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子昂畫馬變馬”之釋Word版_第1頁
“趙子昂畫馬變馬”之釋Word版_第2頁
“趙子昂畫馬變馬”之釋Word版_第3頁
“趙子昂畫馬變馬”之釋Word版_第4頁
“趙子昂畫馬變馬”之釋Word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趙子昂畫馬變馬”之釋問:趙子昂畫馬變馬中提到華嚴經(jīng)云:“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性不是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滅的緣起性空嗎?心和因緣的關系是什么?凈宗法師答:這個問題可能我也答不好,只能供你參考?!皯^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法界性就是法界和法性,合在一起叫作“法界性”。法界,就是我們說的十法界;法性,就是一切萬法的本性。一切萬法的本性就是寂滅性,就是不生不滅,就是真如實相,這個稱為“法性”,法的本性,它的本來面目。經(jīng)中所說的“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這就是法性。法性是平等的,也就是你所說的緣起性空,它是空性的。性空、空性、法性,說的都是心性,都一樣。站在法性的立場上,萬法體性完全平等,

2、那怎么又顯示出差別的萬象呢?這就是所謂的“唯心造”,唯心所造,所以就顯示出十法界的差別。如果造六凡法界的業(yè),就顯示出六凡法界的境相來。比如娑婆世界,于我們看起來都是砂石瓦礫,不清凈的,可是釋迦牟尼佛看這里仍然是凈土。其實得道圣人所看也都不一樣。這就是唯心所造。像一盆水,天人看是琉璃地;餓鬼看就是火;人看就是可以飲用的水;魚看就是它的房子。這就是唯心。佛法講萬法唯心,唯心所造,唯識所變。整理為word格式心的作用有兩點:一個是曇鸞大師講的順法性;還有一個逆法性,跟它相反。這樣就形成了兩種緣起,順法性就是凈緣起,逆法性就是染緣起。所謂凈緣起,就是隨順了法的本來面目、本來特點諸法寂滅。順了寂滅這種性

3、,它就會有清凈的緣起,就會形成凈土?!靶膬魟t國土凈”,這就是諸大菩薩稱性發(fā)愿,稱性修行,順性緣起凈土的境相。眾生在迷茫當中,心沒有順法性,而是逆法性。無我執(zhí)我;染以為凈,凈以為染;苦以為樂;樂以為苦;無常以為常;常以為無常,這樣就顛倒,逆了法性。逆法性也有緣起(不管怎樣造作,心牽動就有緣起了),這種緣起就叫染,染污的緣起,就顯示出種種的恐怖、顛倒、輪回的境相。這就是所謂緣起。那心在這里面起什么作用呢?心就是總機關,牽到什么地方就顯現(xiàn)出什么境相。但這樣的顯現(xiàn)也不違背緣起性空的法則,不管顯現(xiàn)什么,以當下的體性還是空寂的。心念是一切緣起的主因。比如說眼睛看到的,“情人眼里出西施,這個人很美”,其實是

4、你心里認定的。“這是黑色的,這是藍色的,這是堅硬的,這是柔軟的”,所有這些概念都是心中所變現(xiàn)的,是心認定的。這叫唯心所造。如果拋開這些心的分別造作、妄想心念的作用,諸法的本來體性整理為word格式空性,所謂“法性”就能展現(xiàn)出來。心給它加了一個東西,它就變味了,走樣了。剛才講的,如果心順著法性就是清凈緣起,當然前提是能夠證悟諸法寂滅相,這一點我們凡人做不到。阿彌陀佛已經(jīng)證悟了諸法寂滅相,阿彌陀佛名號就是實相,就是法性的本體,緣佛的名號就順著法性,順法性就能進入法性所展現(xiàn)的凈土。觀經(jīng)里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這就是唯心造。是心念佛也“是心是佛”。心如果不念佛,念了世間染污的念頭,污染的造業(yè)的念頭

5、,自然就顯現(xiàn)出六道輪回的境相,懂得這一點就會念阿彌陀佛。 【慧凈法師:趙子昂畫馬的故事】宋末元初的時代,有一位文人才子,叫作趙子昂(即趙孟頫),他是一個文學家、博學者,又是一個畫家,他喜歡畫馬,對馬特別鐘情。他畫了好多種馬,之后他要畫一幅一百零八只的馬,好不容易已經(jīng)畫了一百零七只,最后的一只,這一只馬的形狀是四腳要朝天的形狀。因為馬的種種形狀都已經(jīng)畫出來了,只剩下四腳朝天的馬還沒畫過。由于他喜歡馬,想畫馬,因此也常跟馬在一起,觀察馬的性情、表情、動作、形狀等等。種種形狀的馬都看過了,可是四腳朝天的馬沒有看過,那怎么畫呢?他就用心去想象、思維,日也想,夜也想,吃飯也想,做事情也想,乃至

6、睡覺做夢也在想,想得幾乎入神。有一天中午,用過了午餐,他就睡在他的床鋪上想象四腳朝天的馬,也依自己身體的姿勢、手腳的形狀來比擬馬的形狀,不久疲累了,不知不覺就睡著了。整理為word格式這個時候他太太正好也想進入房間休息,一開房門一掀蚊帳,赫然發(fā)現(xiàn)床鋪上不是他的丈夫趙子昂,而是一只四腳朝天的馬,當下嚇得一聲大叫,立刻倒退,結(jié)果碰到門檻暈倒在地。變馬的趙子昂被這一聲驚醒了,看到太太暈倒在地,立即將她喚醒,并問她怎么會嚇倒在地呢?她的太太就說她要上來休息,可是一看床鋪上不是他,而是一只馬。趙子昂就奇怪了,明明我是睡在床鋪上,怎么會是馬睡在床鋪上呢?這時候,他佛緣來了,他請教佛法大德,法師就跟他開示說

