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一章 空氣環(huán)境與人體健康和工藝生產(chǎn)的關(guān)系一 問答題1 答:扇扇子使身體旁邊的空氣流動速度加快,對流放熱系數(shù)大,散發(fā)的熱量就越多,使人的實感溫度就越低。所以,夏天扇扇子會感到?jīng)隹臁? 答:在空氣環(huán)境中影響人體散熱的因素主要有溫度、濕度和風速。溫度高,人體散發(fā)的熱量小于體內(nèi)產(chǎn)生的熱量,人就會感覺到熱;濕度低,空氣干燥,汗水容易蒸發(fā),人的實感溫度就低;風速大,對流放熱系數(shù)大,散發(fā)熱量多。在紡織廠車間內(nèi)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zhì)主要是粉塵。粉塵沾有大量細菌,易沾污皮膚而引起皮膚發(fā)炎。大量粉塵進入呼吸氣管后,會刺激上呼吸道黏膜,引起鼻炎、咽喉炎;吸入肺部易引起塵肺癥等疾病。為了保證人們有足夠的氧氣量,“工業(yè)企
2、業(yè)采暖通風和空氣調(diào)節(jié)設(shè)計規(guī)范”規(guī)定:系統(tǒng)的新風量應(yīng)不小于總風量的10%;保證各房間每人每小時有不小于30m3的新風量。人們長期停留地點二氧化碳的最大允許濃度為1L/m3,短期停留地點二氧化碳的最大允許濃度為1L/m3。3 答:夏季細紗車間要求溫度為3032,相對濕度為5560%;織造車間要求溫度為32以下,相對濕度為6880%,兩車間相比較,細紗車間要求的溫度比較高,但是相對溫度比較低,即細紗車間相對干燥些。在夏季時,空氣越干燥,則汗水越容易蒸發(fā),實感溫度就越低。所以,工人在細紗車間感覺較涼爽和舒適。4 答:紡織廠絡(luò)筒、穿筘、整理車間夏季的相對濕度高于冬季的相對濕度。5 答:化纖或混紡品種與純
3、棉品種對溫濕度要求是不同的。化纖或混紡品種中的合成纖維具有高電阻、吸濕性差的特點,易起靜電,故抗靜電劑在吸濕時隨水份吸附在纖維表面,所以對車間溫濕度的變化很敏感,即清棉車間的相對濕度要大,以后各道紡紗過程均以放濕為宜。至于織造車間主要應(yīng)視漿料性質(zhì)而定。 例如滌綸紡紗時,在夏季車間溫度宜較棉紡織為低,在冬季車間溫度與棉紡廠相類似。至于相對濕度,在紡部清棉車間相對濕度宜大,因滌綸清潔、除雜問題很少,而滌綸纖維極易產(chǎn)生靜電,故應(yīng)以減少靜電為主。濕度大,有利于減少靜電,纖維柔軟,成卷情況良好,以后各道工序宜在逐步放濕狀態(tài)下進行,工作才比較好做。第二章 濕空氣與水蒸氣一 填空題9、 水蒸氣 粉塵2水蒸氣
4、數(shù)量 濕度3大 大4空氣中存在的水蒸氣分壓力 同溫度飽和狀態(tài)下水蒸氣分壓力5熱濕比線6顯熱 潛熱7大 小8 0% 100% 9增加 減小 表面式蒸汽(或熱水)加熱器、電加熱器 減小 增加 表面式冷卻器 不變 直接噴霧10混合 加熱 冷卻 絕熱加濕11值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12未飽和水狀態(tài)區(qū) 濕蒸汽狀態(tài)區(qū) 過熱蒸汽狀態(tài)區(qū)13未飽和水 飽和水 濕飽和蒸汽 干飽和蒸汽 過熱蒸汽二 名詞解釋1、 絕對濕度q:1m3濕空氣中含有水蒸氣的質(zhì)量(以克計)稱為絕對濕度。也就是濕空氣中單位容積水蒸氣的質(zhì)量克數(shù),可用下式表示: 相對濕度:空氣的絕對濕度q和同溫度飽和狀態(tài)下的絕對濕度q,b之比稱為相對濕度,常用百分數(shù)
5、表示:,也可理解為現(xiàn)在空氣中存在的水蒸氣分壓力與同溫度飽和狀態(tài)下水蒸氣分壓力之比,即 2、 含濕度d :內(nèi)含1kg干空氣的濕空氣中所含有水蒸氣的質(zhì)量(以克計),稱為濕空氣的含濕量。即: 3、 飽和空氣:當空氣的相對濕度為100%時,為飽和空氣,即空氣完全沒有吸濕能力。4、比容v:單位質(zhì)量的空氣所占的容積成為空氣的比容v。 密度:單位容積的空氣所具有的質(zhì)量稱為空氣的密度。5、焓i :內(nèi)含1kg干空氣為單位的濕空氣所含的熱量稱為濕空氣的焓,以i表示。 6、熱濕比:指空氣在變化過程中其熱量的變化量與濕量的變化量的比值。 7、空氣的露點溫度tl :當空氣在含濕量不變的情況下進行冷卻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這一
6、點的溫度就是空氣的露點溫度。 8、干球溫度tg和濕球溫度ts:干濕球溫度計由兩只相同的水銀溫度計組成,其中一只水銀球保持干燥,用以測量空氣的溫度,稱干球溫度計,從干球溫度計上讀出的溫度稱為干球溫度tg;另一只水銀球上包有紗布,并將紗布下端浸入盛有蒸餾水的容器中,在毛細管作用下使水銀球表面的紗布經(jīng)常保持濕潤狀態(tài),稱為濕球溫度計,從濕球溫度計上讀出的溫度稱為濕球溫度ts。9、汽化熱r:當液體水變?yōu)闅鈶B(tài)的水汽時,由于水分子需克服周圍分子間的吸引力及其造成的表面張力,故需要吸收熱能,此熱能通常稱為汽化熱,單位是kj/kg,它的意義是指1kg的液體,在一定溫度下轉(zhuǎn)變?yōu)橥瑴囟日羝麜r所需要吸收的熱量。 10
7、、干度x:每千克濕蒸汽中所含飽和水蒸氣的質(zhì)量(千克數(shù)),稱為干度x。三 判斷題15: 610: 1115: 1621: 四 問答題1 答: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式:PV=mRT。在空氣調(diào)節(jié)過程中,通常將濕空氣以及組成濕空氣的干空氣和水蒸氣視為理想氣體,故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式也適合于濕空氣。2 答:不是。是室內(nèi)空氣的壓力是用儀表測出的表壓力,而表壓力不是壓力的真正數(shù)值,而是空調(diào)系統(tǒng)中空氣壓力與當?shù)卮髿鈮毫Φ牟钪?,故室?nèi)空氣的壓力不是室外的大氣壓力。3 答:濕空氣的水蒸氣分壓力的大小直接反映空氣中水蒸氣數(shù)量的多少,它是衡量空氣濕度的一個指標。對一定溫度的空氣,其水蒸氣分壓力有一個最大限量,這個最大限量為飽
