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復習試題及答案_第1頁
九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復習試題及答案_第2頁
九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復習試題及答案_第3頁
九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復習試題及答案_第4頁
九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復習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復習試題一、公輸【中考試題】    (一)閱讀公輸曹劌論戰(zhàn),完成15題。 甲公及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日:  “未可。”齊人三鼓。劌日:“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日:“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曰:“可矣?!彼熘瘕R師。既克,公問其故。對日:“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節(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乙于是見公輸盤。子墨子解帶為城,以牒為械。公輸盤九設(shè)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公輸盤之攻械盡,子墨子之守圉有

2、余。公輸盤詘,而日:“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弊幽右嘣唬骸拔嶂又跃辔遥岵谎??!背鯁柶涔省W幽尤眨骸肮斪又獠贿^欲殺臣。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固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雖殺臣,不能絕也?!背跞眨骸吧圃?。吾請無攻宋矣?!?選自公輸)1.解釋下面加橫線字的含義。遂逐齊師 ( )        公問其故 (  )望其旗靡    ( )    公輸盤詘

3、60;( ) 2.請選出加點詞及例句加粗詞意思相同的成語。例句:既克,公問其故  ( )   A 克己奉公       B 克敵制勝例句:以牒為械  ( )       A 為民請命           B 下不為例3.對下面句子的體味,語

4、氣的表達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公輸盤曰:“吾義固不殺人?!?傲慢橫蠻不講理)B公輸盤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公輸盤有推卸責任,轉(zhuǎn)移矛盾的心理)C. 王曰:“善哉。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必取宋?!?楚王的驕橫自負)D公輸盤詘,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公輸盤惱羞成怒,暗藏殺機)4.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夫大國,難測也。答:  (2)雖殺臣,不能絕也。答: 5.以上兩個文段都涉和到戰(zhàn)爭,從文段的兩個事件結(jié)局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請選擇其中一點,談?wù)勀愕目捶?。答?二、孟子二章【中考預測】(二)閱

5、讀甲、乙文,完成第610題甲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乙 孟子曰:“桀、紂之失下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及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薄咀⑨尅?#160;指夏桀、商紂,古代的 暴君。 及:同“為”,替的意思。 爾也:而已。 :原野。6.解釋下列加粗詞在句中的具體含義。(1)

6、寡助之至(    )       (2)親戚畔之( )(3)所惡勿施爾也( )   (4)獸之走壙( )7.甲文認為“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的結(jié)果是怎樣的,將這個句子寫在下面,并加以翻譯。(3分)句子:    翻譯:  8甲文說的“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繪。乙文中的這個句子是: (2分)9.乙文中說到“桀、紂”,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來解釋就是: 。(2分)10甲文說“得道者多助”,乙文說“得天下有道

7、”。這兩個“道”的意思一樣嗎?說說你的理解。(4分)答: (三)閱讀甲、乙文,完成第1114題甲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選自孟子)乙淮北蜂毒,尾能殺人;江南蟹雄,螯能敵虎,然取蜂兒者不論斗,而捕蟹者未聞血指也。蜂窟于土或木、石,人蹤跡得其處,則夜持烈炬臨之,蜂空群赴焰,盡殪,然后連房刳取。蟹處蒲葦間,一燈水滸,莫不郭索而來,悉可俯拾。惟知趨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殞也固宜。(選自齊東野語) 注:血指:傷指   刳(k)取

8、:割取   郭索:急競爬行的樣子   殞:死亡11解釋句子的加粗詞(1)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   (2)入則無法以家拂士。           (3)江南蟹雄,螯能敵虎  (4)悉可俯拾。               12.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1)人恒過,然后能改

9、。譯文:                      (2)惟知趨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殞也固宜。譯文: 13.甲、乙兩文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甲文的主要觀點:  ;乙文的主要觀點可概括為: 14.甲、乙兩文在寫法上有什么共同特點?    三、魚我所欲也【中考預測】(四)閱讀甲、乙文言文,完成第1519題甲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

10、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勿喪耳。乙天祥至潮陽,見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禮見之,及俱入?yún)兩剑篂闀袕埵澜?。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書所過零丁洋詩及之。其沫有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焙敕?/p>

11、笑而置之。厓山破,軍中置酒大會。弘范曰:“國亡,丞相忠孝盡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將不失為宰相也?!碧煜殂怀鎏?,曰:“國亡不能捄,為人臣者死有余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節(jié)選自宋史·文天祥傳)【注】弘范:元軍元帥。捍(hàn):保衛(wèi)。泫(xuàn)然:水滴下的樣子。捄:同“救”15.解釋下列加粗的詞在文中的意思。(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  (2)天祥泫然出涕  涕: 16.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譯文: (2)弘范遂以客禮見之。譯文: 17.請從乙文中分別找出最能體現(xiàn)文天祥“富貴

