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無機無機 化化 學學 第1章 稀溶液中的依數(shù)性和理想氣體分壓定律Chemistry1.1 稀溶液的依數(shù)性稀溶液的依數(shù)性n 溶液n凡是由一種或多種物質(zhì)分散在另一種物質(zhì)中所形成的混合體系。n 溶液的聚集狀態(tài)n氣態(tài)n液態(tài)n固態(tài)Chemistry 溶質(zhì) 溶劑 實 例 氣 氣 空氣、家用煤氣 液 氣 云、霧 固 氣 煙、灰塵 氣 液 泡沫、汽水 液 液 牛奶、豆?jié){、農(nóng)藥乳濁液 固 液 泥漿、油漆、墨水 氣 固 泡沫塑料、木炭、浮石 液 固 肉凍、硅膠、珍珠 固 固 紅寶石、合金、有色玻璃按聚集狀態(tài)分類的各種溶液按聚集狀態(tài)分類的各種溶液Chemistry溶液濃度的表示方法溶液濃度的表示方法n B的物質(zhì)的量
2、濃度n 溶質(zhì)B的質(zhì)量摩爾濃度n B的摩爾分數(shù)VncBB溶劑mnmBBnnBBChemistry溶液有兩大類性質(zhì)溶液有兩大類性質(zhì)n 與溶液中溶質(zhì)的本性有關(guān):溶液的顏色、比重、酸堿性和導電性等;n 與溶液中溶質(zhì)的量(獨立質(zhì)點數(shù))有關(guān),而與溶質(zhì)的本身性質(zhì)無關(guān):如溶液的蒸氣壓、凝固點、沸點和滲透壓等。Chemistry稀溶液的通性(稀溶液的依數(shù)性)稀溶液的通性(稀溶液的依數(shù)性)n 難揮發(fā)的非電解質(zhì)稀溶液的性質(zhì)與一定量溶劑中所溶解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成正比。(亦稱為依數(shù)定律)n蒸氣壓下降n沸點升高n凝固點降低n滲透壓Chemistry1.1.1 蒸氣壓下降蒸氣壓下降n 蒸發(fā)n液體表面分子克服液體分子間的引力,
3、逸出表面成為氣體分子。n 凝聚n氣體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碰到液面,重新進入液體的過程。n 蒸氣壓n在一定溫度下,當液體蒸發(fā)的速率與蒸氣分子凝結(jié)的速率相等,氣、液兩相處于動態(tài)平衡時,其蒸氣所具有的壓力稱為該液體在此溫度下的飽和蒸氣壓。簡稱蒸氣壓。蒸氣壓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n此時 蒸發(fā) 凝聚n如 100時 H2O(l)H2O(g), p(H2O)=101.325 kPaChemistry蒸氣壓下降蒸氣壓下降n 同一溫度下,純?nèi)軇┱魵鈮毫εc溶液蒸氣壓力之差叫溶液的蒸氣壓下降。n 蒸氣壓下降原因:純?nèi)軇┑谋砻嫔倭康乇患尤敕菗]發(fā)性溶質(zhì)粒子所占據(jù),使溶劑的表面積相對減小,單位時間內(nèi)逸出液面的溶劑分子數(shù)相對比純
4、溶劑要少。達到平衡時溶液的蒸氣壓就要比純?nèi)軇┑娘柡驼魵鈮旱?。Chemistry拉烏爾定律拉烏爾定律n 在一定溫度下,難揮發(fā)性非電解質(zhì)稀溶液中溶在一定溫度下,難揮發(fā)性非電解質(zhì)稀溶液中溶劑的蒸氣壓下降劑的蒸氣壓下降 (p)與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成與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成正比。正比。n(B),溶質(zhì)B的物質(zhì)的量n(B)/n,溶質(zhì)B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p(A),純?nèi)軇〢的蒸氣壓 )A()(pnBnpChemistry例例1-1,20,10.0 g一種酯溶于一種酯溶于90 g苯中,測得蒸氣壓苯中,測得蒸氣壓9.48 kPa。求該酯的分子量。(苯的蒸氣壓。求該酯的分子量。(苯的蒸氣壓10.0 kPa)n 解:設(shè)酯的分
5、子量為M n 則n(酯)=10.0/M mol n n(苯)=90/78=1.15 moln n 利用p = n(酯)/(n(酯)+n(苯) p(苯)n n 求得 M=158Chemistry1.2 沸點上升和凝固點下降沸點上升和凝固點下降n 沸點:當某液體的蒸氣壓力等于外界壓力,液體沸騰時的溫度。 (記作 bp)n 凝固點:某物質(zhì)的液相蒸氣壓力與固相蒸氣壓力相等時的溫度。 (記作 fp)n 而溶液由于溶質(zhì)的加入使溶劑的凝固點下降、沸點上升。n 溶液中,溶質(zhì)溶解的量越多,溶液的蒸氣壓下降越大、沸點上升越多、凝固點下降越多。Chemistry蒸氣壓/kPa凝固點下降0 凝固點B沸點100溶液水溶
6、劑沸點溶液沸點BAA沸點上升蒸氣壓下降101.3250.6105溫度/ 關(guān)于水溶液的關(guān)于水溶液的Tb,Tf解釋解釋:ChemistryTb和和Tf的計算方法的計算方法n 含難揮發(fā)性非電解質(zhì)的稀溶液的沸點上升含難揮發(fā)性非電解質(zhì)的稀溶液的沸點上升(Tb)和凝固點下降和凝固點下降(Tf),與溶液的質(zhì)量摩爾濃度成與溶液的質(zhì)量摩爾濃度成正比。正比。 Tb = Kbm (Kb 是沸點上升常數(shù)) Tf = Kf m (Kf 是凝固點下降常數(shù)) Kb 和Kf二者是溶劑的特征,與溶質(zhì)無關(guān) 對于水,對于水,Kb = 0.515, Kf =1.853。Chemistry應(yīng)用應(yīng)用n 除雪劑;n 汽車防凍劑;n 干燥劑
7、;Chemistry例例1-2,冬天為了防止汽車水箱結(jié)冰,要使水的冰點降低,冬天為了防止汽車水箱結(jié)冰,要使水的冰點降低 -15 。每。每1000 g水中應(yīng)加入多少克乙二醇?(乙二醇分水中應(yīng)加入多少克乙二醇?(乙二醇分子量子量62)解: 設(shè)需加入x克乙二醇 則因為 Tf =15 Kf =1.853 m=(x/62)/1= x/62 從而利用公式求得 x =502 gChemistry1.1.3 滲透壓滲透壓水通過蘿卜皮(一種半透膜)半透膜:只允許溶劑分子通過,而不允許溶質(zhì)通過的膜物質(zhì)。滲透: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進入溶液的單方向擴散過程。Chemistry溶液滲透壓溶液滲透壓n 演示n 滲透壓:為阻
