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初中語文文言文課外閱讀集錦(一)(一)文侯與虞人期獵 文侯與虞人期獵。是日,飲酒樂,天雨。文侯將出,左右曰:“今日飲酒樂,天又雨,公將焉之?”文侯曰:“吾與虞人期獵,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乃往,身自罷之。魏于是乎始強。 【注釋】 掌管山澤苑囿打獵的官。 罷:通“?!?。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4分)天又雨,公將焉之? 譯: 雖樂,豈可不一會期哉! 譯: 2.請簡要說說你從這則故事中得到的主要啟示。 (二)齊宣王使人吹竽 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shù)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1.解釋加點的
2、詞: 處士請為王吹竽:為 宣王說之:之2.翻譯下邊句子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譯: 湣王立,好一一聽之。 譯: 3.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這個故事: (3) 鄒孟軻母(節(jié)選)鄒孟軻母,號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時,嬉游為墓間之事,踴躍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蹦巳ィ崾邪F滏矣螢橘Z人炫賣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處子也?!睆?fù)徙舍學(xué)宮之旁。其嬉游乃設(shè)俎豆,揖讓進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彼炀?。及孟子長,學(xué)六藝,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謂孟母善以漸化。注
3、:(1)賈人,商人。(2)炫賣,叫賣。(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禮器。(4)漸化,逐漸濡染。1.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1)乃去,舍市傍 (2)及孟子長 2.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句子:復(fù)徙舍學(xué)宮之旁。 譯: 3. 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則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然后談?wù)勥@個故事給你的啟示。內(nèi)容: 啟示: (
4、四)鄭人逃暑鄭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從陰。及至暮,反席于樹下。及月流影移,復(fù)徙衽以從陰,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陰逾去,而其身逾濕,是巧于用晝而拙于用夕矣。 注釋 逃暑:避暑,乘涼。孤林:獨立的一棵樹。衽(rn): 臥席。濡(rú):沾濕。逾:同“愈”,更加。 1.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1)徙衽以從陰 ( ) (2)其陰逾去
5、 ( )2.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2分) 是巧于用晝而拙于用夕矣。 3.鄭人的“拙”具體表現(xiàn)在 (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4.這則寓言告訴人們的道理是 :
6、160; (五)浦陽鄭君仲辨浦陽鄭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錢。憂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近拇之指皆為之痛,肢體心膂無不病者。懼而謀諸醫(yī),醫(yī)視之,驚曰:“此疾之奇者,雖病在指,其實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傷身。然始發(fā)之時,終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終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藥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將延乎肝膈,否亦將為一臂之憂。非有以御其內(nèi),其勢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為之。”君從其言,日服湯劑,而傅以善藥,果至二
7、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復(fù)。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發(fā)于至微,而終為大患;始以為不足治,而終至于不可為。當(dāng)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顧;及其既成也,積歲月,疲思慮,而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方孝儒指喻)【注】握:四寸為一握。膂:脊骨。瘳:病愈。肝膈:泛指人體內(nèi)臟。傅:涂。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錯誤的兩項是( )A.懼而謀諸醫(yī)(謀劃)B.甚將延乎肝膈(蔓延)C.疾未易為之(變換)D.積歲月,疲思慮,而僅克之(消除)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 )A.日服湯劑,而傅以善藥
