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五策略_第1頁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五策略_第2頁
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五策略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五策略一個學校教學質量優(yōu)劣或高低,除了硬件的教學因素外,還包含師資、生源、環(huán)境等軟件因素。面對我校目前的現(xiàn)實,在硬件、軟件等因素確定前提下,要提高教學質量,其關鍵環(huán)節(jié)就是挖掘課堂潛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此本人提出如下五個不成熟的應對策略。 策略一:教案形式再探討 教案是上課的“劇本”,它的編寫好壞、精彩與否,直接為上課鋪墊了基礎。有人把師生在課堂上的授課過程比喻為一出戲:編寫教案編??;教案討論(集體備課)導演彩排;上課演出;聽眾(觀眾)學生。一出戲唱的精彩與否,那就要看演出各環(huán)節(jié)的協(xié)作,看觀眾的評價。而協(xié)作的依據(jù)則是劇本,所以劇本編寫的巧妙、精彩與否,則是戲的根本所在。聯(lián)想到

2、教學上,教案的重要性也就不明而喻了。教案從編寫形式上看可分為祥案與簡案。但是它對不同的年段、不同的教師、不同的學科又會有所區(qū)別的。根據(jù)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不僅要寫教案,還應當學會寫“學案”,倡導從“教案”到“學案”的轉變,其實是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為課堂教學服務。結合本人的聽課經(jīng)驗,以及教學常規(guī)檢查分析,我認為教案形式可不拘一格,它應當根據(jù)教學的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和教學對象的不同而不同,其形式除了傳統(tǒng)的模式外,還可以有: 菜單式(提綱式):即僅在教案本上列出課題、目的任務、重點難點、步驟方法、教學手段、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作業(yè)等,教師授課時按此思路,根據(jù)課本來完成教學任務。 板書式:即在教案要

3、點的基礎上,依據(jù)自己設計的板書構想,通過板書,把教學任務、知識網(wǎng)絡、疑難問題等表達出來,并通過師生互動達到教學目的。 徒手式(課本注釋式):不寫教案,不看教案,即在所要教授的課本上注明含義、要點,寫出相關資料及出處、分析比較結論、注意事項等,這種做法通常以老教師居多,且教材是相對穩(wěn)定,可圈可點,胸有成竹。 圖表式:把相關的數(shù)據(jù)、符號、圖形或其他信息,依據(jù)其自身的差異性或普通性特點,通過圖表形式表達出來,學生通過對比分析、比較討論,更能容易接受課堂所教的知識,培養(yǎng)分析能力。 問答式:即把所教授的內容,經(jīng)過教師的精心設計編寫,以問答的形式出現(xiàn),通過師生互動、集體討論、爭辯等方式來解決課堂任務。 其

4、實,如前所述,教案如編劇,其巧妙精彩與否,不在于祥與略,不在于文字的多與少,而在于設計的合理、方式得當、預見性高、效果好。如果我們的教師能在教案上再花點功夫,做些深入的探討,我相信我們的學生會去掉老師不負責的帽子,我們的教學質量會再上一個臺階。 策略二:課堂追問 教育不但是一門科學,而且也是一門藝術。學校是個舞臺,課堂是個陣地,教什么、怎么教、何時教,大到一個學校,小到一個班級、一節(jié)課都是有講究、有策略的。 由于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的核心,其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整個學校的教學質量,因此課堂追問便就有了它的積極意義了。 課堂追問的對象有: 導課:也稱開場白。導課恰當與否可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聽課效率。

5、導課猶如評書,恰到精彩處,請聽下回分解,它吊起學生口胃,為教師上課鋪設良好的基礎。 上課:上課是教師的基本功,無論新老教師都必須要研究它的。但如果從“優(yōu)質課”意義上講,恐怕在方法、手段、效果、問題的解決、師生互動等方面需要追問的。 作業(yè):借助“洋中現(xiàn)象”,對照作業(yè)布置及批改狀況,要求: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我們做到了嗎?就批改而言:面批、點批、指出錯誤原因及改進意見,我們做到了嗎? 策略三:課堂行為檢測 看過一節(jié)關于小品演員鞏漢林的專題采訪報道。在鞏漢林看來,臺上表演細節(jié)行為,臺下彩排時就應當預見得到。如他在與趙麗蓉老師合演小品舞蹈時,由于他事先得知趙老師身患重病,但趙老師還是堅持帶病演出。

