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jié) 主要自然災害形成與分布_第1頁
第二節(jié) 主要自然災害形成與分布_第2頁
第二節(jié) 主要自然災害形成與分布_第3頁
第二節(jié) 主要自然災害形成與分布_第4頁
第二節(jié) 主要自然災害形成與分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1 1)概念:)概念:1.1.熱帶氣旋熱帶氣旋一一. .熱帶氣旋、干旱、寒潮等氣象災害熱帶氣旋、干旱、寒潮等氣象災害(2 2)形成條件)形成條件有廣闊的暖洋面有廣闊的暖洋面下熱上冷的不穩(wěn)定大氣層結下熱上冷的不穩(wěn)定大氣層結是發(fā)生在熱帶或副熱帶的深厚的低氣是發(fā)生在熱帶或副熱帶的深厚的低氣壓渦旋。壓渦旋。(3 3)臺風)臺風概念:概念: 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風力在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風力在12級以級以上的熱帶氣旋上的熱帶氣旋。組成組成部分:部分:危害:危害:外圍大風區(qū)、漩渦風雨區(qū)和臺外圍大風區(qū)、漩渦風雨區(qū)和臺風眼風眼帶來狂風、暴雨、風暴潮,破壞帶來狂風、暴雨、風暴潮,破壞力很強力很強 臺風和颶風其實質是

2、一樣的,都是指中心附臺風和颶風其實質是一樣的,都是指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近最大風力達1212級以上的熱帶氣旋,只是因為發(fā)級以上的熱帶氣旋,只是因為發(fā)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的名稱。出現在西北生的地域不同,才有了不同的名稱。出現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國南海的強熱帶氣旋被稱為太平洋和我國南海的強熱帶氣旋被稱為“臺風臺風”;發(fā)生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東部的則稱發(fā)生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東部的則稱為為“颶風颶風”。印度洋上則稱為。印度洋上則稱為“旋風旋風”。統(tǒng)稱。統(tǒng)稱“強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 臺風與颶風的區(qū)別臺風與颶風的區(qū)別(4 4)熱帶氣旋的主要分布)熱帶氣旋的主要分布 孟加拉灣北部及沿海地區(qū),

3、中國東南沿海、日孟加拉灣北部及沿海地區(qū),中國東南沿海、日本和東南亞國家、加勒比海和美國東部海岸。本和東南亞國家、加勒比海和美國東部海岸。2.2.干旱干旱(1 1)概念:)概念:因長時期無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因長時期無降水或降水量少而造成空氣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種現象??諝飧稍铩⑼寥廊彼囊环N現象。(2 2)形成原因:)形成原因: 由較長時間的氣候波動或氣候異由較長時間的氣候波動或氣候異變引起,常與大氣在全球范圍內的波動有關。變引起,常與大氣在全球范圍內的波動有關。(3)(3)特點特點持續(xù)時間長持續(xù)時間長影響范圍廣影響范圍廣具有漸發(fā)性具有漸發(fā)性(4 4)分布:)分布:常發(fā)生在降水不穩(wěn)定的干旱、半干

4、旱常發(fā)生在降水不穩(wěn)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區(qū)。非洲、亞洲和大洋洲的內陸地區(qū)旱災發(fā)生頻地區(qū)。非洲、亞洲和大洋洲的內陸地區(qū)旱災發(fā)生頻率較高。率較高。3.3.寒潮寒潮概念:概念: 大范圍強冷空氣活動,主要發(fā)生在大范圍強冷空氣活動,主要發(fā)生在北半球中高緯地區(qū)的深秋到初春季節(jié)。北半球中高緯地區(qū)的深秋到初春季節(jié)。危害:危害: 短期內氣溫驟降,并伴有大風、雨短期內氣溫驟降,并伴有大風、雨雪、霜凍等現象,有時還帶來暴風雪、沙雪、霜凍等現象,有時還帶來暴風雪、沙暴等惡劣天氣。暴等惡劣天氣。二二.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1.1.地震地震當積累的地應力超過巖層所能承受的限當積累的地應力

