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飛揚的詩情14級_第1頁
第一單元飛揚的詩情14級_第2頁
第一單元飛揚的詩情14級_第3頁
第一單元飛揚的詩情14級_第4頁
第一單元飛揚的詩情14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單元 飛揚的詩情閱讀與欣賞沁園春·長沙【學習要求】1. 了解詞的相關知識,掌握欣賞詞的方法。2整體感知,明確上下闋所寫景物。3體會作者的感情,反復朗讀,讀出詩詞的韻味,培養(yǎng)詩詞鑒賞能力。4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內涵,領略作品所反映的時代精神?!緦W習重點、難點】學習重點:把握詞的主旨,領會詞作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學習難點:理解詞作中描繪的畫面與作品主旨之間的關系;品味語言?!緦W時安排】二學時第一學時:了解詩詞的知識;了解本詞的寫作背景;整體感知,明確上下闋所寫內容。第二學時:品味語言,感受詩詞的韻味,培養(yǎng)詩詞鑒賞能力;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內涵,領略作品所反映的時代精神?!緦W習過程】第一課時

2、主要任務:了解詞的知識;反復誦讀,把握上下闋所寫內容;著重分析上闕。一、課前學習(一)學法指導1.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疏通字詞,反復誦讀,初步了解詩詞的內容。2.通過圖書館、網絡或其他渠道,了解詞作創(chuàng)作的背景,結合詞作內容,體會其思想感情。3.仔細分析詩詞中描繪的畫面,從畫面的特點及其象征意義,理解其言外之意,把握作品的主旨。(二)嘗試練習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沁園春( ) 橘子洲( ) 攜來( )  崢嶸( ) 揮斥方遒( ) 浪遏飛舟( ) 百舸爭流( ) 寥廓( )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漫江碧透( )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 ) 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 )( )悵寥

3、廓( )( ) 誰主沉?。?)崢嶸歲月稠( )( )恰同學少年( )風華正茂( )揮斥方遒( )( )糞土當年萬戶侯( )( )浪遏飛舟( )3.詞,又稱 。詞最初稱為“ ”或“ ”,是配音樂的。后來逐漸跟音樂分離,成為詩的一種,所以有人把詞稱為“ ”。 詞根據(jù)長短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小令、中調、長調。一般認為:58字以內為小令,65990字為中調,90字以上為長調。詞有詞牌,又稱詞調。詞牌,是詞的格式的名稱。不同的詞牌,其段數(shù)、句數(shù)、韻律,每句的字數(shù)、句式、聲律,都有不同的規(guī)定。因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寫詞叫“填詞”,即按照詞牌的格式把詞填進去。本文“ ”是詞牌名,“ ”是題目。4詩歌按內容可分

4、為敘事詩和 ,從時間和形式上可分為古典詩歌和 。古典詩歌根據(jù)格律的要求可分為 和近體詩(今體詩);現(xiàn)代詩歌根據(jù)創(chuàng)作形式可分為 和新詩(1919年五四時期始創(chuàng)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詩體)。5詩歌的風格和主要流派:豪放和 。詩歌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有 、借代、擬人、象征等。6詩歌的意境是指 。“意”是指 ,“境”是指 。二、課堂探究(一)探究問題 1上下闋各寫了些什么(上下闋各寫了幾幅圖景)?上、下闋有什么內在聯(lián)系?2這首詞塑造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找出表現(xiàn)“我”的動作詞語,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3“立”字之前加個“獨”字起什么作用?詩人“立”在何時、何地?4深秋之際,獨自一人,面對滾滾

5、江水,杜甫看到了“無邊落木蕭蕭下”,白居易看到了“楓葉荻花秋瑟瑟”毛澤東看到了什么呢?找出作品中描繪的秋景,想一想作者在描寫這些景物時,視角有什么變化,看看它們在色彩、生氣、精神等方面有什么特點,這些景物給我們怎樣的啟示。5面對“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壯麗景色,詩人聯(lián)想到了什么?產生了什么問題?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二)課堂檢測閱讀下列文字,完成16題。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1 前三句點明了全詞所寫的時節(jié)是_,地點是_。2“看”涉及的范圍從第_句到第_句,這樣的詞在詩詞中稱為_。3