8、 徐以杓酌油瀝之B.不速治,且能傷身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C.雖病在指,其實一身病也 雖人有百手,首有百指D.終日而愈,艾可治也 彼三晉之兵,素悍勇而輕齊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憂之滋甚,又以示人(指代“拇指疾患”)B.余因是思之(指代“引發(fā)的道理”)C.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顧(指代“各種疾病”)D.積歲月,疲思慮,而僅克之(指代“禍患”)4.用現(xiàn)代漢
9、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為不足患。始以為不足治,而終至于不可為。5.本文寫鄭君醫(yī)治拇指疾患一事是為了說明一個什么道理?請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 (六)管仲、隰朋從于桓公而伐孤竹管仲、隰朋從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蹦司蛑斓盟?。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于老馬、老蟻,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師圣人之智,不亦過乎?注釋:管仲、隰(x )朋:都是春秋時期輔佐齊桓公的大臣。孤竹:商、周時期的一個小國家。不難:不惜,不恥。1“乃掘之”中的“乃
10、”與下文哪句中的“乃”字意思相同?( )A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B殺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C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 D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2下列句子翻譯錯誤的一項是( )(2分)A老馬之智可用也:老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B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北面,夏天住在山的南面。C蟻壤一寸而仞有水。:蟻壤高達一寸,下面一仞的地方就有水。D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于老馬、老蟻。:憑管仲的圣明和隰朋的智慧,到他們有所不知的時候,不恥向老馬、老蟻學(xué)習(xí)。(七) 項籍者,下相人也
11、0; 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其季父項梁。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項氏世世為楚將封于項故姓項氏。 項籍少時學(xué)書,不成,去,學(xué)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xué)。學(xué)萬人敵?!庇谑琼椓耗私碳?,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學(xué)。 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長八尺余,力有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1.用/給下面文字加劃分節(jié)奏停頓 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項氏
12、世世為楚將封于項故姓項氏2.解釋加點詞語。 略知其意 ( ) 梁以此奇籍 ( ) 3.翻譯句子。 毋妄言,族矣。 4.選文表現(xiàn)了項羽怎樣的性格特點? 5.項羽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悲劇英雄。南宋詞人李清照曾作詩懷念他,請寫出其中的名句或?qū)懗雠c之有關(guān)的一個成語 (八)晏子諫殺燭鄒 景公好弋,使?fàn)T鄒主鳥,而亡之。公怒,詔吏殺之。晏子
13、曰:“燭鄒有罪三,請數(shù)之以其罪而殺之。”公曰:“可?!庇谑钦俣鴶?shù)之公前,曰:“燭鄒!汝為吾君主鳥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鳥之故殺人,是罪二也;使諸侯聞之,以吾君重鳥而輕士,是罪三也?!睌?shù)燭鄒罪已畢,請殺之。公曰:“勿殺,寡人聞命矣?!弊⑨專糊R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時代齊國的國君。燭鄒,齊景公的臣仆。弋 yi,將繩子系在箭上射。請為加點字選擇正確的注音。景公好弋 詔吏殺之 使?fàn)T鄒主鳥 寡人聞命矣 為加點字選擇正確的義項使?fàn)T鄒主鳥( ) &
14、#160; A 掌管 B主持 C主要的而亡之( ) A 同“無”,沒有 B丟失,逃掉 C滅亡請數(shù)之以其罪而殺之( ) A查點 B計算 C 列舉翻譯下列句子。公曰:“勿殺,寡人聞命矣?!?本文的題目是“ 晏子諫殺燭鄒”,其中“諫”是“勸告”的意思。文中晏子是怎樣勸告景公勿殺燭鄒的?
15、 (九)魯人身善織屨魯人身善織屨,妻善織縞,而欲徙于越?;蛑^之曰:“子必窮矣!”魯人曰:“何也?”曰:“屨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縞為冠之也,而越人被發(fā)。以子之所長,游于不用之國,欲使無窮,其可得乎?”(選自韓非子·說林上) 【注釋】屨:麻鞋??c:白絹,周人用縞做帽子。履:鞋,這里用作動詞,指穿鞋。跣:赤腳。1解釋句中加點字的含義。(1)或謂之曰 (2)以子之長 2翻譯 屨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縞為冠
16、之也,而越人被發(fā)。 3這篇短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十) 今者臣來 今者臣來,見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吾欲之楚?!背荚唬骸熬瑢⑥蔀楸泵?” 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痹唬骸拔嵊枚?”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痹唬骸拔嵊呱?”此數(shù)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 【注】大行:遠行。 方:正。1、翻譯文中劃線的“君之楚,將奚為北面?”這個句子。(2分) 2、“此數(shù)者愈善”句中“此數(shù)者”指的是: 上文的大意可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這個成語是: 3、上面短文說明了怎樣的道理?(3分) (十一)炳燭夜讀
