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機械測試題(A)﹙含答案﹚_第1頁
簡單機械測試題(A)﹙含答案﹚_第2頁
簡單機械測試題(A)﹙含答案﹚_第3頁
簡單機械測試題(A)﹙含答案﹚_第4頁
簡單機械測試題(A)﹙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簡單機械測試題(A)(含答案)一、簡單機械選擇題1.下列杠桿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菖刀剪紙起子開瓶C.攝子夾物D.鉗子萼導線【答案】C【解析】【詳解】A、剪刀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 A錯誤;B、起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B錯誤.C、如圖的鐐子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故 C正確;D、鋼絲鉗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 D錯誤;故選B.【點睛】 重點是杠桿的分類,即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時,為省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時,為費力 杠桿,但省力杠桿費距離,費力杠桿省距離。2.如圖所示,利用動滑輪提升一個重為G的物塊,不計繩重

2、和摩擦,其機械效率為60%.要使此動滑輪的機械效率達到90%,則需要提升重力為 G的物塊的個數(shù)為 ()A. 3個B. 4個C. 5個D. 6個【答案】D【解析】【詳解】G3G不計繩重和摩擦,=廣,=60% , G - G ,要使=9啜,則Gf = 6G .3.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拉力 F=60N,不計滑輪間的摩擦和動滑輪的自重,則物體受到的 摩擦力是A. 60 N B. 120 N C. 20 N D. 180 N【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滑輪組的動滑輪繞繩子的段數(shù),不計滑輪間的摩擦和動滑輪的自重,根據(jù) 物體受到的摩擦力。【詳解】從圖中得到動滑輪上的繩子段數(shù)為3,不計滑輪間的摩擦和動滑輪的

3、自重,物體受到的摩擦力:f=3F=3X60N=180N 。故選Do【點睛】本題考查滑輪組的特點,解決本題的關(guān)鍵要明確纏繞在動滑輪上的繩子的段數(shù)。4.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提起一個重為2000N的物體,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600N。10s內(nèi)物體被勻速提升 2m。不忽略繩重和機械部件間的摩擦,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動滑輪總重為400NB.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為0.8m/sC.拉力F做功為6000JD.增加物體被提升的高度可提高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答案】B【解析】【詳解】A.由圖知道,承擔物重的繩子是四段,即n=4,若忽略繩重及摩擦,則拉力是:L 1 -F 二 G G動,4由此可得動滑輪的總重是:G

4、 動 4F G=4 600N 2000N=400N , 由于是不忽略繩重和機械部件間的摩擦,故A錯誤;B.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s=4h=4x 2m=8m,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是:s 8m rv 0.8m/s , t 10s故B正確;C.拉力做的功是:W 總=Fs=600NX 8m=4800J,故C錯誤;D.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二 Wr 用 Gh 型 _G- W息Fs F4h 4F即機械效率與高度無關(guān),所以,增加物體被提升的高度不可能提高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故D錯誤。300J的有用功,100J的額外5 .如圖所示,工人利用動滑輪吊起一袋沙的過程中,做了功,則該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A.

5、 75% B. 66. 7% C. 33. 3% D. 25%【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由題意可知,人所做的總功為W ,=W a+W額=300J+100J=400J,故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 y =Wr/W 總=300J400J=75%,故應選 A?!究键c定位】機械效率6 .如圖所示甲、乙兩套裝置所用滑輪質(zhì)量均相等,用它們分別將所掛重物在相等時間內(nèi)豎直向上勻速提升相同高度.若 G1=G2,所用豎直向上的拉力分別為F1和F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別為Pi和P2,兩裝置的機械效率分別為 確的是1和邛(忽略繩重和摩擦).則下列選項正GiA. Fi F2;印=C. FivF2;印 v【答案】A【解析】【詳解

6、】邛;邛;不計繩重及摩擦,P1= P2P1V P2B. FiF2; ri 邛;PiP2D. Fiv F2;印邛;PiP2i_因為拉力 F= - (G+G輪),ni = 2, n2=3,所以繩子受到的拉力分別n為:Fi = (Gi+G 輪),F2= ( G2+G 輪),故FiF2;故CD錯誤;因為動滑輪重相同,提升的物體重和高度相同, 組做的有用功相同、額外功相同,總功相同;W額=6輪h, W有用=G物h,所以利用滑輪,WT 用一- 、,一由刀=可知,機械效率相同, 4=砰;W總又因為所用時間相同,由 P= W可知,拉力做功的功率 Pi=P2,故B錯誤,A正確. t7 .如圖所示,小明用相同滑輪