6、“看”所涉及的內容表明作者的視線是從_到_,自_而_,再從_到_,自_而_。4“萬類霜天競自由”中“萬類”指的是_。5上段中的對偶句是_。6詩詞講究煉字,如宋祁的詩句“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個“鬧”字寫盡了春天的勃勃生機,前人評為“卓絕千古”。沁園春·長沙上片中,錘煉得十分精彩的字是哪一項? ( )A立 看 染 爭 B染 爭 擊 翔C立 透 競 問 D看 流 擊 競(三)歸納總結歸納上闕所寫內容第二課時主要任務:分析下闋,把握作品主旨,品味語言。一、課前學習學法指導1反復誦讀,進一步了解詩詞的內容。2充分發(fā)揮聯(lián)想、想象,欣賞詩歌所表現(xiàn)的意境。3運用比較法、誦讀法來品味詩歌語言。二、課堂

7、探究1“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這兩句有何作用?其中“曾”和“憶”兩字在表達時間上有什么作用? 2“憶”字總領幾句?它們表現(xiàn)了哪些內容?3“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這一設問句與上闋末尾的設問句有什么內在聯(lián)系?4 全詞的詞眼是什么?5.這首詞的上闋主要寫了什么?描繪了什么景色?提出了什么問題?下闋主要寫了什么?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如何解決了問題?6.體會語言的準確優(yōu)美(1)試比較“鷹擊長空”與“鷹飛長空”的區(qū)別:(2)試比較“魚翔淺底”與“魚游淺底”的區(qū)別:(3)試比較“萬類霜天競自由”與“萬類霜天都自由”的區(qū)別:(二)課堂檢測閱讀下面詩句,完成(1)-(4)題。恰同學少

8、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道。/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1)“中流”的意思是 ;“遏”的意思是 。(2)“記”字領起的下文是 。(3)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段文字的大意。 (4)最后一句回答了一個什么問題? 三、歸納總結小結課文,完成下表:沁園春長沙上闕下闕主要內容主要 ,突出 的精神,自然地提出 的問題。主要 。通過 ,表現(xiàn) 。內在聯(lián)系上闋為景,下闋為情,借景抒情,景情合一。主 旨主旨: 思路:四、鞏固練習1. 下面加點字的音、形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廖廓(liáo kuò) 百舸(ké) 碧(

9、6;)透 橘(ú)子洲B蒼茫(cáng) 沉?。?#250;) 攜(xié)帶 競(jìng)自由C崢嶸(zhng róng) 遒(ú)勁 揮斥(chè) 歲月稠(chóu)D惆悵(chóu chàng) 遏(è)阻 激()揚 萬戶侯(ó)2下面加點的詞解釋都正確的一項是( ) A揮斥(奔放)方遒 悵(失意)寥廓 漫(滿)江B浪遏(阻止)飛舟 主(主宰)沉浮 鷹擊(搏擊)長空C百侶(僧侶) 激揚(激濁揚清) 萬戶侯(此指大軍閥,大官僚)D擊(擊打)水 崢嶸(不平凡) 歲月稠(

10、多)3下面對“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意思的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A在這寒冷的秋天,我看著湘江靜靜地向北邊的橘子洲頭流去。B我孤獨地立于寒冷的秋天,看著湘江向北流去,經過橘子洲頭。C在這深秋季節(jié),我獨自站在橘子洲頭,眼看滔滔的湘江,日夜不息地向北流去。D我獨自佇立于深秋,看著湘江繞過橘子洲頭,向北流去。4對詞的下闋中“糞土當年萬戶侯”中“糞土”用法說明正確的是( )A使動用法 B名詞活用一般動詞C意動用法 D名詞做該句主語5下面句子朗讀時停頓有誤的一項是( )A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B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C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D

11、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6對下列句子修辭手法說明錯誤的一項是( )A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夸張) B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反問)C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對偶) D糞土當年萬戶侯(比喻)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為單位,而是以行為單位。分行的主要根據(jù)是節(jié)奏,而不是內容。B詞是我國古代一種可以配樂歌唱、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又名長短句、詩余等。它始于隋唐,盛于宋。C古人按字數(shù)的多少把詞分為小令(58字以內)、中調(5990字)和長調(91字以上),沁園春長沙屬于中調。D“沁園春”是詞的詞牌,它規(guī)定了這首詞的字數(shù)、平仄、押韻等;“長沙”是這首詞的題目,它揭示了這首詞的主要內