12、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句子。答:富貴不能淫: 威武不能屈: 18.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為印證了甲文中的哪句話?答: 19.請結(jié)合文體特點,簡要分析甲、乙兩文在寫法上有何不同?答: 四、莊子故事兩則【中考預測】(五)閱讀下列短文,完成2023題莊子及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被葑釉唬骸白臃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之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0.解釋下列加粗詞語的意思。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  子

13、非魚,安知魚之樂( )固不知子矣( )       請循其本( )2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答: (2) 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答: 22. 莊子堅持主為“出游從容”的魚兒很快樂,表現(xiàn)了他怎樣的心境?答: 23 在這場辯論中,究竟誰是勝利者?答: (六)閱讀下列短文,完成2428題管仲、隰朋從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途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蹦朔爬像R而隨之,故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蹦司虻?,遂

14、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于老馬及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圣人之智,不亦過乎!【注】管仲、隰朋:都是齊桓公的大臣。孤竹:即孤竹國,在今河北省。蟻壤一寸,而仞有水:據(jù)說蟻封(螞蟻洞周圍防雨水的高出地面的浮土)高一寸,其下八尺之處有水。仞,古代八尺為一仞。圣:精明通達。不難:不以為難。圣人:古代指有智慧的人。24.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語。從桓公伐孤竹( )蟻冬居山之陽 ( )以管仲之圣( )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圣人之智( )25翻譯句子:春往冬返,迷途失道。答: 26短文的前一段是一個成語的出處,請寫出該成語并說出它的比喻意。答: 27. 短文點明寓意的句

15、子是: 28.從這個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答: 五、曹劌論戰(zhàn)【中考預測】(七)(2012·黃石)閱讀唐雎不辱使命曹劌論戰(zhàn),完成第2933題。2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1)犧牲玉帛,弗敢加也 (      )        (2)公將鼓之(     )(3)雖千里不敢易也(      )      

16、0;      (4)今日是也(     )30.下列語句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A此庸夫/之怒也     B.衣食所安,弗敢專也C.臣未/嘗聞也        D.下視其轍31.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而君逆毒人者,輕寡人及?答: (2)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答: 32.這兩篇文章都記敘了弱國和強國之間的斗爭情況,運用相同的方法塑造出了不同的人物形

17、象,從而揭示了以弱勝強的原因認真閱讀甲乙兩部分文字,從人物性格特點何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進行分析。曹劌: 唐雎:  六、鄒忌諷齊王納諫【中考預測】(八)(2012·鹽城)閱讀鄒忌諷齊王納諫魏文侯從諫,完成第3336題?!炯住浚ㄒ娊滩脑模疽摇浚ㄎ何暮睿┦箻费蚍ブ猩?,克之,以(之)封其子擊。文侯問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 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為仁君?”文侯怒,任座趨出。次問翟璜,對曰:“仁君?!蔽暮钤唬骸昂我灾??”對曰:“臣聞君仁則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蔽暮類?,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親下堂迎之,以為上客。(選自資治通

18、鑒)注:擊:魏文侯的兒子。何如主:怎樣的君主。任座:人名,魏國大臣。趨:快走。33.解釋選文中加粗的字詞。(1)臣誠知不如徐公美 ( )(2)面刺寡人之過者 (    )(3)不以封君之弟 ( )(4)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 )34.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朗讀停頓,各劃一處。  (1)今 齊 地 方 千 里    (2)文 侯 問 于 群 臣(曰)35.把下面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由此

19、觀之,王之蔽甚矣。答: (2)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答: 36.鄒忌和翟璜都是規(guī)勸自己的國君除弊,試對他們兩人的規(guī)勸方式和結(jié)果進行比較。(1)方式相同處: (2)方式不同處: (3)規(guī)勸結(jié)果: 七、愚公移山【中考預測】(九)閱讀愚公移山小兒不畏虎,完成第3740題【甲】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及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扣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

20、助之。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馀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yīng)。【乙】有婦人晝?nèi)罩枚荷成隙揭掠谒?。虎自山上馳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二小兒戲沙上自若?;⑹煲暰弥?,至以首抵觸,庶幾其一懼;而兒癡,竟不知?;⒁鄬ぷ淙?。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懼之人,威亦無所施歟!【注釋】浣衣洗衣服  庶幾在這里是“希望”的意思。意估計37.解釋加粗詞語的含義。(4分

21、)(1)懲山北之塞(        )  (2)固不可徹(      )(3)甚矣,汝之不惠(       )(4)虎亦尋卒去(     )38.翻譯下面文言語句(1)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答: (2)虎熟視久之,至以首抵觸,庶幾其一懼。答: 39.判斷下面說法的正誤,在后面括號內(nèi)分別打“”或“”(2分)A、甲文愚公之妻和智叟對愚公說的話角度不同,但對移山持否定態(tài)度。( 