8、和水蒸氣分壓力。4 答:空氣的絕對濕度q和同溫度飽和狀態(tài)下的絕對濕度q,b之比稱為相對濕度??諝獾南鄬穸确从沉丝諝饨咏柡偷某潭?,在含濕量一定的情況下,小說明空氣飽和程度小,吸收水蒸氣的能力強。=100%時,指的是飽和空氣,完全沒有吸濕能力。內(nèi)含1kg干空氣的濕空氣中所含有水蒸氣的質(zhì)量(以克計),稱為濕空氣的含濕量。當大氣壓力一定時,含濕量僅與水蒸氣分壓力有關(guān),Pq越大,d也越大。當空氣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時,只要空氣中的水蒸汽分壓力不變,那么空氣的含濕量也是不變的,因此含濕量可以度量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5 答:不是同樣干燥。已知不同溫度對應(yīng)的Pq,b不同,由公式可知當相對濕度不同時,水蒸氣分壓力不
9、同,即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不同,也就是說空氣的干燥程度不同。6 答:可以。式=q/q,b 是由定義可得。將式和式代入式得出式,已知式,把式代入式得,由于Pq與Pq,b在數(shù)值上遠小于B,故B-PqB-Pq,b,因此可以近似的認為。7 答:由公式可知,當Pq一定時,B較低時,得出的d值較大,因此這時的等相對濕度線將在大氣壓力較高的相對濕度下面。8 答:當Pq一定時,由,B增加,則d減少,因此這時等線將在較低大氣壓力的相對濕度上面。9 答:由公式知,在不同的大氣壓力下,d值相同,Pq值不同。Pq值隨著大氣壓力B的增大而增加,隨著大氣壓力B的減小而減少,繪出的水蒸氣分壓力線上的標定值也不相同。10 答:
10、空氣經(jīng)過加熱器時,空氣的溫度要升高,空氣的含濕量不變,相對濕度減少;空氣經(jīng)過冷卻器時,溫度降低,空氣的含濕量不變,相對濕度增加。圖新2911 答:最終水溫是tshz=ts = 5。水的初始溫度較高經(jīng)與空氣接觸一次后,由于水失去熱量而使水溫降低,再將水循環(huán)使用,水溫就會不斷降低。當水溫降低到與空氣的濕球溫度相等時,由于空氣狀態(tài)的變化沿等焓線進行,空氣的含熱量不變,因而水溫就保持不變了。12 答:熱濕比是指空氣在變化過程中其熱量的變化量與濕量的變化量的比值。對于任何一個變化過程都有一定的熱濕比值。對于空氣的任何變化過程,不論其初終狀態(tài)如何,只要變化過程的熱濕比值相同,則其變化過程線必然是相互平行。
11、13 答:在i-d圖上可知起始狀態(tài)1:t1=18,1=45%時,i1=33kj/kg,d1=5.7g/kg。取i2=66kj/kg,已知=33000,由公式,可得出d2=6.7g/kg,得出i2、d2可得出狀態(tài)2,在i-d圖上連接狀態(tài)1點和狀態(tài)2點就可得出熱濕比為=33000的變化過程線。同理可得出熱濕比為=-2200的變化過程線。圖14 答:因為冷水管的外表面、窗戶玻璃和有些外墻的內(nèi)表面溫度低于空氣的露點溫度,因此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jié)成水滴附著在它們的表面。措施:在夏季可以在冷水管表面包上稻草之類的;在冬季可降低室內(nèi)的含濕量或提高室內(nèi)溫度。15 答:不對。濕球溫度實際上反映了濕紗布中水的溫度,
12、也是貼近濕球表面的一薄層飽和空氣的溫度。濕球從周圍空氣或周圍物體得到的熱量正好等于濕球表面水分蒸發(fā)所需要的熱量。被測空氣的濕球溫度值不受開始時容器中水溫的影響。16 答:17 答:ts 和I是兩個彼此不獨立的參數(shù)。18 答:19 答:在冬季,室外溫度低于隨著人呼吸排出的水蒸氣的露點溫度,因此水蒸氣凝露成小水滴懸浮在空中,也就是白色的霧氣。冬季室內(nèi)供暖使空氣中部分水蒸氣蒸發(fā)成水汽,空氣的相對濕度降低,因此人感覺空氣干燥。20 答:是。21 答:已知送風狀態(tài)和排風狀態(tài)即可求出。五 計算題1 解:P絕對=B+P表105+8103105Pa2 解:P絕對=B-P真105104104Pa3 解:P1=7
13、58-738=20mmHg V1=80S mm3(S是管的橫截面積)T1=273+27=300K P2=P-743mmHg V2=(738+80)S-743S=75S mm3 T2=273+(-3)=270K 將數(shù)據(jù)代入理想氣體的狀態(tài)方程: 得 P=762.2 mmHg4 解:初狀態(tài)P=4atm,V1=2/3V,T1=250K,末狀態(tài)時,V2=V,T2=300K, 由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得: 5 解:(1) 設(shè)烴類在混合氣中的分壓為 PA;水蒸氣的分壓為 PB 。 則 PB = 3.167 kPa; PA = P -PB= 101.198 kPa 由公式可得:= (2) 所求初始體積為V : 6
14、解:已知M甲烷 =16.0410-3 kg /mol 7 解:已知:B=105Pa,V=Vq=Vg=4500m3,T=30+273.15=303.15K, Pq=2400Pa,Pg=B-Pq=97600Pa 由公式PV=mRT,可知 同理可得mg8 解:空氣加熱前:P1V1=m1RT1 ; 空氣加熱后:P2V2=m2RT2 已知m1=m2,P1=P2,T1 T2 由 由附表1可知當t=203,又,則Pq=B-PgPqVq=mqRqTq1mq=1.44kg 同理可得mg9 解:當溫度t=20時,由附錄表1查得:Pq,b102Pa 3則空氣的質(zhì)量為:m=10001.199=1199kg10 解:(