8、止?jié)B透作用而施加于溶液的壓力,稱為該溶液的滲透壓。在滲透壓時,溶劑分子從兩個相反的方向通過半透膜的數(shù)目相等,滲透處于平衡。Chemistry產(chǎn)生滲透的條件產(chǎn)生滲透的條件n必須有半透膜n半透膜兩側(cè)存在濃度差Chemistry滲透壓(滲透壓( )的計算)的計算n 一定溫度下,溶液的滲透壓與溶液的濃度成正比n 濃度相同的時候,溶液的滲透壓與溫度成正比nRTV cRTRTVn范霍夫( 荷蘭,1852-1911) 1901年,諾貝爾化學獎年,諾貝爾化學獎滲透壓,Pa;c溶液濃度,molm-3;T溶液溫度,K;R摩爾氣體常數(shù)Chemistry滲透壓(滲透壓( )的計算)的計算n在一定溫度下,溶液的滲透壓力
9、與溶液的濃度成正比。也就是說,滲透壓力與單位體積溶液中溶質(zhì)質(zhì)點的數(shù)目成正比,而與溶質(zhì)的本性無關(guān)。 VnRTcRT或 Chemistry滲透壓的計算滲透壓的計算n 常溫下葡萄糖濃度為0.1 moldm-3的溶液滲透壓為多少?n 解:根據(jù)公式: = cRT c = 0.1 moldm-3 = 100 molm-3 T = 298 K = 100 molm-3 8.314 Jmol-1K-1 298 K = 2.48 105 Pa = 248 kPa Chemistry滲透的應(yīng)用滲透的應(yīng)用n 在生物學上n樹的水分和養(yǎng)分的傳輸n 在醫(yī)學上n靜脈注射或輸液時采用“等滲液”:0.9%的生理鹽水;5.0%的
10、葡萄糖溶液。n 反滲透技術(shù)n海水淡化、工業(yè)廢水處理。P反滲透反滲透:當額外壓力大于滲透壓力時,使溶液中的溶劑分子向純?nèi)軇┓较蛄鲃拥倪^程,叫反滲透。Chemistry將紅細胞置于不同濃度的將紅細胞置于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中,在顯微鏡下觀察發(fā)現(xiàn):溶液中,在顯微鏡下觀察發(fā)現(xiàn):a在生理鹽水(在生理鹽水(0.9%)中)中b在較濃的在較濃的NaCl溶液溶液(15%)中中c在較稀的在較稀的NaCl(0.4%)溶液中溶液中Chemistry1.2 氣體氣體n 理想氣體n分子本身沒有體積n分子之間沒有相互作用力n 實際氣體接近理想氣體的條件n高溫n低壓Chemistry1.2 氣體氣體n 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pV
11、=nRTChemistry1.2 氣體氣體n 理想氣體分壓定律n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氣體混合在一起,稱為混合氣體。n分壓:混合氣體中的某種氣體單獨占有混合氣體的體積時所呈現(xiàn)的壓力。n混合氣體的總壓等于組成混合氣體的各氣體的分壓之和。p=p1+p2+p3+pn=pipi=xipChemistry例例1-3:有一:有一3.0 dm3的容器,內(nèi)中含有的容器,內(nèi)中含有16 g O2, 28 g N2, 求求300 K時時O2、N2的分壓及混合氣體的總壓。的分壓及混合氣體的總壓。n 解:根據(jù)pV=nRT pO2= 4.16105 (Pa) pN2= 8.32105 (Pa) p總= 12.48105 (P
12、a)4.1 4.1 酸堿理論酸堿理論 酸堿理論的早期發(fā)展酸堿理論的早期發(fā)展 感官區(qū)分酸堿感官區(qū)分酸堿 Arrhenius電離理論電離理論 一、酸堿質(zhì)子理論共軛酸堿理論一、酸堿質(zhì)子理論共軛酸堿理論 酸:酸:凡是給出質(zhì)子的物質(zhì)凡是給出質(zhì)子的物質(zhì)( (分子或離子分子或離子) )堿:堿:凡是接受質(zhì)子的物質(zhì)凡是接受質(zhì)子的物質(zhì)( (分子或離子分子或離子) ) 酸堿反應(yīng)實質(zhì)是質(zhì)子轉(zhuǎn)移反應(yīng)。酸堿反應(yīng)實質(zhì)是質(zhì)子轉(zhuǎn)移反應(yīng)。 酸與堿的關(guān)系酸與堿的關(guān)系共軛關(guān)系共軛關(guān)系 如如 HClHCl H+Cl- - NH4+ NH3+H+如如 SO42- -+ +H+ + HSO4- - NH3+H+ NH4+如如 HCl+HC
13、l+NH3 NH4+ + Cl- - H+OH- - H2O酸酸 質(zhì)子質(zhì)子+ +堿堿( (酸的共軛堿酸的共軛堿) ) 堿堿+ +質(zhì)子質(zhì)子 酸酸( (堿的共軛酸堿的共軛酸) )共軛酸堿對:如共軛酸堿對:如 酸酸 質(zhì)子質(zhì)子+ + 堿堿 (共軛酸共軛酸) (共軛堿共軛堿)共軛酸的酸性越強,其共軛堿的堿性越弱;共軛酸的酸性越強,其共軛堿的堿性越弱;共軛堿的堿性越強,其共軛酸的酸性越弱。共軛堿的堿性越強,其共軛酸的酸性越弱。 酸堿反應(yīng)的方向判斷酸堿反應(yīng)的方向判斷: :酸堿爭奪質(zhì)子的能力大小的判斷酸堿爭奪質(zhì)子的能力大小的判斷兩性物質(zhì)兩性物質(zhì): :如如 H H2 2O O、HSO4- -、HS- - etc
14、.etc.酸堿質(zhì)子理論的優(yōu)點:酸堿質(zhì)子理論的優(yōu)點:1)1)擴大酸堿的范疇;擴大酸堿的范疇;2)2)取消取消鹽的概念;鹽的概念;3)3)適用體系擴大。適用體系擴大。缺點:局限于有質(zhì)子轉(zhuǎn)移的酸堿反應(yīng)。缺點:局限于有質(zhì)子轉(zhuǎn)移的酸堿反應(yīng)。 強酸強酸 + + 強堿強堿 弱酸弱酸 + + 弱弱堿堿 (強堿的共軛酸強堿的共軛酸) (強酸的共軛堿強酸的共軛堿)二、二、Lewis酸堿理論酸堿理論 酸:酸:任何可接受孤對電子的分子、離子、原子團,即任何可接受孤對電子的分子、離子、原子團,即 酸是電子對的接受體。酸是電子對的接受體。 堿:堿:任何可以給出孤對電子的分子、離子、原子團,任何可以給出孤對電子的分子、離子
