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腦血液循環(huán)的解剖與生理第一部分腦血液供應及循環(huán)障礙大腦血液供由頸內動脈系統(tǒng)和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組成。頸內動脈系統(tǒng)包括頸內動脈主干及其分支,為眼部和大腦半球前3/5部分(約以頂枕溝為界)供血,包括額葉、顆葉、頂葉皮質及深部白質、基底節(jié)及部分間腦;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包括椎動脈、基底動脈主干及其分支,供應大腦半球后2/5部分,包括顆-枕區(qū)、腦干、小腦、丘腦底部、部分丘腦、迷路、耳蝸。腦動脈供應區(qū)域頸內動脈脈絡膜前A海馬、蒼白球、內囊卜部大腦前A額葉內側和頂葉皮質及其下方白質、肺脹體前部大腦中A額葉外側面、頂葉、枕葉和顆葉皮質及其下方白質豆紋A尾狀核、殼核、內囊上部椎動脈小腦后下A延髓、小腦下部基底動脈小
2、腦前卜A腦橋中卜部、小腦中部小腦上A腦橋上部、中腦下部、小腦上部大腦后A枕葉和顆葉內側面皮質及其下方白質,臍月氏體后部和中腦上部丘腦穿通支丘腦丘腦膝狀體支丘腦大腦供血動脈有3條:大腦前動脈(ACA)、大腦中動脈(MCA)、大腦后動脈(PCA)。小腦供血動脈有3條:小腦后下動脈(PICA)、小腦下前動脈(AICA)、小腦上動脈(SCA)。供應紋狀體及丘腦的穿通支有3組:ACA近端的內紋A,MCA的外紋A、PCA的后紋A。DWI示雙側Heubner返動脈(ACA近端深穿支)受累。(一)腦動脈系統(tǒng)腦動脈根據走行、分布,兩個動脈系統(tǒng)可分為:1)皮質支:主要營養(yǎng)皮質及髓質;2)中央支:穿入腦實質,營養(yǎng)白
3、質及核團。中央支多發(fā)自Willis環(huán)和大腦前、中、后相鄰的動脈主干,幾乎垂直地穿入腦實質,供應間腦、紋狀體與內囊,稱為深穿支動脈,如紋狀體動脈或豆紋動脈。中央支與皮質支之間幾乎無側枝循環(huán)。【主動脈弓與頸外動脈】1 .主動脈弓:主動脈弓凸側從右向左發(fā)出3大分支:頭臂干、左頸總動脈、左鎖骨下動脈。頭臂干為一粗短干,向右上方斜行至右胸鎖關節(jié)后方分為右頸總動脈和右鎖骨下動脈。2 .頸總動脈:頸總動脈左側發(fā)自主動脈弓,右側起自頭臂干。兩側頸總動脈均經胸鎖關節(jié)后方,沿食管、氣管和喉的外側上行,至甲狀軟骨上緣高度分為頸內動脈和頸外動脈。3 .頸外動脈:初居頸內動脈前內側,后經其前方轉至外側,上行穿腮腺至下頜
4、頸處分為顆淺動脈和上頜動脈兩個終支。主要分支有:甲狀腺上動脈、舌動脈、面動脈、顆淺動脈、上頜動脈、腦膜中動脈、枕動脈、耳后動脈和咽升動脈等?!绢i內動脈系統(tǒng)】1.頸內動脈(ICA)或稱前循環(huán)ICA起自頸總動脈(CCA),在C4(下頜角)或甲狀軟骨上緣水平分成頸外動脈(ECA)與頸內動脈(ICA)。(1)在解剖上根據動脈走行及毗鄰關系,ICA分為4段:1)頸段:無分支,由頸總動脈分叉處延伸到顱底,在顆骨巖部經過頸動脈管入顱,呈S形彎曲,該動脈穿過破裂孔進入海綿竇。2)巖骨段:發(fā)出頸鼓支(至鼓膜)、翼管支(至翼管)。3)海綿竇段:位于海綿竇內,此段頸內動脈與海綿竇外側壁內出.1¥.