15、1) (2)查附表1知,當t=20時,Pq,b=2331Pa 由 (3)根據(jù)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式可知PqVq=mqRqTq 已知Pq=1600Pa,Vq=100m3,RqK,Tq 得 同理可得mg 即m=mq+mg11 解:干空氣的密度的可用公式:。 ,將Pg=B-Pq代入得 12 解:已知原有的空氣含濕量為5.5g/kg, 即: 13 解:已知t=24、=60%、B=101325Pa 由附表1可查出當t=24時,Pq,b=2977Pa 在i-d圖上可以得出露點溫度tl14 解:由附表1可查出當t=11時,Pq,b=1309Pa 在加熱前,空氣的焓 在加熱后,空氣的焓 由條件知d1=d2=d,t
16、1=11,t2=20 在加熱前后,空氣焓差值 加熱量W=i104104kj15 解:已知t1=29、1=60%、B=101325Pa 在i-d圖上可知d1=15.2g/kg,i1=68kj/kg 即在狀態(tài)1下,內(nèi)含1kg干空氣的濕空氣中含有15.2g水蒸氣,則內(nèi)含 100kg干空氣的濕空氣中含有1.52kg水蒸氣,加入1kg水蒸氣后,則狀 態(tài)2中有2.52kg水蒸氣,由定義可知,d2=25.2g/kg。 由題意可知此處理過程為等溫加濕過程,即溫度不變,t1=t2=29 在附表1可查出當t=29時,Pq,b=3995Pa 16 解:1、64.5 13.4 2150 2、81 29.8 3150
17、3、-3 100 1120 4、63.5 26 2330 5、99.65 27.2 100 6、55.5 60 7、-9 1.2 1500 17 解:原狀態(tài)t1=20,d1=5g/kg;處理后的狀態(tài)t2=20-5=15,d2=5+4=9g/kg 在i-d圖上可查出i1=33kj/kg;i2=38kj/kg 因為i1i2,所以處理后的空氣焓值是減少了。19 解:已知:t1=11、1=70%、G=10000kg/h、t2=20、B=101325Pa 在i-d圖上可得出狀態(tài)1的點,即:i1=25.5kj/kg、d1=5.6g/kg、Pq1=920Pa 在i-d圖上保證d1=d2=5.6g/kg就可)
18、找出狀態(tài)2的點。由i-d圖可知i2=35kj/kg、Pq2=920Pa 由焓的定義可知:加熱量Q=G(i2-i1)=10000104kj 在附表1可查出當t2=20時,Pq,b2=2331Pa i333)d310-3 90)10-3 i=i3-i1 20 解:在i-d圖上,可得出在含濕量為20g/kg狀態(tài),tl為25,即該車間圍護結(jié)構(gòu)內(nèi)表面的溫度最低應(yīng)為25.21 解:(1) 由圖可知此過程是增焓、減濕、增溫的過程。 (2)在i-d圖上連接狀態(tài)1點和狀態(tài)2點,平移,與其連線平行的熱濕比顯示其值9000kj/kg。 (3)在附表1可查出當t1=24時,Pq,b1=2977Pa;當t2=30時,P
19、q,b2=4232Pa 同理可得d2=17.9g/kg,i2=76kj/kg 22 解:已知T1=26+273.15=299.15K,1=60%,V1=1500m3,B=101325Pa 在i-d圖上可知d1=12.6g/kg,i1 在附表1可查出當t1=26時,Pq,b1=3353Pa (狀態(tài)1表示初始狀態(tài)) 由式可知mg1=1733kg,mq1=22kg mg3=1733+4=1737kg(狀態(tài)3表示氣體混合后的狀態(tài)) 在附表4可查出當P2=105Pa時,i2=2675.4kj/kg(狀態(tài)2表示加入的氣體) 由題意知d2=0g/kg在附表1可查出當t3時,Pq,b323 解:(1)由題意知
20、:t1=5,1=60%,氣體1加熱時d1=d2=d3值不變,則由i-d 圖知狀態(tài)1、2、3連接成一直線,則:;G1+G2=120由式解出G1=G熱=102.13kg/min,G2=G未=17.87kg/min。 (2)在i-d圖上可查出 i1=10.7kj/kg、i2=41kj/kg Q=G熱(i2-i1(41-10.7),而冷表面的溫度18低于其露點溫度,故(1)會出現(xiàn)結(jié)露現(xiàn)象。,而冷表面的溫度18高于其露點溫度,故(2)不會出現(xiàn)結(jié)露現(xiàn)象。26 解:在附表1可查出當tg=25時,Pg,b=3160Pa;當ts=21時,Ps,b=2480Pa。已知:=0.5m/s,B=101325Pa27 解
21、:由公式: (1)ts1=ts2、12tg1=tg2,Psb1=Psb2,B1=B2 又 12A12 (2)1=2A1=A2;ts1ts2Psb1Psb2 ; Pgb1=Pgb2,B1=B2 12 結(jié)論:當tg不變時,增加,ts增加。29 解:P絕對=B+P表105106106Pa30 解:在附表1可查出當t=15時,Pq,b=1701Pa 31 解: 比較,空氣比較干燥。32 解:已知18時飽和空氣的絕對濕度q,b3 33 解:(1) (4) 2015 179.88 34 解:由附表2可知(1)(2)均為過熱蒸汽;(3)為飽和蒸汽35 解:36 解:(1) i=50kj/kg,d=10.8g
22、/kg; (2) t=26,=33%; (3) d=11.6g/kg,=48%,i=57kj/kg; (4)i=64kj/kg,t=26; (5)i=43kj/kg,=100%。37 解:已知t1=22,1=60%在i-d圖上可查出狀態(tài)1的i1=48kj/kg,d1=10g/kg. Gi=Q Gd=D i2=i1+ d2=d1+d=10+2=12g/kg在i-d圖上可查出狀態(tài)2:t2=23,2=68%。38 解:已知Q=5815W=20934kg/h 圖39 解:空氣狀態(tài)變化過程:未飽和水飽和水濕飽和蒸汽干飽和蒸汽過熱蒸汽40 解:已知t1=22,1=60%在i-d圖上可查出狀態(tài)1的i1=48
23、kj/kg,d1=10g/kg.m1=1v15000=6000kg水蒸氣(溫度為100)的i2=2675.4kj/kg(狀態(tài)2表示水蒸氣)(狀態(tài)3表示混合后的氣體)mg1+mq1=6000; 由可得mg1=5940.6kg,mq1mq3=59.4+8=67.4kg 在i-d圖上可查出狀態(tài)3:t3,3=83%41 解:在i-d圖上可知:冷卻前空氣狀態(tài)i1=57kj/kg; 冷卻后空氣狀態(tài)i2=39kj/kg。 Q=G(i1-i2)=5000(57-39)=90000kj42 解:在i-d圖上可知:處理前空氣狀態(tài) i1=91kj/kg,d1 處理后空氣狀態(tài) i2=43kj/kg,d2 (1)W=G