12、容。8下列對“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詩句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表現(xiàn)了革命者對革命領導權的歸屬問題的深切關注。B這一設問實質上是向人們提出:掌握國家前途命運、人民命運的,究竟是軍閥,還是人民自己?C面對大千世界,作者思緒萬千,悲觀無奈。D通過詢問大自然的盛衰榮枯應該由誰主宰的問題,表現(xiàn)了詩人的博大胸懷和革命家的凌云壯志。9.對“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由江面上的風浪大,聯(lián)想到當時社會形勢的險惡。B指青年們游泳的技術都很高超,掀起的風浪把船都阻止住了。C暗示中國青年應投入到激流勇進的革命浪潮中去,擔負起主宰國家命運的重擔。D象征了當時青年意氣風發(fā),正強勁有力。10

13、.下面是對沁園春·長沙的賞析,選出分析不當?shù)囊豁棧?)A詞的上闋雖著重寫景,卻處處景中寓情。“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既是四周楓林如火的寫照,又寄寓著詩人火熱的革命情懷?!苞棑糸L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則是作者對自由解放的向往與追求。B詞的下闋雖著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處。如“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也可以說是一幅奮勇進擊、劈波斬浪的宏偉圖畫。C沁園春·長沙是以情為經線,景為緯線交織而成的。它不僅使我們得到欣賞壯麗秋景的藝術享受,也使我們從詩人昂揚熾烈的革命情懷中,汲取奮勇前進的信心和力量。D本詞“立”“看”等詞寫出江山的壯麗和“萬類”的自由自在,這些都是明寫;通過

14、“悵”“問”等詞暗寫國內外反動派的飛揚跋扈和廣大人民的災難深重,由此轉入寫游泳,激起革命者的歷史責任感。9. 閱讀訓練(一)閱讀下面詩句,完成14題??慈f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1)“漫江”的意思是: 。 “霜天”即: 。(2)總領下文的一個詞是: 。(3)這段文字描寫的具體景物有哪些? 答: 。(4)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哪個句子? 答: 。(二)簡答(3小題,每小題4分,共12分)(07年高考題)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慈f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15、?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1)這首詞的題目是什么?作者是誰?創(chuàng)作于哪個年代? (2)“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請具體分析?!皵y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中“曾”和“憶”在表達時間上有什么作用? (3)“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和“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這在詞中起什么作用?請具體分析。(三)這首詞的上闋的統(tǒng)領字是什么?該字統(tǒng)領了哪幾句?詞的下闋的統(tǒng)領字是什么?該字統(tǒng)領了哪幾句? 五、課后拓展閱讀下面的詞,完成14題。 清平樂六盤山 毛澤東

16、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1935年10月1聯(lián)系寫作時間,指出“不到長城非好漢”中的“長城”借指的是什么?2“何時縛住蒼龍”中的“蒼龍”是一種兇惡的動物,這里用來指什么?3摘出詞中寫景的句子。4這首詞在遣詞造句上有什么特點?試舉例說明。 【資料索引】 1911年,18歲的毛澤東來到長沙,開始了他在此地長達13年之久的求學和革命斗爭生活。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師讀書,常和同學在橘子洲一帶游覽游泳;1918年4月,與何叔衡創(chuàng)立了以改造中國和世界為奮斗目標的新民學會;五四時期,主編湘江評論,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

17、論文,引起了全國進步思想界的重視;1915年9月,詩人印發(fā)反袁稱帝的小冊子;1919年底組織和領導湖南驅逐軍閥張敬堯的運動。第一單元 飛揚的詩情閱讀與欣賞沁園春·長沙答案【學習要求】1. 了解詞的相關知識,掌握欣賞詞的方法。2整體感知,明確上下闋所寫景物。3體會作者的感情,反復朗讀,讀出詩詞的韻味,培養(yǎng)詩詞鑒賞能力。4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內涵,領略作品所反映的時代精神。【學習重點、難點】學習重點:把握詞的主旨,領會詞作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學習難點:理解詞作中描繪的畫面與作品主旨之間的關系;品味語言。【學時安排】二學時第一學時:了解詩詞的知識;了解本詞的寫作背景;整體感知,明確上下闋所寫內

