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2年高考試題分類匯編:文言文(山東卷)三、(12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 陰興字君陵,光烈皇后同母弟也。建武二年,為黃門侍郎,守期門仆射,典將武騎,從征伐,平定郡國。興每從出入,常操持小蓋,障翳風雨,躬履涂泥,率先期門。光武所幸之處,輒先入清宮,甚見親信。與同郡張宗、上谷鮮于裒不相好,知其有用,猶稱所長而達之;友人張汜、杜禽與興厚善,以為華而少實,但私之以財,終不為言。是以世稱其忠平。九年,遷侍中,賜爵關內(nèi)侯。帝后召興,欲封之,置印綬于前,興固讓曰:“臣未有先登陷陣之功,而一家數(shù)人并蒙爵士,令天下觖望,誠為盈溢。臣蒙陛下、貴人【注】恩澤至厚,富貴已極,不可復加,
2、至誠不愿。”帝嘉興之讓,不奪其志。貴人問其故,興曰:“貴人不讀書記邪?亢龍有悔,夫外戚家苦不知謙退,嫁女欲配侯王,取婦眄睨公主,愚心實不安也。富貴有極,人當知足,夸奢益為觀聽所譏。”貴人感其言,深自降挹,卒不為宗親求位。十九年,拜衛(wèi)尉,亦輔導皇太子。二十年夏,帝風眩疾甚,后以興領侍中,受顧命于云臺廣室。會疾瘳,召見興,欲以代吳漢為大司馬。興叩頭流涕,固讓曰:“臣不敢惜身,誠虧損圣德,不可茍冒?!敝琳\發(fā)中,感動左右,帝遂聽之。二十三年,卒,時年三十九。興素與從兄嵩不相能,然敬其威重。興疾病,帝親臨,問以政事及群臣能不。興頓首曰:“臣愚,不足以知之。然伏見議郎席廣、謁者陰嵩,并經(jīng)行明深,逾于公卿。
3、”興沒后,帝思其言,遂擢廣為光祿勛,嵩為中郎將。嵩監(jiān)羽林十余年,以謹敕見幸。明帝即位,拜長樂衛(wèi)尉,遷執(zhí)金吾。明帝永平元年詔曰:“故侍中衛(wèi)尉關內(nèi)侯興,典領禁兵,從平天下,當以軍功顯受封爵,又諸舅比例,應蒙恩澤,興皆固讓,安乎里巷。輔導朕躬,有周昌之直;在家仁孝,有曾、閔之行。不幸早卒,朕甚傷之。賢者子孫,宜加優(yōu)異。封興子慶為鲖陽侯,慶弟博為氵隱強侯?!睉c卒,子琴嗣。萬全卒,子桂嗣。(節(jié)選自后漢書·陰興傳,有刪改)注貴人:即光武皇后,明帝生母。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躬履涂泥,率先期門 躬:彎腰B猶稱所長而達之 稱:稱贊C. 興叩頭流涕,固讓曰 固:堅決D.
4、興素與從兄嵩不相能 能 和睦【答案】A【分析】躬:親自。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以為華而少實 卒不為宗親求位A. B. 我騰躍而上 為擊破沛公軍 欲以代吳漢為大司馬 興皆固讓,安乎里巷C D. 但以劉日薄西山 其聞道也固先乎君【答案】B【分析】B項的兩個“為”都是“替”的意思。A項“而”,連詞,表并列,并且/連詞,表修飾C項“以為”讓擔任/連詞,因為;D項,介詞,在/介詞,比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直接體現(xiàn)陰興美德的一組是( )興每從出入,常操持小蓋,障翳風雨 是以世稱其忠平富貴已極,不可復加,至誠不愿 人當知足,夸奢益為觀聽所譏臣不敢惜身,誠虧損圣
5、德,不可茍冒 應蒙恩澤,興皆固讓,安乎里巷A B C. D.【答案】A【分析】是世稱,是明帝的話。而題干問的是“全部直接體現(xiàn)陰興美德的一組”。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陰興跟隨光武帝平定天下,隨從護駕恪盡職守,舉薦人才不以個人好惡,得到了光武帝的認可和世人的稱贊。B. 陰興認為自己蒙受皇上、貴人的恩寵已經(jīng)非常多了,身為皇親國戚應該知足、謙讓、因此謝絕了皇帝的封賞。C. 光武帝答應了陰興的請求,在陰興去世后,提拔席廣為光祿勛,陰嵩為中郎將。陰嵩監(jiān)管羽林軍十多年。D. 明帝認為陰興軍功顯著,為人正直,仁義孝順,于是封他的兩個兒子為侯。陰興后代相繼為侯數(shù)世。【
6、答案】C【分析】興沒后,帝思其言“然伏見議郎席廣、謁者陰嵩,并經(jīng)行明深,逾于公卿”,遂擢廣為光祿勛,嵩為中郎將。并不是答應了陰興的請求。四、(24分)13.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加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光武帝所幸之處,輒先入清宮,甚見親信。(4分)【答案】光武帝親臨的地方,(陰興)總是事先進入清理(或“清查”)宮室,很受親近信任。(2)帝嘉興之讓,不奪其志。(3分)【答案】光武帝稱許陰興的謙讓,沒有改變他的心愿。(3)至誠發(fā)中,感動左右,帝遂聽之。(3分)【答案】最真摯的語言發(fā)自肺腑(或“內(nèi)心”),使左右的人都感動了(或“感動了身邊的人”),光武帝就答應(或“聽從”)了他。(
7、安徽卷)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松江府通判許君傳 清 劉大櫆許君諱曾裕,一字南湖,桐城人也。君少卓犖有大志,年莆六齡,值母病篤,即知長跪祖廟之前,禱求至十余日不倦。稍長,從塾師受學,聰穎出其輩類,與書無所不讀。然其尊府以直諒為族人所怨怒,興起獄訟,十余年而不可伸,逐發(fā)憤以卒。君抱病于中,復控于有司,又十余年,而理始得直。然君之精力壯志已消亡其過半矣。不獲已,乃入貲補官司得通判松江水利般政。松江地濱海,舊設巡海之筋骨,其名曰烏船。向者,通判監(jiān)修,上下多侵漁。其船遇風輒壞。君獨親自驗試,而其弊始除。先是,遠人負販至松江,松江好民取其貨,而負其價不還。君至懲期成狡黠者數(shù)人,而負販皆戴德感泣。
8、松江河道細狹,易至填淤。填淤則舟楫不通,而民田亦無以灌溉。故冬日嵴涸,周挑浚之工,其費皆出自民間,積至巨萬。有司精為興筑,而浮消其費大半。君獨以私一已之稇載有限,而取萬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乃親量度深廣,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民咸呼舞,以為數(shù)十年來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紀其事。濱海失業(yè)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貨浮于口糧之外者至百余艘。君念窮民非有大奸宄 ,徒以無知嗜利而自致于紀之誅。必加詳報,則已雖然有獲賊之譽,而死者不可復生。因潛請于布政辰公,懇其寬貰。辰公察君愛民出中心之誠,深為激賞。將議遷除,而君以是年得疾,于六月十八日卒于公江之官舍,年五十有八。始君少時,懷