24、(d1-d2)=L(d1-d2)=7200 (2)Q=G(i1-i2)=L(i1-i2)=7200(91-43)=414720kj (3)Q2=Q1=414720kj43 解:在i-d圖上可知:處理前空氣狀態(tài) i1=25kj/kg,d1 mg1+mq1=1000; 由可得mq1=3.6kg,mg1 mg2=3.6+4=7.6kg 由PV=mRT t2=T2已知d2=7.6g/kg,t2在i-d圖上可查出i2=34.5kj/kg,2=53%若加入10kg/h的水汽,同理可求出d3=13.6g/kg,t3,則在i-d圖上可知空氣狀態(tài)3在霧區(qū),空氣中多余的水蒸氣會凝結(jié)成小水滴懸浮在空氣中形成霧狀。4
25、4 解:在i-d圖上可知:噴霧前空氣狀態(tài)i1=85kj/kg,d1 噴霧后空氣狀態(tài)i2=57kj/kg,d2=14g/kg tshz 在i-d圖上可知:噴霧前空氣狀態(tài)i3=18.5kj/kg,d3 噴霧后空氣狀態(tài)i4=39.19kj/kg,d4同理可知:tshz45 解:在i-d圖上可以看出此過程是增濕增焓過程,則可通過噴熱蒸汽處 理。若不進行處理,房間里的熱量和濕度都達不到工作要求。46 解:在i-d圖上可知i1=45kj/kg,d1=9g/kg,t2=t1-t=22-8=14。由題意知Q=G(i1-i2);Q=G(i1-i2);由得G=5141.4kg,i2=36.9kj/kg,d247
26、解:采用噴霧設(shè)備或采用二次回風48 解:i=57kj/kg,d=12.8g/kg,=65%;i=85kj/kg,d=22.8g/kg,=95%49 解:在i-d圖上可知Pq=2050Pa則可在i-d圖上得出t=27s2s182又 (2) 由附表1可知當t=21時,Pq,b=2480Pa (3)Pq=Pq,b2480=1574Pa 由于露點溫度下的飽和水汽壓力與原來t=21、=63.5%的空氣中的水蒸氣分壓力相同,查附表可知,當Pq,b。51 解:(1)由附表1可知當t=32時,Pq,b=4743Pa。 在i-d圖上可知Pq=2050Pa (2)已知ts=23,由s2s; 由式 (3) (4)P
27、q=Pq,b 由于露點溫度下的飽和水汽壓力與原來t=32、=47.8%的空氣中的水蒸氣分壓力相同,查附表可知,當Pq,b。52 解:在i-d圖上可得出當d=10g/kg時,tl=14,即冷卻器的表面溫度應(yīng)在14以下。53 解:由題意知使導管上不會產(chǎn)生凝結(jié)水,空氣的露點溫度最高為10,則已知tl=10,t=21,可在i-d圖上查出其對應(yīng)的最大相對濕度是20%。54 解:55 解:由i-d圖上可知:新風空氣狀態(tài):i1=86kj/kg,d1 回風空氣狀態(tài):i2=48kj/kg,d2=10g/kgt056 解:由i-d圖上可知:i1=50kj/kg,d1=10.2g/kg;i2=38kj/kg,d2=
28、9.5g/kg。 G1i1+G2i2=(G1+G2)i3;G1d1+G2d2=(G1+G2)d3; ; G1+G2=11000。由得G1=6563kg,G2=4437kg57 解:由i-d圖上可知:i1=42.3kj/kg,d1 由空氣所吸收的總熱量和總濕量得知其熱濕比為: 根據(jù)此值,在圖的熱濕比標尺上找出相應(yīng)的線。然后過1點作該線的平行線,即空氣狀態(tài)的變化線。此線與t2=32等溫線的交點2,就是空氣終了狀態(tài)點(見圖)。由圖可知,i2=62.9kj/kg,d2=12g/kg,2=40%。58 解:首先在i-d圖上找出t=30、=60%的交點1.從1點引等d線向上,分別與含濕量d坐標線及Pq分壓
29、力交換線相交于2和3點。因此便可從圖上直接查得i1=71kj/kg,d1=16g/kg,Pq=2530Pa。59 解:已知t1=30,1=70%在i-d圖上1點查得i1=78.3kj/kg,d1=18.8g/kg。通過點1,使空氣沿等d線與=100%的飽和濕度線相交于點1,并沿飽和濕度線向左下方移動至溫度等于10的點2,由此得到經(jīng)降濕機除濕后的空氣狀態(tài)i2=29kj/kg,d2=7.6g/kg。通過點2使空氣沿等d線加熱與t3=20的等溫線交于點3,并查得d3=d2=7.6g/kg,i3=39kj/kg。 則含1kg干空氣的濕空氣在降濕機中除掉的水分:由點3查得處理后空氣的相對濕度3=52%6
30、0 解:由附表1可查得當t1=26時Pq,b=3353Pa,則濕空氣中水蒸氣分壓力Pq=Pq,b3353=2012Pa干空氣的質(zhì)量P絕對=B+P表=(1.031+0.948)105105Pa 由附表4查得干飽和蒸汽的焓值iq=2706kj/kg,根據(jù)t1=26,1=60%在i-d圖上確定空氣狀態(tài)1,查得i1=58.4kj/kg,d1=12.6g/kg。由熱平衡方程式Ggi1+Gqiq=Ggi2得知:同理,由濕平衡方程式Ggd1+Gq=Ggd2得知:根據(jù)i2=64.63kj/kg,d2i-d圖上確定空氣狀態(tài)2,查得t226,2=71%。61 解:由附表1可查得當tg=25時Pg,b=3160Pa
31、;當ts=20時Ps,b=2331Pa同理可得當=0.2m/s時,A=0.000988,=58%;當=0.1m/s時,A=0.001325,=52%。62 解:在i-d圖上由ts=15的等溫線與=100%的飽和濕度線交的狀態(tài)點1。沿點1的等焓線向上與tg=20的等溫線交的狀態(tài)2點,該點即為所測空氣的狀態(tài)點,由圖查得i2=41.7kj/kg,d2=8.5g/kg,2=58.5%。63 解:在i-d圖上由tl=17的等溫線與=100%的飽和濕度線交的狀態(tài)點1。沿點1的等d線向上與t=23的等溫線交的狀態(tài)2點,該點即為所測空氣的狀態(tài)點,由圖查得2=68.5%。64 解:(1)70.6 15.1 23
