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池逐字稿01和孩子一起成長-如何有效地和孩子溝通_第1頁
楊鳳池逐字稿01和孩子一起成長-如何有效地和孩子溝通_第2頁
楊鳳池逐字稿01和孩子一起成長-如何有效地和孩子溝通_第3頁
楊鳳池逐字稿01和孩子一起成長-如何有效地和孩子溝通_第4頁
楊鳳池逐字稿01和孩子一起成長-如何有效地和孩子溝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楊鳳池·逐字稿01和孩子一起成長-如何有效地和孩子溝通 希望這篇逐字講稿,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父母?,F(xiàn)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求助孩子問題,然后,大批孩子被送去教育、輔導、學習,殊不知,背后隱藏的都是父母自身的問題,這篇講稿題目叫“和孩子一起成長,不是叫父母與孩子一起長身體,是叫父母跟孩子一道,去做心理心靈的成長,父母要做孩子的典范,有句老話說的好,有樣學樣。很多父母很委屈,我也都有做啊,也許你意識到了,但沒有靠譜有效的方法指導你,因為你會的,就是從你父母那兒學到的過時陳舊的方法和觀點,這些在今天不適宜了,很多還是錯誤的,“人不學,不知義,不去主動學習,沒法獲知正確的教養(yǎng)方法;更多父

2、母,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大概還未上升到意識層面,他們喜歡說順其自然,未加思索地順其自然,不如說是放任,父母未對自身有覺察,沒法意識到好的教養(yǎng)方法是什么,也就沒法將正面影響傳遞給孩子,最近朋友圈熾熱的“父親或母親與孩子對視三分鐘,就是一個覺察訓練。講稿有兩局部,本次整理第一局部。逐字稿整理|李琳琳 圖|網(wǎng)絡什么是好父母采取的溝通方式各位好,我們繼續(xù),我們關于如何有效地跟孩子溝通這個話題。各位都是做父母的,跟我也一樣,我也有孩子,可能里邊有很多的學問,需要研究,就是怎么樣有效地跟孩子溝通。其實跟孩子溝通,跟一般的人際溝通,也沒有太大的本質(zhì)的區(qū)別,只不過就是孩子這個對象,稍微特殊一些,因為我們?nèi)粘I?/p>

3、中經(jīng)常溝通的對象,是跟我們差不多的年齡,智力、角色和教育背景的人,有的時候差異性很大,那我們溝通就減少了,因為我們可以選擇人際交往和溝通的對象,但是,孩子是我們沒法選擇的溝通對象。那么我們要注意到,這個溝通的特點,我們就有一個,應該有一個共識,大家應該是不用溝通,就能達成的共識,就是我們溝通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那么我們就要以孩子的想法為重,我們要以孩子的想法為重,孩子的健康成長為重,孩子健康的開展為重,那這時候,怎樣才能做一個好的父母??赡芪覀兦懊嬷v了兩節(jié)了,大家已經(jīng)得到了好多信息,那么,現(xiàn)在我想,在實際的操作層面上,我們再來看一看,什么樣的父母是好父母,怎樣的溝通是好父母采取的溝通

4、方式,怎么想問題,在溝通當中怎么想問題,是不錯的父母的想法,怎么想問題,是需要成長,是需要提高的。我們現(xiàn)在先看看,那個好的父母和明理的父母,在跟孩子交流的時候,懷有一些什么樣的想法。首先相信孩子可以自主,是明理的父母的一個好的想法,就是我們相信我們孩子有能力處理好,他們自己的問題,當然,這個能力,只是在我們孩子具備的能力范圍之內(nèi),如果這孩子不具備這能力,那當然不屬于這種考慮的范圍。假設我們能夠相信我們的孩子能處理好他自己的問題,那我們的溝通的狀態(tài),就很容易進入平等和尊重的狀態(tài),因為說穿了,我們跟孩子溝通,到底是個什么活動,實際上是輔導孩子成長的過程,如果我們能代替孩子成長,如果我們能代替孩子生

