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第一章概要復習課程_第1頁
金融-第一章概要復習課程_第2頁
金融-第一章概要復習課程_第3頁
金融-第一章概要復習課程_第4頁
金融-第一章概要復習課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金融-第一章概要 貨幣是指任何一種可以執(zhí)行交換媒介、價值尺度、延期支付標準和完全流動的財富儲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作是貨幣;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就是貨幣;貨幣是商品交換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貨幣的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 貨幣制度是國家對貨幣的有關要素、貨幣流通的組織與管理等加以規(guī)定所形成的制度,完善的貨幣制度能夠保證貨幣和貨幣流通的穩(wěn)定,保障貨幣正常發(fā)揮各項職能。依據貨幣制度作用的范圍不同,貨幣制度包括國家貨幣制度、國際貨幣制度和區(qū)域性貨幣制度;根據貨幣的不同特性,貨幣制度分為金屬貨幣制度和不兌現的信用貨幣制度。 貨幣制度(monetary system),國家法律規(guī)

2、定的貨幣流通的規(guī)則、結構和組織機構體系的總稱。 貨幣制度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而逐步產生和發(fā)展的,到近代形成比較規(guī)范的制度。 第一章 目錄 第一節(jié):經濟生活中處處有貨幣 第二節(jié):貨幣的起源 第三節(jié):形形色色的貨幣 第四節(jié):貨幣的職能 第五節(jié):貨幣的界說 第六節(jié):貨幣制度 第七節(jié):國際貨幣體系第一節(jié)經濟生活中處處有貨幣經濟生活中處處有貨幣 1. 錢,貨幣,通貨,現金是一回事嗎?銀行卡是貨幣嗎? Money與Currency 2. 在現代的市場經濟中,很難找出與貨幣沒有任何聯系的事物和地方。貨幣在對外的交往中:外匯 1. 一切外國的貨幣都是“外匯”(foreign exchange, exchang

3、e)。 2. 對于所有的外國人來說,人民幣RMB就是他們國家的“外匯”。貨幣的權勢 1. 為什么“錢能通神”? 只要貨幣存在,貨幣的權勢就是客觀必然。 2. 道德的,法律的約束,會把貨幣的權勢約束在社會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 但約束不可能消除;而且,必然存在的只能是約束與反約束的的持續(xù)較量。第二節(jié)貨幣的起源貨幣的起源古往今來論證貨幣起源的主流觀點 1. 是物品的交易,導致貨幣的出現。 2. 貨幣是有權勢的統(tǒng)治者,或者賢明的人所確定的。只要是市場經濟,就不可能離開貨幣 1. 一切企圖取消貨幣的行為,都在碰的頭破血流之后被迫放棄。 2. 20世紀,以揚棄商品,市場為目標的計劃經濟,實際上也把取消貨幣

4、的任務推到“遙遠的將來”。思考 貨幣范疇是不是永恒的存在? 有生就有死。 貨幣有“生”-它并非古已有之;那是否就可以認定:它必將有“死”-“消亡”?第三節(jié)形形色色的貨幣貨幣形態(tài)經歷著由低到高的不斷演進 1. 種種實物貨幣; 2. 金屬貨幣,特別是上世界初還在流通的金屬鑄幣,在流通了幾千年以后,也成為了貨幣的歷史形態(tài)。當前貨幣的種種形態(tài) 1. 用紙做的貨幣:銀行發(fā)行的銀行券與國庫發(fā)行的紙幣,他們的區(qū)分。 2. 賬簿上的貨幣-存款貨幣:可簽發(fā)支票的存款與定期存款。 3. 以電磁信號為載體的貨幣。外幣存在的種種形態(tài) 1. 外國的鈔票和硬幣。 2. 外幣的存款。 3. 用外幣標示的有價證券。 4. 限

5、定用于國際支付的本國貨幣。思考 貨幣的形態(tài)為什么不斷從低級向高級演進? 思考這一問題,有兩點提示;或許應該說,思考任何經濟問題都不可以忽視的兩點。 1. 效率。 2. 節(jié)約(社會費用,交易成本)。第四節(jié)貨幣的職能貨幣的職能最基本的職能 1. 賦予交易對象以價格形態(tài)。 2. 作為購買和支付的手段。 3. 作為積累和保存價值的手段。賦予交易對象以價格形態(tài) 經濟生活中的交易對象多種多樣,但是都有價格。貨幣單位 1. 任何價格,都是貨幣單位的倍數;沒有貨幣單位,談不上貨幣的度量。 2. 抽象想來,貨幣單位越穩(wěn)定越理想; 但能夠保持穩(wěn)定的,相對來說,只是貨幣單位的名稱;而貨幣的“值”,不論人們作出怎么樣