32、.6 4840 2420 (2)41 31.8 21.5 4634 1900 (3)48 7 27 4074 1100 (4)76.5 35 25 5666.7 2550 (5)12.5 35 23 5714 2000 (7)58 14.7 100 20 2350 (8)76 18.7 30 4228.6 2960 (9)58 13.6 77.5 2787.1 216065 解:已知t1=30,1=60%;t2=20,2=95%,在i-d圖上可知:i1=71kj/kg,d1=16g/kg;i2=56kj/kg,d2=14g/kg。i=i2-i1 =56-71=-15kj/kg;d=d2-d1
33、=14-16=-2g/kg66 解:已知t=23,=60%在i-d圖上可查出tl=15,屋頂?shù)膬?nèi)表面溫度為10,小于空氣的露點溫度,所以屋頂內(nèi)表面能出現(xiàn)凝露現(xiàn)象。67 解:已知室外空氣t1=3,1=50%,室內(nèi)空氣t2=23,2=60%在i-d圖上可查出i1=9kj/kg,d1=2.3g/kg;i2=50kj/kg,d2=10.4g/kg。狀態(tài)3表示混合后的氣體。則 已知i3=41.8kj/kg,d3i-d圖上可查出t3,3=62.5%。68 解:(1)已知t1=5,1=75%,可在i-d圖上可查出i1=15kj/kg,d1=4g/kg。由題意知此處理過程是經(jīng)過加熱器加熱,是等濕加熱,即d1=
34、d2=4g/kg。已知t2=25,d2=4g/kg,可在i-d圖上可查出i2=35kj/kg。mq+mg=m=v;。由式可得出mgQ=mg(i2-i1 (35-15)=2868526kj(2)P絕對=B+P表=(1.031+0.981)105105Pa 由題意知Pq=Pq,b105Pa,由附表4知i3kj/kg69 解:已知t1=12,d1=6g/kg,可在i-d圖上可查出i1=27.5kj/kg,1=69.5%; 已知t2=25,2=70%,可在i-d圖上可查出i2=61kj/kg,d2=14g/kg; 已知t4=35,4=30%,可在i-d圖上可查出i4=63kj/kg,d4=10.6g/
35、kg。 (1)由題意知d3=d4 t3 (2)Q=(G1+G2)(i4-i3)=(800+1082.4)(3)圖 70 解:(1)63%;(2)59%71 解:由附表1查出當tg=25時Pg,b=3160Pa;當ts=21時Ps,b=2480Pa在i-d圖上可知當d=14.02g/kg時,tl。72 解:已知tg=30,ts=24在i-d圖上可查出1=56%,d1=14.7g/kg,i1=68kj/kg。 ;已知i2=75kj/kg,d2i-d圖上可查出t2,2=48.7%。 第三章 車間冷(熱)、濕負荷的計算一 填空題 3、大 大4、小于或等于5、方向附加 風力附加 外門開啟附加 高度附加
36、圍護結(jié)構(gòu)基本熱損失的百分率6、各圍護結(jié)構(gòu)的基本熱損失 相應(yīng)的附加熱損失7、外墻或屋面逐時傳熱形成的冷負荷 外玻璃窗逐時傳熱形成的冷負荷透過玻璃窗的日射得熱形成的冷負荷8、工藝設(shè)備散熱 照明散熱 人體散熱9、傳導 對流 輻射 汗液蒸發(fā) 顯熱 潛熱二 名詞解釋1、 熱負荷:當車間的熱量或濕量不足時,就要補充其不足的熱量或濕量,這種補充量就稱為熱負荷或濕負荷。2、 冷負荷:當車間有多余的熱量或濕量時,則要及時的排除多余的熱量或濕量,這種排出量就稱為冷負荷或濕負荷。3、 基本熱損失:為了簡化工程計算,常假設(shè)傳熱是在某一穩(wěn)定溫度場的情況下進行,這種由溫度差而產(chǎn)生的圍護結(jié)構(gòu)的熱損失,稱為基本熱損失。4、
37、附加熱損失:在基本熱損失的基礎(chǔ)上,再考慮其它因素的影響而加以修正,其修正部分稱為附加熱損失。 5、 導熱系數(shù):導熱系數(shù)是材料導熱性能的一個物理指標,它在數(shù)值上等于當材料層1m厚度內(nèi)的溫度差為1時,在1h內(nèi)通過1m2表面積的傳導熱量值。6、 傳熱系數(shù)K:傳熱系數(shù)K是當圍護結(jié)構(gòu)兩側(cè)的溫度差為1時,1h通過1m2圍護結(jié)構(gòu)表面積傳遞的熱量,因此它表示圍護結(jié)構(gòu)允許通過熱量的能力。7、 熱阻R:熱阻R是表示熱量傳遞通過圍護結(jié)構(gòu)時遇到的阻力。熱阻越大,表示在同樣的溫度差和傳熱面積的條件下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圍護結(jié)構(gòu)的熱量就越少。8、 最大傳熱系數(shù)Kmax:當圍護結(jié)構(gòu)內(nèi)表面n=tl+1時,所算出的傳熱系數(shù)稱為允許最
38、大傳熱系數(shù)Kmax。9、 不穩(wěn)定傳熱:在計算冬季圍護結(jié)構(gòu)的熱損失和夏季圍護結(jié)構(gòu)的冷負荷室外氣溫和太陽輻射強度周期性變化,室外的風速和風向等因素也在變化,這樣使圍護結(jié)構(gòu)所傳遞的熱量也起著周期性的變化。這種隨時間而變化的傳熱過程稱為不穩(wěn)定傳熱。三 判斷題15: ; 69 :四 問答題1 答:傳熱現(xiàn)象:外墻或屋面?zhèn)鳠?;外玻璃窗傳熱;透過玻璃窗的日射得熱等。穩(wěn)定傳熱:傳熱物體各個部分的溫度不隨時間而變化的傳熱稱為穩(wěn)定傳熱。2 答:為了避免外墻或屋頂內(nèi)表面不結(jié)露,要求圍護結(jié)構(gòu)的內(nèi)表面溫度高于室內(nèi)空氣的露點溫度,或者使實際圍護結(jié)構(gòu)的傳熱系數(shù)小于或等于最大傳熱系數(shù)。3 答:使用冷卻器;使用溫度較低的通風五
39、計算題1、解:由表3-1查出nW/(m2K),wW/(m2K);由表3-2查出m2K/W2、解:由題意知:q=K(t1-t2/m23、解:(1)(2) Q=KF(tw-tn400(30+20)=9100w=32760kj/h(3) Q吸=wF(tw-w);Q導=; Q散=nF(n-tn)已知Q吸=Q導=Q散,F(xiàn)=400m2,n=8.7W/(m2K),w=23.3W/(m2K), 代入式,得n w4、解:(1)已知管內(nèi)流動的飽和蒸汽壓力為5105,即tnQ=KF(tn-tw(151.8-10)=23552W(3) 由題意知5、解:(1)由題意知P=B+P表=1105+1105=2105Pa,則飽
