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統(tǒng)復習題(答案)_第1頁
操作系統(tǒng)復習題(答案)_第2頁
操作系統(tǒng)復習題(答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操作系統(tǒng)復習題(答案) 計算機操作系統(tǒng) 期末復習題一、填空9. 某系統(tǒng)中共有10臺磁帶機被 m 個進程競爭,每個進程最多要求3臺磁帶機,那么當m的取值為_不超過4的整數_時,系統(tǒng)不會發(fā)生死鎖。12.系統(tǒng)為一個有6頁的進程分配4個物理塊,其頁表如下所示(時間單位:滴答),頁的大小為1K,請計算邏輯地址為0x17C8的物理地址。頁號塊號裝入時間 上次引用時間 R(讀) M(修改)0 7 126 279 0014 230 260 1 022 120 272 1 139 160 280 1 1按CLOCK算法為0x03C8;按FIFO算法為0x0BC8;按LRU算法為0x07C8。

2、13有三個同時到達的作業(yè)J1,J2和J3,它們的執(zhí)行時間分別是T1,T2和T3,且T1<T2<T3。系統(tǒng)按單道方式運行且采用短作業(yè)優(yōu)先算法,則平均周轉時間是(3*T1+2*T2+T3)/3 。14.在緩沖管理中,將數據從設備送入緩沖池稱為: 收容 ;將數據從緩沖池送入設備稱為: 提取 ;17. 在信號量機制中,信號量S > 0時的值表示 可用資源數目 ;若S < 0,則表示等待該資源的進程數,此時進程應 阻塞 。23. 操作系統(tǒng)的基本特性是 并發(fā)性、共享性、虛擬性和不確定性。28. 虛擬存儲器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虛擬擴充 虛擬性 ,部分裝入 多次性 ,離散分配(離散性 和

3、多次對換 對換性 。31. 在存儲器管理中,頁面式信息的_物理_單位,分段是信息的_邏輯_單位。頁面大小由系統(tǒng) 或硬件 確定,分段大小由用戶程序確定。40. 實現進程對換應具備 對換空間管理 、 進程換進 和 進程換出 三方面的功能。46. 字節(jié)多路通道是按 字節(jié)交叉 方式工作的通道,它適用于連接 低速 設備。47. 在對打印機進行I/O控制時,通常采用 中斷驅動 方式。50. 直接文件是指由 記錄鍵值 本身直接決定了記錄的 物理地址 的一種文件。54. 用戶級安全管理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對所有用戶 進行分類 ;為指定用戶分配 文件訪問權 。55. 系統(tǒng)級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務是防止 未經核準的用

4、戶進入系統(tǒng) ;文件級安全管理的主要任務是控制 用戶對文件的訪問 。56. 在請求調頁方式中,內存分配有 固定分配 、 可變分配 兩種策略。57. 在請求調頁方式中,內存物理塊置換有 局部置換 、 全局置換 兩種策略。58. 引入進程的主要目的是 使程序能夠正確的并發(fā)執(zhí)行 ,進程存在的惟一標志是 進程控制塊PCB 。59. 在請求分頁管理方式中,頁表中的狀態(tài)位用來指示對應頁 是否已調入內存 ;而在請求分段系統(tǒng)中還增加了增補位,它用來指示 是否允許對應段進行動態(tài)增長 。60 .用來實現互斥的同步機制應該遵循 空閑讓進 、 忙則等待 、 有限等待 和 讓權等待 四條準則。62. OS提供給用戶的接口

5、主要有 命令方式 、 系統(tǒng)調用方式 、 圖形窗口方式 。64. 使用共享文件進行通信的方式被稱為 管道通信 ;而發(fā)送進程利用OS提供的發(fā)送命令,直接將格式化的消息發(fā)送給目標進程的通信方式則稱為 直接通信 。66. 在最佳適應算法中,空閑區(qū)應以 空閑區(qū)大小遞增 的次序拉鏈。66. 在最佳適應算法中,空閑區(qū)應以 空閑區(qū)大小遞增 的次序拉鏈。75. 在中斷驅動方式中,CPU是以 字節(jié) 為單位對I/O進行干預的;DMA方式時,是以 塊 為單位進行干預的;I/O通道方式是以 一組數據塊 為單位進行干預的。56、 動態(tài)重定位 是一種允許作業(yè)在運行過程中,在內存中進行移動的技術。78. UNIX文件系統(tǒng)對文

