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七年級上人教新課標第19課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導學案_第1頁
歷史七年級上人教新課標第19課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導學案_第2頁
歷史七年級上人教新課標第19課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導學案_第3頁
歷史七年級上人教新課標第19課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導學案_第4頁
歷史七年級上人教新課標第19課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導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歷史七年級上人教新課標第19課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導學案一、知識梳理 二、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淝水之戰(zhàn) 關于“淝水之戰(zhàn)”的教學處理,應該突出趣味性,盡可能運用各種手段,引導學生想象戰(zhàn)爭波瀾壯闊、瞬息萬變的場面,領會戰(zhàn)爭指揮者的斗智斗勇,還可以充分利用地圖幫助學生建立關于戰(zhàn)役的空間概念。同時,還應引導學生領會東晉將士在強敵壓境、眾寡懸殊的形勢下,不畏強暴、奮勇抗爭的精神;并注意引導學生探討前秦失敗的原因,認識到前秦軍內部的民族矛盾是導致其失敗的主要因素,進而懂得民族團結對于穩(wěn)定政治的重大意義。 2難點: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 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是本課的核心內容,

2、應該引導學生充分加以學習和掌握。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搞清楚江南開發(fā)的條件和原因、主要表現(xiàn)和重點區(qū)域、深遠影響等問題。江南開發(fā)問題之所以成為教學的難點,主要是因為這部分內容高度概括了這個時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和現(xiàn)象,而不是講述具體的歷史事件,趣味性不強,不太適應初一學生的認知特點。教師可以結合課文中提供的一些古籍記載的資料,將江南開發(fā)前后的社會經濟生活特點進行比較,加以闡釋,盡可能讓學生能有直觀的印象,同時加強對學生探究問題的輔導,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化解他們學習中的困難。 在講課的過程中,要講清楚北方戰(zhàn)亂,導致了人口的大量南遷,人口的南遷為南方的開發(fā)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勞動,從而促進

3、了南方經濟的開發(fā)。 三、學法指導  1講成語故事法 組織學生搜集有關“草木皆兵”、“投鞭斷流”、“風聲鶴唳”等成語故事,引起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如“草木皆兵”這個成語故事,它源自中國古代一次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役淝水之戰(zhàn)。前秦苻堅領兵進攻東晉,進抵淝水流域,登壽春城了望,見晉軍陣容嚴整,又遠望八公山,把山上的草木都當成晉軍,不由得心虛膽怯。接著提出問題:你知道淝水之戰(zhàn)是怎么回事嗎?你想知道西晉和東晉的歷史嗎?你知道我國古代的江南地區(qū)是怎樣開發(fā)起來的嗎?讓學生一下子激起學習的興趣。 2小組合作學習法  在本節(jié)課中,教師可設置一些討論性的問題

4、,如在課堂教學的最后,安排學生討論以下三個問題:(1)歷史上的這次人口南遷在南方留下了哪些痕跡?(2)這次江南地區(qū)的開發(fā)對我國經濟的發(fā)展有什么影響?(3)通過本課的學習,你認為當今的開發(fā)活動可以從中獲得哪些啟示和借鑒?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團結合作,學會溝通、學會互助、學會分享,共同完成。 課堂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是問題的提出者,和學生是合作者的關系,尊重學生的回答,使之在不斷的討論、思考中,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3識圖理解法 引導學生對本課中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內遷地圖進行觀察、分析。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內遷的形勢。然后,根據地圖要求學生概

5、括西晉短暫而亡的原因,總結出其短暫而亡的原因,應包括西晉統(tǒng)治集團自身的腐朽、統(tǒng)治集團的內亂、殘酷壓迫內遷的少數(shù)民族等三個方面。 關于淝水之戰(zhàn)的教學也可以根據地圖的方式進行教學。 4自主、探究學習法 課前布置學生預習,在教師指導下,帶著問題,運用多種手段進行預習:如上圖書館查找有關資料、上網查找相關內容等。必須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使學生能夠以探究的方式進行預習。 5. 現(xiàn)實聯(lián)系法 心理上,學生對歷史課感興趣,愛聽歷史故事,老師應抓住這些有利因素,引導學生認識到歷史課是科學,學好歷史有利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在學習中注意聯(lián)系舊知識,更重要的是聯(lián)系當前

6、的現(xiàn)實社會,使學生學會以史鑒今。通過本課的學習,你認為當今的開發(fā)活動可以從中獲得哪些啟示和借鑒?引導學生關注本地的歷史。 6圖示法 理清本課的基本線索是學好本課的關鍵??梢酝ㄟ^以下的圖示來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線索:  7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運用多媒體課件,提供有關歷史資料(如紀錄片片斷、照片等),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加深學生對各知識點的印象。 四、中考命題分析 近幾年來,中考中經濟方面的內容逐年增加,本課的重點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方經濟的發(fā)展,所以本課內容在中考中常有所涉及。其中西晉的統(tǒng)一、少數(shù)民族的內遷、淝水之戰(zhàn)和江南地區(qū)經濟開