40、和蒸汽壓力為2105Pa,由附錄表4查得管內(nèi)溫度為120,即tn=120即(2) 由題意知: (3) 由題意知: 6、解:由題意得:由i-d圖查得當t=25,=60%的空氣露點溫度tl=17,取a=1,則因為Kts,過程線為01,空氣狀態(tài)變化的過程線偏向等溫線的上方,空氣的溫度、含濕量、含熱量都增加;tsh=tg,過程線為02,空氣狀態(tài)變化沿等溫線進行,空氣含濕量、含熱量增加,溫度保持不變;tgtshts,過程線為03,空氣狀態(tài)變化的過程線介于等溫線與等含熱量線之間,空氣含濕量、含熱量增加,溫度反而下降;tsh=ts,過程線為04,空氣狀態(tài)變化沿等焓線進行,空氣溫度下降,含熱量不變,含濕量增加
41、;tstshtl,過程線為05,空氣狀態(tài)變化的過程線介于等焓線與等含濕量線之間,空氣的溫度和含熱量降低,含濕量增加;tsh=tl,過程線為06,空氣狀態(tài)變化沿等含濕量線進行,空氣的溫度和含熱量降低,含濕量不變;tshiB-iK,即風量減??;制冷量Q=G(iH-iK),iKiK,即制冷量增加;無擋水板帶水i-iK=(tshz-tshc),考慮擋水板帶水i-iK=(tshz-tshc)tshztshtl,即此變化過程中,空氣的溫度和含熱量都降低,含濕量增加。 處理后的空氣終態(tài)溫度不會低于18。因為當為無窮大時,不管是什么過程,噴水室內(nèi)的水溫近乎不變,空氣狀態(tài)的變化趨近于理想過程,空氣的最終狀態(tài)可達
42、到溫度與水溫相等。所以處理后的空氣終態(tài)溫度不會低于18。3、解:根據(jù)處理前后的空氣參數(shù),可以查出ts2,取=3kg/(m2s)。由題意知此處理過程是減焓冷卻去濕過程,從表4-3可查出相應(yīng)的2的實驗公式:從表4-3可查出相應(yīng)的1的實驗公式:又4、解:室外空氣狀態(tài)H,室內(nèi)空氣狀態(tài)B,混合后空氣狀態(tài)C?;旌峡諝庠趪娝遗c水接觸后,空氣狀態(tài)由C變化至K,其中取d=0.5g/kg。在i-d圖上可知iB=72kj/kg,tB=30,B=60%,dB=18.6g/kg; iH=86kj/kg,tH=34,H=60%,dH=22.9g/kg; iK=70kj/kg,tK=24,K=95%,dK=18.1g/k
43、g。設(shè)被處理的空氣量為W,不用回風所需制冷量Q=W(iB-iH)=14W采用80%回風時在i-d圖上可得C1點,即iC1=83.2kj/kg,Q1=W(iC1-iK)=13.2W;采用60%回風時在i-d圖上可得C2點,即iC2=83.2kj/kg,Q2=W(iC2-iK)=10.4W;采用40%回風時在i-d圖上可得C3點,即iC3=83.2kj/kg,Q3=W(iC3-iK)=7.6W。由上可知QQ1Q2Q3,即不用回風和用80%、60%、40%回風這四種空調(diào)過程所需制冷量逐漸減少。5、解:已知tB=30,B=80%;tH=25,H=70%可在i-d圖上查得iB=86kj/kg,dB=21
44、.7g/kg;iH=61kj/kg,dH=14g/kg。(1)(2)(3)6、解:(1)已知t1=0,1=45%;t2=11,2=90%可在i-d圖上查得i1=4kj/kg,d1=1.6g/kg;i2=30kj/kg,d2=7.4g/kg。Q=G(i2-i1)=L(i2-i1)=25000(30-4)=780000kw(2) d=d2-d1即處理后空氣的含濕量增加了5.8g/kg。7、解:在i-d圖上可知空調(diào)系統(tǒng)中空氣狀態(tài)1:t1=15,1=95%,i1=4kj/kg,d1=1.6g/kg;干飽和蒸汽的空氣狀態(tài)2:t2,i2=2706.3kj/kg,d2=0g/kg(由附錄表4查得)則兩種狀態(tài)
45、混合的空氣狀態(tài)3:(狀態(tài)4為車間要求的空氣狀態(tài))已知i4=54kj/kg,d4=10g/kg可在i-d圖上查得t4=29,4=40%。8、解:水的變化熱量Q=Cmt,其C為水的比熱容4200j/kgc Q=Cmt=CG3(t4-t3)=4200100000(40-32)=3360000kj/h已知t1=30,1=60%;t2=38,2=95%在i-d圖上查得i1=71kj/kg,d1=16g/kg;i2=144kj/kg,d2=41g/kg。9、解:已知t1=30,1=70%;t2=17,2=67.5%;t3,3=90%可在i-d圖上查得:i1=78kj/kg,d1=18.6g/kg;i2=3
46、7kj/kg,d2=8g/kg;i3=59kj/kg,d3=14.5g/kg。(1) 設(shè)兩種空氣混合的空氣狀態(tài)為0:因為噴水室采用循環(huán)水處理,所以焓值不變,即i0=i3L1i1+L2i2=(L1+L2)i0=(L1+L2)i37810000+37L2=(10000+L2)59L2=8683m3/h(2) 由含濕量的定義可知:狀態(tài)1中干空氣量為,狀態(tài)2中干空氣量為狀態(tài)1中干空氣量為W0=W1+W2=22062kg/hW=W0(d3-d010、解:在i-d圖上可知iB=60kj/kg,tB=24,B=75%,dB=14g/kg; iH=-2.5kj/kg,tH=-4,H=60%,dH=1.4g/k
47、g; iK=57kj/kg,tK=21,K=90%,dK=14g/kg; iC=57kj/kg,tC,dC=13.2g/kg。(1) 驗算新空氣量的比例:10%則利用預熱器加熱,令MB=10BC,iB-iM=10(iB-iC)iM=30kj/kg在在i-d圖上可得dM=8g/kg,tM驗證換氣次數(shù)5調(diào)整通風量L=5v=150000m3/h G=L=180000kg/h=50kg/sG新= G10%=5kg/s;G回= G90%=45kg/s(2)(3)又在i-d圖上可得tK=23(4) 噴水量所需要的接觸系數(shù)從表4-3可查得等焓加濕過程2的實驗公式將2=0.5,=3kg/m2s,得W=L=15