9、奇負異,欲所建立于天下。士大夫與君相知者,咸度君當為朝廷顯用。而遭家多故,不得遂其所欲為。及其筮仕,秩避閑散,徙奔趨抑郁于群眾之中。既為方伯所知,庶幾有以展其足也,而遂死。豈其信有命邪?雖然,以君之施設與夫世之顯而力足有為者較焉,豈期有歉于彼邪?嗚呼,可悲也已?。ㄟx自續(xù)修四庫全書·海峰文集有刪節(jié))注稇(kun)載:滿載,這里指牟利多。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值母病篤 篤:嚴重。B向者,通判監(jiān)修向:先前。C君奉委巡察委:委派 D咸度君當為朝廷顯用度:打算 4D【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意義的能力。根據(jù)上下文語境,都推測許曾裕應當為朝廷重用。度
10、:推測。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分)A 遂發(fā)憤以卒 B填淤則舟楫不通木欣欣以向榮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C 因潛請于布政辰公 D既為方伯所知月出于樂山之上 秦王為趙王擊缶5. A【解析】本題考查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A項兩個“以”都是連詞,相當于“而”,連接修飾語與被修飾語。B項第一個“那么”,連詞;第二個“則”,轉折連詞。C項第一個“于”,介詞,向;第二個“于”是介詞,從。D項第一個“為”,介詞,表被動;第二個“為”,介詞,替。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一的項是(3分)A.許曾裕從小聰穎異常,酷愛讀書,志向遠大;但年輕時由于家庭變故消耗了過
11、多的精力,耽誤了仕途。B許曾裕出任通判之職以后,清正為民,消除了公向私用造成的弊端;執(zhí)法嚴明,讓外來商人感激涕零。C許曾裕在一些人因無知貪利而違禁出海時,為使他們得到寬大處理而奔走,表現(xiàn) 出愛民如子的仁厚品德。D許曾??释üαI(yè),但是命運不液晶,有機會升遷時卻病幫,未能盡展才華,作者對他充滿了同情與惋惜。6. B【解析】本題考查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巴鈦砩倘烁屑ぬ榱恪钡脑蚴恰霸S曾裕出任通判之職以后,看到松江多事的百姓拿了小商販的貨,欠下小商販的錢卻不還。于是懲處到了約定期限不還錢,奸詐狡黠的幾個人,保護了外地的小商販利益”。7.把原文中畫線的兔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
12、)民咸呼舞,以為數(shù)十年來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紀其事。譯文:_答:百姓都稱道歡舞,認為這是幾十年來所沒有的事情,于是就在河岸邊立了石碑來記錄此事。(2)雖然,以君之施設與夫世之貴顯而為足有為者較焉,豈其有歉于彼邪?譯文:_答:即使這樣,把許曾裕的施政(功績)與當世那些地位顯赫、憑其權利足以有所作為的官員相比,(許曾裕的)難道比他們少嗎?【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1) 以為:認為。因:于是。以:來。 (重點詞語翻譯準確,語句通順)(2) 雖然:即使這樣。以:把。施設:施政。為足有為者:憑其權利足以有所作為的官員。句式:豈其有歉于彼邪?難道比他們少嗎?(北京卷)二、本大題共4小題
13、,每小題3分,共1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題。21世紀教育網(wǎng)李疑者,居通濟門外,閭巷子弟執(zhí)業(yè)造其家,得粟以自給。故貧甚,然獨好周人急。金華范景淳吏吏部,得疾,無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門,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聞君義甚高,愿假榻?!币稍S諾,延就坐,汛室,具床褥爐灶居之,征醫(yī)師視脈,躬為煮糜煉藥,旦暮執(zhí)手問所苦。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穢不可近。疑日為刮摩浣滌,不少見顏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植粡蜕?,無以報厚德,囊有黃白金四十余兩,在故旅邸,原自取之?!币稍唬骸盎茧y相恤,人理宜爾,何以報為!”景淳曰:“君脫不取,我死,恐為他人得,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
14、攜而歸,在見好就收囊,志其數(shù)而封識之。數(shù)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財,買棺殯于城南聚寶山。舉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書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還之。二子以米饋,卻弗受,反贐以貨,遣歸。平陽耿子廉械逮至京師,其妻孕將育,眾拒門不納,妻臥草中以號。疑問故,歸謂婦曰:“人孰無緩解,安能以室廬自隨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為風露所感,則母子俱死,吾寧舍之而受禍,何忍死其母子?”俾婦邀以歸,產(chǎn)一男子。疑命婦事之如疑事景淳,踰月,始辭支去,不取其報。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與疑交。 見疑者皆曰:“善士,善士!”疑讀數(shù)為文亦可觀,嘗以儒舉,辭不就,然其行最著。太史氏曰:吾與疑往來,識其為人,非有奇?zhèn)蚜抑艘?,?/p>