17、160;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xué),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xué),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xué),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xué),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注釋】炳燭:點燭。 盲臣:師曠為盲人,故自稱為盲臣。 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孫權(quán)勸學(xué) 初,權(quán)謂呂蒙曰:“卿今當(dāng)涂掌事,不可不學(xué)!”蒙辭以軍中多務(wù)。權(quán)曰:“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但當(dāng)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wù),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xué)。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議論,大驚曰:“卿今者
18、才略,非復(fù)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jié)友而別。1.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晉平公問于師曠”的“于”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指通豫南,達于漢陰 B.于廳事之東北角 C.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D.游于是乎始2.解釋下面句子中的加點詞。 恐已暮矣_ 盲臣安敢戲君乎_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
19、待 及魯肅過尋陽_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少而好學(xué),如日出之陽。 譯文: 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ń?jīng):指儒家經(jīng)典。博士:指當(dāng)時專掌經(jīng)學(xué)傳授的學(xué)官,可不譯。) 譯文: 4.晉平公擔(dān)心學(xué)不好的理由是_,呂蒙不愿學(xué)的理由是_。(每處所填不超過5字)5.兩文都是談學(xué)習(xí)的,共涉及四個人,讀完后你得到什么啟發(fā)? (十二)魯國之法魯國之法:魯人為臣妾于諸侯,有能贖之者,取金于府。子貢贖魯人于諸侯而讓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夫圣人之舉事,可以移風(fēng)易俗,而教導(dǎo)可施于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多,取其金則無損于行,不取其金,則不復(fù)贖人矣
20、?!弊勇氛缯咂淙税葜耘W勇肥苤鬃酉苍霍斎吮囟嗾缯咭印?選自馮夢龍著智囊)注釋:府:指國庫。子貢:孔子的學(xué)生。賜:子貢的名。子路:孔子的學(xué)生。1文中寫子貢做了什么事?孔子對他的做法持什么態(tài)度?孔子持這種態(tài)度的理由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回答。
21、60; 2文中第段沒有標(biāo)點符號,請用“|”線標(biāo)示出需要加標(biāo)點符號的位置。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魯人必多拯溺者矣。(十三)張姓者,偶行溪谷【甲】張姓者,偶行溪谷,聞崖上有聲甚厲。尋途登覘,見巨蛇圍如碗,擺撲叢樹中,以尾擊柳,柳枝崩折。反側(cè)傾跌之狀,似有物捉制之。然審視殊無所見。大疑。漸近臨之,則一螳螂據(jù)頂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視頞上革肉,巳破裂云。
22、 (蒲松齡螳螂捕蛇)【乙】嘗見一蜘蛛布網(wǎng)壁間,離地約二三尺,一大蛇過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勢稍不及;久之,蛇將行矣,蜘蛛忽懸絲幣下,蛇復(fù)昂首待之,蜘蛛仍還守其網(wǎng),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備,奮身飚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動;蛇狂跳顛擲,以至于死,蜘蛛乃盬其腦果腹而去。 (選自薛福成物性相制)【注釋】飚下:帶著一股風(fēng)跳下。踞:趴。盬():吃。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1)聞崖上有聲甚厲 (2)漸近臨之
23、160; (3) 久之,蛇竟死 (4)嘗見一蜘蛛布網(wǎng)壁間 (5)蜘蛛乃酯其腦果腹而去 2.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不同意義。(1)之 反側(cè)傾跌之狀 蛇復(fù)昂首待之 (2)以 以刺刀握其首 以首俯地 3.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然審視殊無所見。