48、00000.14=25200kg/h噴水溫度ts=tsz(CK與=100%的交點即可確定噴水溫度)(5)圖11、解:(1) 圖(2) 已知tg=32,ts=24可在i-d圖上查得:i1=72kj/kg,d1由題意知i2=45kj/kg,t2=16,2=100%,d2=11.4g/kg;i3=54.2kj/kg,t3=25,3=57.5%,d3=11.4g/kg。Q=G(i1-i3)=1000(72-54.2)=17800kj/hW=G(d1-d3)=1000(15.6-11.4)=4200g/h(3) Q=G(i3-i2)=1000(54.2-45)=9200kj/h12、解:根據(jù)已知參數(shù),在
49、i-d圖上找出室內(nèi)外空氣狀態(tài)點B和H,并查出相應(yīng)的參數(shù):iB=50kj/kg,iH=93kj/kg,見圖所示在i-d圖上確定空氣狀態(tài)點B,再通過B點作的直線(即等濕線)與設(shè)定的=90%曲線相交得K點,則iK=43.7kj/kg,tK。當tso=4,在BK線上得送風狀態(tài)點O,其參數(shù)為iO=46kj/kg,tO=23-4=19通風量按新風比15%的要求用計算法確定混合空氣狀態(tài)點C的焓值為:iCBH空調(diào)系統(tǒng)需要冷量:Q=G(iC-iK13、解:當tso,在BK線上得送風狀態(tài)點O,tO從i-d圖上查得,機器露點溫度K的溫度tK,故送風狀態(tài)點O與機器露點K重合。即iO=iK通風量按新風比15%的要求用計
50、算法確定混合空氣狀態(tài)點C的焓值為:iCBHQ=G(iC-iK14、解:根據(jù)室內(nèi)外的空氣參數(shù),在i-d圖上可查得相應(yīng)的含熱量和含濕量:iB=78kj/kg,dB=18.6g/kg;iH=95kj/kg,dH=23.3g/kg。已知題意采用80%回風,在i-d圖上可得C點:iC取擋水板的過水量d=0.5g/kg,則考慮擋水板有過水量時機器露點狀態(tài)的含濕量:dK做等濕線dK=95%曲線相交,交點K即為被水處理后的空氣狀態(tài)點,由i-d圖查得:iK=70kj/kg,tK=24(1) 通風量(2) 噴水量W=G=261000.7=15120kg/h(3) tsz=tKiC-iK=Csh(tsh,z-tsh
51、,c)tsh,c(4)(5) Q=G(iC-iK)=2160015、解:根據(jù)室內(nèi)外的空氣參數(shù),可得iB=55kj/kg,dB=12.1g/kg; iH=-7.8kj/kg,dH=1.1g/kg;iK=iC=59kj/kg,tK,dK=12.1g/kg。 驗算新空氣量的比例: 10%則利用預熱器加熱,令MB=10BC,iB-iM=10(iB-iC)iM=0kj/kg通風量:驗算換氣次數(shù):10%,即采用一次回風。G回 G新G回dB+G新dH=GdC在i-d圖上可知tC,C=60%即不經(jīng)調(diào)節(jié),車間最終平衡溫度為,相對濕度為60%。3、 解:已知 tB,B=60%, tH=16,H=90%, tB=2
52、0,dB=10.2g/kg。在i-d圖上可查得dB=10.2g/kg,iB=49kj/kg; dH=10.2g/kg,iH=42kj/kg; B=70%,iB=46kj/kg。(1) Q=G(iB-iH)=52000(49-42)=364000kj(2) Q=G(iB-iH)=52000(46-42)=208000kj(3)(4) 圖4、 解:由題意知,送風溫度t2=20-8=12 根據(jù) t1=20,2=50%,在i-d圖上找出1點,并查得d1=7.25g/kg,i1=38.6kj/kg,過1點作=12517kj/kg的平行線與t2=12等溫線相交于2點,即得送風狀態(tài)點2,其參數(shù)2=74%,d
53、2=6.3g/kg,i2=28.1kj/kg。根據(jù)題意,熱濕比仍保持=12517kj/kg不變,則與t3=25等溫線與該熱濕比線相交于3點,即為調(diào)節(jié)后房間的空氣狀態(tài),并由i-d圖可查得3=40%,d3=7.8g/kg,i3=45.3kj/kg。房間所需的通風量5、 解:如圖所示,根據(jù)題意,在i-d圖上找出2點,查出d2=16.8g/kg,i2=71kj/kg。過2點作=8500kj/kg的熱濕比線,與t1=21等溫線相交于1點(位于飽和相對濕度線上),并查得d1=15.6g/kg,i1=61kj/kg。因濕負荷不變,當通風量不變時,d不變,所以過2點作改變后=6200的熱濕比線,與自1點作等d
54、1線相交于3點,該點為新送風狀態(tài),由圖查得t3,3=84%。根據(jù)題意,由t2=30,2=60%,在i-d圖上找出2點,并查得d2=1.6g/kg,i2=71.2kj/kg,然后過2點作=6200的熱濕比線。因濕負荷不變,當通風量不變時,d不變。d=d2-d1自2點向左水平移動d=1.2g/kg距離后做等d線,與通過2點的=6200的熱濕比線相交于3點,該點即為改變后的新送風參數(shù)。由圖查得t3,3=73%。第七章 送排風管道與送排風方式一 填空題1、 壓能 位能 動能2、 靜壓 動壓3 、車間氣流流場 溫濕度場分布4、 5、 摩擦阻力 局部阻力6、湍流流動 層流流動7、 全面排風 局部排風 混合
55、排風8、 假定流速法 等壓損法 靜壓復得法9、 上送側(cè)回 上送下回 下送上回 下送下回二 名詞解釋1、 粘滯性:流體抵抗切應(yīng)力或剪力的性質(zhì)稱為流體的粘滯性,它是流體流動時產(chǎn)生內(nèi)摩擦力和阻力的基本原因。粘滯性主要是由于流體內(nèi)部分子之間作不規(guī)則的熱運動和分子之間存在著引力,以及流體與固體壁之間存在附著力的結(jié)果。2、 層流流動:當Re2320時,流動屬湍流流動。Re變大,實質(zhì)上擾動增大即慣性力增加,就會使流體內(nèi)部黏性力對運動的阻尼作用減弱,從而破壞了層流狀態(tài)而使流動變成了湍流。4、 水力半徑R:水力半徑R的定義為管道內(nèi)斷面積F和其濕潤周界u的比值,即:5、 雷諾數(shù):本質(zhì)上雷諾數(shù)是慣性力與黏性力的比值