15、、原子團,即堿是電子對的給予體即堿是電子對的給予體 酸酸的特征是的特征是具有空軌道具有空軌道;堿堿的特征是的特征是具有孤對電子具有孤對電子 酸酸堿堿反應(yīng)的實質(zhì)反應(yīng)的實質(zhì)是電子對的轉(zhuǎn)移,所形成的化學鍵是配是電子對的轉(zhuǎn)移,所形成的化學鍵是配位鍵。位鍵。優(yōu)點:用于解釋有機反應(yīng)機理,指示劑變色的機理,優(yōu)點:用于解釋有機反應(yīng)機理,指示劑變色的機理,配位化合反應(yīng)。配位化合反應(yīng)。缺點:不能比較強弱。缺點:不能比較強弱。 三、軟硬酸堿理論三、軟硬酸堿理論 American R.G.PearsonAmerican R.G.Pearson基于電子理論提出軟硬酸堿理論。基于電子理論提出軟硬酸堿理論。 1. 軟硬酸堿
16、的區(qū)分軟硬酸堿的區(qū)分2.2.軟硬酸堿軟硬酸堿(HSAB)原則:原則: 硬酸與硬堿結(jié)合,軟酸與軟堿結(jié)合。即硬酸與硬堿結(jié)合,軟酸與軟堿結(jié)合。即硬親硬,軟親軟硬親硬,軟親軟 “硬親硬硬親硬”主要形成離子型配位化合物;主要形成離子型配位化合物;“軟親軟軟親軟”主要形成共價型配位化合物主要形成共價型配位化合物“硬親硬,軟親軟硬親硬,軟親軟”成鍵本質(zhì)成鍵本質(zhì) 3.3.應(yīng)用:應(yīng)用: 溶解性;化合物的穩(wěn)定性。溶解性;化合物的穩(wěn)定性。 Chemistry4.2 弱電解質(zhì)的解離平衡弱電解質(zhì)的解離平衡n 水的解離平衡水的解離平衡+(H )(OH )=(H )(OH )ccKcccc+12H O(l) H (aq)
17、+ OH (aq) 55.83 kJ molH114w79.89 kJ mollg13.992.303=1.0 10GGKRTKK 平衡常數(shù)298 K時vChemistry水的解離平衡n Kw稱為水的離子積n Kw是溫度T的函數(shù),隨著T的升高, Kw值增大。 Chemistry水的解離平衡n 純水,298 K時: 中性:c(H+)=c(OH- )= 1.0 10-7 moldm-3 酸性:c(H+) 1.0 10-7 moldm-3 c(OH-) 堿性:c(H+) 1.0 10-7 moldm-3 c(OH-) c(H+ )c(OH-) = Kw = 1.0 10-14 恒成立Chemistr
18、ypH值值n pH = 7.0 溶液呈中性 pH 7.0 溶液呈堿性 n 同樣,定義 14H OH 1.00 10pHpOHp14.0wwKK)H(lgpHcc(OH )pOHlgcc Chemistry人體中各種體液的人體中各種體液的pHChemistry例0.1moldm3 HCl溶液中, H+ = 0.1moldm3 pH = lg(0.1moldm3/1moldm3) = 1.0 pOH = 14.0 1.0 = 13.0例0.1moldm3 NaOH溶液中, OH = 0.1moldm3 pOH = lg(0.1moldm3/1moldm3) = 1.0 pH = 14.0 1.0
19、= 13.0Chemistry2. 弱酸、弱堿的解離平衡n 一元弱酸的解離平衡電離度:電離度:+HAc(aq) H (aq) + Ac (aq)=已電離的HAc的濃度HAc的起始濃度100%a(H ) (Ac )(HAc)ccccKccvChemistry弱酸、弱堿的解離平衡n 一元弱堿的解離平衡+324NHH O(aq) NH (aq) + OH (aq)=已電離的NH3H2O的濃度NH3H2O的起始濃度100%4b32(NH) (OH )(NHH O)ccccKccvChemistry說明n Ka, Kb的相對大小,反應(yīng)了弱酸和弱堿的酸堿性的相對強弱。相同溫度下, Ka大,酸性強; Kb
20、大,堿性強。n 在水溶液中, H+ (OH-)有兩個來源,一來源于弱酸(弱堿)電離;二來源于H2O的電離,但 Ka(Kb) Kw, 通常計算c(H+)或者c(OH-) ,只考慮弱酸或者弱堿的電離。Chemistry起始/ moldm-3 c 0 0平衡/ moldm-3 c-c c c當當c/Ka 500, 很小很小, 1 1, 有:有:aKc+HAc(aq) H (aq) + Ac (aq)一元弱酸22a(H ) (Ac )()(HAc)1ccccccKcccc2aKca(H )ccKcvChemistry例:計算HAc溶液中c(H+),pH及。已知 Ka =1.7410-5(1)0.1 m
21、oldm-3 (2) 1.010-5 moldm-3解: Ka Kw,可忽略H2O的電離,只考慮HAc的電離。 設(shè)HAc電離出來的 c(H+)= x moldm-3 起始/ moldm-3 c 0 0平衡/ moldm-3 c-x x x +HAc(aq) H (aq) + Ac (aq)2axKcx Chemistrya/500 0.1c Kxx(1)25a1.74 100.1xKx3-3a(H )1.32 10 mol cmpH2.881.3%cKca/500 c K (2)25a51.74 1010 xKx6-3(H )7.16 10 mol cmpH5.1571.6%cn 計算中不可直
22、接套用近似公式,應(yīng)首先判斷是否符合近似條件: c/Ka 500;n 0.1 moldm-3 HAc溶液中,水電離出來的 c(H+)=c(OH-)=7.5810-12 moldm-3 1.3210-3 moldm-3 , 說明完全可以忽略H2O 的電離;Chemistry0.1210-30.4210-31.310-34.210-3c(H+)moldm-3 124.21.30.42 /%0.0010.010.11.0c(HAc)moldm-3 HAc在不同濃度時的在不同濃度時的與與c(H+) n c(H+)濃度隨著溶液稀釋而減小。n 電離度隨著溶液的稀釋而增大(稀釋定律)。Chemistry鹽的水
23、解鹽的水解n 在鹽的水溶液當中,鹽解離出的離子與水解離出的 H+或者OH-結(jié)合生成弱電解質(zhì)的過程叫做鹽類的水解。+2NaAc Na + Ac H O OH + H HAc+44+232NH Cl NH + Cl H O OH + H NHH O+44+232NH Ac NH + Ac H O OH + H NHH O HAcvvvvChemistry鹽的水解鹽的水解2Ac + H O HAc + OH+wa(HAc)(OH )(Ac )(HAc)(OH )(H ) (Ac )(H ) ccKccccccKKv例 將2.45 g固體NaCN配成500 cm3水溶液,計算溶液的pH值?(已知HCN
