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概論(一)串講講義_第1頁
文學概論(一)串講講義_第2頁
文學概論(一)串講講義_第3頁
文學概論(一)串講講義_第4頁
文學概論(一)串講講義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學概論(一)串講文學概論(一)串講序序 論論文藝學(文學學)研究文學的科學統(tǒng)稱,含研究文學的科學統(tǒng)稱,含三個分支(發(fā)展發(fā)展史、文學批評、文學理論);其中本教材文學概論全書10章,章, (除序論)(除序論)可有邏輯性地歸納為5部分部分,即:觀念作品存在方式-創(chuàng)作-接受-源流。 文學理論:文學理論:以社會歷史現(xiàn)實為研究對象,以哲學方法論為總指導,以社會歷史現(xiàn)實為研究對象,以哲學方法論為總指導,研究和闡明文學性質、特點和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研究和闡明文學性質、特點和一般規(guī)律的科學。 性質/特點:初級、基礎理論;與實踐密切;包含交叉學科方法(如文化學/哲學/心理學);專業(yè)學科。 目的要求:掌握知識,準確

2、/理解/融通;鑒賞作品,解讀原著。第一章第一章 文學觀念文學觀念(一)觀念的嬗變(一)觀念的嬗變1、文學活動:(P18)是以作品為中心展開的。完整的文學活動構成:文學四要素(非僅僅作品),及其包含的三個過程; :(05/1m)(美)艾布拉姆斯:作品、藝術家、世界、欣賞者(或世界/作家/文本/讀者)。(P17)(三過程:“體驗、創(chuàng)作、接受”) 而且要從人的對象性活動(人超越動物性,有了一切肉體/精神的本質力量,外物一切才可能成為對象,如山水詩中,山水非純客觀)去理解。2、文學觀念:對文學的看法,是對“什么是文學”的回答。它是處在變化中的,因民族、時代、群體、人而不同。(p18) 3、歷史上六種主

3、要文學觀念:、歷史上六種主要文學觀念:再現(xiàn)說、表現(xiàn)說、實用說、獨立說、客觀說、體驗說。(P21)再現(xiàn)說:在文學四要素中強調“世界”與“作品”的對應關系,即認為作品摹仿或再現(xiàn)世界。表現(xiàn)說:在四要素中強調“作品”與“作家”的關系,即認為作品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實用說:在四要素中強調“作品”被“讀者”所利用的關系,一般認為文學是種工具和手段。獨立說:對立于實用,(王爾德、波特萊爾)強調無功利、唯美,/游戲、無關現(xiàn)實難成立??陀^說:認為“作品”高于一切,作品一旦從作家的筆下誕生之后,就獲得了完全客觀的性質和獨立的“身份”,它既與原作家不相干,也與讀者無涉,它從外界的參照物中孤立出來,本身是一個“自足

4、體”,出現(xiàn)了所謂的“客觀化走向”。體驗說:強調“讀者”對“作品”的意向性的體驗,強調讀者閱讀作品時的感受和再創(chuàng)造。4、表現(xiàn)說的基本傾向:文學本質上是詩人、作家的內心世界的外化,是情感涌動時的創(chuàng)造,是主觀感受、體驗的產(chǎn)物;表現(xiàn)說也主張以外部現(xiàn)實作為對象;詩人可以描寫平凡的事物,但要使事物以不平凡的色彩呈現(xiàn)出來。 5、文學觀念變化原因:(P31)(1)時代原因(歷史變遷/時代發(fā)展/心理變化是根本)。不同的時代由于社會的需要不同,會產(chǎn)生不同性質的文學。所謂:文變染乎世情。興系乎時序,世情,時序的變化推動了文學的變化。文學變化發(fā)展了,文學觀念也跟著變代發(fā)展。(2)文學自身的變化(模仿表現(xiàn)變形裝飾)。根

5、據(jù)考察,文學與其他藝術一樣,有自身的變化運動,一般是:由再現(xiàn)到表現(xiàn),再由表現(xiàn)到裝飾。(3)不同群體不同地位的人,觀點不同,對文學看法也不同。6、文學界說:文學:作為一種人類的文化樣式,它是具有社會的審美意識形態(tài)性質的、凝聚著個體體驗的、溝通人際的情感交流的語言藝術。(P33)06/1文學觀念包含的五個命題:(P41) 文學是一種文化形態(tài);文學是一種社會審美意識形態(tài);文學是作家個體體驗的凝聚;文學是作者與讀者溝通情感的一種獨特渠道;文學是一種語言藝術。根據(jù)塑造藝術形象的材料和手段的不同,藝術的分類有:(P34)表演藝術(如音樂和舞蹈);造型藝術:(如繪畫和雕塑);綜合藝術(如戲劇和電影);語言藝

6、術(指以語言為材料或媒介來塑造藝術形象的藝術)即文學。8、視界融合視界融合(闡釋學):對同一個對象,人們理解的視界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的,不斷生成的。理解者理解的視界與已有的相遇后交融為一。因為在文化視界中,不能把文學觀念理解為某個單一。(P35)(二二)文學是文化形態(tài)文學是文化形態(tài)9、文化(P36):廣義的文化(與符號學文化概念異)廣義的文化(與符號學文化概念異)05/1J)凡人類創(chuàng)造的一切,不論精神方面的,還是物質方面的,都可以成為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狹義的文化(與廣義文化)狹義的文化(與廣義文化)04/10M):是個人的素養(yǎng)及其程度。包括受教育程度、知識的多少、涵養(yǎng)的

7、有無等。符號論的文化:是人類符號思維和符號活動所創(chuàng)造的產(chǎn)品及其意義的總和(卡西爾)。10、文學的文化意義(結合例子文學的文化意義(結合例子)(01/10J)(06/1L)(p41) 揭示人的自生存境遇和狀況;叩問人的生存意義;溝通人與人、人與自然的聯(lián)系;憧憬人類的未來。11、作為文化意義的載體,怎樣發(fā)現(xiàn)文學所承載的意義:伯明翰當代文研中心把“文學閱讀”分為品質閱讀、價值閱讀(P47)品質閱讀:試圖盡可能完善地把握作品肌質,首先注意到語言中的各種要素,重音和非重音,重復和省略,意象和含混等等,然后由此向人物、事件、情節(jié)和主題運動”。/漢語文學中的“品質閱讀”:首先關注文本中的用字、比興、押韻、平