6、件存儲空間采用 混合索引 分配方式,它通過 成組鏈接法 來管理空閑的文件存儲空間;而在MS-DOS中,對文件空閑存儲空間的管理,則采用的是 FAT表法 。79. 操作系統(tǒng)的主要功能是 進程管理、存儲管理、設備管理、文件管理和用戶接口管理 。二、選擇30、采用段式存儲管理的系統(tǒng)中,若地址用24位表示,其中8位表示段號,則允許每段的最大長度是( B )。 36臨界區(qū)是( C ) A一段共享數據區(qū) B一個緩沖區(qū) C一段程序 D一個互斥資源47. .一作業(yè)8:00到達系統(tǒng),估計運行時間為1小時,若10:00開始執(zhí)行該作業(yè),其響應比是( C ) 。A. 2 B. 1 C. 3 D. 48. 若干個等待訪

7、問磁盤者依次要訪問的磁道為20,44,40,4,80,12,76,當前磁頭位于40號柱面,若用最短尋道時間優(yōu)先磁盤調度算法,則訪問序列為:( B ) ;A 20,44,40,4,80,12,76 B 40,44,20,12,4,76,80C 40,44,76,80,20,12,4 D 40,44,76,80,4,12,2063設備的打開、關閉、讀、寫等操作是由( D ) 完成的。 A、用戶程序 B、編譯系統(tǒng) C、設備分配程序 D、設備驅動程序 86. 在生產者-消費者問題中,應設置互斥信號量mutex、資源信號量full和empty。它們的初值應是( )。A、1,0,+n ; B、0,1,+n

8、 ; C、1,1,+n; D、0,0,+n; 87. 在分時系統(tǒng)中,為使多個用戶能夠同時與系統(tǒng)交互,最關鍵的問題是( D )。A、計算機具有足夠高的運行速度; B、內存容量應足夠大;C、能快速進行內外存對換; D、能在一短時間內,使所有用戶程序都能運行;91. 聯機用戶接口是由一組(B)所組成的。、系統(tǒng)調用;、庫函數;、鍵盤命令;、作業(yè)控制語言;92. 脫機用戶接口是由一組(D)所組成。 、系統(tǒng)調用、庫函數、鍵盤命令、作業(yè)控制語言93. 在作業(yè)調度中,(B)時間是指從作業(yè)進入系統(tǒng)到作業(yè)完成所經過的時間間隔。、響應;、周轉;、運行;、等待;、觸發(fā);94. 在請求調頁系統(tǒng)中,( C )內存分配策略

9、的缺點是可能導致頻繁的出現缺頁中斷或CPU空閑。 、首次適應;、最佳適應;、固定分區(qū);、可變分區(qū)99. 打印機的I/O控制主要采?。?B )方式。 A、循環(huán)測試;B、程序中斷;C、DMA;D、SPOOLING;100. SPOOLING系統(tǒng)中,輸出井是對脫機輸出中的( B )進行模擬,輸出進程是對脫機輸出中的( C )進行模擬。 A、內存輸出緩沖區(qū);B、磁盤;C、外圍控制機;D、輸出設備;102. 在樹型目錄結構中,對某文件的首次訪問通常都采用( C ),文件被打開后,對文件的訪問采用( D )。A、文件符號名; B、從根目錄開始的路徑名;C、從當前目錄開始的路徑名; D、用戶文件描述符;10

10、6. 對于記錄型信號量,在執(zhí)行一次wait操作時,信號量的值應當( B )。A、加1 ; B、減1; C、加指定數值; D、減指定數值 107. 對于記錄型信號量,在執(zhí)行一次signal操作時,信號量的值應當( A )。A、加1 ; B、減1; C、加指定數值; D、減指定數值 108. 使進程由靜止就緒狀態(tài)轉變?yōu)榛顒泳途w狀態(tài),應利用( C )原語;為使進程由阻塞狀態(tài)轉變?yōu)榛顒訝顟B(tài),應利用( E )原語。A、creat; B、suspend;C、active;D、block E、wakeup109. 使進程由活動就緒狀態(tài)轉變?yōu)殪o止就緒狀態(tài),應利用( B )原語;為使進程由執(zhí)行狀態(tài)轉變?yōu)樽枞麪顟B(tài)