5、存,就不用溝通了,我們就替他做就行了。但是現(xiàn)在好多孩子,恰恰他們的問題,就是他們自己不能做,那溝通的任務,應該更明確的是,我們溝通的目的是,讓孩子能做事,對孩子不能做的事情,通過我們溝通,孩子能做,這才是溝通的目的,而不是說通過溝通,我們代替孩子做主?,F(xiàn)在有一派人,現(xiàn)在有一族人,媒體給起名叫啃老族,大家可能也都聽到過,我在電視上還看到過,一個三十多歲的小伙子,還叫小伙子嗎,已經(jīng)叫成年的男人了,他在街上罵他爸爸,街坊還在勸,為什么罵他爸爸呢,因為說,又出了一款新的 ,他嫌自己 已經(jīng)落伍了,又出了一款新的 ,要讓他父親給他錢去買。為什么要他父親給他錢買呢,因為他自己沒有工作,他已經(jīng)畢業(yè)了,他也沒有

6、工作,他沒有收入,他就靠他爸爸的經(jīng)濟支持來生活,所以他要想,換一款新的 ,他就得找他爸爸要錢,但是他爸爸給他的錢,能給出的錢,不夠換這款新 的,他就把他爸爸給的這個錢,在當街撕碎,然后罵他爸爸。我們看到這一條消息報道,可能所有電視機前的觀眾,看到這條報道,都覺得心里頭感覺很不舒服,我們都覺得一個孩子,都長的這么大,三十多歲了,怎么還可以繼續(xù)吃和啃他的老人呢。但是,我們要是深入到那個家庭,深入到那個孩子和家長的親子互動里去仔細分析,就會發(fā)現(xiàn),有可能這個父親或者母親,在這個孩子很小的時候,跟這孩子溝通的時候,就經(jīng)常替這孩子做主,經(jīng)常替這孩子做決定。他的假設是什么,他的假設是相信他的孩子,自己沒有方

7、法做主,沒有方法做決定,那這個家族老替孩子做決定,孩子就喪失了自己做決定和選擇自己生活,建設自己生活的能力,所謂啃老族就是喪失了生活自主性的這一族人。所以健康的家長是,相信可以自主的家長,明理的家長是相信孩子可以自主的家長。明理的家長還有另外一條想法,在跟孩子溝通的時候,他相信他自己和孩子是平等的。他跟孩子平等,他才有可能,真正跟孩子像和其他人一樣的,遵循和其他人一樣溝通的,那原那么去溝通,才能有好的溝通效果。明理的家長的第三個想法就是,他相信人應該相互尊重。就是如果他跟我是平等的,那我也應該尊重他,盡管對方是我的孩子,但他也是一個獨立的人,他的人格尊嚴,他的個人的權利,也應該受到我的尊重,有

8、這樣想法的家長,就容易跟孩子溝通好。第四個想法就是,明理的家長既欣賞孩子的優(yōu)點,也有勇氣接受孩子的缺點。我們看到自己的孩子很可愛,我們很喜歡我們的孩子,我們也能夠看到孩子很多優(yōu)點,同時,孩子身上有缺點,我們也有勇氣接受,就是人非圣賢誰能無過,成人和成功人士,領袖人物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的孩子,不如我們成熟的孩子,所以他有缺點,他有瑕疵,他有缺陷,他做錯了事情,這太正常不過的事情,我們再喜歡我們的孩子,我們也能夠有勇氣,接受我們的孩子有缺乏,就像我們也接受我們自己有缺乏一樣。最后一個,明理的家長,認為所有的孩子都是有用的,所有的人都是有用的。不能認為某一個人就是無用的,就是廢物,明理的家長,就是

9、認為每一個人都是有用的,當然我的孩子也是有用的,我的孩子現(xiàn)在不完美、不成熟,不像一個很有能力的人,但是他是有他的用途的,他是有他的積極性的,他是可以成長的。與孩子溝通的五個問題但有一些家長,可能就有一些問題,在跟孩子溝通和交流過程當中,忽略了很多東西,那么這些溝通和交流,有問題的家長,可能經(jīng)常需要想一想,以下五個問題,就是是不是我經(jīng)常生氣,卻忘記了溝通,這是第一個問題。如果電視機前的家長同志,你哪一個人,跟自己孩子溝通有問題,你就一定要注意,我下邊說的這五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你是不是有因為生氣忘記了溝通的情況。你要問問自己,我是不是經(jīng)常因為生氣,光生氣了,忘記了跟孩子溝通。有的孩子反映,他