15、其所為事乃有古義勇風。語曰舉世混濁,清士乃見)。吾傷流俗之嗜利也,傳其事以勸焉?!?(取材于宋濂文憲集李疑傳)注:執(zhí)業(yè):指捧書求其,猶言受業(yè)。汛室:汛,灑水。汛室,指打掃房間。6.下列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聞君義甚高,愿假榻 假:借用B景淳竟死 竟:居然C.反贐以貨,遺歸 贐:贈送D人用是多疑名 多:稱贊7.下列各組詞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項是( ) 人莫舍我 然獨好周人急A B 吾寧舍之而受禍 然其行最著 恐為他人得 何以為報C D 倘育而為風露所感 妻臥草中以號8.下列對文中語句的解釋,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 仗踵疑門,告曰拄杖走到張疑門前,對他說B
16、 不少見顏面沒有稍微路出一點不情愿的臉色C 志其數(shù)而封識之記錄了(錢財)的數(shù)量,并封起來做了標記D 舉所封囊寄其里人家把封起來裝有金銀的包裹寄送給景淳家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章的一項是( )A李疑教書為業(yè),生活清貧,卻深明大義,急人之急,卻不取回報。B范景淳深受感動,并且感恩圖報,一定要把自己的錢財送給恩人。C李疑不顧自己可能受禍,堅持照顧一位孕婦,但此人卻不知感恩。D文章作者有感于世俗的唯利是圖,鼓勵人們向善,因此寫了本文。二,文言文閱讀6、【答案】B【解析】此處“竟”應該是表示結果的副詞“終于”“最終”“終究”,而并不表示出乎意料,因此不可能是“竟然”。7、【答案】D【解析】A兩個
17、“舍”都是動詞“收容”“安置”的意思。B兩個“然”都是轉折連詞“然而”“但是”。C兩個“為”都是表被動的介詞“被”。D前“以”是表反問的“何以為”結構的一部分,“何以報為”就是“要回報干什么呢”的意思,后“以”表修飾。盡管前“以”不好翻譯,但后“以”用法比較明確,用代入比較法即可知道兩“以”不同。8、【答案】D【解析】“寄其里人家”譯為“寄送給景淳家”有誤。從下文可知,李疑是寫信讓范景淳的兩個兒子來取包裹的,因此之前肯定沒有寄送包裹的事情。此處的“寄”是“寄存”的意思,“其里人家”指的是李疑的鄰居家。9、【答案】C【解析】文中說“不取其報”是說李疑不要這個婦人報答,不是“此人不知感恩”。(北京
18、卷)12用斜線(/)給下面短文斷句(5分)扁 鵲 見 秦 武 王 武 王 示 之 病 扁 鵲 請 除 之 左 右 曰 君 之 病 在 耳 之 前 目 之 下 除 之 未 必 已 也 將 使 耳 不 聰 目 不 明 君 以 告 扁 鵲 扁 鵲 怒 而 頭 其 石 曰 君 與 知 之 者 謀 之 而 與 不 知 者 敗 之 如 此 知 秦 國 之 政 也 則 君 一 舉 而 亡 國 矣。(取材于戰(zhàn)國策.秦策)12、【答案】 醫(yī)扁鵲見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鵲請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將使耳不聰目不明?!本愿姹怡o。扁鵲怒而投其石,曰:“君與知之者謀之,而與不知者敗之。如此
19、知秦國之政也。則君一舉而亡國矣?!薄窘馕觥可舷挛囊馑疾⒉浑y懂,可以直接憑意思和修辭等斷句。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除之未必已也”的也字斷到下半句,斷成“也將使耳不聰目不明”就錯了。此外并無難點。(全國大綱卷)三、(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郭浩字充道,德順軍隴干人?;兆跁r,嘗率百騎抵靈州城下,夏人以千騎追之,浩手斬二騎,以首還。從種師道進筑茸平砦 ,敵據(jù)塞水源,以渴我?guī)?,浩率精騎數(shù)百奪之。敵攻石尖山,浩冒陣而前,流矢中左肋,怒不拔,奮力大呼,得賊乃已;諸軍從之,敵遁去,由是知名。累遷中州刺史。欽宗即位,以種師道薦,召對,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歸。乞給輕兵間道馳滑臺,
20、時其半度,可擊也?!睍蛻?zhàn)異議,不能用。帝問西事,浩曰:“臣在任已聞警,慮夏人必乘間盜邊,愿選將設備?!币讯茉?,取西安州、懷德軍。紹圣開拓之地,復盡失之。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長安,涇州守臣夏大節(jié)棄城遁,郡人亦降。浩適夜半至郡,所將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還,曰:“為語汝將曰,我郭浩也,欲戰(zhàn)即來決戰(zhàn)?!苯鹑怂煲?。紹興元年,金人破饒風嶺,盜梁、洋,入鳳州,攻和尚原。浩與吳璘往援,斬獲萬計。遷邠州觀察使,徙知興元府。饑民相聚米倉山為亂,浩討平之。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騎十余萬破和尚原,進窺川口,抵殺金平,浩與吳玠大破之。玠按本路提點刑獄宋萬年陰與敵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與浩意不協(xié),朝廷
21、乃徙浩知金州兼永興軍路經(jīng)略使。金州殘弊特甚,戶口無幾,浩招輯流亡,開營田,以其規(guī)置頒示諸路。他軍以匱急仰給朝廷,浩獨積贏錢十萬緡以助戶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請,得以直達。九年,改金、洋、房州節(jié)制。十四年,召見,拜檢校少保。十五年,卒,年五十九。(節(jié)選自宋史 郭浩傳) 8.對下列句子中隊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敵攻石尖山,浩冒陣而前 冒:貿(mào)然 B.奮力大呼,得賊乃己