24、0; 蜘蛛仍還守其網(wǎng),如是者三四次。 4.甲文中的螳螂和乙文中的蜘蛛是怎樣殺死大蛇的?請你分別用文中原話回答。 5讀了這兩則短文后,你從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14) 細(xì)柳營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xì)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qū)至,不得入。先驅(qū)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本訜o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芝軍。”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于是天子乃按轡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
25、謝:“皇帝敬勞將軍?!背啥Y而去。既出軍門,群臣皆驚。文帝曰:“嗟乎,此真將軍矣!曩者霸上、棘門軍,若兒戲耳,其將固可襲而虜也。至于亞夫,可得而犯邪!”1.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項( )A.將以下騎送迎 齊使田忌將而往B.天子且至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C.已而之細(xì)柳軍 &
26、#160; 之虛所賣之D.其將固可襲而俘也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2.用“/”為下文的句子斷句,斷兩處。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的畫線句。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 4.簡述漢文帝稱亞夫為“真將軍”的原因。答: (十五)石崇與王愷爭豪 石崇與王愷爭豪,并窮綺麗,以飾輿服。武帝,愷之甥也,每助愷。嘗以一珊瑚樹高二尺許賜愷,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愷以示崇,崇視訖,以鐵如意擊之,應(yīng)手而碎。愷既惋惜,以為疾已之寶,聲色甚厲。崇曰:不足恨,今還卿。
27、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樹,有三尺、四尺、條干絕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愷許比,甚眾。愷惆然自失。(選自劉義慶世說新語)【注釋】輿服:車輛、冠冕和服裝。鐵如意:搔背癢的工具,一端做成靈芝形或云葉形,供觀賞。卿:此處為對對方的稱謂。條干:枝條樹干。如愷許比:同王愷那棵珊瑚樹差不多相等的。惘然:失意的樣子。1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加點的詞語。(1) 并窮( ) 綺麗 (2) 嘗以( )一珊瑚樹(3)世罕其比( )2回答下列問題(1) 文章通過一
28、略一詳兩件事來寫石崇與王愷爭豪,請各用三個字概括。答: (2) 從哪些描寫可以看出王愷的珊瑚"世罕其比"?作者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3) 王愷在珊瑚被擊碎后,為何聲色甚厲? (4) 聯(lián)系后文,我們從石崇擊
29、碎珊瑚的舉動中,可以看到他怎樣的性格特點? (5) 文章反映了當(dāng)時怎樣的社會現(xiàn)狀? (十六)董行成 懷州河內(nèi)縣董行成能策賊。有一人從河陽長店,盜行人驢一頭并皮袋,天欲曉,至懷州。行成至街中,見之,叱曰:“個賊住,即下驢來!”遂承伏。人問何以知之。行成曰:“此驢行急而汗,非長行也。見人則引韁遠過,怯也。以此知之。”捉送縣有頃驢主尋蹤至皆如其言。(選自太平廣記)1.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請你給董行成起一個恰當(dāng)?shù)木b號: 2.請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董行成這次“策賊”的依據(jù)。 3.文中劃線部分沒有標(biāo)點符號。請用“/”線標(biāo)示出需要加標(biāo)點符號的位置。 提 送 縣 有 頃 驢 主 尋 蹤 至 皆 如 其 言。(十七) 九
30、方皋相馬秦穆公謂伯樂曰:"子之年長矣,子姓有可使求馬者乎?"伯樂對曰:"良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馬者,若滅若沒,若亡若失。若此者絕塵弭轍。臣之子皆下才也,可告以良馬,不可告以千里之馬也。臣有所與共擔(dān)纓薪菜者,曰九方皋,此其于馬,非臣之下也。請見之。"穆公見之,使行求馬。三日而反。報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馬也?"對曰:"牝而黃。"使人往取之,牡而驪。穆公不說,召伯樂而謂之曰:"敗矣,子所使求馬者,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伯樂喟然太息曰
31、:"一至于此乎?是乃其所以千萬臣而無數(shù)者也。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nèi)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皋之相者,乃有貴乎馬者也。"馬至,果天下之馬也。列子·說符【注釋】形容筋骨:形,指形體;容,指狀貌。形容筋骨是名詞性并列短語作動詞"相"的狀語。絕塵弭轍:形容天下之馬(千里馬)跑得既快,還不揚起塵土,不留下車輪的痕跡。弭,消除。擔(dān)繕薪菜:扛東西打柴草。 繩索;擔(dān)繕,指用繩索背負(fù)東西。菜,通"采",薪菜,即打柴草。牝而黃:黃色母馬。牝,雌性的鳥獸。牡而驪,純黑色的雄馬。1
32、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A 子之年長矣。子: 年: B 伯樂對曰。 對: C 三日而反。 反: D 穆公不說。 說: E色物牝牡尚弗能知。 尚: 弗: F 伯樂喟
33、然太息。 喟然: 太息: G 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遺: H 馬至,果天下之馬也。至: 果: 2說明下列句子中的"之"的用法。A 臣之子皆下才也 B 穆公見之 C 已得之矣
34、; D 召伯樂而謂之曰 E 又何馬之能知也 3把下列各句譯成現(xiàn)代漢語。A 臣有所與共擔(dān)纓薪菜者,曰九方皋,此其于馬,非臣之下也。請見之。 B 敗矣,子所使求馬者
