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行業(yè)2022年中期投資策略會_第1頁
半導體行業(yè)2022年中期投資策略會_第2頁
半導體行業(yè)2022年中期投資策略會_第3頁
半導體行業(yè)2022年中期投資策略會_第4頁
半導體行業(yè)2022年中期投資策略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行業(yè)評級:中性半導體景氣周期整體下行,關注IGBT和半導體設備摘要半導體周期性:從半導體行業(yè)銷售額來看,本輪半導體周期于2021年8月見頂,目前步入下行周期,從前兩輪半導體行業(yè)下行周期持續(xù)時間 來看(2018年1月-2019年6月、2014年4月-2016年5月),下跌周期持續(xù)時間在1年半-2年左右,預計本輪半導體下行周期觸底時間在2023年上 半年。投資主線1:投資邏輯從過去的“產能為王” 轉化為“需求+產能”為王,車載芯片仍然是需求最好的方向。新能源車銷量增速:預計2023年整體新能源車行業(yè)銷量在20%-30%;關注結構性短缺的方向:IGBT(2022年緊平衡、2023年不缺)、SiC(2

2、022-2024年都缺)國產替代:2020-2021年海外大廠缺芯帶來窗口期,關注真正有突破的環(huán)節(jié)產能自主可控:在中美科技沖突的大背景下,產能仍然重要,IDM模式或代工在內資晶圓廠的公司仍然占優(yōu) 標的層面建議投資者關注時代電氣、士蘭微、斯達半導。投資主線2:關注半導體設備、材料、零部件公司需求端:1)增量:新能源支撐(新能源車+光伏等);2)存量:成熟制程代工需求從海外晶圓廠轉回內資晶圓廠(模擬、射頻等)供給端:除中芯南方外,內資晶圓廠擴產都在成熟制程領域 標的層面建議投資者關注北方華創(chuàng)、拓荊科技、萬業(yè)企業(yè)。1.1 半導體行業(yè)周期:目前處于下降周期從半導體銷售額的角度來看 1)全球半導體周期與

3、國內半導體周期呈現(xiàn)出同步關系 2)本輪半導體周期最終在2021年8月見頂從周期的視角來看,前兩輪下行周期持續(xù)時間來看(2018年1月-2019年6月、2014年4月-2016年5月),下跌周期持續(xù)時間在1年半-2年左右。周期見頂?shù)脑颍菏謾C、PC、平板市場下滑,汽車工業(yè)難以彌補下滑,需要關注結構性的機會0.30830%20%10%0%-10%-20%-30%-40%40%70%60%50%08-0108-0508-0909-0109-0509-0910-0110-0510-0911-0111-0511-0912-0112-0512-0913-0113-0513-0914-0114-0514-0

4、915-0115-0515-0916-0116-0516-0917-0117-0517-0918-0118-0518-0919-0119-0519-0920-0120-0520-0921-0121-0521-0922-01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當月同比(%)中國半導體銷售額當月同比(%)1.1 半導體行業(yè)周期:先導指標半導體設備銷售額未見底4.75%70%60%50%40%30%20%10%0%-10%-20%-30%-40%1Q112Q113Q114Q111Q122Q123Q124Q121Q132Q133Q134Q131Q142Q143Q144Q141Q152Q153Q154Q151Q162Q16

5、3Q164Q161Q172Q173Q174Q171Q182Q183Q184Q181Q192Q193Q194Q191Q202Q203Q204Q201Q212Q213Q214Q211Q22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當季同比(%)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當季同比(%)從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先導指標)的角度來看 1)根據(jù)往年經驗,半導體設備銷售額通常領先銷售額1-2個季度見底/見頂。 2)本輪半導體設備周期與1Q21見頂。3)1Q22年的半導體銷售額同比增速出現(xiàn)腰斬,但還沒有出現(xiàn)同比負增,前幾輪半導體設備周期都是出現(xiàn)同比負增后才見底。1.1 半導體行業(yè)周期:砍單降價集中在消費電子芯片價格下降:驅動IC、消費類MC