7、組成甲、乙兩裝置,把同一袋沙子從地面提到二樓,用甲裝置所做的總功為 Wi,機械效率為??;用乙裝置所做的總功為 W2,機械效率為砰.若不計 繩重與摩擦,則|1A. Wi = W2Y1 =印B. Wi = W2,邛 砰C. W1 洋D. W1 W2,葉洋【答案】C【解析】【分析】由圖可知甲是定滑輪,乙是動滑輪,利用乙滑輪做的額外功多,由“小明分別用甲、乙兩滑輪把同一袋沙子從地面提到二樓”可知兩種情況的有用功,再根據(jù)總功等于有用功加上W額外功,可以比較出兩種情況的總功大小.然后利用Y= 即可比較出二者機械效率W的大小.【詳解】(1)因為小明分別用甲、乙兩滑輪把同一袋沙從一樓地面提到二樓地面,所以兩種

8、情況的 有用功相同;(2)當有用功一定時,甲中所做的總功為對一袋沙所做的功,利用機械時做的額外功越少,則總功就越少,機械效率就越高;(3)又因為乙是動滑輪,乙中所做的總功還要加上對動滑輪所做的功,利用乙滑輪做的額外功多,則總功越多,機械效率越低。即 Wl小于W2, 1大于Y1 2.故選C.8.如圖所示,杠桿處于平衡狀態(tài),如果將物體A和B同時向靠近支點的方向移動相同的距離,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杠桿仍能平衡B.杠桿不能平衡,右端下沉C.杠桿不能平衡,左端下沉D.無法判斷【答案】C【解析】【詳解】原來杠桿在水平位置處于平衡狀態(tài),此時作用在杠桿上的力分別為物體A、B的重力,其對應的力臂分別為 OC、O

9、D,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可得:mAgOC=mBgOD,由圖示可知, OCOD.所以mAmB,0C| A 1DA由mAg (OC - AL)當向支點移動相同的距離 4L時,兩邊的力臂都減小 4L,此時左邊為:=mAgOC mAgA L ,右邊為: mBg (OD - L) =mBgOD - mBgA L ,由于 mAmB,所以 mAgA L mBgOD - mBgA L .因此杠桿將向懸掛 A物體的一端即左端傾斜.故選C.9.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在粗糙水平面上勻速拉動物體,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B.拉力Fi做的功是額外功C.繩子自由端的拉力 F做的功是總功D.該滑輪的機械效率可

10、能等于100%【答案】C【解析】A、由圖知,是水平使用動滑輪拉動物體,克服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做的功為有用功,故A錯;B、由圖知,是水平使用動滑輪拉動物體,克服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做的功,即拉力Fi做的功為有用功,克服繩與動滑輪之間的摩擦、克服動滑輪和繩重而做的功為額外功,故B錯;C繩子自由端的拉力 F做的功包括有用功、額外功,為總功,故C正確;D在拉動物體的過程中要克服繩與動滑輪之間的摩擦、要克服動滑輪和繩重而做一定的額 外功,使得有用功小于總功,該滑輪的機械效率總小于100%故D錯.故選C.10 .如圖所示,一均勻木板 AB, B端固定在墻壁的轉(zhuǎn)軸上,木板可在豎直面內(nèi)轉(zhuǎn)動,木板 下墊有長方形木塊

11、C,恰好使木板水平放置.現(xiàn)有水平拉力 F拉木塊C,在粗糙水平地面上 由B向A緩慢運動過程中,拉力 F將二c EA.變小B.不變C.逐漸增大D,先減小后增大【答案】A【解析】【詳解】以桿為研究對象,桿受重力 G和C對它的支持力F支,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得: F支?1支 = G?g,水平力F由B向A緩慢勻速推動木塊,F(xiàn)支的力臂在增大,重力 G及其力臂1g均不 變,所以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可知,在整個過程中支持力在逐漸減??;由于支持力逐漸減小,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可知桿對物體C的壓力也逐漸減小,根據(jù)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知,C和木板間、C和地面間的摩擦力逐漸減小,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由力的平衡條件可

12、知,水平拉力F也逐漸減小.11 .在不計繩重和摩擦的情況下利用如圖所示的甲、乙兩裝置分別用力把相同的物體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若用 刀甲、刀乙表示甲、乙兩裝置的機械效率,Wk W乙表示拉力所做的功,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Y1甲=刀乙,W 甲=W乙B. Y1甲 刀乙,W甲W乙C. Y1甲刀乙,W甲W乙D.刀甲 刀乙,W甲v W乙【答案】A【解析】【詳解】物體升高的高度和物體重力都相同,根據(jù)公式W=Gh可知做的有用功相同;由圖可知,動滑輪個數(shù)相同,即動滑輪重力相同,提升的高度相同,不計繩重和摩擦,則拉力做的額外功相同.有用功相同、額外功相同,則總功相同,即w甲=亞乙.根據(jù)刀=%可知,機械效W率相