8、仄、對仗和用途等,進一步再關注到情景、人物和情節(jié)。價值閱讀:發(fā)現(xiàn)文本的文化內涵和價值的閱讀?!霸噲D盡可能敏銳、準確地描述出他在作品中所發(fā)現(xiàn)的價值”。12、文學與其他文化形態(tài)的互動關系:(P50)與科學文化同中有異,聯(lián)系密切(05/10L):都關注人,但文學的中心問題首先是人(感受/情感/愿望/理想);科學研究人,把人作為一種自然而放進科學的視野,其研究中心是自然世界。都要揭示世界奧秘,追求真美,但文學追求的是情感的真,文學則在真與美二者中永不可作單一的選擇;科學則追求規(guī)律的真,它可以選擇真而犧牲美??茖W文化以它的理性智慧的知識性和深刻性塑造了文學家,進而促進藝術文化的發(fā)展;藝術文化以它的情感智

9、慧,影響科學家的精神世界,給科學的發(fā)展帶來動力,感受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等,也促進科學的發(fā)展。文學與科學永遠關聯(lián)在一起,參與開發(fā)世界的統(tǒng)一過程。與歷史文化:文學重虛構,重情感,重詩意;歷史重真實,重事實,重理智。是兩種不同的文化形態(tài)。/但都可以揭示事物的普遍性(歷史螺旋型上升,每一種社會形態(tài)(如歷史人物、歷史行為等)都可能在低級階段和高級階段重復若干次,在不同的歷史階段上出現(xiàn)的相似點,就是溝通歷史和現(xiàn)實的橋梁,從而具有普遍性。)(文學并不因其虛構性而喪失真實性和普遍性。如:達到對現(xiàn)實生活的本質規(guī)律的揭示。)()與其他藝術文化:(古老又重要的是文學/繪畫/音樂)媒介不同,可互通轉換。 (三)是審美

10、意識形態(tài)(三)是審美意識形態(tài)13、文學是社會意識形態(tài)之一(P57):與生活的關系(02/10J):源于生活/改造生活06/1。物理境(P61):事物純然的客觀存在。 心理場:事物在人的心目中的存在。14、文學是審美活動:審美是心理處于活躍狀態(tài)的主體,在特定的心境、時空中,在有歷史文化滲透的條件下,對于客體的美的觀照、感悟、判斷。(P61)15、審美得以實現(xiàn)的四層面(需要哪些條件?P62):主體心理層:審美的審即現(xiàn)照感悟判斷,是作為主體的人的信息的接受、儲存與加工,即以人的心理器官去審察、感悟周圍現(xiàn)實的事物或文學所呈現(xiàn)的事物。在這觀照感悟等過程中,人作為主體的一切心理機制,包括注意、感知、回憶、

11、表象、聯(lián)想、情感、想象、理解等都處在高度活躍的狀態(tài)。(三)是審美意識形態(tài)(三)是審美意識形態(tài)客觀對象層:審美的美是指現(xiàn)實事物或文學中所呈現(xiàn)的事物,這是審的對象。對象很復雜,不但有美,而且有丑,還有崇高、卑下、悲、喜等,這些可以統(tǒng)稱為審美。沒有審美的對象,審美活動不可能形成。中介層(主客體之間):一是特定心理時空和心境(審美作為一種活動必須有特定的心理時空的關系組合。在審美活動中,孤立的事物無所謂美或不美。馬克思:“憂心忡忡的窮人甚至對最美的景色都無動于衷”;美不是無條件。在不同時間、空間、心境,對不同人,是不一樣的;)二是歷史文化的積累(審美活動的實現(xiàn)還必須有賴于歷史文化知識條件。因為審美活動

12、不但是瞬間的存在,它的每一次實現(xiàn)都必然滲透人類的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同時歷史文化傳統(tǒng)又滲透、積淀到每一次審美活動中。人們總是感覺到審美活動讓我們想起似曾相識的東西。美往往是文化傳統(tǒng)凝結的成果。) 16、文學審美活動的特點(03/10J):()廣闊的包容性;()深刻的思想性。(P65)17、文學審美意識形態(tài)性(00/10L)(是意識形態(tài)性、審美特性的結合)的內涵:(P70)從性質上看,有集團形象性又有人類共通性;從主體把握對象的方式上看,是認識又是情感;(認識性:以社會的認識,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情感性:文學認識總是以情感評價方式表現(xiàn)出來)從目的功能上看,是無功利性的又是有功利性的;從文學反映

13、生活的形式看,須假定性又須真實性。(四)文學是體驗的凝結(四)文學是體驗的凝結18、經(jīng)驗與體驗(05/10M)人的經(jīng)歷分為:(1)純經(jīng)歷性的;(2)體驗。(P76)19、經(jīng)驗與體驗聯(lián)系與區(qū)別?經(jīng)驗是體驗的基礎,體驗是經(jīng)驗的升華。生活中,人都有自己的經(jīng)歷,有些屬于經(jīng)驗,有些屬于體驗。經(jīng)驗經(jīng)驗:個人見聞和經(jīng)歷及所獲得的知識與技能。它是人的生物或社會的閱歷,大致有二:一種是純經(jīng)歷性的,并有相關的常識和知識;還有一種則不但有過經(jīng)驗,而且在這經(jīng)歷中見出生命的深刻意義,動人詩意和個性色彩,那么這經(jīng)驗就成為一種體驗體驗:把自己置身于價值世界去尋求、體味、創(chuàng)造生活的意義和詩意。(是經(jīng)驗中見出深義、詩意和個性的

14、部分。)20、作家的體驗有哪些特征(P79):(1)情感的詩意化:移情(P81):我們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事物里去,其結果是使事物更接近我們,更親切,更易于被我們理解。反芻(P83):主體對客體的體驗。(2)意義的深刻化:藝術的啟示(P84):在換了一個視角后,重新審視自己的體驗,以便看到通常未注意的方面,即事物的深義和詩意的方面。(3)感受的個性化。21、體驗在文學中的功能: 使藝術形象具有生氣勃勃的活力; 使藝術形象具有詩意的超越。超越的幾層意思(P105):一層,意思是獲得對對象本身的超越; 二層,意思是獲得“童心”,對傳統(tǒng)的陳規(guī)舊習和既定成見實現(xiàn)超越。)第二章第二章 文學語言組織文學語言

15、組織(一)文學文本(一)文學文本1、文本(P93):一般講是語言的實際運用形態(tài)。在具體場合中,文本總是根據(jù)一定的語言銜接和語義規(guī)則組成的整體語句,它沒有經(jīng)讀者閱讀,只是一份寫出來或印刷出來的語言產(chǎn)品(如書)。2、文學文本與作品(02/10J):文學文本(05/1M):指由作者創(chuàng)作出來的供閱讀者閱讀而尚未閱讀的語言形態(tài)。文學作品:指已經(jīng)讀者閱讀并賦予其一定讀法的語言形態(tài)。3、文學文本的特點:(p94)總是指一種實際語言形態(tài);往往要表達某種相對完整的意義;總是被創(chuàng)造出來供讀者閱讀和接受的。4、文學文本層面的構成:(語言組織/形象系統(tǒng)/意蘊世界。)(1)各種“層面論” (中西方都有兩層面說,包含外在