10、的家長從來就沒好氣對我,有的時候他批評我,我都不知道為什么,他還火氣很大,而他說出來那理由,我好似覺得很牽強,那這種情況很有可能,就是我們家長自己生了氣,我們自己一肚子氣沒發(fā)出去,我們找不著發(fā)泄的對象,于是,我們看著孩子就不順眼,孩子可能沒做錯什么,或者做錯的事情很小,我們就發(fā)了很大的火,這樣孩子就傾向于不接受我們溝通傳遞的信息。在我的臨床心理學實踐里,也經(jīng)??吹竭@種現(xiàn)象,就是我們心理學家,跟他的家長說了完全相同的話的情況下,孩子聽我們的,不聽家長的,那家長就覺得奇怪,說我們還以為你能說出什么新鮮的話,結(jié)果你說的那話,跟我們說的那沒多大區(qū)別。那么,我們會提醒說,那你注意到了沒有,我們說這些話的

11、效果,跟你說這些話的效果就不同,他說是呀,他說這是怎么發(fā)生的,怎么發(fā)生的。就是,因為我們心理學家,絕對不會把我們個人的氣,發(fā)到來訪者身上,如果我們把自己氣,發(fā)到來訪者身上,這叫我們被移情反響所左右,因為,對方?jīng)]有值得我們生氣的地方,不管人家說的多么的讓我們聽著是荒唐,或者不符合邏輯,人家就是因為有問題才找我們,所以人家表達出問題是很正常的事,如果我們對人家的問題,表現(xiàn)出憤怒,沖人家發(fā)了脾氣,這不是人家的問題,是我們的問題。所以有的時候,我們在做?心理訪談?的時候,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要求,就是您能不能表現(xiàn)出點個性來,有的時候,那人做那么差勁的事,比方打了父母,你們還是那樣不溫不火的,慢慢騰騰地在那說

12、,看不出你們的情緒來,可能有的時候,記者或者導演,會跟我們提出這種請求,是不是你們可以表現(xiàn)的更烈一些,更有個性一些,更率性一些。當然有一些時候,我們也會在媒體上看到,有很烈很率性的人在幫助人。但是很專業(yè)的人不會太烈,不會太率性,原因就是如果我們特別烈,到底是對方需要我們烈,還是我們自己想烈,如果對方需要我們烈,我們可以很烈,只要我們一烈對方就好,那我們就會很烈,很暴躁,脾氣很刁鉆,我們也會罵人,我們也會指責人,但是問題是我們罵人、指責人、批評人、否認人,是不是能到達幫助人從心理上成長的目的,如果不能到達,我們就不能這樣做。那家長也是一樣,我們說孩子,我們批評孩子,我們跟孩子溝通,我們跟孩子傳遞

13、信息,目的不就是為了讓他好嗎,讓他成長嗎,讓他更成功嗎,如果我們劈頭蓋臉,沒頭沒腦地指責孩子,弄的孩子灰頭土臉,孩子從此覺得自己就不是個好人,你看看爸爸媽媽,沒頭沒腦地就說了一通,把我說的一無是處,父母都覺得不好的一個人,別人誰還能喜歡呢。這個孩子以后就自暴自棄,自怨自艾,以后就慢慢慢慢朝著下坡路走下去,完了我們家長又說,你為什么不爭氣,人往高處走,你為什么楞往低處走,實際上,我們家長在跟孩子的溝通和交流當中,給他一個信息,你就不是好孩子,你就再想做好人你也做不了,那這孩子自然就走不是積極的道路,他就會朝消極方向走,所以我們家長一定要提醒,我是否經(jīng)常生氣,卻忘記了溝通這件事。第二個,我是否超越

14、了權限,把孩子的問題當作了自己的問題。什么叫權限,權限就是你有沒有資格,有沒有條件,有沒有這個權利,來做這件事情,有時候孩子出了問題了,孩子出了問題,需要我們?nèi)椭鉀Q,我們只能是幫助他解決,而不是直接給他解決。我們必須得分清一個邊界,就是我們是我們,孩子是孩子,我們的問題是我們的問題,孩子的問題是孩子的問題。如果我們把孩子的問題,看成是我們的問題,用我們的思維和解決方法,去解決孩子的問題,有兩種危險。第一種危險就是,孩子從此放棄自己解決問題的努力,以后我們家長,一輩子要跟這孩子操心受累,因為他沒有任何能力解決問題;第二個可能就是,孩子堅決地逆反,因為我們操作和解決他的問題的方式,讓這孩子陷