7、發(fā)的原因和表現(xiàn)等知識點應重點掌握。本課中考題型多為選擇題,有時材料題、讀圖題也會出現(xiàn)。 五、中考試題分析 1下列關于淝水之戰(zhàn)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淝水之戰(zhàn)發(fā)生在4世紀 B在大臣和軍民的支持下,苻堅率軍攻晉 C前秦戰(zhàn)敗,未能統(tǒng)一江南 D淝水之戰(zhàn)是我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zhàn)役 解析:本題是否定型選擇題,考查學生的思維辨析能力。前秦皇帝苻堅不顧上下反對,強征各族人民當兵,所以不會得到大臣和軍民的支持。 答案:B 2西晉得已統(tǒng)一全國的根

8、本原因是(       ) A司馬炎英明果斷 B吳、蜀弱小  C北方經濟的發(fā)展 D吳、蜀統(tǒng)治腐敗 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西晉是在三國時期魏國政權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曹政權在北方發(fā)展經濟,使得北方經濟迅速恢復。三國后期,魏國實力增強,為西晉統(tǒng)一全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答案:C 3人口遷移是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我國古代人口大量南遷開始于(        ) A秦朝末年&

9、#160;  B西漢末年 C東漢末年 D西晉末年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的記憶、理解、分析能力,強調關鍵詞“開始于”,中國從東漢末年起,北方戰(zhàn)亂不斷,南方相對安定,所以北方人口開始大量南遷。 答案:C 4江南經濟開發(fā)是中國古代經濟的一個重要增長點。下列各項與江南經濟持續(xù)開發(fā)不相關的是(        ) A東漢末年以來北方人口南遷 B北魏孝文帝改革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fā)展 C隋朝大運河的開鑿 D南宋時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

10、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北魏孝文帝改革促進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與江南經濟的開發(fā)沒有直接關系。 答案:B 六、隨堂檢測 (一)單項選擇 1魏、蜀、吳三國滅亡的先后順序是(         ) 魏國蜀國吳國 A       B C       D 2六朝時期,江南經濟得已迅速發(fā)展的主要原因是(

11、     ) A南方自然條件較好 B南方生產工具先進 C北方人口南遷 D南方統(tǒng)治者施仁政 3導致西晉是一個短命王朝的根本原因是(          ) A封王各自為政,社會上層非常腐敗 B封王爭權奪利,連年混戰(zhàn) C江南經濟得到開發(fā) D匈奴入侵,攻滅西晉          

12、0;             4下列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不是發(fā)生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是(      ) A官渡之戰(zhàn)      B赤壁之戰(zhàn) C淝水之戰(zhàn)      D巨鹿之戰(zhàn) 5在淝水之戰(zhàn)中,前秦軍隊有八十多萬,但內部矛盾重重,軍心不穩(wěn),看似強大,實則不堪一擊。你認為用哪一成語評價前秦軍隊最合適:(

13、60;          ) A背水一戰(zhàn)      B外強中干    C一瀉千里      D兵不厭詐 6取代魏建立西晉的皇帝是(   ) 司馬炎    B司馬睿     C司馬懿    司馬昭   

14、      7從東漢至西晉初年,內遷的北方少數(shù)民族主要有(   ) A匈奴、蒙古、女真、滿族 B匈奴、氐、羌、羯、鮮卑 C匈奴、蒙古、氐、羌、羯 D匈奴、鮮卑、蒙古、女真、滿族 8滅亡西晉的少數(shù)民族是(   ) A匈奴     B鮮卑     C羌    D羯 9東晉的建立者是(   ) A司馬炎&

15、#160;  B司馬睿    C司馬懿    D司馬昭 10在4世紀后期,建立了政權并統(tǒng)一了黃河流域的少數(shù)民族是(   ) A匈奴    B氐       C羌         D鮮卑 11、“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反映的是(   ) A官渡之戰(zhàn)   

16、;       B赤壁之戰(zhàn) C淝水之戰(zhàn)          D西晉滅吳 12淝水之戰(zhàn)的交戰(zhàn)雙方是(   ) A前秦和西晉     B前秦和東晉 C東晉和宋       D宋和前秦 13南朝開始于(   ) A265年   

17、 B280年    C383年    D420年 (二)填空 14          年西晉滅           ,統(tǒng)一南北,結束分裂的局面。 154世紀后期,      族人建立了前秦政權,前秦王      重用漢人

18、         為丞相,最終統(tǒng)一了黃河流域。 16南朝是由    、    、      、      四個朝代組成的。    參考答案: 1B  2C  3A  4D  5B    6A  7B  8A  9B  10B  11C  12B 13D 14280年;吳 15氐,苻堅,王猛 16宋、齊、梁、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