24、的Ka 4.910-10) x = c(OH-) = 1.410-3 moldm-3 pOH = 2.85,pH = 11.15 解:NaCN的濃度2.45/(490.5) = 0.1mol.dm-3522.0 100.1waKKKxKx2CN + H O HCN + OH平衡: 0.1 - x x xvChemistry多元弱酸的解離平衡多元弱酸的解離平衡n 特點:分步進行特點:分步進行+2H SH +HS712() ()1.32 10()ac Hc HSKc H S+2HSH +S2152() ()7.08 10()ac Hc SKc HS+22H S2H +S22122() ()()aa
25、cHc SKKKc H SvChemistry例 計算0.1 mol dm-3的H2S水溶液(飽和水溶液)的c(H+) 、c(HS-)、c(S2-)及pOH。 H2S H+ + HS- 起始濃度 0.1 0 0平衡濃度 0.1-x x x c/Ka1 500, 近似地: 0.1-x = 0.1 Ka1 = x2/0.1 x = c(H+) = c(HS-) =1.15 10-4 moldm3 由二級平衡: HS- H+ + S2- 平衡濃度: 1.15 10-4 1.15 10-4 y y = Ka2= 7.08 10-15 moldm3 c(H+) c(OH-) = Kw pOH = 10.
26、06Chemistry多元弱酸的解離平衡多元弱酸的解離平衡n 多元弱酸、弱堿的電離以第一步為主。比較二元弱酸的強弱,只需比較第一級電離常數(shù)即可。n 對于二元弱酸H2Sn c(H+)由第一級電離來決定, c(A2-)近似等于Ka2。n近似認為體系中的c(H+)=c(HS-)。n飽和H2S水溶液,c(H2S) = 0.1 moldm3。Chemistry例 在0.1 mol dm-3的鹽酸中通入H2S至飽和,求溶液中S2-的濃度。解:鹽酸完全電離,因此c(H+)= 0.1 mol dm-3。 這樣的酸度下, H2S電離出的H+幾乎為0。 H2S 2H+ + S2- 平衡濃度 0.1 0.1 x x
27、9.2310-21 mol dm-3 22122(H ) (S )(H S)aaccKKKcChemistry緩沖溶液n 同離子效應(yīng):n在弱電解質(zhì)溶液中加入與該弱電解質(zhì)含相同離子的強電解質(zhì),使弱電解質(zhì)的電離度降低的現(xiàn)象。 溶液中Ac-大大增加,平衡向左移動,降低了HAc的電離度。HAcHAcNaAcNaAcChemistry緩沖溶液n 鹽效應(yīng)n在弱酸(或弱堿)的水溶液中,加入與其不含相同離子的強電解質(zhì),該弱酸(或弱堿)的解離度將增大。n與同離子效應(yīng)相比,鹽效應(yīng)的影響較小。HAcHAcNaClChemistry解: HAc H+ + Ac- 初始/ mol dm-3 0.1 0 0.2 平衡/
28、mol dm-3 0.1-x x 0.2+x 1.7410-5 = x(0.2 + x)/(0.1-x) 0.2 + x 0.2, 0.1-x 0.1, 故: x = 8.710-6 mol dm-3, = c(H+) /c = 8.710-6 /0.1 = 0.0087% 0.1 mol dm-3的HAc中 c(H+) 1.310-3 mol dm-3 NaAc的加入使得醋酸的解離度降低。例例: 在在0.1 mol dm-3的的HAc溶液中加入固體溶液中加入固體NaAc,使,使 NaAc的濃度達到的濃度達到0.2 mol dm-3,求該溶液中,求該溶液中c(H+)和電離度。和電離度。 Ka=
29、 1.74 10-5 Chemistry緩沖溶液50 mLHAc-NaAc(c(HAc)=c(NaAc) =0.10molL-1)pH = 4.74緩沖溶液的特性緩沖溶液的特性:向緩沖溶液中加入少量強酸或強堿或:向緩沖溶液中加入少量強酸或強堿或?qū)⑷芤哼m當稀釋,而溶液本身將溶液適當稀釋,而溶液本身pH值能保持相對穩(wěn)定值能保持相對穩(wěn)定加入1滴(0.05ml) 1molL-1 HCl加入1滴(0.05ml)1molL-1 NaOH實驗:50 mL 純水 pH = 7pH = 4.73 pH = 4.75pH = 3 pH = 11Chemistry緩沖溶液的作用原理n 以HAc-NaAc緩沖體系為例
30、: n 加入少量酸,H+與Ac-結(jié)合,生成HAc, c(HAc)略有增加,c(Ac)略有減少,溶液的pH值變化不大n 加入少量堿,HAc與OH-與結(jié)合,生成Ac, c(Ac)略有增加, c(HAc)略有減少,溶液pH值變化也不大+HAc(aq) H (aq) + Ac (aq)+a(H )(Ac )(HAc)ccKc+a(HAc)(H )(Ac )KcccChemistry緩沖溶液緩沖溶液c(H+) 的計算的計算n 弱酸 弱酸強堿鹽+ HAcHAc c cc cc cc pHplgcaaaxxKxKK鹽酸鹽酸酸鹽酸鹽平衡Chemistry緩沖溶液緩沖溶液c(H+) 的計算的計算n 弱堿 強酸弱
31、堿鹽的緩沖體系(自己推導):pHplgbcKc堿鹽pH14plgbcKc堿鹽Chemistry緩沖溶液的選擇和配制緩沖溶液的選擇和配制n 緩沖溶液的選擇和配制 原則:pH pK (pOH = pK ) c(共軛酸)/c(共軛堿) 1 a2424a,1324b323a,2pH5 HAc - NaAc p4.74pH7 NaH PO - Na HPO p7.21pH9 NHH O -NH Cl 14p9.26pH10 NaHCO -Na CO p10.33pH12 NaKKKK2434a,3HPO -Na PO p12.35KChemistry例:1.0 moldm-3 HCl與2.0 moldm