15、入了為難和被動,和進一步的難堪之中,孩子對我們的信任,就完全缺失,從此就不再聽我們的話,就影響我們和孩子溝通的效果。第三個問題是,我們要經(jīng)常問自己,如果我們溝通之中有問題,或者有障礙,我們要經(jīng)常問自己,我是否經(jīng)常對孩子使用鼓勵。有人說,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我覺得這句話有道理,當然要有夸的技術,要夸的科學,夸的理性。在上一節(jié)我曾經(jīng)講到,有一些家長,一看批評孩子無效,就使用賞識教育,就使用夸大教育,然后經(jīng)??浜⒆?,經(jīng)??梢哉f無原那么地夸孩子,但是發(fā)現(xiàn)效果并不好,那如果說效果好的表揚和鼓勵是什么樣子的,就是實事求是地,這個孩子真值得我們表揚,我們就去表揚他,真有我們可以表揚的地方,我們?nèi)ケ頁P他。當然,

16、我們也應該看到,孩子是有缺點的,但是,家長一般看孩子缺點容易,因為家長特別希望,孩子特別完美,成長特別好,家長看孩子缺點,比看優(yōu)點更容易,但是我們不能隨著自然的趨勢來做,我們不能隨著自然而然、不假思索的方式來做,因為自然而然,我們就容易發(fā)現(xiàn)孩子的缺點,不光是孩子的缺點,我們自己的缺點,我們也容易多看負面的東西,原因是負面的東西,對我們有威脅,人類有一本能,就是要多關注負面的東西。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我想家長挑孩子的毛病,可能是不需要強調(diào)的,但是家長挑孩子的優(yōu)點,看出來,找出來,加以表揚和鼓勵,倒是需要訓練的,所以當我們經(jīng)常想批評指責孩子的時候,要問一下自己這個問題,我是不是也該鼓勵他。第四個是

17、,我是否選擇了適當?shù)臏贤ǚ椒?。當我們溝通交流出現(xiàn)障礙的時候,我們跟孩子交流溝通有障礙,我們要想是不是使用了恰當?shù)姆椒?。在我們的心理咨詢實踐里,經(jīng)常遇上一些家長說,你可不知道我多愛我的孩子,這孩子成為這個樣子,我簡直痛心疾首,我可不希望他成這樣,但是,孩子說這都是你鬧的,而且有一些專家也說,這孩子的問題,主要是你造成的,而這家長就覺得挺委屈,我怎么會造成孩子成這樣呢,我是太不希望孩子這樣了,我是希望孩子好啊。那么對這類家長,我通常會說這句話,我說我絕對不疑心你是愛孩子的,我絕對相信你希望孩子好,不是你的想法錯了,是你的做法錯了,就我很希望我的孩子,成為好孩子,但是,我為了讓孩子成為好孩子,我就每

18、天批評他,你這不好,你那不好,哪都不好,你要像人家那孩子那樣,那就成好孩子了。那這孩子覺得,在家長眼睛里,自己一無是處,要想成那個孩子,自己知道自己有好大的距離,自己沒有把握,家長也沒有給他指出來,如何成為那個好孩子,我只能成為我自己,我自己就是爸爸媽媽不喜歡的孩子,那我只能這樣,所以這孩子就會走向消極的方面,走向消極的方面的結(jié)果,其實是由于我們對孩子,不恰當?shù)呐u指責和貶低造成的,并不是我們不愛孩子造成的。愛孩子有很多種方法,比方說,一個家長特別愛孩子,覺得孩子需要吃牛奶,不需要任何其他的東西,這個家長就一直喂孩子牛奶,這孩子長成多大也喂牛奶,而且只要這孩子渴了,也喂牛奶,餓了也喂牛奶,顯然

19、這種方式,不利于孩子健康,當然這個家長,不是說不愛他的孩子,只是他喂奶的方式有問題。我們經(jīng)常會有一些委屈,那么愛這個孩子,結(jié)果這個孩子怎么這樣。還有,你比方說,一個好的母親什么樣子,好的母親應該特別愛孩子,愛孩子什么樣子,應該特別照顧孩子,照顧孩子應該什么樣子,就替他做一切事情?,F(xiàn)在我們好多母親,把母親做到極致,把我能幫孩子做的,一切都做了,然后,我們抱怨這孩子什么都不會,我們抱怨這孩子什么都不會的時候,孩子覺得很委屈,孩子說,我并不是什么都不可能,我并不是一個什么都做不了的人,只是我什么都沒時機做而已,我什么都沒時機做,我也自然就什么都做不了。所以媽媽說是很愛這孩子,就替孩子做了一切,而孩子

