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星星變奏曲》教學設計_第1頁
九年級語文上《星星變奏曲》教學設計_第2頁
九年級語文上《星星變奏曲》教學設計_第3頁
九年級語文上《星星變奏曲》教學設計_第4頁
九年級語文上《星星變奏曲》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九年級語文上?星星變奏曲?教學設計教學目的:知識與技能:1.理解朦朧詩及其審美特征。2.感知詩中“星星的形象。領會其象征意義。過程與方法:1.學習朗讀朦朧詩歌的技巧,學會品味詩歌語言,體會作者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感情。2.學會比較閱讀的方法,通過詩內物象的比照,理解詩歌主旨。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理解詩人對現(xiàn)實的否認和對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對重重磨難也不放棄希望的感情。2.體會詩人經歷人生苦難之后對詩意人生和自由精神的感受。教學重點:1.通過對詩歌意象的分析和理解,掌握詩歌的主旨和感情。2.通過朗讀詩歌,品味本詩的語言特點,進而體會朦朧詩的藝術特色。教學難點:體悟“星星的象征意義。課時安排:一

2、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播放莫扎特歡溢童趣的鋼琴名曲?小星星變奏曲?導入。導語這茫茫夜空中閃現(xiàn)的點點光明,令人遐思。對于經歷過心靈劫難的詩人江河來說.“星星便成了點燃他靈感源的導火索,因此而催生出一曲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星星變奏曲?。今天,我們就起學習這首詩歌。板書文題、作者同學們,起步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之交,八十年代蔚為大觀的朦朧詩潮,無疑填補了那個動亂的歷史年代中詩意的空白。舒婷,顧城等無數(shù)富有才情的青年詩人的歌聲渲染出時代的色彩,建構起一個新的詩學主題。詩人江河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他的詩作?星星變奏曲?,去體悟朦朧詩獨特的審美特征。1.朦朧詩簡說朦朧詩,作為一個獨特的

3、詩學概念,它指的是以舒婷、顧城、江河、楊煉、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為代表的批“革命中成長的青年詩人的具有探究性的新詩潮。朦朧詩孕育于“革命時期的“地下文學。食指郭路生、芒充姜世偉、多多栗世征等在中就已經開場了新的探究,其后有江河等詩人參加。他們的詩以手抄形式流傳。1979年?詩刊?發(fā)表了舒婷的?致橡樹?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等,1980年又以“青春詩會形式集中推出了1 7位朦朧詩人的作品和詩歌宣言。朦朧詩隨即成為一股詩歌潮流,并且涌現(xiàn)了一大批廣為流傳的代表性作品。朦朧詩改新詩明白如話的特點,內容含蓄雋永。它強調詩人的自我意識,往往借助象征、比喻、錯覺、幻覺等手法,變詩的單一形象為多層

4、次的意象迭加,給詩蒙上一層朦朧色彩,給人以獨特的審美感受。江河。原名于友澤,1949年生,北京人。1968年高中畢業(yè)。1980年在?上海文學?發(fā)表處女作?星星變奏曲?著有詩集?從這里開場?太陽和它的反光?等.是新時期朦朧詩的代表詩人之。他的詩作當中灌注了厚重的歷史感。以?紀念碑?等政治抒情詩和古代神話組詩?太陽和它的反光?贏得社會矚目。三、學習新課:一聽讀課文,整體感知:1、為什么題為?星星變奏曲?2、詩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詩人反復詠嘆星星表達了怎樣的渴望?3、兩小節(jié)詩在構造上及語言上有什么異同點?二合作探究,理解課文:1、“每一首詩都是一群顫抖的星星,此處星星為什么要顫抖呢?2、怎樣理解“風吹

5、落一顆又一顆瘦小的星?3、“寂寞地燃燒是什么意思?4、這首詩中有幾處出現(xiàn)了“星星這一形象?它有什么深化含義?三揣摩運用,體味語言:1、詩人用“柔軟得像一片湖來形容夜晚,這給你怎樣的感受?“柔軟得像片湖,把夜晚的安寧,平靜、柔和、溫馨和自由自在用形象的語言表達出來。給人以溫順如夢的美妙感覺。2、“鳥落滿枝頭與“星星落滿天空的聯(lián)想與類比,表現(xiàn)了怎樣的意境?“鳥落滿枝頭,點綴在繁密的樹林間,周圍的環(huán)境一定是無人煩擾,非常寧靜的;“星星落滿天空的情境必定出如今晴朗的夜間,雖然星星視覺上令人感到密集,但并不熱鬧,反而襯托出心情的寧靜、閑適、自在。這兩種情境在形態(tài)上有相似之處,都只有在心境寧靜時才能觀察體