16、語言層面和內在意蘊層面;中有三層面說,言象意;英伽登四層面說,認為文學文本由更為復雜的四層面組成。)。(2)文學文本的三個層面(03/10J)(即:語言組織/形象系統(tǒng)/意蘊世界。)的關系:(p99)文學語言組織是文學文本的最直接和基本的存在方式;所以語言是最重要的;文學形象系統(tǒng)是文學語言組織所顯現(xiàn)的感性生活畫面;故形象不可或缺;文學意蘊世界是文學語言組織及其顯現(xiàn)的感性生活畫面所可能展現(xiàn)的深層體驗空間。形象總是要指向某種深厚的意蘊世界。(二)文學語言組織(二)文學語言組織5、文學文本的語言性:指文學文本所具有的基本的語言特征,這是其他一切特性所得以生成的基礎。(以語言的方式存在/文學語言有自身特

17、點/其具體存在方式是言語)6、語言(結構)與言語(是具體存在方式):(索緒爾) (還有所指/能指)(1)語言(結構):是語言集團語言的總模式。(p124)(2)言語:是在特定語境下個人的說話活動。7、兩者之間的關系:有區(qū)別也有聯(lián)系區(qū)別:語言結構指的是從一代人傳到另一代人的語言系統(tǒng),包括語法、句法和詞匯,而言語則是指說話人可能說或理解的全部內容;語言結構指語言的社會約定俗成的方面,言語則是個人的說話;語言結構是一種代碼,而言語則是一種信息。聯(lián)系:兩者緊密相聯(lián)而且互為前提要言語為人所理解,并產(chǎn)生它的一切效果,必須有語言結構;要使語言結構能夠建立,也必須有言語。語言結構既是言語的工具,又是言語的產(chǎn)物

18、。8、文學語言組織:是文學文本的最基本層次和直接現(xiàn)實,是有表現(xiàn)性目的和個性特征的整體性語言構造?!罢Z言是文學的直接現(xiàn)實”(馬)9、文學語言組織的三種特性:是一種語言性構造;具有整體性;具有表現(xiàn)性目的和個性特征。10、文學語言組織的基本層面(p107):(1)語音層面(尤其在詩歌中重要)(包括節(jié)奏/音律)(2)文法層面(字詞句篇的組合方式)(主要是詞句篇法)(3)辭格層面(比喻借代/對偶反復/倒裝反諷)。11、語音層面:語言組織的基本層面之一,是文學語言組織的語音組合系統(tǒng),包括節(jié)奏和音律。 (1)節(jié)奏(05/1m)(p146):是文學語音層面的基本形態(tài)之一,是語音在一定時間里呈現(xiàn)的長短、高低和輕

19、重等有規(guī)律的起伏狀況。節(jié)奏的具體表現(xiàn):長短型、高低型、輕重型。 (2)音律(p112):也成聲律、聲韻或韻律,是文學的語音層面的基本形態(tài)之一,是由聲調、語調和韻的變化和協(xié)調而形成的內部和諧狀況。(聲調:也叫字調,是語言的每一音節(jié)所固有的能區(qū)別詞匯或語法意義的聲音的高低升降狀況。語調:是整句話中的某個片段在語音上的高低升降狀況。韻:具體地是指詞的韻母和音節(jié)的收音。) (3)音律基本類型:雙聲、疊韻、疊音、疊字、平仄、押韻。12、文法:指文學語言組織在語詞、語句和篇章方面的構成法則。其種類有:詞法、句法、篇法。(詞法:又稱字法,是文法層面的類型之一,是特定文本內語詞的構成法則。句法:是文法層面的類

20、型之一,是特定文本內語句的構成法則。(p158)篇法:又稱章法,是文法層面的類型之一,是特定文本的整體語言構成法則。)13、辭格層面:是文學語言組織的基本層面之一,它是富有表現(xiàn)力和帶有一定規(guī)律性的表現(xiàn)程式的運用狀況。(p123)(1)比喻(p123):是借他物來表現(xiàn)某相似之物的語言方式。有三種樣式:明喻、暗喻、借喻。(明喻:是明確的用甲比方乙的比喻樣式,其特征是本體、喻體和比喻詞三個成分全出現(xiàn)。常見的比喻詞是“如”、“像”、“似”、“好比”、“疑是”等。暗喻:又叫隱喻,是不明確表示打比方而將本體直接說成喻體的比喻樣式,其特征是本體、喻體和比喻都出現(xiàn),但比喻詞往往由系詞“是”代替“如”和“像”等

21、,有時也用“變成”、“等于”和“就是”等比喻詞。借喻:是不用比喻詞,甚至連本體也不出現(xiàn),直接用喻體代替本體的比喻樣式。06/10M)(2)借代(P124):是借用其他名稱或語句代替通常使用的名稱或語句的語言方式。(3)對偶:是上下字數(shù)相等、結構相同或相似的具有整齊和對稱效果的語言方式。(當句對:又叫本句對或句中對,指構成對偶的上下兩個短語之間自成對偶。鄰句對:是古代對偶句的常見方式,指相鄰兩個句子形成對偶。隔句對(p164):又稱扇面對,就是具有對偶關系的上下四個句子,第一句與第三句、第二句與第四句分別相對,形同扇面。) (4)反復:是意思相同的詞或句多次重復使用的語言方式。(5)倒裝:通過顛

22、倒慣常詞語順序來表意的語言方式。(6)反諷(04/10J):又稱倒反、反語或說反話,是意不在正面而在反面或內涵與表面意義相反的語言方式。14、文學語言組織的審美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內指性、音樂性、陌生化、本色化。(p128)內指性:是文學語言組織的一個普遍和基本的特征,是文學語言的無需外在驗證而內在自足的特性。(注:文學是反身指向內在心靈世界的,是內在的自足,而不是指向外在客觀世界,必須經(jīng)得起客觀生活事實的驗證)(06/1)(語言組織的)音樂性(及重要性)(01/10L):指文學語言組織所具有的富于音樂效果的特性。陌生化:主要是從讀者閱讀的效果來說的,指文學語言組織的新奇或反常特性。(p169)自