11、,應利用( D )原語。A、creat; B、suspend;C、active;D、block110. 在磁盤調度中,下列算法中能避免磁臂粘著現象的是( D )。A、SSTF;B、FCFS;C、CSCAN;D、FSCAN122.一個計算機系統(tǒng)的虛擬存儲器的最大容量是由( C )確定的,其實際容量還要受到( D )的影響。A、計算機字長;B、內存容量;C、計算機地址結構;D、內存和硬盤容量之和;129. 假定磁盤塊大小為1KB,對于100M的硬盤,FAT表需占用( D )存儲空間。A、100KB;B、150KB;C、200KB;D、250KB;130. 動態(tài)重定位是在作業(yè)(D)過程中A、編譯;

12、B、裝入; C、鏈接; D、執(zhí)行131. 在實現虛擬存儲器的多種置換算法中,選擇距上次訪問以來所經歷時間最長的頁面予以淘汰的算法是(B )A、FIFO; B、LRU; C、OPT; 三、判斷( F )28SPOOLing技術可以解決進程使用設備死鎖問題。( F )29對于一個具有三級索引表的文件,存取一個記錄需要訪問三次磁盤。( T )30在I/O控制的多種方式中,傳輸速率高,對主機影響少的方式最好。( F )31進程可以刪除自己的PCB表。( T )36段頁式管理實現了段式、頁式兩種存儲方式的優(yōu)勢互補。( T )37對臨界資源應采取互斥訪問方式來實現共享。( F )38文件系統(tǒng)中分配存儲空間

13、的基本單位是記錄。42.( × )分時系統(tǒng)中,時間片設置得越小,則平均響應時間越短。54.( × )在UNIX文件系統(tǒng)中,文件的路徑名和磁盤索引節(jié)點之間是一一對應的。56.( × )一個進程的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總會引起其他一些進程的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60.( ×)在進程對應的代碼中使用wait、signal操作后,可以防止系統(tǒng)發(fā)生死鎖。61.( )競爭臨界資源時,不一定會導致系統(tǒng)進入死鎖狀態(tài)。63.( × )文件系統(tǒng)中,所有文件的目錄信息集中存放在內存的一個特定的區(qū)域中。68.( )競爭可同時共享的資源,不會導致系統(tǒng)進入死鎖。69.( )在沒有快表支持的

14、段頁式系統(tǒng)中,為了獲取一個數據,需要三次訪問內存。70.( × )以進程為單位進行整體對換時,每次換出必須將整個進程的內存映像全部換出。71.( × )引入緩沖區(qū)能使CPU與I/O設備之間的速度不匹配的情況得到改善,但并不能減少設備中斷CPU的次數。72.( × )由于設備驅動程序與硬件緊密相關,因此,系統(tǒng)中配備多少個設備就必須配備同樣數量的設備驅動程序。85.( )虛擬存儲器不是物理上擴大內存空間,而是邏輯上擴充了內存空間。 四、問答8、說明作業(yè)調度,中級調度和進程調度的區(qū)別,并分析下述問題應由哪一級調度程序負責。 (1) 在可獲得處理機時,應將它分給哪個就緒進

15、程; (2) 在短期繁重負載下,應將哪個進程暫時掛起。答:(1) 作業(yè)調度用于決定把外存中處于后備隊列中的哪些作業(yè)調入內存,并為它們創(chuàng)建進程,分配資源,然后將新創(chuàng)建進程插入就緒隊列;中級調度負責將內存中暫時不具備運行條件的進程換到外存交換區(qū)存放,但內存空閑時,又將外存中具備運行條件的進程重新換入內存;進程調度決定將處理機分配給就緒進程隊列的哪個進程。(4分) (2)進程調度、中級調度(2分)說明:論述條理清晰,包含上述要點,本題即可得滿分13. 設備管理中的數據傳送控制方式有哪幾種?分別簡述如何實現的。答:程序直接控制:由用戶進程來直接控制內存或CPU和外設間的信息傳送。中斷方式:進程通過CP

