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漢語(知識點)_第1頁
古代漢語(知識點)_第2頁
古代漢語(知識點)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古今詞義得異同一、古今詞義異同得對應情況(1)古今詞義基本未變 名詞:天、地、草、木、山、川、人、手、耳、刀、馬、牛、羊 動詞:出、入、起、坐、笑、罵、學、問、變等 形容詞 :大、小、長、短、輕、重、方、圓、白、黑、 數詞:一、二、三、四、 注意:這種詞屬于基本詞匯。保證了漢語得繼承性與穩(wěn)定性。 基本詞匯得詞義基本不變 ,但并不意味著沒有一點變化。(2)古今詞義基本不同1、舊詞得死亡 原因:歷史事物得消亡 膢 社會觀念得改變、被別得詞語所取代 倡優(yōu) 演員、藝人 注意 :古今詞義得演變 ,就是指一個詞得意義從古到今得發(fā)展變化。 這跟 “詞義得 引申”不完全相同。“詞義得引申”著重討論一個

2、詞得各種各樣得意義就是怎樣 演變出來得?!肮沤裨~義得演變”則著重于討論 一個詞由古到今詞義上有無變化 或發(fā)生了什么樣得變化。(3)漢語中大多數得詞古義與今義既有聯系又有差別史記·商君列傳 :“孝公既見衛(wèi)鞅 ,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 ,弗聽?!?打瞌睡泛指所有得睡覺韓非子 :“人有酤酒者 ,為器甚潔清 ,置表甚長 ,而酒酸不售?!?賣掉(賣得結果 )賣得行為左傳·蹇叔哭師 :“穆公訪諸于蹇叔。 ” 咨詢 (事)探訪、拜訪 (人)二、古今詞義變化得類型(一)詞義范圍得變化所謂詞義范圍得變化 ,就是就一個詞新舊義位得比較而言。 一般認為 ,詞義范圍得變化有三種情況 :1. 擴大:意

3、義由下位義變成了上位義。禮記·曲禮下 :“公侯有夫人 ,有世婦 ,有妻 ,有妾?!?諸侯之妻 自己及她人得妻子2、縮小 :意義由上位義變成了下位義。戰(zhàn)國策 :“父母聞之 ,清宮除道?!?泛指居處、房屋 帝王得殿堂、居室論語·子路從而后 :“子路從而后。遇丈人 ,以杖荷蓧對老年男子得尊稱 岳父周易·系辭上 :“二人同心 ,其利斷金?!?泛指金屬 專指黃金。3、轉移:詞得意義由一個范圍轉到了另外一個范圍。(詞義轉移 :指詞義由古義發(fā)展到今義 ,反映得對象從某一事類轉移到另一事類 ,兩 事類間雖有聯系 ,但彼此之間無類屬關系。 )后漢書·劉般傳 :“官顯職閑

4、,而府寺寬敞。” 鴻臚寺 白馬寺(二)詞義得輕重與感情色彩不同1、詞義輕重變化 恨:報任安書 :“而長逝者魂魄私恨無窮。 ” 漢書·蘇武傳 :“子為父死亡所恨。 ”“恨” 表示遺憾、不滿 ,古義輕 ,今義重。誅:說文誅 ,討也。 “口誅筆伐” “恨”表示聲討、譴責 ,古義輕 ,今義重。2、詞義感情色彩得變化搜神記 :“長安中謠言曰 :見乞兒 ,與美酒,以免破屋之咎。'” “謠言” 表示民間得歌謠諺語 ,感情色彩就是中性得 ,現在就是貶義得。 報任安書 :“下流多謗議?!眻髮O會宗書 :“下流之人 ,眾毀所歸。 “下流” 表示地位或者處境低下 ,感情色彩就是中性得 ,就是貶義得。