6、U、DRAM、NAND Flash、GPU等芯片下游應用場景為手機/PC等消費電子為主。TI降價事件:6月1號,據(jù)業(yè)內人士透露,TI的某些產品料號從3月的100元降到20多元。5月7日,業(yè)內人士稱,德州儀器裁撤中國區(qū)MCU團隊。市場價降80%大概率是消費類MCU市場價不代表出廠價,TI沒辦法控制終端價;TI股價從高點跌了23%,sox跌了35%,TI相對抗跌對于出廠價漲價就已經很多A股公司需要警惕80%70%60%50%40%30%20%10%0%1Q202Q203Q204Q20晶豐明源毛利率(%)1Q212Q213Q214Q211Q22明微電子毛利率(%)跌價幅度跌價原因驅動芯片20%-40

7、%面板需求減少,驅動IC需求下滑MCU近40%消費電子需求下滑DRAM10%-20%庫存水位提升,調整庫存為主NAND Flash5%-10%終端產品出貨下滑,需求轉向保守GPU10%-20%生產成本降低,挖礦需求降低1.2 砍單降價:消費電子空出的產能能否挪到汽車?兩個需求錯配:2020年:消費電子需求強、汽車需求弱(對汽車整體銷量悲觀+沒能判斷出新能源車的爆發(fā));2022年:消費電子需求弱、汽車需求強產能切換:偏通用型、偏低壓場景的芯片可以切換(MCU、手機SoC/車載域控制器):代工為主,產能可以通過消費電子轉過來 高壓場景、車載定制化的芯片不可以切換(IGBT、部分高壓模擬):IDM為

8、主,產能只能通過新建60%50%40%30%20%10%0%-10%-20%10000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17-0317-0617-0917-1218-0318-0618-0918-1219-0319-0619-0919-1220-0320-0620-0920-1221-0321-0621-0921-1222-03全球PC出貨量(萬臺)YOY(%)-50%0%50%100%150%200%250%300%1009080706050403020100全球新能源車銷量(萬輛)YOY(%)1.3 砍單降價:手機銷量真的有近期數(shù)據(jù)表現(xiàn)的那么差?全球

9、手機銷量:16年銷量見頂,CR5從14年的54%提升至21年的83%,手機行業(yè)屬于存量競爭市場5G并沒有帶來換機潮:5G應用場景不是C端,還是汽車端,甚至工業(yè)端也不一定需要5G國內5G手機的滲透率在80%,全球5G手機的滲透率也達到50%60%50%40%30%20%10%0%-10%-20%-30%5.004.504.003.503.002.502.001.501.000.500.00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當季值(億臺)YOY(%)90%80%70%60%50%40%30%20%1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國內5G手機出貨量當月值(萬部)5G手機出貨量占比(

10、%)1.3 砍單降價:手機銷量真的有近期數(shù)據(jù)表現(xiàn)的那么差?2021年的重要變化: 2020年四季度,臺積電斷供華為后,華為退出的高端市場被誰占據(jù)。OVM相繼發(fā)布高端機型,2021年初OVM對全年的銷量都進行了上調。2021年上半年手機行業(yè)基數(shù)較高,跟往年逐季提升的銷量有差異,這也導致2022年上半年算銷量同比的時候下滑很多,2022年1/2/3/4/5月份 的國內手機出貨量同比為-18%/-32%/-41%/-34%/-9%。1-5月份手機銷量累計同比下滑27%、5月份單月同比下滑收窄至9%。目前國內市場手機渠道庫存降至近50天(常規(guī)25-30天),仍需要進一步去庫存(近期的深圳補貼&618&

11、三四季度的新機發(fā)布)。從結果來看,華為退出的市場更多還是被蘋果拿回,OVM失敗在品牌力&高通8系列功耗發(fā)熱,OVM未來繼續(xù)在1000-3000元價格帶內卷。高端手機市場份額-100%-50%0%50%150%100%200%250%300%4,50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19-0219-0419-0619-0819-1019-12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1-0221-0421-0621-0821-1021-1222-0222-04國內手機出貨量當月值(萬部,工信部)當月同比(%)1.3 砍單降價:手機

