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德里達對于文學本質(zhì)的界定_第1頁
淺析德里達對于文學本質(zhì)的界定_第2頁
淺析德里達對于文學本質(zhì)的界定_第3頁
淺析德里達對于文學本質(zhì)的界定_第4頁
淺析德里達對于文學本質(zhì)的界定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淺析德里達對于文學本質(zhì)的界定吳晶琦(魯迅美術學院 文化傳播與管理系,沈陽 110003 ) 內(nèi)容提要 法國當代哲學家、文藝理論家德里達的解構主義已經(jīng)全面地滲透到當代文化評論和學術思維中。德里達對文學本質(zhì)問題的研究表現(xiàn)了他一貫的學術關懷:并不是去摧毀結構,而是對傳統(tǒng)、對理性、對觀念等提出問題、提出質(zhì)疑,努力去達到那個最純粹的本源,尋求那個最初的意義。德里達的解構主義顛覆了傳統(tǒng)的文學觀念,對文學的概念、文學的本質(zhì)賦予了全新的闡釋。德里達認為文學的本質(zhì)就是沒有本質(zhì),文學是一種歷史性建制。關 鍵 詞 德里達 解構 文學本質(zhì)今天,不言自明的是,一切有關藝術的事都不再是不言自明的了,更有甚者,不再是不思自

2、明的了。有關藝術的一切都變得成問題了:諸如藝術的內(nèi)在生命、藝術與社會的關系、甚至藝術的存在權利。 換言之,在脫離其早期的膜拜功能和其他衍生功能之后,藝術所獲得的自律性有賴于人性的觀念。隨著社會越來越不人性,藝術遂變得越來越缺乏自律性。這些充滿了人性理性的藝術構成要素已經(jīng)失去了自己的力量。阿多諾美學理論一、顛覆傳統(tǒng)解構主義在二十世紀下半葉風靡整個歐美,到了八十年代,這一反傳統(tǒng)、反形而上學的思潮已經(jīng)全面地滲透到當代文化評論和學術思維中。解構主義實現(xiàn)了哲性詩學話語的轉型,刷新了人們對語言與表達、語言與文化、文學與社會等方面的認識,影響和重塑了文學評論的品格,并開拓了文學作品闡釋和文學批評領域。其創(chuàng)始

3、人是當代法國哲學家、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符號學家德里達。也許我們未曾讀過德里達的皇皇巨著,但德里達的解構思想已經(jīng)注入了歷史傳統(tǒng),他從根本上動搖了以往的閱讀與寫作習慣,也動搖了我們的思想習慣。解構主義宗師德里達認為,解構不是摧毀、不是批判,解構是一種“思想”,它劃定了所謂文學結構的根本。解構是一種思想的工作,正在進行的、通過來臨的東西進行的工作。解構完全不是一種達到一個“建筑”后再建立一個“新”的運動。解構不是否定的,而是肯定的。就是對“不可能”的肯定,對原始的“是”的再確認。如果一定要確定通過解構人們構建了什么,那就是世界的新面貌,人、民族、國家之間關系的新的面貌,以及通過解構尋求的新的規(guī)律和

4、法則。解構不是什么?什么都是。解構是什么?什么都不是。解構主義的崛起,表明了二十世紀哲學思維在工具理性化以后,文學理論以全新的顛覆力試圖取代哲學的意圖。在英美國家,哲學的主要文化功能已經(jīng)被文學理論和批評所取代。在哲學遁入語言分析而拋棄“思”的深度和維度時,在本真之思對“不可說之物保持沉默”時,在言語斷道處,思維路絕時,文學理論和批評承擔起自己勉為其難的歷史重任:對人類精神走向進行描述,從而接通心靈與世界的道路。二、文學是什么文學是什么?如同美是什么這一古老論爭一樣,迄今為止仍然懸而未決。柏拉圖在給美下了一系列定義之后卻斷言:“美是難的!”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今天也許我們也要說:“文學是難的!”

5、說文學是什么,就等于說文學不是什么。因為對任何一種事物本質(zhì)的規(guī)定,實際上排除了沒有這一特性的其他事物。文學是什么,即關于文學本質(zhì)特性的基本觀念,給出一種文學定義,以某種形式的文學觀給出文學的某種本體論的規(guī)定。古往今來,許多文學研究者都試圖界定“文學”這一概念的涵義:文學是對現(xiàn)實世界的模仿(亞里士多德)、詩是詩人強烈情感的自然流露(華茲渥斯)、文學是以白日夢的形式體現(xiàn)出來的想象的替代物(弗洛伊德)、文學是人類集體無意識原型的象征(榮格)等等,不勝枚舉?!拔膶W是什么”自從柏拉圖以來,對文學研究者來說一直是個核心問題,然而這也是西方哲學傳統(tǒng)中不斷提出的一個問題。因為它要求說明文學的本質(zhì),說明究竟是什