5、三、掌握詞得古義得手段1、從語境分析 秋聲賦 :“童子莫對 ,【垂頭】而睡?!?左傳·莊公十年 :“【一】鼓作氣 ,再而衰 ,【三】而竭?!?、從成對使用得反義詞、同義詞上分析 “貧富”、“窮達”、“覺醒”、“寒暄”、“宮室”、“臣虜”3、從今語中保存得古詞古義上去考察 ,從成語中去考察 “城門失火 ,殃及池魚”中得“池”就是古義“護城河”得意思。 “若即若離”中得“即”就是古義“接近 ,走近”得意思。 “呼天搶地”中得“搶”就是古義“觸、碰”得意思。 “口誅筆伐”中得“誅”就是古義“責討”得意思。 “并行不悖”中得“?!本褪枪帕x“違反”得意思。 “饒有風趣”中得“饒”就是古義“富裕

6、”得意思。 “舉世無雙”中得“舉”就是古義“全”得意思。 “慷慨激昂”中得“慷慨”就是古義“意氣奮發(fā)”得意思。第二章 詞得本義與引申義一、詞義得引申 :詞義從一點出發(fā) ,沿著不同得方向 ,向相關得方面延延伸而產生一系列新義 ,這個 過程就叫做引申。二、分析詞得本義與引申義得原因 :可以以簡馭繁第掌握詞義 ,抓住本意順藤摸瓜分析引申義 ,往往會事半功倍。三、分析本義得方法1、析形釋義2、考察本義得方法考核文獻四、詞義引申得規(guī)律(1)由具體到抽象道:本義指道路。周道如砥 ,其直如矢。詩經·小雅·大東引申為 (達到某一目得得 )抽象得途徑、方法。交鄰國 ,有道乎?孟子·

7、梁惠王上 ) 再引申為抽象得規(guī)律、道理。臣之所好者道也 ,進乎技矣。莊子·養(yǎng)生主(2)由個別到一般雄、雌 :本義指雄鳥與雌鳥 ,專指鳥類而言。說文 :“雄,鳥父也。雌 ,鳥母也?!?誰知鳥之雌雄。詩經·小雅·正月 引申為泛指所有動物 ,雙兔傍地走 ,安能辨我就是雄雌?木蘭辭(3)由實詞到虛詞 ,即實詞得虛化以 :本義為任用、使用 ,就是動詞。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屈原涉江 ) 后引申虛化為介詞 ,意思為憑、用等。以家量貸 ,而以公量收之。左傳·昭公三年五、詞義引申得方式1、輻射式引申 竹則筍苞抽節(jié)。 (左思吳都賦 )竹節(jié) 其于木也 ,為堅多節(jié)。周易&#

8、183;說卦木節(jié)、草節(jié) 彼節(jié)者有間 ,而刀刃者無厚莊子·養(yǎng)生主關節(jié) 寒暑易節(jié) ,始一反焉。列子·湯問季節(jié)、節(jié)氣 每聞琴瑟之聲 ,則應節(jié)起舞。 (蒲松齡促織節(jié)奏、節(jié)拍 時窮節(jié)乃見。 (文天祥正氣歌氣節(jié)、節(jié)操 長幼之節(jié) ,不可廢也。論語·微子禮節(jié) 強本而節(jié)用 ,則天不能貧。荀子·天論節(jié)約 (蘇武)杖漢節(jié)牧羊 ,臥起操持 ,節(jié)毛盡落。漢書·蘇建傳 旌節(jié)、節(jié)杖2、遞進式引申 朝:早晨朝見朝拜朝廷朝代 兵:兵器士兵軍隊戰(zhàn)爭軍事 表 :毛朝外得皮上衣 外衣外表標志五、考察本義與引申義得關系時要注意得問題 :、字音得變化。 如 :朝 zhocháo

9、,騎 qíjì 、 字形得變化 。 如:何荷 ,解懈,樹豎 第三章 漢字一、漢字得構造六書 “六書”理論含義 :“書” ,在古代指寫字 ,也指寫下得字 ,“六書”就就是“六種字類”得意思。 “六書”得名稱最早見于周禮 ?地官 ?保氏。周禮 ?地官 ?保氏:“保氏掌諫王惡 ,而養(yǎng)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 :一曰五 禮,二曰六樂 ,三曰五射 ,四曰五馭 ,五曰六書 ,六曰九數?!?歷代學者 ,一般都采用許慎得名稱 ,班固得次序 ,即: (一)象形;(二)指事;(三)會意;(四)形聲;(五)轉注;(六)假借。 這就是因為班固得秩序比較符合文字發(fā)展過程 ,許慎得名稱解釋比較具體。 四體