5、5;!及丫第1、2支。4)前床突上段/虹吸部上段/顱部顱內段:位于前后床突上方。臨床上海綿段與前床突上段合成ICA虹吸部,是腦動脈粥樣硬化好發(fā)部位之一。然后ICA穿過前床突內側的硬膜,在此轉變?yōu)榘巴簧隙?。在前床突水平發(fā)出ICA第一條主要分支-眼動脈,再發(fā)出眶支、眶外支及眼支。眼支最重要的是中央視網膜動脈,其他包括睫后長動脈、睫后短動脈與睫前動脈。在眼動脈與頸外動脈分支間存在豐富的吻合支。臨床上正常ICA血管造影分為5段1)巖骨段(05):又稱頸動脈管段、神經節(jié)段。行于顆骨巖部內,走行方向由后外至前內。是頸內動脈經頸動脈管外口進入顱內,在頸動脈管內口處,位于交叉神經節(jié)下面的一段。2)海綿竇段(C
6、4):頸內動脈在海綿竇內沿頸內動脈溝向前行的一段,走行方向由后向前。3)前膝段(03):又稱虹吸段,由海綿竇段移行為床突上段的轉折處,呈0字形走向,在C3或C3與02交界處發(fā)出眼動脈,穿視神經管入眶。4)床突上段(02):又稱是交叉池段,位于前、后床突連線的稍上方,恰好在交叉池內,走行方向有前向后。5)終段(01):又稱后膝段,該段參與Willis環(huán)組成,并發(fā)出后交通動脈脈絡膜前動脈。該段再稍向前即分出大腦前動脈(A1)與大腦中動脈(M1),01+A1+M1稱為頸內動脈交叉部。在頸內動脈造影前后位片上,01、A1和M1三部呈T字形,當T字形態(tài)改變時有臨床意義。在側位片上,02、03、04三段共
7、同組成0字形,即虹吸部。虹吸部流體力學時相經常發(fā)生變化,動脈管壓強隨之發(fā)生變化,是動脈硬化的好發(fā)部位之一。2.頸內動脈分支(1)眼動脈OA:在ICA虹吸部之前發(fā)出,是ICA入顱后在蛛網膜下腔第一條較大的分支,經視神經孔入眼眶,在視神經上方走行至眼眶內側,至內眥處分為眶上動脈與鼻背側動脈。中心視網膜動脈供應視網膜血液,是眼動脈最重要和恒定的分支,在眼球后穿入視神經鞘內,沿視神經中軸前行,至視神經乳頭處穿出,分為4條終末支,即視網膜鼻側及顆側上、下動脈,是全身唯一能借助檢眼鏡直接窺見的小動脈,可觀察是否存在動脈硬化。(2)脈絡膜前動脈AChA:多在后交通動脈稍上方自ICA發(fā)出,在海馬溝回穿過脈絡裂
8、進入側腦室下角,形成脈絡叢,并與脈絡膜后動脈有豐富吻合支。主要供應海馬及海馬溝回脈絡叢、視束大部分、外側膝狀體、蒼白球內側及中間部、內囊后肢的2/3等。這一細小動脈在蛛網膜下腔行程最長,極易栓塞,海馬和蒼白球是最易致病的兩個結構。該動脈栓塞導致大腦腳底供血不足,產生對側偏身感覺障礙、偏盲,有時出現對側偏盲。(3)大腦前動脈ACA:ACA是ICA的終末支,為大腦半球內側面供血。ACA起自前穿質下面,向前內側走行至半球間裂,經前交通動脈(AcomA)與對側ACA連接,構成Willis環(huán)前部。ACA分為皮質支與深穿支。1)主要皮質支動脈:眶動脈:發(fā)自A2段,供應額葉眶回內側份與直回;額極動脈:在肺臟