6、的努力,自古及今,總是不停的波動。貨幣單位的“名” 1. 反映與重量單位聯系的“名”: “半兩”與“五銖”;“磅” 2. 完全脫離了重量的“名”: ( ? ).貨幣單位的“值” 1. 金屬鑄幣時的“值”: “重如其文”;文重分離-七錢二; 英鎊(中1鎊的金=金幣46.725-1816年) 2. 無金流通的“金平價” US$1=0.888671g-1934貨幣購買力 1. 貨幣購買力基本上是指對商品,服務的“購買力”。 2. 貨幣的購買力與商品服務的價格水平互為倒數。交易的媒介或流通手段 有了貨幣,商品所有者先要把它換成貨幣,即“賣出”;然后再用貨幣換取所需要的商品,即“買進”。 它們有流通手段

7、,購買手段和支付手段等等名稱,是正在流通著的,現實中的貨幣。積累和保存價值的手段 1. 積累和保存價值,是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必然要求;貨幣是實現要求的必然手段之一。 2. 積累和保存價值必須以現實的貨幣進行,用于這方面的貨幣構成貨幣需求的另一部分。第五節(jié)貨幣的界說貨幣的界說任何界說,都不可能是絕對全面的 任何概念,范疇的界說,都不可能是唯一的,絕對全面的;從而不可能徹底的“排他”。 對于像貨幣這樣的經濟范疇,如果不是從不同角度,不同深度來認識其性質,那是不可能對之有多少全面的基本的了解的。什么是貨幣? 1.最粗略的表述:可用來買東西的WHAT; 或:貨幣是普通被大家接受作為賠償貸款和服務的手段;

8、貨幣是在交換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東西。 2. 20世紀以前古典的說法:一般等價物。什么是貨幣? 3. 始于凱恩斯:流動性,最具有流動性的。 4. 社會計算工具或“選票”。 5. 還有很多其他機智的說法,但是大多數都不能令人信服。第六節(jié)貨幣制度貨幣制度貨幣制度 1. 有史以來,各個國家都力圖建立符合自己政策目標的貨幣制度。 2. 由國家成文法,非成文法,政府法規(guī),規(guī)章,條例,以及行業(yè)公約,慣例所規(guī)范的有關貨幣的各個方面,是一國的貨幣制度,貨幣體系。貨幣制度的構成 規(guī)定貨幣幣材、確定貨幣單位、規(guī)定本位幣和輔幣的鑄造發(fā)行流通程序(我國的主幣是“元”?!拜o幣”是本位幣單位“元”以下的小額貨幣,供零星交易

9、和找零使用,我國的輔幣是“角”和“分”。)、建立準備制度。 無限法償:法律規(guī)定的無限制償付能力。即不論每次支付數額多大,不論屬于何種性質的支付,支付的對方均不得拒絕接受。 有限法償:在一次支付行為中,超過一定的金額,收款人有權拒收,在法定限額內,拒收則不受法律保護。補充內容:補充內容: 人民幣的主幣與輔幣人民幣的主幣與輔幣 中國人民銀行法第16條規(guī)定:“人民幣的單位為元,人民幣輔幣單位為角、分?!?人民幣有主幣和輔幣之分。 主幣,又稱本位幣,是一國貨幣制度中的基本通貨,它是國家法定的計價、結算貨幣單位。主幣具有無限清償能力,主要用于大宗商品交易和勞務供應的需要。主幣在一國經濟生活中起主導作用。

10、 輔幣,即輔助貨幣,是指本位幣單位以下的小額貨幣輔助大面額貨幣的流通,供日常零星交易或找零之用,它的特點是面額小,流通頻繁,磨損快,故多用銅、鎳及其合金等賤金屬鑄造,也有些輔幣是紙制的。輔幣一般是有限清償貨幣,即每次交付的輔幣數量有一定限制,超過限額,收方可以拒收。不少國家規(guī)定輔幣和主幣一樣具有無限清償的能力,我國采取了這種做法。 人民幣除了有主幣和輔幣之分外,還有一種為紀念幣。所謂紀念幣,是國家為紀念國內外重大事件、重要歷史人物或根據特殊需要,有選擇、有控制地發(fā)行的鑄幣。也需要有一點貨幣制度史的知識 1. 金本位:事實上到了現在,還有人鼓吹恢復金本位。 2. 我國過去有幾十年的計劃經濟史,也

11、應該知道一些計劃經濟貨幣制度的情況。 金本位即金本位制 (Gold standard),金本位制就是以黃金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在金本位制下,每單位的貨幣價值等同于若干重量的黃金(即貨幣含金量);當不同國家使用金本位時,國家之間的匯率由它們各自貨幣的含金量之比-鑄幣平價(Mint Parity)來決定。金本位制于19世紀中期開始盛行。在歷史上,曾有過三種形式的金本位制: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金匯兌本位制。其中金幣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就狹義來說,金本位制即指該種貨幣制度。 第七節(jié)國際貨幣體系國際貨幣體系國際貨幣體系 國際貨幣體系是指調節(jié)各國貨幣關系的規(guī)則、慣例和機構組織等。 核心問題是各國的匯率制度。國際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