7、,所謂“三界唯心所現(xiàn)”,一切萬物都來自于我們眾生共同的業(yè)力,我們心想什么,久而久之形成業(yè)力,就會顯現(xiàn)什么。因為你常想馬,模擬馬的心境以及形狀,到了入神、到了極點,不知不覺身體就變?yōu)轳R。趙子昂他這一聽領悟了,他想到畫馬、想馬,結(jié)果變成了馬,那如果來畫佛菩薩的像,想佛菩薩,豈不將來就成為佛菩薩呢?此后趙子昂就改變畫風,不畫馬了,也不畫其他動物,就專畫佛菩薩的像。這也印證佛經(jīng)講的整理為word格式“唯識所變,唯心所現(xiàn)”。華嚴經(jīng)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蔽叶畮讱q的時候,有緣遇到一位學佛的老人家,當時他跟我講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三界唯心所現(xiàn)”。當時我并不曉得這句

8、話的意義,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還有人類與動物、植物、礦物,都是自己的心所顯現(xiàn)的,這哪有可能?人的心念是很微弱而且是無形的,怎么能夠成為有形的而且又是那么的廣大呢?但當時“三界唯心所現(xiàn)”這一句話就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之中。后來出家了,了解佛教教理了,才體認到真的是有形廣大的三界,善與惡、好與壞、苦與樂的三界都是由我們這一點微弱之心所顯現(xiàn)的,所謂“一念三千”。世間上速度最快的是什么?是電力?是磁波?還是光速?其實不是,是心,心念最快速,心的磁場也最有力。我們想到哪里,心就到了那里,譬如美國雖在地球的另一個邊,可是只要我們想到美國,我們的心就立刻到那里,甚至有些景象就會出現(xiàn)。不過,雖然想到美國,但并不

9、是身體就到美國,身體還是在臺灣這個地方;我們想什么也不能立刻顯現(xiàn)什么,還是凡夫這個身體,這個形狀、相貌,那是因為我們被身體束縛住,被我們的業(yè)力束縛住。假設我們沒有這個身體,甚至沒有那個業(yè)力,我們想到哪里,立刻就能到哪里;我們想什么,就會立刻變現(xiàn)什么。整理為word格式譬如人死了之后,中陰身(神識)離開這個身體了,這是所謂“意生身”,是意念、念頭,念識所成就、所生長的身體,這個叫做中陰身。所以中陰身雖沒有實質(zhì)的身體,但是還是有身,還是有微細的四大,其實就是一個念頭、業(yè)力。可是趙子昂他有身體,也不是肉體死亡變成中陰身,也不是斷貪瞋癡超凡入圣的羅漢有神通,他怎么能夠即身成馬,變?yōu)轳R呢?那是靠他自己的

10、力量,自己的功夫,日夜思維馬,到了出神入化,不知不覺時間到了就變成馬,這是靠他的自力。由這則畫馬變馬,想馬成馬的典故,也可以啟發(fā)凈土經(jīng)典的道理,讓我們了解凈土法門的奧義精髓。觀無量壽經(jīng)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諸佛如來所證的三身法身、報身、應化身,都是一樣的。既然證悟到了三身,就能夠遍入一切眾生的心念當中。前面有講到,整理為word格式“心”的速度比磁波、光速更快,具有互相共鳴、共振的能量,所謂“同心共振”。心想什么,那一種磁場就會散發(fā)出去。譬如我們心心念念某一個人,想

11、念某一個人,為那個人操心掛懷或愛慕留戀,不知不覺就會跟對方有了共振,就會觸動對方,感動對方,這就是一種共振、共鳴,所謂“心想事成”。因此,我們對任何人、事、物,都要盡量抱著正面的思維,我們內(nèi)心為對方好,對方肯定也會為我們好,這個就是一種共振。我們的起心動念也會跟諸佛菩薩共振,因為十方諸佛證悟到了三身,自然能夠遍滿整個虛空法界,超越過去、現(xiàn)在、未來,所謂“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其實對佛而言是無所謂時間的,過去、現(xiàn)在、未來是就凡夫來講的;佛也沒有東、南、西、北、上、下這一些空間的范圍,就佛來講,是無所謂空間的。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超越有形,因此能夠遍入一切眾生的心想之中。因此,我們?nèi)绻敕鸬南?/p>

12、好,想佛的慈悲,尤其是憶佛、念佛,稱念佛的名號,那佛的相好、佛的功德,就會在我們內(nèi)心顯現(xiàn),我們跟佛、佛跟我們就合而為一,一體不離,一方面佛心中有十方眾生,一方面有緣的十方眾生心中有佛,那豈不是心跟佛、佛跟心都結(jié)合在一起。趙子昂想馬變馬,那是自力,非常不容易。尤其若要以自己之力去想佛成佛,那必須想到自己的貪瞋癡煩惱以及無明惑業(yè)悉皆斷除才有可能;但如果是想阿彌陀佛,那是他力,就很容易,為什么?因為是阿彌陀佛主動先想念我們,來到我們的心,我們起心動念念佛、想佛、憶佛,就跟阿彌陀佛共振、共鳴,跟阿彌陀佛一體交融。因為這樣,所以才說整理為word格式“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以自力來講,必須“息慮凝心,入定觀佛”才能夠成就,但我們完全是靠佛力。阿彌陀佛想念我們、懷念我們、憐憫我們,要救度我們,也進入我們的心中,如果我們不知道或者是拒絕、不相信,那就跟佛永遠都是隔離的;如果一念回心也憶佛念佛,當下就與佛成為一體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