32、-3 NH3H2O等體積混合。 (1)求混合后溶液的pH值。 (2)將1 cm3 1.0 moldm-3NaOH溶液加入到50.0 cm3該緩沖溶液中引起的pH值變化? (3)將同量的NaOH加入到50.0 cm3純水中引起的pH值變化。解:由于HCl與NH3H2O反應(yīng)形成NH4Cl-NH3H2O 體系 溶液中c( NH4+ )=0.5 moldm-3 moldm-3 c(NH3H2O)=0.5 moldm-3 (1)根據(jù)公式 pH 14 plgbcKc堿鹽532(NH HO) 1.74 10bK50.5pH 14 lg(1.74 10 ) lg9.240.5Chemistry(2) c(NH
33、4+ )=0.5 moldm-3 c(NH3H2O)=0.5 moldm-3 +432NHOHNHH OpH14plg9.27bcKc堿鹽加入的NaOH相當于0.001mol OH,它將消耗 0.001mol NH4+并生成0.001mol NH3H2O。 c(NH4+ )=(0.50.05-0.001)/0.051 moldm-3 c(NH3H2O)=(0.50.05+0.001) /0.051 moldm-3(3) c(OH)=0.001/0.051=0.020 moldm-3 pH=12.3強電解質(zhì)的電離強電解質(zhì)的電離 強電解質(zhì)溶液只有離子光譜。強電解質(zhì)溶液只有離子光譜。 弱電解質(zhì)溶液由
34、濃到稀時,逐漸由分子光弱電解質(zhì)溶液由濃到稀時,逐漸由分子光譜變?yōu)殡x子光譜。譜變?yōu)殡x子光譜。 結(jié)論:結(jié)論:強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是全部電離的,強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是全部電離的,電離度應(yīng)該是電離度應(yīng)該是100%。 由實驗測得電離度常常小于由實驗測得電離度常常小于100%。 表觀電離度:表觀電離度:由實驗測得的電離度,并不由實驗測得的電離度,并不代表強電解質(zhì)溶液中的實際電離度,它反代表強電解質(zhì)溶液中的實際電離度,它反映了溶液中離子之間相互作用的強弱,稱映了溶液中離子之間相互作用的強弱,稱為表觀電離度。為表觀電離度。強電解質(zhì)的電離強電解質(zhì)的電離 根據(jù)導電性實驗測得強電解質(zhì)的電離度小根據(jù)導電性實驗測得強電解質(zhì)
35、的電離度小于于100%的原因:的原因: 離子相互作用理論離子相互作用理論(離子氛理論):離子氛理論): 認為強電解質(zhì)在水中完全電離,但由于正認為強電解質(zhì)在水中完全電離,但由于正負離子間的靜電引力作用,正離子周圍圍負離子間的靜電引力作用,正離子周圍圍繞著一些負離子,負離子周圍圍繞著一些繞著一些負離子,負離子周圍圍繞著一些正離子。正離子。 離子氛:這些圍繞著的離子稱為離子氛。離子氛:這些圍繞著的離子稱為離子氛。 由于離子氛存在,離子受到牽連,不能完由于離子氛存在,離子受到牽連,不能完全獨立運動。全獨立運動?;疃然疃?表觀電離度小于實際電離度。表觀電離度小于實際電離度。 發(fā)揮作用的離子的濃度小于實際
36、濃度。發(fā)揮作用的離子的濃度小于實際濃度。 活度:強電解質(zhì)溶液中真正發(fā)揮作用的活度:強電解質(zhì)溶液中真正發(fā)揮作用的離子濃度稱為有效活度。用離子濃度稱為有效活度。用a表示。表示。 a=fc c:實際離子濃度。實際離子濃度。 f:活度系數(shù),活度系數(shù),反映電解質(zhì)溶液中離子活反映電解質(zhì)溶液中離子活動自由度的高低或相互牽制作用的大小。動自由度的高低或相互牽制作用的大小。 f的數(shù)值越小,離子自由活動的程度越小,的數(shù)值越小,離子自由活動的程度越小,離子的相互牽制作用越大。離子的相互牽制作用越大?;疃然疃?f與離子濃度與離子濃度c和離子的電荷和離子的電荷Z有關(guān)。有關(guān)。 離子強度(離子強度(I):): 離子強度越高
37、,活度系數(shù)越小,活度越小。當離離子強度越高,活度系數(shù)越小,活度越小。當離子強度很小時,活度和濃度基本相等。子強度很小時,活度和濃度基本相等。 2222221121)(21iinnZcZcZcZcIChemistry5 沉淀與溶解平衡沉淀與溶解平衡n 難溶物質(zhì):n溶解度小于0.01g/100g H2O的物質(zhì)稱作難溶物質(zhì)。n 微溶物質(zhì):n溶解度在0.01g0.1g/100g H2O之間的物質(zhì)稱作微溶物質(zhì)。n 易溶物質(zhì):n溶解度較大n 難溶電解質(zhì)在水溶液中,存在固體和溶液中離子之間的平衡,即沉淀-溶解平衡平衡。Chemistry5.1 溶度積和溶解度溶度積和溶解度n 沉淀溶解平衡nBaSO4在水中的
38、溶解度雖小,但仍有一定數(shù)量的Ba2+、SO42-存在于溶液中。同時,溶液中的Ba2+、SO42-又會不斷析出。在一定溫度下,溶解與結(jié)晶速度相等時,便建立了固體和溶液中離子之間的動態(tài)平衡,稱為沉淀溶解平衡,此時的溶液稱為飽和溶液。2-2+44BaSO (s) Ba (aq) + SO (aq)Chemistry溶度積溶度積2-2+44BaSO (s) Ba(aq) + SO (aq)sp2-2+(SO)(Ba)2+2-4(BaSO)(Ba)(SO)44ccK= ccccn+m-mnA B (s) mA(aq) + nB(aq)當 v溶解=v沉淀 即沉淀與溶解平衡時,有:一般難溶電解質(zhì)AmBn,溶
39、解平衡通式: mnspmnn+m-(A)(B)()A BccKccChemistry溶度積溶度積n 溶度積定義:在一定溫度下,難溶電解質(zhì)飽和溶液中,各組分離子濃度適當次冪的乘積為一定值,叫做溶度積常數(shù)。(簡稱溶度積) 。n 符號:Kspn 溶度積常數(shù)既可由實驗測得,也可用熱力學數(shù)據(jù)計算。n Ksp的大小反應(yīng)了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解能力的大小。與其他平衡常數(shù)一樣,隨溫度變化而變化。Chemistry2. 溶度積和溶解度的相互換算溶度積和溶解度的相互換算n 難溶電解質(zhì)的溶度積和溶解度都表示其溶解能力的大小。溶解度指的是難溶電解質(zhì)飽和溶液的濃度,以s moldm-3表示。n+m-mnA B (s) mA(