12、銷量真的有近期數(shù)據(jù)表現(xiàn)的那么差?IHS5月最新的預測,預計2022年全球手機銷量為12.91萬臺,同比下滑3.66%,其中蘋果三星持平,OVM大幅下滑,華為小幅下滑,榮耀逆 勢增長,傳音小幅增長。2022各季度銷量整體回歸往年逐季提升的趨勢。IHS對2022年手機銷量預測偏樂觀,但目前部分線性預測下滑20%以上亦不合理。個人判斷2022年手機銷量下滑預計在8%-10%,下半年增速好于上半年。1.4 手機廠商對芯片自研的態(tài)度:OVM向左,榮耀向右根據(jù)日經報道,對比榮耀X30兩個版本(2021年12月VS2020年春季):中+日體系換成美國主導:美國半導體零部件比例從9.6%提高到38.5%,So

13、C/基帶芯片/電源管理芯片從海思換成高通,射頻芯片由海思+村 田換成高通+博通,DRAM由三星換成美光,Nand/CMOS供應商未變。操作系統(tǒng)用的安卓1.4 手機廠商對芯片自研的態(tài)度:OVM向左,榮耀向右以OPPO為例:2019年至今,OPPO聚集了2000多人芯片團隊,2021年推出影像專用芯片馬里亞納X(6nm工藝,應用在高端機Find X5、中端機Reno8)預計在2024年,OPPO可望再推出第一顆整合了自研AP和BP的手機SoC處理器,臺積電4nm先進工藝制造。優(yōu)勢:1)2021年國產安卓廠商在高端機型的敗北證明自研芯片是唯一出路、蘋果也是自研芯片;2)近期手機廠商砍單、但聯(lián)發(fā)科卻不

14、降價;1.5 A股手機芯片板塊投資觀點在手機行業(yè)步入存量競爭后,手機芯片中、A股真正有投資機會的板塊就是模擬芯片。SOC:AP+BP,目前國內OPPO布局比較領先射頻芯片:5G時代集成化趨勢明顯,國內廠商如果無法突破濾波器,很難有大的發(fā)展;存儲芯片:長江存儲(Nand)目前進展快于合肥長鑫(Dram),長江存儲的供應鏈更多集中在設備和材料模擬芯片:手機中涉及到的模擬芯片很多(ACDC、各種DCDC、顯示驅動、ADC、接口芯片等),只要不斷推出新產品,就能持續(xù)進行國產替代傳感器芯片:韋爾在非A/三星份額中已經不低,很難繼續(xù)提高市場份額1.6晶圓廠:漲價更多反應成本、而非需求,已是強弩之末前三大晶

15、圓廠近期仍然在持續(xù)提高價格臺積電:2023年起全系列制程晶圓代工漲價6%三星:計劃將芯片代工價格調漲最高20%,目前正與客戶進行協(xié)商聯(lián)電:2022年Q2進行新一輪的漲價,漲價幅度約為4%需求端:臺積電總裁魏哲家在一季度電話會議里表示,盡管PC、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需求正在走軟,但汽車芯片需求依然旺盛。整體來看, 汽車的需求不足以彌補消費電子的下滑。成本端:據(jù)日經亞洲,臺積電提價理由是成本上漲(硅片、電子氣體 等)、滿足自身龐大的資本開支計劃。需求整體走弱、成本壓力短期難以緩解,晶圓廠業(yè)績壓力較大。2.1:汽車芯片分類以及轉產分析汽車芯片分類:1)域控制器芯片(座艙域、駕駛域、車身域)目前是高通、

16、英偉達的市場,關注華為高通英偉達的傳統(tǒng)消費電子類產能可以切換到汽車,代工都是臺積電2)MCU:更多功能集成到域控制器,MCU的市場空間不一定變大臺積電汽車MCU擴產60%、瑞薩汽車MCU擴產50%、消費電子產能轉產3)存儲芯片:Dram/Nand北京君正收購的ISSI,目前汽車DRAM排名第二4)傳感器芯片:CMOS、激光雷達芯片CMOS:韋爾(豪威)+索尼搶占安森美的份額韋爾舉牌君正、強強聯(lián)合激光雷達發(fā)射芯片:長光華芯/炬光科技IGBT/SiC模擬:ADC/DAC、放大器、各類電源管理芯片、隔離芯片等1)、2)、3)、4)可以通過消費電子轉產、不會缺貨;5)、6)只能通過 新增產能進行擴產、