18、容。第二學時:品味語言,感受詩詞的韻味,培養(yǎng)詩詞鑒賞能力;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內涵,領略作品所反映的時代精神?!緦W習過程】第一課時主要任務:了解詞的知識;反復誦讀,把握上下闋所寫內容;著重分析上闕。一、課前學習(一)學法指導1.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疏通字詞,反復誦讀,初步了解詩詞的內容。2.通過圖書館、網絡或其他渠道,了解詞作創(chuàng)作的背景,結合詞作內容,體會其思想感情。3.仔細分析詩詞中描繪的畫面,從畫面的特點及其象征意義,理解其言外之意,把握作品的主旨。(二)嘗試練習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沁園春(qìn ) 橘子洲(jú ) 攜來( xié )  崢嶸(zh

19、ngróng ) 揮斥方遒(qiú ) 浪遏飛舟(è ) 百舸爭流(g ) 寥廓(liáokuò )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漫江碧透( 滿 )百舸爭流( 大船 )鷹擊長空(搏擊 ) 魚翔淺底(本指鳥的盤旋,這里用來形容魚游得自由輕快 )萬類霜天(一切生物 )( 深秋 )悵寥廓( 原意是失意,這里用來表達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緒 )( 指宇宙的廣闊 ) 誰主沉浮(指事物盛衰、消長,這里指興衰 )崢嶸歲月稠(不平凡,不尋常 )( 多 ) 恰同學少年( 恰逢 )風華正茂( 風采才華正盛 )揮斥方遒(奔放 )( 強勁有力 )糞土當年萬戶侯(作動

20、詞用,意思是“視如糞土” )( 這里指大軍閥、大官僚 )浪遏飛舟( 阻止 )3.詞,又稱 長短句 。詞最初稱為“ 曲詞 ”或“ 曲子詞 ”,是配音樂的。后來逐漸跟音樂分離,成為詩的一種,所以有人把詞稱為“ 詩余 ”。 詞根據(jù)長短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小令、中調、長調。一般認為:60字以內為小令,6090字為中調,90字以上為長調。詞有詞牌,又稱詞調。詞牌,是詞的格式的名稱。不同的詞牌,其段數(shù)、句數(shù)、韻律,每句的字數(shù)、句式、聲律,都有不同的規(guī)定。因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寫詞叫“填詞”,即按照詞牌的格式把詞填進去。本文“ 沁園春 ”是詞牌名,“ 長沙 ”是題目。4詩歌按內容可分為敘事詩和 抒情詩 ,從時

21、間和形式上可分為古典詩歌和 現(xiàn)代詩歌 。古典詩歌根據(jù)格律的要求可分為 古體詩 和近體詩(今體詩);現(xiàn)代詩歌根據(jù)創(chuàng)作形式可分為 舊體詩 和新詩(1919年五四時期始創(chuàng)和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新詩體)。5詩歌的風格和主要流派:豪放和婉約 。詩歌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有比喻 、借代、擬人、象征等。6詩歌的意境是指 詩歌所描繪的客觀圖景(生活場景或自然景觀)與作者主觀思想感情融合而成一種藝術境界 。“意”是指 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境”是指 所描繪的具體景物和生活畫面,兩者一致,形成了詩的意境 。二、課堂探究(一)探究問題 1上下闋各寫了些什么?(上下闋各寫了幾幅圖景?)上、下闋有什么內在聯(lián)系?(獨立寒秋圖、湘江秋景

22、圖、崢嶸歲月圖)上闋主要寫景,寫眼前之景。即描繪了絢麗的的湘江深秋景色,突出“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精神,自然地提出蒼茫大地應該由誰來主宰的問題。下闋主要抒情。通過追憶往事,表現(xiàn)革命青年的戰(zhàn)斗風姿和遠大抱負。上闋為景,下闋為情,借景抒情,景情合一。上闋,詩人面對充滿蓬勃生氣之景發(fā)問誰主沉浮的問題;下闋,通過革命豪情的抒發(fā),藝術地回答上面的問題,即由革命青年以及站起來的全國人民來主宰這個世界。2這首詞塑造了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找出表現(xiàn)“我”的動作詞語,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立、看、悵、問、攜、憶、記 思路:這首詞的思路:由景到情,由實到虛,由眼前之景到追憶往昔的戰(zhàn)斗歲月,由自然情

