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東坪中學生物小論文_第1頁
2015東坪中學生物小論文_第2頁
2015東坪中學生物小論文_第3頁
2015東坪中學生物小論文_第4頁
2015東坪中學生物小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附件二 東坪鎮(zhèn) 中心校2015年生物小論文評選匯總表 題 目 單 位作 者輔導老師聯系電話發(fā)酵食品DIY-饅頭東坪中學劉益師熊 養(yǎng)虎皮鸚鵡的收獲東坪中學羅陽 夏瑩138737668302015年安化初中生物參評小論文 發(fā)酵食品DIY饅頭 作者姓名: 劉益師 單位名稱: 東坪中學1402班 輔導老師姓名 熊 健 聯系電話:發(fā)酵食品DIY饅頭 以前,我自己也做過饅頭,但做的結果都不太理想。還記得我第一次做饅頭,因為放多了堿,所以導致最終做出來的饅頭是黃色的。第二次做的時候,也許是發(fā)酵粉放少了,也可能是發(fā)酵時間短了,亦或是發(fā)酵溫度低了,蒸出來的饅頭

2、又小又硬,就像“石頭”一樣。還有一次是因為蒸的太久了,饅頭表面都裂開了,吃起來也是硬邦邦的。這學期,我們在生物課上學習了發(fā)酵食品的制作,為此學校還將舉行發(fā)酵食品DIY品鑒會。因為有了書本知識,了解了發(fā)酵的原理,再結合我前幾次制作的經驗,這下我更有信心了。這不,今天我就和同學約好了到我家一起制作發(fā)酵食品饅頭。 我們先準備了面粉、發(fā)酵粉、砂糖、潔凈的筷子、潔凈(避免雜菌的污染)的容器若干等。 首先,把適量的面粉放進盆子里。準備一個碗,里面放入發(fā)酵粉(酵母菌)和溫水,混合攪拌。使其混合后再靜置幾分鐘。在面粉中間挖一個小坑,逐漸加入剛混合好的水,邊倒邊攪拌。 然后再放入少許的面粉在盆中,開始用力揉捏,

3、揉至面團上沒有小疙瘩,并盡量使面團內部無法起泡。在揉的過程中,要放入適量的食用堿(因為饅頭是發(fā)酵的,不放堿有酸味,堿還可以給饅頭增白)??墒钦f的容易,做起來卻不簡單。面團非常有彈力,我們輪流又是揉又是捏。可是怎么捏也捏不好。最后,還是找媽媽幫我們捏了一下才弄好。 捏好了之后,我們找來一個大塑料袋,套上去封好(避免雜菌污染)。再把它放在溫暖(適宜的溫度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長、繁殖與發(fā)酵)的被子里捂著,進行發(fā)酵。 大約3小時后,就發(fā)酵好了。整個面團發(fā)至原來的兩倍大,碰上去軟軟的。 把發(fā)好的面團放在案板上,揉捏一會兒,把它搓成圓柱形,用刀切好,切成方形的饅頭胚子。 接下來準備一個蒸鍋,下層放入適量的涼水

4、(能使饅頭均勻緩慢的受熱,從而更加蓬松柔軟)。上層的隔板上鋪一層紗布,中間要有一定的間隔。再將整理好的饅頭放在紗布上。蓋好鍋蓋后,就開始蒸饅頭。大概30分鐘后,就蒸好了。用手輕輕的壓上去,如果能夠馬上復原,說明已經蒸熟了。媽媽還說,蒸好后不要馬上就揭開鍋蓋,不然,饅頭會突然塌下去一塊。 饅頭蒸的又香又大,里面暄軟多孔(二氧化碳預熱膨脹所致)。一口咬下去,慢慢的咀嚼,淀粉在口腔中變成了麥芽糖,感覺甜甜的,也沒有酒味(酒精在蒸的過程中揮發(fā)了),還特別軟。 雖然,DIY的饅頭沒有外面店子里做得好。但自己做的吃起來就是放心健康一些。這次的體驗活動告訴我要學會珍惜糧食,不浪費每一顆糧食。當你吃上自己辛辛