23、動化語言:指久用成“習慣”或習慣成自然的缺乏原創(chuàng)性和新鮮感的語言,這在日常語言中是司空見慣的。(p169) (舊)(舊) 本色化: (舊)(舊) 15、本色化語言的兩種類型(p172):一是本色化描述語;二是本色化對話。第三章 文學的形象系統(tǒng)(一)文學形象(文本結構中間層)1、文學形象文學形象:文本中呈現(xiàn)的、具體的、可感的、具有藝術概括性的、體現(xiàn)作家審美理想的、能喚起人的美感的人生圖畫。(p134)06/12、文學形象的系統(tǒng)性表現(xiàn):一是就藝術世界的有機性而言的(“思與境諧”/人物與環(huán)境);二是就不同性質的形象的審美功能的互補性而言(寫實性形象/抒情性形象/表意性形象,是與知、情、意的審美需要相

24、適應的三種審美類型。/德國古典哲學認為,人的精神需要三有“知、情、意”三個方面,因此就有“科學、藝術、哲學”去發(fā)揮人的三種潛能,滿足人的精神需要。)3、根據(jù)藝術形象體現(xiàn)審美理想的程度,藝術形象可分為:高級/一般形象。3、形象的總體特征形象的總體特征(05/10J)(p138):文學形象的具體可感性:以具體可感的文學形象構成,訴諸人的感官,調動讀者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形。文學形象的藝術概括性:藝術形象傳達豐富的內在意蘊,不只代表自己。文學形象的審美理想性:指人們在自己民族的審美文化氛圍里形成的,由個人的審美體驗和人格境界所肯定的關于美的觀念尺度和范型模式。文學形象的審美屬性:貫注審美感情,

25、揭示蘊涵又有審美價值的形象。對審美屬性理解的多樣性:(p144)一,直接給人以美的享受;二,通過批判丑惡所帶來的審美享受;三,通過同情的目光,描繪弱者屈辱丑陋的形象,以呼喚人性中求美向善之心的回歸;四,通過對社會和人生本質上丑陋和荒謬的展示,表達人類失去美的痛苦和對美的渴望。 (二)文學典型(二)文學典型4、典型論發(fā)展的階段:西方三個:(1)類型說、(2)個性典型關、(3)馬克思主義典型觀;中國五四后傳入,建國后應用。(p148) 5文學典型:指寫實型作品語言系統(tǒng)中呈現(xiàn)的、顯出特征的、富于審美魅力的、含有豐富歷史意蘊的特性,又稱為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6、典型的美學特征:指“組成本質的那些個別

26、標志”,是“藝術形象中個別細節(jié)把所要表現(xiàn)的內容突出表現(xiàn)出來的那種妥貼性”。 特征性(化):(希爾特提出)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東西,加以藝術強化、生發(fā)的過程。“特征性”,分兩個層次理解:文學典型必須具有貫穿其全部活動的總特征(如阿Q);/文學典型還必須具有在總特征制約下的豐富多彩的局部特征。典型的豐富歷史意蘊:通過典型,“直觀自身”,顯示審美價值;必須通過深度和豐富內容體現(xiàn)意蘊。典型的藝術魅力(體現(xiàn)在效果上):(從林黛玉看)典型的藝術魅力(02/10L)(主要來自典型獨特的審美效果)主要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以人的生命形式而呈現(xiàn);真實性;合乎理想;新穎性。7、典型環(huán)境(充分體現(xiàn)了現(xiàn)實關系真實

27、風貌的人物的生活環(huán)境;包括大環(huán)境,也包括具體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其中,“社會現(xiàn)實關系的總情勢”兩方面內容:現(xiàn)實關系的真實情況;/時代的脈搏和動向。8、典型環(huán)境與典型人物的關系:相互依存;互動性關系(前是基礎,逼迫人物行動,制約性格變化;后者反作用)。9、意境:指抒情作品中呈現(xiàn)的那種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活躍著生命律動的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p160)實境與虛境06/10L(三(三)文學意境文學意境10、意境藝術特征(主要表現(xiàn)):(P161)06/1情景交融(意境創(chuàng)造的形象特征);(分為:景中藏情式、情中見景式、情景并茂式)虛實相生(意境的結構特征);(一方面是“如在目前”的較實的因素,另一方面是

28、“見于言外”的較虛的部分) 生命律動:意境展示的生命本真的幽情壯采,或曰生命本身的美。(三個特點:表誠摯之情、壯飛動之趣、傳萬物之靈趣) 韻味無窮(審美魅力所在)(韻味:指意境中蘊涵的那種聚居不盡的美的因素和效果)。11、意境分類(p170):劉熙載“花鳥纏綿(明麗鮮艷),云雷奮發(fā)(熱烈崇高),弦泉幽咽(悲涼凄清),雪夜空明(和平靜穆)。王國維有我之境(指那種情感比較直露、傾向比較鮮明的意境);無我之境(并是指作者不在意境的畫面中出現(xiàn),而是指那種情感比較含蓄的,不動聲色的意境畫面)。(四)象征意象12、意象在文學學、心理學、語言學等學科中的主要四種含義:(p172) 心理意象:心理學意義上的意

29、象(表象)內心意象:人類為實現(xiàn)某種目的而構想的、新生的、超前的意向性設計圖像(胸中竹)。泛化意象:文學作品中表現(xiàn)的一切藝術形象或語象的統(tǒng)稱(藝術形象)。觀念意象及其高級形態(tài):用來表達某種抽象的觀念和哲理的藝術形象。13、觀念意象與文學象征意象:意象(源于系辭)的古意是表意之象,即觀念意象(簡單);象征意象(復雜):(論衡/亂龍“熊麋”-“侯爵”)以表達觀念、哲理為目的,以象征為基本藝術手段的具有荒誕性和審美求解性的藝術形象。(p175)14、象征(從天狗看)意象的基本特征(04/10L):哲理性、象征性、荒誕性、求解性。15、象征意象的三點原則:(p182)以荒誕的幻象表達意念的真實;在抽象思

30、維的指導下實現(xiàn)最佳的象征意象組合;“意象應合”的原則。16、加工象征物的常見方法:(p185)(1)剪除不對應的部分,突出對應的部分。(2)如果對應點不夠,作家可以通過虛構細節(jié),添設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氣氛等手法,擴大和增添對應點,以求觀念的完美表達。(3)“擬人化的”方法。17、文學象征意象兩種:(p242) (1)寓言式象征意象:指通過一則故事暗示一種哲理或觀念,而這正是故事的主旨。 (2)符號式象征意象:指不具有情節(jié)性的整體意象和單個意象。分兩類:抽象型(指你找不出適當?shù)淖匀晃矬w概念來描述它的形態(tài),而只能借助于某些抽象概念、術語去表達它);具象型(一般是由自然物體的變化、夸張和拼接組合而成的,不論