6、會得到,因此勾起詩人的聯(lián)想與類比。而春天“鳥落滿枝頭的景象比夜空繁星滿天的情形,更顯活力,更富有直觀的動感和美感。“鳥落滿枝頭與“星星落滿天空的聯(lián)想與類比,更生動地表現(xiàn)了“光明的美妙。3、“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與“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這兩句詩在語意上存在著怎樣的關系?詩人為什么用“閃閃爍爍來形容聲音?“閃閃爍爍的聲音從遠方飄來與“一團團白丁香朦朦朧朧這兩句詩,分別從聽覺上和視覺上描寫聲音的隱約、白丁香的朦朧.將人們帶入一種令人陶醉的朦朧迷離的美妙意蘊。表現(xiàn)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詩人用“閃閃爍爍來形容聲音,采用了通感的修辭手法,因為聲音會兒入耳,一會兒消失,一會兒明晰,會兒模糊的感覺與視

7、覺上“閃閃爍爍的感覺是相通的。這足以形容視覺的詞語來表現(xiàn)聽覺,以視覺感來突出對聲音的時斷時續(xù)、隱隱約約的真切感覺。4、詩中“每一首詩都是群顫抖的星星。此處星星為什么要顫抖呢?“每一首詩都是一群顫抖的星星用暗喻的手法,說明:苦難的詩所受到的束縛,這種不自由帶來的就是心靈的寒冷孤寂。星星的顫抖,是人心靈的顫抖。因生活的壓抑和束縛而得不到自由,使人心得不到溫暖。5、怎樣理解“風吹落一顆又一顆瘦小的星?“瘦小的星比喻并象征人們對光明的微茫的希望。不僅太陽失去了,連“瘦小的星也被“一顆又一顆地吹落,可見“夜的黑暗沉沉、猖獗肆虐和冷酷無情。6、“寂寞地燃燒是什么意思?在尋求自由和光明的過程中,在周圍都是黑

8、暗的時候,只能燃燒自己去尋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獨,燃燒代表了犧牲。四、小結:同學們,有人說,一個聰明的民族,是敢于反思敢于自我正視的民族。朦朧詩潮就是對那場文化浩劫的沉痛反思,作為代表詩人之一的江河的詩作灌注了厚重的歷史感。?星星變奏曲?即是真正的對與光明的呼喚,溫順的靜穆中讓人體驗了咸澀的沉重,濃郁的詩情氣氛讓人輕松中心靈震動。雖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堅決的希望,對于身處逆境的個體,乃至民族,這種信念永遠是鮮亮的。五、作業(yè)設計:一、閱讀詩歌?帆?1、詩中之象,即作者筆下塑造的形象,可以是人、物、景,這些是詩的根本,因為作者必須借形象來說活,請分析?帆?的意象。帆蔚藍的海面霧靄茫茫,孤獨的帆兒閃著白

9、光!它到遙遠的異地尋找什么?它把什么拋棄在故土?吼叫的海風翻卷著波浪,桅桿的弓身在嘎吱作響唉!它不是要尋找幸福,也不是逃離幸福的樂疆!下面涌著清澈的碧流。上面灑著金色的陽光不安分的帆兒卻祈求風暴,仿佛風暴里有寧靜之邦!1意象是A 的 的帆。B 的大海, 海風, 浪。C 碧流, 陽光, 異地。2意象組合構成了三幅畫面,分別是 、 、 。2、詩之魂,詩人無論怎樣塑造人、物、景,都絕不單單是人、物、景,詩的意象是為詩魂效勞的,詩之魂,即作者的思想、情感、觀點、感情等。1請找出?帆?這首詩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話。2從這些話中你覺得作者塑造的“帆象征什么?三幅畫面象征什么?3、根據(jù)要求寫兩段話。每段話都要包括下面三個詞語,且不少于40個字。高山 溪流 大海1描繪一種情景。2表達一種感悟。參考答案:1、1孤獨 不安分 蔚藍 吼叫 翻卷 清澈 金色的 遙遠的2離鄉(xiāng)遠去 掙扎奮斗 享受寧靜2、1唉,它不是要尋找幸福,也不是要逃離幸福的樂疆。不安分的帆兒卻祈求風暴,仿佛風暴里有寧靜之邦!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