22、;   )B、乙文中“虎自山上馳來,婦人倉皇沉水避之”,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面對兇猛的老虎,婦人急中生智,跳到水里躲起來,其反映之敏捷,動作之迅速令人令人稱贊。(   )C、甲乙兩文均運用了對比襯托的寫法來突出人物形象。(    )D、甲文中的“遺男”和乙文中的“二小兒”均閱世不多,天真可愛。(    )40.甲文愚公“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乙文二小兒“初生牛犢不怕虎”。對此你有何感想?請簡要談?wù)?。?分)答: 八、詩經(jīng)二首【中考預測】4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23、0;  )A關(guān)雌中“關(guān)關(guān)雎鳩,在河之洲”采用的是“興”的手法。B蒹葭“所謂伊人”的“伊人”,及關(guān)雌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樣的人。C蒹葭全詩不著一個思字、愁字,讀者卻可以體會到詩人那種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悵。D關(guān)雌是詩經(jīng)的第一首,選自詩經(jīng) · 周南。42、誦讀這兩首詩,簡要說說它們各自所要表達的主題是什么?答: 43、詩經(jīng)的主要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有賦、比、興等,請思考:關(guān)雎這首詩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運用這種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 44、在蒹葭這首詩歌中運用了景物描寫,請思考:這些景物描寫在詩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 45

24、、關(guān)雎和蒹葭兩首詩歌大量運用了重章疊句的表達方式,充分表達了詩人細膩的思想感情,請從詩中找出一處,反復朗讀,并體會其作用。答: 46、比較關(guān)雌和蒹葭在寫法上的異同。答: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復習試題答案一、答案:1、于是。原故、原因。倒下?!霸x”通“屈”2、 。  3、   4、大國,是難以預測。 即使殺了我,也不能殺盡(保衛(wèi)宋國的人。5、從公輸?shù)慕Y(jié)局看,面對大國的不義之戰(zhàn),不但要從道義上揭 露其不義,還要從實力上作好準備,這樣才使他們的侵略野心無法得逞。 這個道理,不僅在歷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大也不無借鑒意義。

25、二、答案:6、極點。 同“叛”,背叛。 所厭惡的東西(事情)。 跑。7、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  所以君子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勝利。8、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9、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答“失道者寡助”給1分)10、 不一樣。甲文所說的“道”,指的是統(tǒng)治者施行的“仁政”;乙文所說的“道”,指的是統(tǒng)治者得天下的方法、途徑。【乙文翻譯】孟子說:“桀和紂失去了天下,是因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辦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辦法,贏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辦法:他們想要的,就給他們積聚起來,他們厭惡的,不加給他們,如此罷了。人民

26、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獸奔向曠野一樣。11、明白、知曉。 同“弼”,輔佐 。   匹敵、對抗。 完全。12、一個必然會犯錯誤,然后才能改正。只知道向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夠安守自己的窩,它們的死亡也是自然而然 的了。  1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趨炎附勢者沒有沒好下場。14、卒章顯志 【乙文翻譯】淮北蜂很毒,尾巴上的刺可以殺人;江南的螃蟹很威猛,它的螯可以抵擋老虎。但是拾取蜂蜜的人不認為需要(及蜜蜂)爭斗,而捕捉螃蟹的人沒聽說過傷手指的。蜜蜂的蜂窩一般筑在地上或樹木石頭上,人發(fā)現(xiàn)了它所在的地方,就在夜晚拿著烈焰燃燒的火

27、炬靠近它,蜜蜂傾巢而出飛向火焰,全部死亡。然后(人們)連蜂房帶蜂蛹一起挖取下來。螃蟹呆在蒲草或蘆葦之間,在水邊上放一盞燈,(螃蟹)沒有一個不爭相爬行,全都是俯身撿拾即可。(它們)只知道向著有火光的地方跑,而不能安守自己的窩,它們的死亡也是必然的了。三、答案:15、通“避”,躲避。 眼淚。16、由此可見,人們所喜愛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所厭惡的有比兀亡更嚴重的事。 弘范于是用接待賓客的禮節(jié)來會見文天祥 。17、國亡不能捄,為人臣者死有余罪,況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見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18、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或“舍生取義者也”)19、甲文:通過比喻引出論點,接著從正