10、二用 :六書之中 ,真正與漢字形體結構有關得只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書。轉注、 假借二書 ,只就是用字方法。這就就是通常所說得“四體二用。 ” 【許慎“六書”內容 1】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 ,日月就是也。1、象形字通常只用于表示有一定形體可像得名詞。如日、月、止等2、判斷象形字得兩個條件 : 第一、字形具有鮮明得物體象形性 ; 第二、它所代表得意義內容就是指向具體得 ,有形可象得客觀之物 【許慎“六書”內容 2】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 ,上下就是也。1、指事字分為兩類 : 一就是純粹符號得指事字 :上 下 ; 二就是在象形得基礎上增加指事符號 :本 末 朱2、代表一種事情或一種抽

11、象得概念。 指事字與象形字得區(qū)別 :1、象形字具有鮮明得物體象形性 ,字得每一部分筆畫都與物體形狀直接相關 而指事字存在有某種指示性得標志符號。2、象形字所代表得內容基本就是具體實在得客觀物體 ; 而指事字所代表得內 容大多就是一些抽象得概念。 “日”就是象形字 ;“旦“就是”指事字。 【許慎“六書”內容 3】 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揮 ,武信就是也。 同體會意 :從 眾 北 林 森 炎 淼 異體會意 :獲 射 莫 朝 寒 【許慎“六書”內容 4】 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 ,令長就是也?!?含義:用一個同音字當作記音符號來記錄一個詞。 例如 ,其、我 焉1、假借得原則就是假借字與被借字之

12、間沒有意義上得聯系。 2、假借得條件就是假借字與被借字之間語音相同或相近?!驹S慎“六書”內容 5】 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授,考老就是也。 (爭議最多) 一派主張形轉。以南唐徐鍇與清代江聲為代表。認為“類”就就是部類 ,就就是說文得 540 部;“首”指某一類字所從得部首。 徐鍇認為同部而義近得字都就是轉注 ,江聲認為同部首得字都就是轉注字。 一派主張義轉。以清代得戴震、段玉裁為代表。 認為凡可以互訓得字都就是轉注字。 如 :橋 說文“水梁也”。 梁,說文“水橋也”。 一派主張聲轉。以章太炎為代表。強調聲音認為考、老、壽都屬于幽部 ,同一聲類 ;最初產生得字就是老 ,就是它們得 語根,凡意義

13、相同或相近得同一語根得字就就是轉注字?!驹S慎“六書”內容 6】 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 ,江河就是也 要點:1、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以事為名 ,謂半義也 ;取譬相成,謂半聲也”。 形聲字=義符(形符) +聲符(上古音)2、形聲字就是合體字。 形聲字與會意字得區(qū)別在于 : 會意字得形體中沒有表音得結構成分 ,而形聲字得形體中卻包含有表音得結構成 分。說文 ?刀部下 :刻:從刀亥聲初:從刀從衣【比較特殊得形聲字】1、省聲字 :為了書寫方便或構形美觀 ,造字時候省掉了聲符一部分。 家:從宀豭省聲恬:從心甛 (甜)省聲 疫:從疒( chuáng),役省聲。珊:從玉,刪省聲2、省形字 :

14、 為了書寫方便或構形美觀 ,造字時候省掉了形符一部分。 弒:從殺省 ,式聲。屐:從履省 ,支聲。3、亦聲字 :會意兼形聲字。特點 :構形得各個部件在意義上有聯系 ,一個部件同時充當聲符。 授 :從手從受 ,受亦聲 娶 :從女從取 ,取亦聲婚 琀 忘 婢 政注意 :亦聲字往往就是詞義引申后得后起字?;杌槎?、漢字得構造聲符、形符、部首1、形聲字 =義符(形符) +聲符如 :尃從寸甫聲溥從水尃聲薄從艸溥聲礡從石薄聲 (兩個部分 )錦、欽金就是聲符釗、到刀就是聲符問、門門就是聲符篤、筑、竺竹就是聲符 形符與聲符不能按自然結構分析例如:“雖” =“雖”與“隹” (從表面上 ) 錯“雖” =“蟲+唯對形符

