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高考地理主觀題練習之洱海等_第1頁
2019年高三高考地理主觀題練習之洱海等_第2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洱海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湖泊是流域中物質遷移的重要“歸宿”,湖底的沉積物像“書頁”一樣記錄了流域內環(huán)境變化的重要信息。洱海位于我國云貴高原西北部,其西側的點蒼山森林茂密,眾多溪流發(fā)源于此,豐富的地表徑流和湖面降水匯聚于山前洼地,形成了云貴高原上的第二大湖泊。L|年囲>-.河詭i4.12山味和視搖(*J1.900000中山低山如丘陵沉和勒題逵/pm200010015001700160015D01400(1) 簡述點蒼山東麓河流的特征。推斷圖(a)中湖岸邊的甲地至湖心處的乙地湖底沉積物粒徑粗細的變化,并說明原因。歷史上流域內氣候干濕程度的變化會導致湖泊水域面積的增減,進而影響到入湖河

2、流所攜帶泥沙的沉積條件。因此,科學家常常利用湖底沉積物粒徑粗細的變化推斷流域內過往的氣候變遷。圖(b)為乙地湖底沉積物粒徑與其沉積時間的對應曲線。(3) 概括自1300年至2000年之間乙地湖底沉積物粒徑的變化趨勢,推斷圖示地區(qū)近百年以來氣候干濕狀況的變化,并簡述判斷的理由。考古證據(jù)表明,距今2、3千年以前洱海西岸地區(qū)就有了大量人類活動的痕跡。當時人類活動的方式主要是砍伐森林、發(fā)展農耕和開采礦產。(4) 試推測這一階段人類活動對湖底沉積物沉積特征的影響?!敬鸢浮?1)水系特征:流域面積小,河流短小、河床落差大,自西向東注入洱海。水文特征:流速快,流量的季節(jié)變化大,含沙量小,無結冰期。(2) 由

3、甲地至乙地沉積物顆粒逐漸變細;河流攜帶的泥沙是湖底沉積物的主要來源;河流流入湖泊時流速降低,所攜帶的泥沙逐步沉積;泥沙顆粒大的先沉積;因此湖底沉積物的粒徑逐漸由粗變細。(3) 沉積物粒徑變化趨勢:沉積物粒徑變化存在波動,但整體保持穩(wěn)定。1300年1500年、1700年1850年沉積物粒徑逐漸減小;1500年1700年、1850年2000年沉積物粒徑逐漸增大。氣候逐漸變干燥。氣候變干時,湖泊面積減小,河流入湖處距離湖心更近,湖底沉積物粒徑增大。(4) 沉積物的數(shù)量增多;粒徑增大;成分改變。【解析】點蒼山東麓河流落差大,流速快。屬于季風氣候,流量的季節(jié)變化大。植被覆蓋率高,河流含沙量小。河流攜帶的

4、泥沙是湖底沉積物的主要來源,河流流入湖泊后,流速降低,所攜帶的泥沙逐漸沉積。沉積物粒徑呈增大趨勢,說明氣候逐漸變干燥。【詳解】(1)讀圖,點蒼山東麓河流的水系特征是流域面積小,河流短小、河床落差大,呈平行狀自西向東注入洱海。河流落差大,所以水文特征是流速快。屬于季風氣候,流量的季節(jié)變化大。植被覆蓋率高,河流含沙量小。位于熱帶,無結冰期。(2) 湖底的沉積物像“書頁”一樣記錄了流域內環(huán)境變化的重要信息。河流攜帶的泥沙是湖底沉積物的主要來源,河流搬運能力與流速密切相關,由甲地至乙地,河流流入湖泊后,流速降低,所攜帶的泥沙逐漸沉積。泥沙顆粒大的先沉積,顆粒小的后沉積,所以由甲地到乙地,湖底沉積物的粒

