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合梁-201404_89130832._第1頁
組合梁-201404_89130832._第2頁
組合梁-201404_89130832._第3頁
組合梁-201404_89130832._第4頁
組合梁-201404_8913083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FM沿梁的軸向材料利用不合理沿梁的軸向材料利用不合理 zIxM 截面上材料利用也不合理截面上材料利用也不合理F改變截面慣性矩改變截面慣性矩 (1 1)相同材料組成的疊梁(鋼)相同材料組成的疊梁(鋼- -鋼);鋼); (2 2)不同材料組成的疊梁(鋼)不同材料組成的疊梁(鋼- -鋁);鋁); (3 3)相同材料組成楔塊梁(鋼)相同材料組成楔塊梁(鋼- -鋼)。鋼)。1. 1. 用電測法測定組合梁的應力分布規(guī)律。用電測法測定組合梁的應力分布規(guī)律。2.2. 學習如何根據測試結果來建立力學計算學習如何根據測試結果來建立力學計算模型的方法。模型的方法。3.3.通過實驗和理論分析,了解不同材料、通過實驗和

2、理論分析,了解不同材料、不同約束條件對組合梁的內力及應力分不同約束條件對組合梁的內力及應力分布規(guī)律的影響。布規(guī)律的影響。4.4. 熟練掌握多點測量技術。熟練掌握多點測量技術。 組合梁實驗與以前做的實驗不同,組合梁實驗與以前做的實驗不同,不是驗證理論的實驗不是驗證理論的實驗,而是,而是。所以簡化所以簡化,答案,答案不唯一。不唯一。測量測量截面尺寸和貼片截面到支座的距離。截面尺寸和貼片截面到支座的距離。鋼的彈性模量鋼的彈性模量E E 取取206 206 GPaGPa。鋁的彈性模量鋁的彈性模量E E 取取70 70 GPaGPa。電阻片靈敏系數為電阻片靈敏系數為2.082.08。初載荷初載荷F F0

3、 0=500N=500N,末載荷,末載荷F Fn n=5500N=5500N。加載速度加載速度0.2mm/min0.2mm/min。梁的截面尺寸梁的截面尺寸b b、h h,確認兩支座間距離,確認兩支座間距離L L,貼,貼片截面到支座的距離片截面到支座的距離l l。12345678910側面應變片間隔為單根側面應變片間隔為單根梁高的四分之一。梁高的四分之一。單臂測量的操作步驟單臂測量的操作步驟1. 按順序將試件上粘貼的各個應變片(工作片)接到每個通道的按順序將試件上粘貼的各個應變片(工作片)接到每個通道的AB接接線端上,線端上,BB為短接狀態(tài)。為短接狀態(tài)。2. 將溫度補償片接到公共端。將溫度補償

4、片接到公共端。3. 運行軟件,自動檢測聯(lián)機狀態(tài)。運行軟件,自動檢測聯(lián)機狀態(tài)。4. 在參數設置界面,設置各測量點連接形式為應變在參數設置界面,設置各測量點連接形式為應變 1-1 和設置各測量和設置各測量點靈敏系數點靈敏系數K=2.08等參數。等參數。5. 在初載時,先在自動平衡界面按在初載時,先在自動平衡界面按自動平衡自動平衡,查看連接有無問題,查看連接有無問題;然后轉到測量界面反復按幾次;然后轉到測量界面反復按幾次掃描采樣掃描采樣,檢查數據是否穩(wěn)定,檢查數據是否穩(wěn)定。6. 正式實驗,在初載時正式實驗,在初載時自動平衡自動平衡和和掃描采樣掃描采樣,測量初始應變,測量初始應變值;值;7. 在加載至

5、末載,直接在加載至末載,直接掃描采樣掃描采樣 ,測量末應變值;,測量末應變值;8. 實驗時隨時抄下采集的數據,并做差值,平衡數據不抄。實驗時隨時抄下采集的數據,并做差值,平衡數據不抄。補償片補償片工作片工作片 工作片工作片變形規(guī)律?變形規(guī)律?疊梁疊梁FF平衡條件平衡條件: : xF/2QQ上上QQ下下MM上上MM下下0M) 1 (x2FM下上M忽略剪力的影響忽略剪力的影響下上 變形條件:在小變形并忽略層間摩擦力時變形條件:在小變形并忽略層間摩擦力時 )2(M下下下下上上上上IEzIEzMM上上M下下=材料相同時材料相同時材料不相時材料不相時M上上M下下=E上上E下下) 1 (x2FM下上M)2

6、(M下下下下上上上上IEzIEzM?鋼鋼楔塊梁鋼鋼楔塊梁楔塊梁楔塊梁變形規(guī)律?變形規(guī)律?FxF/2Q Q上上Q Q下下MM上上MM下下N N上上N N下下平衡條件平衡條件: :)2(x2F2hN2hNM下下上上下上M) 1 (0N 下上N)4(下上LL )3(下上 在小變形并忽略層間摩擦力時在小變形并忽略層間摩擦力時 dxLx F實驗應力計算實驗應力計算 單向虎克定律單向虎克定律理論應力計算理論應力計算 1.用平衡條件與變形協(xié)調條件計算截面內力;用平衡條件與變形協(xié)調條件計算截面內力; 2.按相應的正應力公式計算截面各點的正應力值按相應的正應力公式計算截面各點的正應力值。按常規(guī)格式書寫實驗報告,

7、應包括以下內容:按常規(guī)格式書寫實驗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1. 實驗報告中應列出三種梁的原始實驗數據,并計算相應的實驗報告中應列出三種梁的原始實驗數據,并計算相應的實驗應力值(表格化),畫出應力沿梁高的分布規(guī)律。實驗應力值(表格化),畫出應力沿梁高的分布規(guī)律。2. 試根據各梁的實測應力分布情況,建立試根據各梁的實測應力分布情況,建立三三種梁的理論計算種梁的理論計算模型并進行計算,畫出應力沿梁高的分布規(guī)律。模型并進行計算,畫出應力沿梁高的分布規(guī)律。3. 將內力理論計算的結果與實驗測量的值進行比較,并計算將內力理論計算的結果與實驗測量的值進行比較,并計算彎矩的相對誤差,分析誤差產生的主要原因。彎矩的相對誤差,分析誤差產生的主要原因。4. 根據實驗結果,總結三種形式梁和同一尺寸整梁的承載能根據實驗結果,總結三種形式梁和同一尺寸整梁的承載能力,并給出結論。力,并給出結論。5. 回答三道以上思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