40、aq) + nB(aq)msns平衡濃度/moldm-3() ()mnspspmnmnKmsnsKSmnChemistry對同類型的難溶電解質(zhì),可用溶度積Ksp 的大小來比較溶解度s的大小。但不同類型的難溶電解質(zhì)則不宜直接用溶度積Ksp的大小來比較溶解度s的大小。如:溶度積CaCO3 AgCl Ag2CrO4Ksp 8.710-9 1.5610-10 910-12S 9.410-5 1.2510-5 1.3110-4關(guān)系式sKs sKs 3s4/Ks 思考:可以用:可以用Ksp的大小判斷溶解度的大小嗎?的大小判斷溶解度的大小嗎?Chemistryn 溶度積規(guī)則與平衡常數(shù)和反應(yīng)商的關(guān)系相同 任意
41、時刻 J與Ksp比較,有以下結(jié)論:5.2 溶度積規(guī)則及其應(yīng)用溶度積規(guī)則及其應(yīng)用()()()mmnmnnA BABJccn+m-mnA B (s) mA (aq) + nB (aq),無沉淀生成;原有沉淀則溶解。,沉淀溶解處于平衡狀態(tài);,有沉淀生成:)BA()BA()BA(nmspnmspnmspKKKJJ JJChemistry應(yīng)用應(yīng)用n 判斷沉淀能否生成,比較J與Ksp。沉淀完全:c Ksp ,J=c(Fe3+)c(OH-)3解:解:混合后:混合后:c(NH3H2O)=0.1molcm-3 c(NH4Cl)=1.0 molcm-3 c(OH-)= Kb c(NH3H2O)c(NH4Cl)=1
42、.7410-6c(Fe3+)=0.05 molcm-3 J=c(Fe3+)c(OH-)3=2.510-19Ksp =2.7910-39JKsp ,會有,會有Fe(OH)3沉淀產(chǎn)生。沉淀產(chǎn)生。Chemistry例:已知室溫下例:已知室溫下BaSO4在純水中的溶解度為在純水中的溶解度為1.010-5moldm-3,BaSO4在在0.010moldm-3 Na2SO4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純水中小多少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純水中小多少? 已知已知K SP (BaSO4)1.0710-10 解:設(shè)BaSO4在0.010moldm-3 Na2SO4溶液中的溶 解度為x moldm-3,則溶解平衡時: BaSO4
43、(s) =Ba2+ + SO42-平衡時濃度mol.dm-3 x 0.010+xK SP (BaSO4)c(Ba2+ )c( SO42-)=x(0.010 + x) =1.0710-10因為溶解度x很小,所以 0.010+x0.010 0.010 x=1.0710-10 所以 x=1.0710-8 moldm-3計算結(jié)果與BaSO4在純水中的溶解度相比較,溶解度為原來的0.0010倍。 Chemistry例:在含有例:在含有0.100 mol dm-3 HNO3及及0.001 mol dm-3 Pb(NO3)2 的混合溶液中的混合溶液中, 通入通入H2S至飽和至飽和, 是否有沉淀產(chǎn)是否有沉淀產(chǎn)
44、生?生?解:在0.100 mol cm-3 HCl溶液中通入H2S至飽和,求溶液中S2-濃度: 飽和H2S,即c(H2S)= 0.100 mol dm-3 查得Ksp(PbS)=110-28,所以有PbS沉淀。7152-21122+222+2-2124(H S)1.32 107.08 100.1(S )9.35 10c(H )0.1(Pb ) (S )0.001 9.35 109.35 10aaK K ccJccChemistry例:在濃度均為0.010moldm-3的I-和Cl-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試劑,哪種沉淀首先析出?當?shù)诙N沉淀析出時,第一種沉淀是否沉淀完全?解:開始生成AgI和
45、 AgCl沉淀時所需要的Ag+離子濃度分別是: 計算結(jié)果表明,沉淀I- 所需Ag+濃度比沉淀Cl- 所需Ag+濃度小得多,所以AgI先沉 淀。開始只生成黃色的 AgI沉淀, 加入到一定量的AgNO3時,才出現(xiàn)白色的AgCl沉淀。171531083(A gI)8.3 10A gI: (A g) =8.3 10 (m ol cm )(I )0.010(A gC l)1.8 10A gC l: (A g) =1.8 10 (m ol cm )(C l )0.01spspKccKcc 當 Ag+濃度剛超過1.810-8mol dm-3時、AgC1開始沉淀,此時溶液中存在的I-濃度為 可以認為,當 Ag
46、Cl開始沉淀時,I- 已經(jīng)沉淀完全。17938(AgI)8.3 10(I )4.6 10 (mol cm )(Ag )1.8 10spKccChemistry例例: 溶液中含有溶液中含有Fe3+和和Fe2+,它們的濃度都是,它們的濃度都是0.1moldm-3 ,如果,如果 要求要求Fe(OH)3沉淀完全而沉淀完全而Fe2+不生成沉淀,需要控制不生成沉淀,需要控制pH值在值在 何范圍?何范圍? 已知已知Ksp (Fe(OH)3)=2.79 10-39; Ksp (Fe(OH)2)=4.87 10-17解:解:Fe(OH)3沉淀完全:沉淀完全:c(OH-)5310spKmoldm-3 =53931
47、01079. 2=6.5310-12moldm-3 pOH11.18pH 2.82 Fe2+不沉淀:不沉淀:c(OH-)7.66pH6.34應(yīng)控制應(yīng)控制pH:2.82 6.34Chemistry沉淀的溶解沉淀的溶解n 生成弱電解質(zhì)或氣體n 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yīng)n 生成配位化合物n 發(fā)生氧化還原配位溶解n 沉淀的轉(zhuǎn)化Chemistryn 借助某一試劑的作用,把一種難溶電解質(zhì)轉(zhuǎn)化為另一種難溶電解質(zhì)的過程 ,叫沉淀的轉(zhuǎn)化。n 通常,溶度積較大的難溶電解質(zhì)易于轉(zhuǎn)化為溶度積較小的難溶電解質(zhì),且二者的溶度積相差越大,沉淀轉(zhuǎn)化越完全。例:例:CaSO4+CO32- CaCO3+SO42-K =c(SO42-)c