15、表意功能 :題、頂、顏、頰、頸、頓 與“頭”有關 形聲字得形符與本義之間得關系就是靈活多樣得 ,并沒有固定得模式 如 :妹、姑、姨 ,表示親屬稱謂 ;婚、姻、娶、嫁 ,表示婚姻 ;妊、娠、娩 表示懷孕生育 ; 嬌、好、嫵、媚 ,表示體態(tài)美好 ; 嫉、妒、妖、表示丑惡得品德 ; 奸、婬、婪表示丑惡得行為 ; 奴、婢、妃、媵 ,表示身份地位。 反映了中國婦女社會地位得變化以及男女不平等得封建社會現實。1、形符可以直接示意 ,也可以提示范圍?!柏悺薄敖稹?、有些形符意義關系密切 ,可以相互替換 ,造成異體字。3、有些意符隨著社會發(fā)展已經失去了意義。2、聲符得表音、表意功能 形聲字得聲符具有粗略得表音

16、作用 ,這就是判斷一個合體字就是否形聲字得重要 標志。如:“進” :井聲“逐” :從辵從豕3、部首:【含義】最早就是許慎提出來得 ,她在說文解字中把形旁相同得字歸在一起 稱為部 ,每部把共同所從得形旁字列在開頭 ,這個字就稱為部首 ,部首就標示著該 部字得本義所屬得意義范疇。文字學得部首義符 ; 檢字法得部首聲符及義符。一般來說部首就就是義符。分析形聲字 ,掌握部首就是簡便有效得方法。 如以“心(忄、小丶 )”得字大都與人得思想、性情、品行、主觀意識等心理現象 有關 ,如 : 忘、志、忠、懇、慈、憨、意、思、念、愁、悲、恕、忍、怒、怠、恐、想、愿、 戀、慰;悟、悔、悅、懼、驚、惦、慌、憐、憚、

17、怡、愉、恬、忡、怖、惱、懷 ;但就是隸書之后 ,字體發(fā)生了很大得變化 ,后世通用部首就是檢字法原則得部首。 如: 所,從斤戶聲 ,本義就是伐樹得聲音。說文歸斤部 ,能反映它得本義。辭海 歸戶部 ,就是以聲符為索檢字得依據。我們分析字形結構 ,必須根據文字學原則得部首。三、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1. 古今字【含義】同一個詞在不同得時代用不同得字來表示 ,就形成古今字 (區(qū)別字、后起 字 ),在前得叫“古字” ,在后得叫“今字”。古今字得古字與今字在意義上得聯系 :莫暮 昏婚 A、同源分化得古今字古字與今字有意義上得聯系 :要腰 B、同音假借得古今字古字與今字無意義上得聯系 :其箕 古今字形成得原

18、因 :( 1)古字假借為其她用途 ,又為它得本字造今字。如 :隊墜 或域 匡筐( 2)古字用于表示引申義 ,又為它得本義造字。如 : 州洲 益溢 原源 丞拯( 3)古字用于表示本義 ,又為它就是引申義造字。如 : 家嫁 解懈 士仕 支肢 (4)古字用于表本義 ,又為它得假借義造字。如 :辟(法律 )避、僻、譬、 開、劈2. 異體字【含義】 兩個或兩個以上得漢字完全同音同義 ,就叫做“異體字”。 異體字就是因為不同得時間與地域造字而形成得。異體字形體上得分歧 : 會意字與形聲字得分別凴憑、嶽岳、淚淚、巖巖 意符不同得異體字詠詠、睹覩、嘆歎、駆敺、雁鴈聲符不同得異體字線線、煙煙、時峕、蚓螾 意符聲