9、體膝部附近發(fā)出,向前上行分支供應額葉前部和額極;臍周動脈:沿肺脹體溝走行,供應肺脹體、扣帶回、額上回和前中央回上1/4處;臍緣動脈:從A3段肺周動脈發(fā)出,向上走行,扣帶回、額上回和前中央回1/4處;楔前動脈:肌周動脈直接延續(xù),在肌月氏體壓部稍前方,幾乎直角彎曲向上至楔前葉,并越過半球上緣至頂上小葉,供應扣帶回后份、楔前葉前2/3、頂上小葉及頂下小葉上緣。皮質支動脈供應半球內側面前3/4、額頂葉背側面上1/4部皮質及皮質下白質(小腿和足部運動和感覺皮質)。皮質支阻塞可造成皮質缺血梗死,表現對側小腿和足部中樞性癱、感覺減退及錐體束征,額葉性精神癥狀,因大腦前動脈分支分布額前區(qū)(包括額極)等,旁中央
10、小葉受損出現尿便障礙。2)深穿支動脈內側豆紋支,包括基底支(供應視交叉背側及下丘腦)以及內側紋動脈(又稱Heubner回返動脈,供應內囊前肢、部分膝部、豆狀核前部及丘腦前部)。深穿支受累可發(fā)生供血區(qū)腔隙性梗死,臨床表現對側面部及上肢近端中樞性癱。ACA血管造影分5號:即A1水平段;A2上行段;A3膝段;A4臍周體;A5終末段。(4)大腦中動脈MCA:頸內動脈的直接延續(xù),起自前穿質內側部下方,供應大腦半球外側面大部分及額葉、頂葉深部結構。1)主要皮質支動脈MCA在M2至M3段,即島葉附近常見分為兩個皮質支:上干與下干;上干發(fā)自眶額外側動脈、中央溝前動脈、中央溝動脈、中央溝后動脈和頂下動脈;下干發(fā)
11、出顆極動脈、顆前動脈、顆后動脈、角回動脈。眶裂外側動脈:供應額中回前部及額下部后部,主側半球該動脈閉塞出現Broca失語;中央溝前動脈:供應額中回前部、額下回后部及中央前回下3/4皮質,閉塞可出現對側中樞性面舌癱和上肢輕癱,主側半球可有Broca失語;中央溝動脈:供應中央溝兩側中央前回下3/4皮質,閉塞出現對側上肢為主的癱瘓及感覺障礙。中央溝后動脈:MCA上干終支,供應中央后回下3/4皮質、頂間溝上下緣皮質,閉塞出現對側上肢感覺障礙,伴輕癱及命名性失語;頂下動脈:又稱緣上回動脈,供應緣上回和頂上小葉,優(yōu)勢半球動脈閉塞出現失用癥;角回動脈:供應角回和頂上小葉后部,優(yōu)勢半球閉塞出現失讀、計算困難和
12、命名性失語;顆后動脈:供應顆上、中后部及顆下回后部上緣等,優(yōu)勢半球閉塞出現Wernicke失語;顆前動脈:供應顆極及顆上、中、下回前部;顆極動脈:供應顆極,變異較大。2)深穿支:又稱豆紋動脈,是MCA主干垂直發(fā)出的一組動脈,分為內側支與外側支。深穿支主要供應尾狀核、豆狀核和內囊后肢前3/5。該組動脈閉塞出現同側基底節(jié)區(qū)缺血性梗死。高血壓患者該動脈易破裂出血,內囊受損出現三偏征,即對側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偏盲。MCA血管造影分5段:即M1段蝶骨段或水平段,系MCA自頸內動脈分出后的一段,在造影前后位片上,水平向外行,長約3cm;M2段島葉段,系M1末端向后上行,位于島葉表面的一段,該段發(fā)出顆前動