35、,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 4九方皋相馬的特點是什么?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 (十八) 訓(xùn)儉示康 司馬光 參政魯公為諫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問其所從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奈何飲于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上以無隱,益重之。張文節(jié)為相,自奉養(yǎng)如為河陽掌書記時。所親或規(guī)之,曰:"公今受奉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之譏。公宜少從眾。"公嘆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
36、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于今日,家人習(xí)奢已久,不能頓儉,必致失所。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注釋】參政魯公:參知政事(副宰相)魯宗道。清望官:清廉有名望的官職。觴(sh6ng)之:備酒招待客人。觴,酒杯,這里用為動詞,意為進酒勸飲。張文節(jié):張知白,宋真宗、仁宗時的宰相,謚文節(jié)。自奉養(yǎng)如為河陽掌書記時:自定的生活標(biāo)準(zhǔn)像原來任河陽掌書記的時候。公孫布被之譏:漢代的公孫弘為人陰險,把俸祿都用來養(yǎng)賓客,自己很儉省,用的被子是用布制的。1解釋句中加點的詞。(1)真宗遣使急召之。使:
37、160; (2)既入,問其所從來,以實對。既: 實: 對: (3)故就酒家觴之。故: 就: (4)上以無隱,益重之。上:
38、 以: 益: (5)所親或規(guī)之。所親: 或: (6)公宜少從眾。宜: 少: 從: (7)舉錦衣玉食,何患不能? 舉:
39、0; 患: (8)不能頓儉,必致失所。頓: 致: 失所: (9)豈庸人所及哉! 及: 2找出下列各句加點的詞用法與例句一致的,分別填入例句后的括號內(nèi)。例1: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之譏。( )例2: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
40、#160; ( )A 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B 今雖死乎此,比吾鄉(xiāng)鄰之死則已后矣。C 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D 游人雖未盛,然亦時時有。E 雖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F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G 風(fēng)力雖尚勁,徒步則汗出浹背。3這段話共15句,用""表示大層次,用""表示小層次,在下圖中畫出。(1) (2)
4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4這段話的論點是( )。A 家人不能頓儉,必致失所 B 公宜少從眾C 由儉人奢易,由奢入儉難 D 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5這段話用了幾個論據(jù)?屬什么類型的論據(jù)?摘錄文中關(guān)鍵詞語概括論據(jù)(各不超過七個字)。
42、; (十九)仲永之通悟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節(jié)選自傷仲永) 乙人之為學(xué),不日進則日退。獨學(xué)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xí)染而不自覺。不幸而在窮僻之域,無車馬之資,猶當(dāng)博學(xué)審問,古人與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幾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戶,又不讀書,則是面墻之士,雖有子羔、原憲之賢,終無濟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xué)也。”夫以孔子之圣,猶須好學(xué),今人可不勉乎? (節(jié)選自顧炎
43、武與友人書) 【注釋】孤陋片面、淺陋。資盤纏。審詳細(xì)?;骄?、考察。庶幾差不多。子羔、原憲孔子的弟子。邑地方,丘孔子。勉勤勉,努力。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意思。(2分) 卒之為眾人 卒: 則其受于人者不至 至: 不幸而在窮僻之域 域: 終無濟于天下 濟: 2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
44、現(xiàn)代漢語。 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 人之為學(xué),不日進則日退。 3甲文談“成才”,乙文談“做學(xué)問”,二者強調(diào)的重點各有不同。請根據(jù)你的理解,談?wù)?#160;具體有什么不同。 4甲乙兩文都具有較強的議論性,試分別概括兩文所論述的主要內(nèi)容。 甲文: 乙文: (二十) 公孫儀相魯而嗜魚 公孫儀相魯而嗜魚,一國盡爭買魚而獻之。公儀子不受。其弟子諫曰:“夫子嗜魚而不受者,何也?”對曰:“夫唯嗜魚,故不受也。夫即受魚,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將枉于法;枉于法,則免于相,雖嗜魚,彼必不能常給我魚,我又不能自給魚;即無受魚而不免于相,雖嗜魚