22、160;己:停止 C.乞給輕兵間道馳滑臺 乞:請求 D. 時其半度,可擊也。 時:等候【答案】A【解析】本題重點考查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具體含義,需要結 合原文語境來推斷,或采取篩選的辦法排除不符合題干要求的選項,還要注意聯(lián)系課本舉一反三。冒:不顧、頂著9.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浩奮勇抗擊金人的一組是浩手斬二騎,以首
23、還 流失中左肋,怒不拔所將才二百人,得金人浩適與吳璘往援,斬獲萬計相聚米倉山為亂,浩討平之浩與吳玠大破之A. B. C. D. 【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篩選和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此類試題時,一定要準確理解題干語句的含義,注意滿足題干的所有要求,再推敲各選項語句所表達的內(nèi)容是否與題干語句契合,要把語句分別放到原文中辨明真相,不能主觀臆斷。為奮勇抗擊金人,為戰(zhàn)果,為平亂,為戰(zhàn)果。10下了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 郭浩有膽有勇,屢立戰(zhàn)功?;兆跁r,他抗擊夏人曾以少敵多:
24、跟隨種師道征戰(zhàn),他率領數(shù)百精騎奪回被敵軍占據(jù)的水源,幾次升官后擔任中州刺史。B 郭浩卓有見識,可惜建議未被采納。欽宗即位后曾照他詢問抗金之策以及西部戰(zhàn)事,他堅決主戰(zhàn),提出應對之策,而朝廷舉措失當,國土蒙受損失。C 郭浩、吳介共同破敵,后感情產(chǎn)生隔閡。紹興年間,金兵屢屢犯宋,兩人連手大敗金兵;吳舉劾宋萬年暗中通敵,郭不同意這一做法,被調(diào)往金州。D 郭浩政治有方,金州狀況好轉。他初到任時,金州極度破敗,百姓流亡,經(jīng)治理后積有余錢資助戶部,受到朝廷嘉勉,并給與奏請可以直達的優(yōu)遇【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中觀點的能力,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內(nèi)容,把握時間、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觀點態(tài)度和
25、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等內(nèi)容,尤其要重視對選文細節(jié)的理解。一定要把選項與原文對應的句子進行分析比較,看其中存在哪些異義與分歧。據(jù)文意郭、吳產(chǎn)生隔閡在吳舉劾之后。四、11.把第卷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臣在任已聞警,慮夏人必乘間盜邊,愿選將設備。譯文【答案】我在任時就聽說警事,擔憂夏人一定會乘機侵犯邊境,希望挑選將領設防。()浩招輯流亡,開營田,以其規(guī)置頒示諸路。譯文【答案】郭浩召集逃亡流落在外的人,開辟耕地,將自己的規(guī)劃安排發(fā)布各地?!窘馕觥勘绢}重點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同時考查理解文言實詞、虛詞的能力,翻譯時注意聯(lián)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達、雅”。第(
26、1)題注意實詞“盜:侵占”,古今異義“ 設備:設置守備”的翻譯;第(2)題注意實詞“輯:安撫”,“ 規(guī)置:所作所為”,虛詞“以:把”的譯法。(福建卷)(二)文言文閱讀(1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一5題。游龍鳴山記【明】陶安 游之勝者,適其時可樂也,得其地尤可樂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則所以宣其和、舒其郁、暢其心而發(fā)其文者,蓋樂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齋嚴君治酒肴,招予游龍鳴山,即無想山也。時春霽既久,風日暄麗,耆英少俊,序齒而行,鼓吹前導。從藍溪東南行五六里,兩山峙如雙蠲,相距百步,綿亙東趨。中夾石田,田右小路,隨兩山勢深宵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僅可為路。又數(shù)里,山益奇峻,
27、輕嵐暖靄,微襲襟帽。山外崇峰復嶂,杳無窮極。少焉,峭壁對立,狀若華表,松杉萬章,夾路北轉。澗多石底,云深樹茂,繁卉被巖,鳥聲清碎,似非人間世。僧舍雄麗,榜日“禪寂”。門外獨松古秀,大連數(shù)抱。修篁干霄,森列門內(nèi)。寺長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處”。其西有“聽松軒”,又西即韓熙載讀書堂遺址,所植檜猶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為“招云亭”,氣象空曠,攢峰玉立,視向所歷群山,低俯其頂矣。遂躡蹬至潮音巖,怪石異態(tài)百出。同游者疲于躋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絕頂為怏,與三二友決意直上。地勢斗峻,褰裳。援蘿,履蒼莽中。上有天池沆瀁,其水下飛潮音巖,引以給庖。其西絕頂,巨石雄坦,可坐數(shù)十人。渺焉四顧,
28、心目豁然。其東絕頂,視西又高,倦不欲登,還飲“白云深處”。于時暖氣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籌無算,談笑甚歡,雖從者樂工各適其意。酒既,長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環(huán)翠閣。已而與長老別,出寺門。行幾一里,眾以興未盡,席地坐,分韻賦詩者久之詩成而歸。 斯游也,適其時而得其地,信足樂矣。但潥之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隱于邃奧,故無前賢題詠及當代名筆發(fā)其幽潛,予故表而出之。嗚呼!樂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風雩也。蘭亭之會,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平氣易,發(fā)言為詩,皆有可觀,其亦樂之正者歟!遂記茲游之勝,使無想山得以著于世云。(選自陶學士集,文字略有改動) 【注】章:大材。褰裳:撩起衣裳。沆瀁:水深廣的