13、脈;M3段側裂段,系M2基底部發(fā)出向中央溝上升的升動脈;M4+M5段皮質段或稱終末段,分布于大腦外側裂上下緣部分,包括頂下動脈、角回動脈及顆后動脈,這三大分支為半球外側面大部分區(qū)域供血。MCA主干閉塞引起供血區(qū)包括皮質和深部白質大面積腦梗死,導致對側肢體癱、感覺障礙、中樞性面舌癱,優(yōu)勢半球可伴完全性失語,如發(fā)生嚴重腦水腫可出現意識障礙或因腦疝死亡?!咀?基底動脈系統(tǒng)】1 .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也稱后循環(huán),椎動脈起源于雙側鎖骨下動脈,經由第6至第2頸椎的橫突孔上行,在寰椎橫突孔上彎向后內,繞過寰椎后弓,穿過寰枕后膜及硬脊膜經枕骨大孔入顱,入顱后左、右椎動脈向中線靠近,在腦橋下緣合成基底動脈,其終末
14、支為大腦后動脈。該系統(tǒng)供應大腦半球后2/5部分、丘腦、腦干和小腦的血液。2 .椎-基底動脈分支(1)椎動脈1)腦膜支:為小腦鐮、大腦鐮、小腦幕及鄰近的硬腦膜供血。2)脊髓后動脈:供應延髓和上頸髓。3)脊髓前動脈:供應延髓前面錐體交叉、內側丘系、舌下神經和上頸髓前2/3;4)延髓動脈:供應延髓椎體、舌下神經核、迷走神經核、孤束及孤束核。5)小腦后下動脈:在延髓中、下段之間距基底動脈1.5cm處發(fā)出,是椎動脈最大的分支,供應延髓背外側、第IV腦室脈絡叢、小腦后下部皮質、小腦扁桃體及齒狀核等。該動脈易發(fā)生動脈硬化性血栓形成,表現為延髓背外側(Wallenberg)綜合征。(2)基底動脈由兩條椎動脈在
15、腦橋下緣合成,沿腦橋基底溝上行,終于腦橋與中腦交界處,長約3cm,供應腦橋、小腦和大腦后部及內耳?;讋用}末端閉塞導致中腦、顆葉內側、枕葉及間腦受損,表現為基底動脈尖綜合征。1)腦橋支:由BA兩側緣及背側發(fā)出小動脈群,供應腦橋;是腦干出血的常見犯罪血管。依據其長短及供應腦橋之遠近分為三組動脈:前群為旁中央動脈,外側群為短旋動脈,后群為長旋動脈。閉塞均出現特殊臨床綜合征。腦橋動脈太小,血管造影很難顯示。旁中央動脈:基底動脈發(fā)出的最短動脈,長約3mm,每側4-6條,供應腦橋腹側中線兩旁的皮質延髓束、皮質脊髓束、橋核、展神經纖維及部分內側丘系,一側閉塞出現腦橋基底(或腹)內側綜合征(Foville綜
16、合征),兩側閉塞出現閉鎖綜合征。短旋動脈:長約2cmo每側5-10條,由腦橋基底部發(fā)出,繞至腦橋腹外側,供應腦橋腹外側楔形區(qū)域,包括皮質脊髓束、內側丘系、橋核、橋小腦纖維、部分三叉神經核和面神經核及纖維,閉塞時出現腦橋基底外側綜合征(Millard-Gubler綜合征);長旋動脈:長3cm以上。每側1-2支,從基底動脈向兩側繞行至腦橋側面,穿入腦橋臂外側并有分支與小腦前下動脈及小腦上動脈吻合;主要供應腦橋被蓋部,包括脊髓丘腦束、脊髓小腦束、內側縱束、內側丘系、結合臂、位聽神經核、面神經核、展神經核、三叉神經核及腦橋網狀結構等,閉塞出現腦橋被蓋綜合征(Raymond-Cestansyndrome
17、)。2)內聽動脈:也稱迷路動脈,常由小腦前下動脈發(fā)出,左右各一的細長分支,自基底動脈發(fā)出后,在展神經根前方越過,行向外側,與面神經、前庭蝸神經伴行進入內耳道。分布于內耳前庭和三個半規(guī)管及耳蝸。內聽動脈細長,走形特殊,吻合支少,中老年人易發(fā)生動脈硬化引起缺血癥狀,表現眩暈、耳鳴和聽力下降。3)小腦下前動脈:自基底動脈下段向兩側發(fā)出,供應腦橋被蓋外側部、小腦中下腳下部、小腦半球前下部等,途中發(fā)出小支供應展神經、面神經和位聽神經根及延髓上部;該動脈閉塞出現同側上肢小腦性共濟失調、周圍性面癱、聽力下降、面部感覺異常及對側偏身痛溫覺障礙等。4)小腦上動脈:自基底動脈終點發(fā)出,經動眼神經根繞過大腦腳至中腦