6、考慮到表演時可能出意外,所以鞏漢林就有意安排兩位女伴舞者,一旦趙麗蓉老師表演顛歪時,她們就很自然地跨步扶正,這種情景,在臺下人看來是自然動作,但作為策劃者來說,則是有意的安排,是一種演出行為預見。由此本人聯(lián)想到課堂教學行為時就發(fā)現(xiàn):我們的教師上課時常常缺少預見,正是由于缺少這種預見,使課堂教學顯得單調無味,有時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唱獨角戲,有時是教學方法不當而影響其效果,有時是課堂時間的安排不周而出現(xiàn)“垃圾時間”、做“無用功”。另外,從“名師的風格”上看,一是教師有時不能把握教材,表現(xiàn)在或照本言科、或無法有效地領會教材,不能成為重新調整或改變課本的人,即不敢打破“權威”;二是不能善待學生,表現(xiàn)

7、在不關愛學生,不是“統(tǒng)一”,而是“對立”;不是鼓勵,而是諷刺;不是引導,而是灌注等。這些行為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課堂教學成果,因此,反思并檢測自己課堂教學行為,的確是有許多尚待改進和提高。真不知我們有多少教學行為經(jīng)不起檢測! 策略四:評價與反饋 “教是為了不教”、“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等教學經(jīng)驗是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來。作為教師,其首要任務就是上好每一節(jié)課,而教師每一節(jié)課的質量如何,除了自我評價外,還很需要其教育對象學生,以及其他教師多層次、多渠道的評價和反饋,這里的評價對象途徑和方式很多:以本人的淺見,列表如下: 評價對象 評價途徑 評價方式 教師教師 聽課 學生反饋 教師學生 評課

8、自我反思 教研部門教師 作業(yè) 教后隨感 教師領導 測試 同行研討 由于評價反饋的對象、途徑、方式多樣,所以每一位教師就應當正確對待課的評價與反饋。要善待同事,通過互動,傾聽同行的見解,做到:教師卓越而又容得下別人;教師自己快樂而又不讓其同伴痛苦,體驗到“良藥苦口利于病”的效果。而對于自己的學生,教師應平等相待,切不居高自傲?!把鲆暋笨赡芾蹓牧祟i椎;“俯視”使人容易產生距離,只有“平視”,才能展示“真我”,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敖虒W相長”是先哲的經(jīng)驗總結,也是我們教學的一個原則,所以為師者,切不可忽視或放棄教學評價和反饋。不能善待評價與反饋,是否就是哲學上所講的“自我否定”? 策略五:讓教

9、研升華 在倡導校本教研背景下,我校的教研活動從層次到人數(shù),從途徑到方法,從數(shù)量到質量都有明顯的長進,但如果從真正教研的意義上講,我覺得教研的“深度”和“氛圍”有待挖掘、加濃,大到理論學習、專業(yè)提升,細到備課、上課、考試命題、作業(yè)批改等,本人想哆嗦幾句。 1、教研內容及方法的選擇。面對我校三流的學生水平,教師總是埋怨學生基礎差,學習被動,難以調教。然而作為教學的主導者、指導者,我們?yōu)槭裁床粨Q位思考呢?比如面對學生,教師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及教學研討時就應當預見到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哪些需要重復,哪些需要費口舌,或讓學生思考,或讓學生討論,或讓學生“插嘴”,在互動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朔處熤?/p>

10、顧“低頭教書”,不顧“抬頭教學”。 2、教研手段及形式的提升。建議改變傳統(tǒng)的“圍坐”會,可采取靈活多樣的有效方式,如備課組、師徒結對、錯位拜師、跨段取經(jīng)等,不分時間、地點,因材而研,可口頭交流、課外切磋、網(wǎng)上取經(jīng),課件資源共享,把一些自認為有價值取向的觀點、經(jīng)驗、看法,主動地、公開地、誠懇地與同行交流,從實踐上升為理論總結,再用有效的可行的理論來指導教學實踐,真正把教研活動推升到更高水平。 3、試卷命題的合理化、科學性。信息高速路的開通,既為教師提供了資源方便,又養(yǎng)成了教師懶惰的“壞習”,這一“壞習”在教學中的表現(xiàn)有:選擇教輔書時,所有班級的所有學生“同唱一首歌”;同一班級的學生不管“三七二十一”,同做一道題;單元考試、月考試同做一張卷,尤其是每當考試成績統(tǒng)計時,及格人數(shù)廖廖無幾,就更談不上優(yōu)秀了,由此看到的多是“紅燈”,于是教師開口罵人,學生喪失信心。面對如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