31、在哪一門藝術中都是符號式意象的主要形態(tài)。) 第四章第四章 敘事作品敘事作品 (一)敘事理論與敘事作品(一)敘事理論與敘事作品1、敘事:通過語言組織起人物的行動和事件,從而構成藝術世界的文學活動。(p191)(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變化很大)(西方的神話史詩戲劇長篇小說)(中國的史記唐后通俗“說話”戲劇小說)(理論上,亞氏/賀拉斯/布瓦洛古典主義狄德羅/萊辛戲劇黑格爾/恩格斯)現(xiàn)代:普洛普民間形態(tài)學31個功能列維格雷馬斯/熱奈特。2、敘事意義(表達生活經(jīng)驗,模仿在于天性、興趣,以此快感)與敘事作品(小說/戲劇等形態(tài))3、敘事三層面(因為故事內容與故事敘述都重要):熱奈特提出故事內容/語言組織(文本)/敘述

32、行為。 (二)敘述語言4、敘述語言敘述語言:使故事得以呈現(xiàn)的口頭或書面陳述。(包括:敘述時間(故事時間與文本時間相互對照形成的時間關系)、敘述視角、敘述標記等)06/10M5、故事時間:故事中事件接續(xù)的前后順序;文本時間是敘述文本中敘述語言排列的前后順序,或者說是讀者閱讀文本所依照的順序。6、敘述時間06/10M主要包括三方面的關系:時距、次序、頻率(1)時距:敘述的步速,是故事時間長度與文本時間長度相互對照所形成的時間關系。省略:對故事時間線索中整段時間不加敘述就跳過去。文本時間長度是0,敘述步速無窮大。概略:文本時間長度小于故事時間長度的粗略敘述。場景:即勻速敘述。(戲劇最典型)減緩:文本

33、時間長度大于故事時間長度的敘述,也就是敘述步速的減速狀態(tài)。(添枝加葉)停頓;故事時間長度為零而敘述文本的時間大于零的一種時距,有些敘述的內容與故事發(fā)展中的時間進程無關,敘述時間長,故事時間都沒變化。(像插敘)(2)次序:故事時間中事件接續(xù)的前后順序與文本時間中敘述語言的排列順序相互對照所形成的關系。順時序(逆時序敘述)順時序(逆時序敘述)(05/10J):先講前面發(fā)生的事、后講后來發(fā)生的事這樣的一種敘述次序。逆時序:文本中敘述的前后順序與故事中事件發(fā)生的前后順序不一致。倒敘:將事情的結局提前到故事的開頭講述。插敘:在順時序的敘述過程中不時地插入對過去事件的追述或其他方面事件的敘述。(3)頻率:

34、文本中的敘述語言和故事內容之間的重復關系。事件的重復:故事內容的重復,即同一類型的事件反復出現(xiàn)。(孫悟空降妖)敘述的重復:同一個事件在故事中被反復敘述。(大鬧天宮在他嘴里)7、敘述視角(幾種情形和作用)(敘述視角(幾種情形和作用)(03L03L):):也稱敘述聚焦,是敘述語言中對故事內容進行觀察和講述的特定角度。(1)第三人稱敘述:)第三人稱敘述:從與故事無關的旁觀者角度進行敘述。特點:全知視角,剝奪了接受者的大部分探索、求解作品的權利。(2)第一人稱敘述:)第一人稱敘述:敘述者同時又是故事中的一個角色,敘述視角因此而移入作品內部,成為內在式焦點敘述。特點:人物作為敘述者兼角色,比其他故事中人

35、物更“透明”,更易于理解。他作為敘述者的視角受到角色身份的限制,不能敘述本角色所不知的內容。使讀者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逼真感覺。(3)第二人稱敘述:)第二人稱敘述:故事中的主人公或某個角色以“你”的稱謂出現(xiàn)的。特點:特點:第三人稱敘述的變體;這類作品的數(shù)量和影響很小,所以對于敘事學研究來說意義很有限。是戲劇敘事所需要的。(4)敘述視角與人稱變換:)敘述視角與人稱變換:以兩種以上敘述交替出現(xiàn)的敘述。8、敘述標記:、敘述標記:文本中出現(xiàn)的對于理解故事來說具有標志作用的敘述手段(為引導讀者理解意義)。分為:分為:意圖標記(一些作品標題、常見的醒目句段等,很明顯地表達了作者想要體現(xiàn)的意圖);人物標記(如人物

36、綽號、人物描寫段落,如家世/背景/服飾等) (三)敘述內容9、敘述內容(p215):指所敘述的東西,即故事本身。構成故事的主要成分:人物、行動。10、故事:敘述內容的基本成分。有三方面:事件(故事中人物行為及其后果)、情節(jié)(按照因果邏輯組織起來的一系列事件)、情景(由人物的行為與環(huán)境組合起來的實際場面和景況)11、人物:推動故事的進展的具體生動的形象。扁型人物(具有單一或簡單性格特征的人物。如樣板戲)、表意型(不具有性格內涵,僅僅表示觀念的人物。如守株待兔)、圓型(具有多種復雜性格特征的人物)、典型(西方通常稱作“典型”)、性格(中國古代敘事理論中所說的“性格”)12、行動:人物有目的的行為,

37、它是事件發(fā)生和發(fā)展的直接原因。 (三)敘述內容(舊)(舊) 13、敘事作品中的結構分兩層:表層結構:由敘述的順序所確定的字面意義層次的文本自身結構。/深層機構:超出敘事文本的、存在于整個社會文化語境中的文化結構。13、兩種研究:(1)敘述功能:是根據(jù)人物在情節(jié)過程中的特定作用而規(guī)定的人物行為模式。(2)敘述邏輯:是根據(jù)人物在邏輯上的可能性而總結的人物行為模式。 (舊)(舊)(3)符號矩陣: (四)敘述動作 14、敘述動作:講故事行為本身,包括敘述者/接受者/講述的聲音情態(tài)。(P229) 15、敘述動作的六個參與者:真實作者、隱含的作者、敘述者、/接受者、隱含的讀者、真實的讀者。16、敘述聲音:

38、指那種能體現(xiàn)敘述者的敘述動作的口氣或情感態(tài)度。(1)顯在敘述者:指讀者在文本中明確地傾聽到敘述聲音的情形。(2)隱在敘述者:指讀者在敘事文本中難以發(fā)現(xiàn)敘述者聲音的情形。 17、接受者(P235) 第五章第五章 抒情作品抒情作品 1、“三分法”把文學作品為成三大類:敘事作品、抒情作品、戲劇作品。 (一一)抒情作品與情感抒情作品與情感 2、抒情作品(P243):簡要地表現(xiàn)、傳達作者以情感為核心的內在心性的文學作品。以情感為本位。相應的(1)“以情感為核心的內在心性”:指包括情感在內的諸種感性心理因素,這些因素包括情感、個性、本能、欲望、無意識、志向、怨憤等。(2)傳達:指作者不僅要表現(xiàn)自己的內在心