45、,我能長自給魚?!贝嗣鞣蚴讶瞬蝗缱允岩?。 (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注釋】公孫儀:史記循吏列傳作公儀休,春秋時魯穆公的相。即:假如。下人:遷就他人。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2分) A 枉于法,則免于相 免:避免。 B 一國盡爭買魚而獻之 盡:都。 C 其弟子諫曰 諫:下對上規(guī)勸。 D 夫唯嗜魚,故不受也。 唯:正因為。 2.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3.公孫儀為什么將“受魚”與“枉法”聯(lián)系在一起?這表現(xiàn)了公孫儀什么樣的思想性格? (二一)
46、; 李將軍 甲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jì)人也。廣家世世受射。 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dāng)?shù)歲,不敢人右北平。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因復(fù)更射之,終不能復(fù)人矣。 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飲食與士共之。廣之將兵,乏絕之處見水,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寬緩不苛,士:以此愛樂為用。其射,見敵急,非在數(shù)十步之內(nèi),度不中不發(fā),發(fā)即應(yīng)弦而倒。 乙(廣)望匈奴有數(shù)千騎,見廣,以為誘騎,皆驚,上山陳。廣之百騎皆大恐,欲馳還走。廣曰:“吾去大軍數(shù)十里,今如此以百騎走,匈奴追殺
47、我立盡。今我留,匈奴必以我為大軍誘之,必不敢擊我?!睆V令諸騎曰:“前!”前,未到匈奴陳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馬解鞍!”其騎曰:“虜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廣曰:“彼虜以我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堅其意?!庇谑呛T遂不敢擊。 【注釋】即:如果。用堅其意:以讓他們相信自己的猜想,指讓胡人相信李廣是來誘敵的。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具體含義。 (1)廣家世世受射( ) (2)因復(fù)更射之( ) (3)吾去大軍數(shù)十里(
48、60; ) (4)廣之百騎皆大恐,欲馳還走( )2結(jié)合所學(xué)過的課文李廣中的語句“廣為圜陳外向,胡急擊之,矢下如雨”,揣摩乙文畫線句中“陳”的意思并加以解釋。 陳: 3將下面的句子譯為現(xiàn)代漢語。(1)寬緩不苛,士以此愛樂為用。 譯文: (2)虜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譯文: 4從甲文的文字來看,李廣不僅關(guān)愛士卒,而且武藝高強,精于;從乙文的文字來看,他還具有的性格特點。5乙文的敘事具體而生動,甲文也有表現(xiàn)這樣特點的文字,請在文中用直線畫出來。(二 二)帝置酒雒陽南宮帝置酒雒陽南宮,上曰
49、:“徹侯、諸將毋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與之,與天下同其利;項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鄙显唬骸肮湟?,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兵百萬之眾,戰(zhàn)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禽也。”群丞說服。 【注釋】帝:指漢高祖劉邦。上:尊指劉邦。子房:張良字子房。劉邦的謀士。填:通“鎮(zhèn)”。餉饋:軍餉。范增:項羽的謀士。3、對下列語句中加點
50、的詞解釋有誤的是( ) A、帝置酒雒陽南宮 置:安置,安排 B、因以與之 與:賜予 C、連兵百萬之眾 連:關(guān)連 D、此所以為我禽也 禽:同“擒”4、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填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5、仔細(xì)閱讀并思考文中的對話,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回答下面的問題。 劉邦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 項羽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 6、文中劉邦在對話中用了三個“吾不如”,這說明了劉邦的一個什么特點?請你對這一點有什么看法?請結(jié)合你的體會簡要談?wù)劇?(二三)刺客列傳(節(jié)選) 曹沫者,魯人也,以勇力事魯莊公。莊公好力。曹沫為魯將,與齊戰(zhàn),三敗北。魯莊公懼,乃獻遂邑之地以和,猶復(fù)以為將。 齊桓公許與魯會于柯而盟。桓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家具配送運輸合同
- 車位買賣合同范本
- 按揭房子買賣合同
- 與勞務(wù)公司勞務(wù)派遣協(xié)議
- 美容護理服務(wù)協(xié)議及風(fēng)險免責(zé)聲明
- 承包挖掘機租賃合同書
- 房屋買賣合同欺詐賠償
- 戶外活動風(fēng)險自負(fù)協(xié)議書
- 化妝品行業(yè)消費者行為分析與營銷策略優(yōu)化方案
- 供應(yīng)鏈管理體系優(yōu)化項目協(xié)議
- 醫(yī)?;鸨O(jiān)管培訓(xùn)課件
- 參地益腎口服液作用機制研究
- 放射性藥物運輸與存儲的安全性要求
- 學(xué)校食堂食品安全知識培訓(xùn)課件
- 合同-勞動主體變更三方協(xié)議
- 我國新聞短視頻的創(chuàng)新模式及對策研究
- 阿米巴經(jīng)營-稻盛和夫經(jīng)營哲學(xué)的實學(xué)應(yīng)用
- 八段錦口令標(biāo)準(zhǔn)版合集
- 新版藥品管理法培訓(xùn)完整版本課件
- 北師大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四全冊課文及翻譯(中英文Word)
- 心靈手巧織美好-精美掛件我會編 (教案)-二年級下冊勞動浙教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