5、超過巖層所能承受的限度時,巖層便會突然斷裂或錯動,使長期積累度時,巖層便會突然斷裂或錯動,使長期積累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的能量急劇釋放出來,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使地面發(fā)生震動,成為地震。傳播,使地面發(fā)生震動,成為地震。(1)(1)概念:概念:(2 2)地震構造)地震構造震源震源震源深度震源深度震中距震中距等震線等震線震中震中3.3.震級震級概念:概念: 表示地震本身所釋放能量大小的表示地震本身所釋放能量大小的等級。能量越大,震級越高。等級。能量越大,震級越高。地震的震地震的震級分類級分類弱震:弱震:3-4.53-4.5級級中強震:中強震:4.5-64.5-6級級微

6、震:微震:3 3級級強震:強震:66級級4.4.烈度烈度概念:概念: 地震時地面所受到的影響和破壞程度地震時地面所受到的影響和破壞程度影響影響因素因素震級震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震中距震中距地質構造地質構造地面建筑地面建筑5.5.地震分布: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是地震易發(fā)區(qū)地震分布:板塊與板塊交界處是地震易發(fā)區(qū)- -世界世界兩大地震帶兩大地震帶2.2.滑坡和泥石流滑坡和泥石流概念:概念:(1 1)滑坡)滑坡形成條件形成條件多發(fā)地區(qū):多發(fā)地區(qū):影響滑坡強影響滑坡強度的因素:度的因素:山坡上不穩(wěn)定的巖體與土體,在重力山坡上不穩(wěn)定的巖體與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動面整體下滑的地質現象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動面整

7、體下滑的地質現象巖體比較破碎巖體比較破碎地勢起伏較大地勢起伏較大植被覆蓋較差植被覆蓋較差山地丘陵區(qū)和工程建設頻繁地區(qū)山地丘陵區(qū)和工程建設頻繁地區(qū)滑坡體位置越高、體積越大,滑坡體位置越高、體積越大,移動速度越快、移動距離越遠,移動速度越快、移動距離越遠,滑坡的活動強度就越高,危害滑坡的活動強度就越高,危害程度也越大。程度也越大。(2 2)泥石流)泥石流 概念:概念: 特征:特征:形成條件形成條件(3 3)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滑坡和泥石流的危害:山區(qū)溝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山區(qū)溝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發(fā)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等激發(fā)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殊洪流。具有突發(fā)性具有突發(fā)性地形

8、陡峻地形陡峻有豐富的松散物質有豐富的松散物質短時間內大量水流短時間內大量水流滑坡會破壞或掩埋坡上滑坡會破壞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農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員傷亡。泥和坡下的農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員傷亡。泥石流物質堵塞江河,摧毀城鎮(zhèn)和村莊,破壞森林、石流物質堵塞江河,摧毀城鎮(zhèn)和村莊,破壞森林、農田、道路,對人民的生命財產、生產活動以及環(huán)農田、道路,對人民的生命財產、生產活動以及環(huán)境造成很大危害。境造成很大危害。三三.洪澇、風暴潮等水文災害洪澇、風暴潮等水文災害1.1.洪澇:包括洪水和澇漬洪澇:包括洪水和澇漬(1 1)形)形成原因成原因和條件和條件洪水:洪水: 特大地表徑流不能被江河、湖庫容特大地

9、表徑流不能被江河、湖庫容納,水位上漲而泛濫的現象,一般發(fā)生在納,水位上漲而泛濫的現象,一般發(fā)生在以降水為主要補給的河流汛期。以降水為主要補給的河流汛期。澇漬:澇漬:洼地積水不能及時排出的現象,多洼地積水不能及時排出的現象,多發(fā)生在蒸發(fā)弱、排水不暢的低洼地。發(fā)生在蒸發(fā)弱、排水不暢的低洼地。(2)(2)多發(fā)多發(fā)地區(qū)地區(qū)氣候:氣候: 中低緯度的亞熱帶季風(季風性濕中低緯度的亞熱帶季風(季風性濕潤)氣候區(qū)、溫帶海洋性氣候區(qū)。潤)氣候區(qū)、溫帶海洋性氣候區(qū)。地形地形洪水:洪水: 江河兩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區(qū)江河兩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區(qū)澇漬:澇漬: 低濕洼地低濕洼地2.2.風暴潮風暴潮(1 1)概念:)概念:

10、發(fā)生在熱帶氣旋或溫帶氣旋與高緯度發(fā)生在熱帶氣旋或溫帶氣旋與高緯度地帶冷暖空氣交互影響的地區(qū),由于強烈的大風地帶冷暖空氣交互影響的地區(qū),由于強烈的大風擾動,引起海岸水面異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陸的擾動,引起海岸水面異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陸的現象?,F象。(2 2)種類)種類發(fā)生季節(jié)發(fā)生季節(jié)特特 點點分布地區(qū)分布地區(qū)臺風引起的臺風引起的風暴潮風暴潮溫帶氣旋引溫帶氣旋引起的風暴潮起的風暴潮夏夏 秋秋春春 秋秋來勢猛、速度快、來勢猛、速度快、強度大、破壞力強強度大、破壞力強增水過程相對平緩增水過程相對平緩受臺風影響受臺風影響的沿岸地區(qū)的沿岸地區(qū)中緯度沿海中緯度沿海地區(qū)地區(qū)四四. .病害、蟲害和鼠害等生物災害病

11、害、蟲害和鼠害等生物災害 1.1.病害病害 2.2.蟲害和鼠害蟲害和鼠害(1 1)蟲害)蟲害常見病害常見病害農作物病害:農作物病害:森林病害:森林病害:發(fā)生原因發(fā)生原因氣候異常引起的不良環(huán)境氣候異常引起的不良環(huán)境外來病原體入侵外來病原體入侵危害危害使農作物、樹木染病枯萎甚至死亡,使農作物、樹木染病枯萎甚至死亡,農田、森林被毀農田、森林被毀農作物蟲害:農作物蟲害:森林蟲害:森林蟲害:危害最大的是蝗蟲危害最大的是蝗蟲最具危險性的是松材線蟲最具危險性的是松材線蟲(2 2)鼠害)鼠害重災區(qū)重災區(qū):農田、牧場農田、牧場危害:危害: 啃食植株、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啃食植株、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農作物減產

12、,森林草地遭破壞。系,使農作物減產,森林草地遭破壞。(3 3)蟲害、鼠害)蟲害、鼠害大規(guī)模發(fā)生的原因大規(guī)模發(fā)生的原因有害生物繁殖快、適應能力強有害生物繁殖快、適應能力強天敵減少天敵減少五五. .世界主要自然災害帶世界主要自然災害帶1.1.環(huán)太平洋沿岸幾百千米寬的自然災害帶環(huán)太平洋沿岸幾百千米寬的自然災害帶2.2.北緯北緯2020-50-50之間的環(huán)球自然災害帶之間的環(huán)球自然災害帶全球火山、地震、臺風、海嘯及風暴潮集中分全球火山、地震、臺風、海嘯及風暴潮集中分布地帶。災害損失嚴重。布地帶。災害損失嚴重。全球水旱、風暴潮、臺風及山地地質災害最嚴全球水旱、風暴潮、臺風及山地地質災害最嚴重的地區(qū)。重的地區(qū)。世界兩條最大自然災害帶的比較世界兩條最大自然災害帶的比較自然災害帶自然災害帶主要主要自然災害自然災害形成原因形成原因自然地自然地理原因理原因人文地人文地理原因理原因環(huán)太平洋沿環(huán)太平洋沿岸幾百千米岸幾百千米寬的自然災寬的自然災害帶害帶地震、火山、地震、火山、臺風、海嘯、臺風、海嘯、風暴潮等風暴潮等板塊交界處板塊交界處多多火山、地震火山、地震多海多海嘯;嘯;熱帶、副熱熱帶、副熱帶海域帶海域臺風臺風風風暴潮暴潮人口集中,人口集中,經濟發(fā)達經濟發(fā)達災害帶災害帶主要主要自然災害自然災害形成原因形成原因自然地自然地理原因理原因人文地人文地理原因理原因北緯北緯20-5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