17、預計2023年也不會缺貨2.2 投資邏輯1:從 “產能為王” 轉化為“需求+產能”為王在整體半導體周期下行過程中,投資邏輯從過去的“產能為王” 轉化為“需求+產能”為王,車載芯片仍然是需求最好的方向。新能源車銷量的增長:步入2023年,整體新能源車行業(yè)銷量會回落到20%-30%需要關注結構性短缺的方向:IGBT(2022年緊平衡、2023年不缺)、SiC(2022-2024年都缺)國產替代:2020-2021年海外大廠缺芯帶來窗口期,關注真正有突破的環(huán)節(jié)在中美科技沖突的大背景下,產能仍然重要,IDM模式或代工在內資晶圓廠的公司仍然占優(yōu) 往后來看,3)、2)、4)更加重要、決定公司增速在行業(yè)30

18、%-40%增速的基礎上能夠提高多少。A股上市公司國產化進程IGBT國產替代趨勢基本確定,中車/比亞迪/斯達/士蘭微這四家領先MCU目前主要是在娛樂系統(tǒng)、雨刮器、車窗控制等非核心領域,關注動力安全等領域MCU的突破,重點關注兆易、四維圖新(杰發(fā)科技)CMOS21年韋爾/豪威在汽車CIS市占率在30%-40%,公司指引2022年達到45%以上、2023-2024年達到60%-70%,其實是有難度的索尼也在加速進入汽車CIS市場DRAM君正的DRAM難以進入域控制器這個最大的市場、域控制器配套的DRAM肯定是美光的市場,兆易在進入這個市場2.3 IGBT:結構性緊缺有望在2023年緩解,純靠汽車IG

19、BT很難實現(xiàn)長期增長國內產能全部投出來,保證2023年車用IGBT行業(yè)不缺貨;英飛凌產能投出來/打價格戰(zhàn),IGBT行業(yè)存在過剩風險。IGBT新增產能:時代電氣二期IGBT產能:2萬片/月(8寸)華虹12寸IGBT新增產能:1萬片/月(12寸),折算成8寸是2.25萬片/月,22Q3投產上海積塔IGBT新增產能:至少在1萬片/月(8寸)國內新增產能合計:至少在5.25萬片/月(8寸),按照一片8寸晶圓供應10臺主驅、假設一半配套新能源車,對應配套310萬輛。英飛凌:新增6-7萬片/月(12英寸),包含IGBT、Mos、SiC,預計2023年達產。2.4 IGBT:長期增長需要拓展光伏/風電/電網(wǎng)

20、或者在SiC發(fā)力光伏+風電+電網(wǎng)也有110億+的市場,而這些領域IGBT模塊的國產化率很低。光伏:追求轉化效率,目前主流采用的是英飛凌IGBT7.0芯片,國內國內廠商推出小功率IGBT單管產品、但是在大功率的IGBT模塊產 品為空白。風電、電網(wǎng):高壓IGBT模塊為主。根據(jù)相關調研總結,2025年國內IGBT市場空間新能源車:170億光伏:80億風電:20億工控:80億變頻家電:60億軌交:15億電網(wǎng):10億2.4 IGBT:長期增長需要拓展新能源或者在SiC發(fā)力特斯拉model3/Y用的SiC方案,一供是意法半導體,目前汽車SiC器件層面發(fā)力比較明顯的國內公司:比亞迪:配套比亞迪漢三安:跟理想