13、同,即刀甲=刀乙.故A符合題意.12.如圖所示,定滑輪重 4N,動滑輪重0.5N,在拉力F的作用下,1s內(nèi)將重為4N的物體A沿豎直方向勻速提高了 10cm.如果不計繩重和摩擦.則以下計算結(jié)果正確的是A .繩子自由端移動速度為 0.3m/sB.拉力F的大小為4NC.拉力F的功率為0.45W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75%【答案】C【解析】【詳解】由圖知道,承擔物重的繩子的有效股數(shù)是:n=2,A.繩端移動的距離是:s=2h=2X 0.1m=0.2m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是:0.2m/s ,s 0.2m vt 1s故A錯誤;,一一一, 1 一 一 1B.不計繩重和摩擦,則拉力 F G G動二一 4N 0

14、.5N2.25N ,n2故B錯誤;C.拉力做的總功:W總=Fs=2.25NX0.2m=0.45J拉力F的功率:W總0.45JP t 1s故C正確;0.45W ,D.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Gh=4NX 0.1m=0.4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Ww巧心、100%0.4J0.45J100% 88.9%故D錯誤。13.如圖所示的滑輪組上:掛兩個質(zhì)量相等的鉤碼 A B,放手后將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忽略滑輪重繩重及摩擦)()c rA. A下降 B. B下降 C.保持靜止 D.無法確定【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動滑輪、定滑輪的省力特點分析解答此題。定滑輪只能改變力的方 向,不能省力,動滑輪可以省一半的力。解答:B所

15、在的滑輪為動滑輪,動滑輪省一半的力,A所在的滑輪為定滑輪,定滑輪不省力;A與B質(zhì)量相等,重力相等,將 B拉起只需A重力的一半即可,所以 A下降,B上 升。故選:A?!军c睛】此題考查了動滑輪、定滑輪的省力特點,難點是判斷動滑輪和定滑輪,屬于基礎(chǔ)題目。14 .如圖所示,用三個滑輪分別拉同一個物體,沿同一水平面做勻速直線運動,所用的拉力分別是Fi、F2、F3,比較它們的大小應是()A. F1F2F3B. F1VF2VF3C. F2FiF3D. F2VF1VF3【答案】D【解析】【詳解】設(shè)物塊與地面的摩擦力為 f,第一個圖中滑輪為定滑輪,因為使用定滑輪不省力,所以F尸f;第二個圖中滑輪為動滑輪,因為動

16、滑輪實質(zhì)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力.所以F2=-f;2第三個圖中滑輪為動滑輪,但日處作用在動滑輪上,此時動力臂是阻力臂的二分之一,所以要費力即F3=2f;故F2Fi - OA,即阻力臂大于動力臂,該杠桿為費力杠桿,故 B正2確;C、該杠桿的阻力大小為:D、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G=4X 0.5N=2N 故 C 錯誤;1Fi1i=F212, GOB=FX-OA,代入數(shù)據(jù),2NX 8cm=FX 4cm解得,2F=4N,故D錯誤。16.如圖所示,屬于費力杠桿的是D.B.用汽水扳子開瓶蓋y9用羊角錘起釘子【解析】【詳解】A、用鐐子夾物品時,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B、汽水扳子

17、開瓶蓋時,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G用手推車推貨物,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D、用羊角錘起釘子,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故選A.【點睛】此題考查的是杠桿的分類和特點,主要包括以下幾種:省力杠桿,動力臂大于阻力臂;費力杠桿,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等臂杠桿,動力臂等于阻力臂.17.如圖,用滑輪組將 600N的重物在10s內(nèi)勻速提升了 2m,動滑輪重為100N (不計繩 重和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繩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是 70WB.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85.7%C.提升重物的過程中所做的額外功是400JD.提升的重物變成 400N時,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變大【答案】B【解析】【詳解

18、】A.根據(jù)圖示可知,n=2,不計繩重和摩擦,拉力:F=- (G+G 輪)=-(600N+100N) =350N,22拉力端移動距離:總功:拉力的功率:故A錯;B.有用功:滑輪組的機械效率:s=2h=2 X 2m=4mW 總=55=3501 4m=1400J,W 總 1400JP=t 10s=140W;W 有用=Gh=600N 2m=1200J,W 1200Jr= 85.7%W 息 1400J故B正確;C.提升重物的過程中所做的額外功:W 額=亞總-W 有用=1400J- 1200J=200J,故C錯;D.當提升重物的重力減小為 400N,做的有用功就變小,而額外功幾乎不變,有用功和總功的比值變