19、符都不同得異體字剩賸 變換各種成分得位置慙慚、與咊、鵝騀鵞、襍雜 有三種情況不能認為就是異體字 :其一、意義相近 ,后代讀音相同 ,古音不同得字。如 :置寘 其二、自古就音同 ,但意義廣狹不同得字。如 :游遊、酤沽 其三、偶爾通用得字 (用字時得通假字 )。如 :剝撲、蚤早 古今字與異體字得區(qū)別 : 古今字得產生有時間得先后 ,今字 (后起字 )產生以后 ,它所分擔得意義只就是古字 得一部分 ,所以古字與今字得意義與用法都就是不能完全互相替代得。比如“反” 與“返” 異體字得產生雖然也有時間得先后問題 ,但它們得表義功能就是完全相同 ,在任何 情況下都就是可以互相替代得。比如“跡”與“跡” 。

20、3. 繁簡字【含義】一個字得繁體與簡體字合稱為“繁簡字” 。 漢字形體得繁簡問題自古就存在。如今通行簡化字得來源 :1、歷代得簡體字或俗體亂、體、寶2、解放區(qū)與解放后人民創(chuàng)造得簡化字隊、階、擊、講、幣3、同音代替丑 (醜)、里 (裏)、斗 (斗閗)、發(fā) (發(fā)髮)、谷 (谷穀) 4草書楷化書、為、偉、樂、東 5.古字或者筆畫簡單得異體字與通用字云、禮、棄、無、個、氣 關于繁簡字必須注意得幾個問題 : 同形字 有些簡化字跟古書上得某些字得字形完全相同 ,但實際上就是讀音與 意義都不相同得兩個字 ,形體相同純屬巧合。臘臘 臘 本義知國君在年終用臘品祭祀祖先。 臘 本義指小動物得整體干肉。 同音字代替

21、 后後 “后”原表示君主 ,簡化字用“后”代替“後” ,兼表兩 個字得功能。 兩字共簡為一形鐘鐘 (鐘鼓),鍾(一種容器 )獲獲 (獵獲),穫(收穫)復復 (反復 ),複(復雜)第四章 詞序【含義】詞序又叫語序 ,就是詞語在句子中得前后次序。詞語在句子中得語法功 能主要靠詞語得組合順序來表現。漢語得詞序歷史上比較固定 ,從古到今沒有太大得變變化化?;敬涡驗?: (定語)+主語 +狀語+謂語 +<補語 >+(定語)+賓語古代漢語中也有一些特殊詞序 ,主要就是賓語前置與定語后置兩類 ,還有行為數 量表示法。一、賓語前置(定語)+主語+狀語+謂語+補語+賓語 (定語)+主語+狀語 +賓

22、語 +謂語+補語(一)疑問代詞做賓語 ,賓語前置語法條件 : 全句就是疑問句或者反問句。賓語就是疑問代詞。 疑問代詞詞有三類 : 指人得:誰、孰;指物得 :奚、曷、胡、何 ;表示處所得 :安、焉。如:公曰 :“寡人有子 ,未知其誰立焉?”彼且奚適也君何患焉 ?(左傳·鄭伯克段于鄢 ) 如動詞前有助動詞 ,賓語一般要前置于助動詞之前。如 :臣實不才 ,又誰敢怨? (左傳·成公二年 ) 疑問代詞作介詞得賓語時 ,也要前置。如 :先生何以教寡人? (戰(zhàn)國策·范雎說秦王 ) 何以=以何,用什么。(二)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 ,賓語前置語法條件 :全句必須就是否定句。賓語必須就

23、是代詞。所謂否定句就是指含有否定副詞“不、未、毋 ( 無)”或無定指代詞“莫”得句子。 如;子不我思 ,豈無她人 ?(詩經·鄭風·褰裳 ) 然而不王者 ,未之有也。 (孟子·寡人之於國也 ) 否定句中代詞賓語前置得規(guī)則不太嚴格 ,前秦古籍中就有例外。如 : 有事而不告我。 (左傳·襄公 28 年) 諸侯莫違我。 (管子·封禪 )這說明從先秦開始 ,否定句中得代詞賓語已經從前置向后置發(fā)展。(三)賓語用代詞復指 ,賓語前置語法條件 :用代詞“就是”、“之”等復指賓語。 如 :姜氏何厭之有 ?(左傳·鄭伯克段于鄢 ) 這種賓語前置 ,還常在