48、(CO32-)c(Ca2+)c(Ca2+)=Ksp (CaSO4)Ksp (CaCO3)沉淀的轉(zhuǎn)化沉淀的轉(zhuǎn)化Chemistry第第6章章 氧化還原反應(yīng)氧化還原反應(yīng)n 氧化還原反應(yīng) 有得失電子的反應(yīng)。6.1 氧化數(shù)n 1970年,IUPAC定義:氧化數(shù)是指元素的一個原子的荷電數(shù)(形式電荷數(shù))。該荷電數(shù)是假定把每一化學鍵電子指定給電負性更大的原子而求得的。Chemistry氧化數(shù)的確定方法氧化數(shù)的確定方法n 單質(zhì)中,元素的氧化數(shù)為零,H2 Cl2 Fen H 一般為+1,H2O; 在NaH中為- 1n 正常氧化物中,氧的氧化數(shù)為-2;過氧化物中(H2O2 和Na2O2)氧的氧化數(shù)為-1;KO2氧的
49、氧化數(shù)為-0.5; OF2中O為+2n 離子化合物中,氧化數(shù) = 離子電荷數(shù)n 共價化合物中,氧化數(shù) = 形式電荷數(shù)n 總電荷數(shù)=各元素氧化數(shù)的代數(shù)和Chemistry氧化數(shù)與化合價氧化數(shù)與化合價n 氧化數(shù)與化合價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二者有時相等,有時不等?;蟽r為整數(shù),氧化數(shù)有整數(shù),也有分數(shù)。Chemistry 1.Na2SO4、Na2S2O8、Na2S2O3中中S的氧化數(shù)。的氧化數(shù)。 +6 +7 +2 2. CH4、CH3Cl、CH2Cl2、CHCl3中中C的氧化數(shù)分別為:的氧化數(shù)分別為: -4 -2 0 +23. K2CrO4 、Fe3O4 、Na2S4O6 +6 +8/3 +2.5 (2個個
50、S 為為0, 二個二個S為為+5)Chemistry6.1.2 6.1.2 氧化還原反應(yīng)方程式的配平氧化還原反應(yīng)方程式的配平n 氧化數(shù)法n 離子-電子法(半反應(yīng)法)Chemistry1. 氧化數(shù)法氧化數(shù)法n 配平原則(1)得失電子平衡,反應(yīng)中氧化劑所得到的電子數(shù)等于還原劑所失去的電子數(shù)。(2)電荷平衡,方程式兩邊的電荷數(shù)(包括電子)的代數(shù)和相等。(3)物質(zhì)平衡,方程式兩邊各種元素的原子總數(shù)各自相等。Chemistry例如:硝酸氧化銅單質(zhì)。例如:硝酸氧化銅單質(zhì)。找出元素原子氧化數(shù)降低值與元素原子氧化數(shù)升高值。 得失電子數(shù)相等。 物質(zhì)平衡。 33223Cu+8HNO = 3Cu(NO ) +2NO
51、+4H O3322 0 + 5 + 2 + 2 3C u+ 8H N O3C u(N O) + 2N O + HO+23-32+23322 0 + 5 + 2 + 2 C u + H N OC u (N O)+ N O + HO-3Chemistry2. 離子離子-電子法(半反應(yīng)法)電子法(半反應(yīng)法)n 配平基本原則:a.電荷平衡;b.物料平衡。n 配平步驟n寫出相應(yīng)的離子反應(yīng)式n將反應(yīng)分成兩部分,即還原劑的氧化反應(yīng) 和氧化劑 的還原反應(yīng)n配平半反應(yīng)n確定二個半反應(yīng)的系數(shù)得失電子數(shù)相等的原則n根據(jù)反應(yīng)條件確定反應(yīng)的酸堿介質(zhì),分別加入H+, OH-, H2O, 使方程式配平。Chemistry解
52、:配平半反應(yīng)配平半反應(yīng)2+ 5配平酸性介質(zhì)下KMnO4溶液與Na2SO3的反應(yīng)方程式22+2434MnO + SO Mn + SO2+42234MnO + 5e Mn SOSO2e+2+4222+324MnO + 5e +8H Mn +4H O (1) SO +H OSO + 2e + 2H (2)半反應(yīng)半反應(yīng)2+2+2+432422MnO 5SO+ 16H +5H O 2Mn+ 5SO+ 8H O + 10H2+2+243422MnO 5SO+ 6H2Mn+ 5SO+ 3H O Chemistry 酸性介質(zhì)中配平的半反應(yīng)方程式里不應(yīng)出現(xiàn)OH, 在堿性介質(zhì)中配平的半反應(yīng)不應(yīng)出現(xiàn)H+。 一般先配
53、平 H、O以外的原子數(shù),然后配平H、O原子數(shù),最后配平電子數(shù)。Chemistry 用氧化數(shù)法配平 As2S3 + HNO3 H3AsO4 + H2SO4 + NO 解: 氧化數(shù)升高的元素: 2As3+ 2As5+ 升高 4 3S2 3S6+ 升高24 N5+ N2+ 降低3 3As2S3 + 28HNO3 6H3AsO4 + 9 H2SO4 + 28NO 左邊28個H, 84個O ;右邊36個H,88個 O 即左邊比右邊少8個H,少4個O3As2S3 + 28HNO3 + 4 H2O 6H3AsO4 + 9 H2SO4 +28NO28共升高Chemistry解:配平半反應(yīng)配平半反應(yīng)4+ 52+
54、43725MnO + C H OH Mn + C H COOH 2+43725MnO + 5e Mn CH OH C HCOOH + 4e+2+42+37225MnO + 5e +8H Mn +4H O (1)CH OH + H O C HCOOH + 4H + 4e (2)半反應(yīng)半反應(yīng)+2+4372524MnO + 5C H OH +12H 5C H COOH + 4Mn +11H O Chemistry氧化還原反應(yīng)的應(yīng)用氧化還原反應(yīng)的應(yīng)用n 制造金屬、電池 例如:2Zn+O2=2ZnO H0n 只要達到足夠的溫度,大多數(shù)氧化物可以還原為單質(zhì)和氧氣。常用還原劑將氧化物還原成其金屬單質(zhì)。Che
