plane),這些項目可以選擇“Tools-VerifyDesign” 進行。 仿真

6、驗證。 結構驗證??梢源蛴〕?:1包含元件管腳和器件框圖的驗證圖紙,與結構、接插件等進行驗證。 (五)復查 根據(jù)“PCB僉查表”,檢查設計規(guī)則、層定義、線寬、間距、焊盤、過孔設置,重點檢查器件布局合理性,電源和地線網(wǎng)絡的走線,高速信號、時鐘信號、差分信號等特殊要求信號走線與屏蔽,去耦電容的放置和連接等。 三、PCB局 (一)PCB布局原則 在布局的時候需要對信號的走向以及電源和地線網(wǎng)絡有整體的了解和規(guī)劃。 1. 按照信號走向布局原則 1) .通常按照信號的流程逐個安排各個功能電路單元的位置,以每個功能電路的核心元件為中心,圍繞它進行布局。 2) .元件的布局應便于信號流通,使信號盡可能保持一致

7、的方向。多數(shù)情況下,信號的流向安排為從左到右或從上到下,與輸入、輸出端直接相連的元件應當放在靠近輸入、輸出接插件或連接器的地方。輸入和輸出元件盡量遠離。 2. 元件排列規(guī)則 1) .在通常條件下,所有的元件均應布置在印制電路的同一面上,只有在頂層元件過密時,才能將一些高度有限并且發(fā)熱量小的器件,如貼片電阻、貼片電容、貼IC等放在底層。 2) .元器件應均勻、整齊、緊湊地排列在PCB上,盡量減少和縮短各元器件之間的引線和連接,去耦電容盡量靠近器件的VCC一股情況下不允許元件重疊。適當調(diào)整柵格設置可以使元件排列整齊、美觀,有利于走線。 3) .某元器件或?qū)Ь€之間可能存在較高的電位差,應加大它們的距

8、離,以免因放電、擊穿而引起意外短路。 4) .帶高電壓的元件應盡量布置在調(diào)試時手不易觸及的地方。 5) .位于板邊緣的元件,離板邊緣要求3.0mm 6) .元件在整個板面上應分布均勻、疏密一致。 3. 防止電磁十擾 1) .對輻射電磁場較強的元件,以及對電磁感應較靈敏的元件,應加大它們相互之間的距離或加以屏蔽。 2) .盡量避免高低電壓器件相互混雜、強弱信號的器件交錯在一起。 3) .對于會產(chǎn)生磁場的元件,如變壓器、揚聲器、電感等,布局時應注意減 少磁力線對印制導線的切割,相鄰元件磁場方向應相互垂直,減少彼此之間的耦合。 4) .對十擾源進行屏蔽,屏蔽罩應有良好的接地。 5).在高頻工作的電路

9、,要考慮元件之間的分布參數(shù)的影響。 4. 抑制熱十擾 1).對于發(fā)熱元件,應優(yōu)先安排在利于散熱的位置,必要時可以單獨設置散熱器或小風扇,以降低溫度,減少對鄰近元件的影響。 2).一些功耗大的集成塊、大或中功率管、電阻等元件,要布置在容易散熱 的地方,并與其它元件隔開一定距離,如電解電容。 3).熱敏元件應緊貼被測元件并遠離高溫區(qū)域,以免受到其它發(fā)熱功當量元件影響,引起誤動作。 4).雙面放置元件時,底層一般不放置發(fā)熱元件。 5. 可調(diào)元件的布局 對于電位器、可變電容器、可調(diào)電感線圈或微動開關等可調(diào)元件的布局應考慮整機的結構要求,若是機外調(diào)節(jié),其位置要與調(diào)節(jié)旋鈕在機箱面板上的位置相適應;若是機內(nèi)

10、調(diào)節(jié),則應放置在印制電路板便于調(diào)節(jié)的地方。 (二)PCB布局檢查表 1)印制板尺寸是否與加工圖紙尺寸相符,能否符合PCB造工藝要求、有 無定位結構等。 2)元件在二維、三維空間上有無沖突。注意器件的實際尺寸,特別是器件的高度。元件布局是否疏密有序、排列整齊,是否全部布完。在元器件布局的時候,不僅要考慮信號的走向和信號的類型、需要注意或者保護的地方,同時也要考慮器件布局的整體密度,做到疏密均勻。 3)需經(jīng)常更換的元件能否方便地更換,插件板插入設備是否方便。應保證經(jīng)常更換的元器件的更換和接插的方便和可靠。 4)調(diào)整可調(diào)元件是否方便。 5)熱敏元件與發(fā)熱元件之間是否有適當?shù)木嚯x。 6)在需要散熱的地

11、方是否裝有散熱器或者風扇,空氣流是否通暢。應注意元器件和電路板的散熱。 7)信號走向是否順暢且互連最短。 8)插頭、插座等與機械設計是否矛盾。線纜接插件有一定尺寸,需要相應過渡空間,檢查是否可裝配。 9)線路的十擾問題是否有所考慮。 10)在設計許可的條件下,元器件的布局盡可能做到同類元器件按相同的方 向排列,相同功能的模塊集中在一起布置;相同封裝的元器件等距離放置,以便元件貼裝、焊接和檢測。 11)電路板的機械強度和性能是否有所考慮。 12)相鄰導線問距必須能滿足電氣安全要求,最小問距至少要能適合承受的電壓,在布線密度較低時,信號線的間距可適當?shù)丶哟?,對高、低電平懸殊的信號線平行長度應盡可能地短且加大間距。 13)電解電容不可觸及發(fā)熱元件,如大功率電阻,熱敏電阻,變壓器,散熱器等. 電解電容與散熱器的間隔最小為10.0MM,其它元件到散熱器的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