56、,Re大,表示慣性力占主導地位,Re小,表示黏性力在流動中起支配作用。6、 摩擦阻力:由于粘滯性和管壁粗糙度所引起的流體質(zhì)點與管壁間的阻力,稱為摩擦阻力。7、 局部阻力:流體在管道內(nèi)流動時,經(jīng)過彎頭、變徑管以及三通等局部構(gòu)件,流體的流場發(fā)生急劇的改變,引起渦流與撞擊等運動,產(chǎn)生局部阻力。8、 自由射流:自由射流是指一股氣流由送風口發(fā)射后,幾乎可不受限制地進行自由擴散。9、 流量等比分配法:三 判斷題15 :四 問答題1、 答:在測定管內(nèi)空氣時,皮托管的側(cè)頭必須對準氣流的方向;側(cè)頭頂端的管孔連通內(nèi)管,測得空氣的全壓力;側(cè)頭管壁上環(huán)狀分布的小孔連通內(nèi)外管夾層,測得空氣的靜壓;將皮托管尾端的壓力引出
57、接口與微壓計上的壓力接入口用橡膠管連接,即可讀出壓力值或壓力差值。2、 答:測量管a、b和c是用來測量靜壓。不一樣。3、 答:流體的連續(xù)性方程式實質(zhì)上是質(zhì)量守恒定律在流體力學中的具體反映。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流體在周界密閉的管道內(nèi)作穩(wěn)定流動時,從管道一端流入的質(zhì)量等于另一端流出的質(zhì)量,即單位時間內(nèi)流過管道的每一截面的流體質(zhì)量是一常數(shù)。 伯努利方程是能量守恒和轉(zhuǎn)化定律在流體力學方面的運用。伯努利方程是以不可壓縮、無黏滯性的理想流體,在連續(xù)穩(wěn)定流動時,根據(jù)能量守恒定理導出的流體流動時的壓能、位能和動能三者間的能量關(guān)系式。 五 計算題1、 解:根據(jù)連續(xù)性方程式可知:由伯努利方程得由圖知結(jié)合式,可得,即
58、,2、 解:根據(jù)連續(xù)性方程式可知:3、 解:已知10-6m2/s,=7m/s2320液體屬于湍流流動。 4、 解:在20時,水的10-6m2/s(1)當流速=0.5m/s時,2320液體屬于湍流流動。(2)當流速=0.1m/s時,2320液體屬于層流流動。5、 解:在20時,水的10-6m2/s(1) 當流速=0.1m/s時,2320液體屬于湍流流動。6、 解:(1)等流速當量直徑:等流量當量直徑:(2) 當空氣溫度20時,它的運動粘性系數(shù)10-6m2/s風速 2320液體屬于湍流流動。7、 解:(1)從題6中可知它們的單位長度摩擦阻力相等。(2) S矩2 S圓=S=S矩-S圓22的材料。(3
59、) 流量Q=S圓3/s8、 解:由附錄表31編號22查得局部阻力系數(shù)已知9、 解:查附錄表31編號21,當時,查得查得,則:10、 解:查附錄表31編號10,當時,查得11、 解:由附錄表31編號3查得進口;由附錄表31編號9查得彎頭。局部阻力:已知10-6m2/s,2320液體屬于湍流流動。 摩擦阻力:總阻力:12、 解: 根據(jù),在=30的條件下,查附錄表31編號38得,則直管局部阻力支管局部阻力13、 解:根據(jù),在=30的條件下,查附錄表31編號38得,則直管局部阻力支管局部阻力14、 解: (1)理論匯流速度: (2) 由(1)知即采用等速管道內(nèi)即15、 解: 16、 解:因條縫風口射出
60、氣流屬扁平氣流,故用扁平發(fā)射口算式:故采用主體段公式計算:17、 解:由題意知:18、 解:(1) (2) (3) 19、 解:(1)已知靜壓:總壓:動壓:流速:(2) 已知靜壓:總壓:動壓:流速:(3) 若微壓計工作液體分別改為酒精時風機前: 靜壓: 總壓: 動壓: 流速:風機后: 靜壓: 總壓: 動壓: 流速:若微壓計工作液體分別改為水銀時風機前: 靜壓: 總壓: 動壓: 流速:風機后: 靜壓: 總壓: 動壓: 流速:20、 解:已知,21、 解:已知靜壓:總壓:動壓:流速:流量:22、 解:變截面管道的傾斜角:風道末端出風口的局部阻力系數(shù),則第八章 紡織除塵系統(tǒng)與設(shè)備 一 填空題1、 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粵教滬科版選擇性必修3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度生態(tài)農(nóng)業(yè)門面房購置與農(nóng)產(chǎn)品銷售合同4篇
- 2025年華師大新版七年級生物下冊月考試卷
- 2025年滬科新版必修1語文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度數(shù)字經(jīng)濟年薪制工資合同3篇
- 物業(yè)服務(wù)商與商戶就2025年度物業(yè)管理簽訂的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南京市二手房買賣合同附件清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木材加工鋼材買賣居間合同附帶質(zhì)量監(jiān)管協(xié)議3篇
- 專屬2024人力資源代招服務(wù)合作合同版
- 2025年度能源市場交易代理服務(wù)合同4篇
- 2025年高考物理復習壓軸題:電磁感應(yīng)綜合問題(解析版)
- 012主要研究者(PI)職責藥物臨床試驗機構(gòu)GCP SOP
- 2024年個人車位租賃合同經(jīng)典版(二篇)
- 農(nóng)耕研學活動方案種小麥
- 2024年佛山市勞動合同條例
- 污水管網(wǎng)規(guī)劃建設(shè)方案
- 城鎮(zhèn)智慧排水系統(tǒng)技術(shù)標準
- 采購管理制度及流程采購管理制度及流程
- 五年級美術(shù)下冊第9課《寫意蔬果》-優(yōu)秀課件4人教版
- 節(jié)能降耗課件
- 尼爾森數(shù)據(jù)市場分析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