20、最后無能,媽媽說,我怎么能培養(yǎng)出一個無能的孩子,實際上這孩子就是由媽媽什么都替他做培養(yǎng)成為無能的,所以我們要經(jīng)常問問,我是愛孩子,我這樣做對孩子有好處嗎,是適當?shù)姆椒▎?。最后一個問題就是,我是否把自己的問題的怨氣發(fā)泄在孩子身上,就所謂遷怒。有的時候,我們在工作中生活中,會有各種各樣的煩惱,遇到各種各樣不順心的事情,這樣不順心的事情,自然會影響到我們的心情,那當我們跟孩子溝通和交流的時候,有可能會受到這些不順心的事情的影響,那么,我們是不是能夠有一個另外一個意識,或者另外一只眼睛看看自己,我現(xiàn)在跟孩子又嚷又叫發(fā)脾氣,到底是這孩子真做錯了什么事情,惹的我生氣,還是我自己生的氣,轉(zhuǎn)移到孩子身上。一個

21、人,一個成熟的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應該是不遷怒的人,什么叫遷怒,就是我在這生的氣,發(fā)到那兒去了。心理學上,有一個所謂遷怒的例子,一個男人在單位在公司,讓老板罵了一頓,特別生氣,生氣回家就打了老婆,老婆覺得窩囊,讓丈夫打了,就扇了兒子一個嘴巴,兒子挨了老婆媽媽一個嘴巴,覺得不知道為什么,正好也沒法扇媽媽一個嘴巴,正好看小花貓過來,哐踢了一腳,把小花貓?zhí)吡藗€滾。所有的這一系列的人,除了那個老板,打了這個員工一個嘴巴,這個老板當眾批評了這個員工這件事情,當然老板可能也不清楚,老板可能是因為跟老婆生了氣,罵了員工一頓,這個怒一直遷到了小花貓身上。這條鏈條上,所有受了委屈的人,都沒法解釋自己這委屈,是

22、從哪兒來的,只是造成了一連串的不良情緒反響。所以,我們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應該是不遷怒的人,就是我們生了氣,我們生的誰的氣,我們?nèi)ソ鉀Q跟誰的關系問題,而不把跟某A生的氣,轉(zhuǎn)移到某B身上,這是一種很消極的生活態(tài)度,就是遷怒。這是從生活的意義上,從一般的意義上講,是消極的生活態(tài)度。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是不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因為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是敢于面對生活中,自己遇到的挑戰(zhàn)和問題。那么,我們作為一個家長,就更要注意了,是不是我把自己的火,自己的怨恨,自己的煩惱和委屈,發(fā)泄到孩子身上,這種情況在一些不太和諧不太幸福的家庭里邊,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夫妻之間有矛盾,婆媳之間有矛盾,這個父母,把這種家庭氣氛的不良,家庭

23、關系的不和諧,帶給自己的委屈和憤怒,轉(zhuǎn)移到孩子身上。這時候,我們跟孩子外表是在進行溝通,你怎么今天沒完成作業(yè),今天你怎么下學這么晚回來,怎么今天你把那衣服弄臟了,外表上看,是我們在教育和管理孩子,實際上是我們在向孩子發(fā)泄我們的怨氣和憤怒,這樣的交流,這樣的交往,這樣的互動多了,孩子就覺得家長給自己的經(jīng)常是一些沒有太大意義的信息,可以不必重視。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經(jīng)常檢查自己,在跟孩子溝通當中,是不是有這樣的五方面的問題。所以要問自己,我因為生氣,是不是忘了溝通;我是否越權,把孩子的問題,當成自己的問題;我是否經(jīng)常鼓勵孩子,鼓勵的夠不夠;我是不是選擇了適當?shù)姆椒?,跟孩子交流;我是不是把自己的問題,發(fā)泄在孩子身上。所以好的父母,我們歸納和總結(jié)一下,真跟孩子交流有效的父母,真跟孩子溝通有效的父母,能夠培養(yǎng)出好孩子的父母,我們姑且稱之為好父母,好父母什么樣,好父母就是對孩子充分地尊重,能夠接納他,能夠喜歡他,能夠愛他,能夠理解他,能夠平等地對待他,喜愛和接受,不僅僅接受他的優(yōu)點,也接受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