29、樣子。心平氣易:心情和悅。2、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杳無窮極 杳:深遠 B、修篁干霄 干:沖 C、延坐后堂 延:延請 D、履蒼莽中 履:鞋子【命題立意】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和虛詞在文中含義的能力?!窘馕觥啃枰Y合原文語言環(huán)境來推斷詞語的含義和用法。A、B、C三項符合均符合原文意思;D項“履”在本句中應該解釋為動詞“踏”而非名詞“鞋子” 。本題的誤區(qū)在于考生對文言實詞的把握過于僵化,不能和語言環(huán)境結合起來理解,而誤認為D項正確?!敬鸢浮緿3、下列直接描寫龍鳴山景色的一組是(3分) ( )春霽既久,風日暄麗 峭壁對立,狀苫華表云深樹茂,繁卉被巖,鳥聲清碎 其北有
30、“甘露室”氣象空曠,攢峰玉立 蒸焉如夏,凄焉如秋,粟焉如冬A、 B、 C、 D、【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對文中信息的篩選能力,能力層級為C?!窘馕觥看祟}可用排除法,考生審題時要特別注意“直接”兩個字。為游山時的天氣,與龍鳴山景色無關,可排除A、B選項。是間接描寫龍鳴山景色,而非“直接”。為作者登山歸來在寺院中的感受,故可排除D選項?!敬鸢浮緾4、下列對文章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首段“適其時可樂也,得其地尤可樂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從三方面提出“游之勝”的標準,引領下文。 B、潮音巖有一塊雄偉平坦且可坐數(shù)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為龍鳴山的重要景點。 C
31、、作者和同伴游覽了龍嗚山美景,談笑作詩,心情和悅,體會到了類似于“浴沂風雩”那樣純正的快樂。D、龍鳴山地處幽僻,交通不便,不為人知,作者寫這篇游記,是想讓更多的人知道龍鳴山值得一游?!久}立意】本題考查對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層級為C。【解析】解答本題要審準題,找出“不正確的一項”。根據(jù)文章一一比對,即可發(fā)現(xiàn),B選項中“雄偉平坦的巨石”并非在潮音巖上,而是在山頂?shù)奈鬟叀8鶕?jù)文中第二段和第三段潮音巖是“怪石異態(tài)百出”而“其西絕頂”,才是“巨石雄坦”。【答案】B5、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1)其水下飛潮音巖,引以給庖。(3分)譯: (2)斯游也,適其時而得其地,信足樂矣。
32、(3分)譯: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譯時注意聯(lián)系前后文,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做到文從句順?!窘馕觥康冢?)題翻譯時要注意關鍵詞“下”是名詞作狀語“向下”;“庖”是翻譯難點,但如果考生能從“庖丁解?!敝凶饕?,就可以得出“庖”為“廚房”的意思;另外本題還應注意補足省略的成份,句子方能完整。第(2)題,注意關鍵字“斯”假借為“此”“這,這個”的意思。聯(lián)系范仲淹岳陽樓記“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饞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不難理解。本題要點是“信足樂矣”,如果考生能聯(lián)想到蘭亭集序中的“信可樂也”,也就能準確翻譯了?!敬鸢浮浚?)天池的水向下飛瀉到潮音巖,(人們)接
33、引(它)來供給廚房。(2)這次游覽恰逢適宜的天氣,又遇到理想的地點,確實很快樂了?!緟⒖甲g文】游覽名勝的人,逢好天氣是樂事,遇到理想的地點又是樂事,而同游的又都是優(yōu)秀的人物,大家因為相處和諧、郁悶抒發(fā)、心情暢快而寫寫文章,是既高興又不失正體的事。元仁宗丙子年二月甲午日,厚齋的嚴君置備酒菜邀我同游龍鳴山,龍鳴山即是無想山。是時春雨初晴,風和日麗,老老少少,依照長幼順序而行,鼓樂隊在最前面作為先導。從藍溪向東南行進五六里,只見兩山如雙蟲對峙,相距百步,向東綿延而去。兩山之間為石田,田的右邊有小路,小路依著山勢深邃又曲折。行進三四里,山勢狹窄不宜作田,只能修路。又行進數(shù)里路,山勢愈發(fā)奇峻,山谷中薄霧
34、沾濕了衣服和帽子。山的外邊崇巒疊嶂,無窮無際。走了不久,只見峭壁對立,形狀宛如華表,巨大的松樹和杉樹沿路排列,向北延伸。山澗底部多石,云深樹茂,繁花遮石,鳥聲清脆,此地好像不是人世間。寺廟雄奇?zhèn)悾麻T榜額上書“禪寂”二字。寺院門外有一顆古松,直徑數(shù)抱粗。高聳云霄的篁竹則繁密地生長在寺院內(nèi)。寺院長老出門迎客,延請我們至后堂,后堂有匾,上書“白云深處”。寺院西邊有座“聽松軒”,再向西即是五代韓熙載讀書堂遺址,他所種植的檜樹仍然有在。寺北有“甘露室”。再往北,有“招云亭”,亭子氣象空曠,直立在數(shù)座山峰的最高處,從亭往下看,先前登過的群山之頂都在腳下。于是抬腳攀登上潮音巖,巖上各種石頭真是異態(tài)百出。
35、因為同游者登山疲憊,于是未往上登。我以沒登上山頂為憾,與兩三個朋友決定繼續(xù)登山。山勢陡峭,只好撩起衣裳。攀援著藤蘿,腳踩在茂密叢林中。山上有深幽廣闊的天池,天池的水向下飛瀉到潮音巖,(人們)接引(它)來供給廚房。山的西邊頂部,巨大的石頭雄偉平坦,上面可坐幾十人。在石上茫然四望,心中豁然開朗。山的東邊頂部比西邊頂部還高,因疲倦不想再上了,又回到寺院的“白云深處”后堂。于是溫暖的氣息彌散席子,氣氛熱時如夏,靜時如秋,冷時如冬,觥籌無數(shù),談笑甚歡,即使是仆從與樂工也各得其樂。酒畢,長老帶領客人賞花,眾人緩緩登上環(huán)翠閣。不久與長老告別,出了寺門。走了一里,眾人余興未盡,席地而坐,分了韻腳賦詩良久,各自