23、趣到人生哲理。層層推進,步步深入?!罢l主沉浮”這一句是構思的樞紐,轉變的關鍵,起承上啟下的作用。3“立”字之前加個“獨”字起什么作用?詩人“立”在何時、何地?“立”字之前加副詞“獨”字,點明詩人一人獨游,為下面追憶和抒發(fā)感慨做好鋪墊?!昂铩眱勺直砻鳘氂蔚臅r間?!昂铩保瓷钋?。深秋有寒意,故名“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八字,點明獨游的地點和特定的環(huán)境。以上十二個字,把詩人獨立顧盼,意氣昂揚的形象烘托如畫,并為全詞奠定豪邁風格的基調。4深秋之際,獨自一人,面對滾滾江水,杜甫看到了“無邊落木蕭蕭下”,白居易看到了“楓葉荻花秋瑟瑟”毛澤東看到了什么呢?找出作品中描繪的秋景,想一想作者在描寫這

24、些景物時,視角有什么變化,看看它們在色彩、生氣、精神等方面有什么特點,這些景物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山、林、江、舸、鷹、魚:萬類,由遠景到近景,由仰視到俯瞰,生機勃勃,詩人在對大自然中萬類生物的激情關注中融入了自己對人生的積極追求,對家國命運的由衷關懷5面對“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壯麗景色,詩人聯(lián)想到了什么?產生了什么問題?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聯(lián)想到社會的動蕩和黑暗,產生了“蒼茫大地,誰主沉???”的問題,表現(xiàn)了詩人的博大胸懷和壯志凌云。(二)課堂檢測閱讀下列文字,完成16題。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慈f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

25、,誰主沉?。? 前三句點明了全詞所寫的時節(jié)是_秋天_,地點是_湘江中橘子洲頭_。2“看”涉及的范圍從第_1_句到第_6_句,這樣的詞在詩詞中稱為_領字_。3“看”所涉及的內容表明作者的視線是從_遠_到_近_,自_下_而_上_,再從_上_到_下_,自_下_而_上_。4“萬類霜天競自由”中“萬類”指的是_林;江;舸;鷹;魚_。5上段中的對偶句是_鷹擊長空,魚翔淺底_。6詩詞講究煉字,如宋祁的詩句“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個“鬧”字寫盡了春天的勃勃生機,前人評為“卓絕千古”。沁園春·長沙上片中,錘煉得十分精彩的字是哪一項? ( B )A立 看 染 爭 B染 爭 擊 翔C立 透 競 問 D看 流

26、 擊 競(三)歸納總結歸納上闕所寫內容上闋:描繪了絢麗的湘江深秋景色,突出“萬類霜天競自由”精神,自然提出了蒼茫大地應該由誰來主宰的問題。第二課時主要任務:分析下闋,把握作品主旨,品味語言。一、課前學習學法指導1反復誦讀,進一步了解詩詞的內容。2充分發(fā)揮聯(lián)想、想象,欣賞詩歌所表現(xiàn)的意境。3.運用比較法、誦讀法來品味詩歌語言。二、課堂探究1“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這兩句有何作用?其中“曾”和“憶”兩字在表達時間上有什么作用? 承上啟下,“曾”和“憶”兩字,表示從上闋舊地重游的描寫,開始轉入到對往昔生活的回憶。2“憶”字總領幾句?它們表現(xiàn)了哪些內容?總領八句。這八句,主要表現(xiàn)當時的時代特

27、點,革命青年的戰(zhàn)斗風姿和豪情壯志。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句,畫出了時代特征。往、昔:同義反復,都是指過去。對過去的歲月,詩人用“崢嶸”一詞來形容可謂絕妙。崢嶸:形容山勢高峻。這里指風云變幻,激烈斗爭的生活。湖南青年趕走軍閥趙恒惕一事便可見當時的歲月確實“崢嶸”。一個“稠”字,表明這樣激烈的斗爭是經常性的。對革命青年戰(zhàn)斗生活的回憶,寫得層次分明。第1層:“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赫敗!扒⊥瑢W少年”五字,點明這群革命者的相互關系以及年齡特征。風華正茂:風采煥發(fā),才華橫溢。這四字描繪了他們特有的氣質、秉賦。第2層:“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描繪青年們的精神狀態(tài)。他們意氣奔放,奮發(fā)有為。揮斥:奔放

