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教學做合一”理論讓學生“做”起來_第1頁
實踐“教學做合一”理論讓學生“做”起來_第2頁
實踐“教學做合一”理論讓學生“做”起來_第3頁
實踐“教學做合一”理論讓學生“做”起來_第4頁
實踐“教學做合一”理論讓學生“做”起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踐“教學做合一”理論 讓學生“做”起來揚中市西來橋學校 212221 徐龍 “教學做合一”和“生活與即教育”、“社會即學?!币黄饦嫵商招兄罱逃碚??!敖逃龊弦弧逼浜诵氖恰白觥?。陶先生講過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系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系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陶先生在朱瑞琰之問一文中指出“做必須用器官。做什么事便用什么器官。耳、目、口、鼻、四肢、百體都是要活用的。所以有的事要用耳做,有的事要用眼做,有的事要用腳做,有的事要用手做,有的事用他們三個、五個合起來做。在當前深入開展的新課程改革

2、的背景下,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首先給我們啟示在于真正認識教學活動,認識我們的教學對象學生。教學“做”字當頭,沒有學生的參與,行動思考,探索創(chuàng)造就不是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說“不做無學,不做無教。不能列入做之教意思的教育,不能引導入做的學校是假學校,不能引導做的書本是假書本?!眳⒓咏虒W活動不能稱之為教學,學生不主動參與的教學是不成功的教學。以人為本和學習方式的手段是本次課改的顯著特征之一,改變原有單一被動惰性的學習方式,建立主動、合作的學習方式是本次課程改革的核心。地理課程標準中提出,倡導動手實踐的探索和合作系統(tǒng)的學習理念,改變地理學習方式。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聯系實際安排教學內容

3、,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驗體會出發(fā),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yǎng)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探究,了解地理知識的能力價值,形成主動學習態(tài)度。教學過程的本質是活動,教師在設計教學時,要把學生做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最大限度地處于主動愉快狀態(tài),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使學生在做中學習,在做中發(fā)展。傳統(tǒng)的地理教學,存在著教師過多的講解、分析和說明問題,學生總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缺少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容易養(yǎng)成學習惰性,從而喪失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國家初中地理課程標準和相應的初中地理新教材把“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作為指導思想,選擇“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作為地理教學改革的突破口,引導學生從生活經歷與體驗出

4、發(fā),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引導學生在積極主動的參與中領會學習內容、在活動中滲透學習主題,讓學生在課堂中能真正“動”起來。為此,我在實踐中作了如下的嘗試。一、導語激趣,讓學生想“動”心理學研究證明,只有當人們對獲得知識本身產生興趣時,才能引發(fā)其認知需要??梢?,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原動力。地理課上,如果有一個好的導言,就能抓住學生求知的心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把學生的心緊緊拴住,使他們對所學的新課題、新內容懷著期盼,讓他們想“動”。課上導入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故事導入法、熱門話題導入法、設置懸念導入法、詩詞導入法、影視音響導入法等等??傊?,沒有固定格式,我們可根據不同內容不同特點選用不同的

5、方式,只要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就行了。如在講“利用經緯網定位”時,我這樣導入:“在茫茫的大海中,有一艘海輪遇到風暴失去了控制,這時船長命令船員立即發(fā)出呼救信號,報告他們出事的詳細地點,好讓鄰近船只及救援人員迅速、準確地趕來救護。請大家想一想,怎樣才能報出準確位置呢?”又如講“日界線”時,我提出這一問題:“有一對在由西向東行駛的海輪上出生的孿生姐弟,結果是早出生的女孩成了晚出生男孩的妹妹,這是為什么?”這樣由問題導入,讓學生產生強烈求知欲,激發(fā)了他們的興趣,這時我抓住這一時機傳授相關的地理知識。再如,在講“中東”一課時,我先播放兩伊戰(zhàn)爭、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及美英攻打伊拉克的錄像剪輯片

6、,再讓學生講自己所了解的當前的中東形勢。由于學生每天中午都看新聞,課上同學們的手一下子全舉起來了,唯恐自己的“新聞”被別人搶先說了,短短幾分鐘的新聞發(fā)布,不僅營造了寬松的課堂環(huán)境,創(chuàng)建平等的師生關系,而且找到了學生的興奮點。我順勢問上一句:中東局勢給大家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同學們異口同聲的說出:戰(zhàn)爭、沖突。我再接著追問:中東地區(qū)戰(zhàn)爭、沖突不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從同學們的表情,我知道他們很想知道其究竟。于是,我就勢引導學生去學習有關中東的知識。二、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敢“動”融洽的課堂氣氛、和諧的師生情感,使學生能放松地學習,放心地思考,積極地發(fā)言,大膽地提問,不用擔心教師的指責,也不用擔心同學的譏

7、諷。在這種課堂情境下,學生才能真正敢“動”,上課效率才會高,也易產生靈感,易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的火花。如在學習“世界人種的分布”時,如果只是簡單地讓學生讀人種分布示意圖,他們可能只是會被動地機械記憶,暫時知道人種分布,但不用多久,這些內容就會忘記。如果設置一定的學習情境,讓學生手、眼、口、腦都動起來,那效果就不一樣了。我在講授這部分內容時,事先準備好黃、白、黑三色磁鐵,分別代表三色人種。授課時先在磁性黑板上貼上一幅世界政區(qū)圖,讓學生自己看教材讀圖,然后開展貼圖游戲,讓三個學生把代表不同人種的磁鐵分別貼到地圖上該人種相應的分布區(qū),其他同學可及時糾正他們的錯誤。這樣,學生的積極性被大大的調動起來。通

