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學習倦怠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報告_第1頁
大學生學習倦怠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報告_第2頁
大學生學習倦怠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報告_第3頁
大學生學習倦怠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報告_第4頁
大學生學習倦怠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大學生學習倦怠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研究摘要:為調(diào)查大學生學習倦怠的現(xiàn)狀, 采用連榕的大學生學習倦怠量表, 對200名大學生進展施測。結果說明,結果顯示: 大學生學習倦怠水平較高, 行為不當最為嚴重; 在性別上, 女生在成就感低上高于男生; 在年級上, 大二學生的總倦怠高于大四學生, 大二、大三學生的情緒低落高于大四學生; 在學科上, 理科學生的總倦怠、情緒低落、成就感低都高于文科學生; 引起大學生學習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需要社會、家庭、學校和個體四管其下, 共同努力, 其中個體起主要的作用.關鍵詞:大學生 學習倦怠 現(xiàn)狀分析倦怠Burnout一詞是美國學者費登柏格Freudenberger197

2、4年首次提出的。他認為,倦怠是工作本身對個人的能力、精力以及資源過度要求而導致工作者感到情緒枯竭、精疲力盡的現(xiàn)象。倦怠的研究也主要是針對工作壓力中,特別是那些以人為工作對象的工作者,他們需要將情感投入到對方身上的一些職業(yè)如護士、醫(yī)生、教師、社會工作者、管理者等。隨著倦怠在工作領域中的進一步研究,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場關注到了學生學習領域中存在的倦怠現(xiàn)象。學習倦怠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 由學業(yè)壓力、心理壓力以及社會支持和應對資源缺乏引起的情緒、行為上的消極變化。它是當前大學生中存在的一種心理現(xiàn)象, 對大學生的身心*有著嚴重的影響。學習是大學生的主要活動之一, 學習心理的積極與否不僅關乎他們是否能有效

3、的學習, 而且對他們的心理*有重要的影響. 但是目前, 學習倦怠在大學生群體中越來越普遍, 有相當一局部同學學業(yè)狀況不良, 對學習的價值感出現(xiàn)偏差, 對學習缺乏興趣, 以消極態(tài)度、情感對待學習. 行為上則表現(xiàn)出遠離學習的傾向, 如在課堂上昏昏欲睡, 討厭作業(yè), 不認真聽講, 違反課堂紀律, 時常遲到、早退、曠課、逃學, 考試掛科, 對學習成績反響麻木甚至上網(wǎng)成癮等. 他們?nèi)菀灼7?、無力、迷惑、不滿意、沮喪、冷漠、焦慮、抑郁、低自尊, 這種消極的身心狀態(tài)必然給他們的心理*和正常的學習過程帶來消極的影響,進而影響他們的成功和成才。本研究旨在了解在校大學生學習倦怠的程度、主要表現(xiàn)形式及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

4、, 為學校相關部門完善教學及管理, 加強學風建立提供參考依據(jù)。方法被試研究采用分層隨機取樣的方式, 總共抽取200名在校大學生作為研究被試, 收回有效問卷194份,有效率97%。其中男生93人, 女生101人;大一49人, 大二47人, 大三64人, 大四34人; 文科62人, 理科46人,工科55人,藝、體31人。2.測試工具采用連榕等編制的大學生學習倦怠量表,該量表分為三個維度: 情緒低落、行為不當、成就感低, 共20道測題. 因子情緒低落反映大學生由于不能很好地處理學習中的問題與要求, 表現(xiàn)出倦怠、沮喪、缺乏興趣等情緒特征. 因子行為不當反映大學生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方案缺乏耐性逃避學習

5、的行為特征. 因子成就感低反映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到低成就的感受或指完成學習任務時能力缺乏所產(chǎn)生的學習能力上的低成就??偭勘淼腃r onbach A系數(shù)為01 865, 各分量表分別為01 812, 01 704, 01 731, 說明該量表有良好的部一致性信度和構造效度. 每個工程與總量表之間的相關在01 482 01 762 之間( P 01 01) , 三個分量表與總量表之間的相關為01 914, 01 799, 01 704(P 01 01) . 其中, 因子包含8 個題目; 因子包含6 個題目; 因子包含6 個題目. 總之, 此問卷有良好的信效度.結果與分析大學生學習倦怠總體狀況分