36、作了詩才回來。這次游覽恰逢適宜的天氣,又遇到理想的地點,確實很快樂了。但溧州不是交通要塞,且又隱藏在深山之中,所以沒有前賢留下的詩詞及當代名家抒懷的筆墨,因此我寫了這篇文章。哎!既高興又不失正體的事,是孔夫子帶領學生沐浴后在舞雩臺享受春風。王曦之的蘭亭集會,或許太感慨悲戚。此次同游的人心情和悅,吟詠作的詩,質(zhì)量上乘可以欣賞,也是既高興又不失正體的事!于是記下這次游玩所見之景,旨在使無想山得以讓世人知曉。(廣東卷)二、本大題7小題,共35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題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嘉慶七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遷御史、給事中。澍疏劾河工冒濫,及外省吏治積弊巡南漕,革陋規(guī),請浚京口
37、運河。二十四年,出為川東道??偠绞Y攸铦薦其治行為四川第一。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撫。安徽庫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領。澍自為藩司時,鉤核檔案,分別應劾、應償、應豁,于是三十馀年之糾轕,豁然一清。瀕江水災,購米十萬石,賑務核實,災民賴之無失所。又懷遠新漲沙洲阻水,并開引河,導之入淮。淮水所經(jīng),勸民修堤束水,保障農(nóng)田。各縣設豐備倉于鄉(xiāng)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經(jīng)吏役,不減糶,不出易,不假貸,歲歉備賑,樂歲再捐,略如社倉法而去其弊。創(chuàng)輯安徽通志,旌表忠孝節(jié)烈以勵風俗。道光五年,調(diào)江蘇。先是洪澤湖決,漕運梗阻,協(xié)辦大學士英和陳海運策,而中外紛議撓之。澍毅然以身任,親赴上海,籌雇商船,體恤商艱,群情踴躍。事竣
38、,優(yōu)詔褒美,賜花翎。江蘇頻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暢。疏言:“太湖尾閭在吳淞江及劉河、白茆河,而以吳淞江為最要。治吳淞以通??跒樽钜!庇谑且院_\節(jié)省銀二十余萬興工,擇賢任事,至八年工竣。澍自巡漕時,條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陽河,將以次舉劉河、白茆、練湖、孟瀆諸工。后在總督任,與巡撫林則徐合力悉加疏浚,吳中稱為數(shù)十年之利,語詳則徐傳。晚年將推淮北之法於淮南,已病風痹,未竟其施,后咸豐中乃卒行之。十九年,卒。遺疏上,優(yōu)詔軫惜,稱其“實心任事,不避嫌怨”。澍見義勇為,胸無城府。用人能盡其長,在江南治河、治漕、治鹽,并賴王鳳生、俞德源、姚瑩、黃冕諸人之力。左宗棠、胡林翼皆識之未遇,結為婚姻,后俱為名臣。(選
39、自清史稿·陶澍傳有刪節(jié))【注】漕:水道運糧。社倉法:用義積谷備荒的方法風痹:手足麻木不仁之癥軫:痛。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陶澍就擢巡撫
40、160; 擢:提升 B分別應劾、應償、應豁
41、160; 豁:免除C將以次舉劉河、白茆、練湖、孟瀆諸工 舉:推舉D后咸豐中乃卒行之
42、 卒:最終【答案】C【解析】本題考察考生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做題時需要根據(jù)上下文,并結合語境來確定實詞義項,力求做到“信達雅”。舉,興起,發(fā)動。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3分)A 出
43、為川東道 B 于是三十余年之糾葛,豁然一清結為婚姻 并開引河,導之入淮 C 災民賴之無失所 D&
44、#160; 澍毅然以身任淮水所經(jīng),勸民修堤束水 于是以海運節(jié)省銀二十余萬興工【答案】A【解析】本題考察考生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A項第一個“為”均是動詞,成為;B項第一個“之”是助詞,的,第二個“之”是代詞,沙洲阻水;C項第一個“所”是名詞,處所,第二個“所”是所字結構,不譯;D項第一個“以”是連詞,表修飾,第二個“以”是介詞,把。7下列各句編為四組,都能具體表現(xiàn)陶澍“實心任事”的一組是
45、160; (3分) 總督蔣攸铦薦其治行為四川第一 瀕江水災,購米十萬石,勸捐數(shù)十萬金親赴上海,籌雇商船 條奏厲害,至是先浚徒陽河澍見義勇為,胸無城府 在江南治河、治漕、治鹽A B C D【答案】D【解析】本題考察考生篩選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時,先要準確理解題干的要求,再用排除法;表現(xiàn)陶澍政治操守;表現(xiàn)陶澍應對水災所采用的策略;表現(xiàn)陶澍見義勇為的性格特征。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陶澍調(diào)查了安徽的賬務
46、賬目,解決了財務上的難題;他還鼓勵老百姓修筑堤壩以防止水災。B陶澍在擔任安徽巡撫的時候,在各縣鄉(xiāng)村設置了豐備倉,命令老百姓在秋收后量力捐獻,豐備倉中的糧食不得拿出去交易或借貸。C道光五年,在漕運受阻的時候,陶澍首先倡導了以海運代漕運。D陶澍除了有很強的辦事能力外,還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善于利用人才?!敬鸢浮緾【解析】本題考察考生對淺易文言文的理解和篩選文中的信息能力。由原文“先是洪澤湖決,漕運梗阻,協(xié)辦大學士英和陳海運策,而中外紛議撓之”可知,首先倡導了以海運代漕運的是協(xié)辦大學士英和而非陶澍。9將下列句子翻譯為現(xiàn)代漢語。(10分)(1)歲歉備賑,樂歲再捐,略如社倉法而去其弊。(4分)(2)創(chuàng)輯安徽通