39、性,而且要將其傳達給讀者,使讀者了解、分享自己的內在心性。3、情感特質:(1)廣義的情感:幾乎包括人類主體性的一切方面。(2)狹義的情感:僅指人由于感受到外界的刺激而產(chǎn)生的心理反應,如喜愛、憤怒、悲傷、恐懼、愛慕、厭惡等。4、情緒: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產(chǎn)生的體驗。人對外界刺激帶有特殊色彩的主觀態(tài)度。5、情感與情緒的關系:(1)區(qū)別:情緒主要源于人的生理性需要,是由機體的生理性需要引發(fā)的體驗;情感主要源于人的社會性需要,是由機體的社會性需要引發(fā)的體驗。情緒產(chǎn)生較早,出生不久的嬰兒即有快樂與痛苦的情緒表現(xiàn);情感產(chǎn)生教晚,它是在社會交往中逐漸形成的。情緒還有一定的情境性,它可以由一定的情境

40、引發(fā),一旦情境改變,情緒即告消失或轉移;情感既有情境性又有穩(wěn)定性。(2)聯(lián)系:情緒以來于情感,情緒的變化受情感及其特點的制約;情感也依賴于情緒,情感總是在不斷變化的情緒中表現(xiàn)出來。情緒是情感的外部表現(xiàn),情感是情緒的本質內容,同一情感在不同條件下表現(xiàn)出來的情緒是各不相同的。 (二二)抒情作品與抒情抒情作品與抒情6、抒情從本質上有三種觀點:(1)抒發(fā)情感即表現(xiàn)情感(弗爾龍/克羅齊/科林伍德);(2)即傳達情感(托爾);(3)即投射情感(羅斯金)。(p249)7、抒情原則的種類:(1)古典主義的抒情原則。特點:既強調“古典”,又崇尚“理性”。(2)浪漫注意的抒情原則。特點:強調情感的自然流露,強調直

41、抒胸臆。(3)象征主義的抒情原則。(分狹義、廣義兩種)8、抒情的一般原則抒情的一般原則(04/10L):誠摯性原則/獨特性原則/感染性原則。9 9、抒情的途徑:、抒情的途徑:1)以聲傳情,聲情并茂;2)以景結情、情景交融。06/10J06/10J (二二)抒情作品與抒情抒情作品與抒情1010、抒情的策略、抒情的策略(03J): (1 1)(從溫詞看)抒情的語法策略)(從溫詞看)抒情的語法策略(02/10L):從語言的結構方式(包括詞語的構成和變化、詞組和句子的組織)這一角度強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2)抒情的修辭策略:運用修辭方法強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包括四種: 意象(是抒情文學的第一

42、構成要素,是抒情作品的根基,是現(xiàn)代西方文學批評中最常見的術語,也是語義最為曖昧的術語)隱喻:在彼類事物的暗示下,感知、體驗、想象、理解、談論此類事物的心理行為、語言行為和文化行為。典故典故(在抒情文中作用)(02J):在神話或歷史事件的暗示下,感知、體驗、想象、理解、談論此類事物的心理行為、語言行為和文化行為。 悖論:指那種表面上自相矛盾而實質上千真萬確的語句,即所謂“似非而是”的語句。(三)抒情作品特征(三)抒情作品特征(題材與結構(特征)(結構(特征)(05J)/意象與主題/文體特征)11、原型意象:指在某種抒情傳統(tǒng)中長期反復使用并因之產(chǎn)生了固定內涵的模式化意象。06/10M12、抒情母題

43、:指在某種抒情傳統(tǒng)中基于某種原型意象而形成的內涵相對固定的大型主題。13、中國最常見的三種原型意象和抒情母體:(1)傷春與悲秋;(2)離情與別緒;(3)思鄉(xiāng)與懷遠(三)抒情作品特征(三)抒情作品特征14、抒情詩主要種類與特征:(p282)(1)頌詩:最初也是一種歌,它可以是一種節(jié)奏鮮明、格調高昂的抒情詩,也可以是一種追求技巧、沉于冥思的抒情詩,既能表現(xiàn)集體情感又能抒發(fā)個人感受,通常用來歌頌神圣。(2)情詩:用來歌唱愛情的詩,在抒情作品中,它抒發(fā)的情感最為強烈、真摯和細膩,也最具個人色彩。(3)哀詩:也稱悲詩、挽歌,是用來悼念死者和表達悲哀之情的抒情作品,也有為死者安魂、令敗者止悲的功用。15、

44、抒情小品文:是一種短小而富有抒情意味的散文。16、小品文的特征:(1)在內容上高度自由、(2)在形式上靈活多樣第六章 文學的風格 (一)諸理論(一)諸理論1、風格的諸種理論:(P290)(1)風格是獨特的語言形式(雕刻刀);(2)風格是作家的創(chuàng)作個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司馬遷);(3)風格是主體與對象、內容與形式相契合時呈現(xiàn)的特色(劉勰/黑格爾);(4)風格是讀者辨認出的一個格調(李東陽/高爾斯華綏)。2、文學風格:作家的創(chuàng)作個性在文學作品的有機整體和言語結構中所顯示出來的、能引起讀者持久的審美享受的藝術獨創(chuàng)性。其要點是: 創(chuàng)作個性是風格形成的內在根據(jù);有機整體是風格存在的基本條件;言語結構是

45、風格呈現(xiàn)的外部特征;引發(fā)讀者持久的審美享受是風格的審美效應。(二)風格內涵3 3、日常個性、創(chuàng)作個性(的區(qū)別)(、日常個性、創(chuàng)作個性(的區(qū)別)(05J)、文學風格的關系示意。4、文體的三個層面:(p308)(1)作品的體裁、體制;(2)文學的語體:指與一定的體裁相匹配從而顯示其特征的文學語言,表現(xiàn)為特定的語言體式。 規(guī)范語體:具有規(guī)范性的語體。(語體:語言的體式,是文體的第二層面)抒情語體:表現(xiàn)對情感的體驗,多半用于詩歌體裁。敘述語體:用于敘述事件,在敘事性的文體中廣泛使用,如小說、敘事詩、敘事性散文等。對話語體:用于戲劇文學。 自由語體:在規(guī)范語體的基礎上加以自由創(chuàng)造的語體。(3)文學的風格

46、5、言語:指我們每個人所說的話語和所寫的話語作品,它鮮明的體現(xiàn)出了個人的特點。 (三)風格的審美構成與特征(三)風格的審美構成與特征 6 6、(從、(從聞官軍聞官軍看)文學風格的審美(生成)(看)文學風格的審美(生成)(03/10L)構成要素:文采:作品中的言語色彩,是文學風格的外表。情調:作品中的情感格調。 氣勢:作品中的精神狀態(tài)和精神力量的運動狀況。氛圍:彌漫于作品中的特點氣氛,往往與景物、場面、環(huán)境相結合。韻味:作品言語結構所產(chǎn)生的情趣和意味,由于它是含而不露的,所以特別需要讀者去品味。7 7、文學風格的特征:(、文學風格的特征:(04/10L)獨創(chuàng)性/穩(wěn)定性/多樣性 (四)風格類型劃分