16、U發(fā)出指令啟動外設,該進程阻塞。當輸入完成時,I/O控制器通過中斷請求線向CPU發(fā)出中斷信號,CPU進行中斷處理。DMA方式:在外設和內存之間開辟直接的數據交換通路。通道控制方式:CPU發(fā)出啟動指令,指出通道相應的操作和I/O 設備,該指令就可啟動通道并使該通道從內存中調出相應的通道指令執(zhí)行。20、虛擬存儲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虛擬存儲器的容量主要受到哪兩方面的限制答:虛擬存儲器的基本特征是:虛擬性 虛擬擴充 ,即不是物理上而是邏輯上擴充了內存容量;多次性 部分裝入 ,即每個作業(yè)不是全部一次性地裝入內存,而是只裝入一部分;離散性(離散分配),即不必占用連續(xù)的內存空間,而是"見縫插針&qu

17、ot;對換性 多次對換 ,即所需的全部程序和數據要分成多次調入內存。虛擬存儲器的容量主要受到指令中表示地址的字長和外存的容量的限制。41.可通過哪些途徑來提高內存利用率答:內存利用率不高,主要有四種表現形式:1)內存存在著大量的、分散的難以利用的碎片;2)暫時不用或長期不能運行的程序或數據,占據了大量的存儲空間;3)當作業(yè)較大時,內存中只能裝入少量的作業(yè),當其阻塞時,將使CPU空閑,從而降低了內存利用率;4)內存中存在著重復的拷貝。針對上述問題,可采用以下方法提高內存利用率:1)改連續(xù)分配為離散分配;2)增加對換機制;3)引入動態(tài)鏈接機制;4)引入虛擬存儲器機制;5)引入存儲器共享機制。43、

18、一個比較完善的文件系統(tǒng)應該具有那些功能答:功能如下: 1)文件存儲空間管理;2)目錄管理;3)文件讀寫管理;4)文件的安全性管理;5)提供用戶接口。五、綜合12、請用信號量解決以下的“過獨木橋”問題:同一方向的行人可連續(xù)過橋,當某一方向有人過橋時,另一方向的行人必須等待;當某一方向無人過橋時,另一方向的行人可以過橋。答:將獨木橋的兩個方向記為AB;并用整形變量countAcountB分別表示兩個方向上已在獨木橋上的人數,其初值皆是0;再設置三個初值為1的互斥信號量:SA用來實現對countA的互斥訪問;SB用來實現對countB的互斥訪問;mutex用來實現兩個方向行人對獨木橋的互斥使用; 則

19、對A方向行人的動作描述為: wait(SA); if(countA=0) then wait(mutex); countA=countA+1; signal(SA); 通過獨木橋; wait(SA); countA=countA-1; if(countA=0) then signal(mutex); signal(SA);B方向行人算法與上述相似,只需把SA替換成SB,countA替換成countB即可。(信號量的結構定義1分,PV操作的過程描述2分,正確描述過橋過程。14在Unix system V的外存分配管理方式中,在其文件的索引結點里,共設置了13個地址項,把文件所有的外存地址分為直接

20、地址和間接地址(包括一次到三次的間接地址)進行記錄,按照這種分配方式,現請將下列文件的字偏移量轉換為外存的物理盤塊號和塊內偏移量(設盤塊大小為1KB,每個盤塊可記錄256個盤塊信息),并寫出其轉換過程。(12分)(1)7500;(2)31000;(3)950000答:(1)7500 7500/1024=7余332; 因為7<10,故從(7)中取得文件的直接數據物理盤塊號的D1; 在D1號盤塊的第332號單元中所存放的既是指定字節(jié)。 (2)31000 31000/1024=30余280; 因為1030266,故從(10)中取得一次索引盤塊號A1; 調用blockread過程,讀出A1塊內容

21、; 30-10=20; 從A1塊中第20項讀出文件的數據物理盤塊號D1; 在D1盤塊的第280號單元中所存放的既是指定字節(jié)。 (3)950000 950000/1024=927余752; 因為26692764M+266KB,故從(11)中取得二次索引塊A2; 調用blockread過程,讀出A2塊內容; (927-266)/256=2余159; 從A2塊中的第2項讀出一次索引塊A1; 調用blockread過程,讀出A1塊內容;從A1塊中的第159項讀出文件的數據物理盤塊D1;在D1盤塊的第752號單元中所存放的既是指定字節(jié)。 15、某個文件系統(tǒng),采用混合索引分配方式,其FCB中共有13個地址項,每個盤塊的大小為512字節(jié),請回答下列問題:(1)如果每個盤塊號只需要用2個字節(jié)描述,則該系統(tǒng)需要設置幾次間址項?(2)如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