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屈原列傳》預(yù)習學案設(shè)計_第1頁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屈原列傳》預(yù)習學案設(shè)計_第2頁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屈原列傳》預(yù)習學案設(shè)計_第3頁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屈原列傳》預(yù)習學案設(shè)計_第4頁
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屈原列傳》預(yù)習學案設(shè)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2021-2022學年統(tǒng)編版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中冊屈原列傳預(yù)習學案設(shè)計 【預(yù)習指導】 1.積累重要的文言文詞句知識;疏通文意,了解屈原生平。 2.把握課文將屈原的遭遇與國家生死存亡相聯(lián)系,表現(xiàn)其人格風采的獨特方法。 3.正確評價屈原的人生選擇,學習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志潔行廉剛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使用說明】 1.閱讀整篇文章,結(jié)合導學案完成完成學習目標。 2.要求字跡工整,思路清楚。 【重點難點】 重點:積累重要的文言文詞句知識。 難點:學習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志潔行廉剛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情景導學】 他為夢而生,夢盡的那天,他將離開這個世界,卻不離開那片神奇的土地。那是哺育了他的生命,給

2、他靈感源泉的故鄉(xiāng)。那里,有他景仰的神明,有他效忠的君主,有他摯愛的人民和國家。一旦離開楚國的大地,他的靈感將會枯竭,如同干涸的泉水。他,就是屈原。 【預(yù)習】 一、走近作者 (一)歷史背景: 屈原出身于沒落貴族家庭,因為才華出眾而擔要職,但因為受人嫉妒,楚懷王聽信讒言而疏遠他,后被放逐。從此,楚國日益衰微,楚懷王受秦國使臣張儀的欺騙與齊國斷交,使楚國陷入孤立境地,發(fā)兵攻秦后喪失大片國土。楚懷王晚年時,不聽屈原的勸阻,親自到秦國被扣留,客死他鄉(xiāng)。楚頃襄王即位后,楚國繼續(xù)對秦投降,此時屈原又遭小人陷害,被放逐到江南一帶,屈原對國家命運憂心如焚,痛恨誤國,不肯與惡勢力同流合污,始終堅持自己高尚的理想。

3、后來楚國郢都被攻破,屈原自沉汩羅江,以身殉國。 (二)作者簡介: 司馬遷(約前145-約前90),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西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少時隨父研習經(jīng)史,二十歲后,游遍全國,考察風俗,探訪古跡,采集傳說。初任郎中,后繼父任太史令,博讀史館所藏圖書和文獻。太初元年(前104),與唐都、落下閎等進行歷法改革,共訂太初歷。承繼其父遺志,著太史公書(即史記),后因替降于匈奴的李陵辯解,下獄受腐刑。出獄后任中書令,發(fā)憤著書,完成史記。 主要作品:報任安書悲士不遇賦史記等。 (三)字詞: 1.通假字 (1)“離騷”者,猶離憂也() (2)人窮則反本() (3)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

4、) (4)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5)靡不畢見() (6)屈平既絀() (7)厚幣委質(zhì)事楚() (8)亡走趙,趙不內(nèi)() (9)齊與楚從親() (10)被發(fā)行吟澤畔() (11)乃令張儀詳去秦() 2.古今異義 (1)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 古義: 今義: (2)而設(shè)詭辯于懷王之寵姬鄭袖 古義: 今義: (3)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顏色:古義: 今義: 形容:古義 今義: (4)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 古義: 今義: 3.一詞多義 志 博聞強志() 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疏 王怒而疏屈平() 以金籠進上,細疏其能() 害 爭寵而心害其能() 邪曲之害公

5、也() 屬 屈平屬草稿未定() 然亡國破家相隨屬() 舉 舉類邇而見義遠() 舉賢以自佐() 舉世混濁而我獨清() 誠 楚誠能絕齊() 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4.詞類活用 (1)名詞做狀語 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 蟬蛻于濁穢() (2)名詞用作動詞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 (3)意動用法 惠王患之() 同死生,輕去就() 5.文言句式 (1)判斷句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離騷”者,猶離憂也() 此不知人之禍也() (2)省略句 遂絕齊 復(fù)之秦,竟死于秦而歸葬 (3)被動句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故內(nèi)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6、) 為天下笑() 是以見放() 不凝滯于物() (4)倒裝句 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大破楚師于丹、淅() 而設(shè)詭辯于懷王之寵姬鄭袖() 三、總體感知 本文共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_ 第二部分(第4-9段):_。 第三部分(第10-11段):_ 第四部分(第12段):_ 第三單元第9課屈原列傳探究案 班級:小組:姓名:小組評價:教師評價: 【學習目標】 1分析屈原的形象,領(lǐng)會其獨特的人格風采。 2分析文章藝術(shù)特色,學習敘議結(jié)合、虛實相生的寫作方法。 【使用說明】 1.閱讀整篇文章,結(jié)合導學案完成完成學習目標。 2.要求字跡工整,思路清楚。 【重點難點】 1.素養(yǎng)目標的審美鑒賞