28、。遒:本意為強勁有力,引申為奮發(fā)有為,百折不撓。第3層:“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边@三句描寫同學們的戰(zhàn)斗行動。他們評論國家大事,用文章批評污濁的事物,贊美美善的事物?!凹S土當年萬戶侯”,表現(xiàn)了對當時大官僚、大軍閥的蔑視。以上八句寫出了“憶”的具體內容。從幾個側面表現(xiàn)了青年們的戰(zhàn)斗生活,也抒發(fā)了詩人的革命情懷。3“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這一設問句與上闋末尾的設問句有什么內在聯(lián)系?這一設問句,是對上闋“誰主沉浮”問題的巧妙回答。它表明:國家民族的命運,乃至人世間的一切應該由我們這一群敢于“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熱血青年來主宰。這一設問句再次抒發(fā)了詩人以天下為己任的偉大抱負。

29、4 全詞的詞眼是什么?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這首詞的上闋主要寫了什么?描繪了什么景色?提出了什么問題?下闋主要寫了什么?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如何解決了問題?上闋主要寫景,寫眼前之景,描繪了絢麗的湘江深秋景色,突出了“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精神,提出了“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問題;下闋主要抒情,表現(xiàn)了作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并對上闋的問題作出了“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回答。6.體會語言的準確優(yōu)美(1)試比較“鷹擊長空”與“鷹飛長空”的區(qū)別:“擊”字寫出了雄鷹搏擊長空的豪邁,“飛”字則體現(xiàn)不出這種氣勢。(2)試比較“魚翔淺底”與“魚游淺底”的區(qū)別:“翔”字本用在鳥類上,用在這里

30、,寫出了魚的自由輕快;“游”字則很常見。(3)試比較“萬類霜天競自由”與“萬類霜天都自由”的區(qū)別:“競”字寫出了萬物都奮發(fā)自強、蓬勃發(fā)展的生機;“都自由“則只顯示了一種狀態(tài),不能體現(xiàn)這種競爭性。(二)課堂檢測閱讀下面詩句,完成(1)-(4)題。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道。/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1)“中流”的意思是 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遏”的意思是 阻止 。(2)“記”字領起的下文是 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3)用一句話來概括這段文字的大意。 回憶當年的戰(zhàn)斗生活 (4)最后一句回答了一個什么問題? 問蒼茫大地,誰

31、主沉浮 三、歸納總結小結課文,完成下表:沁園春長沙上闕下闕主要內容主要寫景,寫眼前之景,突出“萬類霜天競自由”的精神,自然地提出蒼茫大地應該由誰來主宰的問題。主要抒情。通過追憶往事,表現(xiàn)革命青年的戰(zhàn)斗風姿和遠大抱負。內在聯(lián)系上闋為景,下闋為情,借景抒情,景情合一。主 旨主旨:沁園春·長沙一詞通過對大好河山的描繪,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思慮,對往昔歲月的追憶,表達了詩人以天下為己任的偉大抱負、昂揚的革命斗志和豪邁的革命激情。歸納:這首詞的思路:由景到情,由實到虛,由眼前之景到追憶往昔的戰(zhàn)斗歲月,由自然情趣到人生哲理。層層推進,步步深入。“誰主沉浮”這一句是構思的樞紐,轉變的關鍵,起承上啟下的

32、作用。四、鞏固練習1. 下面加點字的音、形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D )A廖廓(liáo kuò) 百舸(ké) 碧(ì)透 橘(ú)子洲B蒼茫(cáng) 沉?。?#250;) 攜(xié)帶 競(jìng)自由C崢嶸(zhng róng) 遒(ú)勁 揮斥(chè) 歲月稠(chóu)D惆悵(chóu chàng) 遏(è)阻 激()揚 萬戶侯(ó)2下面加點的詞解釋都正確的一項是( B ) A揮斥(奔放)方遒 悵(失意)寥廓 漫(滿)