28、反兩方面進行闡述,最后得出結(jié)論。乙文:以時間為順序,通過對話、動作和神態(tài)來刻畫人物?!疽椅姆g】文天祥被押到潮陽,見張弘范,左右元軍命令文天祥叩拜,文天祥拒不叩拜,張弘范于是用賓客的禮節(jié)接見他。文天祥及元軍一起進入崖山,張弘范讓文天祥寫信招降張世杰。文天祥說:“我不能保衛(wèi)自己的父母,卻教唆別人也背叛自己父母,這可能嗎?”張弘范還是堅決要求他寫。文天祥于是寫下自己所作的零丁洋詩給他,詩的末尾有這樣的句子:“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張弘范說:“國家已亡,丞相你已經(jīng)盡了忠孝之心了,如果你改變對南宋的忠心來效忠于元朝皇上,還給你宰相的官職?!蔽奶煜榱鳒I說:“國家滅亡不能拯救,做人臣子的死有余

29、罪,怎么還敢擺脫殺頭之罪而懷有二心呢?         四、答案:20、確定是。 疑問代詞,怎么。 固然。 遵循。21、你不是魚,怎么知道魚的快樂呢? 你本來就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是可以肯定的。22、莊子認為魚“樂”,其實是他自己愉悅心境的投射及外化。23、從邏輯上看,惠子是勝利者。莊子是靠曲解惠子的意思,才能在爭論中得以維持自己最初的判斷,而這種做法顯然是有悖于邏輯判斷規(guī)則的,所以說是惠子勝利者。但是從辯論本身看,又是莊子勝利了。24、征伐、征討。山向陽的一面。即山的南面。介詞,憑借。介詞,表因果關(guān)

30、系,因。25、春天出征,冬天返回,(于是在路途中)迷失了道路。26、老馬識途。比喻富于經(jīng)驗的人在工作中熟悉情況,容易把事情辦好27、今人不知其愚心而師圣人之智,不亦過乎!28、像管仲、隰朋這樣的圣人,在“至其所不知”的時候,尚且能“不難師于老馬及蟻”,這說明了人們應(yīng)該向他人或事物學習有益的知識。要學會因地制宜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痉g】春秋時代,有一次,管仲和隰朋跟隨齊桓公出征孤竹國,春天去,冬天回,歸途中迷失了道路。管仲說:“可以讓老馬發(fā)揮作用了?!庇谑亲寧灼ダ像R在前面走,隊伍跟在后面,終于找到了道路。走在山里,隊伍找不到水喝。隰朋說:“螞蟻冬天住在山南,夏天住在山北,只要順著螞蟻窩向下

31、挖就會找到水源?!惫煌诘搅怂O蠊苤龠@樣能干、隰朋這樣聰明的人,也知道要向老馬和螞蟻學習,可是今天有許多人,不知道自己知識淺薄,也不愿向別人學習,不是錯得很厲害嗎?五、答案:29、虛報。擊鼓進軍。  交換。這樣。30、B31、可你違背寡人,(是因為)輕視寡人嗎?(主要得分點是“而”“逆”“輕”“及”,每點0.5分,共2分)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也一定以實情判斷(主要得分點是“獄”“雖”“察”“必”,每點0.5分,共2分)32、深謀遠慮(遠謀)語言描寫。 不畏強暴(敢于斗爭)。六、答案:33、確實,實在。當面指責。用、把、拿。 同“返”,使返回(僅答出“返回”或“同

32、返”也可。34、今齊地 / 方千里。 文侯 / 問于群臣(曰)35、由此看來,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未譯出“蔽”的被動用法扣1分) 剛才(先前)任座的話很耿直(說的直率),因此我知道您是仁德的君主。(“向者”“直”“是以”為得分點)36、語言委婉,講究技巧(意思對即可,1分); 鄒忌推己和人,用類比的方法規(guī)勸國君;翟璜先取悅國君,再從側(cè)面對其進行暗示。(意思對即可,各1分,共2分); 威王廣開言路;魏文侯善待諫臣?;颍糊R威王納諫;魏文侯悅從。(意思對即可,各1分,共2分?!疽椅姆g】魏文侯派樂羊子攻打中山國,攻破了它;魏文侯把中山國封給他的兒子魏擊。魏文侯問群臣:“我是什么樣的君主?”大家都說:“您是仁德的君主!”只有任座說:“國君您得了中山國,不用來封您的弟弟,卻封給自己的兒子,這算什么仁德君主!”魏文侯勃然大怒,任座快步離開。魏文侯又問翟璜,翟璜回答說:“您是仁德君主?!蔽何暮顔枺骸澳阍趺粗??”回答說:“臣下認為,如果一個國君仁德,他的臣子就敢于直言。剛才任座的話很耿直,于是我知道您是仁德君主。”文侯高興了,就讓翟璜叫仁座回來,他親自下堂迎接仁座,把他當作上等客人。七、答案:37、苦于。 頑固。 通“慧”,聰明。 不久38、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