18、背側,經結合臂到小腦,分為蚓支與半球支,供應中腦被蓋外側部、腦橋上段被蓋部、小腦結合臂、小腦半球上面、上蚓部、小腦齒狀核等。該動脈閉塞出現同側上肢小腦性共濟失調和對側偏身痛溫覺減退,齒狀核支是小腦出血的好發(fā)動脈。(3)大腦后動脈PCA是基底動脈的終末支,與后交通動脈吻合參與構成腦底動脈環(huán),之后環(huán)繞大腦腳向上經中腦后外側,沿顆葉、枕葉內側面走行,發(fā)出分支供應枕葉內側面、下面和部分側面,以及顆下回、部分間腦和內囊。PCA主要分支有:1)丘腦穿通動脈:為后內側中央支,供應下丘腦、垂體、漏斗部、灰結節(jié)、乳頭體、丘腦底部及內壁、中腦被蓋內側部。2)丘腦膝狀體動脈:為后外側動脈,供應膝狀體、丘腦枕和大部分
19、丘腦外側核團。3)四疊體動脈:供應大腦腳、四疊體、松果體及小腦蚓部。4)脈絡膜后內動脈:供應大腦腳、膝狀體、丘腦枕、丘腦上部及松果體。5)脈絡膜后外動脈:丘腦背內側核、丘腦枕及外側膝狀體。6)中腦支:分為旁正中動脈供應腳間窩、動眼神經核、內側縱束、紅核及大腦腳內側部;短旋動脈供應大腦腳中外側、黑質、中腦被蓋外側部;長旋動脈供應四疊體上丘與下丘。7)皮質支:分為顆下前動脈供應海馬;顆下中動脈供應梭狀回及顆下回中部;顆下后動脈供應梭狀回后部、舌回及枕葉背側面;距狀裂動脈供應距狀裂上下、部分顆下回及部分外側枕區(qū);頂枕動脈供應楔葉和枕葉背外側,是視中樞的主要供血動脈。PCA造影將其分為四段:P1大腦腳
20、段或交通前段,為從基底動脈分叉至后交通動脈匯合處;P2環(huán)池段,后交通動脈匯合處至大腦后段;P3四疊體段,中腦后段至距狀裂;P4距狀裂段,為PCA在距狀裂內終末支。一側PCA閉塞出現對側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偏盲、記憶喪失、動眼神經麻痹、上視不能和小腦性共濟失調等;PCA環(huán)繞大腦腳轉向背側,跨過小腦幕切跡,行于小腦幕上面的半球內側面,因此顱內壓增高時,顆葉海馬旁回、鉤回移向小腦幕切跡下部,PCA亦相應向下移位,受壓并牽拉其后下方的動眼神經,導致動眼神經麻痹,主要壓迫縮瞳肌纖維引起瞳孔放大。動眼神經位于小腦上動脈與大腦后動脈間,此兩條動脈是動脈瘤的好發(fā)部位,壓迫動眼神經出現眼肌麻痹。后交通動脈可粗大
21、或細長,形成前循環(huán)與后循環(huán)間以及兩側大腦半球間吻合。后交通動脈穿通支供應前下丘腦與后下丘腦、視束及視交叉后部,丘腦前核及丘腦腹側核。椎逐底動脈系統(tǒng)血管解剖及造影分段A.冠狀位,VA分段:V1橫突孔段,在第6至第2頸椎橫突孔內上升段;V2橫段,從樞椎橫突孔向外橫行段;V3寰椎段,從V2外端彎曲向上,在垂直上行入枕骨大孔;V4枕骨大孔段,從V3上端急彎,水平向內行段,再彎向上垂直上行入枕骨大孔;V5顱內段,入枕骨大孔至延髓腦橋溝平面;B,C矢狀位,PCA分段:P1大腦腳段/交通前段;P2環(huán)池段;P3四疊體段;P4距狀裂段。AICA小腦前下動脈?!灸X動脈側枝循環(huán)】側枝循環(huán)是頸內動脈或基底動脈閉塞時的