47、志,旌表忠孝節(jié)烈以勵風俗。(3分)(3)晚年將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風痹,未竟其施。(3分)【答案】(1)收成不好(就把糧食儲存起來)以備賑災,等到豐年再捐出糧食,此法大略像“社倉法”,但是去除了“社倉法”的弊端。(2)(陶澍)創(chuàng)作編輯了安徽通志一書,表彰忠臣孝子節(jié)婦烈女,以此來勉勵人們崇尚好的風氣和沿襲好的習俗。(3)(陶澍)晚年的時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來生病且中風麻痹,沒有能實施這政策?!窘馕觥勘绢}考察考生對淺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翻譯時要結合上下句讀懂大意,抓住古漢語特殊句式及重點實詞和虛詞等。(1)“歉”,糧食歉收;“樂歲”,豐年;“去”,除去;(2)“旌表”,用表彰;“以”,
48、目的連詞,用來;翻譯時需要補充被省略主語;(3)“已”,后來,“風”,中風,“竟”,完成。此句中“于淮南”句為倒裝句,翻譯時需要調(diào)整到正常語序。文言文參考譯文陶澍,字云汀,是湖南安化人。嘉慶七年進士,被選任庶吉士(官名),傳授編纂修書知識,后升任御史、給事中。陶澍彈劾治河的工人不合格而被濫予任用,以及外省吏治的諸多積久相沿的弊病。視察南漕時,革除不好的慣例,招工疏浚京口運河。二十四年,出任川東的道臺(官名)。總督蔣攸铦推薦陶澍的治理能力為四川第一。道光三年,陶澍被提拔為巡撫。安徽公庫款項,經(jīng)過五次清查,都沒有頭緒。陶澍從任藩司開始,就核實檔案,分別給他們彈劾的彈劾,賠償?shù)馁r償,豁免的豁免,于是
49、三十多年的糾纏不清的事情,一下子就被厘清了。江邊發(fā)生水災,陶澍買了十萬石的糧食賑災,仔細核對賑災的細目,受災民眾因此而受益。又懷遠初次出現(xiàn)漲水,水流被沙洲堵塞,陶澍一并將它們鑿開,并引導水流入淮河?;春恿鹘?jīng)的地方,陶澍告誡民眾修筑堤壩貯存河水,用來保障農(nóng)業(yè)用水。每個縣都在鄉(xiāng)村設立儲備糧倉,命令民眾秋收后量力捐出公糧,捐糧不經(jīng)過官吏之手,糧食不能出售,不能與別的商品交換,也不能借貸給別人,收成不好(就把糧食儲存起來)以備賑災,等到豐年再捐出糧食,此法大略像“社倉法”,但是去除了“社倉法”的弊端。陶澍創(chuàng)作編輯了安徽通志一書,表彰忠臣孝子節(jié)婦烈女,以此來勉勵人們崇尚好的風氣和沿襲好的習俗。道光五年,
50、陶澍被調(diào)任到江蘇任職。一開始洪澤湖決堤,漕運不通,協(xié)辦大學士英和上書提出海運策略,但是朝廷內(nèi)外紛紛議論并阻撓他。陶澍毅然承受了這個重任,親自去上?;I措雇傭商船,他能體恤商家的艱難,所以得到了商人的熱烈支持。海運開通之后,被皇帝重賞賜予花翎。由于太湖水流不暢通,江蘇多次遭遇水災。陶澍上書說:“太湖下游在吳淞江和劉河、白茆河,其中吳淞江是最重要的。治理吳淞江又是以通海口為最重要。”于是把海運節(jié)省下來的二十余萬的銀兩用于治理吳淞江,選擇賢能之人來負責事務,到了道光八年竣工。陶澍當初巡視南漕時,就條分縷析陳述利害上奏皇帝,到這里就先疏通徒陽河,要依次發(fā)起劉河、白茆、練湖、孟瀆這些工程。后來在總督任上,
51、和巡撫林則徐戮力同心疏浚諸河,吳中人稱他們做了利在數(shù)十年的好事,此語在則徐傳中有詳細記載。陶澍晚年的時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來生病且中風麻痹,沒有能實施這政策,后來咸豐年間才最終施行。道光十九年,逝世。臨終奏表,皇帝下詔褒獎,稱他“實心任事,不避嫌怨”。陶澍見義勇為,胸無城府。用人能讓他充分展示他的才能,在江南治理河水,漕運,管理鹽鐵販賣上面成就斐然,也依賴王鳳生、俞德源、姚瑩、黃冕這些人的幫助。和左宗棠、胡林翼在未做官時就認識了,他們結為兒女親家,他們后來全都成為一代名臣。(湖北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家有名士王湛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兄王渾之子濟每來拜墓,略不過叔,叔
52、亦不候。濟脫時過,止寒溫而已。后聊試問近事,答對甚有音辭,出濟意外,濟極惋愕。仍與語,轉造清微。濟先略無子侄之敬,既聞其言,不覺懔然,心形俱肅。遂留共語,彌日累夜。濟雖俊爽,自視缺然,乃喟然嘆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濟去,叔送至門。濟從騎有一馬,絕難乘,少能騎者。濟聊問叔:“好騎乘不?”曰:“亦好爾?!睗质跪T難乘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縈,名騎無以過之。濟益嘆其難測,非復一事?!距圁訒x紀曰:“王湛字處沖,太原人。隱德,人莫之知,雖兄弟宗族,亦以為癡,唯父昶異焉。昶喪,居墓次,兄子濟往省湛,見床頭有周易,謂湛曰:叔父用此何為?頗曾看不?湛笑曰:體中不佳時,脫復看耳。今日當與汝言。因共談易
53、,剖析入微,濟所未聞,嘆不能測。濟性好馬,而所乘馬駿駛,意甚愛之。湛曰:此雖小駛,然力薄不堪苦。近見督郵馬,當勝此,但養(yǎng)不至耳。濟取督郵馬,谷食十數(shù)日,與湛試之。湛未嘗乘馬,卒然便馳騁,步驟不異于濟,而馬不相勝。湛曰:今直行車路,何以別馬勝不?唯當就蟻封耳。于是就蟻封盤馬,果倒踣,其俊識天才乃爾?!薄考冗€,渾問濟:“何以暫行累日?”濟曰:“始得一叔?!睖唵柶涔?,濟具嘆述如此。渾曰:“何如我?”濟曰:“濟以上人?!蔽涞勖恳姖?,輒以湛調(diào)之,曰:“卿家癡叔死未?”濟常無以答。既而得叔,后武帝又問如前,濟曰:“臣叔不癡?!狈Q其實美。帝曰:“誰比?”濟曰:“山濤以下,魏舒以上?!薄緯x陽秋曰:“濟有人倫鑒