6、么把文學與非文學的東西區(qū)分開來。喬納森·卡勒曾指出,西方的文學寫作已經(jīng)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但是,界定“文學”的涵義的企圖卻剛剛出現(xiàn)一個半世紀左右?!?9世紀末以前,文學研究還不是一項獨立的社會活動;人們同時研究古代的詩人和哲學家、演說家即各類作家,文學作品作為更廣闊意義上的文化整體的組成部分而成為研究對象。因此,直到專門的文學研究建立之后,文學區(qū)別于其他文字的特征問題才提出來了?!?1德里達對“文學是什么”這個問題也同樣頗有興致,但他并沒有提出“什么是文學”這一簡單問題,因為這是德里達所抵制的本體論的問題。他認為沒有文學的本質(zhì),也沒有文學的真理。即文學的本質(zhì)就是沒有本質(zhì),文學是一種歷

7、史性建制。但這并沒有阻止他去努力發(fā)現(xiàn)何種東西被文學這個術語所表現(xiàn)、所決定以及為什么如此。其實,德里達思考的是“什么是文學”與“文學”的關系問題。他說,是否可以說“文學”一詞反過來也對“什么是文學”提出質(zhì)疑和挑戰(zhàn),對后者關于本質(zhì)、同一性和真理的設想提出質(zhì)疑和挑戰(zhàn)?德里達的聲音讓我們震驚。它徹底粉碎了我們曾經(jīng)關于文學的諸多習慣性看法,逼迫我們重新思考這個難題。三、文學問題:由語言之維走向社會歷史之維德里達的挑戰(zhàn)是針對傳統(tǒng)文學觀念的,那么德里達就必須找到顛覆傳統(tǒng)文學觀念的新的理論框架和解釋手段。德里達的解構理論廢除了文學文本與非文學文本的區(qū)別。喬納森·卡勒在論解構著作中指出,“所剩者既非文

8、學,也非哲學,惟是種渾然一體的總體文本性。” 卡勒認為德里達對“文學與哲學間關系的顛倒,亦未產(chǎn)生一種抹殺所有差別的一元論。我們見到的不是傳統(tǒng)的二元對立,一邊是認真的哲學話語,一邊是邊緣性的文學話語,試求假道虛構的迂回曲折以達認真,而是在一個原型文學或總體文本內(nèi)一種變化無定的實用性分野” , “解構的目的是通過在一個總體的文學性或文本性內(nèi)部重新刻寫文學作品與非文學作品的區(qū)別” 。 卡勒的見解對我們理解德里達的解構文學本質(zhì)理論至關重要。德里達的解構并不是要廢除一切區(qū)分,而是要追問不同區(qū)分的基礎是否可靠,放棄那種基于幻覺之上的區(qū)分,深入考察那些有一定根據(jù)的區(qū)分之根據(jù)如何。那么,如何在都具有文學性的文

9、本內(nèi)部重新刻寫文學與非文學?照德里達之見,這不是一個語言學問題,而是一個社會歷史學問題。對文本語言性而言不存在文學與非文學的分野。德里達認同海德格爾“語言的本質(zhì)是詩的觀點”這一論斷。無論是我們認為的文學,抑或哲學和日常語言,他們都有詩的特質(zhì),都有隱喻等修辭的存在。因此,從語言學內(nèi)部不可能區(qū)別文學與非文學。德里達指出這種區(qū)別是一種社會行動。在此,德里達引入了社會歷史之維,文學與哪些文化門類在何種環(huán)境之中相互衡量?這是歷史決定的。這里的歷史包含了種種個人與社會的聯(lián)系、政治體制、意識形態(tài)以及權利網(wǎng)絡,文學必須在這些因素的持續(xù)改變之中不斷地重新定位。文學的本體、標準形式以及價值判斷沒有形而上學的定義,

10、這一切均是特定歷史文化的產(chǎn)物。德里達認為,文學的本質(zhì)就是沒有本質(zhì),文學是一種歷史性建制。德里達的意圖是動搖文學傳統(tǒng)本身的話語和機制。他認為文學文本像簽名一樣是一種行為。在文學行動一書中,德里達多次談到作為一種社會行動的文學行動,一種以歷史性規(guī)約的方式刻寫文學印記的行動?!拔膶W作為一種由歷史性規(guī)約刻寫在某類文本上的印記并不是永恒不變的,只存在可變的文學印記,不存在先于歷史印記且永恒在場的文學本體。文學性不是一種自然本質(zhì),不是文本的內(nèi)在物。它是對于文本的一種意向關系作為一種成分或意向層面自成一體,是對于傳統(tǒng)的或制度的總之是社會性法則的比較含蓄的意識?!?2沒有天生的文學,只有將某些文本打上文學印記

11、的歷史性規(guī)約。古希臘人并不將荷馬史詩看作“文學”作品,它被認作文學作品乃是近代的事情??梢?,“文學”并不是指某種事物固有的本質(zhì),而是指使某種事物被認作文學性事物的歷史性建制。一些當代西方美學學者曾從“藝術世界”的視角來來思考藝術本質(zhì)的問題。文學作為藝術的一種,如果藝術有某種本質(zhì),那么文學必然也具有這方面特質(zhì)。丹托在論文藝術世界中首次提到“藝術世界”這個概念。美學家迪基對這個概念又作了繼承和發(fā)展,他用“藝術世界”來指藝術作品賴以存在的龐大社會制度。豪澤在藝術社會學著作中也涉及過“藝術世界”的相關理論,他提出了“中介體制”的概念,“在藝術創(chuàng)作和藝術消費之間的中介體制是藝術傳播的必經(jīng)之路,它們可以說

