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講橋的運動_第1頁
第10講橋的運動_第2頁
第10講橋的運動_第3頁
第10講橋的運動_第4頁
第10講橋的運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10講橋的運動一、說明文的概念: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一種文體,或介紹事物的狀態(tài)、性質、功能(事物說明文);或闡明事理,目的是給人以知識(事理說明文)的一種文體。二、說明文的常識:1、說明對象:介紹事物、闡明事理2、說明特征:區(qū)別于其它事物的本質東西3、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分類別、作比較、打比方、引用、下定義、作詮釋、畫圖表、摹狀貌等4、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5、說明語言:準確、簡明(科學小品文:生動、形象)、周密三、說明文的分類:從對象上:事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從語言上:生動性說明文、平實性說明文四、常見9種說明方法1、舉例子說明事物的情況或事理有時只從道理上

2、講,人們不太理解,這就需要舉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來加以說明。作用:把比較復雜的事物說得具體明白。如大自然的語言一文中為了說明“緯度位置對物候的影響”,作者便例舉了南京和北京的桃花、刺槐花開花的時間加以說明。 2、分類別要說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從單方面往往不容易說清楚,可以根據形狀、性質、成因、功能等方面的異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標準分成若干類,然后依照類別,逐一加以說明。作用:有條理地說清楚事物或事理。 3、列數字:數字是從數量上說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確、最科學、最有說服力的依據。作用:把事物說得精確直觀。如故宮博物院一文中介紹太和殿“高28米,面積2380多平方米”,就是典型的列

3、數字的說明方法。 4、作比較為了把事物或事理說得通俗易懂,有時可以從人們已有的感性知識出發(fā),利用人們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較,從而喚起讀者的想象,獲得一個深刻的印象。作用:把抽象或陌生的事物或事理變得具體易理解。如蘇州園林一文中作者就將蘇州園林的特點和北京的園林作比較,說明了它極少使用彩繪的特征。 5、下定義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內容或主要問題,常常用簡明扼要的語言給事物下定義。這是說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質的一種方法。作用:準確簡練概括地說明事物。如奇妙的克隆一文中對克隆進行了科學的解釋,即下定義為“不僅僅指無性繁殖,凡是來自一個祖先,無性繁殖出的一個群體,都叫克隆” 6

4、、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辭方法中的比喻。在說明文中運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們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變得具體、生動、形象。作用:事物或抽象的事理變得具體、生動、形象,突出事物的性狀特征。如中國石拱橋中“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讓讀者更形象、更清晰地了解了石拱橋的特點。 7、畫圖表有些事物的關系抽象而復雜,僅用文字說明還不能使讀者明白,這就需要附上示意圖,或按比例精確繪制圖,如產品設計圖、軍事行動路線圖等。有時,被說明的事物項目較多,也可制定統計表,將有關數字分別填入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作用:把事物說得精確直觀。8、作詮釋這是對事物進行解釋的一種說明方法。下定義與作詮釋的區(qū)別是:定義要求

5、完整,即定義的對象與所下定義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從一個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內涵;而詮釋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內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釋的對象與做出的解釋外延也可以不相等。如“詞是能獨立運用的最小的語言單位”這個定義,可以顛倒,即說“能獨立運用的最小的語言單位是詞”也行;而“鈾,是銀白色的金屬”則是作詮釋,不能顛倒,說成“銀白色的金屬是鈾”。大自然的語言中的“例如秋冬之交,天氣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氣溫反比低處高。這叫逆溫層”一句,就是作詮釋。 9、摹狀貌 就是通過具體的描寫揭示事物的特征。作用:有助于把被說明的對象說得更具體、生動。如中國石拱橋一文中寫道:“這些石刻的獅子,有的母

