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學知識分類匯編練習卷: 溶解度及其應用(含答案)_第1頁
中考化學知識分類匯編練習卷: 溶解度及其應用(含答案)_第2頁
中考化學知識分類匯編練習卷: 溶解度及其應用(含答案)_第3頁
中考化學知識分類匯編練習卷: 溶解度及其應用(含答案)_第4頁
中考化學知識分類匯編練習卷: 溶解度及其應用(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AGE 溶解度及其應用一、選擇題1【江蘇省揚州市】KNO3與KCl的溶解度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KNO3的溶解度比KCl的溶解度大Bt1溫度下的KCl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有晶體析出CA點所表示的KCl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29%D冷卻熱的KNO3飽和溶液可獲得KNO3晶體2【江蘇省鹽城市】甲、乙兩種固體物質(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t1時,甲、乙的溶液中所含溶質質量相等Bt2時,將50g甲加入5Og水中,可得到100g溶液C甲中含有少量乙時,可用降溫結晶法提純甲Dt1時分別將甲、乙的飽和溶液升溫至t2時,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甲乙3【江蘇省宿

2、遷市】下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降溫可使接近飽和的丙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篊將t2C甲、乙、丙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乙甲=丙DP點表示t1時甲、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都是25g4【山東省青島市】已知氯化鉀、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如下表:溫度/0204060溶解度/g氯化鉀27.634.040.045.5硝酸鉀13.331.663.9110.0 依據(jù)上表數(shù)據(jù)和溶解度曲線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能表示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溶解度曲線分別是甲和乙Bt1時,氯化鉀和硝酸鉀的溶解度相等,在 34.0 g 至 35.

3、0 g 之間Ct2時,將接近飽和的丙物質的溶液升高溫度,可使其變成飽和溶液D氯化鉀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鉀,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5【江蘇省連云港市】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T2時,取等質量的甲、乙分別配制成飽和溶液,所需水的質量:甲乙BT2時,將甲、乙的飽和溶液均降溫到T1,得到的溶液仍飽和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甲DT2時,甲、乙各30g分別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飽和溶液6【湖南省岳陽市】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2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甲=乙丙B乙中含有少量甲時,可

4、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提純乙Ca1時,將30g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3:5D將a3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至a2,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由大到小的順序是:甲丙乙7【廣州市】根據(jù)溶解度曲線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30時,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固體45.8g BNaNO3溶液降溫一定有晶體析出CKCl的溶解度比NaC1的大 D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比KCl大8【山東省聊城市】如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t1時,甲、乙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相等B由t2降溫到t1,甲飽和溶液比乙飽和溶液析出晶體的質

5、量多Ct2時,將40g甲物質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質量為90gDt2時,用甲、乙配制等質量的飽和溶液,甲所需要水的質量比乙多9【四川省德陽市】下圖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20時,甲、乙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等B40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C40時,乙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40%D將40甲的飽和溶液降溫到20,會有晶體析出10【四川省達州市】下圖表示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P點表示t1時a、b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等Bt1時a、c飽和溶液升溫到t2,均變?yōu)椴伙柡虲a中含有少量b時,可采用蒸發(fā)結晶的方法提純aD

6、t1時,125克b的飽和溶液中,含有b物質25克11【山西省】利用溶解度曲線,可以獲得許多有關物質溶解度的信息。下圖是a、b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當a物質中混有少量b物質時,可以用蒸發(fā)結晶的方法除去bC10時,取相同質量的a、b兩物質分別配成飽和溶液所需水的質量是a大于bD將10時a、b的飽和溶液升溫至40,其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a大于b12【山東省泰安市】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乙物質都適用降溫結晶法使溶質從溶液中析出B60時將40g甲物質加入50g水中能得到90g飽和溶液C通過降溫能使A點甲的

7、不飽和溶液變?yōu)轱柡腿芤篋分別將甲、乙物質飽和溶液從60降至20,甲析出晶體較多13【山東省臨沂市】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在t2時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A、B兩種物質的溶解度都隨溫度升高而增大Ct1時,A、B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等Dt2時,A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30%14【山東省德州市】下圖是甲、乙、丙三種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t2時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乙丙甲B由t2降到t1析出晶體最多的是甲溶液C由t2降到t1丙溶液濃度一定不發(fā)生變化D甲乙丙三種物質溶解度都隨溫度升高而增大非選擇題15【四川省巴中市】如圖是

8、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 (1)t時,甲物質的溶解度_(選填“”或“=”)乙物質的溶解度。(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物質,提純乙常采用的方法是_(選填“降溫結晶”或“蒸發(fā)結晶”)。(3)欲使甲溶液的狀態(tài)從A點轉化到B點,可采取的措拖_(填一種即可)。16【江蘇省南京市】下表是NaCl、KNO3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1)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在坐標紙上繪制出氯化鈉和硝酸鉀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在答題卡的坐標紙上繪圖)_(2)根據(jù)繪制的氯化鈉和硝酸鉀的溶解度曲線判斷,溫度大約在_時,兩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相等。(3)20時,在50 g水中加入12.5 g硝酸鉀固體,允分攪拌后得到_

9、(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此時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_。(4)在60時,硝酸鉀的溶解度是110g。這句話的含義是_。17【湖北省咸寧市】下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認真分析并回答: (1)t3oC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順序為 _。(2)t2oC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 loC時變?yōu)椴伙柡腿芤旱氖莀。(3)當A中含有少量的B,可采用_(填“降溫”或“蒸發(fā)”)結晶的方法提純A物質。(4)t3oC時,若用A、B兩物質各50g配成飽和溶液,則所需加水的質量A_B(填“”、“”、“”)。18【湖北省武漢市】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所示:(1)

10、t1時,硝酸鉀的溶解度為_。(2)t1時,將50g硝酸鉀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_。(3)t2時,氯化鉀的飽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鉀,提純氯化鉀的方法是_。(4)將t3時硝酸鉀和氯化鉀的飽和溶液各100g分別蒸發(fā)10g水,然后降溫至t2,過濾,得到溶液a和溶液b。對于溶液a和溶液b,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A都是飽和溶液 B溶液質量ab C溶質質量a=b D溶劑質量ab E.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a=b19【湖北省隨州市】(1)“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水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努力建設生態(tài)宜居城市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下列做法不符合環(huán)保要求的是_A推廣使用無磷洗衣粉 B可通過過濾的方法除去受污染水中的可溶性有毒物質C加強對工業(yè)廢水的排放監(jiān)控,堅持經(jīng)處理達標后排放D合理使用農(nóng)藥、化肥(2)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請回答:t2時,將30g的A物質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復至原溫度,所得溶液的質量為_g。當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_方法提純A物質。t2時,將A、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