33、江B浪遏(阻止)飛舟 主(主宰)沉浮 鷹擊(搏擊)長空C百侶(僧侶) 激揚(激濁揚清) 萬戶侯(此指大軍閥,大官僚)D擊(擊打)水 崢嶸(不平凡) 歲月稠(多)3下面對“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意思的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C )A在這寒冷的秋天,我看著湘江靜靜地向北邊的橘子洲頭流去。B我孤獨地立于寒冷的秋天,看著湘江向北流去,經過橘子洲頭。C在這深秋季節(jié),我獨自站在橘子洲頭,眼看滔滔的湘江,日夜不息地向北流去。D我獨自佇立于深秋,看著湘江繞過橘子洲頭,向北流去。4對詞的下闋中“糞土當年萬戶侯”中“糞土”用法說明正確的是( C )A使動用法 B名詞活用一般動詞C意動用法 D名詞做該句主語5

34、下面句子朗讀時停頓有誤的一項是( C )A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B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C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D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6對下列句子修辭手法說明錯誤的一項是( B )A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夸張) B問蒼茫大地,誰主沉?。ǚ磫枺〤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對偶) D糞土當年萬戶侯(比喻)7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C )A詩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為單位,而是以行為單位。分行的主要根據(jù)是節(jié)奏,而不是內容。B詞是我國古代一種可以配樂歌唱、句式長短不齊的詩體,又名長短句、詩余等。它始于隋唐,盛于宋。C古人按字數(shù)的多少把詞分為小令(58

35、字以內)、中調(5990字)和長調(91字以上),沁園春長沙屬于中調。D“沁園春”是詞的詞牌,它規(guī)定了這首詞的字數(shù)、平仄、押韻等;“長沙”是這首詞的題目,它揭示了這首詞的主要內容。8下列對“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詩句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C )A表現(xiàn)了革命者對革命領導權的歸屬問題的深切關注。B這一設問實質上是向人們提出:掌握國家前途命運、人民命運的,究竟是軍閥,還是人民自己?C面對大千世界,作者思緒萬千,悲觀無奈。D通過詢問大自然的盛衰榮枯應該由誰主宰的問題,表現(xiàn)了詩人的博大胸懷和革命家的凌云壯志。9.對“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C )A由江面上的風浪大,聯(lián)想到當時社

36、會形勢的險惡。B指青年們游泳的技術都很高超,掀起的風浪把船都阻止住了。C暗示中國青年應投入到激流勇進的革命浪潮中去,擔負起主宰國家命運的重擔。D象征了當時青年意氣風發(fā),正強勁有力。10.下面是對沁園春·長沙的賞析,選出分析不當?shù)囊豁棧?D )A詞的上闋雖著重寫景,卻處處景中寓情。“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既是四周楓林如火的寫照,又寄寓著詩人火熱的革命情懷?!苞棑糸L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則是作者對自由解放的向往與追求。B詞的下闋雖著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處。如“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也可以說是一幅奮勇進擊、劈波斬浪的宏偉圖畫。C沁園春·長沙是以情為經線,景為緯線交

37、織而成的。它不僅使我們得到欣賞壯麗秋景的藝術享受,也使我們從詩人昂揚熾烈的革命情懷中,汲取奮勇前進的信心和力量。D本詞“立”“看”等詞寫出江山的壯麗和“萬類”的自由自在,這些都是明寫;通過“悵”“問”等詞暗寫國內外反動派的飛揚跋扈和廣大人民的災難深重,由此轉入寫游泳,激起革命者的歷史責任感。9. 閱讀訓練(一)閱讀下面詩句,完成14題??慈f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1)“漫江”的意思是: 滿江 。 “霜天”即: 深秋 。(2)總領下文的一個詞是: 看 。(3)這段文字描寫的具體景物有哪些? 答: 山、林、江、舸、鷹、魚 。(4)這段

38、文字的中心句是哪個句子? 答: 萬類霜天競自由 。(二)簡答(3小題,每小題4分,共12分)(07年高考題)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1)這首詞的題目是什么?作者是誰?創(chuàng)作于哪個年代?答: 題目是沁園春長沙(2分)。作者是毛澤東(1分)。創(chuàng)作于1925年(1分)。 (2)“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請具體分析