47、與審美價值(四)風格類型劃分與審美價值8、西方傾向三分法(安提西尼:崇高/平庸/低下)(黑格爾:嚴峻/理想/愉快);中國則簡/繁二分法對立遞增;描述更契合審美經(jīng)驗(剛柔說影響大)(曹丕/劉勰后又八體) (五)風格與文化(五)風格與文化9、風格的概念具有二重性:(1)風格是作家個人獨創(chuàng)的風格;(2)風格又是時代的風格,是某一時代所普遍采用的藝術語言。10、從文化學的角度來分析,文學風格的層面有:時代風格、時代風格、06/10J民族風格、地域風格、流派風格、個人風格。第七章 文學創(chuàng)作 (一一)創(chuàng)作的主觀條件(創(chuàng)作的主觀條件(與作家素質與作家素質)(舊)文學創(chuàng)作的幾種有代表性的理論觀點:(p443)

48、感物說、養(yǎng)氣說、“胸有成竹”說、“鏡子”說、深層心理說 (舊) 2、文學創(chuàng)作活動的幾種基本因素:(1)文學創(chuàng)作是個體性精神需要的產(chǎn)物;(2)文學創(chuàng)作是社會需求的產(chǎn)物;(3)文學創(chuàng)作又與無意識心理因素有著緊密聯(lián)系。1、作家主觀條件有兩方面:(p351)(1)文化修養(yǎng): 作家應具有基本的文化知識基礎與基本技能; 由于作家創(chuàng)作的是能夠影響人,并負載教育使命的文學作品,這就要求作家具有較高的人格修養(yǎng),應該是一個境界較高的人。對文學的特殊愛好。(2)作家的獨特素質: 作家應該經(jīng)常處于創(chuàng)作激情中; 作家對生活中的事物,特別是那些具有特征的、隱含著重要意義的事物具有極為敏銳的觀察力,一般人對這些則經(jīng)常是熟視

49、無睹。作家對于語言也有著超常的敏感。(二)文學創(chuàng)作主客體關系(二)文學創(chuàng)作主客體關系2、文學創(chuàng)作主體及其特征:()主體指已經(jīng)處于創(chuàng)作活動過程之中的作家個體。(P354)()作為文學創(chuàng)作主體的人的特征(p451):a.暫時放棄對現(xiàn)實的直接功利性關注;b.想象力被充分調動起來;c.向創(chuàng)作對象投注強烈的情感。3、文學創(chuàng)作客體:作家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加工改造的對象(非一切生活皆客體) (舊) (7、對文學創(chuàng)作客體的四種看法:1為文學創(chuàng)作的客體就是人的主觀情感意念,換言之,文學創(chuàng)作就是主觀情感的表現(xiàn)。認為文學創(chuàng)作的客體就是自然,包括社會生活與自然界的事物。 認為文學創(chuàng)作的客體就是人的“個體無意識”,或人類的“

50、集體無意識”。 認為文學創(chuàng)作的客體就是社會意識形態(tài)。)(二)文學創(chuàng)作主客體關系(二)文學創(chuàng)作主客體關系4、文學創(chuàng)作的客體只能是以人的活動為中心的社會生活,三方面:文學是人學,離不開人的喜怒哀樂與生活情景; 文學的客體是作為整體的社會生活;文學的客體是具有特征性的社會生活; (舊) (是具有審美意義的生活; 客體有時似乎與生活沒直接聯(lián)系,實際屬于社會生活范疇。)5、文學創(chuàng)作是主客體雙向建構的過程,兩個層面來分析:(p356) (1)情景交融、心目相?。?(2)主體是客體的主體,客體是主體的客體。 作為創(chuàng)作主體的作家并非超然獨立于世界之外的人,他的思想意識、情感體驗都是在與特定對象的意向性關系中產(chǎn)

51、生出來的。 客體又并不等于客觀存在(客體:指成為“主體”之對象的那部分客觀存在。/客觀存在:指一切人以外的事物)。(三)創(chuàng)作心理要素(直覺直覺/靈感靈感/情感情感/想象想象)6 6、藝術直覺、藝術直覺(05M)與知覺:藝術直覺是在文學活動中主體從對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內在蘊意的思維方式或心理能力。/知覺是主體用藝術的眼光審視對象時產(chǎn)生的知覺形象。7、藝術直覺與認知直覺及藝術知覺的異同:(p359)(1)二者 對象不同。(2)藝術知覺帶有帶明顯的主觀性,認知直覺排斥任何主觀色彩。(3)藝術直覺過程帶有強烈的情感性,而認知知覺的過程則沒有或較少情感色彩。 (舊) (12、藝術直覺對于藝術創(chuàng)作的

52、重要意義:藝術直覺與詩情的興起;藝術直覺與詩歌意象的產(chǎn)生;藝術直覺與詩歌意境的形成;藝術直覺與詩歌意象、意境的呈現(xiàn)。) (三)創(chuàng)作心理要素(直覺直覺/靈感靈感/情感情感/想象想象)8、藝術直覺的重要構成因素三方面:感性直觀因素(是可見的)/理解因素(是直觀的結果即意義,也是直覺的抽象作用即突出對象特征淡化其他性質)/伴隨二者的情感體驗(對象的審美情感內化為欣賞者的情感體驗/同時欣賞者也向對象投射情感)交織成。9、藝術靈感:在藝術活動中主體情緒激動、思路暢通、創(chuàng)造力極強的思維狀態(tài)。其其特征特征06/106/1:突發(fā)性、迷狂性、創(chuàng)造性。10、藝術靈感與藝術直覺的異同:(p364)(1)區(qū)別:靈感是

53、一種思維狀態(tài),直覺則是一種思維能力;藝術直覺具有對象性,藝術靈感沒有具體的對象;藝術靈感是隨機性、偶然性,直覺則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2)兩者的關系也極為密切。11、藝術情感:主體在文學藝術活動中產(chǎn)生并促使這一活動進一步展開的心理體驗。12、自然情感: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出現(xiàn)的心理體驗,是主體對于他與客體之間利害關系的功利性評價的心理反映。13、藝術情感的特征(與自然情感比較):(p366)(1)自然情感有私人性,藝術情感有共通性;(2)自然情感有愉快/積極的,也有痛苦/消極的,藝術情感則只有愉悅而無真正痛苦,因為人與對象之間有“距離”(主體與對象之間淡化了功利性關系而保持一種觀賞玩味的態(tài)度);(3)藝