8、過學生反復貼、反復糾正,同學們終于了解了世界人種分布情況;接著我又讓學生回答這節(jié)教材中有關人種的問題,結果同學們都搶著回答,而且準確率很高。再如在學習“亞洲復雜的氣候”時,我讓學生設想:我們是游客,如果一月份按“新加坡北京雅庫茨克”路線旅游,我們的著裝會有什么變化?為什么?如果按“哈爾濱烏蘭巴托阿拉木圖”路線旅游,我們會發(fā)現地面景觀有什么變化?為什么?對這樣的設計學生們非常感興趣,有的獨立思考,有的互相討論,有的請教老師,教師給予啟發(fā)性的點撥、激勵性的評價,輕松解決了教學難點,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三、精心指導,讓學生會“動”新的地理課程標準倡導通過活動帶動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新教材的

9、顯著特點就是安排了大量的“活動內容”,這些活動,除了用于復習鞏固課堂知識外,還承擔了一部分新知識的教學和能力的培養(yǎng),因而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精心設計,靈活指導,讓學生確實會“動”起來。1、會用眼能讀圖地圖是地理學的形象語言。要認識和學習身邊以外的地理事物,當然離不開形象直觀的地圖,因而,在地理課堂上要精心指導學生運用好雙眼,仔細觀察,從圖中獲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如學習“亞洲的地形”,對于初一學生來說是首次接觸區(qū)域地形圖,因而在學習閱讀“亞洲的分層設色地形圖”前,先向學生交待分層設色的一般原則:(1)黃色一般代表高原、山地,黃色越深海拔越高;(2)綠色一般代表平原,綠色越深海拔越低。在此基礎

10、上,先提問:亞洲的什么部位地勢最高?海拔大致多少?平原有哪些?大致分布在亞洲的什么部位?然后再引導學生歸納:亞洲地勢有何特點?學生通過觀察、分析、比較后,較容易得出: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當學生掌握了分層設色地形圖的讀法后,再遇到類似的地圖,學生就能自己從圖中獲取有關的信息。如在講“歐洲西部平原和山地”的地形特征時,學生就能根據教師指導的看圖原則,通過觀察比較看出歐洲西部地形特點:(1)歐洲西部地形以平原和山地為主;(2)南北兩端地勢高,中部地勢低。很顯然,這比直接給予結論要好得多。2、會動手制模型、畫圖表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新課程教學所要求的。我們的地理新教材上就安排了許多要學生動手的活

11、動,作為教師要認真指導學生完成。如我指導學生用乒乓球、鐵絲等制作地球儀模型,并且讓學生在模型上標出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本初子午線和180度經線;指導學生用橡皮泥做等高線模型,做出山頂、山谷、山脊、鞍部、陡崖;指導學生畫表示氣溫的曲線圖,表降水量的柱狀圖;指導學生用紙片或線條量出地圖上的曲線距離等等。通過讓學生動手,既促進了學生對知識難點的理解,又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再如,學習“地圖三要素”一節(jié)時,我課上讓兩位學生用皮尺量出教室的長和寬,并向全班同學報告量的結果。然后師生共同解決幾個問題:(1)怎樣將教室縮小在一張紙上?(2)怎樣標明課桌、講臺等室內用品?(3)怎樣表示教室的朝向?

12、課后我再讓學生回家畫出“家庭平面圖”。經過學生的實踐活動,地圖三要素(比例尺、圖例、方向)的概念、表示方法就不難掌握了。3、會動腦能理解、會想象在學習“魏格納的大陸漂移說的科學依據”時,因為這部分的內容很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我就使用教具引導學生用腦去思考去理解。我將事先準備好的兩張大小一樣的報紙和白紙重合在一起,接著把這兩張紙一同撕開,然后拿著撕開的白紙問學生:怎樣來驗證這兩張撕開的紙曾經是連在一起的?學生回答:看兩個半張紙相對應的輪廓是否吻合。這時,我拿出撕開的一半中的報紙和另外一半中的白紙,讓學生觀察,發(fā)現這二者也能完全吻合,但很顯然這兩半紙不是同一張紙。我接著問:要證明兩張紙曾連在

13、一起,相對應的不僅要吻合,還要有什么證據?學生能回答:看撕開的報紙上的文字和行列是否能拼合在一起。我接著又追問:那如果是大陸呢?學生思索后回答:看地層里同一物種的化石和現存的同一種生物是否能出現在兩個大陸的吻合處。通過動腦思考,學生能理解地球上各大洲在很早很早以前是相互連接的一塊大陸,后因大陸漂移才成為今天這樣的分布狀況。再如在教學生記住“常見的天氣符號”時,我不讓學生去死背,而是讓他們看天氣及相應的符號,展開豐富的想象:為什么用這種特定的符號來表示某種特定的天氣?同學們大膽想象,議論紛紛,各抒己見。如“晴天,太陽光芒四射”;“陰天有烏云,看不到太陽”;“雷雨時有雷電”;“沙塵暴的沙字拼音的第

14、一個字母是S,且沙塵是隨風前進的,所以要加上一箭頭”在這一想象活動過程中,一方面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機械記憶為理解記憶,另一方面拓展了學生思維空間,豐富了學生的想象。4、會動口能表達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讓學生動口的地方是很多的,如當教師提出一問題時,學生要動口回答;小組討論時,學生要動口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學習中遇到疑難時要動口向老師和同學請教然而真正“會動口”(很流暢很準確表述自己觀點)的同學也不是很多的。因此我們要在課堂上注意培養(yǎng),讓學生真正能動口、會動口。我在授課過程中遇到重要地理概念或重要的文字說明時,常讓學生像朗誦語文課本一樣認真的去讀,然后讓學生表述出來。在課堂上常讓學生用講故事的形式講述與地理有關的知識,如在學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