21、成立合資公司(注:L9還是用的IGBT、但未來高端車型的趨勢是SiC)時代電氣:現(xiàn)有4英寸SiC芯片線年10000片/年的能力提升到6英寸SiC芯片線25000片/年2.5 IGBT:推薦時代電氣推薦時代電氣1)IDM模式2)2022年車載IGBT/光伏IGBT偏緊平衡車載IGBT放量:目前在A級及以上車型進展最順利,汽車IGBT收入從2021年的2個億增長到2022年的至少10個億。拓展光伏/風電/電網(wǎng)IGBT:電網(wǎng)風電等高壓應用領域優(yōu)勢大,光伏模塊產品需要觀察進度SiC:自研芯片且有明確的產能規(guī)劃3.1 投資邏輯2:國產化步入深水期,關注半導體設備、材料、零部件公司2021年大陸占全球半導

22、體設備銷售額中的比例達到29%,自2017年之后逐年提升。2022年Q1: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同比增長4.75%、大陸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同比增長27%。上輪半導體設備下行周期(1Q17-1Q19):以中芯國際為代表的大陸晶圓廠逆勢擴張,搶占聯(lián)電等份額。4%6%7%6% 6%9%8% 7% 11% 12% 13%16%15%20% 23% 26% 29%100%90%80%70%60%50%40%30%20%10%0%半導體設備銷售額按區(qū)域分布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

23、0 2021日本北美歐洲韓國中國(臺灣)中國(大陸)其他27.01%4.75%300%250%200%150%100%50%0%-50%-100%半導體設備銷售額同比(%)全球大陸3.1 投資邏輯2:國產化步入深水期,關注半導體設備、材料、零部件公司本輪半導體設備下行周期:需求端:增量:新能源支撐(新能源車+光伏等);存量:成熟制程代工需求從海外晶圓廠轉回內資晶圓廠(模擬、射頻等)供給端:除中芯南方外,擴產都是成熟制程政策端:國產替代根據(jù)集微咨詢統(tǒng)計,2022-2025年內資12寸晶圓廠的產能增速至少在20%以上。注:【SEMI預計2022年中國晶圓設備下滑30%】:事實是統(tǒng)計口徑誤差, 20

24、21年SEMI的口徑【大陸設備= 純內資+ 假內資】(西安三星/無錫海力 士/南京臺積電),但是2022年由于美國施壓,2022年SEMI的【大陸設備= 純內資】大陸12寸產線地點2020年底產 能(萬片/ 月)2021新增產 能(萬片/ 月)總目標產能(萬片/月)類型中芯國際(北京)北京505代工中芯北方北京517代工中芯南方上海0.601.4代工中芯國際(上海)上海3.503.5代工中芯京城北京0010代工中芯國際(深圳)深圳004代工武漢新芯武漢2.71.34.5代工合肥晶合集成合肥4310代工廣州粵芯廣州1.60.43.5IDM士蘭微廈門廈門034IDM華潤微電子重慶004代工積塔上海

25、000.5代工長江存儲武漢4630IDM長鑫存儲合肥4.53.530IDM福建晉華泉州06IDM華虹無錫無錫224代工華力微上海3.503.5代工華力微二期上海2.514.5代工杭州積海杭州002代工杭州富芯杭州003IDM上海聞泰上海003IDM上海格科微上海002IDM總計38.921.2145.43.1 投資邏輯2:國產化步入深水期,關注半導體設備、材料、零部件公司2021年:半導體全面短缺(賣方市場) 全球半導體設備周期沖頂費城半導體指數(shù)大漲 去美化產線預期2021年VS2022年2022年:半導體不再短缺、甚至會過剩(最緊缺的IGBT2023年也會緩解,買方市場) 全球半導體設備周期下行、內資晶圓廠產能維持20以上的增速海外費城半導體指數(shù)大跌(近期橋水做空ASML)華為國產線落地目前市場在反映全球半導體設備周期下行/美股半導體設備龍頭調整,低估了國內半導體設備周期的韌性2022年下半年半導體設備公司股價的催化點:基本面:招標數(shù)據(jù)超預期,對應到2022年半導體設備公司的業(yè)績會超預期國產替代:關注華為國產線的進展3.1 投資邏輯2:國產化步入深水期,關注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