5、苦苦做出來的美食,心里的幸福感和滿足感是無法言喻的。 這也告訴我,做任何事情都要細心,一點不小心就可能犯下大錯。在人生之路上,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悔改。當你遇到了失敗,不要氣餒、不要放棄。首先要想明白失敗的原因,再找找自身的缺點,努力想出解決的辦法,克服困難。 同時,通過本次發(fā)酵食品DIY體驗活動,更加激發(fā)了我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還培養(yǎng)了與人合作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實踐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真是一舉多得!2015年安化初中生物參評小論文 飼養(yǎng)虎皮鸚鵡的收獲 作者姓名: 羅陽 單位名稱: 東坪中學1512班 輔導老師姓名 夏瑩 聯系電話: 138737668

6、30 飼養(yǎng)虎皮鸚鵡的收獲暑假期間,爸爸經不住我的軟磨硬泡,終于在軍訓前夕為我買回來了一對可愛的虎皮鸚鵡幼鳥。為了將自己心愛的虎皮鸚鵡喂養(yǎng)好,我可是下了一番功夫:弄清楚自己買來的鸚鵡的品種、它們的生活習性及飼養(yǎng)的管理等。我通過上網得知,常見的虎皮鸚鵡有以下10種:原始種、灰翅種、蛋白石種 、派特、肉桂翅種、魚鱗種、珍珠、黃臉種、黃/白化種、華樂。其中原始種類根據其毛色又可分為原始紫羅蘭、原始亮綠、原始天空藍、原始橄欖綠四種。爸爸為我買來的正是原始種類中的原始亮綠。爸爸給我買的這種虎皮鸚鵡也叫嬌鳳、彩鳳、阿蘇兒、鸚哥等,屬于人工培育品種,原產于澳大利亞等地。經測量,它們倆體長在1618cm之間。身

7、體呈流線型,前額、臉部和頸部是黃色,頰部有紫藍色斑點。上體密布黃色和黑色相間的細條紋,黃綠色的腹部尤為招人喜愛。體表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尾羽綠藍色,虹膜白色,嘴灰色,腳灰藍色。雄鳥鼻包為淡藍色,雌鳥為肉色。它們原本棲息于林緣、草地等處,結群活動,有喙無齒,以植物種子、昆蟲等為食。怎樣伺候好這對小精靈呢?這成了我開學前的頭等大事。我首先為它們配備了一個小型電鍍的金屬籠飼養(yǎng),籠內設置有棲杠、吊環(huán),供鸚鵡玩耍?;\底設有抽屜式的沙盤(托糞板),便于清理糞便。我還上網查找資料,了解虎皮鸚鵡飼養(yǎng)的相關知識:應每天更換清潔飲水,每周清理1次糞便,夏季注意不要在強光下直曬鸚鵡。冬季應注意保暖,室內溫度應不低

8、于16。夏季溫度較高,一般在30 以上時要加強通風?;⑵W鵡喜歡吃帶殼的飼料,平時應以谷子、稗子、小米或雞蛋小米為主,每天應喂點青菜,牡蠣粉或骨粉作為常備飼料(也可在籠內放一個整塊的墨魚骨任其啄?。?。經過一段時間的飼養(yǎng)觀察,我發(fā)現虎皮鸚鵡飼養(yǎng)還是挺簡單的,它們不挑食,耐粗飼料,體質強壯,不易生病,虎皮鸚鵡上嘴具鉤,強壯有力,喜歡啃咬,可以粗放管理。經過二個多月的細心觀察與實際喂養(yǎng),我越來越可是得心應手了。這一對可愛的虎皮鸚鵡,在我們一家人的精心喂養(yǎng)下,體型大了一圈,身體也更為結實了,鳴叫聲更加響亮了。每當我走近它們時,就聽到它們在籠內發(fā)出歡快的鳴叫聲,看到它們在籠內飛來撲去樣子,我也感到由衷的喜悅。經過喂養(yǎng)鸚鵡這件事,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情,僅憑一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