39、?!皵y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中“曾”和“憶”在表達時間上有什么作用? 從山上和江中描繪出充滿詩情畫意、生機盎然的秋色圖?!叭f山”指湘江兩岸岳麓山及附近山峰之多;“層林”寫樹林隨山巒層疊。“紅遍”、“盡染”寫漫山楓樹等,經秋霜打過,彷佛人工染紅的一樣壯美,色彩艷麗。“漫江碧透”,寫滿江清澈、碧綠;“百舸爭流”寫千帆競發(fā)、爭相行駛。(2分。主要意思說出就行。) “曾”和“憶”有承上啟下的作用,表示從上闕舊地重游的描寫,開始轉入到對往昔生活的回憶。(2分) (3)“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和“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這在詞中起什么作用?請具體分析。 前后呼應,“問蒼茫大地,誰主沉?。俊蓖ㄟ^詢問

40、大自然的盛衰榮枯應該由誰來主宰,實際上提出了中國革命的命運將由誰來承擔。(2分)“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藝術地回答了那些風華正茂、英氣勃勃,搏擊中流的革命青年,代表了國家與民族的希望,必將擔當起振興國家、民族的重任,表達了以天下為己任的偉大抱負。(2分) (三)這首詞的上闋的統(tǒng)領字是什么?該字統(tǒng)領了哪幾句?詞的下闋的統(tǒng)領字是什么?該字統(tǒng)領了哪幾句?“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五、課后拓展閱讀下面的詞,完成14題。 清平樂六盤山 毛

41、澤東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1935年10月1聯(lián)系寫作時間,指出“不到長城非好漢”中的“長城”借指的是什么?理想和目標(或陜北)2“何時縛住蒼龍”中的“蒼龍”是一種兇惡的動物,這里用來指什么?蔣介石反動派3摘出詞中寫景的句子。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4這首詞在遣詞造句上有什么特點?試舉例說明。通俗簡練,形象生動,富有表現(xiàn)力。“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自然質樸,無雕飾,卻形象鮮明,意蘊深遠。 【學后札記】【資料索引】 1911年,18歲的毛澤東來到長沙,開始了他在此地長達13年之久的求

42、學和革命斗爭生活。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師讀書,常和同學在橘子洲一帶游覽游泳;1918年4月,與何叔衡創(chuàng)立了以改造中國和世界為奮斗目標的新民學會;五四時期,主編湘江評論,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論文,引起了全國進步思想界的重視;1915年9月,詩人印發(fā)反袁稱帝的小冊子;1919年底組織和領導湖南驅逐軍閥張敬堯的運動。我國古典詩歌的發(fā)展與分類一、古代詩歌的發(fā)展歷史中國古典詩歌最早起源于民歌,勞動創(chuàng)造了詩歌。詩經 是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它收錄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詩歌作品篇,也被稱為“詩三百”。詩經按內容分為風、雅、頌,其中“風”為民歌,是其中的精華部分。詩經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是賦、比、

43、興。有人將“風、雅、頌、賦、比、興”歸納為詩經六義。詩經是我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光輝起點。 在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文人詩人和他在楚歌的基礎上創(chuàng)制的詩體,這就是屈原和楚辭。因楚辭的代表作是離騷,故楚辭也被稱為騷體詩。楚辭的特點:句子長短不一,形式靈活,多用“兮”字。“騷”還常與詩經中的“風”并稱為“風騷”,常用來代稱文學作品,或代表現(xiàn)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創(chuàng)作傳統(tǒng)。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第一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開創(chuàng)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的先河。離騷是其代表作。離騷是現(xiàn)存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政治抒情詩,也是一首浪漫主義的杰作。其作品還有九歌(九為虛數(shù),共十一篇)、天問、九章(九為實指)等。 代表兩漢詩歌的最高成就為樂府詩。樂府,最先是指漢朝的音樂機關,主要任務是搜歌辭,訓練樂工。魏晉六朝將樂府所唱的詩叫“樂府”,于是樂府由官府名稱演變成一種帶音樂性詩體的名稱。漢樂府最基本的藝術特色是敘事性。代表作孔雀東南飛。 孔雀東南飛是現(xiàn)存古代最早最長的一首敘事詩,是漢樂府民 歌發(fā)展的最高峰。它與北朝的民歌木蘭辭并稱為“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選自南朝徐陵所編的玉臺新詠,木蘭辭選自宋郭茂倩編輯的樂府詩集。 4魏晉時期,文人五言詩開始興盛。其代表是以三曹為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