7、與提高。 2.素養(yǎng)目標的文化傳承與理解。 【情景構(gòu)建】屈原,一位讓世代中華兒女年年記起的先祖,一個讓歷代文人士子朝誦夜吟的巨擘,是我們這個民族燦爛精神篇章中的一個厚重的標題。拂去歷史的云煙,撣落鏖戰(zhàn)的塵埃,一尊偉岸的獨行者身影從遙遠的兩千多年前漸行漸近。屈原,是中華民族的一根鐵骨。 精讀析文合作學習 一、學習課文 1.第1段主要介紹了屈原哪幾個方面的才能?聯(lián)系全文,分析作者為什么把屈原得志時的情況寫得如此簡略。 明確: 2.課文在敘述屈原遭遭嫉蒙讒被楚懷王疏遠之后,又用大段的文字夾敘夾議,贊揚了屈原的偉大作品離騷。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離騷,又是怎樣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結(jié)合起來寫的? 明確: 3.本

8、文明明是為屈原立傳,為什么還要用相當長的篇幅記敘楚國的命運? 明確: 4.司馬遷為什么要寫漁父與屈原的對話,他想要表達什么? 明確: 5.屈原為何一定要選擇“自投汨羅江”?請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分析其原因。 明確: 6.最后一段第一句話中的“志”指什么,司馬遷為什么“悲其志”? 明確: 7.屈原不僅是一位杰出的詩人,而且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這已家喻戶曉,司馬遷又是怎樣展現(xiàn)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呢? 第三單元第9課屈原列傳 訓練案 班級:姓名:小組:小組評價:教師評價: 群讀培優(yōu)拓展學習 吊屈原賦 賈誼 誼為長沙王太傅,既以謫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為賦以吊屈原。屈原,楚賢臣也。被讒放逐,作離騷賦,其

9、終篇曰:“已矣哉!國無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羅而死。誼追傷之,因自喻,其辭曰: 恭承嘉惠兮,俟罪長沙;側(cè)聞屈原兮,自沉汨羅。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極兮,乃殞厥身。嗚呼哀哉!逢時不祥。鸞鳳伏竄兮,鴟梟翱翔。闒茸尊顯兮,讒諛得志;賢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謂隨、夷為溷兮,謂跖、蹻為廉;莫邪為鈍兮,鉛刀為銛。吁嗟默默,生之無故兮;斡棄周鼎,寶康瓠兮。騰駕罷牛,驂蹇驢兮;驥垂兩耳,服鹽車兮。章甫薦履,漸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獨離此咎兮。 訊曰:已矣!國其莫我知兮,獨壹郁其誰語?鳳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遠去。襲九淵之神龍兮,沕深潛以自珍;偭蟂獺以隱處兮,夫豈從蝦與蛭螾?所貴圣人之神德兮遠濁世而自藏

10、使騏驥可得系而羈兮豈云異夫犬羊般紛紛其離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歷九州而相君兮,何必懷此都也?鳳凰翔于千仞兮,覽德輝而下之;見細德之險徵兮,遙曾擊而去之。彼尋常之污瀆兮,豈能容夫吞舟之巨魚?橫江湖之猓探樸隍饕稀? (節(jié)選自漢書賈誼傳) 問題:請用精練的語言,分析概括這篇賦的主題。 四、技法點撥夾敘夾議 【技法指引】作為一篇傳記,作者成功地運用了夾敘夾議的手法。如“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是敘述介紹離騷的內(nèi)容;“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舉類邇而見義遠”評述了離騷的語言特色和表現(xiàn)手法。評傳結(jié)合,既塑造了傳主鮮明的個性特征,又表達了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寫法指導】夾敘夾議“