22、代償機制。主要由3條來源:Willis環(huán):位于腦的腹側面,它將頸內動脈與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系統(tǒng)互相連接;顱外與顱內動脈分支之間的吻合;大腦與小腦的主要動脈終支之間的軟腦膜血管吻合。1.顱內外動脈側枝循環(huán)頸外動脈之面動脈與頸內動脈之眼動脈間,枕動脈腦膜支與大腦后動脈分支間,頸外動脈之上頜動脈通過鼓室前動脈、腦膜中動脈與頸內動脈之頸-鼓室動脈及大腦中動脈分支間都存在可建立的側枝循環(huán)。2 .顱內動脈的主要側枝循環(huán)1)腦底動脈環(huán)(Willis環(huán)):由雙側的大腦前動脈、頸內動脈、大腦后動脈、后交通動脈與一條前交通動脈組成。是頸內動脈與椎基底動脈最重要的側枝循環(huán),通過前交通動脈使兩側ACA互相溝通,頸內動脈或
23、MCA與PCA之間由后交通動脈溝通,在腦底部形成的環(huán)狀吻合在兩側半球及一側半球的前、后部形成豐富的側枝循環(huán),具有腦血流供應調節(jié)與代償作用。一項350例人腦尸檢研究資料發(fā)現,約48%Willis環(huán)存在發(fā)育異常,但不影響腦部供血,如一側頸內動脈閉塞,通過前、后交通動脈代償供血,不出現腦缺血癥狀。中老年人因腦底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狹窄,代償能力下降,易發(fā)生腦梗死。2)腦皮質吻合支:ACA、MCA及PCA的皮質支在同側大腦皮質有廣泛的吻合,例如一側MCA主干閉塞只出現基底節(jié)區(qū)腦梗死,皮質供血依靠ACA與PCA皮質吻合支代償。小腦后下動脈、小腦前下動脈和小腦上動脈在同側小腦半球也存在廣泛的皮質血管吻合。
24、3)腦深穿支吻合:腦深穿支吻合較少,側枝循環(huán)不如皮質支豐富,腦血流調節(jié)及代償作用較差,深部白質腦梗死較多見。在某些病理情況下,如煙霧病可出現超越正常的側枝循環(huán),腦底可見許多向上的小動脈,發(fā)揮側枝循環(huán)代償功能。4)軟腦膜動脈:在ACA、MCA、PCA的軟腦膜分支之間存在吻合支,與來自頸外動脈的腦膜中動脈分支也有吻合,如一側大腦中動脈主干閉塞患者,DSA顯示同側頸外動脈血液血液經軟腦膜供應皮質腦組織。3 .分水嶺區(qū)1)皮質分水嶺區(qū):位于皮質區(qū)兩支供血動脈交界區(qū),通常為ACA-MCA供血皮質交界區(qū)或MCA-PCA供血皮質交界區(qū)。2)皮質下分水嶺區(qū)或內分水嶺區(qū):位于白質區(qū)域,如側腦室前后角、半卵圓中心
25、區(qū),見于MCA皮質支與深穿支供血交界區(qū)白質,MCA與ACA供血交界處白質以及MCA與PCA供血交界處白質。(二)腦靜脈系統(tǒng)大腦靜脈系統(tǒng)可分為幕上靜脈系統(tǒng)及幕下靜脈系統(tǒng),但個體差異性較大。靜脈回流路徑是由腦淺、腦深靜脈引流至靜脈竇,最后匯入頸內靜脈。腦靜脈特點是,沒有同名的動脈伴行,管壁薄,無肌肉及彈性纖維,缺乏彈性,無靜脈竇。靜脈竇是硬腦膜圍成的管道系統(tǒng),是腦靜脈血和CSF回流的必經之路。與軀體外周血管不通,腦靜脈性硬膜竇與動脈分開走行。1 .大腦淺動脈:包括大腦背外側、內側面和大腦底部淺靜脈,收集大腦皮質和皮質下靜脈血。(1)大腦上靜脈(2)大腦中靜脈(3)大腦下靜脈分為3組匯集大腦皮質大部