55、mistry10 10 配合物和配離子的解離平衡配合物和配離子的解離平衡鉛中毒!怎么辦?喝點牛奶吧喝點牛奶吧Chemistry配合物配合物CoCl3+NH3Chemistry配合物配合物CoCl3+NH3Chemistry配合物配合物CoCl3+NH3Chemistry配合化學簡介配合化學簡介n 1893年,年僅27歲的維爾納發(fā)表關(guān)于無機化合物結(jié)構(gòu)問題,提出了配位學說。維爾納(瑞士,1866-1919)Chemistry配位化合物(配合物)配位化合物(配合物)n 配合物是由中心原子(或離子)和配位體(陰離子或分子)以配位鍵形式結(jié)合而成的復雜離子(或分子),這種復雜離子(或分子)稱為配離子,含有
56、配離子的化合物統(tǒng)稱為配合物。Chemistry配合物的組成配合物的組成n 內(nèi)界:形成體(原子或離子)與配位體,以配位鍵成鍵。n 外界:與內(nèi)界電荷平衡的相反離子。Co(NH3)6Cl3中中心心原原子子配配體體外外界界內(nèi)界內(nèi)界配配位位數(shù)數(shù)配位配位原子原子Co(en)32(SO4)3中中心心原原子子配配體體外外界界配配位位體體數(shù)數(shù)內(nèi)界內(nèi)界Chemistry形成體形成體n 形成體:中心離子(或原子)。正離子(多)正離子(多)中性原子(少)中性原子(少) Fe(CO)5 , Ni(CO)4常見金屬離子的配位數(shù)常見金屬離子的配位數(shù)1價金屬離子價金屬離子2價金屬離子價金屬離子3價金屬離子價金屬離子Cu+ 2
57、,4 Ca2+ 6 Al3+ 4,6Ag+ 2 Mg2+ 6 Cr3+ 6Au+ 2,4 Fe2+ 6 Fe3+ 6 Co2+ 4,6 Co3+ 6 Cu2+ 4,6 Au3+ 4 Zn2+ 4,6金屬元素(多)金屬元素(多)非金屬元素(少)非金屬元素(少) 246BF SiFChemistry配位體配位體22423 X SCN C O CN H O NH CO en負離子中性分子單齒配體: 一個配體中只含一個配位原子.多齒配體:例如,乙二胺(en),乙二酸根(草酸根)223 X OH CNSCN CO NO H O NH NCS (羥基)(硫氰根)(羰基)(硝基)(異硫氰根)Chemistr
58、y配位體配位體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四乙酸(EDTA)HOOCH2CCH2COOHNCH2-CH2NHOOCH2CCH2COOHChemistry配位數(shù)配位數(shù)n AIF63- n配位數(shù)6 、 n Cu(NH3)4SO4n配位數(shù)4 、n Co(NH3)2(en)2(NO3)3n配位數(shù)6 Chemistry配合物的命名配合物的命名n 在配合物的內(nèi)、外界之間加“化”字或“酸”字。nK2SiF6 六氟合硅()酸鉀nCo(NH3)6Br3 三溴化六氨合鉆()n 在配位單元內(nèi)先配體后中心。n配體的個數(shù):配體前面用 二、三、四 表示;n幾種不同的配體之間加“ ”號隔開;n配體與中心之間加“合”字;n中心后面加
59、 ( ),內(nèi)用羅馬數(shù)字表示中心的價態(tài)。Chemistry配合物的命名配合物的命名n 配體的先后順序 n先無機后有機n先陰離子后分子n同類配體中,按配位原子在英文字母表中的次序。n配位原子相同,配體中原子個數(shù)少的在前n配體中原子個數(shù)相同,則按和配位原子直接相連的其它原子英文字母次序。 一ONO 亞硝酸根 一NO2 硝基一SCN 硫氰酸根 一NCS 異硫氰酸根Chemistry配合物的命名配合物的命名n Co(NH3)2(en)2(NO3)3 硝酸二氨二(乙二胺)合鈷() n KPtCl3NH3 三氯氨合鉑(II)酸鉀n Co(NH3)5H2OCl3 三氯化五氨一水合鈷(III)n Pt(NO2)
60、(NH3)(NH2OH)(Py)Cl 氯化硝基氨羥氨吡啶合鉑(II) n Pt (NH2)(NO2)(NH3)2 氨基硝基二氨合鉑(II)Chemistry配合物的命名配合物的命名n K2SiF6 ;NaCo(CO)4 ;Co(NH3)6Br3 Co(NH3)2(en)2(NO3)3 ;PtCI2(NH3)2 ;Ni(CO)4 n 六氟合硅()酸鉀; 四羰基合鈷()酸鈉; 三溴化六氨合鉆(); 硝酸二氨二(乙二胺)合鈷(); 二氯二氨合鉑(); 四羰基合鎳Chemistry配離子的解離平衡配離子的解離平衡n 配離子的解離反應(yīng) Kd 是配離子的解離平衡常數(shù),常稱為不穩(wěn)定常數(shù)n 配離子的生成反應(yī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機動車租賃合同格式
- 2025廢棄土地轉(zhuǎn)包合同
- 法律風險評估報告(詳盡版)
- 科技與教育融合學生自主學習模式研究
- 大型底棲動物野外采集方法
- 二零二五年度綠色環(huán)保電商運營管理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幼兒園食堂托管承包合同范本4篇
- 2024年華東師大版八年級地理下冊月考試卷
- 2025年人教A版九年級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湘師大新版八年級歷史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無人化農(nóng)場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如何存款最合算》課件
- 社區(qū)團支部工作計劃
- 拖欠工程款上訪信范文
- 2024屆上海市金山區(qū)高三下學期二模英語試題(原卷版)
- 學生春節(jié)安全教育
- 《wifi協(xié)議文庫》課件
- 《好東西》:女作者電影的話語建構(gòu)與烏托邦想象
- 教培行業(yè)研究系列(七):出國考培的再研究供需變化的新趨勢
- GB/T 44895-2024市場和社會調(diào)查調(diào)查問卷編制指南
- 道醫(yī)館可行性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