5、徑逐漸由粗變細。(3) 根據(jù)圖中沉積物粒徑變化曲線,自1300年至2000年之間乙地湖底沉積物粒徑變化趨勢存在波動,但整體保持穩(wěn)定。橫軸表示粒徑大小,1300年1500年、1700年1850年沉積物粒徑整體上逐漸減小,1500年1700年、1850年2000年沉積物粒徑整體上逐漸增大。歷史上流域內氣候干濕程度的變化會導致湖泊水域面積的增減,進而影響到入湖河流所攜帶泥沙的沉積條件。近百年來,即1900-2000年間,沉積物粒徑呈增大趨勢,說明氣候逐漸變干燥。氣候變干時,湖泊面積減小,河流入湖處距離湖心更近,河流入湖前流速較快,粒徑大的沉積物被搬運位置距湖心更近,湖底沉積物粒徑增大。(4)當時人類

6、活動的方式主要是砍伐森林、發(fā)展農耕和開采礦產為主。植被破壞,地表徑流增大,侵蝕、搬運泥沙能力增強,河流含沙量增大,湖泊沉積物的數(shù)量增多。搬運能力強,沉積物的粒徑增大。農耕和開礦活動,使沉積物的成分也改變。白令海峽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0°白令海峽寬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來,海峽兩側為山地。白令海峽戰(zhàn)略位置重要,全年冰封期長,且時常有暴風雪,全年浮冰較多,甚至仲夏仍有浮冰留存。下圖為白令海峽地理位置示意圖。180°北極圈(1)說出白令海峽地理位置的重要性。60°(2)說明白令海峽全年冰封期長的原因。(3)簡析白令海峽冬季暴風雪多發(fā)的原

7、因。(4)分析白令海峽浮冰較多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敬鸢浮浚?)處于亞洲和北美洲交界處;俄美兩國的分界線;溝通阿拉斯加半島和楚克奇半島;連接北冰洋和太平洋的海上通道。(2)緯度高,氣溫低,結冰時間長;海水鹽度低,易結冰;受寒流影響大,導致冰封期長。(3)冬季極地高氣壓帶冷空氣迅速南下;冷空氣遇到大面積水面,從中得到水蒸氣;溫度極低的冷空氣與相對溫暖的水面接觸交匯從而形成暴風雪。(4)影響海上航行;阻擋陽光,影響海底生物生長,導致部分海洋生物死亡;破壞水產養(yǎng)殖筏架等設施。【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白令海峽的有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對于影響氣溫及降水的影響因素的分析能力,主要考查地理信息獲取及整合能力,總

8、體難度一般?!驹斀狻浚?)白令海峽位置的重要性主要從交通位置、大洲及海陸位置角度分析。讀圖可知,白令海峽位于北冰洋和太平洋之間,是兩大洋海上航道的重要通道,同時是亞洲和美洲、俄羅斯與美國的分界線,地理位置重要。(2)白令海峽封凍期長主要從影響氣溫的因素角度分析,包括緯度、洋流、鹽度等方面。讀圖可知,白令海峽緯度較高,氣溫低,同時鹽度較低,海水較淺及受千島寒流影響,氣溫低,導致封凍期長。(3)白令海峽冬季暴風雪多發(fā)的原因主要從水汽、降溫等角度分析,具體包括冬季極地高氣壓帶冷空氣迅速南下;冷空氣遇到大面積水面,從中得到水蒸氣;溫度極低的冷空氣與相對溫暖的水面接觸交匯從而形成暴風雪。(4)白令海峽浮

9、冰較多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主要從通行、生物多樣性及水產養(yǎng)殖角度分析。影響海上航行;阻擋陽光,影響海底生物生長,導致部分海洋生物死亡;破壞水產養(yǎng)殖筏架等設施。茶葉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海拔較高的山地(10002600米)氣候溫涼,早晚云霧籠罩,平均日照時間短,導致茶樹茶葉所含兒茶素類苦澀成分含量降低,而茶氨酸及可溶性氮等對甘味有貢獻的成分含量提高,且芽葉柔軟,葉肉厚,果膠質含量高,因此,“高山出好茶”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材料二下圖為我國某地茶園分布圖。1CKjosKiIj陳戲同砸血-零鳥細粕8T材料三湖南岳麓山也有茶園(右圖),在岳麓山的茶葉歷史上叫做“岳麓毛尖茶”,芳香怡人,滋味甘醇