26、分血液注入上矢狀竇。匯集大腦外側溝附近血液注入海綿竇。匯集大腦半球外側面下部和底部血液注入海綿竇和大腦大靜脈。這些靜脈一段行走于大腦皮質,一段行走于蛛網膜下腔,進入硬腦膜內,輕微頭外傷可引起硬膜下淺靜脈撕裂,出現硬膜下血腫。2 .大腦深動脈:包括大腦大靜脈、大腦內靜脈、基底靜脈,引流來自深部白質、基底節(jié)、丘腦靜脈血匯入竇匯。(1)大腦大靜脈(Galen's/ein):位于顱內中線后部,兩條大腦內靜脈在第三腦室脈絡叢內向后走行,位于肺脹體壓部下方匯成長約2cm大腦大靜脈,收集來自臍月氏體周邊、中腦后部、大腦內靜脈、小腦上靜脈和基底靜脈血液,繞肺脹體壓部向上與下矢狀竇匯合續(xù)為直竇;大腦大靜
27、脈和大腦內靜脈易形成血栓,引起半球深部出血性梗死、顱壓高及意識障礙。(2)大腦內靜脈:由兩側的隔靜脈、丘腦紋狀體靜脈在室間孔后方匯成左右兩條大腦內靜脈,收集豆狀核、尾狀核、臍月氏體、第III腦室和側腦室脈絡叢、部分海馬和丘腦的血液。(3)基底靜脈:由大腦腹側面的大腦中深動脈及大腦前靜脈匯集而成,收集兩側蒼白球內側、視前區(qū)、下丘腦、丘腦底部、中腦上部等腦底部血液,注入大腦大靜脈。3.靜脈竇:位于顱骨下骨膜層與硬腦膜層之間,內面是一層內皮細胞,竇壁由致密的膠原纖維組成,堅韌無彈性、無瓣膜,包括上矢狀竇、下矢狀竇、直竇、橫竇、乙狀竇、竇匯和海綿竇等。靜脈竇易發(fā)生血栓形成。硬腦膜為雙層膜結構覆蓋于CN
28、S,骨膜層與腦膜層分離形成靜脈回流通路即靜脈竇。靜脈竇內層腦膜延伸成為大腦鐮、小腦幕及小腦鐮,上矢狀竇行走于大腦鐮上緣收集大腦淺靜脈、Trolard'曬及導靜脈的血流,直竇、上矢狀竇及橫竇引流血液匯集成為竇匯。海綿竇為腦底部成對的硬腦膜成褶,主要引流顆葉、眶部及腦底部靜脈血,海綿竇通過巖上竇和巖下竇與乙狀竇相通,將靜脈血引流至翼靜脈叢,并通過眼上靜脈和眼下靜脈引流眶部靜脈血。第二部分腦血液循環(huán)生理人腦重量雖僅為體重的2%,每分鐘卻有750-1000ml富含氧和葡萄糖的血液流經腦循環(huán),相當于消耗靜息心輸出量的14%-20%。腦血液供應極為豐富,代謝旺盛,腦能量消耗與代謝旺盛的心臟及腎臟相
29、似。大腦活動如思考或睡眠時,腦組織血流量、耗氧量及葡萄糖消耗總量不變,僅特定區(qū)域腦血流量及代謝變化?!灸X血液循環(huán)生理】腦組織消耗體循環(huán)中10%的葡萄糖,其中80%被用于能量代謝,10%-15%的葡萄糖代謝為乳酸并在血液循環(huán)中清除,剩余葡萄糖被用于突觸作為神經遞質傳遞。與其他組織相比,腦組織無法儲存葡萄糖、糖原及其他能量物質。持續(xù)正常腦功能必須依賴于動脈不間斷的輸送能量物質,腦組織每分鐘每克腦組織血流量計算,腦灰質約為0.8ml,腦白質為0.20-0.23ml。腦組織代謝特點為低儲備高代謝,在缺血缺氧時意識水平下降,會迅速進入昏迷狀態(tài)。動物實驗證明,完全阻斷血流超過4-5min可產生不可逆性腦損