6、析表1 不同性別、不同年級大學生學習倦怠分布狀況大三女生 男生 大一 大二 大四學生人數(shù)無倦怠輕度中度重度不同性別大學生學習倦怠分布狀況 圖 1 不同性別大學生學習倦怠狀況比擬圖 1數(shù)據(jù)顯示,男生的學習倦怠率為 ,女生學習倦怠率為 ,男生的學習倦怠率低于女生的學習倦怠率。分析其原因首先可能是男女生社會角色定位和性格上的差異所至。其次, 傳統(tǒng)觀念一直成為影響女大學生的因素, 它造成相當一局部女學生缺乏自立、自強、自信等意識, 她們往往對自己的期望值過低。研究發(fā)現(xiàn), 當前巨大的就業(yè)壓力迫使女生對現(xiàn)有的就業(yè)環(huán)境缺乏自信, 充滿危機感, 因此, 女生比男生更容易產(chǎn)生學習倦怠心理。不同年級大學生學習倦怠

7、的分析比擬表 2 大學生學習倦怠的年級差異方差分析年級 * SD F 總倦怠 一年級 2.9480 0.31523 1.040 二年級 3.0202 0.35869 三年級 2.9508 0.37517 四年級 3.0559 0.30395情緒低落 一年級2.8010 0.61973 2.129 二年級 2.7287 0.61917大二和大四顯著0.032,大三和大四顯著0.019大四比大二大三分數(shù)高 三年級 2.7188 0.66368 四年級 3.0331 0.57101行為不當 一年級 3.0306 0.48552 2.379 二年級 3.0674 0.53800 三年級 2.8229

8、0.56879 四年級 2.9510 0.49156大一和大三0.040 大一分數(shù)高 大二和大三0.017大二分數(shù)高成就感低 一年級3.0612 0.74122 3.847* 二年級 3.3617 0.49309 三年級 3.3880 0.51267四年級 3.1912 0.41262大一和大二0.009大二分高 大一和大三0.002大三高表3 顯示, 年級變量在總倦怠和情緒低落維度上的得分有顯著差異, 經(jīng)事后檢驗得出, 在總倦怠得分上, 大二學生顯著高于大四學生, 即大二學生的倦怠水平顯著高于大四學生. 在情緒低落維度得分上,大二、大三學生都顯著高于大四學生, 即大二、大三學生的情緒低落水平

9、都顯著高于大四學生.4.不同學科大學學習倦怠的分析比擬表 3 大學生在學習倦怠及其各個維度上的平均分和標準差 學科類別 * SD F總倦怠 文科 3.0000 0.36180 0.981 理科 2.9261 0.34006 工科 2.9764 0.32842 藝、體 3.0097 0.34699情緒低落 文科2.8972 0.62337 1.024 理科 2.7989 0.61603 工科 2.6932 0.65609 藝、體 2.7782 0.62808行為不當 文科 2.9301 0.54116 0.261 理科 2.9239 0.60625 工科 3.0030 0.52263 藝、體 2

10、.9785 0.43192成就感低 文科3.2070 0.55866 3.885* 理科 3.0978 0.66997 工科 3.3273 0.46255 藝、體 3.5161 0.54493(文科和藝體0.013藝體高 理科和工科0.042工科高理科和藝體0.002藝體高)從表3可以看出討論大學生學習倦怠的現(xiàn)狀大學生學習倦怠水平較高, 行為不當最為嚴重,與已有的研究結果一致。一方面, 在大學之前,教師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應試考試制度下, 學生只需按照教師的要求, 掌握考試的得分點就可以了, 卻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進入大學, 學習更多依靠自學, 局部同

11、學就會表現(xiàn)出對大學學習的適應不良, 如不能很好的安排學習時間, 不會制定學習方案, 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等. 另一方面, 大學生活豐富多彩,充滿熱情的大學生們可能忙于交友或參加各項活動的, 而留給學習的時間則很少。女生在成就感低上高于男生, 與連榕的研究結果一致. 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女生對自身的評價更多的依賴于外部的表揚和認可, 而男生對自身的評價更多來源于部的認同和滿足. 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男生的探索性、冒險性比擬強, 能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在總倦怠上, 大二學生高于大四學生, 在情緒低落上, 大二、大三學生高于大四學生. 與前人的研究結果有些出入, 但卻有一個共同點, 即大二學生是學習心理比