19、小,故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變小,故 D錯;18.如圖所示,工人用 250N的力F將重為400N的物體在10s內(nèi)勻速提升2m,則此過程 中A.工人做的有用功為 800JB.工人做的總功為 500J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60%D.拉力做功的功率為 20W【答案】A【解析】【詳解】A.工人做的有用功:W有 Gh 400N 2m 800J ,A選項正確。B.繩子的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4m,工人做的總功:W息 Fs 250N 4m 1000J ,B選項錯誤。C.滑輪組的機械效率:800J1000JC選項錯誤。D.拉力做功的功率:1000J10s100W ,D選項錯誤。19 .工人師傅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

20、為 800N的重物緩慢勻速豎直提升3m,人對繩的拉力F為500N,不計繩重和滑輪轉(zhuǎn)軸處的摩擦,則()A.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9mB.動滑輪的重力為 200NC.人通過滑輪組彳的有用功為1500J 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53.3%【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由圖可知,滑輪組中由2段繩子承擔物體和動滑輪的總重,即 n=2,物體勻速豎直提升3m,則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s=nh=2X 3m=6m,故A錯誤.此過程中,所做有用功為:W*Gh=800隙3m=2400J,故C錯誤.所做總功為:W wFs=500NX 6m=3000J;額外功為:W額=W總-W有=3000J-2400J=600J,不計

21、繩重和滑輪轉(zhuǎn)軸處的摩擦,則額外功為克服動滑輪重力做的功,即W w=G動h,動滑輪的重力 G動=W額/h=600J/3m=200N ,故B正確為答案.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產(chǎn) 24007=BO%故D錯誤.考點: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有用功額外功20 .建筑工人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在4s內(nèi)將重為1500N的物體沿水平方向勻速移動2m的過程中,所用的拉力大小為375N,物體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為物重的0.4倍.在此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繩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動了6 mB.物體受到的拉力為 750NC.拉力F的功率為750WD.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 80%【答案】D【解析】【詳解】A.由圖可知,n=2,

22、則繩子自由端沿水平方向移動的距離s=nsA=2 x 2m=4m故A錯誤;B.物體沿水平方向勻速移動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物體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則物體受到的拉力 FA=f=0.4G=0.4 X 1500N=600N B錯誤;C.拉力F做的功 W/Fs=375NX 4m=1500J則拉力F的功率pF/。=375W,故C錯誤;D.有用功 W釬Fasa=600NX 2m=1200J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12O0J。一X 100%=80% 故 D 正確;21.同一滑輪用如圖甲、乙兩種方式勻速提升重為100N的物體,已知滑輪重 20N、繩重和滑輪的摩擦力不計.則()A.手的拉力:5甲乙;機械效率:刀甲

23、V刀乙B.手的拉力:FF乙;機械效率:刀甲二刀乙C.手的拉力:F甲F乙;機械效率:刀甲 刀乙D.手的拉力:F甲F乙;機械效率:刀甲V刀乙【答案】C【解析】【詳解】甲為定滑輪,由定滑輪的使用特點可知:繩重和摩擦力不計,F(xiàn)甲 G ,并且可以改變力的方向。1 , 乙為動滑輪,F(xiàn)乙 一(G動 G),由題知,G動=20NvG,因此F甲F乙。2如圖所示,用定滑輪和動滑輪分別將質(zhì)量相同的甲、乙兩物體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計繩重與摩擦,則所做的有用功 W有用一樣大,由于要克服動滑輪重力的作用,所以使用動滑WT用輪做的總功多,由 4可知,定滑輪的機械效率高,所以 甲 乙,故C正確為答W案,選項ABD錯誤。22.

24、為探究動滑輪和定滑輪的特點,設(shè)計如下兩種方式拉升重物,下面關(guān)于探究的做法和 認識正確的是()4 i / I人 , F J 1I A.用動滑輪提升重物上升 h高度,測力計也上升 h高度B.若拉升同一物體上升相同高度,用動滑輪拉力更小,且做功更少C.減小動滑輪質(zhì)量可以提高動滑輪的機械效率D.若用定滑輪拉重物,當拉力豎直向下最省力【答案】C【解析】【詳解】A.用動滑輪提升重物上升 h高度,因為有兩段繩子承重,所以測力計上升2h高度,故A錯誤;B.拉升同一物體上升相同高度,用動滑輪時是否省力還取決于動滑輪的重和摩擦力的大小,而因為要提起動滑輪做功,故做功較多,故 B錯誤;Wr 用Wr 用tc.減小動滑輪質(zhì)量,可以減小額外功,根據(jù) 可知,可以提局動WW用+W外滑輪的機械效率,故 c正確.D.用定滑輪拉重物,拉力的力臂為滑輪的半徑,所以向各個方向的拉力都相等,故D錯誤.【點睛】重點理解機械效率為有用功與總功的比,有用功不變,當額外功減小時,總功減小,所以 機械效率會提高.23.如圖所示,杠桿上分別放著質(zhì)量不相等的兩個球,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