24、前置賓語之前加上 “惟(唯)”字,構成“惟(唯)就是 (之)” 得格式 ,強調賓語得作用更加得明顯。如:1、率師以來 ,唯敵就是求。 (左傳·宣公十二年 )2、父母唯其疾之憂。 (論語·為政 ) 現代漢語成語中還殘留著這種賓語前置得痕跡。如 :唯利就是圖 惟命就是聽(四)無標志得賓語前置出現原因 : 賓語前置就是上古漢語詞序在文言語言中得遺留。有人認為早期漢語得詞序應就是 :主語賓語謂語 賓語前置就是為了強調突出賓語。二、定語后置1、“中心詞之定語者”如 :馬之千里者 ,一食或盡粟一石。2、“中心詞定語者”如 :村中少年好事者 ,馴養(yǎng)一蟲。 (促織 )3、“中心詞之定語”如

25、 :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者乎!4、“中心詞 +而+定語 +者”如: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 ,四海之大 ,有幾人與?三、行為數量表示法現代漢語表示行為數量 ,一般就是把數詞與動量詞構成得數量詞組放在動詞得后 面作補語 ,如“瞧兩遍”、“踢三腳”。而古代漢語中卻不就是這樣得。一般得方法 :將數詞直接放在動詞之前作狀語表示行為數量。 與現代得差別 :不用動量詞。 數詞得位置在動詞之前。如:又與之遇,七遇皆北。 (左傳?文公十六年 )第五章 古漢語主要句式一、古代漢語得判斷句(一)古今判斷句得主要區(qū)別如:我們就是中國人。陳勝者,陽城人也。 (史記·陳涉世家 ) 古代漢語判斷句中得“者

26、” 、“也”就是否等于現代漢語得判斷詞“就是” 。 古代漢語判斷句得特點主要有二 : 一就是在通常情況下判斷句得謂語就是由名詞、代詞或名詞短語來充當,不用系詞“就是”。二就是在句尾用語氣詞“也”幫助判斷。(二)古代漢語句得基本形式1、主語 +謂語 +也董狐 ,古之良史也。 (左傳?宣公二年 )2、主語 +者+謂語 +也 大弓者 ,武王之戎弓也。 (左傳?定共八年 )3、主語 +者 +謂語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老子?三十一章 )4、主語 +謂語 就是炎帝之少女。 (山海經·北山經 )(三)古代漢語得否定判斷句今京不度 ,(京)非制也。 (左傳 ?隱西元年 )(四)關于判斷句

27、需要注意得幾個問題1、“就是”字在先秦一般都不就是作為判斷系詞出現得 如 :吾不能早用子 ,今急而求子 ,就是寡人之過也。2、用“為”得句子絕大多數就是敘述句 如:余為伯鯈 ,余而祖也。 (左傳 ?宣公三年 ) “為”就是一個普通得動詞 ,有“作為”、“成為”、“算就是”等含義 ,不就是判斷 詞。即使用在判斷句中 ,可以按現代漢語中得“就是”去理解 ,也就是普通動詞在 判斷句中得運用 ,不能算就是判斷句。3、“乃、誠、則、亦、皆、即、必、 ”與“維、惟”等詞常用於判斷句得謂語之 前 ,它們都不就是判斷系詞 :前者屬于副詞 ,后者屬于語氣詞。 如:梁父即楚將項燕。 (史記 ?項羽本紀 )(五)古

28、代漢語判斷句得表達功能1、表示類屬關系 如:陳勝者,陽城人也。 (史記·陳涉世家 )2、表示等同關系 如:子之所慎:齊、戰(zhàn)、疾。(論語·述而 )(六)判斷句得活用1、表示比喻 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荀子·王制 )2、表達條件、目得等邏輯關系 如:夫戰(zhàn),勇氣也。 (左傳·莊公十年 )3、表示因果關系如:良庖歲更刀 ,割也。 (莊子·養(yǎng)生主 )二、古代漢語得被動句(一)語義上表示被動得句子 無形式標志得被動句或意念 (意義)被動句 : 兵挫地削 ,亡其六郡。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 (二)古代漢語被動句式得主要類型 1、“于