6、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這樣顯得十分生動、活潑。五、說明的順序1、時間順序:即以事物發(fā)生、發(fā)展的時間先后來安排說明順序,從而寫出事物的發(fā)展變化情況。這種順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紹、科學觀察記錄,說明事物或事理發(fā)生、發(fā)展或制作過程一類的說明文。 2、空間順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間存在形式,或從外到內,或從上到下,或從前到后,或由遠及近依次進行說明。這種說明順序,一般用于說明事物的形狀、構造特征。3、邏輯順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內部聯系成人們認識事物的過程來安排說明順序。事物的內部聯系包括因果關系、遞進關系、主次關系、總分關系、并列關系等;認識事物或事理的過程則指由

7、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由現象到本質、由性能到功用、由一般到特殊、由整體到局部等等。層層深入,邏輯條理十分清楚。 六、說明文的語言說明語言的準確性,是說明文語言的先決條件。表示時間、空間、數量、范圍、程度、特征、性質、程序等,都要求準確無誤。說明的實用性很強,稍有差錯,會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特別要注意說明文中使用的術語和修飾限制性的詞語,它們往往體現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在準確的前提下,說明的語言有的以平實見長,有的以生動活潑見長。1、準確:用最恰當的詞把事物的特征、本質和規(guī)律性的東西表達出來。2、簡明:簡練明晰,用精練的語言把意思表達的清清楚楚。3、周密:說明的語言要做到嚴密,沒有疏漏,無懈可擊

8、。 七、說明文的結構1總分式(事物性說明文大多使用這種結構):包括“總分、分總、總分總”等,事物說明文多用總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2遞進式(事理性說明文大多使用這種結構):事理說明文多用遞進式結構,一層一層地剖析。包括:從現象到本質、從性狀到用途、從原因到結果、從整體到部分、從主要到次要、從具體到概括等等。橋的運動茅以升一、文體特征:科學小品文(說明文) 運用小品文的筆調來表現科學內容、普及科學知識的說明文體。二、特點:科學性、思想性、文學性。三、寫作方法: 1.以小見大 2.引人入勝 3.形象表達作家作品 1、茅以升,我國現代著名橋梁專家。 2、30年代,他曾主持設計和建造

9、了第一座由中國人自己建設的近代兩用大橋錢塘江大橋。錢塘江大橋文體知識 從說明的對象分類,本文屬于事物說明文;從表達的語體分類,本文屬于科學性說明文。閱讀要點 1、本文說明的中心: 本文運用辨證觀點和物理知識,闡釋了橋的運動的種種形式及其原因,說明橋的運動就是橋的存在形式。結構層次簡析本文采取“總分總”的整體結構。第一部分(1):明確提出“橋的小動、微動”分秒不停。第二部分(2-4):具體說明橋的運動的種種形式及其原因。文章主體部分第三部分(5):點明全文的主旨 “橋的運動是橋的存在形式?!?主體部分層次: 第一層,說明橋的重量、重車疾馳、狂風暴雨、冷熱變化、地震等外因作用下的運動形式“變形”。

10、 第二層,說明橋的運動是在平衡狀態(tài)中的運動。先指出:“天地間沒有固定的東西”,“橋總是在動的平衡狀態(tài)中的”;然后再從“平衡就是矛盾的統一”的哲學高度說明了橋的平衡是“橋的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tài)”。寫作特點本文綜合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定義說明: 橋的運動是橋的存在形式; 運動是物質的存在形式; 平衡就是矛盾的統一。舉例說明“一座橋不論是在有重車疾馳、狂風猛撲、巨浪急沖或氣溫驟變的時候,或是在風平浪靜、無車無人而只是受本身重量和流水過橋的影響的時候,都有內部分子的運動” 舉例說明的作用:能充分說明橋在外因作用下的運動形式,可以使讀者對橋的運動有一個具體可感的了解。比喻說明用“人坐在板凳上,把板凳坐彎”來比喻說明“車在橋上過,它的重量就使橋身變形”;用人坐板凳時力的傳遞,來比喻說明車在橋上駛過時的重量傳遞;用凳子上的重力與泥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