12、擬消極的一個群體 。大一新生初入校園, 對大學生活充滿熱情, 經(jīng)過高考洗禮后的他們,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更有信心, 希望在這個更廣闊的天地里, 闖出屬于自己的天空. 而大二學生對大學生活已經(jīng)熟悉, 那份新奇和熱情也逐漸減弱. 而且他們逐漸發(fā)現(xiàn)大學教師不像中小學教師那樣對自己諄諄教導, 同時大學學習本身的復雜性和抽象性更高, 他們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能獲得知識, 甚至付出努力仍然沒有收獲, 他們的自信受挫, 這種學習上的低效能感使他們喪失學習興趣, 逃避、放棄學習. 大三學生在經(jīng)過大二一年的彷徨和思考后, 更加趨于理性, 他們努力改變自己的行為來適應大學的學習. 而大四學生即將畢業(yè), 他們或選擇考研

13、、或選擇工作,更加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學習的積極性提高. 同時, 畢業(yè)前的實習, 畢業(yè)設計等使大學的學習生活更加充實.理科學生在總倦怠、情緒低落、成就感低上都高于文科學生, 這與許有云的研究一致. 這可能與理科學生的學習容有關, 他們所學的課程更加枯燥抽象, 比方高數(shù), 物理, 化學等讓許多學生感到頭疼。產(chǎn)生學習倦怠心理原因分析(1)抱負水平低, 學習動力缺乏。大多數(shù)學生都希望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好的成績, 學習成績好的學生, 其抱負水平一般較高, 而學習成績相對差的學生, 其抱負水平一般很低, 有的甚至低于自己的實際成績。有些學生的學習目標只是為了拿到畢業(yè)證、學位證, 缺乏真正的動力, 厭倦

14、、逃避學習也就在所難免。(2)對自己認識不夠, 導致學習倦怠。進入大學校園要想保持學競爭中的/ 優(yōu)勢0地位, 就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 由于長期處于劇烈競爭中, 精神過度緊、焦慮加重。一旦目標沒有到達, 他們很容易產(chǎn)生焦慮情緒, 而學習上的失敗經(jīng)歷會直接降低學習興趣, 導致學習倦怠。(3)專業(yè)困境, 學習興趣減退。專業(yè)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xiàn)實、最活潑、最重要的成分。然而, 有相當一局部大學生在入學前對自己所學的專業(yè)了解不深, 甚至不清楚自己是否真正喜歡這個專業(yè)。然而入學后才發(fā)現(xiàn)對所學的專業(yè)毫無興趣, 久而久之對所學專業(yè)產(chǎn)生了抵觸心理。表現(xiàn)為學習不認真、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厭學, 經(jīng)常用逃課的方

15、式進展與學習無關的活動。(4)網(wǎng)絡成癮, 引發(fā)學習倦怠。由于學生把大量時間花費在網(wǎng)絡上, 使他們沒有足夠時間完成學業(yè), 造成心情沮喪, 精神空虛, 轉而在網(wǎng)絡上尋找精神寄托。因此, 遲到、早退、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聽講、完不成作業(yè), 甚至逃課等嚴重的學習倦怠現(xiàn)象越來越重, 調(diào)查結果顯示, 53. 08%的大學生對逃課現(xiàn)象感到無所謂。四、結論與建議1、結論( 1 )不同性別大學生之間學習倦怠狀況女生高于男生, 在影響學習倦怠的五個因素上男女生之間差異較小。( 2)大學一、二年級學習倦怠較低,三、四年級中等以上程度倦怠比例較高。( 3)不同專業(yè)學生的學習倦怠差異比擬明顯, 理科類生學生高于文科類學

16、生。( 4 )學習倦怠的五個因素中個人行為方面影響比擬明顯, 其次是意志力。2、建議1 )改變歸因方式, 對學習倦怠進展正確歸因, 消除其滋生的主觀錯誤因素。( 2 )培養(yǎng)大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激發(fā)個體不怕困難和失敗、勇于挑戰(zhàn)、力圖實現(xiàn)成就目標。( 3)加強心理*教育, 尤其是對有學習倦怠感的學生, 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及時進展心理輔導或咨詢, 引導大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做到樂學好學。( 4)課堂教學要根據(jù)不同專業(yè)的特點, 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善于引導學生參與課程互動教學, 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5)提供更多的社會支持, 構建家庭學校社會/ 三位一體0的綜合教育體系, 預防大學生學習倦怠。參考文獻: 1 郭英, 周文靜. 近年來國外關于學習倦怠研究綜述 J . 2 連榕, 麗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