54、識,見湛,嘆服其德宇。時人謂湛上方山濤不足,下比魏舒有余?!薄俊咀ⅰ空倪x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內(nèi)的文字是南朝劉孝標的注解。有刪改。9對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不覺懔然,心形俱肅 肅:恭敬B絕難乘,少能騎者 絕:非常C唯當就蟻封耳 就:留下D時人謂湛上方山濤不足 謂:評價【答案】C【解析】就:是動詞,靠近,接近意??疾鞂W生對孟浩然過故人莊“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以及荊軻刺秦王中“荊軻就車而去,終已不顧”“就”字知識的遷移。10下列各組語句中,全部表明家人不了解王湛的一組是(3分)濟先略無子侄之敬 唯父昶異焉濟益嘆其難測,非復一事 渾曰:“何如我?”雖兄弟宗族亦
55、以為美癡 卿家癡叔死未A B C D【答案】A【解析】項表明對王湛的了解相關語句。11下列對正文及注解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王湛不被人了解,連侄兒王濟也曾以為叔父癡呆,每次去祖父墓地祭祀從不看望叔父,見面不過寒暄而已。B王濟看到王湛床頭放著周易,感到奇怪,問叔父要此書何用,是否看過此書,流露出對叔父的輕視。C王湛看不上王濟的那匹馬,王濟于是牽來督郵馬喂養(yǎng),十幾天后給叔父試騎,方知叔父騎技極為高超。D王濟告訴父親,說叔父遠比自己強,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后來見到武帝時,又說叔父王湛超過了魏舒?!敬鸢浮緼【解析】“從不”過于絕對與原文不符,原文意思是幾乎不去看望叔叔,且偶爾去看
56、望一下,也只是寒暄幾句罷了。12請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9分)(1)因共談易,剖析入微,濟所未聞,嘆不能測。(3分)(2)渾問其故,濟具嘆述如此。(3分)(3)武帝每見濟,輒以湛調(diào)之。(3分)【答案】(1)(3分)王湛于是和王濟一起談論周易,(王湛)分析精微,王濟從來沒聽說過,感嘆(叔父)深不可測。(2)(3分)王渾問他這樣說的緣故,王濟感慨地把此事如此這般詳盡地敘述(一遍)。(3)(3分)武帝每次見到王濟,總是拿王湛來調(diào)侃他?!咀⒆x】王湛(王湛,名汝南,字處沖,是司徒王渾的弟弟)既除所生服(除所生服:除服,脫掉喪服;所生,指母親。王湛為母守孝3年),遂停墓所(墓所:墓
57、地)。兄王渾之子濟每來拜墓,略(略:幾乎)不過(過:拜訪)叔,叔亦不候(候:等待)。濟脫時(脫時:偶爾)過,止(止:只)寒溫(寒溫:問寒問暖,寒暄)而已。后聊(聊:姑且)試問近事,答對甚有音辭(音辭:音調(diào)悅耳,言辭華美),出濟意外,濟極惋愕(惋愕:吃驚)。仍與語,轉造(造:進入到,達到)精微(精微:精深微妙)。濟先略無子侄之敬(敬:尊敬、恭敬),既聞其言,不覺懔然(嚴肅不茍的樣子),心形俱肅(肅:恭敬、莊重)。遂留共語,彌日(彌日:整天)累夜。濟雖俊爽(俊爽:學識造詣很深),自視缺然(缺然:不足),乃喟然嘆曰:“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 【翻譯】汝南內(nèi)史王湛守孝3年期滿,脫下孝服后,便留在墓地結廬居住。他哥哥王渾的兒子王濟每次來掃墓,幾乎不去看望叔叔,叔叔也不等候他來。王濟偶爾去看望一下,也只是寒暄幾句罷了。后來姑且試著問問近來的事,答對起來音調(diào)悅耳,言辭華美,出乎王濟的意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律師見證 委托協(xié)議
- 智能金融科技應用開發(fā)合同
- 中心社區(qū)房屋買賣代理合同
- 電子設備租賃服務合同
- 第3單元第9課《按圖索驥-制作熱點鏈接》-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清華大學版(2012)初中信息技術八年級下冊
- Unit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the room Section A (3a) 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上冊
- 第17課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與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形成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高一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
- 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
- 認識倍數(shù)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冀教版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
- 第6單元 單元分析2024-2025學年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
- 比亞迪漢DM-i說明書
- 晚熟的人(莫言諾獎后首部作品)
- GA/T 2002-2022多道心理測試通用技術規(guī)程
- 《玉磨彌蒙鐵路建設項目標準化管理考核實施辦法》的通知滇南安質(zhì)〔XXXX〕號
- 新人教鄂教版(2017)五年級下冊科學全冊教學課件
- 《產(chǎn)業(yè)基礎創(chuàng)新發(fā)展目錄(2021年版)》(8.5發(fā)布)
- YY/T 0729.4-2009組織粘合劑粘接性能試驗方法第4部分:傷口閉合強度
- GB/T 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測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試驗條件
- GB 4706.20-2004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滾筒式干衣機的特殊要求
- 血管“斑塊”的風險課件
- mks spectra介紹殘余氣體分析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