29、”字句受事主語 +謂語動詞 +於 +行為主動者 (受事主語 + 被+行為主動者 +謂語動詞 )如:志乎古,必遺乎今。 (韓愈答李翊書2、“為”字句 (包括“為所”句式 ) 受事主語 +為 +(行為主動者 )+(所)+謂語動詞 如:父母親族,皆為戮沒。 (戰(zhàn)國策·燕策三 )3、“見”字句受事主語 +見+及物動詞 +(于+施事者 ) 如:盆成括見殺。 (孟子 ?盡心下 )4、“被”字句 今兄弟被侵 ,必攻者廉也 ;知友被辱 ,隨仇者貞也。三、古代漢語常見得習慣句式1、如(若、奈)何“把怎么樣”、“對怎么辦” “怎么辦”、“怎么樣” “為什么”“怎么能” (做狀語時 ) 如:一薛居州 ,獨

30、如宋王何 ?(孟子?滕文公下 )2、孰與 (“孰若”、“孰如”、“何與”、“何如”、“奚與”、“奚 若”等 )“某同某相比 ,誰(哪一個 )怎么樣” 如: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史記 ?廉藺列傳 )3、何所“所得就是什么” 或 “什么”。 如 :賣炭得錢何所營? (白居易賣炭翁 )4、何(奚)以為 “要干什么”、“哪里用得著”、“為什么要” 如: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 (莊子 ?逍遙游 )5、不亦乎 “(難道)不就是嗎”、“豈不 (就是)嗎” 如:民以為大 ,不亦宜乎? (孟子 ?梁惠王下 )6、“得無乎 (耶)”“恐怕 /莫非吧?” 、“能夠沒有嗎?” 如: 日飲食得無衰乎? (戰(zhàn)國策 ?趙

31、策 )7、“無乃乎”“恐怕吧?”、“豈不就是嗎” 如:若以不孝令于諸侯 ,其無乃非德類也乎? (左傳 ?成公二年 )8、“何之有、 “何有” 、“何之為”“有什么呢” 、“有什么困難” 、“有什么關系” 如:宋何罪之有? (墨子 ?公輸第六章 詞類活用一、詞類活用得含義及與兼類詞得區(qū)別1、定義 :在古代漢語里 ,有些詞可以按照一定得語言習慣靈活運用 ,在句子中臨時 改變它原來得語法功能 ,具備另一類語法功能與詞匯意義 ,這種現象我們稱之為 “詞類活用”。2、區(qū)別: 詞類活用 :臨時改變詞原來得語法功能活用 兼類詞 :一個詞兼有兩種或兩種以上得詞性。二、使動用法(一)動詞得使動用法1、定義:即謂

32、語動詞具有“使賓語怎么樣”得意思。 用動賓式得結構去表達兼語句式得內容。主要包括動詞、形容詞、名詞得使動用法等。 2、不及物動詞得使動用法動詞得使動用法多見于不及物動詞 ,不及物動詞如果帶有賓語 ,一般為使動用法。 如: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保ㄕ撜Z·先進 ) 不及物動詞用為使動用法時 ,后面得賓語可以省略。如 :養(yǎng)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 (荀子·天論 ) “病”即“病之” ,“使之生病”得意思。3、及物動詞得使動用法 古代漢語及物動詞用如使動得情況比較少見。及物動詞本來帶有賓語 ,在形式上與使動用法沒有什麼區(qū)別 ,區(qū)別只在意義上。使 動得賓語不就是動作得接受者 ,而就是主語所代表得人物使它具有這種動作。4、名詞得使動用法即在主語得作用下 ,謂語使賓語成為 (或具有 )它自身所代表得人或事物。 如:天子不得而臣 (之)也,諸侯不得而友 (之)也。(劉向新序 ?節(jié)士 )(三)意動用法即謂語動詞具有“認為 (以為 )賓語怎么樣”得意思。 意動用法僅限于形容詞與名詞得活用。1、形容詞得意動用法 含義:主語主觀上認為賓語具備這個活用得形容詞所表示得性質或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