54、術情感是自然情感的升華。 (舊) 2)藝術情感與政治情感(后有功利性,前有超越性)3)藝術情感與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指向善,藝術情感指向美)4)與宗教情感。(宗教情感將人心靈引向虛無縹緲,藝術情感將人的精神引向自由與和諧)14、藝術情感在文學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1)創(chuàng)作與情感宣泄的要求; (2)文學與創(chuàng)作與情感的再度體驗; (3)藝術情感與文學作品中藝術形象的形成。15、藝術想象:主體調動過去積累的記憶表象,經(jīng)過藝術加工創(chuàng)造藝術形象的心理過程。(p372)16、藝術想象與科學現(xiàn)象之間的異同: 科學想象是純粹的認知活動,藝術想象則是審美活動。科學想象是發(fā)現(xiàn)的過程,藝術想象則是創(chuàng)造的過程。17

55、、藝術想象分類(根據(jù)“藝術想象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1)再造性想象:主體對他要描寫的事物形象的復現(xiàn)。(即伏爾泰的“消極想象”,他是最基本的能力)。(舊)(再現(xiàn)性想象:主體對他過去積累的記憶表象進行回憶的過程)。 (2)創(chuàng)造性想象:基于再現(xiàn)/記憶,對其進行加工改造/熔鑄,創(chuàng)造出不同于生活原型的形象;即以伏爾泰的“積極想象”為基礎的。(3)相似性想象(類比想象):由一物的觸發(fā)而想到另一物的心理過程。(西湖)(舊) 21、藝術想象與藝術直覺的異同:(p472) (1)聯(lián)系:都與感性形象緊密相關,離開了感性形象就不可能展開藝術想象和藝術直覺的心理活動。都伴隨著強烈的美感享受;都具有創(chuàng)造性,

56、是由記憶表象升華為藝術形象所必不可少的心理機能。 (2)區(qū)別:藝術想象過程一般是有意識的,而藝術知覺過程則是無意識的。藝術想象的過程是由感性形象到感性形象,期間雖有創(chuàng)造,但也主要是形象層面的加工改造,藝術直覺的過程則是從感性形象入手,卻終結于對形象所蘊含的意義與韻味的把握。 18、藝術理解:指作家、藝術家在在創(chuàng)作活動中所進行的分析、判斷、識別、比較等理性思維活動。 19、藝術理解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作用,表現(xiàn)在藝術理解與創(chuàng)作目的、選材、構思過程。主題的深化。(p375) 20、創(chuàng)作動機:作家、藝術家從事具體創(chuàng)作活動的目的。其構成其構成(04J)因素:個體性因素/社會性因素(p377) 21、創(chuàng)作動機在

57、創(chuàng)作過程的重要影響,表現(xiàn)在:(1)影響作家對創(chuàng)作手法與技巧的選擇;(2)影響文學作品的內容;(3)影響作品的風格。(四)創(chuàng)作過程22、創(chuàng)作沖動與創(chuàng)作動機的區(qū)別:(1)創(chuàng)作動機雖然給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以重要影響,但它的最終目標卻在創(chuàng)作過程之外:或者是作品風格,或者是個人利益,或者是社會狀態(tài);創(chuàng)作沖動則始終指向創(chuàng)作過程本身。(2)創(chuàng)作動機是一種有意識的行為目的,是作家想要通過文學創(chuàng)作活動獲得某種結果的意圖;創(chuàng)作沖動則是一股心理驅力,它可以被意識到,但并不是意識本身,它植根于無意識心理層面。(3)創(chuàng)作動機是一種理性的東西,它能夠脫離創(chuàng)作活動而存在:常常有這樣的情況,一位作家懷著某種創(chuàng)作動機許多年沒有將其實

58、現(xiàn)為創(chuàng)作行為;創(chuàng)作沖動則不能離開創(chuàng)作活動而長時間存在下去,它是倏忽而來,倏忽而去的。(四)創(chuàng)作過程23、創(chuàng)作沖動作為創(chuàng)作活動的心理驅力,有三大特征:(1)它是有主導性的朦朧的情緒體驗本質上是情感活動,一時間占主導;(2)它又不是一般的情緒體驗,而是復雜的、混合的情緒,且是經(jīng)這凈化或“升華”的情緒;(3)具有內指性特征。(舊) 28、構成創(chuàng)作沖動的心理因素:原發(fā)性心理因素、繼發(fā)性心理因素 29、創(chuàng)作沖動的激起的三種情況:無意中觸發(fā);自覺觸發(fā)契機;突然冒出。24、創(chuàng)作過程的基本環(huán)節(jié):(p386)生活材料的儲備與選擇;藝術構思(核心);藝術傳達;修改與潤色。 25、生活材料的儲備:作家在特定創(chuàng)作動機

59、指導下對某方面生活材料的自覺搜集。(幻覺文學亦然)26、選擇材料的依據(jù):(1)選擇最打動他印象最深的;(2)選擇與他深刻的情緒記憶或心理創(chuàng)傷的事件有關;(3)選材與創(chuàng)作心境有關。27、藝術構思:作家在特定創(chuàng)作動機的指引下,在已然激起的創(chuàng)作沖動驅使下,對選定創(chuàng)作對象運的基礎上運用藝術概括、藝術變形等手法塑造藝術形象、構織故事情節(jié)最終形成完整藝術世界的思維過程。28、藝術構思的基本階段:(p389)(1)作品整體構架的形成;(2)具體藝術形象的設計;(3)情節(jié)的演變發(fā)展。29、藝術構思的主要方式:(1)藝術概括:創(chuàng)作主體從一定創(chuàng)作動機出發(fā),對選定的材料進行提煉加工的過程。藝術綜合:對各種材料進重新

60、組合,從而形成藝術形象的過程。藝術簡化:創(chuàng)作中作家對所寫的事件和人物只寥寥幾筆,將其特征勾勒出來,而對那些大量的、無關緊要的細節(jié)末節(jié)完全省略。(2)藝術變形:為達到某種藝術效果而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有意將描寫對象以扭曲、畸形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30、藝術傳達:從藝術構思到語言的顯現(xiàn)這一由內向外的活動和過程。31、創(chuàng)作中語言的運用要注意:1恰如其分2透明性3獨創(chuàng)性32、修改與潤色的兩種情形:1提高性的、2糾謬性的。 (舊)37、文學創(chuàng)作的審美理想:作家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自覺遵守的諸種創(chuàng)作標準與價值追求。第八章 文學接受 (一)文學生產(chǎn)(一)文學生產(chǎn)/傳播傳播/消費消費/接受接受1、文學消費:人們?yōu)闈M足自身文化、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