11、三要點” (1)以記敘為基礎(chǔ)。夾敘夾議的基礎(chǔ)是記敘。因此,要在記敘中把事件的過程寫清楚,把人物或場景寫具體,為下文的議論做好充分的鋪墊。 (2)以“議”為靈魂。議論,是夾敘夾議中的關(guān)鍵,是所敘事件、人物或場景的意義之所在。要在議論中揭示出事例的內(nèi)涵,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3)靈活安排“敘”和“議”的位置??梢韵葦⒑笞h,也可以邊敘邊議,還可以先議后敘。 【遷移運用】 請你運用夾敘夾議的手法描寫你心目中的屈原,體現(xiàn)出其鮮明的個性特征。200字左右。 五、明晰主旨 六、拓展閱讀 屈原:無路可走 鮑鵬山 他不理解邪惡與不公。他無法和他們和平共處,哪怕是虛與委蛇。他謹持著他理想的絕對純潔,是的,他至

12、死也不曾丟失一寸土地,他是代表獨特個體而與社會宣戰(zhàn)的最偉大最摻絕人寰的戰(zhàn)士。因為他的絕不讓步,這世界有可能免于全面墮落。 屈原堅定地忠于自己的內(nèi)心感受。屈原愛君、戀君這只是因為只有楚懷王才能實現(xiàn)他的理想,對那個頃襄王,他就毫無思慕之情因為他對這個憨大孱頭不抱任何希望。他是一個個性極強,意志極強,脾氣也極壞的人,是一個極自尊的人。他的作品是“發(fā)憤以舒情”的產(chǎn)物、是無休無止的“怨“,“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劉安、司馬遷所標揭出來的就是屈原的“怨君”及其合理性。而班因則只承認屈原“忠君”。而不滿于他的“怨君”了,班固的這一改造,便形成幾千年的沉沉大霧:由“忠君”(班固)到“忠國”(王夫之)

13、再到現(xiàn)代的“忠民”。但我這里要恢復(fù)屈原的本來面目:他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的感覺,忠于自己的良心! 九歌是屈原生活以外的作品,體現(xiàn)的卻又恰是屈原內(nèi)心的柔情。他本來應(yīng)該生活在“九歌”的境界中的,他應(yīng)該是“九歌”中的人物:浪漫、多情、敏感,詩意縱橫,文采斐然。九章是屈原生活的記錄,卻又是屈原內(nèi)心中最無奈的遭遇。九歌和九章實在是水火不相容的兩個世界:一個是柔情似水,佳期如夢;一個是煉獄之火。死去活來。屈原就掙扎在這兩個世界之中。一個最柔情的人碰到最冷酷的現(xiàn)實,最純潔的人落在最骯臟的泥塘。一個如此遵循心靈真誠的熱病不要得不應(yīng)付現(xiàn)實的虛偽。一個如此熱愛真理與正義的人卻得不到真理與正義的庇護是的,是我們以血肉

14、之軀支撐著真理與正義,而不是真理與正義在支持著我們的事業(yè)! 屈原之死往往使我想起另一個楚人之死:項羽。兩人都是自殺,且都死在水邊:屈原自沉于汨羅之波,項羽自刎于烏江之畔。兩人都死于自己對別人的不容:項羽決不寬容秦人。這兩人的死,可能暗示著,我們民族的一些真性情死了。我們民族最殷紅的血流失在水中,被沖淡了。鄉(xiāng)愿活著,滑頭活著,奸詐活著。他們使這個世界的生態(tài)更加惡化,更不適合人的生存。 屈原確實偏激。豈止是偏激,屈原還有許多別的缺點。但我總以為偏激的人往往有真性情。更重要的是,偏激的人往往不是小人因為小人總是很圓通的。 屈原還有許多別的缺點。屈原是一個心性褊狹的人,是一個因為太純潔而褊狹的人。屈原是一個不穩(wěn)重的人,是一個因為太多情而不穩(wěn)重的人。他脆弱,卻是因為他太珍惜一些東西,在這點上他又有真堅定,真強大。他也浮躁,因為他執(zhí)著理想而不能片刻安于現(xiàn)實。他在他的理想中陶醉著,時時被他的理想鼓舞看,以至有時失卻了現(xiàn)實感。但我總以為像屈原這樣的人往往有真性情。 況且,有缺點的戰(zhàn)士畢竟是戰(zhàn)士。 完美的蒼蠅終究是蒼蠅。 問題1:屈原為什么會“無路可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