12、是藝術社會學的流動網(wǎng),這些中介體制包括宮廷、沙龍、同仁俱樂部、藝術家茶話會、藝術家協(xié)會、藝術家聚居地、藝術工作房、學校、藝術學院、劇院、音樂會、出版社、博物館、展覽會和各種非官方的藝術團體”。其實丹托、迪基、豪澤以及其他學者的理論共同構成了我們現(xiàn)在所理解的“藝術世界”:首先是主體因素,包括藝術家、藝術理論家、美學家等;其次是豪澤提出的“中介體制”,也就是藝術機構;最后是制度因素,他是特定時期和文化中藝術品所賴以存在的規(guī)則和制度,甚至是慣例。那么按照“藝術世界”的視角,我們可以說,藝術品就是特定時期和文化中作為社會制度的藝術世界所授予特定事物的一種資格。而文學作為藝術中的一份子,也就是說,文學是

13、特定時期和文化中作為社會制度的文學界所授予的特定事物的一種資格。 德里達作為解構主義大師,他淋漓盡致地發(fā)揮了這種藝術觀,進而闡釋文學本質(zhì)。在德里達那里,文學是沒有本體的,文學只是一種歷史性建制,這種建制劃定了一個特定空間,凡進入這個特定空間的東西,它就是文學,而在這個空間之外的,它就是非文學。中西文學史上幾乎每一種新的文體和風格問世,都經(jīng)歷了艱難的逐漸被認可的過程。所以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會發(fā)出如此感慨:“榮古陋金,人之大情也。 (詩人)在時,人亦未甚愛重,必待其后,然后人貴之?!边@種感慨可謂涵義深刻:一方面,它表明文學制度本身具有某種保守性或惰性,它常常會拒絕新的文學樣式及其新風格;另一方面,

14、它又揭示了一個規(guī)律,即文學制度本身又是自我調(diào)節(jié),不斷發(fā)展變化的,今天不被授予文學文本資格和地位的作品,將來則有可能被認可??梢?,文學文本的概念是歷史的、發(fā)展的、不斷變化的,并不存在適用于一切時代、一切文化的普遍的文學文本概念。每個時代都有其文學觀念,它制約著人們把什么視為文學文本。將一個文本劃定為“文學的”或“非文學的”,依據(jù)的規(guī)范是什么?誰憑借何種法定權威具備資格做出這種決定?對此,德里達指出,文學被認為是一種歷史性建制,它由來于一定的規(guī)范,并受這些規(guī)范的支配;而歸屬它名下的文本都具有展示與終止這種建制賴以存在的先決條件的特殊屬性。對于文學文本而言,最重要的是它的外部界限、獨特性、作者資格、

15、標題、參照作用;同樣重要還有這些特征作為穩(wěn)定的屬性或概念而引起重視的方式。四、文學:一種允許講述一切的歷史性建制德里達認為最為流行的“文學”建制是西方現(xiàn)代性的產(chǎn)物。在西方現(xiàn)代性語境中,“文學是一種允許人們以任何方式講述任何事情的建制。文學的空間不僅是一種建制的虛構,而且也是一種虛構的建制,它原則上允許人們講述一切。” 3德里達指出,我們所說的文學(并非美文和詩歌)意味著作家被賦予特權,他可以講述他所要講或能講的一切,并得到保護免受一切檢查,無論是宗教的還是政治的。按照這種文學建制,一個文本言述如果拘泥于某種方式(哲學的、法律的、科學的等等學科性言述方式),則非文學文本。文學文本在言述上是自由無

16、限的。此外,一個文本即使采用多種言述方式,但如果只講述某類事情(比如哲學只專門講專門的哲學主題),或只講某些被允許講述的事情也非文學。文學對所有的主題開放,它有權講述一切。“文學”作為一種現(xiàn)代西方的建制意味著言述方式和言述內(nèi)容的無邊開放與自由。德里達認為這樣一種文學建制首先是西方的,非西方?jīng)]有這種建制;其次,它是西方現(xiàn)代的,古代西方也沒有這種建制。西方現(xiàn)代“文學”建制是一種西方現(xiàn)代現(xiàn)象。文學并不內(nèi)在地、天然地將自己顯示為一種以任何方式講述任何事物的言述現(xiàn)象,這是西方現(xiàn)代性要求的結果,同時也是西方現(xiàn)代性的一部分。德里達的文學觀典型地反映了(后)現(xiàn)代主義文學界的相對主義文學觀。其實對于“文學是什么”這一重大問題,我們盡量“述而不作”,與其看似深奧地構造理論,還不如看看思想家是如何論說的。在了解思想大家的觀點中,自然會對問題有所理解和領悟。其實,如果單純從學術的角度看,“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