30、害。短時間低腦血流量、低氧血癥、低血糖均可導致腦組織下降,如TIA,當葡萄糖、氧氣運輸不足持續(xù)時間較長可導致不可逆性損傷,最終導致腦梗死?!灸X血流主要影響因素】腦血流量的調節(jié)是通過以下機制實現的:1 .靜脈壓:通常情況下靜脈壓對腦血流影響很小,腦血液供應收到引力作用,特別在高速離心影響時腦動脈壓明顯下降,可不伴腦血流量減少,是由于靜脈壓同時下降到虹吸作用。腦靜脈系統(tǒng)血栓形成、靜脈血回流障礙、靜脈壓升高、顱內壓增高和腦灌注壓減低等均可導致腦缺血或腦梗死。2 .顱內壓:與腦血流量成反比,當顱內壓升高時腦血流降低,但由于血壓生理性調節(jié),顱內壓升高時平均動脈壓隨之升高,如大量腦出血患者顱內壓急劇增高,
31、血壓可代償性增高保持腦血流正常。因此,這種高血壓處理應先用脫水藥,降低顱內壓,血壓也隨之降低,不應單用降壓藥,否則會導致腦缺血。3 .腦血管阻力:與腦血流量成反比,血管阻力愈大,血流量愈小。管徑與阻力直接相關,按照Poiseuille-Hegan節(jié)律,流量與流經管長度成反比,與流經管半徑成正比。腦血流狹窄早期患者可無腦缺血癥狀,當狹窄到一定程度或閉塞時引起腦組織缺血或壞死時出現神經功能缺失。4 .腦血流量生化調節(jié)因素:神經元興奮性增高可引起相應腦區(qū)代謝活躍,出現腦血流量增加。谷氨酸鹽興奮神經元及突觸釋放一氧化氮,導致血管擴張,從而增加腦血流量,細胞代謝產生的K+、H+、乳酸腺昔及ATP也促進局部腦血流量。體溫、意識狀態(tài)、麻醉劑等都是通過影響腦代謝率變化導致腦血流量改變。5 .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腦血流量受不同濃度的PaCO2影響。在正常生理范圍內,PaCO2每改變1mmHg伴隨腦血流量變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道路安全學習心得體會
- 護理人員職業(yè)道德培訓
- 油庫應急處理流程
- 初中歷史教案反思
- 布藝扎染教案反思
- 白露主題班會教案
- 和的認識說課稿
- 文化創(chuàng)意承銷協(xié)議書范本
- 水利工程機械施工合同
- 土建項目協(xié)議書范本
- GB/T 307.1-1994滾動軸承向心軸承公差
- GB/T 19010-2009質量管理顧客滿意組織行為規(guī)范指南
- 個體工商戶公司章程范本
- GB 14884-2003蜜餞衛(wèi)生標準
- 新《統(tǒng)計法》解讀
- 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汽油安全技術說明書
- 落實企業(yè)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三年行動重點任務清單分解
- 部編版七年級上冊語文閱讀高頻考點解析與突破課件
- 《初中英語寫作》課件
- DB37-T 5202-2021 建筑與市政工程基坑支護綠色技術標準
- 《學會感恩與愛同行》PPT主題班會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