10、。20世紀90年代以后,茶園承包給了個人,為了提高生產效率,減少人工成本,大量使用了有機肥和復合肥或者單體化肥,如過磷酸鈣、鈣鎂磷肥、硫酸鉀、尿素、氮肥等。師大附中的研究性學習小組采集了茶園的土壤,測得土壤pH值為3.16,為極強酸性土壤,而茶樹活躍生長pH范圍為3.54.5。(1)請判斷材料二圖中甲、乙、丙、丁四地茶葉品質最好的地點,試說明理由。(2分)(2)材料二圖中區(qū)域平均相對濕度多在70%80%,是我國的高濕區(qū)。試分析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3分)(3)推測該地土壤酸性極強的原因。(6分)【答案】(1)?。?分)該茶園海拔最高(未超出茶園分布的上限),氣候更為溫涼,因而茶葉品質最好。(4

11、分)(2)降水多,地表水系發(fā)達;緯度較低,蒸發(fā)量大;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擴散(或風力較弱)。(6分)(3)湖南的地帶性土壤是紅壤,紅壤是酸性土;(2分)湖南的酸雨很嚴重,使當?shù)赝寥浪岫燃訌?;?分)茶園施的肥為酸性肥,可能使得土壤pH值降低。(2分)【解析】(1)川西高原,以山地為主,緯度較低,海拔較高,氣候溫涼,海拔高度在1000-3000之間。適合“高山出好茶”的條件。(2)該題主要抓住“水汽含量大”來解釋。該地為四川盆地,水汽不易擴散;同時緯度較低,蒸發(fā)量較大;加上該河流眾多,地表水系發(fā)達,導致空氣含量大,故而多霧。(3)湖南的地帶性土壤是紅壤,紅壤是酸性土;湖南的酸雨很嚴重,使當?shù)赝寥浪?/p>

12、度加強;茶園施的肥為酸性肥,可能使得土壤pH值降低??键c:農業(yè)區(qū)位條件的分析,影響氣候的因素,自然環(huán)境的整體性。有機農業(yè)有機農業(yè)是指在生產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造合成的肥料、農藥、生長調節(jié)劑和畜禽飼料添加劑,而采用有機肥滿足作物營養(yǎng)需求的種植業(yè),或采用有機飼料滿足畜禽營養(yǎng)需求的養(yǎng)殖業(yè)。有機農業(yè)是勞動、知識密集型產業(yè),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投入,也需要大量的知識技術投入。下圖為某地有機農業(yè)生產模式圖。根據(jù)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1. 下列關于圖示農業(yè)生產模式的敘述,正確的是A.適合大規(guī)模機械化經營B.為生態(tài)混合型農業(yè)C.河西走廊可大面積推廣D.為自給自足型農業(yè)2. 專家普遍認為“目前我國糧

13、食增產的資源、環(huán)境代價太大”,指的是不合理利用導致水資源日益緊張過度墾荒導致荒漠化加劇小農經營使得糧食單產降低化肥、農藥的過度使用導致耕地質量下降A.B.C.D.3. 下列關于我國發(fā)展有機農業(yè)優(yōu)勢的敘述,正確的是耕地面積廣大,土壤肥沃自然環(huán)境復雜多樣,適合多種生產模式勞動力資源豐富,有利于精耕細作科技發(fā)達,便于農業(yè)技術推廣A.B.C.D.【答案】1.B2.D3.C【解析】【1題詳解】材料中提到有機農業(yè)是“采用有機肥滿足作物營養(yǎng)需求的種植業(yè),或采用有機飼料滿足畜禽營養(yǎng)需求的養(yǎng)殖業(yè)”,因此有機農業(yè)屬于生態(tài)型農業(yè),該地有花卉、農田、豬場、魚塘、蔬菜等,因此也屬于混合型農業(yè),B正確。蔬菜種植、魚塘養(yǎng)殖等不適合大規(guī)模機械化經營,A錯誤;該地有魚塘,而河西走廊水資源緊缺,故不可能得到大面積推廣,C錯誤;從圖中可以看出,該地的花卉、魚塘、畜產品等都投入到了市場,說明商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